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治理方案.docx
《瓦斯治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瓦斯治理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瓦斯治理方案
山东兖矿煤业山东兖矿煤矿
瓦斯治理方案
地点:
一采北运输巷掘进工作面
编制:
审核:
批准人:
二〇一五年一月二日
前言
山东兖矿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兖矿煤矿)是经山东省兼并重组领导组批准的单独保留矿井。
设计生产规模为120万t/a。
属高瓦斯矿井,于2014年9月获得各类合法证照,属合法生产矿井。
根据2014年底编制矿井开拓设计3年规划,一采区北翼开拓三条巷道,分别为一采北运输巷、一采北轨道巷和一采北回风巷,巷道贯穿北部井田到达边界,属采区一翼的主要巷道。
为贯彻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
根据瓦斯突出鉴定结果,该区域应按防突管理,必须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管理规定》,执行区域和局部两个“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根据一采北地质特点,为确保掘进过程中的安全,编制《一采北运输巷、轨道巷工作面掘进瓦斯治理方案》。
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一、巷道名称
巷道名称为一采北轨道巷。
二、巷道用途
为形成一采区北生产系统,满足通风、运输、行人、管路敷设等
需要。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巷道设计长度:
1930m
服务年限:
8年
四、预计开、竣工时间
开工时间:
2014年11月。
预计竣工时间:
2015年12月。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地质水文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
巷道名称
一采北轨道巷
地面标高(m)
+990.5~+1031.4
井下标高(m)
+700~+580
地面的相对
位置及建筑物
地面相对位于马岭山村以西、阳涉铁路以北,地面无建筑物。
井下位置及掘进地面设施的影响
井下位于一采北回风巷以东,且两条巷道平行,巷道东、西现均为实体煤田。
邻近采区
开采情况
该巷道东侧为原北采区,马岭山村保安煤柱,西侧为实体煤田,对掘进无影响。
走向
真方位0°00′00″
长度
1930m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一、煤(岩)层产状、厚度、结构、坚固性系数、层间距
根据山东地科勘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报告:
待掘巷道所揭露的煤(岩)层产状依次为:
直接底为砂质泥岩厚度5.00-7.34m,平均为6.75m,硬度系数3-5;15#煤层厚度为4.25-5.85m,平均厚度4.97m,含0-3层夹矸,结构较简单,夹矸岩性为泥岩,厚度在0.10-0.45m之间;直接顶为泥岩厚度15.25-19.90m,平均为16.61m,硬度系数3-4;直接顶上为14#煤层厚度0-0.3m,黑色,不稳定,不宜开采;老顶为K2石灰岩厚度为3.52-6.03m,平均为4.48m,硬度系数5-7。
二、煤层瓦斯涌出量、瓦斯等级、发火期、煤尘爆炸指数
煤层瓦斯涌出量:
2.78m³∕min
煤层瓦斯等级:
高瓦斯矿井
煤尘爆炸指数:
无爆炸危险
煤层自燃发火期:
自燃发火性为Ⅲ级,不易自燃。
三、地质柱状图:
附图1
第三节地质构造
该巷道穿过马岭山向斜,轴向北60°东,向南西方向延伸至石马村附近消失,两翼不对称,向斜西翼较缓,倾角9-18°,东翼较陡,倾角8-25°。
巷道掘进穿过Xs145陷落柱,陷落柱近圆形,直径168米。
根据一采北原回风巷掘进时顶板观察,在通过向斜轴部和陷落柱时顶板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掘进时注意加强顶板管理。
第四节水文地质
一、地表水
巷道所在地面相对位置最高点海拔+1031.4m,最低点海拔+990.5m,相对高差+40.9m。
水系均为季节性洪流沟谷,无常年性河流及地表水体。
仅雨季时,沟谷才汇集溪水流出井田。
二、主要含水层特征
根据昔阳山东兖矿有限公司地质报告:
探明15#煤层水文情况,煤层中无涌水,但局部地段由于构造的影响可能有裂隙水,根据水文钻孔质料可知:
施
工顶层岩石K2含水层,补给条件好时单位涌水量0.020L/s.m,渗透系数0.139m/d;补给条件差时,单位涌出量小于8.6×10-5L/s.m,富水性,渗透性都很差,基本不含水。
在施工前提前做好探放水及排放水管理工作,确保
安全施工。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本巷道在施工至SG10#导线点前10米处,通过向斜轴部和陷落柱,按标高+600m平巷施工,待穿过向斜轴部和陷落柱,再次找到15#煤层顶板掘进,巷道全长约1930米,其中岩巷约600米。
一采北轨道巷平面布置示意图
第二节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一采北轨道巷通过向斜轴部和陷落柱段为半圆拱断面,净宽4000mm,净高4100mm,S净=14.68㎡。
二、支护方式
(一)临时支护
一、前探梁规格:
掘进迎头必须使用2根前探梁临时支护,前探梁采用一梁2个吊环悬吊固定于顶板的形式。
(1)、前探梁采用6.5号轻槽钢对焊(断面65×72mm、壁厚4.4mm),全长4米。
(2)、吊环形式为矩形,采用直径不小于18mm螺纹钢筋配锚杆螺母加工制成。
二、前探梁使用要求:
(1)、掘进迎头揭露的巷道围岩较为松软、破碎(围岩类别属于Ⅳ类稳定性较差的岩层,围岩很容易发生冒顶、片帮)或工作面遇断层、淋水、地质构造复杂区域,前探梁必须使用3根,布置于迎头巷道正顶处两侧,间距为0.8~1.2m。
(2)、掘进迎头揭露的巷道围岩完整、坚硬(围岩类别属于Ⅲ类中等稳定岩层,即:
层状岩层以坚硬岩层为主,夹有少数软岩层),巷道宽度小于5米时,前探梁使用改为两根,布置于迎头巷道正顶处两侧,间距为1.2~1.6m。
(3)、前探梁使用时每梁吊环不得少2个;吊环间距不小于1.6m;吊环必须上满丝,前探梁与吊环及前探梁与顶板之间用方木及木楔刹紧。
(4)、安设前探梁,首先进行找顶,前移前探梁,在前探梁上方铺设钢筋网或钢筋梯、菱形网,并与两侧、后方金属网联接好,前探梁与金属网之间用专用木楔打牢生根,预防兜顶下滑伤人。
三、无法使用前探梁支护时,迎头应备足3架木棚料及木柱或单体液压支柱作为点柱戴木梁帽作为临时支护,迎头岩体松软压力较大无法保证成形时,要缩小循环进尺,短掘短支,逐排施工,最大控顶距不大于1米。
(二)、永久支护
一采北轨道巷通过向斜轴部和陷落柱掘进选用半圆拱断面锚网(喷)支护,(喷浆可滞后进行)。
巷道净宽4000mm,净高4100mm。
锚杆支护各项参数按悬吊理论计算如下:
1、锚杆长度计算:
L=KH+L1+L2
式中:
L—锚杆长度,m;
H—冒落拱高度,m;
K—安全系数,一般取K=2;
L1—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按经验取0.5m;
L2—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一般取0.1m;
其中:
岩石中:
H=B/2f=4.2/(2×5)=0.42(m)
式中:
B—巷道开掘宽度,取4.2m;
f—岩石坚固性系数,岩石取5;
则岩石中:
L=2×0.42+0.5+0.1=1.44(m)
2、锚杆直径计算(按照斜巷计算):
按杆体承载力与锚固力等强度原则选取,
有D=1.13(Q/σ)1/2=1.13
=14.28(mm)
式中:
σ—锚杆杆体材料抗拉强度
Q—锚杆设计锚固力,顶部100kN/根,帮部80kN/根;
3、锚杆间距、排距计算:
通常间排距相等,取a=(Q/KHr)1/2
式中:
a—锚杆间排距,m;
H—冒落拱高度,取0.53m;
R—被悬吊砂岩的重力密度,取25.48kN/m3;
K—安全系数,一般取K=3;
a=
=1.40(m)
通过以上计算,一采北轨道巷半圆拱断面选用直径20mm左旋无纵筋高强度螺纹钢锚杆,锚杆长度为2300mm,锚杆间排距均为800×800mm。
1、一采北轨道巷岩巷段使用规格为1050×1650mm的钢筋网,锚杆材质KMG500,锚杆规格为Φ20×2300m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配用阻尼螺帽。
2、巷道支护按中线在顶部布置第一根锚杆,依次按间距向巷道两帮打注。
3、每根锚杆使用一块120×170×8mm铁托盘,铁托盘必须压紧钢筋网和煤壁。
4、顶锚杆都采用Z2370型锚固剂1支锚固,帮部1支。
5、金属网网间搭接两个网格,搭接部分不小于100mm。
联网扣布置在菱
形网的锁边向里的第一个十字交点上,每隔一个十字交点联一扣,每扣拧圈不低于三圈,联网丝为14#铁丝,双股使用。
6、施工中当顶板破碎、离层严重、冒顶片帮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缩小间、排距、加密锚杆、锚索、打注超前锚杆、打点柱等加强支护的措施,必要时采用矿工钢支架和锚网梯联合支护。
当顶板出现淋水时,必须进行套棚。
如需套棚,则另补充针对性措施。
半圆拱断面巷道工程质量规定表
单位:
mm
项目
质量标准
部位
规格
巷道净宽
类别
合格
优良
左帮
拱基线
2000
一般巷道
0~+150
0~+100
右帮
拱基线
2000
无中线测全宽
4000
巷道净高
一般巷道
0~+150
0~+100
拱基线上
2000
拱基线下
2100
无腰线测全高
4100
锚固力
100KN
顶部锚杆
最低值符合设计要求
80KN
帮部锚杆
锚杆间排距
800×800
顶部
±100
800×800
帮部
锚杆外露长度
露出螺帽10—40
设计要求
角度
≥75°
设计要求
预紧力矩
不小于150N.m
设计要求
第三节材料规格
一、锚杆、托盘
锚杆:
Φ20×2300mm的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
托盘:
120×170×8mm
三、菱形网:
4500×1000mm的10#铁丝金属菱形网
四、钢筋网
钢筋网:
1050×1650mm
第四章局部通风安全监控
第一节局部通风
1、掘进通风方式:
压入式
一采北轨道巷综掘工作面选用FBD-2-№7.1-2×30Kw风机,取吸风量570m3/min。
一采北回风巷综掘工作面选用FBD-2-№8.0-2×45Kw风机,取吸风量680m3/min。
2、主要通风路线:
1)、一采北轨道巷:
一采北轨道巷风机→风筒→工作面→一采北轨回联巷→一采北回风巷→一采区回风巷1→总回风巷。
第二节安全监控
第五章瓦斯治理方案
第一节区域防突措施
一、区域综合防突措施包括下列内容:
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区域防突措施;区域措施效果检验;区域验证。
1、区域防突措施保护层确定:
根据防突规定优先采用开采保护层。
由于+1104水平的C1煤层于2013年7月前已经开采,故1601工作面的掘进、回采区域选择C1煤层为保护层,符合优先采用开采保护层的要求。
2、区域防突措施:
根据矿井实际,C1距C6煤层层间距有45m,故在+1104m水平以上选择C1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符合优先采用开采保护层的要求,根据保护关系,C1煤层开采后对C6煤层的瓦斯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3、措施实施情况及结果:
+1104水平的C1煤层于2013年7月前已经开采,故1601工作面的掘进、回采区域瓦斯得到了充分的释放,根据《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四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1155m运输巷、+1213m回风巷进行区域验证。
第三章掘进、回采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概述
1、根据贵州省煤炭管理局《关于遵义市煤炭管理局<关于呈报2012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报告>的批复》(黔能源发[2012]494号)文件,我矿属高瓦斯矿井。
二、瓦斯防治
一)、区域防突措施
1、开采保护层
根据矿井2013年开采情况,该水平对应+1104m水平C1煤层于2013年7月已开采,且该1601采面于2010前已布置形成系统采了一部分,因此该工作面属下保护层开采,+1155m水平的C6煤层已受到保护。
保护层与被保护层之间的最大保护垂距
最大有效垂距(m)
煤层类别
上保护层
下保护层
急倾斜煤层
<60
<80
缓倾斜和倾斜煤层
<50
<100
矿区内C1煤层距离C6煤层约45m左右,煤层开采厚度0.8-1.3m,经计算C1煤层的开采对C6煤层顶、底板没有造成压力影响,并不影响C6煤层的正常开采。
因此,该工作面选择C1煤层作保护层的开采对C6煤层在开采范围内都能起到了保护作用。
2)沿走向的保护范围
(1)正在开采的保护层采煤工作面,必须超前于被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其超前距离不得小于保护层与被保护层层间垂距的3倍,并不得小于100m。
(2)对停采的保护层采煤工作面,停采时间超过3个月,且卸压比较充分,该采煤工作面的始采线,停采线和所留煤柱对被保护煤层的保护范围按卸压角56~60°划定,并按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沿走向的保护范围见图。
沿走向保护范围
3)沿倾斜的保护范围
被保护煤层沿倾斜的保护范围可按卸压角划定,卸压角的大小应采用矿井的实测数据,按表选择。
沿倾斜的保护范围见图
保护层沿倾斜方向的卸压角
煤层倾角a°
卸压角°δ1
△1
Δ2
Δ3
Δ4
0
80
80
75
75
10
77
83
75
75
20
73
87
75
75
30
69
90
77
70
40
65
90
80
70
50
70
90
80
70
60
72
90
80
70
70
72
90
80
72
80
73
90
78
75
90
75
80
75
80
沿倾斜保护范围
我矿1601采面对应+1104水平C1煤层在2013年7月均已进行了回采,根据开采保护层规定要求,1601运输巷以上全部得到保护,在保护范围内进行区域预测。
2、顺层抽放本煤层瓦斯
根据1601采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和采面在生产过程中最大一天瓦斯含量及采面回风流最大一天瓦斯浓度得出结论,该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但在回采作业时必须采取“四位一体”的局部防突措施对工作面进行预测,若预测超标,则实施消突措施顺层抽放或排放钻孔。
本层钻孔预抽布置图
抽放钻孔在回采工作面运输巷布置钻场向本煤层打顺层钻孔,矿井未实测抽放半径,设计根据相邻矿井钻孔布置按每隔3.0m布置一个钻孔,钻孔深度为60-65m左右。
1601工作面沿层钻孔抽放瓦斯示意图
二)、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1、突出危险性预测
1)、1601采面的突出危险性预测,沿采煤工作面每隔10~15m布置一个预测(验证)钻孔,深度10m。
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每钻进2m至少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或△h2值。
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效检)临界指标
△h2值(△h2max)
最大钻屑量(Smax)
钻屑瓦斯解吸(K1)
危险性
(mm水柱)
Kg/m
ML/(g·min1/2)
有一个指标达到或超过临界值即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20(湿煤16)
≥6
≥0.5(湿煤0.4)
<20(湿煤16)
<6
<0.5(湿煤0.4)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2)、采用钻孔钻屑量S值、钻孔钻屑瓦斯解吸值△h2值或K1值预测(效检)时,采用风煤钻在工作面距采帮10`15m开始施工第1个预测钻孔,以后每隔15m布置直径为42mm、深为10m的钻孔。
预测钻孔倾角可根据现场煤层倾角进行调整,以保证钻孔在全煤中钻进;有软分层时钻孔要在软分层中钻进,以保证测定指标的准确性。
3)、MD—2型钻屑瓦斯解吸仪、WTC瓦斯突出参数仪的使用严格按《说明书》及《防突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4)、施工预测钻孔时,钻进速度应控制在1m/min,钻孔倾角可根据现场煤层倾角进行调整,以保证预测(效检)钻孔在全煤中钻进。
钻孔每钻进2m测试一次△h2值或K1值,每钻进1m测定该1m的全部钻屑量S值。
5)、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2m的预测超前距,效果检验时,每循环应留有3m最小防突措施超前距,在地质构造破坏严重地带效果检验最小措施超前距不小于5m。
任何一次预测有突出危险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消突。
2、工作面防治突出措施:
1)施工排放孔消突
当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考察指标超过措施规定临界值时,立即采取施工排放孔排放瓦斯措施,工作面每隔3m施工一个排放孔,排放孔直径不小于75mm,倾角与煤层倾角一致,长度不小于60m,排放时间不小于8小时(施工完最后一个排放孔开始计时)。
排放孔在煤层中施工,并均匀的布置在煤层中。
排放孔设计参数及布置图如下:
排放孔设计参数
与巷道中心线夹角(°)
倾角(°)
长度(m)
钻孔网格
孔径(mm)
钻孔排间距(m)
备注
0
钻孔倾角根据工作面煤层倾角进行调整。
60
工作面每隔2m施工一组排放孔。
76
2
工作面在地质构造破坏带或煤层赋存条件急剧变化处不能按原措施设计要求实施时,必须打钻孔查明煤层赋存条件。
3、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
对采煤工作面防治瓦斯突出措施效果的检验和布孔方法与本措施预测预报方法相同,均采用钻孔钻屑量S值和钻孔钻屑瓦斯解析指标△h2值或K1值两项指标进行考察。
施工预测(效检)钻孔时,钻进速度应控制在1m/min,钻孔倾角可根据现场煤层倾角进行调整,以保证预测(效检)钻孔在全煤中钻进。
钻孔每钻进2m测试一次△h2值或K1值,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值。
在实施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在实施措施孔周围5m范围内按2.5m间距布置检验钻孔,深度小于或等于防突措施的钻孔,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带应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检验钻孔。
在实施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时,通风科应首先检查所实施的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和满足有关的规章、标准等,并了解、收集工作面及实施措施的相关情况、突出预兆等(包括喷孔、卡钻等),作为措施效果检验报告的内容之一,用于综合分析、判断。
如果采煤工作面措施效果检验各项指标均小于指标临界值,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措施有效;否则,判定为措施无效。
当检验结果措施有效时,若检验孔与措施孔向回采工作面方向的投影长度(简称投影孔深)相等时,则可在留足3m措施超前距(在地质构造破坏地带必须留有不小于5m的措施超前距)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回采;当检验孔的投影孔深小于措施孔时,则应当在留足所需的措施孔超前距并同时保留有至少2m检验孔投影孔深超前距的条件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掘进。
任何一次检验验证有突出危险性时,必须重新采取措施进行消突,直至措施有效。
严格按批采进尺组织施工,严禁超采。
第三章安全防护措施
1、六大系统建设
1、建设完善监测监控系统
矿井安设了一套KJ73N安全监控系统,依照矿井的灾害种类及灾害程度,本系统对瓦斯、粉尘、温度、风速、风门、主要设备的开停等参数进行监测监控。
1601工作面进、回风流中安装甲烷传感器,同时在采区上隅角悬挂便携式甲烷报警仪,对采煤工作面瓦斯进行监控。
采煤工作面安设两个甲烷传感器,具体位置为:
1601运输巷进风口10m位置,距顶不大于300㎜,用于监测采煤工作面进风的甲烷浓度,靠近1601回风口10~15m的范围内,距顶不大于300㎜,安装一个甲烷传感器用于监测采煤工作面回风流的甲烷浓度,同时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断、复电瓦浓度及断电范围:
(一)断电值:
T1≥0.5%,T2≥1.0%,CH4
(二)复电值:
T1<0.49%、T2<0.99%,CH4
(三)报警值:
T1、T2≥0.99%,CH4
(四)断电范围:
工作面及其回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
2、建设完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安设了一套KJ237煤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及考勤管理系统,携带无论是在竖井、斜井、直巷,还是岔路、弯道,或是狭窄弯曲起伏的工作面等各种复杂地形条件下,均可实现信号连续覆盖,真正实现信号无盲区,能够实时显示所有人员在当前时刻的准确位置。
3、建设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
矿井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在井底车场均设置避永久避难硐室,可容纳避险人数60人,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气管和单向排水管。
按避险人数60人配备供氧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食品和饮用水,以及自救器、急救箱、照明、工具箱、灭火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辅助设施,备用系数不低于20%,并且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
1601采面临时避难硐室设在+1155m一号运输石门设置有临时避难硐室,可容纳避险人数16人,靠近底板附近设置不少于两趟的单向排气管和单向排水管。
按避险人数20人配备供氧和有害气体去除设施、食品和饮用水,以及自救器、急救箱、照明、工具箱、灭火器、人体排泄物收集处理装置等辅助设施,备用系数不低于10%,并且接入矿井压风、供水、监测监控、人员定位、通讯和供电系统。
4、建设完善有压风自救系统
在主井工业场地建有空压机房,空压机房距主平硐口约20m,机房内安设LU90E-8型封冷式螺杆压缩机3台,在矿井需风量较小时,使用1台空压机供风,需风量较大时,使用两台空压机供风。
1601工作面安设有5组压风自救系统一般可供5~8人用,压缩空气供给量每人不得少于0.15m3/min。
5、建设完善有供水施救系统
矿井地面有400m3的水池,1601采面有完善消防洒水管路,满足井下避灾人员用水的要求。
6、建设完善有通信联络系统
1601采煤工作面运输巷口10-15m处、回风巷口10-15m处设置有矿用程控电话机各一部与地面调度室通讯。
二、其它安全技术措施
1、在1601工作面的进风侧(即+1155m水平一石门抽放巷至1601运输巷之间)设置了两道防突反向风门,具体如下:
1)、反向风门设在+1155m水平一石门抽放巷至1601运输巷之间的进风侧,防止突出时的瓦斯能沿回风道进入回风系统。
2)、反向风门墙体采用的砖混结构,镶入巷道周边岩石0.3m,风门墙厚0.6m,门和门框采用坚固的钢板和槽钢结构,风门厚度5O毫米,门框厚度100毫米,两道风门之间的距离5.5m。
2、1601工作面工作面有可靠的、独立的通风系统,否则严禁进行施工作业。
3、1601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严禁任何形式的两个采掘工作面串联通风。
4、1601工作面工作面巷道如需更换、维修或回收支架时,必须有防止因煤体垮落而引起突出的措施。
5、矿长、工程师每季度必须对1601工作面防突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6、矿自查自纠小组必须每10天对1601工作面的防突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报矿长、工程师,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7、安全检查员必须对1501采面的防突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制止违章作业及违章指挥,并行使违章罚款或提出其他处理意见,对突出隐患,要求在限期内解决,对威胁安全生产和可能造成突出事故的作业场所,必须令其停止作业,撤出人员。
8、井下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防突知识培训,熟悉突出的预兆和防治突出的基本知识,经考试合格,方准从事井下工作。
9、井下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突出发生时的避灾线路。
(具体见避灾线路布置图)。
10、预测预报过程中,必须随时掌握采面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汇报,但不得拔出钻杆。
11、预测预报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安全负责人在场,负责现场安全检查,无安全隐患,方可作业。
12、采面、上隅角瓦斯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严禁作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