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968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4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docx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

新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检测物理试题B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也创造了许多娱乐工具其中就有影戏,一种是让灯光照射于屏幕,将木偶一类物体在灯前舞动,其影就投在屏幕上.还有一种在镜面上画才子佳人之后,将镜面对着灯光,让光落在屏幕上,因而看到才子佳人的影像.请问这两种影戏中所用到光学知识是()

A.两者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B.前者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

C.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后者是光的反射

D.两者都是光的反射

2.夏天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瓶矿泉水,过了一会,他发现瓶子的外壁会附着一层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

A.液化现象

B.熔化现象

C.汽化现象

D.凝华现象

3.用钓鱼竿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当把鱼从水中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鱼离开水以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B.鱼离开水以后,钓鱼线对钓鱼竿的拉力会增大

C.鱼离开水以后,鱼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D.钓鱼竿是一种费力杠杆

4.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A.铁比锡轻

B.铁比锡硬

C.铁传热比锡快

D.铁的熔点比锡高

5.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冰后,水分子静止不动

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

C.用零下18℃的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

D.六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回音壁利用的是声音的反射

B.我们能分辨不同人的讲话,不同乐器的演奏是根据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C.由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交流必须要利用电子通信设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

D.超声能破坏细菌结构,从而可以对医疗器械和食物进行杀菌消毒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射到粗糙的棉布上不耀眼,因为棉布没有反射光

B.树木在阳光下的黑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光路可逆是指光可以任意来回传播

D.小华能从镜中看到小红的眼睛,小红一定能看到小华的眼睛

8.近年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自拍时可以

A.增大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B.增大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

C.减小物距,减小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小

D.减小物距,增大取景范围,拍出的像变大

9.下列单位中,不属于国际单位的是()

A.m

B.s

C.kg

D.

10.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

B.月亮

C.点燃的火把

D.发光的小灯泡

11.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

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12.如图所示,甲、乙是同一个人的两幅照片,乙图中他拿的眼镜是

A.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B.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13.下列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A.你所在考场室温约2℃

B.你所用的新2B铅笔长度约18cm

C.你的质量约为5kg

D.你的心跳大约1分钟7次

二、填空题

14.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如图,通过三张纸上的小孔去看到烛焰,他应将烛焰、三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

操作的过程中他还在中间纸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的特点是______。

15.“襄樊大道”是襄阳市为纪念襄樊这个曾经的历史名称而命名的又一条景观大道,全长约6千米,如果公交汽车在“襄樊大道”上平均的行驶速度是30千米/小时,那么公交汽车跑完全程需要的时间是______min。

16.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③是______________。

(2)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17.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

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来解释。

18.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橘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向橘子上洒水,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水凝固成冰,吸收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橘子.(____)

19.如图为国际空间站上宇航服通过悬浮水珠成像的情景.图中水珠相当于________镜,生活中与该水珠这一成像原理相同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

20.高速公路行驶的汽车,车上的乘客相对于______是运动的;如图是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示意图.当高速行驶的汽车出现刹车失灵时,可进入避险车道快速降低车速直至停止.避险车道的作用是降低汽车_____能带来的危害,避险车道上铺有很多砂石,目的是_______.

21.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照射到光屏上形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颜色组成的光带,这个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       光组成的.

22.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而产生的。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我们说“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好。

23.水的密度ρ水是1.0×103________(填单位);如图所示,两个形状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根据图中液面的高度和密度知识,可知A液体是______(已知ρ水>ρ酒精);如果一瓶酒精用掉了一半,则剩下酒精的密度将_____(选填“不变”或“改变”)。

24.图中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三、实验题

25.晓薇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面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实验中:

(1)晓薇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晓薇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晓薇在实验中,环境光线应______一些(选填“亮”或“暗”),在如图装置中,刻度尺的作用是_______;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A的像始终不能与蜡烛B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26.在“测量牛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体积为30mL;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归零,发现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___kg/m3,由于牛奶在容器壁有残留,导致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小.对此小华认为这是由于以量筒中的牛奶为研究对象,所测质量偏小所引起的;小明认为这是由于以烧杯中的牛奶为研究对象,所测体积偏大所引起的.这两位同学的分析__________.

A.只有小华正确

B.只有小明正确

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错误

27.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4℃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4

88

92

96

99

99

99

99

(1)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由此判断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8.小柯在课外活动时,偶然将两个弹性球叠放在一起,使它们同时自由下落,发现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大于下落的高度,于是他想探究同一个上面小球反弹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

①与两个弹性球下落的高度有关;②与下面弹性球的质量有关:

③与下面弹性球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

小柯选取了质量为10g的A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用体积相同的B、C、D三个球分别作为下面的弹性球,B、C两球质量相同但材料不同,C、D两球材料相同但质量不同,小柯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做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1)小柯实验选取的测量工具有电子秤和_______.

(2)A球下落过程中,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它的_______能.

(3)比较三次实验序号_______,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在下面弹性球的质量、材料等条件一定时,下落高度越高,上面弹性球反弹的高度越高.

(4)比较实验序号4、7(5、8或6、9),可以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在下面弹性球的材料、下落高度等条件一定时,_____,上面弹性球反弹的高度越高.

(5)为了探究猜想③,除了选取A球作为上面的反弹小球外,还应在B、C、D三个弹性球中选择_______两球进行实验.

(6)实验表明,每次所测A球反弹的高度总比下落高度要高,是因为在两球碰撞时下面弹性球对上面A球做功,使A球机械能总量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一现象_______(选填“违背”或“不会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29.如图所示阳阳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他打算先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可是当天阴天,老师告诉他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测量焦距;

①将蜡烛(含蜡烛托)、凸透镜以及光屏从左往右安装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蜡烛和光屏移至凸透镜附近,调整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高度,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______________;

②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同时缓慢地将蜡烛和光屏往远离凸透镜移动,移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两者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当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时,记录光屏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若该距离为18cm,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2)测出焦距后,把蜡烛放在0刻度线处时(如图所示),______(选项“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的实像(填写像的性质);__________(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在

(2)已经成清晰像的基础上,如果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_______(选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4)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上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简单合理的调整是(_______);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C、蜡烛适当向上调一些

(5)为了彻底解决(4)中出现的问题,阳阳用F形LED光源代替蜡烛继续实验,若用黑纸遮掉光源的上半部分,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______)。

A、只出现光源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光源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像不受任何影响

四、计算题

30.体积为2米

的木块浮在水面时,有3/5体积露出水里,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受到的重力;

(3)木块的密度。

31.在前两天的物理实验课上,冲冲测量了他曾在校运会上获得的金属奖牌的质量是4.45×10﹣2kg,体积是5×10﹣4m3.通过计算,查表判断这枚奖牌是什么金属做的?

 

五、作图题

32.完成反射光路,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______)

六、简答题

33.物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科学.历史上,很多物理学家根据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对未知现象做出过预言.牛顿通过用万有引力的理论计算曾大胆预言——地球因自转会在赤道附近隆起,在两极附近变平,是一个扁球体.1735年,法国科学院派了两支探险队,分赴赤道地区和高纬度地区测量地球的准确形状,返回时报告了与牛顿预言相符的结果.对此,哲学家伏尔泰不以为然,他嘲笑探险队道:

“你们历经千难万险,远涉蛮荒就为了发现牛顿在家里就知道的情况!

”你认为探险队的工作有意义吗?

请说明理由.

34.秋高气爽,天气晴朗,小杰去森林公园玩,看见这样的告示:

禁止随地丢弃装水的透明水瓶,以免引起火灾.请根据光学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填空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三、实验题

1、

2、

3、

4、

5、

四、计算题

1、

2、

五、作图题

1、

六、简答题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