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5012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docx

《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docx

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

中国农药流通行业概况研究-行业监管、行业概况

(一)行业监管

1、行业主管部门

农药流通服务业的行业管理部门为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工信部、财政部等,

行业自律组织为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和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

会。

2、行业监管体制

中国农药流通服务行业监管体制先后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1)国家垄断经营体制(1988年以前的计划经济时期)。

本阶段,农药流

通的经营方式为计划调拨、统购统销,经营渠道仅限于供销社农资系统。

(2)农药流通实行专营制(1988-1992年)。

在此阶段,国家委托中国农

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各级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对农药实行专营,其

他部门、单位和个人一律不准经营农药。

(3)计划和市场双轨运行体制(1992-1998年)。

本阶段的农药流通实行

“一主两辅”,即以中农集团及各级供销社农资系统为主,农业“三站”(即农业

植保站、土肥站、农技推广站)及生产企业为辅。

(4)多元化的市场竞争体制(1998年至今)。

根据1997年国务院发布《中

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16号令)规定,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

产资料经营单位、植物保护站、土壤肥料站、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森林病

虫害防治机构、农药生产企业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等七类主体可以经

营农药。

1998年以后,中国的农药流通服务行业处于多元化的市场竞争状态。

3、行业政策

农药流通服务行业是关系到农业增产增收,从而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

业。

国家高度重视农药流通服务行业发展,从2004至2014年这11年间,中

央连续出台11个围绕“三农”问题中央1号文件,多次强调要加强农村现代流

通体系建设,积极发展农资流通行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及相关部委亦密

集出台了一系列与农药流通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以鼓励并保障农药流通服务行业

的发展。

主要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情况如下表所示:

(二)农药流通行业概况

1、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

《农药管理条例》明确指出,“本条例所称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

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

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

物及其制剂”。

农药产品根据其用途可分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杀鼠剂、

杀螨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农药是农、林、牧、渔业及公共卫生等部门用于防治病、虫、草、鼠害以及

调节农作物生长的化学品,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

农药的应用对保证农

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中国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粮食安全形

势日益严峻。

人口增长,食品结构改变,能源作物的增加导致全球对农产品的需

求持续增长。

然而,全球和中国的人均可耕种面积在过去的50年下降了将近

40%,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与此同时,人均粮食消费量却在不断提高,在现有农业生产条件下,粮食继

续稳产增产任务较为艰巨,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2,143.5万吨,比2014年增加1,440.8万吨,增长

2.4%。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强调“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抓

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治国理政必

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更加积极地利用国

际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资源,有效调剂和补充国内粮食供给。

从长期发展趋势看,受人口、耕地、水资源、气候、能源、国际市场等因素

变化影响,中国粮食安全将长期面临严峻的挑战,提高单产将成为保障农产品供

应的主要手段。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全球由于病、虫、草、鼠害等损失的农

作物收获量相当于潜在收获量的1/3,发展中国家损失的数字更大。

如果停止使

用农药或者严重的不当使用农药,在1年后将导致农作物收成减少25%-40%(与

正常用药相比),2年将导致减产40%-60%甚至绝产。

科学使用农药对农业生

产的效益十分明显,一般农药品种使用的投入产出比可达到1:

4以上,随着近

年来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的出现,新农药使用的投入产出比可高达1:

10

以上。

因此,农药的使用是保障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手段。

主要农作物

因病虫草害的减产情况如下表所示:

农业现代化程度越高,农药的使用量越大,发达国家农药使用普遍高于发展

中国家,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发达国家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是发展中国

家的1.5-2.5倍。

以发达国家为主的北美和欧洲地区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

随着社会与人类物质生活的不断进步,农药已不仅限于农用,它已渗透到人

类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如工业防菌防霉防蛀、家庭园艺、草坪、苗圃、道路、机

场、球场等,农药在这些领域的使用频率及使用量正在稳步增长。

据统计,每年

世界上非农业用农药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

2、国内农药行业的发展概况

(1)产业规模稳步增长

农业是中国的第一产业,农药行业作为保障中国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性行

业,近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实现了稳步增长。

从农药产量

上看,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药生产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农药原

药产量从2003年的76.72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377.0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05%。

(2)产品品种日趋丰富,产品品质不断提高

近年来,中国的农药产品品种日趋丰富,产品品质亦不断提高。

长期以来,

中国的农药生产与使用一直是杀虫剂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

模转移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农业耕作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农产品结构的调整,

农产品质量与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带动了高效、低残留、环境友好除草剂与杀

菌剂生产与消费的增长,促进了三大类农药产品结构和农药制剂结构日趋合理。

目前中国可生产农药品种600多个,常年生产农药品种300多个,基本覆盖杀

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主要类型。

从农药品种结构分析,杀

虫剂所占比重逐年下降,杀菌剂和除草剂所占比重不断提高,杀虫剂、杀菌剂和

除草剂产量分别占农药总产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62%、10%和17%,逐步发展到2016年的13%、5%和46%。

21世纪以来,中国成功实施了甲胺磷等五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替代,并研发出了一批高效、低残留农药品种,使得农药产品品质有了很大改善,高效、安全、环境友好型新品种所占比例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3)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农药出口贸易得到快速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主要农药生产国,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市场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5年农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42.96亿美元,其中出口金额达35.47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27.98亿美元。

长期以来,农药出口以低附加值的原药产品为主,近年来高附加值农药制剂产品的出口量增加较多,并开始进入欧美等高端市场。

(4)行业集中度低,农药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2016年中国农药生产企业前10强销售总额为319.92亿,约合48.04亿美

元,仅为瑞士先正达2016年度农药销售额的50.19%,仅为六大跨国农药巨头

2016年销售总额的13.50%,这充分说明目前中国农药行业集中度较低,资源

相对分散。

同时,中国虽是农药大国,但还不是农药强国。

中国的农药科研开发

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国内还没有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农

药科研开发体系;同时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弱,一直是困扰中国农药工业

深层次的关键问题,产品更新换代缓慢,无法及时跟上和满足市场需求,由此导

致中国的农药产品在国际分工中处在低端领域。

(5)农药生产企业需要通过与流通企业的合作实现共赢

流通企业是生产者与终端客户的桥梁。

就农药生产企业而言,受制于企业规

模实力,国内大部分农药生产企业难以建立起全国性的销售渠道网络。

同时,农

药终端客户分散性的特点亦决定了生产厂家直销模式并不经济。

因此,农药生产

企业与流通服务企业的合作,符合专业分工原则,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提

高流通服务效率,从而实现共赢。

3、国外农药行业的发展概况

从整体发展状况来看,国外农药工业起步早,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

国外

农药工业经过20世纪60—90年代迅速增长,已从高速增长时期进入稳定发展

阶段。

根据Agropages的统计数据,全球农药化学品销售额从2003年的267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63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15%。

从地区消费结构来看,拉美地区和欧洲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农药消费市场,占

据了超过55%的市场份额;其次是亚洲地区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市场份额分别为27%和18%左右。

从产品类型来看,除草剂是产值最大的农药种类,2012年除草剂产值约占

农药总产值的43%,杀虫剂和杀菌剂分别占28%和26%。

全球农药行业的行业集中度较高,瑞士先正达、德国拜耳、德国巴斯夫、美

国陶氏、美国孟山都、美国杜邦等六大跨国农药巨头利用领先技术优势不断研发

推出新产品,始终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六大跨国农药巨头2014年的销售额总计

约为442.31亿美元,约占全球农药总销售额的70%。

4、中国农药流通服务行业发展概况

(1)中国农药流通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

中国的农药流通管理体制先后经历了从计划管制到多元化市场竞争的多个

发展阶段,具体发展变迁情况如下图所示:

中农集团一直是中国农药流通服务的主要渠道之一,尤其在计划经济向市场

经济过渡阶段,在遏制农药流通行业多头参与、倒买倒卖和价格失控的现象,对

促进农业生产和经营,维护农民利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农药流通渠道体系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同时主要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组织农业生产,从而导致农

药消费高度分散,农药流通渠道及价值链相对复杂。

目前,中国农药流通渠道体

系的大致情况如下图所示:

(3)行业发展现状

①行业集中度低

中国是农药消费大国,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年鉴(2016年版)》数据显示,

2015年中国农药行业829家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为3,107.23亿。

经过近年来

市场化竞争和发展,虽然中国部分农药流通企业已初具规模,但是上万家农药流

通服务企业中尚无一家企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

总体而言,中国农药流通服

务行业集中度较低,仍然处于“大行业、小企业”的发展格局。

②经营主体多元化,竞争激烈

根据《农药管理条例》第十八条的规定,目前可以经营农药的单位包括:

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植物保护站;土壤肥料站;农业、林业技术

推广机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农药生产企业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

从法规层面看,农药流通服务主体仍然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以及事业单位为主。

但是,由于农药经营管理现状较为混乱,许多私营主体通过挂靠等方式参与农药

经营。

此外,根据中国政府加入WTO承诺,从2004年12月底起,外资可以全面进入国内农药经营领域。

中国农药流通服务行业经营主体日益多元化,市场竞争激烈。

③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竞争无序

目前,国内农药产品结构性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中低端产品买方市场特

征明显。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加之本行业直接为“三农”服务,相对其他

行业,利润空间较为有限。

农药流通服务企业中,绝大部分企业规模偏小,经营

模式落后;同时部分中小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不惜配合少数不

法生产厂家,销售假冒伪劣农药,严重扰乱了农药流通市场秩序。

④服务品牌建设滞后,植保技术服务水平低

目前,虽然中国少数领先农药流通服务企业正通过不断提升植保技术服务水

平及综合服务能力,打造服务品牌,从而享有较高的市场声誉;但大多数流通服

务企业受限于资金实力和人才储备,仍然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简单的产品销售上,

忽略了植保技术服务在农药流通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使得行业整体服务品牌建设

滞后,植保技术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4)行业发展趋势

①资源整合大势所趋,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安全战略,而农药产品质量以及科学

合理的施药技术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当前中国农药行业产能相对过

剩,流通服务行业集中度低,导致流通监管难度较大,加剧了农药质量下滑以及

农药滥用风险。

2010年8月26日,工信部、农业部等四部委出台《农药产业

政策》,旨在加快农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

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增强农药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保障能力,提高行业整

体竞争力。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的正式实施,对规范行业和促进转型意义重大。

在此背景下,农药流通服务行业将加快资源整合步伐,从而不断提升行业集中度。

②从单纯销售产品向提供一体化植保技术服务转变

中国以家庭为基本单元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种植业趋于分散,从而加大了农

业技术推广的难度;同时中国的农村植保及农技推广体系相对薄弱,农户难以得

到较好的用药指导,对产品的优劣缺乏判断能力,市场迫切需要既能提供优质产

品,又能提供植保技术服务的农药流通服务企业。

另一方面,农村土地流转以及

农地集约化已经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伴随着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大户的增

加,下游客户对农药流通服务企业包括优质产品供应能力、农药施用技术、病虫

草害防治技术、农产品安全可追溯技术等在内的全方位一体化植保技术服务能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单纯的产品销售商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发展要求,一体

化植保技术服务能力将成为衡量农药流通企业竞争力大小的关键指标。

③流通环节减少,流通服务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中国农药流通行业一直实行“批发分销”经营模式,即中央或省

级流通服务商从生产厂商大批量采购后,再逐级批发分销给地市级经销商,地市

级经销商再批发给县级经销商,县级经销商再批发给乡镇或村级终端零售网点,

零售网点最终实现对农户销售。

该等传统经营模式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从

而导致流通效率低下。

行业领先的中央或省级流通服务商随着自身综合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为了

有效降低流通成本,使植保技术服务更加贴近终端农户,从而增强经销商及农户

对流通服务品牌的粘性,正逐步将服务重心下移,与县级经销商或农业大户、专

业合作社开展直接合作。

同时,农业集约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也迫切要求

流通服务商不断提升直接面向终端客户的服务能力,不断提高流通服务效率。

④现代信息技术将在农药流通服务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中国农业的区域性、季节性、分散性,以及病虫草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均对农药流通及植保技术服务行业发展造成重要影响。

为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业内领先企业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产品信息库、作物耕种信息库、

病虫草害信息库、农业投入品使用信息库,有效整合上下游数据信息,从而为更

加高效地开展农药流通及植保技术服务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全球移动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

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农药流通服务

企业将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应用软件进行新产品及植保技术推广,以及作物耕种信

息、病虫草害信息、农业投入品使用信息的及时收集,同时可以与经销商或农户

进行即时互动,从而实现更加高效的产品推广和更有针对性的植保技术服务。

以预见,现代信息技术将在农药流通服务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企业通过移动互联

网技术推动“O2O(线上线下相结合)”产品推广与植保技术服务将成为未来重

要的经营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