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81181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docx

《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docx

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

  《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小班科学教案20篇认识图形!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复习巩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点,并学会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2、初步学习对应粘贴的能力(学习使用双面胶粘贴)。

  3、产生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彩色复印纸图形块若干、泡沫图形块若干、小猴子手偶一个、三个小动物(小熊、小松鼠、小鸟)的教具、双面胶、三角形、正方形、圆形门各一个、剪刀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的认识。

  活动难点:

  通过增加材料的难度引导幼儿正确区分三种图形。

  活动过程:

  1、以故事《森林里的动物》导入,巩同对三种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教师:

前几天小猴子来咱们幼儿园参加咱们的六一活动特别高兴,走的时候幼儿园送给它很多好吃的夹心饼干,小猴子把饼干带回大森林里送给其他小动物们品尝,它们都特别喜欢吃。

就是这些饼干(教师出示图形饼干)。

  教师:

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呀?

  幼儿:

三角形。

  教师:

三角形的饼干长得什么样呢?

  幼儿:

有三个角、还有三条边。

  教师:

对,那这是什么形状的饼干呢?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总结出种图形的特点:

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圆形的边是弯弯的合拢的曲线;正方形有四个角四条边。

  教师:

现在森林里举行盛大的宴会,那我们送点什么给他们呢?

  教师:

它们爱吃饼干,我们就给他们做一些饼干。

  2、操作活动:

为小动物做饼干。

  

(1)出示三种动物教具。

  教师:

我们看看今天都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宴会(教师一一出示三种动物)。

  幼儿:

小熊、小松鼠、小鸟。

  教师:

你们看看它们的嘴分别是什么形状,嘴的形状就代表它们喜欢吃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

小熊是正方形、小松鼠是圆形、小鸟是三角形。

  

(2)为小动物制作它们喜欢吃的三种形状的饼干。

  ①将桌子分成三个组,分别制作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②幼儿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形制作饼干。

  ③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不同难度、不同层次的两种材料:

一种是已画好的三种图形,幼儿直接拿剪刀剪下来即可;另一种要求幼儿自己画自己剪。

  3、给小动物送饼干。

  

(1)教师向幼儿提出送饼干的要求。

  教师:

请小朋友们把做好的饼干送给我们的小动物,但千万别送错哦。

  教师:

去往森林的路上有一条小河,小河上有三种不同形状的路线。

如果你做的是正方形的饼干就要踏着正方形的小路过去,做的是三角形饼干就要踏着三角形的小路过河,如果是做圆形饼干的小朋友就要走圆形的路,千万不要掉到小河里。

  教师:

过了小河还要钻过山洞,那里也有三个形状的门,请小朋友们想想:

应该走哪个门?

  

(2)给小动物送饼干。

  ①将同种图形摆放成三条路,让幼儿去送饼干。

  教师将三种形状的泡沫块摆成三条路线,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要给小动物们送饼干。

!

.快思.教案出处!

一名幼儿赶忙跑过小河钻过三角形门送到鸟妈妈的嘴里,但是他没有踩着三角形的泡沫块。

  教师走过去问幼儿:

你刚才做的是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儿:

三角形。

  教师:

那你应该送给哪个小动物?

  幼儿:

送给小鸟。

  教师:

河上有三条小路,你应该走哪条小路呢?

  教师:

请你看看哪条路铺的石头跟你做的饼干是一样的形状呢?

  幼儿:

这条。

(他用手指指地上的三角形小路)

  这时,又有一名幼儿跑过来随意把饼干放在了一只动物的嘴里,扭头便走。

  教师:

我刚才看到你做了一个特别好吃的饼干,能告诉我是什么形状的吗?

  幼儿:

正方形。

  教师:

请你看看哪只小动物嘴巴和你饼干形状一样呢?

  幼儿:

小熊。

  教师:

那你为什么送给小鸟呢?

  幼儿:

我特喜欢小鸟。

  教师:

那你看看小鸟的嘴巴是什么形状呢?

  幼儿:

三角形。

  教师:

对啊,如果你喜欢小鸟,那你就应该选一些它喜欢吃的饼干喂它,好吗?

  幼儿:

好。

  ②将小河的拼摆逐渐增加难度:

从同种图形摆在一起到把各种图形混在一起。

要求幼儿经过寻找、辨别、判断后才能经过小河。

  4、小结:

与幼儿清点、验证送给小动物的饼干是否正确。

  活动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1)活动的设计比较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组织形式上以游戏贯穿始终,使幼儿在教师创设的快乐游戏情境中加深了对三种图形的区分和认识;

  

(2)教师能仔细地观察每一位幼儿的表现,发现问题及时给予个别指导,并能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灵活地调整游戏难度,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2、活动中的不足:

  隐藏的目标相对较多,使幼儿无法全面顾及,如使用剪刀剪图形对小班幼儿来说有点困难,这样影响了幼儿送“饼干”的时间,进而影响主要目标的完成。

  主要内容:

  1、这节活动让幼儿给小动物做图形饼干,游戏化的方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情境性比较强,整个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情境化的游戏中反复操作,从而复习、巩固了对三种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教师对幼儿的能力和经验非常了解,看得出幼儿基本都有使用双面胶的经验,而且许多幼儿还比较熟练。

所以教师让幼儿用双面胶粘贴非常合适,缩短了他们送饼干的时间,可以看得出教师之前对幼儿已有经验的分析充分。

  3、教师组织的每个环节比较严谨,如在过小河时对幼儿的要求提得明确、具体。

并且注意观察,对个别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但建议给小动物送饼干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对它们说一句礼貌的话语,从而有效地落实社会领域的情感目标。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

  2、能完整说出“这是由和拼成”的句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4、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

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组成小路(各图形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

  2、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式“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引入课题。

  教师戴上山羊头饰扮演山羊伯伯:

你们看,我是谁?

谁来了?

  (山羊伯伯。

  1、今天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呢,我要请小

(2)班的小朋友们去看画展,你们高兴吗?

  二、走路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

  :

去森林博物馆要经过一条小路,然后才到博物馆呢。

现在山羊伯伯要带你们去走一走。

  1、巩固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分辨能力。

  :

这条路好奇怪,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边走边问:

  

(1)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圆形)

  那这有几个圆形呢?

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2)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三角形)

  三角形又有几个呢?

  (3)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形状?

(正方形)

  它又有几个呢?

  :

哇,终于到了,好累啊,山羊伯伯请小朋友找张凳子坐下来。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

你们看,山羊伯伯都画了些什么画呀?

  (太阳、小松树、房子等)

  :

那山羊伯伯想考考你们了,你们知不知道山羊伯伯这些画是怎么画起来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图形拼贴而成的。

  2、依次问:

这画的是什么?

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四、幼儿操作:

拼贴画。

  1、:

小朋友们真能干。

可是山羊伯伯今天碰到了难题了。

因为我还想请很多的小朋友来看我的画展,可是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是空的呢。

你们愿不愿意帮山羊伯伯一个忙来完成这些画呢?

  2、请幼儿坐到地板上开始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山羊伯伯将小朋友们完成的拼贴画展示出来。

  五、活动结束。

  走小路回去并请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画展。

  活动反思:

  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东西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玩具到食品,从服装到建筑,等等,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圆形,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活动开展前,给每位幼儿准备一只小袋,内装各种形状的图片。

  2、布置好图形王国的场景。

  3、幼儿对各种图形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今天到圆形王国去参观,向幼儿提出参观要求:

圆形王国里有谁?

(教师提供各种圆形的物品,如圆形的纽扣、饼干、轮胎、盘子、皮球等)

  2、请幼儿参观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二、活动过程

  1、认识圆形,让幼儿知道圆形的基本特征。

  1)幼儿自由观察、操作,感知各种形状的特征。

教师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引导他们滚滚、拍拍、摸摸。

  2)请幼儿讲讲什么东西跑的最快,你是怎么知道的。

  3)师生一起小结圆形的特征,促进幼儿进一步感知。

  2、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一种圆形的物体,让幼儿在自己的小口袋中找出和教师一样的圆形物体,进一步巩固对圆形的认识。

  3、调动幼儿生活经验,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圆形的。

  区域设置和日常活动组织1、晨间体育活动时,提供圆形的东西给幼儿滚动。

  2、在美工区提供大小不一的圆形图片,让幼儿画圆,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3、在科学区提供各种形状的图片让幼儿给图形找家,学习图形的分类。

  与家长沟通计划请家长做有心人,平时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圆形的。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

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

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分辨三种不同的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以及正方形的认识。

  2、能完整说出“这是由**和**拼成”的句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图形组合变化的乐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

由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图形组成小路(各图形数量控制在5个以内)。

  2、各种图形(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式“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引入课题。

  教师戴上山羊头饰扮演山羊伯伯:

你们看,我是谁?

谁来了?

  (山羊伯伯。

  1、今天山羊伯伯在森林博物馆开画展呢,我要请小

(2)班的小朋友们去看画展,你们高兴吗?

  二、走路去“森林博物馆”看画展。

  :

去森林博物馆要经过一条小路,然后才到博物馆呢。

现在山羊伯伯要带你们去走一走。

  1、巩固复习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分辨能力。

  :

这条路好奇怪,它是由什么形状组成的啊?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边走边问:

  

(1)首先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圆形)

  那这有几个圆形呢?

让我们一起数一数。

  

(2)现在看到的是什么形状?

(三角形)

  三角形又有几个呢?

  (3)现在又看到了什么形状?

(正方形)

  它又有几个呢?

  :

哇,终于到了,好累啊,山羊伯伯请小朋友找张凳子坐下来。

  三、看画展。

  1、说出都有什么画。

  :

你们看,山羊伯伯都画了些什么画呀?

  (太阳、小松树、房子等)

  :

那山羊伯伯想考考你们了,你们知不知道山羊伯伯这些画是怎么画起来的呢?

  (引导幼儿说出是用图形拼贴而成的。

  2、依次问:

这画的是什么?

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四、幼儿操作:

拼贴画。

  1、:

小朋友们真能干。

可是山羊伯伯今天碰到了难题了。

因为我还想请很多的小朋友来看我的画展,可是我的画太少了,我还有这么多的画板是空的呢。

你们愿不愿意帮山羊伯伯一个忙来完成这些画呢?

  2、请幼儿坐到地板上开始操作。

  (幼儿操作,教师从旁指导。

  3、山羊伯伯将小朋友们完成的拼贴画展示出来。

  五、活动结束。

  走小路回去并请其他的小朋友来看画展。

  活动反思:

  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东西充满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从玩具到食品,从服装到建筑,等等,无所不在,无处不在。

  活动目标:

  1、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重点)

  2、能按照物体的形状进行简单的分类。

(难点)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大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各一个、小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每人一份、小动物屋3个

  活动过程:

  一、认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1、今天,我们去图形王国里玩一玩,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我们出发了。

  2、提问:

王国里有哪些图形宝宝啦?

(出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这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

它有长得怎么样的呢?

  3、图形宝宝自我介绍(小结):

小朋友们好,我是圆形宝宝,我的身体是胖乎乎的一个角都没有。

小朋友们好,我是正方形宝宝,我的身体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很高兴能和你们做朋友。

小朋友们好,我是三角形宝宝,我有三个角三条边,大家愿意和我们做朋友吗?

  二、游戏“喂饼干”

  1、按形状给小动物喂饼干。

师:

小朋友们,图形王国里还有好多有趣的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啦?

(出示三个形状小动物的家)教师分别扮演小动物,说喜欢什么形状的饼干。

  2、师:

小朋友们,现在拿起小椅子下的三种形状的饼干,你们手里有什么形状的饼干啦?

小动物饿啦,给他们喂一下。

  3、小朋友喂饼干。

  三、经验迁移。

  师提问:

在小朋友的家里或在幼儿园,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呢?

回家之后,我们在去找找其他的物品。

  活动反思:

  活动刚开始,我以带小朋友去图形王国参观的形式,来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

接着我直接出示三个图形宝宝请小朋友说一说长得怎么样,用直观的图形来进行表示。

小朋友自己先说出第一感觉的形象。

然后教师在自我总结,以图形宝宝自己介绍的方式较科学的介绍给小朋友,让他们了解三个形状的基本特征。

但是之后,教师可以请个别回答,集体回答等方式来考考小朋友有没掌握,可以更好地巩固对图形基本特征的了解。

重点可以更好地突破。

  第二环节,教师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让小朋友按照形状能进行简单的分类,以此加深小朋友对三个形状的特征。

比如请他们拿起饼干的时候,先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的饼干,然后再去喂饼干。

因为“游戏”是小朋友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让他们“玩中学,学中玩”,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

  最后一个环节经验迁移,让小朋友自己说说幼儿园、家里的物品。

哪些是圆的、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

将枯燥的图形与生活相联系,较好地融入到生活,作为生活经验。

  教学反思:

  通过此活动幼儿对图形有清晰概念,对不同的图形有了印象。

能比较出它们之间的异同,不会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图形。

引导幼儿留心观察环境中的物体,发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情况分析:

  我班幼儿对简单的几何图形已有一定的认识,如何使幼儿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对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的了解呢?

我知道对于认识“开放”和“封闭”这两个抽象性概念,幼儿有一定的难度,怎样使幼儿正确理解“开放”和“封闭”两个图形的特征,是否能采用故事形式,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呢?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开放图形、封闭图形的特征。

  2、学习按开放图形、封闭图形的特征分类

  3、利用多媒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4、培养幼儿相互协作的能力

  5、初步培养一种语言交流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轻松的活动场地、课件、纸棍、小球、松树信封、磁盘。

  活动过程:

  1、引导部分:

  带幼儿到活动地点以森林邮局的信的信引出主题,吸引幼儿主动的参加到活动中;

  2、中间部分:

  让幼儿观看课件了解森林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激发幼儿帮助别人的愿望;

  让幼儿操作纸棍和小球体验相互协作的乐趣,从而也初步体验怎样才能让小球不跑出来;

  以来了新的邮件吸引幼儿,第二次观看课件,让幼儿能一目了然的了解开放图形和封闭图形的区别

  制作研习表

  3、结束部分:

  讲评研习表小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

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

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证,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区分各种几何图形,通过情景游戏,能用语言大胆的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3、感受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体验探索和发现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图形的"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做成铺路的石头。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若干4、背景?

音乐、课件。

  活动过程:

  1、以情景导入捡石头,引起幼儿探索几何图形的兴趣。

  

(1)教师用神秘的语气告诉幼儿:

小朋友,今天老师发现宝贝了,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宝贝?

(随音乐进入场地)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大家可以挑自己最喜欢的,进行观察、探索交流。

(发现他们的特征)"哇!

有这么多五颜六色的石头,我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石头玩一玩、看一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

  (3)游戏:

按标记举"石头"?

  小结:

圆形,四周是圆滑的,没有棱角;正方形有4条边一样长,4个角一样大;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2、铺小路:

试一试,摆一摆几何图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1)第一次铺小路: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几何图形的铺法,并交流发现的秘密。

  "我们这里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有一天我看见有个小朋友在上面骑自行车摔倒了,哭的可厉害了。

为了不让大家再受伤我们用捡来的石头,来铺一条石头路,好吗?

"教师提出要求:

请你们把手中图形放进与你手中的图形相同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铺平!

(边讲解边示范)幼儿操作:

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的镶嵌在相应形状的坑里?

  

(2)第二次铺小路,探索感知几何图形的特征。

  问:

为什么三角形要铺在三角形的坑里?

圆形要铺在圆形的坑里?

正方形要铺在正方形的坑里?

(鼓励幼儿表达出探索过程发现的现象,感知并初步理解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特征。

  3、踩石头,继续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1)小路铺好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

音乐一响,幼儿随音乐跳动起来,音乐一停就立即踩到自己喜欢的石头上,并说说踩到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两到三次。

  (3)小结。

  4、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了解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1)在幼儿园里,我们的周围你发现什么东西的形状像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2)其实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的形状是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观看课件进一步了解几何图形在生活中的用途。

  (3)布置任务:

生活中还有好多不同形状的东西,咱们回家找一找,回来告诉老师好吗?

  5、延伸活动:

带幼儿到户外继续寻找不同形状的东西。

  教学反思:

  教幼儿辩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

原因是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以“郊游”的游戏情节为主,使幼儿的情感得到了满足,这样效果会更好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

然后再加以室内教学,使幼儿的认识从实物——图形过度,符合认知规律。

结束延伸环节比较匆忙。

  活动目标:

  1、学习一一对应地将图形放入不同形状的图中。

  2、感知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小兔手偶或玩具数个、粘图形用的板子人手一份。

  2、"魔术箱"每桌一个,内装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不同的几何图形,这些图形可以粘贴在板子上,图形的数量要足够本桌幼儿每人拼摆出一座房子。

  3、纸制小路,上面镂刻着不同大小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及与纸制小路上镂刻的图形相应的几何图形。

  活动过程:

  1、从故事引入。

教师说:

"我刚刚接到一个求救电话。

昨天,森林里刮起了大风,小兔白白、灰灰、黄黄的房子被刮倒了,需要我们的帮助。

谁愿意帮小兔子们盖新房子呀?

"边讲边出示小兔手偶或玩具。

  2、当幼儿自告奋勇要为小兔盖房子时,教师说:

"这里有'魔术箱',盖房子用的材料就在里面,小朋友可以从'魔术箱'里变出材料来。

"

  3、每桌放一个'魔术箱',请幼儿自己从箱中变(拿)出几何图形充分感知、操作、拼摆,把选定的图形粘在板子上,给小兔盖房子。

  4、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将房子送给不同的小兔。

教师用小兔的口吻与幼儿对话:

"谢谢小朋友的帮助!

能告诉我你盖的房子的屋顶是什么形状吗?

墙呢?

窗户呢?

"鼓励幼儿说出图形的名称,必要时加以引导。

例如:

当幼儿说房子的窗户是"圆的"时,教师可以说:

"噢,你的窗户是圆形的"。

将幼儿盖的房子分为三组,分别和三只小兔放在一起。

  5、教师可以说:

"我们给小兔盖好了新房,再修一条新路,就能去小兔的新家和它们做游戏了。

"教师边说边摆出纸制小路和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

"这条小路上有许多坑还没有填平。

这里有很多不同的图形,请你们把圆形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正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把坑填平,路就修好了。

"

  6、幼儿自愿结成小组操作,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把坑填平、把路铺好。

教师根据需要强化幼儿对几何图形的感知。

  7、路铺好后,幼儿学小兔跳,沿着自己铺的路去看小兔和他们的新家,并在新家前和小兔做游戏。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

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图形间隔排序的规律。

  2、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序。

  3、培养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交规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