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80477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docx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 新版 新人教版.docx

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新版新人教版

2019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题

(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第1部分积累运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

(7分)

1.

(1)_____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

(秦观《________?

郴州旅舍》)(2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1分)

2.孟子强调了以苦难来磨练意志的重要性,说: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佛乱其所为。

”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对比的手法同样说明了这个道理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湖南岳阳楼的一组是()

①楼未起时原有鹤,笔经搁后便无诗②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③凌空百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④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2、按要求选择。

(3分)

4.2017年11月25日,“君子如兰:

纪念白蕉诞辰110周年艺术特展”暨《白蕉文集》新书发布活动在金山区博物馆举行,下列四句组成了一首绝句,对白蕉先生的画兰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①许谁共论醉良宵②惊倒扬州郑板桥③万派归宗漾酒瓢④凭他笔挟东风转

按照绝句要求和评价内容,正确的排列次序应该是()

A.④②①③B.①③④②C.③①④②D.③②④①

注:

白蕉(1907-1969),本姓何,名馥,字远香,号旭如,金山张堰人,在近代中国画坛以画兰为名,郑板桥(1693-1765),清代文学家,书画家,擅画兰、竹、石、松、菊等。

 

第2部分阅读(70分)

1、阅读下文,完成5-9题。

(16分)

谈中国画的雅和俗

刘旦宅

①雅和俗是相对而言的,昨天被当作是俗的东西,今天可能就是雅的东西了。

六朝的

清瘦俊爽之美,是极雅致,充满文人气息的审美,一入唐就逐步改变了。

盛唐的宫廷审美,

崇尚丰满肥腴,色彩浓艳厚重,与六朝相比,其俗是显而易见的。

但久而久之,唐代的丰

满肥腴、秾装丽色被认为雅—一雍容华贵气质的典雅。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盛唐宫廷贵妇

那种寓婀娜于肥腴的体态,确有妙不可言的雅状;唐马丰满壮实的造型,唐三彩或红白赭,

或蓝白赭,或红蓝白的色泽,毫无媚俗相。

苏东坡对吴道子的推崇,可当绘画的极致,但

独不能容忍丝毫俗态,他把吴道子和王维作比较,在两人的画面前,他都爱不忍去,都有

很高、很贴切的赞语,但最后还是认为王维要高出一筹。

原因是王维的画中有诗,画如其

诗一样“清且敦”。

苏东坡已经点明了雅和俗的分野在于文化修养。

②绘画上的提倡文化修养,树立雅的标准,在晚唐就有溢觞之兆,五代出现了明确的

提法。

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把画分为四格,即逸格、神格、妙格、能格,认逸格为第一

位,并声言:

“画之逸格,最难其俦。

”黄休复在一直被认为其绘画最高标准的“神”上,

另立更高于“神”的“逸”,无疑是评论界对雅的入画的认可和推崇。

其实,“逸”和“神”

一样,是技巧和精神的混合,不同的是“神”包含了画家的匠心以及画家本人情感思绪的

流露,但更多的是被描绘对象的精神表现;而“逸”则完全敞开了画家本人的精神世界,

是技巧和画家(不是被描绘对象)的精神混合。

③因此,绘画上的雅、俗区别,是画家情调的雅、俗,表现在绘画情调中的雅、俗。

北宋宫廷画院,注意到画家文化修养的问题,画院试画多是带有诗意性的命题,著名的如“踏花归来马蹄香”,画蝴蝶追逐马蹄者夺魁;又如“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画艄工横笛卧舟尾者出奇制胜;再如“乱山藏古寺”,画荒山乱岭间飘然一幅以示藏寺之意者获褒。

其实,这些命题画,只要在考题中略作婉转,即可不俗。

然而,如此的不俗,与雅还有距离。

绘画的雅逸,在于画法,而不是题材,不是曲意求题材之工。

元代的雅逸,是两来无法望其项背的,这是绘画发展的因果关系,也说明了绘画的发展是一个逐步雅化的过程。

元代趋雅,完善雅化绘画的关键,是纳入书法笔法的画法上的根本性改革。

据说,赵孟頫向钱选请教,钱曰:

“能作隶家。

”这牵涉到笔墨的精神状态,也即画家精神状态的表现问题。

不管此说是后人杜撰还是真有其事,“隶”“利”之分,或曰“戾”“利”之分的焦点,是文人画和画工画,其实质还是画的雅和俗。

为什么明代称为第一院体画家的戴进,后人赞扬他画得出色的同时,还要添一条读书少的尾巴,这种肯定中的否定,变际上是婉转的否定,否定他画的要点是不能雅。

唐寅的老师周臣自叹画不如其弟子时,说出了一个致命的原因:

自己少唐生胸中数千卷书耳!

其中要点也是不能雅。

周臣确有自知之明。

俗话说:

诸病可医,唯俗不可医。

话有点绝对,但说出了俗病是顽症。

然而用猛药可能会有所收获,但俗和雅之间实在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俗本身也有通俗和庸俗之分,但不管怎么说,俗总是属于初级阶段的东西。

但如能加上一个“大”字,而成大俗,就不再是初级阶段的东西而成为高级的了,于是也就荣登了大雅之堂。

齐白石本是木匠,其俗自不待言,他经努力,文化素养修炼得炉火纯青,更因其大彻大悟,又加上老天爷帮忙得以登大寿,终于大器晚成,其雅亦不待言矣。

他的画有一种不修边幅的雅致,十分动人,这是悟性和勤奋的契合。

假如周臣也奋起直追,也读他个千卷书,或许其画会有所改观亦未可知。

④俗未必是坏,民间艺术,如杨柳青、桃花坞的年画,俗到底,土到家,民间风味十

足,同样可以达到生动的境界。

只要有趣,但俗无妨,俗趣也是一种绘画趣味。

俗有其大

众化的优势,它明朗、健康、土情俚风,不矫不饰,为大众所喜见乐闻,是可以发扬和提

高的。

历来的雅艺术,都是从俗艺术中来的。

⑤雅是艺术的尖端,所谓的象牙塔尖是也。

塔身、塔尖是共存的,因此,雅和俗的艺

术,在社会中共存,是社会的共同艺术财富。

“雅俗共赏”,不是指雅俗混杂的中间状的艺术,而是指雅和俗两种审美层次同具审美价值,在审美的选择上是同等的,欣赏者可各择其爱,评论也不能执一词而有所偏颇,创作者更应在各自的审美领域内尽情尽兴。

(选自《书画艺术》)

5.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2分)

6.第②段“不修边幅的雅致”在文中指的是。

(3分)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苏东坡对吴道子和王维两人的画都有很高的赞语,但认为王维的画比吴道子的画要高出一筹,其原因在于王维的画如其诗一样“清且敦”。

B.北宋宫廷画院试画多是带有诗意性的命题。

这些命题画虽然不俗,却还算不上雅。

可见绘画的雅逸,关键在于题材。

C.戴进的画被后人否定,周臣自叹画不如唐寅,共同的原因在于他们的画不能雅。

假如二人读他个千卷书,提高文化修养,或许其画会有所改观。

D.元代的画在雅逸方面超越了两宋的画。

这反映出绘画发展的因果关系,也说明了绘画的发展是一个逐步雅化的过程。

8.第④段说“历来的雅艺术,都是从俗艺术中来的”,请举一例(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皆可)说明之。

(3分)

9.简析本文的论述思路。

(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0-14题。

(16分)

青青陌上桑

王茵芬

(1)进入谷雨节气,杨花飘落,杜鹃盛开,正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好时节,阳光铺在老家场院上,细密温暖。

一只小白免蹦了过来,母亲捡过几片青菜叶子放在它脚边,说要去田野里弄些嫩草。

(2)我随母亲来到田头,青草遍地,不像那时候,草还在地上探头探脑,就被我们连根挖起,成为兔子和山羊的时鲜。

记得去麦田或红花草地里据草,被队长老王叔发现,挨骂不止,严重的会被他拎去篮子。

有次,我逃跑时,不小心摔了一跤,手心撑在刀口上,血流了许多。

回家后,阿婆用菜油止住血。

那晚,我写在方格簿上的字没一个是端正的。

(3)沟渠里蓬生着丛丛菖蒲,修长碧绿,惹人喜爱。

菖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称为灵草,气味清香,用来驱蚊除病。

这时节,它们还在一个劲地长,到了端午日,人们用红线将菖蒲和艾叶各一株,大蒜头一个,扎起,悬于大门边的屋檐下,以防疫驱邪。

(4)缓缓走在青青的陌上,麦子已抽穗扬花,清香飘逸。

我们来到一块地势略高,狭长形的地里。

这块地已经荒芜多年,是父母在年前秋天开垦出来的,他们种了小麦。

在这块

地的最西边,有一棵长得歪斜的老桑树。

记得我年轻时在附近责任田里收割麦子,热了,累了,还坐在这桑树下乘凉歇息。

我走过去,只见苍老的枝干上长出了一片片嫌绿的叶子太阳光照在上面,绿得发亮。

我和母亲说,现在没人种桑养蚕,有点可惜了。

我们苏州是丝绸之乡,丝绸产品非常有名。

在以往,我们还靠种桑养蚕增加收入,桑树是功臣。

我上中学时,就听老师讲过苏州的桑蚕丝绸文化,这里地处太湖流域,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成为我国蚕桑丝绸的重要基地。

(5)母亲弯腰在田里拔野豌豆草,说,那会儿的这个季节,你小时候常和阿婆去采桑叶挣工分,集体公房里养蚕正当时,我笑着说,哪有不记得的,“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6)“秦之未落,其叶沃若。

吁嗟鸠兮,无食桑甚”是《诗经》里的一句。

短短十六个字就把桑叶的茂盛青翠和熟的桑葚与飞着的斑鸠描绘得传神鲜活,生趣浓郁。

可见,自古以来,人们种桑养蚕,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这习俗在吴地早已形成。

从前,人们在房前屋后都成种桑树。

“桑梓”象征故乡、家乡。

桑,蕴含着一种家园情结。

(7)那时,蚕宝宝上山结茧后,到了清晨,队长就如一只报晓的公鸡立在村中央吹哨子,还大着嗓门喊;“摘蚕茧啦!

”“摘蚕茧啦!

(8)村里亮起点点灯火,大人们睡眼慢松地匆匆跑出家门,胳臂里都夹了个小板凳,

手提着筐,有的手里还端着粥碗。

因为是按多劳多得来记工分的,所以,大家还拖儿带女,

整个村里,狗叫鸡鸣,少不了还有哪家不乖巧的孩子在母亲的怒骂声里,又是揉眼又是擤

鼻涕的,鸣鸣咽咽上场。

(9)我也被做记工员的母亲叫起来,和阿婆挤在一拨人的后面,好不容易拖到了几条结满蚕茧的柴垄。

我坐在小板凳上不停地摘下一个个饱满而硬实的茧子。

场院上真热闹,人

们说着笑着,一个个的箩筐里堆满了雪白雪白的蚕茧子。

我母亲和会计就给人们摘的茧子一一过磅,记录下来,并把一箩筐一箩筐的茧子装进水泥船的舱里,堆得像一座小雪山似的。

接着,队长、会计和我母亲带了两个壮劳力摇船到镇上收购站去卖茧子。

(10)有次,我跟母亲去的,三四个小时后,卖完了茧子,大人们都笑眯眯的,似乎听到他们在议论今年“好价钱”。

于是,来到镇上唯一的供销社,给我和另外一个小孩各买一支雪糕,那时能吃到雪糕可真是奢侈啊!

也是从那时起,每到夏天,我就对雪糕念念不忘。

然而,近些年,竟然淡忘了它。

(11)我蹲下来,吸纳着青涩的麦香,胸腔特别舒坦。

万物生长时,人的内心也会有一粒种子在萌芽,在长叶。

(节选自《散文选刊》2016年第12期)

10.第(6)段引用了《诗经》中的句子,其用意是什么?

(3分)

11.第(9)段画线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

(2分)

12.第(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然而,近些年,竟然淡忘了它”?

(3分)

13.桑,蕴含着一种家园情结。

它给予“我”哪三点底护?

结合文章内容概述。

(3分)

14.文章最后一段颇具匠心,请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赏析。

(5分)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5-17题。

(8分)

归洛道中

(宋)陈与义①

洛阳城边风起沙,征老岁岁负年华。

归途忽践杨柳影,春事已到芜菁花。

道路无穷几倾毂②,牛羊既饱各知家。

人生扰扰成底事,马上哦诗日又斜。

【注】①陈与义(1090-1138),著名爱国诗人。

此诗是作者在客居汴梁10年后返回洛阳途中所作。

②毂(gǔ):

车轮子穿轴的孔,用来喻车。

15.这首诗共有几个字押韵?

正确的一项是()(1分)

A.3个B.4个C.5个D.6个

1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描写诗人从汴梁归洛阳途中的所见和所思。

B.领联中的“忽”、“已”表明诗人归途中的焦虑。

C.尾联抒发了诗人对年华已逝而壮志难酬的苦闷。

D.本诗语言工巧与朴拙结合,显得非常耐人寻味。

17.联系全诗,赏析颈联的妙处。

(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

(18分)

①张淳,字希古,桐城人。

隆庆二年进士,授永康知县。

吏民素多贴,连告罢七令。

淳至,日夜阅案牍。

讼者数千人,剖决如流,吏民大骇,服,讼浸减。

凡赴控者,淳即示审期,两造如期至,片晷分析无留滞。

乡民裹饭一包即可毕讼,因呼为“张一包”,谓其敏断如包拯也。

②巨盗卢十八剩库金,十余年不获,御史以属淳。

淳刻期三月必得盗,而请御史月下数十檄。

及檄累下,淳阳笑曰:

“盗适久矣,安从捕?

”寝不行。

吏某妇与十八通,吏颇为耳目,闻淳言以告十八,十八意自安。

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系吏狱。

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费赀以偿。

十八闻,亟往视妇,因醉而擒之。

及报御史,仅两月耳。

③民有睚眦嫌,辄以人命讼。

淳验无实即坐之,自是无诬讼者。

永人贫,生女多不举。

淳劝诫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

岁旱,劫掠公行,下令劫夺者死。

有夺五斗米者,淳佯取死囚杖杀之,而榜其罪曰“是劫米者”,众皆慑服。

久之,以治行第一赴召去永。

甫就车,顾其下曰:

“某盗已来,去此数里,可为我缚来。

”如言迹之,盗正濯足于河,系至,盗服辜。

永人骇其事,谓有神告。

淳曰:

“此盗捕之急则遁,今闻吾去乃归耳。

以理卜,何神之有?

  ④擢礼部主事,历郎中,谢病去。

起建宁知府,进浙江副使。

时浙江有召募兵,抚按议散之,兵皆汹汹。

淳曰:

“是骄悍者,留则有用,汰则叵测。

不若汰其老弱,而留其壮勇,则留者不思乱,汰者不能乱矣。

”从之,事遂定。

官终陕西布政。

(选自《明史?

张淳传》)

【注】①片晷(guǐ):

片刻。

18.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1)吏民素多黠()

(2)淳阳笑曰()

(3)淳验无实即坐之()(4)汰则叵测()

19.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因呼为“张一包”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B.淳乃令他役诈告吏负金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C.辄以人命讼遂墨以葬文公(《秦晋殽之战》)

D.可为我缚来旦日维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20.下列选项中与“盗遁久矣,安从捕?

”句式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大王来何操(《鸿门宴》)B.何施之为(《秦晋微之战》)

C.何久自苦如此(《苏武传》)D.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1.把第②段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分)

密召吏责以通盗死罪,复教之请以妇代系,而己出营赀以偿。

22.第③段画线句的句中应有两处停顿,请用“/”加以标出。

(2分)

淳劝诚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

23.综观全文,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张淳的主要品质。

(3分)

 

5、阅读下文,完成24-27题。

(12分)

荷塘诗集序

(清)姚鼐

①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

其胸中所蓄,高矣,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

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曰善为诗也。

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

苏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杰,道德之养,经济天下之才,处而仪谓之一诗

人口,此数君子岂所甘载?

②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卑且小矣。

余执此以衡古人之诗之高下,亦

以论今天下之为诗者。

使天下终无曹子建、陶渊明、李、杜、韩、苏、黄之徒则已,苟有

之,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

③适来江宁,识泾阳张君①。

君以累世同居义门②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③之才,虽为一令,廿余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

而耽于诗,该事道途之闲,不辍于咏。

出其诗示余,余以为君之诗,君之为人也。

取君诗与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苏、黄之美,则固有不逮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而于今人远矣。

④夫诗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万物,而尽得乎人心之所欲出。

若是者,千载中数人而已。

其余不能无偏:

或偏于文焉,或偏于质焉。

就二者而择之,愚诚短与识,以为所尚者盖在此而不在彼:

惟能知为人之重于诗者,其诗重矣。

张君殆其伦欤!

(选自《惜抱轩集》)

注:

①张君:

张五典,字叙百,号荷塘,荷塘诗集的作者。

②义门:

仁义之门,封建社会特指以孝义著称,数代同堂而和睦相处的家庭。

③治烦:

治理政事。

24.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最恰当的是()(1分)

A.也B.耳C.矣D乎

25.第①段和第③段都提到了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子瞻、黄鲁

直这些人,作用分别是什么?

(3分)

26.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分)

27.概述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对此观点作评析。

(5分)

 

第3部分写作(70分)

28.人的一生很漫长,有人说做好长远的规划,可以让自己有目标去努力和奋斗,有人却说与其奢谈长远的规划,不如保留一些不确定性,让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答案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10分)

一、(7分)

1.(2分)

(1)可堪孤馆闭春寒(《踏莎行》)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2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3分)D(此题调动学生的文学、文化和地理知识。

学生初中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崔颢的《黄鹤楼》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可以推断①适合黄鹤楼,④适合鹳雀楼。

二、(3分)

4.C

第二部分阅读(70分)

一、(16分)

5.(2分)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苏轼提出的观点一一雅和俗的分野在于文化修养(1分);引

出下文黄休复论述绘画的雅的标准。

(1分)

6.(3分)齐白石修炼文化素养,加上悟性(1分),其绘画敞开了他本人的精神世界、技

巧和精神浑然一体的逸格状态(2分)。

7.(3分)B(绘画的雅逸,在于画法,而不是题材)

8.(3分)参考:

(1)宋词中的一些词牌,如“念奴娇”、“水调歌头”等,本是船舫歌妓唱曲中所使用的俗调,文人借用来进行新的创造,就成为了我们今天欣赏的雅词。

(2)金山农民画,是在江南民间艺术土壤中滋生出来的一棵新苗,其构思新颖,色彩明快,造型稚拙,具有江南水乡的独特风韵。

在辅导老师的开掘、专家的帮助、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于七十年代未创立了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新风格,受到中外专家们的肯定和广大观众的厚爱。

例子1分,说明2分,须有理。

9.(5分)文章先论述雅俗是相对而言的,两者的分野在画家的文化修养(1分),接着通过举例论述绘画的发展是一个逐步雅化的过程(2分),再论述雅俗可以相互转化(1分),最后论述雅和俗并无优劣之分,同具审美价值(1分)。

二、(16分)

10.(3分)增加文采(1分),写出桑叶的茂盛青翠和熟的桑葚与飞着的斑鸠充满生趣(1分),深化作者对桑树的情感。

(1分)。

11.(2分)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茧子数量多、颜色雪白(1分),体现了丰收的喜悦。

(1分)

12.(3分)说明”我“现在生活改善了,吃雪糕已不再奢侈(1分),含蓄地表达“我“无法再次体会经过辛苦劳作换来雪糕的甜蜜的遗憾(1分)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2分)

13.(3分)提供阴凉;增加收入;滋养品格。

每一点1分,意思接近即可。

14.(5分)最后一段与文章第(4)段相呼应(1分),从记忆中回到现实,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1分);写出“我”吸纳麦香的舒坦(1分);同时,因为看到麦子、桑树等万物生长繁茂,尤其是柔树无私给予,给人旺盛生命力的印象,让我联想到“希望的种子“正在我们的内心萌芽,恰如我们的人生(1分),给读者留下回味与思考(1分)。

三、(8分)

15.(1分)C

16.(3分)B

17.(4分)颈联写诗人归家途中的艰辛,牛羊吃饱了知道回家的情形(1分),诗人借景抒

情,即借牛羊知家来表达自己对家的思念(1分),在结构上引出尾句夕阳西下(1分)更

加衬托作者的归心似箭(1分)。

(画面描述1分,手法1分,结构1分,情感1分)

四、(17分)

18.(4分)

(1)平时、平素

(2)通“佯”,假装(3)判罪、定罪(4)不能

19.(2分)C(前一个是介词,拿、用;后一个是连词,来。

A项两个“因”都是副词,于是,就。

B项两个“乃“都是副词,于是,就。

D项两个“为”都是介词,替)

20.(2分)D(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宾语前置句)

21.(5分)(张淳)秘密召见那个县吏,用私通强盗应判死罪来责问他,又指示他请求用自己的)妻子代替被关押,而自己出去筹集钱财来赎回。

(主语省略1分,关键词:

系、赀、

以,各1分,整体理解1分)

22.(2分)淳劝诚备至/贫无力者捐俸量给/全活无数(划对一处给1分)

23.(3分)聪敏果断、心地仁慈(只要有“智”和“仁“的意思即可,写出一个给2分)

五、(13分)

24.(1分)B

25.(3分)第①段是为了说明这些诗人不以诗人自居,德才兼备(1分);第③段是为了对

比衬托张君,虽然诗歌比不上他们,但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而无世俗脂韦之概(2分)。

26.(3分)运用整句和散句,突出了张五典气概超群,才能过人,20多年遭遇挫折却坚持气节,确实是奇士。

(句式特点1分,表达效果2分)

27.(5分)主要观点:

道德修养对于创作具有重要意义/只有知道做人要重于作诗的人,他

的诗才会有力量。

概述主要观点2分,评价3分,能自圆其说,有理有据。

写作70分

28.评分标准

一类卷(63-70分)基准分67分

准确理解文题,角度恰当,立意深刻,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结构严谨,有

新意,有文采。

二类卷(52-62)基准分57分

理解文题基本准确,角度较恰当,立意较深刻,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结

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41-51分)基准分45分

能理解文题,角度尚恰当,立意一般,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充实,感情尚真实,结构基

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偶有语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