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毛邓三龙柏林老师课程笔记考试专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44824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山大学毛邓三龙柏林老师课程笔记考试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山大学毛邓三龙柏林老师课程笔记考试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山大学毛邓三龙柏林老师课程笔记考试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山大学毛邓三龙柏林老师课程笔记考试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中山大学毛邓三龙柏林老师课程笔记考试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毛邓三龙柏林老师课程笔记考试专用.docx

《中山大学毛邓三龙柏林老师课程笔记考试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毛邓三龙柏林老师课程笔记考试专用.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山大学毛邓三龙柏林老师课程笔记考试专用.docx

中山大学毛邓三龙柏林老师课程笔记考试专用

第一专题   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v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

   理论构成: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

理论灵魂:

实事求是

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1.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等。

毛泽东思想

    第一部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一、时代背景:

20世纪前中期世界和中国政局的变动,是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1、向西方学习迷梦的破产。

(帝国主义战争,西方文化的问题)2、走俄国人道路的新生选择。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二、历史需要: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需要。

1、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

 2、曲折探索的历史产物。

(1、农民阶级目光短浅:

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农民运动;2、资产阶级软弱性:

辛亥革命,革命主体的实力、能力)

 

三、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1、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2、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劳资矛盾,工人罢工次数逐年增加、五四运动)

 

四、思想条件: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了思想条件。

  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2、马列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五、实践平台: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平台。

 

第二部分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职业生涯)

一、为什么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杰出的代表,这个理论成果以他的名字命名?

胸怀大志(诗词中)、深入实际、注重调查(向社会学习,“无字之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信念坚定(坚决不离党)逆境中不消沉(三起三落)

热爱人民(受其母亲影响)健康管理(爬山游泳)凡人生活(辣椒、红烧肉)名言名句

总结:

1、毛泽东出身农民,劣势转化为优势,即了解中国国情

     2、刻苦学习,研读《资本论》、《孙子兵法》等

     3、有威望,有领导力

     4、运气  5、团队合作

二、如何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1、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何以需要,何以可能,如何成为现实?

(稍后补上)

2、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4、要区分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

  错误倾向:

有人借口毛泽东晚年犯了错误而否定毛泽东思想,把他晚年的错误与毛泽东思想混为一谈。

 有人把毛泽东思想分为“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两部分,否定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完整的体系。

 正确答案:

毛泽东的思想包括晚年的错误,但毛泽东思想不包括晚年的错误,因为:

违背了马列主义、个人主观臆断的产物、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总之,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必须把握四对关系:

    毛泽东思想与马列主义的关系;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

   毛泽东思想(中的毛泽东只是一个称呼,不仅仅指毛泽东个人的思想)与毛泽东个人

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晚年错误思想。

(晚年错误思想:

1、人对未来的不可控性,存在犯错的可能;2、林彪的捧杀;3、很难超越革命胜利后取得的经验与局限)

 

 

邓小平理论

•第一部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主客观条件

• 

 一、时代背景:

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1、刻骨铭心的两大灾难。

(1914-1918的一战、1939-1945的二战)

  2、时代主题的当代转化。

(由你死我活的竞争转向追求双赢和发展)

  3、步履维艰的追求进程(a.联合国指定的最不发达的国家由20个增加到63个;b.二战后,仍发生120多次较大战争,1200万人伤亡)

 

二、历史根据: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1、石破天惊的两大震撼。

(十月革命:

科学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苏联解体:

社会主义进程中经受的挫折——邓思考:

怎样实现社会主义?

2、经验教训的理性反思。

(1958大跃进、1959人民公社化、1966—1976十年文革)

 

三、现实条件:

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条件。

其脉络如下:

  1、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1978-1982)

(真理问题的讨论,否定华国锋的“两个凡是”)

  2、邓小平理论的正式形成。

(1982-1987)

(十二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邓小平理论的体系建立。

(1987-1992)

(十三大:

初级阶段及基本路线)

  4、邓小平理论的确立阶段。

(1992-1997)

(南巡讲话、十四大、“三个有利于”、十五大确立)

 

四、个人禀赋:

邓小平同志对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1、毛主席万岁”向“小平,您好”的转变说明群众与领导人的距离拉近,形成同志式的合作关系;2、与毛比较:

人民领袖与人民之子、国家万岁与国民万岁、浪漫主义执政风格与现实主义实用主义执政风格

邓小平影响中国30年改革开放最为经典的十句话

大家自己找啦~

 

第二部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一、恢复并确立了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还原历史人物本来面目(林彪、曾国藩)2、还原历史事件(国民党的抗战功绩)

二、将党的思想路线发展成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猫论、摸着石头过河论、灯论“看见绿灯拼命跑;看见黄灯赶紧跑;看见红灯绕道跑”  

实现“实事求是”的十大阻力:

无知、自满、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实践、习惯、权威、行政、私心、利益

三、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辨证关系:

  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归宿和目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永无止境的事情。

辩论题目:

解放思想,主要是领导干部的事,抑或主要是群众百姓的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世情的发展:

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国际形势总体上有紧张而较为缓和,由对抗转为对话,但矛盾复杂多变,世界并不太平)

  1、政治多极化格局曲折发展。

(1991年苏联解体后冷战时代)

2、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政治思想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渗透冲击,“双刃剑”

怎样整合全球资源)

3、文化多样化形态相互激荡。

(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低端,文化产业发展落后)

 4、科技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

 

二、国情的变化:

我国社会生活发生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1、新经济组织;2、社会阶层多样化;3、如何协调新利益要求诉求)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来源。

 

三、党情的挑战:

党自身建设面临的新挑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1、党的历史方位变迁。

(1、地位:

由夺取政权党向执政党转变;2、环境:

计划封闭条件转变为市场开放条件;3、社会质疑:

中国是一党执政)

2、党的队伍结构变化。

(年龄结构年轻化、文化结构、思想结构)

3、党内出现的一些问题。

江泽民曾在不同场合严肃指出党内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归结为三个“相当不少”,即:

   现在党的建设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地方还相当不少;

   党内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存在的不符合甚至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也相当不少;

   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我们需要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也相当不少。

4、执政经验的历史总结。

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而共产党则取决于自身的建设及人心的向背。

(执政理念要创新)

 

四、品格的弘扬: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根源。

  1、什么是与时俱进?

(周易:

“天时盈虚,与时消息,终时乾乾,与时偕行”

“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

  与时俱进,就是指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停滞不前的教训

 

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下面可从两大维度进行分析:

一、科学发展观是对国外发展经验的借鉴

生态危机并非只是一个主观判断或意识形态性话语,而是一个客观判断。

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

1、生态可持续发展

对先污染后治理套路的批判

2、社会可持续发展

对幸福指数取代GDP话语的呼唤

 

为什么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一、共同的哲学基础:

唯物史观

二、共同的理论品格:

与时俱进

三、共同的社会理想:

共产主义

四、共同的价值取向:

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第二专题(革命、建设、改革、发展)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革命话语与实践

革命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主旋律:

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

 

一、革命释义

1、革命的古典内涵(英雄革命)

 何谓革命?

古代的解释是:

实施变革以应天命。

(易姓革命,还是以往的皇帝传统,百姓在革命中只是扮演工具作用。

古代革命的合法性依靠“天命”)

 

2、革命的近代内涵(民众革命)

  主要指的是“政治或社会急剧根本之变革”。

(革命合法性由上天的宗教象征向民间的民意认同转变)

 

3、革命的当代内涵(不仅仅关注政治制度,也关注器物层面和思想文化层面)

 *政治革命:

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历史变革。

 *社会革命:

是指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到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社会革命这样说到,“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广义的革命:

是指社会生活中某一领域发生的变革。

如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哲学革命,等等。

 

二、孙中山的革命观(略)

1、革命指导思想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第一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这样完整的三民主义概念。

(直接取法于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之主张)、(欧洲富强之本不仅在于船坚炮利,还在于其人能尽其才,希望统治者能自上而下改革,但李鸿章没理他,他这是自下而上革命)

民族主义:

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要旨,包含着推翻满族皇帝贵族的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两层意思。

民权主义:

主要内容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扫除专制余毒,让人民充分享有民主、自由,从而把国家权力从封建帝王的手中转到人民手中。

民生主义:

主要包括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方面。

除此之外,兴办实业和发展教育也是重要内容。

 

2、革命力量论(这两股力量的性质、状况往往决定革命的走向、成败)

领导力量:

孙中山是把“先知先觉者”和“后知后觉者”当作革命的领导力量,这些人是那些具有较好文化素质、具有明确近代意识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依靠力量:

不知不觉者是实行革命的依靠力量,孙中山的实践回答是,辛亥革命前是先依靠会党、后辅之以新军;辛亥革命后的屡次失败才认识到依靠农工力量的重要。

 

3、革命方式论

孙中山坚定地信仰革命救国,坚决主张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政府。

 

 

4、孙中山革命观评说

*孙中山从民族发展前途着想,准确把握了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用革命的手段,推翻了清朝统治,表现了一代伟人的大智大勇。

*孙中山毕生致力于革命事业,以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以谋四万万国人之幸福自由为己任。

(无私品质和革命毅力)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孙中山革命理论也存一些不足,如孙中山过分浪漫、自信的狂放主义使得他在某些决策上存在幼稚、单纯性;他急于求成的心理状态使得他的队伍纯洁性不高,甚至还有不择手段。

(没有坚固的组织和力量源泉)

 

三、毛泽东的革命观

毛泽东的革命观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夺取政权,完成民主革命)、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6完成改造,探索建设道路)、文化大革命(1966—1976巩固政权,提出继续革命论)三大主题进行评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1、革命发生论

随着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原来的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得革命运动)

 

2、革命性质论

毛泽东等坚持四大的思想,认为中国革命的第一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但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并在十月革命后成为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革命对象共同在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

革命动力相同在于,都是中国的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主要区别在革命领导权的转移(根本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则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

所以说,新旧革命的划分不是革命性质的根本转变,而是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为什么革命领导权会发生这种转移呢?

外部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世界革命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移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具备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可能性。

内部矛盾—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中国无产阶级的迅速成长。

(事后分析,遵循“成王败寇”的逻辑)

  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一方面受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封建主义、买办资本的束缚,从而具有革命性;另一方面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及其代理人并未断绝经济联系,因而又具有对敌人的妥协性。

 中国无产阶级身受三重压迫[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封建势力]而极具坚决彻底性,与广大农民易于结成联盟,更重要的产生了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3、革命道路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决胜终端”)

*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1、具体国情:

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唯有斗争。

2、存在缝隙:

敌人长期占据中心城市,农村环节薄弱。

3、物质条件:

无统一资本主义经济,自然经济广泛存在,自给自足。

4、群众基础:

实行土地革命,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5、主观原因:

相当力量正式红军存在,不是游寇)

 中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革命发展的极大不平衡性,使这一道路具有可能性;

 敌人的异常强大且长期占据中心城市的情况注定了这条道路的必要性;

 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农民这一特点的客观要求。

(毛分析中国潜规则,把握农民的重要性,给予激励(土地革命),得到农民的支持)

 

4、革命实质论

 “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农民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毛泽东的新式农民革命与中国历史上的旧式农民革命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发生原因—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与剥削,这是新旧革命的共同之处;不同在于新式革命还要反帝。

 阶级阵营—旧式农民革命是单纯的农民战争,新式革命除了农民阶级外,还有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理论武器—旧式平均主义和朴素的平等意识

 

 

 新式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5、革命转变论

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中规划了新的革命转变图景:

中国革命有两重任务,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前者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后者可借助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用和平的方法稳步地完成向社会主义革命的直接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上篇)和社会主义革命(下篇)的关系:

  区别(性质;要解决的矛盾)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性质的革命。

民主革命所要解决的主要是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阶级矛盾,而社会主义革命所要解决的主要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矛盾。

  联系在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迈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阶段。

它不是要造成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要造成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又区别于社会主义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革命的结果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道路,另一方面又替社会主义创造前提。

转变条件,主要有思想、政治、经济、时代等方面。

 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大同思想的结合,使传统空想社会主义变成科学。

 政治条件---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绝对领导,把民主革命进行到底并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条件---社会主义因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不断增长。

官僚资本是封建买办和资本性两重性的结合,“没收官僚资本”既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又是反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时代条件---有利的国际环境是实现革命转变的外在条件。

“是资本主义向下没落社会主义向上生长的环境”

   (《毛泽东选集》第67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革命转变的开始。

 

(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过渡时期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社会如何向社会主义转变呢?

 

(1)最初设想:

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对转变问题有过许多论述,形成了初步的设想。

(2)过渡时期总路线:

1952年开始酝酿,1953年向全国公布(一化三改造),其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一,最初构想和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联系与区别:

     两者的一致性:

过渡性;前途是社会主义;和平的转变方式;15年左右。

     两者的区别:

 最初构想是经过一个时期的建设,一举完成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总路线的要求是从现在开始起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同时并举)

第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

一化是总路线之主体,三改是总路线之两翼。

   第三,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提出,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了历史必然性。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客观要求,也是个体农业、手工业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需要。

 

2、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主要特色

 

(1)和平改造。

(农业:

自愿互利、引导说服;手工业:

说服教育、典型示范、国家援助;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和平赎买,33.5亿元买下民族资产阶级)

(2)渐进模式。

(3)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改造同对人的改造结合。

(4)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举。

(一五计划1953—1956年提前两年完成)

(5)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

(积极性的调动)

 

3、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负担使命、根本目标、相互关系)在具体历史语境下

 

(1)从担负的使命看,前者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是社会主义革命;后者是要从根本上变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旧的体制。

  

(2)从根本目标上看,前者是通过变革社会制度、消灭剥削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后者是通过变革不适应社会主义发展的各种因素,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从相互关系上看,由于改造中存在的“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的不足,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有必要进行改革;  改革则是以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确立作为历史起点,否定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文化大革命理论(毛泽东的晚年革命中,既有马克思不断革命理论的误解,也有斯大林的影响,还有晚年乌托邦理想)

1、“革命”的泛化

  毛泽东没有将政治学范畴与社会学范畴的革命加以严格区分,而是统统纳入政治革命的领域。

2、泛化革命的恶果——阶级斗争扩大化(把阶级斗争扩大到党内,从“庐山会议”开始到“文革”,认为资产阶级就在党内,把党内意见分歧夸大为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文革”灾难爆发)

 

(四)毛泽东革命观评说

1、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不可磨灭。

2、实事求是分析毛泽东的错误。

(精神心理的焦虑;别人吹捧下的应变能力下降)

3、恰如其分地分析毛泽东的错误。

 

                                                                

四、邓小平的改革观

 

(一)改革的双重定位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之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因为:

*改革同革命一样,其性质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

*改革同革命一样,都是特定社会历史阶段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同革命一样,其特点都具有根本性、广泛性和深刻性。

*改革同革命一样,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休闲小康指数”昭示生活方式的变迁)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自我发展,同“第一次革命”有着重大区别:

 *两次革命的条件不同。

第一次革命是人民大众处于被剥削被压迫的条件下,在社会基本矛盾激化到极点的情况下发生的;第二次革命是在第一次革命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在人民大众成为国家主人、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进行的。

*两次革命的内容和对象不同。

第一次革命是要根本改变旧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资产阶级。

第二次革命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也不是对人的革命,而是对旧的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的革命,是政策的重新选择.

*两次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

第一次革命是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主要运用暴力手段;第二次革命则是在党的领导下有序地、有步骤地进行,既要依靠群众,但又不搞群众运动。

 

(二)改革个案:

经济转型论

 1、转型模式

 A、曾经流行的速度划分标准(激进:

苏联;渐进:

中国)

B、经济学家科尔奈的区分标准

中国经济改革是一个庞大的叙事,往往表现为杂乱无章的事件,并不符合某个统一的思想逻辑,不过可以类似地认为,渐进模式与战略A经过变通后可以用来分析中国从计划向市场变革的经济道路。

(“后社会主义”的转型有两种战略:

一是:

有机发展战略:

创造有利条件,使私有部门从下而上生长;二是:

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战略:

尽快通过国有企业私有化消灭国有制)

2、中国式改革道路的特点

  A、中国的改革起源于以速度为主要目标到以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调整。

(需求主导型: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刺激了经济发展,赢得民众支持)

B、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为第一推动力,改革从农村向城市逐步推进。

(促进农业发展,促进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败关键在于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改革的合法化过程:

安徽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