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专题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8277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专题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专题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专题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专题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专题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专题练.docx

《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专题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专题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专题练.docx

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专题练

2019版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专题练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

1.河北省饶阳县的程某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程某除了每亩每年保底租金800元外,春节前又领了15%的分红,加上每月工资1200元,一年下来挣了两万多。

对程某的收入认识正确的是(  )

①分红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②收入受公司经营状况的影响

③工资与土地流转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所得

④多样化的收入构成说明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

程某把承包的4亩地入股流转给某民营企业,成为该公司的股东和员工,其工资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其分红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故①入选,③不选;股东分红来源于公司的利润,故②入选;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

答案为A。

答案:

A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

这一政策有利于(  )

A.国民收入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B.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C.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解析:

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从事兼职工作获得合法收入,体现了我国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故D符合题意;A、B、C与材料无关,均不选。

答案为D。

答案:

D

3.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指出,实施七大群体激励计划,对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科研人员、小微创业者、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基层干部队伍、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体,推出差别化分配激励政策。

下列措施中符合文件精神的是(  )

①完善技术工人薪酬激励机制

②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③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不是控制和缩小收入差距,②不合题意。

提高劳动报酬属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④说法错误。

①③有利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故选B。

答案:

B

4.要积极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包括允许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兼薪,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分享比例,探索对创新人才实行股权、期权、分红等措施,让他们各得其所。

该政策意在(  )

①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②适当拉开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③探索知识价值实现的有效方式

④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

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可能会导致收入分配差距适当拉开,但适当拉开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是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②不合题意。

题干中的措施虽然也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但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侧重于增加低收入居民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④不合题意。

①③正确切题,故选A。

答案:

A

5.年终奖是企业对全体员工的让利分红,即让员工充分享受企业一年的劳动成果,所以年终奖的数额即便说不上“甚巨”,也绝不会太寒酸。

但猴年岁末却有网友在网络论坛上爆料称,自己准备辞职,原因是自己收到的年终奖居然是20个馒头。

下列关于年终奖说法正确的是(  )

①企业具有自主经营权,能够自由选择员工报酬的发放方式 

②年终奖属于员工收入的一部分,应由创造的劳动价值决定 

③年终奖无论怎么发放都是一种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 

④年终奖水准的高低应成为衡量一家企业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

企业具有自主经营权,但劳动者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企业可以选择员工报酬的发放方式,但不是想怎么发就怎么发,想发多少就发多少,年终奖要体现出员工享受企业一年的劳动成果,所以①中“自由”选择说法不当,排除。

年终奖领到20个馒头的网友准备辞职说明年终奖发放合理能够激励员工、增加企业吸引力,发放不合理则不利于企业的管理,③说法太绝对,排除。

②④正确切题。

答案:

C

6.股票期权是上市公司给予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和科技骨干的一种权利。

这些人员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通常为10年)以事先约定的价格购买公司股票,当股票价格上涨时,其将获得更多收益。

对企业而言,这种激励方式(  )

①实现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统一,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②使骨干员工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③可以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④是为了拉大员工收入差距,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激励方式”强调的是效率,不是公平,属于初次分配,不属于再分配,故排除①。

实施题干中的措施可能拉大员工收入差距,但拉大收入差距不是目的,且收入差距拉大可能挫伤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故排除④。

②③正确切题,故选C。

答案:

C

7.如右图所示,横轴表示居民收入,纵轴表示分配平等程度。

设收入分配绝对平等曲线为图中对角线,设实际收入分配为图中弧线。

对角线与弧线之间的面积为A,弧线下方的面积为B。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设A除以A+B等于C,则C的值越大越好

②随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B会扩大,A会缩小

③现阶段,过于扩大B,会影响经济效益提高

④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扩大A

A.①③B.②④

C.②③D.①④

解析:

图中对角线为绝对平等曲线,A面积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B面积越大收入分配越平均。

A除以A+B等于C,C值越大,意味A越大,意味着分配越不平均,收入差距越大,对社会发展不利,①说法错误。

随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收入差距会缩小,B会扩大,A会缩小,②说法正确。

现阶段,过于扩大B,会影响经济效益提高,③说法正确。

国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A会缩小,④说法错误。

故选C。

答案:

C

8.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

健全绩效评价和奖励机制,完善单位内部科技成果转化中对科研人员进行现金和股权、期权奖励办法。

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有(  )

①改革企业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②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③以分配为导向,刺激劳动者提高职业技能

④实现社会公平,维护劳动者权益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材料中措施的目的是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故①③当选;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强调的是提高经济效率,而非维护社会公平,故④不选。

答案:

A

9.收入分配公平是指收入分配相对平等,它有助于树立共享理念,让百姓最大程度提升获得感。

下列做法有助于在初次分配中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是(  )

①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让工薪阶层少纳税

②企业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占比,激发劳动者积极性

③政府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④国家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保护劳动者权益

A.①③B.②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

国家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属于再分配范畴,①错误;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者最低工资标准,有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②④正确;鼓励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可能会拉大收入差距,③错误。

答案为B。

答案:

B

10.2017年,我国财政工作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下列属于合理财政措施的有(  )

①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

②下调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企业税负减轻→生产扩大→促进经济发展

③降低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市场货币流通量→消费扩大→拉动经济增长

④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公共财政支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我国必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减少税收,扩大财政支出,增发国债”,国债发行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国家投资,进而刺激经济增长,故①入选;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会适度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公共财政支出,以扩大社会总需求,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故④入选;要减轻负税企业,必须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故②不选;③属于货币政策,不选。

答案:

B

11.财政部发布2016年财政收支数据显示:

12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302亿元,同比下降8%,比上月下滑11.6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经济下行导致税基减小及政策性减税降费。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经济下行导致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②政策性减税降费导致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说明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③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说明我国正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④材料警示我国要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收支平衡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

政策性减税降费导致国家财政收入下滑,说明分配政策是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故②当选;经济下行导致财政收入下滑,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①当选;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并不能体现我国的财政政策,故③不选;④与材料无关。

答案为B。

答案:

B

12.(2017·山西五校第五次联考)“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是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

下列与上述任务相关的推导正确的是(  )

①去产能:

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引导企业转型转产→改变市场供求关系

②补短板:

补齐民生短板→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③降成本:

降低增值税起征点→减轻企业税负压力→增强企业盈利能力

④去库存:

化解房地产库存→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增加居民住房需求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析:

降低增值税起征点会增加企业税收负担,③推导错误。

提高银行贷款利率会减少居民住房需求,④推导错误。

①②推导正确,故选A。

答案:

A

13.目前,我国中央财政集中了全国50%以上的财政收入,但支出只占全国的20%左右,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科学的问题逐渐暴露。

在财权与事权不能匹配的情况下,地方被迫转向土地财政寻求财源,形成了严重的土地财政依赖症,扭曲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路径。

这表明,地方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需要(  )

①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划分,完善中央与地方支出责任划分 

②合理配置财政资源,提高中央与地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③减轻地方财政负担,避免地方出现财政赤字现象 

④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发挥财政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A.①③B.①②

C.②④D.③④

解析:

材料中的中央财政收支数据表明中央财政收支比例不协调,从而加大了地方财政的压力,导致地方被迫转向土地财政寻求财源,究其症结在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既不利于盘活中央财政存量,也不利于地方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

据此,需要立足整体,统筹科学规划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合理配置财政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整体效能,①②符合题意;③中“避免”的说法绝对;④说法错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市场。

答案:

B

14.深入推进税费改革,是减轻企业负担、激励投资创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在推进税费改革的措施中,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②营业税改增值税→增加财政收入→提高财政扶持企业的能力 

③提高社会保险费率→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激励投资创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