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doc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601339 上传时间:2022-1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doc

《浅谈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doc

浅谈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 

韶关学院文学院成教08届中文本科潮阳班林锐元

指导教师:

温阜敏 

 

摘 要:

潮汕文化是潮汕人最重要的根,潮汕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潮汕地区的节俗文化,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是了解和研究潮汕地区民俗文化和风土人情必不可少的历史素材。

潮汕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要重新认识和思考,正确对待潮汕民俗文化。

必须转变观念,与时具进,坚持以人为本挖掘潮汕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加强对潮汕人的人文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潮汕优秀文化,从而开创潮汕民俗文化新局面。

 

关键词:

潮汕 民俗文化 思考、挖掘、对策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聚居,而有潮人聚居的地方就有潮汕文化的流播。

潮汕文化把世界各地潮人的情缘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潮汕有“海滨邹鲁”之美誉,潮汕人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潮汕文化自唐朝以后发展迅速,作为一泓涓涓流汇入中华民族滔滔不绝的文化长河。

而潮汕民俗文化作为潮汕文化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有着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和群众性,凝聚了潮人群体力量的智慧。

因此,笔者认为,要正确对待潮汕民俗文化。

必须转变观念,与时具进,挖掘潮汕民俗文化的资源优势,加强对潮汕人的人文素质教育。

什么是民俗文化?

潮汕民俗文化对潮汕地区、潮汕人有什么影响?

存在什么问题?

如何利用潮汕民俗文化中优秀成分,提高潮汕人的人文素质?

下面,本人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民俗文化与潮汕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沟通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民间社区和集体的人群意愿,并主要通过特定载体进行世代相习和传承的生生不息的文化现象。

如服饰、饮食、民居、礼仪习俗等。

它透出浓烈的底蕴,民俗活动服务于时代,服务于人民;是一种基础文化,是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

民俗文化一经形成便责无旁贷地担当起了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

民俗文化是构成一个国家民族文化的基石。

 

   我们把潮汕人所创造的文化名为"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起源于潮汕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

潮汕文化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潮汕民俗文化,是潮汕民间习俗的文化总和。

潮汕昔因客家人南下,宋室南迁,明室南来避难,战乱较少,是中原文化的藏龙卧虎之地,民俗资源丰富,岁时节俗、礼仪习俗、用品服饰等均有特色,自成体系;既有“潮州厝,皇宫起”,独具特色的潮汕民居别有一番古典雅致,如驷马拖车、下山虎、四点金等民俗建筑;又有水布、市篮等民俗用品;既有新年烧龙、“人节”吃七样羹、中秋烧塔、冬至食冬节丸等饮食习俗;也有做四句、吃丁酒、食红桌等婚娶、生育习俗;有赛花灯、游标旗、“营老爷”等游艺民俗,也有好事送礼成双,歉事送礼奇数等交际礼仪;有“三山国王”、“天后宫”等的神文化,也有优美抒情,潮汕味浓的潮语歌曲、潮剧等民间曲艺文化;有独具特色的潮汕工夫茶;最具特色的传统成人节是“出花园”,最具有汕头特色的现代节日是每年10月8日的“成年节”。

在某种层面上通过对这些民俗文化的考察了解,我们可以认识一个族群的精神内核。

 

二、潮汕民俗文化对潮汕人的影响十分深远。

㈠、不仅继承了先辈优良的民俗传统,其中如“赛大猪”等能刺激乡民的生产积极性,且能增进邻里关系。

节俗活动作为一种信仰既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对先贤或“神灵”的一种崇拜和纪念,又表达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㈡、生动体现了潮汕的历史源流和文化特征,透露出群体的共同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模式。

如:

有共同的神崇拜心理,“三山国王”、“天后”、“玄天上帝”等是潮汕人普遍神崇拜的对象;有共同饮食习惯,清淡精细,体现在潮汕美食上。

这些都透露出潮人的共同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审美情趣。

㈢、使潮汕人更具有自信心和自豪感。

“潮汕人移居海外,往往也会把其民俗带往居留国。

从而使世界更了解潮汕民俗文化。

例如,潮汕人普遍崇拜的‘三山国王’、‘韩文公’、‘妈祖’等,遍布潮汕人足迹所到的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

工夫茶、潮汕美食、潮剧等一些特色的民俗文化,影响的范围更广。

㈣、潮汕民俗成为潮汕人的凝聚点。

在潮汕文化共同体下,共同的信仰,共同的文化志趣,使得特色民俗成为看不见的纽带,连接着普通百姓的心,得到大家的认同,这种认同感的本身也就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自己家乡的认同,从而进一步激发潮汕人建设家乡的热情。

㈤、将风情万种的潮汕民俗文化展现给世人,能为发展潮汕旅游业提供丰厚的文化资源。

三、民俗活动存在的问题又不得不令我们深思:

第一、有人借潮汕节俗活动大搞封建迷信活动。

第二、每年的“拜神”等节俗花费较大,甚至形成了互相攀比的风气。

“十年游摆神,食人叭口文笑,给人食着头就晕”(潮汕俗语:

“叭口文”意即微笑),当今社会此类情况虽然不算非常多,但由此反映出来的经济负担而引发的精神负担却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第三、现在有些地方还发生了为争抢“神灵”而打架斗殴的事件,由此引发的地方关系恶化,村与村之间到现在还互不嫁娶的情况。

第四、在市场经济之下,一些人借弘扬地方文化,发展民俗文化游之名,图直接的功利之实。

第五、潮汕人重要的习俗之一,就是过年时大人给小孩“压岁钱”。

乱给“压岁钱”和乱花“压岁钱”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既然潮汕民俗文化对潮汕人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如何“加强对潮汕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挖掘、整合潮汕传统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潮汕民俗文化,提高潮汕人人文素质,这就成了我们应该面对的一个重要思考课题。

四、新时期对潮汕民俗文化的思考对策

㈠、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立足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营造继承和创新的文化氛围,以此稳固我们的文化根基。

  如果没有稳固的文化根基,本土文化就会被其它文化冲击和取代的危险,发扬本土文化优势也只能是一句空谈。

㈡、政府应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引导和研究,完善对民间民俗文化保护的法规,加强对民间艺术团体的扶持力度。

把优秀的民俗文化形成一种让市民认同和崇尚的精神,共同珍惜。

笔者认为可以组织人力,编写当地的民俗文化集,打好潮汕民俗文化研究的基础。

   ㈢、保留其精华,摒弃其糟粕。

传统文化不是一味的固守继承,而是要批判性的继承。

汕头市浮西村在这方面就勇于创新,历年的浮西村都有“闹热”的节俗,近年,村综合了有识之士的建议,以促进社区和谐,打造文明社区为目的,成功地组织浮西“闹热”,并以文化节的形式向人们展示了它的文化含量,节俗时没有奢侈场面,没有三叩九拜的繁文缛节,更没有互相攀比带来的经济负担。

村里自行组织的龙狮队,鼓乐团闪亮登场、灯谜竞猜、英歌舞、潮乐表演、潮剧、儿童舞蹈等为该村民俗活动抹上了浓浓的文化色彩。

像灯谜竞猜互动环节中,村民们更是踊跃参与,既增长了知识,又获得了不少乐趣。

  ㈣、挖掘、整合潮汕民俗文化,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素质

民俗文化的发展靠传承,而传承必须依托于教学。

潮汕青少年是潮汕的未来和希望,应该注重青少年的人文素质的教育。

第一、加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

   潮汕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

如关于岁时节日的文化,这些节日蕴含着什么意义?

体现着潮汕人怎样的精神?

潮汕春联的意义、特点、结构怎样?

对平仄有什么讲究?

如关于饮食的文化有:

为什么正月初七吃七样羹、清明节吃朴枳粿、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和冬节吃汤圆?

七样羹、粽子、朴枳粿、汤圆的含义是什么?

春节食鱼——“年年有余”;食肉圆——“合家团团圆圆”;食蒜——“有钱藏”;正月初一早食豆干——“长大会当官”。

如关于俗语有:

元宵夜行彩桥,读书的孩子摸狮鼻说“摸狮鼻,写雅字”;少女摸狮头说“摸狮头,事事贤”;未结婚的青年男子摸狮肚说“摸狮肚,娶雅麽”;怀孕的妇女摸狮耳说“摸狮耳,生阿弟”……这些俗语有什么语言艺术和习俗情韵?

如节日喜庆活动中的用品为什么喜欢用红色?

其意义何在?

如民居建筑“驷马拖车”、“下山虎”等有何价值?

如交际礼仪中为何好事送双数,歉事送奇数?

   潮俗文化是一种良好的地方课程资源,有利于教师扩充知识资源,拓宽教学途径,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我们应该发挥这一优势,在历史等学科教学活动中,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第二、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潮俗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道德资源。

青少年是传承文化的合适人选,可以从五个方面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

汕传统节日喜庆活动中,除了围绕纪念家族先人而展开的祭祀活动外,更有对民族历史上的英雄及地方历史上受崇拜人物以及一些历史事件的纪念、追忆活动。

如端午节赛龙舟、食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中秋节食月饼,是为了纪念元末民众抗击蒙古贵族腐朽统治等。

爱国必先爱乡,爱国是爱乡的延伸化。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潮汕节日喜庆习俗,凝结着浓浓的乡情厚意,不仅使本土的潮汕人年复一年地庆祝、欢度,也使海外潮汕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不辞劳苦,回乡与家人团聚。

节日喜庆活动使海内外潮汕人思乡、爱乡,进而升华为爱国。

   2、进行尊老爱幼的道德教育。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它同样是民俗文化的首要道德资源。

在潮汕节日喜庆活动中,这种道德观念随处可见。

尊老方面,如给年长者、给老师拜年,各种祭祀活动中对祖先的礼敬等。

在爱幼方面,少年儿童年节可得“压岁钱”,元宵节有花灯等。

   3、进行勤俭节约的品质教育。

   针对乱给“压岁钱”和乱花“压岁钱”越来越突出的问题。

我们必须通过多种途径,教育青少年真正懂得:

钱是重要的,但钱是来之不易的,应该珍惜。

要学会合理、科学地用好“压岁钱”,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品质。

   4、进行和谐精神及文明教育。

   除夕夜吃团圆饭,要全家人一起吃,这充分体现了潮汕文化的“和合”精神;元宵、冬至吃汤圆,“除了甜美可口外,还有团圆、和睦、幸福的深刻寓意”。

节日喜庆活动浸透着浓郁的和谐精神。

潮汕民俗文化充满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教育资源。

我们每一位教师、每一位父母都应该采取各种行之有效方法,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节日活动的喜庆、隆重,它往往要求每个人都来营造喜庆、吉祥的气氛。

因此,可以加强对青少年的文明教育。

如“新年好”,“身体健康”,“福禄长寿”“万事胜意”,“合家平安”……这些嘉言懿语,配以节日的特殊的喜庆气氛,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语言美;年节“宴席上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也都有社交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

这些无疑地能规范青少年的文明行为,促进青少年的行为美。

   第三、加强青少年的生活观、人生观教育。

  “食了七样羹,食老变后生”。

潮汕“人节”吃七样羹的习俗,以及清明节吃朴枳粿、端午节吃粽子等习俗,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要与时俱进,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保证身体健康。

   当今世界充满激烈竞争,人们紧张劳动,需要休息、调节和放松。

,潮汕民俗文化中的春节前后游神赛会、清明节踏青、端午节赛龙舟、重阳节登高等活动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提醒人们——“辛辛苦苦劳动了一年,该休息一下了”;而年节等的庆祝活动,喜庆气氛,实际上是在暗示人们,生活是美好的,人生是快乐的,必须忘掉疲劳,忘掉痛苦。

   潮汕地区最具传统特色的节日是七月七日的“出花园”,这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习俗。

实际上,“出花园”就是潮汕人的“成人礼”,它的意义在于提醒青少年,你已经长大成人了,必须肩负起社会和家庭的重任。

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良好资源。

   当今社会,由于多元文化的碰撞,相当部分青少年感情淡化,厌世、自私、懒惰。

对此,作为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民俗文化中丰富的生命意识、生活观的教育资源,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使青少年热爱生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四、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民俗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财务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