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332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docx

《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docx

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6—12个月宝宝的亲子游戏

 

小宝贝练翻身

  活动作用:

  在成人帮助下,练习从仰卧翻成侧卧、俯卧、再翻到仰卧。

  活动准备:

  1、厚毛巾(或彩色泡沫拼垫)、小海绵块(或绵软垫子)。

  2、玩具若干。

  3、成人事先练习示范动作,并熟悉本次活动作用。

  (以后每次活动均有这一条准备,后面的活动设计就省略这一点准备。

  活动组织:

  1、本次活动的意义:

  孩子的动作发展是有规律的:

一般是先大动作(大肌肉活动),后是精细动作(小肌肉活动)。

所以我们先练习大动作,锻炼大肌肉。

翻身动作是继抬头、撑胸动作后的又一一个心的动作发展阶段。

按照孩子大动作发展的顺序,从头到全身(头尾规律);从躯干到四肢(近远规律),翻身动作以后逐步发展坐、爬、站、走、跑、跳等的大动作。

翻身动作是练习躯干动作,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其他动作做准备。

  孩子的动作发展需要成人创造条件,科学地加以练习才能正常发展。

成人决计不能过度地保护,更不能限制孩子的活动,否则就扼杀了孩子动作的潜能,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以下每个环节都是成人先示范,后亲子练习。

  2、用厚毛巾铺在小桌上,让小宝贝仰卧。

  3、成人将玩具放在他拿不到的一侧,并摇动玩具,引起孩子注意。

让他必须翻身或侧卧才能拿到玩具。

成人根据要领和孩子做练习,必要时,成人加以帮助,以后逐步减少帮助。

  4、孩子继续仰卧,成人在一侧对孩子拍手、招手,点头微笑,鼓励孩子翻身,翻成俯卧后抱起孩子,用亲昵表情、动作对孩子加以肯定。

  5、让孩子俯卧,成人拉住他的手和脚,轻轻地、慢慢地帮助孩子朝仰卧翻身,当孩子正要翻身时,成人放开双手,让孩子自己翻成仰卧姿势。

  活动建议:

  1、孩子俯卧姿势时,可以小海绵垫在孩子胸下,帮助孩子双肘支撑上身。

成人不时用小铃鼓或其它带响的玩具在孩子眼睛上方发出响声,吸引孩子抬头观望,再转向一侧,引导孩子翻身。

  2、为了让孩子有转体的感觉,在家时父母可以抱孩子坐在转椅上,旋转椅子后带动孩子一起旋转,让孩子有转动的感觉。

也可以在沙发上抱孩子左右摇摆,让孩子不断地转动,改变俯卧、仰卧等姿势。

  3、帮助孩子翻身的辅助方法:

当孩子仰卧时,把他的一条腿搁在另一条腿上,再把他的一只手放在胸腹之间,轻托另一边的肩膀,轻轻地慢慢地推向俯卧姿势。

当孩子腹部时,把他的一只手放在他身体下面,用发响的玩具在上面由一方移向翻身的一方,引导孩子翻成仰卧姿势。

jm

 

 

 小毛毛虫

  活动作用:

  1、加强胸肌、背肌、和大腿肌肉的锻炼。

  2、继续练习翻身动作。

  活动准备:

  1、长条充气塑料球,并用彩绳捆扎成一节一节做毛毛虫。

  2、厚毛巾(或彩色泡沫拼垫)。

  活动组织:

  1、本次活动的意义:

  加强胸、背、大肌肉的锻炼,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其他动作做好准备。

  (以下每个环节都是成人先示范,后亲子练习。

  2、复习上次的翻身动作。

让翻得好的孩子表演并表扬给予奖励。

  3、成人把毛毛虫悬吊在孩子面前。

同时把孩子背向自己抱着,父母双手抓紧孩子的膝盖,用语言吸引和鼓励孩子去抓悬吊的毛毛虫,以加强孩子的胸肌、背肌的锻炼。

  4、两个家庭一组,面对面轮流练习抓毛毛虫。

以激发孩子兴趣和最初的同伴接触。

  5、用厚毛巾铺在小桌上,让孩子俯卧在毛巾上。

父亲握住孩子的大腿,让他用两手支撑住身体。

母亲在孩子前面用玩具逗引,鼓励与帮助孩子双手慢慢向前移动。

接着,父亲的手从握住孩子的大腿,慢慢地往下移动到孩子的膝盖、脚踝,让孩子继续练习两手支撑住身体,双手慢慢向前移动。

使孩子的胸肌、背肌多次得到锻炼。

  6、让孩子坐在毛巾上,握住他的腿,慢慢地往上举。

孩子为了保持自己的平衡,可能会坚持一会儿工夫,不会倒下。

当成人继续慢慢往上举时,孩子就会仰着倒下。

使孩子的腹肌和大腿肌肉得到锻炼。

  活动建议:

  1、也可以让爸爸控制毛毛虫,妈妈抱孩子,让孩子更有兴趣。

当孩子快要抓到时,可以立即移开,让孩子前倾继续抓,以锻炼背、胸肌肉。

抓到的机会应该多于抓不到的机会,使孩子有信心活动。

  2、孩子双手向前移动时,可以用玩具或响声引导。

  3、锻炼腹肌时,注意孩子仰着倒下的保护。

并根据孩子能力逐步锻炼,不能多急或勉强。

  4、当孩子能翻滚180度后,可以练习360度翻滚,还可以做连续翻滚的练习。

  5、以上练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可以延伸到以后中逐步练习。

  

 

学着坐起来

  活动作用:

  在成人帮助下,学习从卧室状态到坐起来。

  活动准备:

  1、每人有软靠垫。

  2、每人一条大毛巾和一张小桌子。

  活动组织:

  1、本次活动的意义:

  孩子学会翻身动作以后,就可以进一步帮助他练习坐起来的动作。

坐的动作是孩子从卧式水平状态到垂直状态的转折,对今后学习站立、行走等动作都十分重要。

  (以下每个环节都是成人先示范,后亲子练习。

  2、复习翻身动作。

  3、每个孩子仰躺在铺有大毛巾的小桌子上,父母用玩具引逗孩子说:

“宝贝,坐起来,来拿玩具。

”父母帮助孩子学习坐起来。

  方法1、:

孩子仰躺,父母拉着孩子双手,坐起来。

  方法2、:

孩子仰躺,父亲扶着孩子大腿;母亲扶起孩子右肩,使孩子上身稍稍离开桌面,身体向左倾,用左肩撑住桌面。

然后,用左肘撑住桌面,最后左臂伸直,左手撑住身体坐起来。

  方法3:

孩子俯卧,将软靠垫放在孩子双手旁边,为孩子提供扶持的物体,帮助孩子扶持软垫撑起身体坐起来。

  方法4:

孩子俯卧,双手撑起上身,用一只手支撑身体,向仰卧方向翻身就可以坐起来,父母在孩子翻身时可以扶住孩子的肩膀和臀部,帮助他用手撑住上身。

  活动建议:

  1、父母的帮助应逐步减少,到放手。

  2、可以用1—4种方法,由易到难地逐步练习;也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选择1—2种练习。

  3、练习进度应根据孩子能力,不能操之过急,不能使孩子感到疲劳或反感。

  

 

“宝贝,帮你坐起来”

  活动作用:

  1、尝试依靠成人和辅助物坐起来,逐步坐稳。

  活动准备:

  1、小椅子和靠垫。

  2、大积木(或无靠背的塑料小板凳)。

  3、小玩具。

  活动组织:

  1、本次活动的意义:

  孩子练习坐起来,能使身体从卧式状态到竖式状态,孩子的视野可以比卧式状态扩大许多,有利于促进认知的发展。

坐还能锻炼颈肌、腰肌,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动作做好准备。

  (以下每个环节都是成人先示范,后亲子练习。

  2、先坐有靠背的小椅子:

孩子双腿能触及地面,脚掌要小腿垂直,小腿与大腿垂直,大腿与躯干垂直。

父母跪在孩子背后,用一只手扶住他的一边大腿(不要扶他的背部),以便让孩子自己找到平衡点,促使孩子挺直背(可以在椅子背前放个靠垫)。

这时,父母可以用玩具在孩子眼前左右移动,使孩子从左边转到右边,并用脚来支撑身体,保持平衡。

  3、然后,再坐没有靠背的凳子:

拿出大积木(或无靠背的塑料小板凳)让孩子坐,姿势和方法同上。

还可以更换不同的玩具,引逗孩子从左边转到右边,并练习用脚来支撑身体,保持平衡。

  4、抱一会儿孩子,再让孩子躺下复习翻滚。

  5、继续再练习坐的动作。

(同1、2)

  活动建议:

  1、本此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依靠辅助物和成人的靠坐,头可以向后靠着靠垫。

  2、如果孩子坐起来时颈肌无力,头往前后仰倾,就不要急于练习靠坐。

而是先练习俯卧、抬头。

等到颈肌有力时,再开始练习靠坐。

  

 

 

找一找

  活动作用:

  1、训练眼球转动的灵活性和培养听力、观察力。

  2、锻炼孩子手眼协调力,发展抓握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积木、皮球、乒乓球。

  2、自制易拉罐响筒(空罐内放少许黄豆,再将口封住)。

  活动组织:

  1、本此活动的意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球转动的灵活性有利于孩子观察认知事物。

眼明耳灵是聪明的标志。

手眼协调,心灵手巧有利于促进大脑的发展。

  (以下每个环节都是成人先示范,后亲子练习。

  2、将带响的易拉罐给孩子玩耍,然后说:

“响罐罐走了!

”并立即将它落在孩子正前方的地下,王孩子:

“咦?

响罐罐哪里去啦?

小宝贝找一找。

”让孩子用眼神寻找。

找到后,赞许孩子说:

“哦!

在这里,宝贝真能干!

  3、用同样方法将皮球丢在孩子的左(右)侧,让孩子用耳朵听,用眼神寻找,用手拿到给父母,父母表扬孩子。

  4、用同样方法将乒乓球丢在孩子的身后,让孩子用耳朵听,用眼神寻找,用手拿到给父母。

父母表扬孩子。

  活动建议:

  1、落下的物体由响声大到响声小的;由孩子面前到侧面再到后面;由体积大到体积小的。

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2、孩子的眼神、听力和手眼协调能力需要逐步训练,不可操之过急。

要循序渐进地练习,逐步发展。

  

 

自己坐坐看

  活动作用:

  不依靠成人的帮助和支撑物的辅助,能独立坐在地上。

  活动准备:

  1、彩色软塑料拼垫。

  2、音乐玩具(或发条玩具)、小娃娃。

  活动组织:

  1、本次活动的意义:

  孩子独立坐姿能锻炼颈部、腰部的肌肉。

独立坐可以解放孩子的双手,自己取拿物品玩。

  (以下每个环节都是成人先示范,后亲子练习。

  2、让孩子坐在彩色软塑料拼垫上,双脚前伸,双手按在地上以便支撑身体(父母对双手力量不够的孩子,用双手托住孩子的双臂,帮助孩子双臂伸直)。

将音乐玩具放在小板凳上与孩子的视平线一样高,让孩子抬头、直腰看玩具。

  3、当孩子伸手拿玩具时,父母用手扶住孩子的一只手臂,一只手帮助孩子抬高另一只手去取拿玩具。

  4、让孩子单手支撑坐地,另一只手在垫上寻找取拿玩具。

拿到后,放在小筐中。

父母伴随语言鼓励孩子。

  5、孩子独立坐在垫子上,不用手臂支撑,给孩子玩具小娃娃,让孩子双手抱娃娃。

  活动建议:

  1、每个训练的环节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必须前一个环节练会后,才能练后一个环节。

如果孩子不能每个训练都做到的话,就不能强求,因人而异,回家后慢慢练习。

  2、凡孩子取拿的物品,必须大小合适,没有尖角等不安全的因素。

  3、孩子学习坐姿,一般要经历3个过程:

围坐—扶坐—独坐。

  4、孩子骨骼未发育好,作3的时间不能过久。

从第一次坐1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5分钟。

每次练习坐、起,总计时间不可超过30分钟。

  

稳坐不倒的小宝贝

  活动作用:

  学会坐着时,伸手按地不跌倒。

  活动准备:

  玩具和软坐垫。

  活动组织:

  1、本此活动的意义:

  继续练习坐稳,学习自己用手臂按地,支撑身体坐稳,锻炼孩子的臂力和有关的大肌肉。

  (以下每个环节都是成人先示范,后亲子练习。

  2、先让孩子侧卧在软垫子上,父母拉孩子一只手帮助他坐起来,将孩子的另一只手按地,支撑身体帮助坐起来,练习2—3遍。

  3、在孩子坐着的一侧,放有玩具,距离稍远,帮助孩子一只手按地,另一只手去拿玩具。

然后换放另一侧练习。

  4、让孩子坐着玩玩具,父母轻轻地、慢慢地推孩子的一边肩膀,孩子上身有些动摇时,父母帮助孩子用一侧手臂支撑地面,保持身体平衡坐稳。

然后,父母轻轻地、慢慢地推孩子的另一侧肩膀,孩子上身有些动摇时,父母帮助孩子用另一侧手臂支撑地面,保持身体平衡坐稳。

  5、父母坐在孩子的后面,一只手扶住孩子手臂按地面,另一只手掌按地,另一只首长按地,并让孩子的手掌按在父母手掌的上面。

父母说:

“宝贝不要倒!

”边说边将自己的大手掌抽出来,让孩子小手掌自己按在地面,使孩子感觉平衡。

以后不用语言暗示,同时,加快抽手掌的速度,以锻炼孩子灵敏的反应。

  活动建议:

  1、个追练习都应伴随语言的指导和鼓励。

  2、练习时,注意安全保护,不能急躁、粗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