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抢险知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8436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汛抢险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防汛抢险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防汛抢险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防汛抢险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防汛抢险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防汛抢险知识.docx

《防汛抢险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汛抢险知识.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防汛抢险知识.docx

防汛抢险知识

第—章 堤坝险情抢护方案的制订

一、堤坝常遇险情程度评估

正确判别堤坝险情,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抢护,取得抢险成功。

险情重大,如果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就可能贻误战机,造成险情恶化。

反之,如果对轻微险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待到发生较大或严峻险情时,就可能人困马乏,料物短缺,也会酿成严峻后果。

因此有必要对堤坝出现的险情进行恰当的分类、评估,区别险情的轻重缓急,以便采取适当有效的抢护措施。

在抢险实践中,通常定性地把险情分为三类:

一类是:

一般险情,险象尚不明显;二类是:

较大险情,险情较重,且有继续开展趋势;三类是重大险情,险情十分严峻,在很短时间内,有可能造成严峻后果。

但是各种险情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很难进行定量的推断。

为便于险情程度划分并促进险情程度划分的标准化,表1给出了堤防工程险情程度划分的参考意见,把各类险情划分为:

重大险情、较大险情和一般险情三种情况,建议适用于I~III级堤防,不适用于水库大坝。

二、抢护方案的制订

防汛抢险时间紧,困难多,风险大。

应遵循“抢早、抢小、抢了〞的原则,争取主动,把险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开展阶段。

因此,在出现重大险情时,应依据当时条件,采取临时应急措施,尽快尽力进行抢护,以操作险情进一步恶化,争取抢险时间。

在采取临时措施的同时,应抓紧研究制定完善的抢护方案。

1、险情鉴别与出险原因分析

正确的险情鉴别及原因分析,是进行抢险的根底。

只有对险情有正确的认识,选用抢险方法才有针对性。

因此,首先要依据险情特征判定险情类别和严峻程度,X地推断出险原因。

如果不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措施不当,或拖延抢险时间,不但不能把发生的险情抢护好,反而可能使险情加剧,甚至造成坝溃决。

2、预估险情开展趋势

险情的开展往往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渐开展的过程。

在制定抢险方案前,必须对险情的发生、开展有一个X的预估,才能使抢险方案有实施的根底。

如果险情开展很快,不同意稍有延缓,则应依据现有条件,快速制定方案,尽快进行抢护,与此同时,还应从害处打算,制定出第二、第三方案,以便第—、第二方案万一抢护失败,能有相应的措施跟上,如果条件许可,几种方案可同时进行。

3、制订抢险方案

依据上述判定的险情类别和出险原因、险情开展速度以及险情所在堤段的地形地质特点,与现有的可能调集到的人力、物力以及抢险人员的技术水公平,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抢险措施。

在具体拟定抢护方案时,要积极慎重,既要树立信心,又要有科学的态度。

4、制定实施方法

抢险方案拟定以后,要把它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法,包含组织,如有重大险情发生,应迅速成立抢险特意组织(如成立抢险指挥部),分析推断险情和出险原因,研究抢险方案,筹集人力、物料,马上全力以赴投入抢护,指挥人员、技术人员、技工、民工等各类人员的具体分工,工具、料物供应,照明、交通、通讯及生活的保证等等。

5、守护监视

在险情经过抢护稳定以后,应继续守护观察,紧密注视险情的开展变化。

险情的发生,其情况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一处工程出险,说明该堤段肯定有缺陷;一处险情抢护稳定后,还可能出现新的险情。

表1 堤防工程险情程度划分参考表

重大险情

较大险情

一般险情

风浪

风浪淘刷或浪坎10~20cm

 

渗水

渗浑水或渗清水,但出逸点较高

渗较多清水,出逸点不太高,有少量沙粒流动

渗清水,出逸点不高,无沙粒流动

漏洞

贯穿堤防的漏水洞

尚未觉察漏水的各类孔洞

 

跌窝

经鉴定与渗水、管涌有直接关系,或坍塌连续开展,或坍塌体积较大;或沉降值远大于计算的同意值

背水侧有渗水、管涌

背水侧无渗水、管涌,或坍塌不开展,或坍塌体积小、坍塌位置较高

管涌〔翻沙鼓水、泡泉〕

距堤脚的距离小于15倍水位差〔或100m以内〕,出浑水;计算的水力坡降大于同意坡降

距堤脚100~200m,出浑水,出水口直径、出水量较大

 

裂缝

贯穿性横缝

纵向裂缝

 

滑坡

深层滑坡或较大面积的深层滑坡;计算的平安系数小于同意值

小范围浅层滑坡

浅层裂缝,或缝宽较细,或长度较短

漫溢

各种情况

 

 

崩岸

主流顶冲严峻,堤脚附近无滩地,或滩地较窄且崩岸开展较快

堤脚附近有肯定宽度的滩地,且崩岸开展速度不快

 

穿堤建设物接触冲刷

刚体建筑物与土体结合部位出现渗流,出口无反滤保护

 

 

第二章 风浪险情的抢护

高洪水位时风大浪高,堤〔坝〕迎水坡受风浪冲击,连续淘刷,侵蚀堤身,严峻时有决堤危险。

防风浪抢护的根本原则是:

削浪防冲,保护堤岸。

一、风浪险情的抢护方法

1、河段封航

依据《X防洪法》第四十五条,当宣布进入紧急防汛期,必要时,公安、交通等部门可按防汛指挥机构的决定依法实施水面交通管制,对局部或全部河段实行封航措施,排解船舶航行波浪的危害。

如1998年汛期,长江干流就实行了较长时间的封航,预防了船行波对堤防的冲击。

2、土(砂、石)袋防护

用编织袋、麻袋或草袋装土、沙、碎石或碎砖等,平铺迎水堤坡。

此法适于土堤抗冲能力差,缺少柳、秸等软料,风浪破坏较严峻的堤段,4级风可用土、沙袋,6级以上风浪应使用石袋,如图1所示。

除此之外还可用工织物、柳箔、柴草(桩柳)等进行堤坝防护

图1 土〔砂、石〕袋防护剖面示意图

3.柳枝消浪

凡沿江河湖泊堤防种植柳树较多的地方可用此法。

用大柳树枝叶多的上部,要求干长lm以上,枝径0.1m左右,也可几棵捆扎使用,在堤顶打木桩,其长1.5~2m,直径0.1~0.15m,桩距2~3m。

用8号铅丝或绳子把柳枝干的头部系在木桩上,树梢伸向堤外,并在树杈处捆扎石(沙)袋,使树梢沉入水下,顺堤边坡推柳入水。

此法一般在4~5级风浪下,枝梢面大,消浪作用较好,但要注意枝杈摇动损坏坡面,如图2所示。

依据削浪所用材料不同,分为枕排消浪、湖草排消浪、木排消浪等措施。

图2 柳枝消浪示意图

二、本卷须知

汛期堤坝临水坡预防风浪冲击破坏所采纳的柳枕、排、土袋或梢料等防护措施,大多需要打桩来固定,因此要求桩距要疏,不宜打得过深,以免过多或过深破坏堤坝土体结构,影响堤坝抗洪能力。

第三章 渗水险情的抢护

土质堤坝在挡水后,水流过堤身向堤内坡方向渗透,是自然规律,渗水,俗称“散浸〞是堤防常见的险情之一。

如果修建堤坝时土料选择不当、堤身断面薄弱或施工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在汛期或高水位连续的情况下,渗透到堤内的水较多,浸润线相应抬高,造成堤背水坡出逸点以下土体湿润或发软,可能开展成为冲刷、滑破、流土等险情,如图3所示。

图3 堤坝渗水示意图

渗水的抢护原则应是“前堵后排〞,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为根本原则。

一、渗水险情的抢护方法

1、临水侧抛粘土截渗

当水流流速和水深不大且有粘性土料时,可采纳临水面抛填粘土截渗。

抛填可从堤肩由上向下抛,也可用船只抛填。

当水深较大或流速较大时,可先在堤脚处抛填土袋构筑潜堰,再在土袋潜堰内抛粘土。

此外还可用复合土工膜进行临水面截渗措施等,如图4所示。

图4 粘土前戗截渗示意图

2、背水坡反滤沟导渗

当堤背水坡大面积严峻渗水,在临水侧迅速做截渗有困难时,只要背水坡无脱坡或渗水变浑情况,可在背水坡及其坡脚处开挖导渗沟,排走背水坡外表土体中的渗水,恢复土体的抗剪强度,操作险情的开展。

依据反滤沟内所填反滤料的不同,反滤导渗沟可分为三种:

一是在导渗沟内铺设土工织物,其上回填一般的透水料,称为土工织物导渗沟。

二是在导渗沟内填沙石料,称为沙石导渗沟。

三是因地制宜地选用一些梢料作为导渗沟的反滤料,称为梢料导渗沟。

导渗沟的安排形式可分为纵横沟、“Y〞字形沟和“人〞字形沟等。

以“人〞字形沟的应用最为广泛,效果最好,如图5所示。

图5 导渗沟开沟示意图

此外还有背水坡贴坡反滤导渗如图6所示,透水压渗平台如图7所示,也是常用的渗水抢护措施。

图6 土工织物、沙石、梢料反滤层示意图

图7 沙石后戗示意图

二、渗水抢险本卷须知

对渗水险情的抢护,原则上应遵守“临水截渗,背水导渗〞。

但临水截渗,施工较难,为了预防贻误时机,应在临水截渗措施实施同时,更要注意背水面抢作反滤导渗;在渗水堤坝的坡脚附近,如有深潭、池塘,在抢护的同时,应在堤坝坡脚处抛填块石或土袋固基,以免因堤坝根底变形而引起险情扩大。

背水坡上一般不要开挖纵沟。

第四章 漏洞险情的抢护

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出现在背水坡或背水坡脚附近的横贯堤身的渗流孔洞,称为漏洞。

如漏洞流出浑水,或由清变浑,或时清时浑,均说明漏洞正在迅速扩大,堤身有可能发生塌陷甚至溃决的危险。

因此,发生漏洞险情,必须慎重对待,全力以赴,迅速进行抢护。

抢护原则是:

“前截后导,临重于背〞。

一、漏洞险情的探测

1、水面观察

漏洞形成初期,进水口水面有时难以看到漩涡。

在进水口的水面上撤一些漂荡物,如纸屑、碎草或泡沫塑料碎屑,假设觉察这些漂荡物在水面打漩或集中在一处,即说明此处水下为漏洞的进水口。

2、潜水探漏

漏洞进水口如水深流急,水面看不到漩涡,则需要潜水探摸。

探摸方法:

一是手摸脚踩,二是用一端扎有布条的杆子探测,如遇漏洞,洞口水流吸引力可将布条吸入,移动困难。

3、投放颜料观察水色

在水流相对小的堤段。

在可能出现漏洞且为水浅流缓的堤段分段分期分别撤放易溶于水的带色颜料,记录每次投放时间、地点,并设专人在背水坡漏洞出水口处观察。

二、漏洞险情的抢护方法

1、塞堵法

塞堵漏洞进口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尤其是在地形起伏复杂,洞口周围有灌木杂物时更适用。

一般可用软性材料塞堵,如针刺无纺布、棉被、棉絮、草包、编织袋包、网包、棉衣及草把等,也可用预先打算的一些软楔、草捆塞堵。

2、盖堵法

当洞口较多且较为集中,附近无树木杂物,逐个堵塞费时且易扩展成大洞时,可采纳大面积复合土工膜排体或蓬布盖堵,可沿临水坡肩部位从上往下,顺坡铺盖洞口,或从船上铺放,盖堵离堤肩较远处的漏洞进口,然后抛压土袋或土枕,并抛填粘土,形成前戗截渗,如图8所示。

图8复合土工膜排体

1-复合土工膜;2-纵向土袋筒(Φ60cm);3-横向土袋筒(Φ60cm);4-筋绳;5-木桩

3、抛填粘土前戗

当堤坝临水坡漏洞口多而小,且范围又较大时,在粘土料备料充分的情况下,可采纳抛粘土填筑前戗或临水筑月堤的方法进行抢堵。

在遇到填土易从洞口冲出的情况下,可先在洞口两侧抛填粘土,同时打算一些土袋,集中抛填于洞口,初步堵住洞口后,再抛填粘土,闭气截流,到达堵漏目的,如图9所示。

图9粘土前戗截渗示意图

4、开巷断截〔抽槽翻筑〕

开巷断截是较彻底但也是最危险的方法。

只有在万不得已,而且具备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如堤身面宽,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够等〕的情况下,才能采取这个方法。

如图10所示。

图10 抽槽翻筑示意图

四、漏洞抢护本卷须知

在抢堵漏洞进水口时,切忌乱抛砖石等块状物料,以免架空,增加抢险难度;采纳盖堵抢护漏洞进口时,需预防在刚盖堵时,由于洞内断流,外部水压力增大,从洞口覆盖物的周围进水。

在洞口覆盖后马上封严周围,同时迅速用充分的粘土封堵闭气,否则一次堵口失败,洞口扩大,增加再堵的困难。

注意探漏人员的人身平安,落实切实可行的平安措施。

第五章 跌窝险情的抢护

跌窝,又称陷坑,在连续高水位情况下,在堤身及坡脚附近局部土体突然下陷而形成的险情。

跌窝的抢护原则以“抓紧翻筑抢护,预防险情扩大〞为原则。

一、抢护方法

1、翻填夯实

先将跌窝内的松土翻出,然后分层回填夯实,恢复堤防原貌。

如跌窝出现在水下且水不太深时,可修土袋围堰或桩柳围堤,将水抽干后,再予翻筑,如图11所示。

未伴随渗透破坏的跌窝险情,只要具备抢护条件,均可采纳这种方法。

图11翻填夯实跌窝示意图

2、填塞封堵

这是临水坡水下较深部位发生跌窝险情一种临时抢护措施。

具体方法是:

用土工编织袋、草袋或麻袋装粘性土或其他不远水材料,直接在水下填塞跌窝,全部填满跌窝后再抛投粘性散土加以封堵和帮宽如图12所示。

图12 填塞封堵跃窝示意图

3、填筑反滤料

对于伴随有渗水、管涌险情,不宜直接翻筑的背水坡跌窝,可采纳此法抢护。

具体作法是:

先将跌窝内松土和湿软土壤挖出,然后用粗沙填实,如渗涌水势较大,可加填石子或块石、砖块、梢料等透水料消杀水势后,再予填实。

待跌窝填满后,再按反滤层的铺设方法抢护,如图13所示。

图13 填筑滤料示意图

二、跌窝抢险本卷须知

在翻筑时,应按土质留中坡度或加木料支撑,以免坍塌扩大,并在便于填筑;抢护陷坑险情,应当查明原因,针对不同情况,采纳不同方法,如跌窝伴随渗透破坏(渗水、管涌、漏洞等),可采纳填筑反滤导渗材料的方法处理;如果跌窝伴随滑坡,应按照抢护滑坡的方法进行处理;如果跌窝在水下较深时,可采取临时性填土措施处理。

备足物料,迅速抢护;在抢护过程中,必须紧密注意上游水情涨落情况,以免发生平安事故。

第六章 堤基管涌险情的抢护

在渗流水作用下土颗粒群体运动,称为“流土〞。

填充在骨架空隙中的细颗粒被渗水带走,称为“管涌〞。

通常将上述两种渗透破坏统称为管涌(又称翻沙鼓水、泡泉),管流出水口冒沙并常形成“沙环〞,故又称沙沸。

在粘土和草皮固结的地表土层,有时管涌表现为土块隆起,称为“牛皮包〞,又称鼓泡。

管涌一般发生在背水坡脚附近地面或较远的潭坑、池塘或洼地,多呈孔状冒水冒沙。

出水口孔径小的如蚁穴,大的可达几十厘米。

个数少则一两个,多则数十个,称作管涌群。

一、堤基管涌形成的原因

管涌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般来说,堤防根底为典型的二元结构,上层是相对不透水的粘性土或壤土,下面是粉沙、细沙,再下面是砂砾卵石等强透水层,并与江河水相通,如图14所示。

汛期高水位时,由于强透水层渗透水头损失很小,堤防背水侧数百米范围内表土层底部仍承受很大的水压力。

如果这股水压力冲破了粘土层,在没有反滤层保护的情况下,粉沙、细沙就会随水流出,从而发生管涌。

依据管涌产生的机理,抢护管涌险情的原则应是:

制止涌水带沙,而留有渗水出路。

图14管涌险情示意图

二、管涌险情程度的评估

管涌一般发生在背水堤脚附近地面或较远的坑塘洼地。

距堤脚越近,其危害性就越大。

一般以距堤脚15倍水位差范围内的管涌最危险,在此范围以外的次之。

有的管涌发生在农田或洼地中,多是管涌群,管涌口内有沙粒跳动,似“煮稀饭〞,流出的水多为清水,险情稳定,可强化观测,暂不处理。

管涌发生在坑塘中,水面会出现翻花鼓泡,水中带沙、色浑,有的由于水较深,水面只看到冒泡,可潜水探摸,是否有凉水流出或在洞口是否形成沙环。

堤背水侧地面隆起(牛皮包、软包)、膨胀、浮动和断裂等现象也是产生管涌的前兆,因而对这种险情要高度重视并及时进行处理。

三、管涌险情的抢护方法

1、沙石〔土工织物、梢料〕反滤围井

沙石反滤围井是抢护管涌险情的最常见形式之一。

对管涌口不大、涌水量较小的情况,采纳由细到粗的顺序铺填反滤料,即先装细料,再填过渡料,最后填粗料。

对管涌口直径和涌水量较大的情况,可先填较大的块石或碎石,以消杀水势,再按前述方法铺填反滤料,以免较细颗粒的反滤料被水流带走。

反滤料填好后应注意观察,假设觉察反滤料下沉可补足滤料,假设觉察仍有少量浑水带出而不影响其骨架改变,可继续观察其开展,暂不处理或略抬高围井水位。

管涌险情根本稳定后,在围井的适当高度插入排水管(塑料管、钢管和竹管),使围井水位适当降低,以免围井周围再次发生管涌或井壁倒塌,如图15所示。

图15沙石反滤围井示意图

2、沙石〔梢料〕反滤压盖

在抢筑前,先清理铺设范围内的杂物和软泥,同时对其中涌水涌沙较严峻的出口用块石或砖块抛填,消杀水势,然后在已清理好的管涌范围内,按反滤料铺填要求予以保护,如图15所示。

图16 沙石反滤压盖示意图

3、蓄水反压

蓄水反压(俗称养水盆),即通过抬高管涌区内的水位来减小堤内外的水头差,从而降低渗透压力,减小出逸水力坡降,到达制止管涌破坏和稳定管涌险情的目的,如图17所示。

(a)无滤层围井示意图(b)背水月堤示意图

图17蓄水反压示意图

四、“牛皮包〞的处理

当地表土层在草根或其他胶结体作用下凝聚成一片时,渗透水压把表土层顶起而形成的鼓包,俗称为“牛皮包〞。

抢险时一般可在隆起的部位,铺麦秸或稻草一层,厚10~20cm,其上再铺柳枝、秫秸或芦苇一层,厚约20~30cm,然后再压土袋或块石。

五、管涌抢险本卷须知

在堤坝背水坡附近抢护时,切忌使用不透水的材料堵塞,以免截断排水出路,造成渗透坡降加大,使险情恶化。

同样堤坝背水坡抢筑压浸台,不能使用粘性土料,造成渗水无法排出,加剧险情。

对无滤层减压井围井的采纳,必须具备减压井中所提条件,同时由于井内水位压力大,井壁围埝要有足够的高度和强度,并应严密监视围埝周围地面是否有新的管流出现。

反滤盖层只能适用于渗水量较少,渗透系数较小的涌泉,或普遍渗水的地区。

各种处理后排出的清水,应引至排水沟。

抢护脱险后仍应强化防守,观测周围的变化和渗水流量与江水消长的关系,以供汛后处理作参考。

第七章 裂缝险情的抢护

裂缝是汛期堤坝工程常见的险情之一,它有时很可能是其他险情(如滑坡、崩岸等)的前兆。

抢护原则:

依据裂缝判别,如果是滑动或坍塌崩岸性裂缝,应先按处理滑坡或崩岸方法进行抢护,待滑坡或崩岸稳定后,再处理裂缝,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

纵向裂缝如果仅是外表裂缝,可暂不处理,但须注意观察其变化和开展,并封堵缝口,以免雨水侵入,引起裂缝扩展。

较宽较深的纵缝,即使不是滑坡性裂缝,也会影响堤防强度,降低其抗洪能力,应及时处理,排解裂缝。

横向裂缝是最为危险的裂缝。

如果已横贯堤身,在水面以下时水流会冲刷扩宽裂缝,导致非常严峻的后果。

即使不是贯穿性裂缝,也会因缩短渗径,浸润线抬高,造成堤身土体的渗透破坏。

因此,对于横向裂缝,不管是否贯穿堤身,均应迅速处理。

窄而浅的龟纹裂缝,一般可不进行处理。

较宽较深的龟纹裂缝,可用较干的细土填缝,用水洇实。

一、裂缝险情抢护的方法

1、开挖回填

这种方法适用于经过观察和检查已经稳定,缝宽大于1cm,深度超过1m的非滑坡(或坍塌崩岸)性纵向裂缝,采纳这种方法抢护裂缝比较彻底,如图18所示。

图18 开挖回填处理裂缝示意图

(尺寸单位:

cm)(a)剖面图;(b)平面图

2、横墙隔断

此法适用于横向裂缝,沿裂缝方向,每隔3~5m开挖一条与裂缝垂直的沟槽,并重新回填夯实,形成梯形横墙,截断裂缝。

墙体底边长度可按2.5~3.0m掌握,墙体厚度以便利施工为度,但不应小于50cm,如图19所示。

图19 横墙隔断处理裂缝示意图(尺寸单位:

m)

(a)A-A剖面团;(b)平面图

二、裂缝抢险本卷须知

对伴有滑坡、坍陷险情出现的裂缝,应先抢滑坡、坍陷险情,待脱险并趋于稳定后,必要时再按上述方法处理裂缝;不伴随滑坡、坍陷出现的裂缝险情,并已趋于稳定可采纳上述方法抢护;在采纳“开挖回填〞、“横墙隔断〞等方法,抢护险情时,必须紧密注意上游水雨情的测报预报;

第八章 堤坝滑坡险情抢险

堤防滑坡俗称脱坡,是由于边坡失稳下滑造成的险情。

开始在堤顶或堤坡上产生裂缝,随着裂缝的逐渐开展,主裂缝两端有向堤坡下部弯曲的趋势,且主裂缝两侧往往有错动。

汛期堤防边坡失稳,包含临水坡的滑坡与背水坡的滑坡,如图20所示。

这类险情严峻威胁着堤防的平安,必须及时进行抢护。

图20 滑坡险情示意图

一、堤防发行滑坡的预兆

1、堤顶或堤坡出现纵向裂缝

汛期一旦觉察堤顶或堤坡出现了与堤轴线平行而较长的纵向裂缝时,预示着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很大,如图21所示。

图21 滑坡前裂缝两端明显向下弯曲

2、堤脚处地面变形异常

在汛期,特别是在洪水异常大的汛期,软基上的堤防,曾经出现过滑坡险情的堤段,当觉察堤脚下或堤脚附近出现某一范围隆起、临水坡前滩地崩岸逼近堤脚、临水坡坡面防护设施失效等,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二、临水面滑坡抢护的根本方法

临水面滑坡抢护的根本原则是:

尽量增加抗滑力,尽快减小下滑力。

汛期临水面水位较高,采纳的抢护方法,必须考虑水下施工问题。

1、做土石戗台

在滑坡阻滑体局部做土石戗台,滑坡阻滑体部位一时难以X划定,最简单的方法是,戗台从堤脚往上做,分二级,第—级厚度1.5~2.0m,第二级厚度1.0~1.5m,如图22,土石戗台断面结构,如图23所示。

图22 土石戗台断面示意图

图23 土石戗台断面结构示意图

采纳本抢护方案的根本条件是:

堤脚前未出现崩岸与坍塌险情,堤脚前滩地是稳定的。

2、做石撑

当做土石戗台有困难时,比方滑坡段较长,土石料紧缺时,应做石撑临时稳定滑坡。

该法适用于滑坡段较长,水位较高。

采纳此法的根本条件与做土石戗台的根本条件相同。

石撑宽度4~6m,坡比1:

5,撑顶高度不宜高于滑坡体的中点高度,石撑底脚边线应超出滑坡下口3m以远,如图24所示,石撑的间隔不宜大于10m。

3、堤脚压重

保证滑动体稳定,制止滑动进一步开展。

滑坡是由于堤前滩地崩岸、坍塌而引起的,那么,首先要制止崩岸的继续开展,最简单的方法是堤脚抛石块、石笼、编织袋装土石等抗冲压重材料,在极短的时间内制止崩岸与坍塌进一步开展,详见崩岸抢护措施。

图24 石撑断面示意图

三、背水面滑坡抢护的根本方法

减小滑动力,增加抗滑力。

即上部削坡,下部堆土压重。

如滑坡的主要原因是渗流作用时应同时采取“前截后导〞的措施。

1、削坡减载

削坡减载是处理堤防滑坡最常用的方法,该法施工简单,一般只用人工削坡即可。

但在滑坡还继续开展,没有稳定之前,不能进行人工削坡。

肯定要等滑坡已经根本稳定后(大约半天至1天时间)才能施工。

2、在临水面上做截渗铺盖,减少渗透力

当判定滑坡是由渗透力而引起的,及时截断渗流是缓解险情的重要措施之一。

采纳此法的条件是:

坡脚前有滩地,水深也较浅,附近有粘土可取。

3、及时封堵裂隙,阻挡雨水继续渗入

滑动体与堤身间的裂隙应及时处理,以防雨水沿裂隙渗入到滑动面的深层。

保护滑动面深处土体不再浸水软化,强度不再降低。

封堵裂隙的方法有:

用粘土填筑捣实,如没有粘土,也可就地捣实后覆盖土工膜。

4、在背水坡面上做导渗沟

及时排水,可以进一步降低浸润线,减小滑动力。

5、做滤(透)水反压平台(俗称马道、滤水后戗等)。

如用沙、石等透水材料做反压平台,称透水反压平台,如图25所示。

图25 滤〔透〕水反压平台断面示意图

图26滤〔透〕水土撑断面示意图

 

 

6、做滤(透)水土撑

由于做反压平台需大量的土石料,当滑坡范围很大,土石料供应又紧张的情况下,可做滤(透)水土撑。

滤(透)水土撑,与反压平台的区别是:

前者分段,一个一个的填筑而成。

土撑的断面如图26所示。

7、堤脚压重

在堤脚下挖塘或建堤时,因取土坑未回填等原因,使堤脚失去支撑而引起滑坡时,抢护最有效的方法是尽快用土石料将塘填起来,至少应及时地把堤脚已滑移的部位,用土石料压住。

在做压脚抢护时,必须严格划定压脚的范围,切忌将压重加在主滑动体部位。

抢护滑坡施工不应采纳打桩等方法,震动会引起滑坡的继续开展。

8、导渗沟〔反滤层、梢料〕滤水还坡

先去除滑坡的滑动体,然后在坡面上做导渗沟,用无纺土工布或用其他替代材料,将导渗沟覆盖保护,在其上用沙性土填筑到原有的堤坡,如图27、28所示。

导渗沟的开挖,应从上至下分段进行,切勿全面同时开挖。

图27 导渗沟滤水还坡示意图

图28梢料滤水还坡示意图

第九章 堤坝漫溢险情的预测与抢护

实际洪水位超过现有堤顶高程,或风浪翻过堤顶,洪水漫堤进入堤内即为漫溢。

土堤是不同意堤身过水的,一旦土堤发生漫溢,就很快会引起堤防的溃决。

一、漫溢险情的抢护方法

1、袋装土埝〔粘性土〕子埝

这是抗洪抢险中最为常用的形式,广泛采纳的是土工编织袋,麻袋和草袋亦可。

为确保子埝的稳定,袋内不得装填粉细沙和稀软土,宜用粘性土、砾质土装袋。

装袋7-8成,最好不要用绳索扎口,可用尼龙线缝合袋口,使土袋砌筑服贴,袋口朝背水面,排列紧密,错开袋缝,上下袋应前后交错,上袋退后,成1:

0.3—1:

0.5的坡度。

图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