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妇科常用药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49565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7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务妇科常用药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业务妇科常用药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业务妇科常用药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业务妇科常用药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业务妇科常用药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业务妇科常用药对.docx

《业务妇科常用药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务妇科常用药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业务妇科常用药对.docx

业务妇科常用药对

[业务]妇科常用药对

妇科常用药对(全集)

药物配伍乃中医精华,精于方者,必精于药之配伍。

“药对”又称“对药”、“对子”、“姐妹药”,早在春秋战国即有《雷公药对》,北齐医家徐之才著《药对》,惜已失传。

药对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病机、中药性味功效有机结合,由博返约,执简驭繁,或相须相使以增效,或相反相逆而见功,常可“游于方之中,超乎方之外”,起到画龙点睛、事半功倍之效。

朱氏妇科善用药对,组方简捷,或二味成对,或三、四味成组,药精不杂,丝丝人扣。

兹将上海著名妇科专家朱南孙教授的常用妇科药对简述如下。

1(党参黄芪

气虚者补之以甘温,参芪健脾培中,益气升阳,凡妇科脾肾气虚所致的崩中漏下、月经过多、子宫脱垂、白带绵绵、胎漏、滑胎等症皆为首选之药。

脾肾阳虚之不孕症多见基础体温爬升、黄体期短,甚则卵泡发育不良、无排卵,或输卵管欠畅、蠕动无力,参芪相配,可协力助孕。

对气血两虚之闭经、月经过少等,参芪人四物汤,补气以生血。

2(党参沙参

《本草纲目》曰:

党参、沙参“一补阳而生阴,一补阴而制阳”。

二参相伍,益气养阴,宜于气阴两虚之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崩漏以及流产后、癌症术后放化疗等症。

病后虚羸、神疲倦怠、食少纳呆、咽干疼痛、舌质暗红、苔干少津者,朱师以太子参配珠儿参,持久服用,效力亦著。

3(党参丹参

党参益气,丹参活血,气行则血行,气充则血活,宜于气虚血瘀之痛经、经闭、月经过少等症,气血两虚兼有瘀滞者,再配当归、川芎。

丹参且能凉血安神,两药合用,又适于气虚血热、心烦不寐等症。

4(当归熟地

当归甘辛温,养血活血,乃补血调经要药;熟地甘微温,滋阴养血,乃阴亏血虚之主药,两药相伍,走守兼备,是妇科阴血亏虚之血枯、血燥之佳品。

5(当归白芍

当归养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血中气药;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柔肝,静而敛阴,为血中阴药,两药合用,动静结合,养血理血,对血虚血瘀之证有效。

6(熟地白芍

熟地甘温入肾,滋阴填精养血;白芍酸养入肝,敛阴养血柔肝,合用静守纯养,肝肾并补,滋水涵木,宜于肝肾阴虚之诸证。

7(熟地砂仁

熟地腻膈,久服滞脾碍胃;砂仁行气调中,醒脾开胃,且引气归肾。

砂仁(或用砂仁壳)配熟地,既可防熟地滋腻之弊,又可引熟地人肾。

8(当归丹参

养血活血,补中有通,通补结合,治血虚经闭、经少者必用,用量宜大,多至20,30g也用于慢性盆腔炎症、输卵管通而欠畅之不孕症,有疏通血脉之效。

9(生地白芍

甘酸化阴,甘寒生津,养阴清热,柔肝敛阴,适用于阴血不足、虚火内盛之经行先期、月经过多、经行烦躁、妊娠恶阻、排卵期出血等,常配黄芩加强清肝之力。

10(生地熟地

生地养阴凉血,熟地补血滋阴,凡肝肾不足、阴血亏虚而兼虚热之月经失调、不孕症、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运用。

11(生地玄参

生地甘苦而寒,滋阴降火;玄参咸寒,养阴降火,解毒软坚,两药合用,适于阴虚火旺,虚热上浮,或兼有瘕结之症,如癌症放化疗后、更年期综合征、子宫肌瘤等。

火旺津亏,大便干结,两药“增水行舟”,寓泻于补。

常配麦冬、丹皮,以增养阴清热凉血之效。

12(生地百合

尊仲景百合地黄汤,常配甘麦大枣汤疗妇人心阴不足所致的心悸烦渴、躁动少寐,甚则精神失常者。

13(菟丝子枸杞子

常伍桑椹子,三子相配,补而不腻,不温不燥,不论肾阴虚、肾阳虚皆可应用,是平补肝肾之佳品。

14(菟丝子山萸肉

甘温酸涩,两药相配,补肾涩精,益阴固阳,是肾虚胎漏、崩漏、带下等症的首选药。

15(怀山药山萸肉

健脾益气,益肾涩精,甘温酸敛,固气涩精,止崩托胎,朱师常用于脾肾两虚之崩漏、胎漏、带下、产后汗症、经行泄泻等症。

怀山药需炒。

16(肉苁蓉巴戟天

温而不燥,味厚纯补,人督脉,填肾精,*,随滋肾药则滋肾,伍*药则兴阳,并对阳虚精衰之虚人便秘有鼓肠通腑作用,是补肝肾之要药。

17(仙茅仙灵脾

二仙辛温大热,助命火,兴阳事,配石楠叶以促排卵,对肾阳虚衰、命火不足之无排卵、排卵欠佳、性感淡漠等不孕症为宜。

多用在月中,肝肾阴虚火旺者慎用。

18(石楠叶蛇床子

温肾*而促排卵,配覆盆子,能促进性欲,对脾肾阳虚型不孕伴性感淡漠者,食后性欲增强。

因性味辛热,不宜久服。

19(石菖蒲石楠叶

怡情提神,醒脑开窍,多配川芎,用于垂体功能低下、排卵功能障碍,或平素神疲乏力、精神萎靡、记忆力低下、经行头痛者颇效。

20(鹿角片紫河车

两药乃血肉之精,填精血,补督脉,养冲任,强筋骨,适用于肾阳虚衰、精血亏虚之经闭、不孕、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崩漏复旧阶段,性欲淡漠者可配蛇床子。

冬令膏方中常用鹿角胶或鹿胎膏。

21(覆盆子金樱子

温肾涩精,能补能敛,对久崩久漏、白带绵绵等属肾气亏损、精血滑脱、需培本复旧者尤佳。

22(覆盆子紫石英

用于虚证不孕,温肾暖宫而不燥,益肾固精而不凝,子宫发育欠佳、排卵障碍、性感淡漠者为宜。

23(桑螵蛸海螵蛸

固肾收涩,合用能固冲止崩、涩精止泻、缩尿束带,多用于肾虚不固之崩中漏下、带下绵延、小便失禁、大便溏泻等证;于活血调经方中,起固摄冲任、防血妄行之效,组成通涩兼施方。

24(桑螵蛸金钱草

通涩并举,益肾缩尿,通利膀胱,宜于下焦湿热瘀结,日久损肾,症见腰酸、尿频急涩痛,常用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症,病久肾虚腰酸,伴泌尿系感染者。

一利一敛,开阖并施,湿热可利,肾气得固。

25(川续断桑寄生

补肝肾而强筋骨,固冲任且安胎元,多配杜仲,为妇科诸症所致的肾虚腰脊酸楚、胎漏、胎动不安之必选药。

26(桑枝桑寄生

补肾强筋、通络止痛,用于肾虚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常配路路通、丝瓜络,炎症性阻塞加红藤、蒲公英等。

亦治产后、失血后腰痛肢麻。

27(女贞子旱莲草

女贞子采在冬至,旱莲草收在夏至,两药配用,又名二至丸。

女贞子甘苦人肾,补肾滋阴,养肝明日,性平清补;旱莲草甘酸人肾,滋阴凉血。

两药合用,补肾养肝,凉血止血,凡妇科之肝肾阴虚所致的经崩淋漓、月经先期过多、更年期综合征等皆可选用。

28(首乌藤合欢皮

益肾养血,解郁安神,《本草求真》曰:

“合欢皮味甘气平„„令五脏安和,神气自畅„„重用久服,方有补益怡悦心志之效。

”首乌藤益肾通络安神。

两药合用,尤宜于妇人肝肾阴

虚、肝郁火旺之心烦失眠;梦扰不宁者,常伍淮小麦、炙甘草,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29(芡实莲须

固冲止崩,涩精束带,健脾止泻,故宜于脾肾气虚之经崩淋漓、带下绵绵、腹泻便溏、胎动胎漏等症。

30(煨肉果煨金樱

涩肠止泻,适用于脾肾不足所致的泄泻滑脱。

朱师常配芡莲须,使固涩之力增强。

31(附子肉桂

性味辛热,一守一走,两药配伍补命门而暖胞宫,散寒凝而止痛经。

朱师用于女子宫寒不孕、痛经等,多配紫石英、艾叶、干姜等。

32(小茴香艾叶

温经散寒,理气止痛。

两药配用,适于痛经属寒凝气滞者。

33(小茴香沉香末

辛温香窜,擅长散寒理气,疏络止痛。

凡输卵管阻塞之不孕症,炎症控制,属寒凝脉络者,作为疏络通管(温通法)之首选。

朱师谓沉香以研末冲服为宜;多用伤津伤阴,一般于经期中用5日即停。

34(鸡血藤桂枝

鸡血藤补血行血通络,桂枝温经散寒通络,两药配伍,温补兼通,人养血、通经方中,治疗血虚、寒凝所致的闭经、月经涩少、产后肢节酸楚疼痛。

35(赤芍白芍

赤芍清热凉血,通脉消瘀;白芍养血敛阴,柔肝止痛。

赤芍散而不补,白芍补而不散,两药合用,一散一敛,一泻一补,尤宜于血虚夹瘀有热之症,朱师常用于妇女痛经、盆腔炎、癥瘕等症。

36(柴胡延胡

肝藏血而主疏泄,两药皆人肝经,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凡妇女少腹、小腹疼痛,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盆腔瘀血综合征、各种痛经,以及乳癖等所必用,多配川楝子效佳。

37(蒲公英地丁草

多配败酱草、红藤,清热解毒,消肿化瘀。

常用于急、慢性盆腔炎及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炎症性阻塞,亦用于经期不慎房帏所致的经淋、腹痛。

对消散乳癖也有效。

38(川楝子路路通

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常配留行子、丝瓜络,为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所必用。

39(广地龙路路通

地龙性寒下行,善走窜而通络利尿;路路通上通乳络,下疏胞脉。

两药配合,尤宜于经前乳胀兼有输卵管积水阻塞之症。

40(马鞭草留行子

清热活血,通络利水,专用于输卵管积水症,若配石见穿可增强疗效。

41(马鞭草益母草

清热活血通经。

宜于气滞血瘀而兼有热象之经闭、涩少之症。

血瘀甚者,多配泽兰、黄柏、川牛膝等药。

42(泽兰益母草

活血通络,有活血不伤正、养血不留瘀之特点,多配川牛膝、黄柏为一组药,用于气滞血瘀之闭经,或催经止孕。

43(川牛膝怀牛膝

川牛膝活血通经;怀牛膝补肝肾,强腰脊。

两药合用,寓攻于补,攻不伤正,适于肝肾不足、腰膝酸楚之血瘀经闭,或久攻恐伤正气方中配伍而用。

44(川断川牛膝

补肝肾而活血通经,对经行量少不畅,或经闭不行,活血通经,引血下行,又恐伤肾气,两药组合,攻补兼施。

川断可炒用,有固冲止泻之效。

45(益母草仙鹤草

活血止血,通涩相伍,动静结合,对血瘀崩漏,或平素经行量多绵延不止,经前用药,单止恐瘀,单行惧崩淋不止,两药配伍,瘀去血归其经。

两药比例视瘀血、出血主次而定。

46(仙鹤草仙桃草

仙鹤草乃益气养血、止血之佳品,寒热虚实之出血皆可用之;仙桃草又名接骨仙桃草、芒种草,性温味甘淡,能补虚损劳怯,健脾胃,活血止血。

两药配伍,属强壮性止血剂,凡崩漏下血致形体虚羸者,皆宜应用。

此乃朱师家传经验,颇具功效。

仙桃草用量12,15g为宜。

47(白术莪术

白术健脾强胃,莪术善消痞结,一补一消,一守一攻。

胃气弱则痞结不散,必强于胃,消其痞结。

两药相伍,每用于脾虚痰凝血瘀之经闭、卵巢囊肿、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攻坚不伤正,实有枳术丸之意。

朱师谓:

莪术也有开胃之功。

48(熟军炭炮姜炭

熟军炭清热凉血、祛瘀行滞,有推陈致新、引血归经之力,而无腹痛便泻之弊;炮姜炭温经止血,温中止泻,“守而不走”。

两药合用,一寒一热,一走一守,寒热相济,通涩并举,相行而不悖。

此配伍乃朱氏妇科之秘验,是瘀血崩漏、赤带绵延、产后(包括人工流产)瘀阻恶露不绝之良药。

重用炮姜炭,也治脾肾阳虚寒积之腹痛便溏。

一般用量4,6g

49(大黄黄芩

大黄气味重浊;苦寒下行,能人血分,逐瘀通经,走而不守,古之无积丸(《医林集要》)独用大黄,分成四分,分别以童便、醇酒、红花、当归制过为末,蜜丸服治瘀血凝滞经血不通者,甚效。

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凉血止血。

两药合用,既可清血分之实热,又能活血通经,常配黄连,治心火偏旺型闭经。

50(大黄月季花

月季花甘温通利,活血通经,配大黄,清热泻火,活血调经,通便导滞,宜于心火偏旺之闭经。

脾虚便溏者慎用。

51(淮小麦炙甘草

淮小麦味甘微寒,养心阴而安心神;炙甘草和中缓急。

朱师善用两药再配首乌藤、合欢皮、茯苓神等治疗心阴不足、肝郁不畅所致神志不宁诸症,如更年期综合征、脏躁症、经期烦躁少寐以及闭经等。

淮小麦用至30g。

52(刘寄奴石见穿

活血通经,消症止痛。

凡盆腔磨积瘀滞疼痛者为宜,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等。

53(青皮陈皮

青皮性烈,偏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陈皮性缓,偏于健脾行气,燥湿化痰。

两药同用,调和肝脾,消胀除积,理气止痛。

妇人肝脾不和之痛经、经前乳胀、经行腹泻以及痰湿阻络之不孕、癥瘕等症皆可应用。

54(三棱莪术

三棱苦平,莪术苦辛温,皆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三棱破血力强,莪术破气力宏,两药配伍,尤宜于瘀阻癥瘕等有形之坚积,如血滞经闭、瘀阻痛经以及囊肿、肌瘤、癌症等。

两药消积散瘀力强,是妇人癥瘕积聚之要药。

但虚人慎用,或与人参、白术同用,以免损伤正气。

55(石菖蒲制南星

化痰醒脑开窍。

制南星通胞络之痰滞;石菖蒲芳香开窍,和中辟浊。

合用为痰湿阻络型不孕症之要药。

能调节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功能,用于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症所致的闭经。

朱师每于经期中加石楠叶,既增其化痰通络之效,又能温肾兴阳,促卵助孕。

56(桃仁红花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

两药合用,协力增效,专治妇女各种瘀血痛症,如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腹痛、癥瘕属血瘀实证者。

57.瓜蒌仁桃仁

瓜蒌仁体润性滑,善涤痰垢而导积滞,有润燥滑肠通便之效;桃仁苦平,破血去瘀,润燥滑肠。

合用宜于瘀阻癥瘕而兼大便秘结之证,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闭经、痛经、盆腔炎等症,瘀阻胞宫、胞络,日久阴亏液乏,大便干结不畅者,多配火麻仁(即麻子仁)。

58(蒲黄五灵脂

两药配伍乃古之名方失笑散,能治一切血滞腹痛,尤宜于瘀血内阻致经行欠畅之痛经,如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经水不止之崩漏;产后瘀滞不下之恶露不绝、产后腹痛等,用之颇效。

血瘀型崩漏再配以炮姜炭、熟军炭、山楂炭等效佳。

蒲黄乃粉末,五灵脂气味腥恶,故皆需布包人煎。

59(蒲黄赤芍

活血凉血,散瘀止痛,常配丹参,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必用之品。

若为热瘀互结,则加蒲公英、地丁、败酱草、红藤之类。

亦用于消散肌瘤。

60(炙乳香炙没药

乳香、没药皆能活血止痛,消肌生肌。

乳香辛温香窜,偏于调气止痛;没药散瘀活血,偏于活血定痛,两药兼施,相须增效,对气滞血瘀之痛经最为适用。

电用于血瘀型经闭、癥瘕。

朱师用药量一般为各3g。

6l.橘叶橘核

橘叶疏肝解郁,消肿散结;橘核苦温,理气散结,两药皆入肝经,为治疗乳房癖块之佳品,朱师时配以广郁金、川楝子、青皮等。

62(海藻昆布

两药咸寒,清热软坚,善消瘰疬瘿瘤。

上可解乳房郁热、结块,下可消卵巢囊肿、癥积。

63,猫爪草昆布

猫爪草解毒散结,昆布消瘿散瘤。

朱师用于乳癖结块之顽症,配用芋艿丸疗效更显。

64(蒲公英夏枯草

蒲公英清热解毒,又善消肿散结,夏枯草平肝解郁,且长清热散结。

两药配伍,清热平肝,解郁散结,常用于肝郁火旺之乳癖、经前乳痛症。

65(红藤白头翁

清热解毒,通络散结,为治疗两腹侧抽掣吊痛,或兼湿热带下、便溏之要药,配椿根皮效尤佳。

66(川楝子红藤

川楝子苦寒,清湿热,疏肝气;红藤苦平。

通血脉,解热毒。

两药配伍,一气一血,是妇女附件炎必用药。

67(广郁金合欢皮广郁金性凉,辛散苦降,乃血分之气药,平肝解郁,凉血散瘀;合欢皮甘平,活血止痛,怡悦心志。

合用行气活血,疏肝悦情,是情志不遂、肝郁不达所致的经前乳胀、胁肋胀满、闷闷不乐之佳品。

68(玄胡索川楝子

玄胡索辛散温通,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为止痛良药;川楝子人肝经,疏肝止痛,性寒,且能导热下行,故两药合用是妇女实证痛经或癥瘕积聚所致腹痛之良药,朱师常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盆腔炎等症。

69(知母黄柏

同人肾经,清热利湿,滋肾泻火。

朱师多配滋养肝肾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之湿热壅盛、肝肾阴虚之证,也用于治疗肝旺肾虚型不孕症、基础体温呈高温双相者。

70(制香附川楝子

香附辛平微苦,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乃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配川楝子,尤善治妇科肝郁气滞所致诸症,是朱师常用的一对疏肝理气药。

若体虚,则酌情与补气、养血、滋阴药配伍运用。

7l.制香附广郁金

香附宣畅十二经气分,兼人血分,擅长舒肝解郁,调经止痛;郁金属血分之气药,辛散苦降,兼能清热。

两药合用,调气活血,清降止痛,凡情志抑郁,气血瘀滞之经前胸乳胀痛、心烦气逆、经行腹痛以及癥瘕积聚等症皆可运用。

72(穿山甲王不留行子

穿山甲性专行散,能通经络;王不留行子功专通利,能走血分。

两药配伍,通络下乳,善消乳癖。

朱师以两药研粉,每次吞服1(5g乳癖,效验。

73(穿山甲海藻

化痰消结,疏通乳络。

对经前乳胀伴明显肿块、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适宜,常配夏枯草、皂角刺等加强消瘤散结之力。

74(血竭末三七粉

血竭行瘀止痛;三七止血要药,且能散瘀定痛。

两药配伍,通涩并用,兼止血、行瘀、止痛三大功用,是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经量多者必用之品。

两药用量各2g吞服即可。

75(生地钩藤

生地滋阴凉血清热;钩藤平肝清热降逆。

朱师常用于妇女肝肾阴虚、心肝火旺而引起的经期精神失常、经前乳房胀痛、孕后胎漏胎动不安、子肿、子悬等症。

76(生牡蛎钩藤

平肝清热。

常用于肝旺肾虚之更年期综合征,症见心烦易怒、头痛头晕、烘热汗出等,也用于经前头痛。

77(磁石龙骨

磁石重镇安神,龙骨平肝镇惊。

常用于经期癫狂,症见烦躁失眠,甚者胡言乱语、狂笑喊叫,也用于阴虚肝旺之夜寐惊叫。

两者配伍。

有明显镇定中枢神经作用。

78(赤小豆绿豆

赤小豆清热利水解毒,性善下行;绿豆清热解毒,皮胜于豆。

常配料豆衣又名稽豆衣,补肾阴而养血平肝,清虚热而止盗汗。

三豆合用名“扁鹊三豆饮”。

朱师广泛用于妇人面部色素沉着之雀斑、先兆子痫、妊娠恶阻等属肝旺血热、湿热内蕴、冲脉气逆者。

79(川黄连莲子心

川黄连清心泻火;莲子心清心安神,止渴除烦,乃清养之品。

凡心肝火旺、痰火扰心、心肾不交所致的妇女精神失常皆可应用。

心肾不交之失眠、心怯,多配远志交通心肾。

80(黄连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凡妇人邪侵冲任、湿热蕴阻胞脉,症见少腹抽掣坠痛、带黄气秽、大便稀溏者,皆可选用。

8l.黄柏椿根皮

清热燥湿,收敛固涩,是朱师治疗湿热带下、阴痒之常用药,多配地榆、侧柏叶等。

82(青蒿地骨皮

清热除蒸,善退虚热。

朱师常在滋养肝肾方中加入此药对,治疗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之更年期综合征、崩漏,以及不孕症基础体温高温双相或单相者。

83(生地地榆

再配侧柏叶、椿根皮能上能下,四味一组,朱师习用于肝旺血热、脾虚便溏之证,症见经行量多、烦热口渴、大便不实,或伴小腹胀痛。

生地清热凉血,养阴增液,宜于肝旺血热之证,恐寒凉太过,用之脾虚者常致大便不实,配椿根皮既可止血,又可涩肠止泻。

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崩漏常遇此症,用之颇验。

84(大蓟小蓟大小蓟

清热凉血,祛瘀止血,适用于血热有瘀之崩漏、月经过多、经行吐衄等症。

85(姜川连吴茱萸吴茱萸辛苦大热,疏肝暖脾善解厥阴之滞,消阴寒之气,但配川

连之苦寒,辛开苦降,一寒一热,相反相成,用于妊娠早期因肝旺冲脉气逆、胃失和降之恶阻。

86(苎麻根南瓜蒂

苎麻根甘寒,清热止血安胎;南瓜蒂止呕安胎,合用宜于妊娠胎漏,下血腹痛,兼有恶心欲吐之症。

腰酸痛者再配炒川断、杜仲、桑寄生之类。

朱师谓苎麻根且能通便,胎热便结者尤宜,用量在15,30g,故素体脾虚便溏、孕后无胎漏下血者亦应慎用。

87(川黄连阿胶珠

黄连苦寒,清心泻热,燥湿止泻;阿胶甘平,滋阴补血,止血安胎,《本草备要》谓“泻者忌用”,故用蛤粉炒成珠。

两药配伍,清补并举,尤宜于妊娠后肝肾不足、阴虚火旺之胎漏、胎动不安者,多伴有心烦不安、腰酸腹坠等症。

朱师川连多用3g,阿胶珠用9一12g.

88(紫草白花蛇舌草

若无可用水线草(再配生牡蛎、夏枯草、旱莲草,此五味组合,平肝软坚,消瘤断经,是更年期肾虚肝旺型子宫肌瘤、经前乳胀、月经过多的常用药,前三味各用30g。

也常配人治疗上证的膏方中,阴虚可加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等,久服消瘤缩宫。

断经防癌。

89(棉花根红枣

棉花根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红枣安中益脾,合用可治产后水肿、经行水肿。

属强壮消肿剂。

棉花根兼能通经,故产后恶露未净,或经行量多者不宜。

90(藿香佩兰

两药芳香化湿,醒脾启胃,是暑湿当令之药,也宜于湿浊内阻脾胃之妊娠恶阻,多配砂仁、苏梗,以助化湿宽中之效。

91(苏罗子路路通

行气通络,上通乳络,下疏胞络,是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盆腔积聚、乳癖,症见小腹、少腹、乳房胀满疼痛之常用药,服后腹中作响,上易嗳气,下则矢气,胀满乃消。

92(路路通通草

两药配合。

是性质缓和之通乳药。

93(骨碎补刘寄奴

骨碎补苦温,温肾坚骨,治折伤;刘寄奴活血止痛,善疗跌打损伤。

两药用于产后息胞致耻骨疼痛效佳。

94(鹿角霜龟版

鹿角霜“通督脉之气舍”,擅长温通督脉;龟版得阴气最足(峻补阴血,善通任脉。

两药皆血肉有情之品,一阴一阳,性味纯厚。

尤宜于产后人流后(肾气虚弱,腰部酸楚以骶骨疼痛为主者。

95(鹿角胶龟版胶

鹿角胶甘平微温,温肾通督,生精止崩;龟版胶甘咸而平,滋阴通任,益肾健骨。

两药合用,阴阳俱补(大补精髓。

《本经逢原》谓“非龟鹿二胶并用,不能达仟脉,而治羸瘦腰痛”。

朱师常予两药人妇人崩漏带下、阴阳俱虚、形体虚羸,性欲淡漠之膏方中。

若脾虚纳呆,需加健脾助消化之品,以防上药黏腻之弊。

96(鹿角片附片

附子主督脉脊强而厥,两药配伍,善疗产后受寒脊背寒冷而痛,俯仰不便之症,朱师还配以桂枝、络石藤、鸡血藤、海风藤等温经通络之品。

97(当归肉苁蓉

当归质润多油,养血润肠;肉苁蓉质润而降,滋肠通便。

两药配伍,养血滋液通便。

是阴血亏损、肠燥便结不畅之必用药,多用于产后、久病体虚、失血津亏之人。

98(茯苓茯神

健脾渗湿,宁心安神。

朱师用于妇科诸症属气血不足,心脾两虚,症见神疲、纳呆、心悸、少寐者。

以朱砂拌用,可增宁心安神之效。

99(山楂鸡内金

山楂甘酸微温,善消食积,且能化瘀。

《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善人血分为化瘀之要药,能除痃癖癥瘕,女子月闭,产后瘀血作疼”。

鸡内金甘平,为消食化积之良药;若脾虚便溏,则炒用。

100(贯众远志

朱师谓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远志不仅能交通心肾,宁心安神,也有止血之效。

两药配伍,常用于血热妄行、心神不宁之崩漏、人流后恶露不绝等症。

101(玫瑰花代代花

玫瑰花偏人肝经,解郁疏肝,行气和血,代代花甘苦气香,疏肝和胃,理气宽胸,开胃止呕。

合用于肝胃不和之恶阻、经行呕吐等症。

102(玫瑰花月季花

月季花甘温通利,活血调经,两药配伍,常用于肝郁气滞,血瘀经闭、涩少之症。

103(糯稻根瘪桃干

多配浮小麦,三味配伍,敛汗专药,妇人自汗、盗汗均可应用,配益气固表之参术,或滋阴清热之知柏,用于产后体虚汗证或更年期综合征。

104(赤石脂禹余粮

两药质重固涩,攻专下焦,均能止血止泻,久崩久漏,或久泻久利,属脾肾虚弱之证所必用。

以上仅是朱师常用妇科药对的一部分。

药对不同于方剂,更具有相对独立性、稳定性,由于组方的不同,运用也十分广泛。

临床可根据病情的变化需要,两对以上药对合用,如益肾清肝摄冲,朱师常取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一桑椹子、地榆一侧柏叶一椿根皮等药对组方。

还需注意药对的分量,如益母草一仙鹤草,需视出血与瘀血之主次、轻重决定两药之比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