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910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71 大小:11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1页
新课标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1页
新课标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1页
新课标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1页
新课标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

《新课标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1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docx

新课标长春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案

课题

1-1木本末朱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本、末、朱、刀、刃、皿、血、寸、甘”,会写5个字“刀、刃、寸、甘、末”,了解“血”这个多音字。

2.通过字理识字,感悟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从而识记字形,理解字义。

3.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字理图识记生字,感悟汉字字形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已经接触过《汉字家园》了,知道这个单元的内容都是与汉字有关的。

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有趣的汉字。

二、识记生字

1.学习“木”“本”“末”“朱”。

出示“木”字的字理演变图。

(1)课件出示“木”字理图,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它可以表示哪个汉字?

(2)再分别出示“本”“末”“朱”字理图,它们分别可以用哪些汉字表示?

(3)小组讨论。

①仔细观察,后三幅图分别表示树木的什么位置?

你发现了什么?

②小组交流。

(4)讨论后汇报。

(5)学习生字,教师点拨“木”“本”“末”“朱”四个字。

“木”的本义就是“树”,由树引申为木材,木料。

它常常做部首,木字旁的字有很多,谁能说一说有哪些?

“本”:

在木根处加一横,变成新字“本”(根本)。

本是独体字,木字的根部加一横,表示所指的是木根的部位,本义是草木的茎或根。

引申为事物的根本、根源。

后来又做量词,比如“一本书”。

组词,并用自己组的词说一句话。

“末”本义是东西的梢。

泛指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

还可以引申为末子。

请同学给“末”组词。

“朱”,古文的朱字,像一棵树木的形状,中间的一点(或短横)为指事符号,指明树干所在的位置。

朱的本义指树干,是“株”的本字。

后来朱字多用来指颜色,即朱红,是比较鲜艳的红色,故另造“株”字来代替它的本义。

组词:

朱红,朱门。

字谜:

本应人骑牛,如今牛骑人。

(6)小结:

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古人在一个简单的独体字的基础上添加一笔,变成了一个与其意思相关的新字。

看,古人在造字上多有智慧啊!

2.学习“刀”“刃”。

(1)出示“刀”的字理图。

(2)在“刀”的撇上加一点,变成新字“刃”。

刃是指事字。

刀是指刀身的全部而言,刃是刀身的一部分,即那一点所指的、能切割物体的锋利部分。

组词:

刀刃,利刃。

三、课堂练习

读词语:

木头、本来、周末、朱红、大刀、刀刃。

四、指导书写

以“刀”“刃”两字为例。

“刃”字的笔顺:

横折钩,撇,点。

1.观察(注意“刃”字的点的位置),范写并指导书写。

2.评价。

(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评价写得好的字和有问题的字。

3.修改。

(对照黑板的例字,学生对有问题的字进行修改。

末:

逐笔指导,注意上横长、下横短。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看图认识了6个生字,下面我们看图来回顾一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字卡和词卡。

二、看图识字

1.出示对比图片,学习“皿”“血”两个字。

“皿”就是用来盛食物的器具。

在古代,祭祀时要把牲畜的血滴在器皿中,再供奉神灵。

同学们看到的这个字就是“血”。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读“xüè”。

给这两个字分别组词。

2.学习“血”这个多音字。

那么什么时候读“xüè”,什么时候读“xiě”呢?

老师告诉你们,放在书面语中,而且是词语的情况下就读“xüè”,比如“鲜血”“血缘”“头破血流”等等;在口语中而且单用时,就读“xiě”,比如“一滴血”“出血了”等。

3.句子练习:

想一想,这句话怎么读?

小明在上学路上把头撞出血了,鲜血一滴滴地流下来。

4.出示图片,学习“尺”字和“寸”字,认识这两个表示长度单位的字,并给它们组词。

教师点拨:

在古代,各种长度单位大多以人身体的部位为测量准则的。

比如,用一个人自足以上的小腿部位的长度就是表示一尺的高度。

那么这个字就是“尺”。

中医切脉的时候,把距离手腕一寸长的部分称为“寸口”,简称为“寸”。

后来,又作为长度单位名称在使用,十寸就是一尺。

5.出示图片,学习“甘”字,了解它与“甜”的意思相近。

课件出示词语,认读“甘心、甘草、甘甜、甘油、甘蔗、同甘共苦”。

三、课堂练习

1.看图读生字。

2.开火车读词语。

根本甘甜器皿朱红尖刀刀刃末日尺寸甘心

四、指导书写

寸:

注意“竖钩”不要写在“横”的中间,要写在偏右的位置。

甘:

注意笔顺,要逐笔指导。

五、拓展延伸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些在学过的字上加一笔变成的新字,你们觉得汉字有趣吗?

想一想,你还认识哪些类似于我们今天学的字?

板书设计

汉字家园一①

木本末朱

刀刃皿血

尺寸甘

课题

1-2日月明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明、尘、男、休、采、鲜、森、众”,会写4个字“尖、尘、男、休”,学习3个新部首“田”字旁、“爫”字头、“鱼”字旁。

2.通过看图想象,在读图、读文中感悟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3.在识字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乐趣,以及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看图想象,在读图、读文中感悟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汉字,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字!

(出示:

日、月、大、小、土、田、力、人、木、手、目)

你们知道吗?

这些字可有趣了,它们互相组合还能变成新的字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新字。

二、读韵文

1.教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读。

2.学生自由读,圈画生字。

三、识记生字

1.出示图片,认识“明”“休”。

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短文。

2.合作交流。

(1)小组交流认识的生字,想想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字。

(2)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互相补充。

(3)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可以小组长汇报一个字的识字方法,其他小组成员补充,也可以小组其他成员每个人汇报一个字,其他成员认真听,然后就某一个字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场面。

3.教师点拨“明”“休”两个字。

“明”:

由“日”和“月”组成。

因为太阳和月亮都有光亮,所以“明”字本身就有明亮的意思。

这个字就表示为光明、明亮的意思。

还可以表示明白、清楚。

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字呢?

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它的部首是日字旁。

“休”:

像一个人背靠大树乘凉歇息的样子,其本义即为休息,又有停止之义。

自由自在地背靠大树休息一下,对于在炎炎烈日下从事田间劳动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了。

因此,休字又有吉庆、欢乐等义。

又引申为不要,例如,你休想。

4.出示生字“尖”“尘”,通过区分字义、字形识记生字。

“尖”的意思就是上小下大的形状。

“尘”是土中最细小、最微小的部分。

说一说:

为什么小土是尘?

小大是尖?

你有什么发现?

5.出示“男”的字理图,通过这个字的演变过程,理解字义:

在古代,在田地中手拿锄头干活出力的人就是“男”人。

四、课堂练习

读词语:

明亮、午休、笔尖、灰尘、尘土、男人、尖刀。

五、指导书写

尖、尘:

对比这两个字,书写前观察“小”的变化。

以“尖”“尘”两个字为例:

1.观察(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重点笔画或者中心笔画是什么。

注意“尖、尘”两个字的上下部分要分开写,第一笔是竖)。

范写,并指导书写。

2.评价。

(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评价写得好的字和有问题的字。

3.修改。

(对照黑板的例字,学生对有问题的字进行修改。

书写“男”字:

学习“田”字旁,观察这个上下结构的字,书写时上下差不多。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看图认识了5个生字,为了熟记这些字,老师把它们总结成好记的韵文,我们一起读一读。

七、拓展延伸

读过之后,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汉字有什么特点了吗?

对,这些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字组合在一起的新字,它们的意思组合在一起也就表示这个新字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内互相检测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2.教师检测小组学习情况。

二、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生字“采”“鲜”“森”“众”。

3.小组合作学习。

(1)组长带领组员看图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2)根据上节课看图、学习汉字的方法,组内说一说“采”“鲜”“森”“众”表示什么意思。

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检测小组学习成果并适时点拨。

采:

强调用手摘树木上的花就是“采”,学习“爫”,表示手的意思。

鲜:

鱼和羊的味道都是十分美味的,所以这个字的本意就是新鲜、鲜美。

认识“鱼”字旁。

请同学们用“新鲜”说一句话。

森:

对比“林”的图片,理解“森”表示更多的树木在一起。

众:

对比“从”字学习,说明“众”表示更多的人。

三、拓展延伸

1.出示“森”“众”,观察这两个字,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这种三个相同的字叠放在一起组成字称为“品”字结构。

这种“品”字结构的字你还认识其他的吗?

2.我们认识一下:

品、晶、磊、鑫、淼、焱。

四、课堂练习

1.读一读。

众多、新鲜、森林、采花、休息。

2.指导背诵韵文。

五、指导书写

出示“休”字。

1.观察。

(观察这个字的结构,重点笔画或者中心笔画是什么。

注意“休”字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

2.学习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了4个生字,还了解了品字结构,并会写了1个生字。

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这些有趣的汉字。

板书设计

汉字家园一②

明休尘尖男

采鲜森众

课题

1-3河水清清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清、晴、蛙、眼、睛、请、保、护、捉、害”,会写6个字“气、眼、睛、清、晴、请”,认识部首“虫”和一个笔画“横折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青”字家族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培养学习汉字的兴趣,掌握汉字中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认识部首“虫”和一个笔画“横折提”。

2.感受“青”字家族的特点。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一幅图画(出示青蛙在荷叶上的图片)。

请同学们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荷叶、荷花、青蛙妈妈和小蝌蚪。

2.板书“青蛙”两个字。

3.教师示范书写题目。

4.学习“蛙”字。

瞧,这个字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生字。

这个字的左半部分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部首,和老师一起说“虫”字旁,带有虫字旁的字多数都和昆虫、小动物有关系。

比如“蜘蛛、蜻蜓、蚂蚁”等。

你知道哪种“蛙”?

(老师准备:

青蛙、牛蛙、林蛙。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请同学们注意听老师读课文,要注意看准字、听准音。

2.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自由读课文,检测生字以便了解学情。

学习小帮手

(1)

①任务一:

小组长带领组员读课文:

每个组员读一遍,如果读得不正确,就互相帮助;

②任务二:

小组长带领组员认读生字,遇到不认识的或者读不准确的字,小组其他成员来帮助他。

③完成以上两个“任务”后,就座端正。

3.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随时发现问题。

4.同学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5.看老师把这些字请到我们的黑板上,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第一行:

清晴睛请

第二行:

蛙眼保护捉害

6.先来看看第二行的字,你认识哪一个,给大家讲一讲?

(教师根据学生讲生字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指导。

7.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习小帮手

(2)

①小组长带领组员读生字。

②每个成员都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8.学生汇报。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这些字都带有青字,“青”都在这些字的右边,“睛”和眼睛有关系,“晴”和天气有关系……)

9.教师总结:

大家看,像这样的字,都带有“青”字旁,读音又都和“青”字相同或相近,左边的偏旁还能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字的意思,像这样的字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叫作“青字大家族”,像“睛”这个字就是“青字大家族”里的成员。

瞧,中国汉字多有趣呀!

以“清”为例:

同学们,我们看,这个字左边是三点水旁,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和水有关系,右边是个“青”字,和“清”的读音一样。

谁能像老师这样讲讲其他三个字?

10.学生讲字。

11.复习生字。

再把这些生字放到儿歌当中,一起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学习词语

1.学习“河水清清,天气晴”。

读读这个词(河水清清),什么样的水才能称得上是“清清”呢?

2.学习“大眼睛”。

小青蛙长得什么样啊?

用文中的话来说一说。

还有什么小动物是大眼睛的?

读读这句话:

小小青蛙,大眼睛。

3.学习“保护”“捉害虫”。

小青蛙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所以作者说“请你保护小青蛙,多为人们捉害虫”。

这个词就是“保护”,读一遍,还可以保护什么?

这个词就是“捉害虫”。

把这句话连起来大家读一读:

请你保护小青蛙,多为人们捉害虫。

4.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为什么要保护小青蛙?

5.指名读课文。

四、规范指导,书写练习

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么多生字,读了课文,还学会了4个词语,接下来,我们来练习写两个字,出示“睛”和“晴”。

1.请你仔细观察它们在虚宫格中所占的位置。

2.请你和老师一起书空,感受每一笔的走势。

3.仔细看老师把这个字写在虚宫格中。

4.按照刚才所获得的信息,把这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虚宫格中。

5.在实物投影下评价两位同学的书写,并进行改正。

6.请你按照刚才大家提出的建议,对自己写的字进行修改。

7.按照刚才老师刚才教给你的方法自己练习写“晴”。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一起学习了10个生字,写了2个字,在认真读课文的同时还学会了5个词语!

你瞧,我们这节课的收获可真大!

为自己点赞!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1.复习生字。

清晴睛请蛙眼保护捉害

2.复习词语。

河水清清天气晴青蛙大眼睛保护捉害虫

3.指名读课文。

二、巩固新知

同学们,上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同学都掌握得不错,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定位识字练习。

1.定位识字,复习生字。

(1)指名读课文。

(2)擦掉生字,谁能试着来读一读?

他在读课文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想一想这个字的样子。

(3)老师这里有一些生字卡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我想请几位同学帮忙,把这些生字卡片送回到课文当中。

(5)再来一起读读这篇课文,看看这些生字的样子和你刚才想到的字的样子一样吗?

2.我们再来做一个练习。

选字填空:

()水、眼()、()天、()问、()朗

3.你会读吗?

出示:

青山绿水山清水秀一清二白不请自来目不转睛雨过天晴

想一想,“晴”为什么是日字旁?

“睛”为什么是目字旁?

在这些词语当中,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或者你知道哪个词语的意思,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4.帮“青”找找家里人。

同学们,“青”字家族还有很多很多的成员,找找看。

情、婧、静、倩……

5.再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第一组:

清、请、眼。

1.请你仔细观察它们在虚宫格中所占的位置。

在“请”这个字中,有一个新笔画,叫作“横折提”,“讠”就是由“点”和“横折提”两笔组成的。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成“请”这个字的书写。

2.你和老师一起书空,感受每一笔的走势。

3.仔细看老师把这个字写在虚宫格中。

4.按照刚才所获得的信息,把这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虚宫格中。

5.在实物投影下评价两位同学的书写,并进行改正。

6.请你按照刚才大家提出的建议,对自己写的字进行修改。

7.按照老师刚才教给你的方法自己练习写“清”和“眼”。

第二组:

气。

1.请你仔细观察它在虚宫格中所占的位置。

2.请你和老师一起书空,感受每一笔的走势。

3.仔细看老师把这个字写在虚宫格中。

4.按照刚才所获得的信息,把这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虚宫格中。

5.在实物投影下评价两位同学的书写,并进行改正。

6.请你按照刚才大家提出的建议,对自己写的字进行修改。

四、小组合作,完成评价

学习小帮手:

1.小组长带领组员,把虚宫格里的字写三遍,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小组长对小组成员的写字情况做出评价。

五、练习

把“青”字家族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一起认认真真地写了4个字,完成了4道练习题,大家都成了名副其实的学习小能手啦!

谢谢你们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

板书设计

汉字家园一③

清晴睛请

蛙眼保护捉害

课题

1-4“也”字歌“皮”字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字、也、养、虾、驰、地、池、堆、坡、波、跛、菠”,会写6个字“也、地、他、坡、波、字”。

2.通过读韵文,学会运用区分偏旁的方法区分字义。

知道同样一个字,改变偏旁部首,字义就变了。

3.使学生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会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会根据偏旁区分生字,会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方法

讲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

你们看,(出示字卡)“也”字一个人多么孤单呀,今天我们编个故事,让它动起来吧!

二、读儿歌,识记生字

1.创设情境。

(1)有一天,“也”想去找几个朋友玩玩。

瞧,来了一个人“亻”(出示字卡)。

这个人呀,不是你我,是“他”,“也”和这个人玩得可开心了!

(2)把字卡“也”贴黑板上。

认读,扩词。

(3)“也”又来到了池塘边,“氵”出现了,变成了“池”,有水就有鱼虾,太好了!

把字卡“池”贴黑板上。

认读,扩词。

引出字谜里的句子“有水能养鱼虾”。

(4)这时又来了一匹“马”,“也”在马背上奔“驰”,有马能行千里。

把字卡“驰”贴黑板上。

认读,扩词。

学习“马”字旁。

引出字谜里的句子“有马能行千里”。

(5)“也”跑累了,来到田地上,看见了“土”,准备在这儿休息一下,啊,真好!

有土能种庄稼了!

把字卡“地”贴黑板上。

认读,扩词。

引出字谜里的句子“有土能种庄稼”。

地,多音字,分别出示两个音,并扩词。

(6)再读课文里的儿歌,引出课题,解题。

2.读儿歌。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3.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生字,你想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字?

(2)小组内交流字形的特点。

(3)教师巡视,解决疑难。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互相补充。

(4)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可以小组长汇报一个字的识字方法,其他小组成员补充;也可以小组成员每个人汇报一个字,其他成员认真听,然后就某一个字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场面。

(5)教师进行难点点拨。

学习“字”,形声字,让学生讲讲这个字,上下结构,扩词。

学习“养”,认读,扩词,用你组的词再说一句话。

学习“虾”,形声字,示图,扩词。

(6)再读儿歌,指导朗读。

通过读文、猜字谜,你有什么发现?

(和“也”字有关——“也”字家族。

(7)想一想,说一说“有马能行千里”怎么就是“驰”呢?

“有土能种庄稼”怎么就是“地”呢?

“有人不是你我”怎么就是“他”呢?

“有水能养鱼虾”怎么就是“池”呢?

三、指导写字

也、地、他。

(大屏分别出示每个字)

以“也”字为例。

1.观察。

(注意“也”的第一笔是横折钩,横倾斜向上写。

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落笔低于竖)2.范写。

(师在黑板虚宫格里写)

3.书空。

(让学生伸出右臂,和老师一起书空。

边书空边说,一笔横折钩,二笔竖,三笔竖弯钩)

4.练写。

(师巡视)

提示:

“地”和“他”注意是左右结构。

四、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情况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上节课的生字,出示字卡认读。

2.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皮”字歌。

二、读儿歌,识记生字

1.师范读,领读。

2.生轻声初读儿歌。

3.指名读,正音。

4.再读儿歌,圈出生字,新词。

5.随文学习生字。

指名读第一句,出示三个生字。

堆:

分析结构,扩词,土堆,石头堆,堆土。

用自己组的词说一句话。

“坡”和“波”两个字对比学习。

坡:

强调读音,圆唇音。

与土有关,山坡。

波:

强调读音,圆唇音。

与水有关,水波。

6.指导朗读。

7.读第二句话,出示生字。

跛,解释“跛”,理解“跛脚”的意思。

8.指名读第三句话。

9.指名读第四句话。

10.齐读第五句话。

菠:

菠菜,蔬菜的一种。

三、指导书写

坡、波、字。

(大屏分别出示每个字)

以“波”和“坡”为例。

1.观察。

(观察字的结构,重点笔画或者中心笔画。

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后宽。

2.范写。

(师在黑板虚宫格里写)

3.书空。

(让学生伸出右臂,和老师一起书空。

4.练写。

(师巡视)

5.评价。

强调:

“字”是上下结构。

宝字盖要盖住“子”字。

四、再读小韵文

1.想一想:

通过读文,你有什么发现?

(和“皮”字有关——“皮”字家族)

2.今天学的这一课“皮”字歌和上节课学的“也”字歌哪些地方不一样?

请你举一个例子说一说。

3.具体说一说为什么“有土堆成坡”。

以此类推。

五、小结

根据学生课堂书写情况进行总结。

板书设计

汉字家园一④

“也”字歌

有马能行千里,

有土能种庄稼,

有人不是你我,

有水能养鱼虾。

“皮”字歌

有土堆成坡,有水连成波。

碰石擦破脚,走路跛一跛。

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

透过玻璃窗,夕阳染山河。

外婆来看我,带来甜菠萝。

课题

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能用几句话向他人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人。

2.引导学生有条理、清楚地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3.感受家人的关爱,体会成长的幸福。

教学重难点

能简单地介绍家人;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对家人感兴趣的内容。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

教学过程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温馨可爱的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我的家人。

(板书:

说说我的家人。

二、说说家人

1.下课时,老师看到我们班两位同学在聊天,你们想知道他们在聊些什么吗?

2.那你一定要仔细看、认真听。

(两名同学现场再现对话)

3.同学们,刚才他们聊了些什么呀,你听出来了吗?

(学生回答)

师:

你们的家住在哪里?

板书:

家里有哪些人

师:

同学们,你的家里有哪些人?

板书:

他们是做什么的

师:

同学们,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

师:

同学们,你喜欢自己的家吗?

4.小组交流,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人。

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

提示1:

我叫______,我的家里有____口人,他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爱我的家人。

提示2:

除了介绍家里有谁,还可以介绍家里人的姓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