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气候doc剖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2793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doc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doc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doc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doc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doc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doc剖析.docx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doc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二节气候doc剖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doc剖析.docx

第二章第二节气候doc剖析

第二节气候

南北气温的差异(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阅读等温线分布图,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2.说出1月0ºC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3.读图说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及其大致的分布。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形成气温特点的原因。

2、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对气温及温度带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我国疆域辽阔,地区差异大的特点。

2、通过气候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的分析,明确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2.我国1月0℃等温线的分布。

3.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教学难点】读我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教学过程】

<引入>你喜欢旅游吗?

国庆节去哪里旅游了?

你穿的衣服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请你当参谋】

大连的小红同学也很喜欢旅游,今年,她打算到哈尔滨的奶奶家过春节,你能告诉她需要准备哪些服装吗?

姑姑说,可能还要带她去广州玩,她还要另外做哪些准备?

【承转】同是春节,为什么到哈尔滨和广州穿的衣服差别这么大呢?

【指导读图】我们比较一下哈尔滨和广州两地冬季的气温。

(课件展示哈尔滨和广州气温曲线图)计算哈尔滨和广州两地1月份气温相差多少?

【转折过渡】两地1月气温相差近35℃,难怪两地在衣着上相差那样悬殊。

要了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平均气温图。

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

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

【指导读图】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上找出秦岭----淮河,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度?

在图上用笔描绘出来0℃等温线,说出0℃等温线的大致分布。

2.从秦岭----淮河一线往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

漠河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

从秦岭----淮河往南气温变化趋势如何?

海口的气温大约是多少度?

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约是多少度?

【概括总结】我国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从此线往北温度越来越低,漠河的平均气温大约是-28℃以下。

从此线往南气温越来越高,海口的气温大约是16℃以上。

我国南北之间的温差约为44℃以上。

【板书】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大呢?

【观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演示

【归纳】我国南北跨纬度很大。

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

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短,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了。

另外,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结论】因此,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的主要因素是纬度的影响。

【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

读图要求:

①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②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大约多少度?

③找出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

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

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指图总结】

(1)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漠河的7月平均气温为16℃以下,海口的7月平均气温为28℃以上。

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大约在8℃以下。

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板书】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呢?

依据刚才学过的分析冬季气温分布的原因的方法,同学们课下可以讨论夏季气温分布的原因。

【承转】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从北到南可以划分为5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请同学们看书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

(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

(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主要的地区?

(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

(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平原、黄河中下游地区、海南岛、长江中下游地区、青藏高原地区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板书】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启发提问】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讨论回答】

(1)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的果树有什么不同?

(2)在不同的温度带内,作物能够成熟的次数有什么不同?

(3)南北气温的差异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上有什么差异?

(4)你还能说出哪些不同?

小结:

南北气温的差异

一、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二、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青藏高原除外)。

三、温度带的划分与分布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第二节气候

东西干湿的差异(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2、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

我将利用“夏季分别出差到我国东南沿海和新疆吐鲁番,是否有必要带雨具”作为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阅读>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阅读课本34—36页,教师指导完成以下问题。

  师:

要求

(1)学生在“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上找出1600毫米、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并观察四条线分别通过我国哪些地形区、行政区。

(2)用彩色笔分别描出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3)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4)阅读我国的干湿地区图,找出我国干湿区的划分。

生:

按要求自学课文中的图文资料,将自己的收获与疑问写在本上。

学生收获:

(1)年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2)年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由大兴安岭,经过河北兰州、拉萨附近到喜马拉雅山脉。

(3)年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大致通过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4)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5)我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

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最少的地方:

新疆的托克逊

(6)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

(7)四类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及大致分界线

学生疑问: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

为什么?

  

(2)湿润地区大约年降水量为多少毫米?

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3)年降水量为400mm以下地区,绝大部分是什么干湿类地区?

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学质疑,显性地突出了学生的自我构建的主体地位,隐形地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具备下一步交流完善的基础,   

2、合作探究:

 师:

要求学生将自学的主要内容与疑问与组内同学交流。

生:

在小组内展示自己掌握的主要内容,交流疑问,组长记录成果,探究疑问,并记录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师:

巡视各小组探究情况并给以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自我展示和交流,实现教学中的互动,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培养互助合作精神。

3、展示交流:

组织学生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并提出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可能有 1,为什么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别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为什么东北地区的东部和北部与属于湿润地区?

)进行组间交流,或师生互动交流,达到质疑解惑的目的。

设计意图:

合作交流是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达到质疑解惑的目的,完善学生的认知,更重要的突出了学生的主动性,有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

4、引导点拨:

师:

对展示交流过程中的疑问进行点拨。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课本35页的活动题。

生:

讨论活动题。

师:

根据讨论情况对学生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行点拨。

设计意图:

通过活动进一步理解降水量对民居建筑的影响,不同干湿地区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

5、总结归纳:

师:

概括(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搞清了我国的降水不仅有南北的差异,也有东西的差异。

年降水的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和分布,懂得了不同的干湿地区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不同的影响。

(板书设计)  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

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⑴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

    夏季多,冬春少

2.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3.干湿地区类型

  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降水特点和干湿差异。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第二节气候

气候特点及成因(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季风的成因和特点。

           2.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

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冬、夏季风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判读分析季风形成图的技能

情感目标:

使学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

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重点:

我国冬夏季风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教学难点:

有关季风形成图的分析判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两课时,我们已了解了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降水的空间差异及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与分布。

那么,从气温和降水两个主要因素来看,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

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气候特征?

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何关系?

它们各有什么优越性呢?

同学们带着以上四个问题自学课文。

[讲授新课]

(指导自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一至两遍。

(提问)我国气候有哪些特征?

(学生:

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那么,什么是季风?

季风与季风气候是一回事吗?

(学生:

不是)

(教师小结)学生答后,教师补充小结:

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有显著变化的风。

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设问)那么我国的季风气候是如何形成的呢?

(板书)三、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引导学生观察《冬季风的形成图》、《夏季风的形成图》,在引导学生回忆或回顾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的基础上,引导他们从图上观察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源地、风向及海洋与大陆气压状况的区别后,进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冬(或夏)季风从大陆吹向海洋,还是从海洋吹向大陆,为什么?

(教师小结)学生读图、观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讲述:

①冬季风从亚欧大陆内部纬度较高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吹向低纬的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冬季大陆内部气温较低,气压较高,而热带洋面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于是寒冷干燥的气流从大陆吹向海洋,从纬度较高的地方吹向纬度较低的地方,使沿途所经地区普遍降温,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的差异,这样就形成了干冷的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即冬季风。

可以说,我国南北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小不同是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夏季风从低纬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主要是由于北半球夏季低纬的热带洋面气温相对较低,气压较高;而大陆内部气温较高,气压较低。

于是温暖湿润的气流从纬度较低的热带洋面吹向纬度较高的大陆内部,形成了温暖湿润的偏南风(东南风、西南风)即夏季风。

(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学生:

冬季风)为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补充小结)

(教师小结)冬季风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频频南下,我国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冬季风在南下过程中,受重重山岭的阻挡,势力逐渐减弱。

南方受冬季风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

因此,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的盛行,也是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结)综上所述,我国东部广大地区之所以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除了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有海陆位置的影响。

《冬季风形成图》《夏季风形成图》引导学生边观察边填写下表

季风名称

成因

发源地

风向

陆地→海洋

海洋→陆地

性质

影响范围(地区)

冬季风

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和蒙古高原一带

偏北

(西北、东北)

从陆地吹向海洋

寒冷

干燥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台湾岛)

夏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热带洋面

偏南

(东南、西南)

从海洋吹向陆地

温暖

湿润

东南季风: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西南季风:

我国西南、华南、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

(过渡)夏季风来自海洋,能带来丰富的水汽,因而为我国降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见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湿润的夏季风带来的。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锋面雨是如何形成的?

它的推移有何规律?

请同学们反复地阅读一下课本P39的有关材料。

(提问)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什么?

它主要是由什么风带来的?

(学生:

锋面雨、夏季风)

2.梅雨和伏旱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

(学生:

长江中下游地区)

请同学们观察《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再与《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图》《我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对照,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不同气候特点、分界线。

<提问>1.什么叫季风区、非季风区?

2.习惯上,我们把自东北向西南的哪些山脉,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自然分界线?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

<教师小结>学生发言后,教师补充:

1.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的地区;非季风区则是指受海洋影响小,受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较少,全年都比较干旱的内陆地区。

2.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自然分界线;

3.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炎热的夏季。

即我国季风气候区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都集中于夏季。

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

(板书:

夏季多雨高温〈雨热同期〉)非季风区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课堂活动)1.看图2.23,分析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和气温在时间上的配合。

(1)从图上可以看出,季风区内降水较多的几个月份是______月,气温较高的几个月份是______月。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学生:

6、7、8月;6、7、8月)

地点

降水较多的月份

降水分配规律

气温最高月份

气温较高月份

广州

4~12月(9个月)

自南向北逐渐减少

7月

4~10月

上海

4~9月(6个月)

7月

6~9月

北京

6~9月(4个月)

7月

6~8月

从以上降水和气温分布的数字,可看出什么呢?

(学生回答)我国季风区降水较多的几个月份是6、7、8,气温较高的几个月份也是6、7、8月。

(教师小结)从以上降水和气温分布的数字可看出:

我国季风区内降水最多的季节,也是气温最高的季节,因此季风区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

都集中在______季。

(学生:

夏)用四个字概括就是________。

(学生:

雨热同期)

(2)想一想这种降水和热量的配合特点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

(学生:

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教师肯定学生答案后补充:

降水量最多的季节,也是气温最高的季节,这时也正是农作物旺盛生长的时期,雨热同期为我国季风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大体相同的纬度位置上,但是气候差别却很大,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

(温故)同学们回忆一下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答后,教师补充小结: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气压和风等)

(讨论)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同(同处北纬15°~30°之间),但前者降水很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后者却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鱼米之乡”,你认为影响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吗?

(学生:

不是)那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二者的气候差异呢?

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刚学的知识四人一组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

根据刚学过的知识可知,我国东部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非常明显,因而夏季高温多雨。

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纬度位置而是海陆位置。

正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才使地处同纬度大陆西岸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而地处同纬度大陆东岸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位于世界上著名的东亚季风气候区而且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因而成为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着重搞情了我国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以及它的成因和冬夏季风的区别;明白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气候特点及成因,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为何气候差别却很大。

在此基础上了解了我国季风气候带来的各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和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业布置: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