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98956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docx

《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docx

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

学校管理创新的机制与策略

作者:

陈如平   讲话   2007-1-8

(一)

  什么是管理创新?

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创新。

江泽民说: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美国经济学家熊彼得给“创新”下的定义:

所谓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在经济生活中引入新的思想、方法,实现生产要素新的组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创新并非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主要是将已有的“事物”引入新的领域,重新组合,带来新效益。

  学校管理创新可借鉴以上创新定义的意义。

即:

在学校管理领域中,引入新的管理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产生新的管理效益和办学效益。

  通常意义上,这些要素主要包括:

人、财、物、事、技术、信息;也可以是:

思想(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手段、结构和策略。

  

(二)

  学校管理创新的若干方面:

  1.学校管理思想与理念创新。

创新首先就是要有新思想、新观念。

创新的就是要与旧的或现有的不同、有点标新立异。

  管理思想的来源多种多样。

一是理论学习、内化与借鉴。

二总结、提炼成功管理经验,上升为富有特色的管理思想。

三集思广益、走群众路线,形成学校管理思想,乃至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管理思想创新应具有现代性(好的、先进的、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本性(以人为本、体现人性、有人情味)、校本性。

  学校办学理念应充分遵循以下原则:

(1)它要具有特定的精神内涵;

(2)它要有科学性|理论性和鲜明的个性;;(3)要考虑学校的地域、学校特色、学校的层次、培养对象等;(4)不能太迫近现实,也不能脱离实际,要有一定的超越时空性和稳定性,保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不变;(5)要由学校校长在教师共同意愿的基础上形成;(6)要有一个稳定的语言结构形式,以标示自己学校的个性。

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和提出,能否遵循上述这些原则,决定了它能否为全体学校成员所认可和支持,能否成为学校的主流理念,乃至成为全体学校成员共同持有的理念。

  2.学校管理内容创新。

主要包括:

  

(1)德育与实施(整体德育、全员德育、渗透德育、活动德育、科研德育);

  

(2)课程与教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3)课堂教学(教学方式、手段与策略、课堂教学环境、教学态度与情感);

  (4)特色教育;

  (5)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团队、教学创新团队);

  (6)教育科研;等。

  3.学校管理技术创新。

这里的“技术”是指“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

管理技术体现学校的“软实力”。

  现阶段需要学习和运用的管理技术主要有:

  

(1)现代学校制度的设计与实施;

  

(2)学校发展预测与规划;

  (3)学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4)教育市场调查;等

  4.除外,还有学校管理方法与手段创新(行政方法与手段、经济方法与手段、制度手段、情感方法与手段、信息方法手段等)的创新。

  (三)

  创新的策略主要包括:

  1.树立创新意识。

  关于创新的自觉意识、能动意识。

它是学校管理者一种主体意识。

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具体形式。

  

(1)责任意识:

学校管理者对于一定对象的情感或情绪性表达。

  

(2)机会意识:

对创新的可能的认识和把握。

它包括创新的趋势预测、主题发现和机会把握三个环节。

  (3)创新能力意识:

学校管理者关于创新的基本自我意识,表现为能力怀疑、能力自信和能力追求。

  2.创新能力。

  

(1)主题发现能力;

  

(2)理论研究能力;

  (3)理论提升能力;

  (4)成果表达能力。

  3.从实际出发,扎实解决问题。

  

(1)善于发现“问题”;

  

(2)要关注“小问题”;

  (3)要善于观察各种总是之间的联系;

  (4)要善于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

  (5)要善于从总是中总结提高。

  4.加强对创新的领导。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对创新的定义:

“创造一种衡量绩效新维度的变革。

”他认为,领导者就是那些造就环境,赋予人们创新工具、乃至于创新能量的人,他们是那种善于引导人们设立期望目标、并使创新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的人。

也就是说,他们是处于创新前沿的时代领袖,是那种具有化腐朽为神奇力量的人。

  领导力不仅是一种技术革新或能力,还是一种个人风格、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行为模式。

杰出的领导能力能够让全体团队成员拥有共同的目标,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充分合作,不断从经验中学习。

领导者的创新品质:

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去面对创新观念、创新方法和创新系统。

  5.创设新文化环境。

  创新文化包括环境制度建设、领导行为、价值导向、创新氛围等方面的内容。

  

(1)学校应制订明确的鼓励创新的政策,建立管理创新决策、推进、评价、奖励的机制,并且坚决地贯彻实施。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支持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有一段十分精彩的论述:

“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材、尊重创造的方针,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把支持和鼓励创新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提出来,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也体现了全党全民的共同意志。

  案例:

英国籍奥地利学者维特根斯坦是英国著名学者罗素的学生,后来与罗素在学术观点上有很大分歧。

一次,由罗素负责对他的研究项目开题报告进行评审,给出了如下意见:

“维特根斯坦的这部新作所包含的一些理论是新颖的、极有创见的,而且无疑是重要的。

它们是不是正确,我不知道。

作为一个喜爱简单性的逻辑学家,我本来愿意认为它们是不正确的,但从我已读过的东西来看,我深信他应当有一个机会来把它们完成,因为当其完成时,将不难判明它们是否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

”从这段意见可以看出罗素并未把正确与否看得很重,而是对其创新的性给予了积极评价。

是否与自己观点一致也未作为判断依据,而是要在完成后再下结论。

  

(2)克服传统文化的制约和阻碍。

《破除创新的障碍》提出首先要克服思想观念上的障碍。

该文指出:

墨守成规、屈从权威、怕担责任、不敢冒尖等思维观念和思想方法是扼杀创造愿望与热情的无形杀手。

在一些人看来,现有的知识和权威的结论就是“圣经”,就是金科玉律,是不容怀疑的。

囿于这样的认识,哪里还能有什么创新可谈呢?

其次,避免对创新求全责备、急功近利、急于求成。

第三,既要肯定成功、也能容忍失败。

推动机制创新

促进学校教育科研跨越式发展

苏州新区第一中学

过去的五年,是新区一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的五年,也是教育科研不断发展提升的五年。

我校两次获得了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学校承担的两项国家级子课题、三项省级课题、五项市级课题全部顺利结题。

其中国家级子课题《利用国家高新区社会资源,推进学校科技教育》被中央教科所和总课题组授予课题实施“示范学校”铜牌和证书,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同行开放现场,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立项课题《内地新疆班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在现场结题时受到了省、市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苏州市第五次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其滚动课题《内地新疆班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又被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确立为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总结回顾近几年的教育科研工作,我们一个很深刻的体会就是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组织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一、建立“钢、柔”并济的管理机制

1.建立刚性的管理机制,规范科研行为。

刚性的管理机制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遵守的行为标准,它是学校采用硬性的制度、规定以及有效的监控手段去“促”、“推”、“逼”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种强行启动策略。

(1)建立规章制度。

教育科研的规章制度有两类,一类是规范教师科研行为和过程的制度,如:

《学校教科研工作条例》、《教育科研课题管理条例》等;另一类是促使教师去参与研究的制度。

如:

《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骨干教师评选制度》、《教师教育、教学成果考评、奖励条例》等等。

这两类制度相结合,对各层次的教师必须完成的教育科研任务作出明确的界定。

在此基础上,落实相应的措施,权威性、强制性地迫使教师去从事真正的、实质性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包括:

向教师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规定每一学期应完成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数量,并采取相应的监控、奖励手段,如:

上交文摘卡片.撰写、交流学习体会等;把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能力、成果作为完成本职工作的标志,列为评优、晋职的重要指标等等。

(2)加强过程监控。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

对教师科研过程的监控,实施课题全程管理,让每一位教师都经历真正的研究过程,体味研究的酸甜苦辣,不仅能确保课题的质量,更能确保教师健康地发展。

我们具体抓好“四会一课三结合”,“四会”是立项研讨会,开题论证会,中期交流会,结题总结会;“一课”是课题研究课;“三结合”是定期汇报和适时检查相结合,科研与教研相结合,专家引路与同伴互助相结合。

如中期交流会,由课题组长主持,学校业务领导和科研组成员列席,各课题组对一段时期以来的研究情况进行阶段小结,检查课题研究有没有偏离方向,进度是否与计划相符,各种资料是否齐全,人员经费有否落实等情况,并提出下一阶段工作的设想及要求等。

2.建立柔性的管理体系,激发科研热情。

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非强制性的管理。

它能够诱发、促进人追求成功体验的本性,使之成为推动其行为的强烈动机。

(1)领导和骨干引路。

学校的领导和科研的骨干,带头参与理论学习、研讨和交流,带头参与教育科研,对教师产生的影响将是积极和有效的。

如:

我校校级领导全部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工作;举办的由本校领导和科研骨干承担的专题讲座活动,自举办以来,激起了广大教师极大的科研热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意义远远超出了讲座本身,一种学习的氛围在领导和科研骨干的带领下已经形成。

(2)创设展示舞台。

教育科研活动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必须不失时机、竭尽全力为教师提供展示才华和活动成功的舞台,以满足教师的成就需要,从而激发教师更高层次的需要,以更强烈的热情、更自觉的行为投身到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去。

如:

表彰教科研积极分子,帮助教师出版论文集,宣传、推广教师的科研成果等等,让教师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3)增强“内部力场”。

“内部力场”是教师心理、行为发展的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教育科研只有成为教师主动、自觉的行为,把“要我研究”变为“我要研究”、把“不懂研究”变为“我能研究”时,才能真正地促使教师发展成为研究型的教师。

①树立角色意识,提高责任感。

据调查显示,教师的工作动机主要来源于工作“责任感”,而且教师工作的时间越长,发自内心的工作责任感就越强烈。

这为我们提供了两点启示:

一是让教师明确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意义,可以提高教师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心理动机;二是正确的引导将有可能使中老年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感蕴生出浓厚的科研热情。

完成这两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帮助教师树立角色意识,让教师充分了解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和教育对科研型教师的要求,从而自觉地去从事研究活动。

②建立学习型组织。

彼得·圣吉曾说过:

学习型组织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

建构学习型组织可以引导教师自觉地学习、反思,促进认识的提高和知识的吸收,帮助教师厚积“内部力场”。

在组建学习型组织时,要坚持教师自愿参加的原则,可以以某一课题为主题组建,也可以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单位组建。

在活动形式上要强调多样化。

在活动时间、场地、经费等方面要予以保证。

③提供动态的科研信息。

学校教科室要经常性地举办有关教育热点的专题讲座,或者编印一些理论刊物,如:

《教科研通讯》、《教育科研学习资料》等,并在当中开辟“教师论坛”、“课题沙龙”等栏目,可以使教师在学习中明确科研的方向,在论述中理清自己的思绪,从而持续不断地更新知识,强化“内部力场”。

④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

实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最终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需要有一定的科研技术。

这个技术,通过查阅书籍、资料等方法往往难以掌握,需要在实践的积累和有效的指导中提高。

如课题研究活动的全程指导或重点指导、解剖麻雀式的案例分析等等。

二、建立“决策”、“职能”和“行动”三个层面的组织机制

‘‘决策层’’是校长。

校长决定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理念和指导思想、审核科研室工作计划,指导、监督、考评和检查科研室工作。

‘‘职能层”是科研室和学术委员会。

具体职能包括:

1.管理职能,即对以科研为中心的各项有关的经常性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

2.参谋职能,即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结合科研实际和管理实际,对改革科研的组织形式、管理体制,以及人才培养等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经常性地向校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监督职能,校学术委员会作为一个职能部门,它首先要在校长的监督和指导下进行工作,但由于它要经常参与领导关于学校发展的重大决策并组织实施,便有条件对领导的工作进行积极的监督。

“行动层”是参与学校科研工作的教研组、年级组和课题组的有关负责人,是教师的群体活动。

三、建立“低起步、有后劲”的运行机制

“低起步”是一种要求,要求教师特别是新教师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出发,从工作问题人手研究。

这样比较容易上手,可以很自然地从日常的教学工作进人与教学相关的学术研究活动,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角色也就合而为一。

“有后劲”仍然是一种要求,是“低起步”所追求的教师研究的“自然”发展。

“后劲”表现在数量上,由“一得”发展为“数得”;表现在质量上,“一得”的内容和结论趋向于本质的表述和规律性的探究,并具有教育迁移的价值;表现在科研方法上,关注教学的“数得”之间的联系、关注教育教学问题与问题背景之间的联系,逐渐形成对问题的整体认识。

四、建立“面向全体,鼓励冒尖,重点扶植,推出名师”的协调教师科研工作的竞争奖励机制

“面向全体”是指学校面向全体教师,为开展教育科研工作而提供的服务,包括提供教育发展的有关情报资料,选题的建议和评价的方法等。

中学教师理论修养和情报研究等方面的先天不足,是缺乏科研后劲的主要原因,面向全体教师提供教育科研的服务,是开展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不可或缺的工作机制。

比如:

我们通过专家讲座的办法帮助教师掌握开展教育科研和评价教育科研成果的基本方法,就是为了帮助教师尽可能客观的评价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成果。

“鼓励冒尖”是一种公平原则基础上的竞争机制。

“鼓励冒尖”就是不把有限的科研经费撒胡椒面,而是用来奖励研究的成果,对不同研究成果给予不同的奖励。

教师在教育教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或研究成果获奖的,学校都依据规定发给奖金。

或者减少课时工作量,安排课题研究内容的实验;对有条件推广的研究成果追加经费,或作为改革项目加以推广。

已经取得研究成果并“冒尖”的则重点扶植。

在此基础上建立“重点扶植,推出名师”的学校教科研资源分配向名师倾斜的激励机制。

总结“十五”,展望“十一五”,我们决心进一步向区内的先进学校学习,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面的普及上、在教育科研的过程管理上、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上、在教育科研成果水平的提升上、在教育科研课题进一步贴近教育教学实际上,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实现我校“十一五”教育科研的新突破,缩小与一流名校、强校的差距,为苏州高新区教育科研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改革促发展创新铸辉煌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六创新”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实践探索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校长 夏昌祥教授

在推动学校全面、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除按照规律进行规范办学,始终坚持做到教学工作“八个到位”,切实保证学校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学校在改革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理念创新——思想决定行动,观念决定成败。

在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逐步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学理念。

如:

提出了争取“硬件做强,软件做优,就业做精”的发展构想,提出了“压缩中专,扩大大专,争取更大发展;二产为主,拓展三产,逐渐综合发展;立足云南,面向西部,逐步服务全国”的办学定位,提出了“教学立校、质量兴校、管理治校、人才强校”的治校方略,提出了“创新、创效、创业、创造”的“四创”校训,提出了培养优秀知识型高技能人才务必遵循社会规律、教育规律和成材规律,提出了“出口畅,进口才会旺”的办学思想,提出了“教学工作是生命,学风建设是灵魂”、“经营学校,经营学生”和“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借梯上楼、借台亮相、借势融资和借脑发展”等“善借外力,助己成功”的全新观念,特别提出了全校教职工要站在“今天的在校学生就是明天的国家人才”的高度,尽快把以人为本的思想内化为以生为本的“一一二二三三四四”的全新办学理念。

这就是:

“一一”——就是要努力做到“强化一个意识”和“实现一个转变”,即:

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实现把学生作为主要的管理对象向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的转变;“二二”——就是要努力做到“两以”和“两为”,即: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生为本,尊重为先”;“三三”——就是要努力做到“三个一切”和“三个一定要”,即: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定要善待学生,一定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学生,一定要像教育自己的子女一样教育学生”;“四四”——就是要努力做到“四励”和“四心”,即:

对待学生要“多鼓励、多勉励、多激励、多奖励”,培养人才要“用心培育、真心陶冶、精心打造、潜心包装”。

最大限度地提供学生个性化服务,满腔热情地帮助其成为高技能人才,等等。

为推动学校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模式创新——我校独创的“双定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对推进学校良性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以全免学费上学和100%就业的“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育部课题立项研究,在我校2003年被教育部评估确定为全国8所之一的全国优秀高职院校的同时,学校提供评估的四个特色和创新项目中,“实施‘双定生’招生、培养、就业系列改革,大量培养艰苦行业急需人才”项目被教育部评估专家推荐和教育部确定为特色项目,并作为教育部向全国高职院校推荐的产学结合培养能够有效就业的高技能人才九种之一的模式,载入了由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作序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银领工程”系列丛书首批四本之一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合作操作指南》一书中。

学校通过广泛实施“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生有效就业和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经验已经在全省和全国的多种场合友情交流。

我们已经和若干企业签定了“双定生”高技能人才培养协议。

我校独创的“双定生”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五个特征:

一是招生即能就业。

考生进校并签订“双定生”培养协议后,就意味着确定了就业单位,只要执行协议,就可保证100%就业。

因此,“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高就业率的有效培养模式。

二是完全“以销定产”。

协议单位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招收培养什么人才,需要多少,学校就招收培养多少。

因此,“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完全适应市场需求的更为有效的“订单培养”模式。

三是培养需要结合。

学校可根据协议单位需要调整课程、调整实习时间、调整培养方式,学校最大限度地满足协议单位对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

因此,“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典型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有效培养模式。

四是“出口”决定“进口”。

招收培养“双定生”,是有了需求才去招生,有了需求才去培养,招生办学的最大动力来自社会需求。

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招生,盲目办学。

可以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因此,“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符合高职院校办学规律的有效培养模式。

五是实行人性管理。

招收培养“双定生”是一种完全市场化和人性化的操作,始终坚持“双向”选择,充分体现“双赢”、“互惠”,这样,可以保证“双定生”到协议单位就业的稳定性,就为协议单位的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因此,“双定生”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几全其美的为协议单位输送“永久牌”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

三、市场创新——就是通过全面的产学研合作来推动学校生源市场、资金市场、实习市场、就业市场的有效开拓。

学校长期坚持产学结合发展学校的思想,不断拓宽产学结合范围。

学校在与300多家企业签订厂校合作办学协议、“订单培养”合作协议、“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协议”、在职人员培训合作协议、实习基地建设合作协议等协议的基础上,又与银行、其它高校、研究院、研究所、部份县乡和政府部门或省外、国外高校或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办学关系,并相继签订了“银校合作协议”、“校校合作协议”、“院校合作协议”、“所校合作协议”、“县校合作协议”和“局校合作协议”等等。

为我校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及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奠定了重要基础。

目前我校还聘请了不少企业的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技师、高级技师担任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和兼职教师。

现在我校不少专业,企业在签订协议后,除承担全部学费外,不少给予了每月不低于200元的生活补贴,有的企业还设立每年5000元左右的奖学来吸引毕业生到企业就业,有的专业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才一年,年收入就达到29000元。

不少企业预订了今后两年的毕业生。

四、就业创新——学生就业率从2002年89.4%提高到2003年的90.55%,再提高到2004年的93.03%。

因此,学校多次被评为“云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

更为可喜的是,毕业生中有不少人到了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河南、湖南、湖北、山东、济南等10多个省市就业,每年有700多名毕业生在昆明地区顺利就业,占到毕业生就业总数的近70%。

2004年学校毕业生还成功进入了海尔集团就业;2004年学校毕业生成功地随云南进入东盟国家办企业而将毕业生首次输送到国外就业;2004年东南亚测绘学会邀请并同意全费资助我校50名测量专业学生到马来西亚实习

,争取留下部分学生在马来西亚就业。

学校推进就业工作经验多次在云南省和全国的会议上进行交流。

取得这些成绩,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1、领导高度重视,保证就业工作有章可循。

我们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对就业工作实行“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管理,先后制定了《加强就业工作十条措施》、《加强就业工作十项制度》、《就业工作考核奖惩办法》、《落实毕业生社会评价意见和具体工作单位的奖惩办法》和《“人文素质教育工程”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完善的制度和规定,学校形成了“全员重视就业,全员支持就业,全员参与就业”的就业工作可喜格局,从制度上保证了高职教育与学生就业两者协调互动,良性发展。

2、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就业责任网络体系。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一把手工程”制度,从校长、党委书记到分管校领导、就业部门负责人,从系部主任、书记、专职就业指导员、班主任,到教研室主任、团学干部,形成了推动就业工作队伍,建立了“人人有责任,级级有任务”的就业工作责任网络体系,不仅保证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有力地提高了就业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3、专设组织机构,保证就业服务周到到位。

学校早在1999年就独立设置了“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2001年,又成立了处级“招生就业处”,下设就业指导中心,还相继成立了校友联络办公室和未就业服务办公室,使就业服务工作做到全程覆盖。

尤其是通过未就业服务办公室继续为我校暂时未就业的历届毕业生提供服务和帮助,一直到毕业生最终找到就业岗位,因此,促使我校2004年的就业率提高了五个百分点。

目前,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部实现了“八个到位”:

即:

实现了思想认识、规章制度、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资金投入、办公条件、基础管理和考核激励等八个到位。

这些有力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