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730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docx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解析版最新学习文档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

1.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

CO2

B.2H2O

2H2↑+O2↑C.3CO+Fe2O3

2Fe+3CO2

D.HCl+AgNO3===AgCl↓+HNO3

2.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

CO2

B.CO+CuO

Cu+CO2C.2H2O

2H2↑+O2↑

D.HCl+NaHCO3===NaCl+CO2↑+H2O

3.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4.已知化学反应:

4Al+3MnO2

3Mn+2Al2O3,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H2SO4+2NaOH===Na2SO4+2H2O

B.2H2O

2H2↑+O2↑C.2CO+O2

2CO2

D.Fe+CuSO4===FeSO4+Cu

6.下列物质间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C.碳酸钾溶液和盐酸

D.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7.济南到郑州高铁项目预计年内开工,开通后,将极大方便市民出行,促进聊城经济的发展,建设中用Fe2O3+2Al

Al2O3+Fe对钢轨中的缝隙进行焊接,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分解反应

B.化和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8.列物质中,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KNO3

B.NaClC.CuSO4

D.Mg(OH)2

9.已知M、N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

M+2N===P+2Q,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一定不变

B.M、N、P、Q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

C.若P、Q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若16gM和64gN能恰好完全反应,则M、N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10.下列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2H2O

2H2↑+O2↑

B.H2+CuO

Cu+H2OC.3Fe+2O2

Fe3O4

D.AgNO3+NaCl===AgCl↓+NaNO3

11.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

CO2

B.2H2O

2H2↑+O2↑C.3CO+Fe2O3

2Fe+3CO2

D.HCl+AgNO3===AgCl↓+HNO3

13.在CaCO3→CaO→Ca(OH)2→NaOH的各步转化中,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不包括(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4.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溶液

B.碳酸氢钠与稀盐酸C.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溶液

D.碳酸钡与硫酸钠溶液

15.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SO2与NaOH溶液

B.Al(OH)3与稀H2SO4C.MgO与稀HCl

D.CuSO4溶液与NaCl溶液

16.下列各组物质中,相互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NaHCO3固体与稀HCl

B.SO3与KOH溶液C.CuSO4溶液与MgCl2溶液

D.Al(OH)3固体与稀HNO3

17.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银和稀盐酸

B.铜和硫酸铝溶液C.铝和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18.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A.NaCl KNO3

B.CuSO4 NaOHC.AgNO3 HCl

D.NaOH H2SO4

19.在化学实验中关注“气泡”情况很重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复分解反应条件之一:

生成物中有气体(气泡)产生

B.排水集气法:

当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时,还不能收集气体

C.有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

反应后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检查装置气密性:

导气管伸入水中,手握容器外壁,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

20.下列不属于氨碱法制纯碱所需的原料是(  )A.石灰石

B.氯化钠C.氢氧化钠

D.水

21.常温下,有反应:

M+N→盐+水,其中M、N的类别不可能是(  )A.酸、碱

B.单质、氧化物C.氧化物、酸

D.氧化物、碱

22.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A.银和稀盐酸

B.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C.铝和稀硫酸

D.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23.小明、小刚等4位同学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对探究结果的表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24.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是: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

Na2CO3+H2O+CO2↑

在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5.有一包化学肥料,可能是硫酸铵、碳酸氢铵、过磷酸钙、氯化钾中的一种。

取少量样品,观察到其外观为白色晶体,加水后能全部溶解;另取少量样品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

这种化肥是(  )A.氯化钾

B.碳酸氢铵C.硫酸铵

D.过磷酸钙

26.(双选)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的操作步骤是:

(1)向浓氨水中加入足量食盐晶体制取饱和氨盐水

(2)向饱和氨盐水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至有大量晶体析出

(3)将操作

(2)中产生的晶体过滤出来

(4)将滤纸上的晶体转移至坩埚中,加热至不再有水蒸气产生,所得固体即为碳酸钠

对上述信息的有关理解中,正确的是(  )

A.用食盐制碱还需要含碳元素的物质

B.食盐水比氨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C.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所以先结晶析出

D.在氨盐水中如果没有未溶解的食盐晶体存在,说明溶液一定不饱和

27.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制取过程如下:

(1)上图中①是________。

(2)上述制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过程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较多的氨气,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但工业上不能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钾,只是因为在溶液中________。

A.KHCO3溶解度较大

B.KHCO3溶解度较小

C.K2CO3溶解度较大

D.K2CO3溶解度较小

28.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他以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为原料,先制得碳酸氢钠和氯化铵,进而生产出纯碱。

表格中是几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温度对________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要使氯化铵饱和溶液中的氯化铵结晶析出,在______(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进行比较合适。

(3)写出“侯氏制碱法”制碳酸氢钠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侯氏制碱法的优点有四:

A.生产过程中部分产品可选为起始原料使用

B.副产品是一种可利用的氮肥

C.反应不需要加热

D.副产物不会造成污染环境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29.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NH4Cl、Na2CO3、BaCl2、Cu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

为了确定其组成,小东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的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没有闻到氨味;

②另取少量白色粉末加入到适量的水中,出现白色浑浊,静置后,上层清液无色;

③小心倒掉上层清液,向沉淀中加入稀硝酸,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

由以上实验可推断:

(1)这包白色固体中肯定存在__________,肯定不存在______________;

(2)写出②中出现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高纯氧化锌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某研究小组设计如图流程制备高纯氧化锌。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反应②后进行的分离操作名称是________,若得到的NH4Cl溶液有浑浊,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反应③属于分解反应,除得到氧化锌外还生成2种常见气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31.某化工厂排出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

一同学取少量废水,加入过量的盐酸,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过滤,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中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试回答:

(1)用化学式回答:

加入过量的盐酸,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__;生成的蓝色沉淀是________。

(2)废水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编号)。

A.氯化物B.硫酸盐

C.硝酸盐D.碳酸盐

(3)该同学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白色的Fe(OH)2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3]:

①金属X为________,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写化学式)________。

②B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字母)。

A.K2CO3B.Fe(NO3)2

C.MgCl2D.Ba(NO3)2

32.实验室现有四种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分别为无水硫酸铜、硝酸钡、氯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

为区分它们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问题。

(1)步骤Ⅰ:

将这四种白色固体分别编号为A、B、C、D。

步骤Ⅱ:

取少量上述四种白色固体样品分别放入四支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振荡,固体全部溶解,且C溶液呈蓝色,则C是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

(2)步骤Ⅲ:

取少量A、B、D的溶液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种溶液中各加入适量C溶液,装有B溶液的试管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Ⅳ:

为进一步区分A和D,另有两支试管分别取少量A溶液和D溶液,加入适量________溶液。

33.现有①CuCl2;②Fe(NO3)3;③K2SO4;④Na2CO3;⑤NaOH;⑥Ba(NO3)2六种溶液和⑦锌粒,根据下表所列实验现象,判断是哪两种物质发生的反应,把物质的编号和有关化学方程式填入表格内。

答案解析

1.D

【解析】复分解反应必须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且生成物都是反应物交换成分生成的。

在A选项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因而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化合反应。

在B选项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是分解反应。

在C选项中,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但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因而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

只有D选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并在反应过程中相互交换成分。

2.D

【解析】A项,C+O2

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错误;B项,CO+CuO

Cu+CO2,该反应的生成物中铜是单质,不是复分解反应,错误;C项,2H2O

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错误;D项,HCl+NaHCO3===NaCl+CO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

故选D。

3.B

【解析】A项,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B项,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C项,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D项,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

4.C

【解析】化学反应:

4Al+3MnO2

3Mn+2Al2O3,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C。

5.B

【解析】A项,H2SO4+2NaOH===Na2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错误;B项,2H2O

2H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正确;C项,2CO+O2

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错误;D项,Fe+CuSO4===FeSO4+Cu,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B。

6.B

【解析】A项,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B项,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钾溶液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C项,碳酸钾溶液和盐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D项,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B。

7.C

【解析】根据题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

Al2O3+2Fe,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C。

8.A

【解析】A项,由与钾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硝酸钾与其他物质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一般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B项,NaCl与硝酸银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C项,CuSO4能与氢氧化钡或可溶性钡盐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D项,氢氧化镁能与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水,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

故选A。

9.C

【解析】A项,若M、N、P、Q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则该反应前分子的数目为1+2=3,反应后分子的数目为1+2=3,正确;B项,M、N、P、Q有可能含有同一种元素,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均含有氧元素,正确;C项,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虽然都是化合物,但生成物都是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错误;D项,设M、N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x、y

x∶2y=16g∶64g

x∶y=1∶2,故正确。

故选C。

10.D

【解析】A项,2H2O

2H2↑+O2↑是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错误;B项,H2+CuO

Cu+H2O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错误;C项,3Fe+2O2

Fe3O4是铁丝和氧气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错误;D项,AgNO3+NaCl===AgCl↓+NaNO3是化合物与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化合物与化合物,则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

故选D。

11.D

【解析】A项,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CO+O2

2CO2,错误;B项,该化学方程式锰酸钾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KMnO4

K2MnO4+MnO2+O2↑,错误;C项,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错误;D项,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

故选D。

12.D

【解析】复分解反应必须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且生成物都是反应物交换成分生成的。

A项,中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因而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化合反应;B项,中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是分解反应;C项,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但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因而不是复分解反应,而是氧化还原反应;D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化合物,并在反应过程中相互交换成分。

13.C

【解析】碳酸钙通过高温分解能够产生氧化钙,发生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氧化钙和水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钙,发生的反应为化合反应,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会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所以整个过程中包括的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不包括置换反应,故选C。

14.D

【解析】A项,因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溶液相互交换成分能生成水,则能反应,不符合题意,错误;B项,因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溶液相互交换成分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能反应,不符合题意,错误;C项,因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能反应,不符合题意,错误;D项,因碳酸钡不溶于水,不能与硫酸钠溶液反应,正确。

故选D。

15.D

【解析】A项,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错误;B项,氢氧化铝能与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错误;C项,氧化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错误;D项,硫酸铜不氯化钠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反应不能进行,正确。

16.C

【解析】A项,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错误;B项,三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错误;C项,硫酸铜与氯化镁交换成分没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不能反应,正确;D项,氢氧化铝能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铝和水,错误。

17.C

【解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来分析并作出判断选项A、B、C所提供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D选项;可以据此作答。

18.D

【解析】A项,KNO3、NaCl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错误;B项,CuSO4、NaOH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错误;C项,AgNO3、HCl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错误;D项,NaOH、H2SO4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正确。

19.C

【解析】A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气体、沉淀或水生成,产生气体是其中的一个条件,正确;B项,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再收集,如果开始有气泡冒出就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气体不纯,正确;C项,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要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握容器外壁,若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正确。

20.C

【解析】根据氨碱法制纯碱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

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即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烧制时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

即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故选C。

21.B

【解析】A项,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B项,单质和氧化物能反应,但不可能生成盐和水,错误;C项,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D项,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故选B。

22.A

【解析】A项,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银排在氢后面,不能与酸反应,正确;B项,氢氧化钡是碱,硝酸是酸,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错误;C项,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铝排在氢前面,能与酸反应,错误;D项,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能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可以反应,错误。

故选A。

23.D

【解析】纯碱的主要成分为Na2CO3,它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因为其水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洗去油污;纯碱可以与面团中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但可以将酸除去,而且使食物疏松多孔。

纯碱和食盐都易溶于水,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无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

故只有D错。

24.A

【解析】①NH3+CO2+H2O===NH4HCO3,属于化合反应;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属于复分解反应;

③2NaHCO3

Na2CO3+H2O+CO2↑,属于分解反应;

在上述反应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故选A。

25.A

【解析】加水后能全部溶解说明不是过磷酸钙;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没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不是铵盐,故只能是氯化钾。

26.AC

【解析】根据实验室用食盐制纯碱的操作过程分析。

A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反应后生成的碳酸钠,说明反应物中一定有含有碳元素的物质,正确;B项,氨盐水显碱性,与二氧化碳能反应,所以氨盐水比食盐水更易吸收二氧化碳,错误;C项,室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铵的溶解度小很多,所以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正确;D项,溶液是否饱和,应看是否还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无氯化钠晶体溶液不一定不饱和,错误。

故选AC。

27.

(1)加热 

(2)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3)二氧化碳在食盐水中溶解度较低 (4)A

【解析】根据氨碱法制纯碱的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

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即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所以,图中①是加热。

制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

由于二氧化碳微溶于水,若先通入二氧化碳,则溶液中会生成极少量的碳酸,再通入氨气,生成的产物量少,且易生成碳酸铵;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先通入氨气,溶液中生成了较多的一水合氨,再通入CO2,生成的产物量多,且易生成碳酸氢铵。

用氨碱法制取碳酸钠主要是制取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在溶液中先析出,使得反应继续下去,从而制取较多的碳酸氢钠以用来制取碳酸钠。

但是相同条件下,碳酸氢钾的溶解度较大,不会从溶液中析出,所以就得不到碳酸氢钾,也就不能用这种方法制取碳酸钾。

故选A。

28.

(1)氯化钠 

(2)较低 (3)NH3+H2O+CO2+NaCl===NaHCO3↓+NH4Cl (4)ABD

【解析】

(1)从表中可以看出,温度对NaHCO3和NH4Cl的溶解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