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8384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oc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oc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oc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oc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oc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docx

《doc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oc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docx

doc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

[doc]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

第29卷第1期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版)Vo1.29No.1

2008年3月JournalofHuaibeiCoal[ndustryTeachersCollege(NaturalScience)Mar.2008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

李伯春,侯峻梅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数学系,安徽淮北2350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傅种孙的教育思想及其产生的渊源,指出对当今数学教育改革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傅种孙;教育思想;启示;渊源

中图分类号:

0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7177(2008)01—0067—04

傅种孙(1898年2月27日一1962年1月18日)先生是我国着名的数学教育家和数学家.他于1920年

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部,当年留母校附中任教,次年任母校数理部讲师,1928年升为教授.解放后,

历任北京师大数学系主任,教务长,副校长等职.”六十四个春秋的生命却有四十二年从事教育工作?

1.”长期

的教育工作,使先生总结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今13我们重温先生的教诲,对素质教育,对数学教育改革无疑

是十分有意义的.

1修业与进德并行

傅种孙先生自幼从父辈接受私塾式的启蒙教育,读的都是”诗云”“子日”,18岁以前读了不少古籍,懂得

许多孔孟之道.致使他身上存有浓厚的儒家思想.

傅种孙先生在闲暇间和学生们谈话,多次赞赏私塾的教育精神.”那里的师生亲如一家.师母要给外地

的学生缝补衣服,老师给学生问医看药.弟子犯规,老师的戒尺也不留情.修业与进德并行;这才是有教有

育.新式学校浸有商业性质,冲淡了师徒间的感情,可以说是有教无育.当然学制不能倒退,但是作风不是仍

然可取吗?

”【2短短数语,先生把渗透”仁爱”精神的私塾教育情景写得栩栩如生.先生认为私塾中”修业与进

德并行,这才是有教有育.”而认为”新式学校浸有商业性质,冲淡了师徒间的感情;可以说是有教无育.”接

着又说”学制不能倒退”,”作风可取”.足见先生十分重视育人的作用,重视”修业与进德并行”的教育思想.

傅种孙先生说话,不徒托空言.自己的主张见解,每每亲自实践.先生尊师,为远酬师恩,虽山川莫阻.先

生爱生,因学生生病,则终日挂心.傅种孙先生严于律己,表率学生.或燕居,或施教,仪容言论,内外无二致.

备课的讲稿,都要一笔一画写得清清楚楚.图也画得规规矩矩.即便教

过多年的旧课,也要认真准备,四十年

如一日.他十分看不惯那些只顾挣钱,到处兼课而不认真准备的教员.他说:

”这样的教员,没有不误人子弟

的.”先生为人正直,爱国家,爱人民,重视人才,凡有一技之长,无不推襟送抱,多方延揽.治学每有深见,揭

幽阐微,剖析义理,多众人之所忽.对于学生,不论在业务上或生活上都严格要求.他还善于从一些平凡事务

中接受启迪,捕获至理.借以激励自己,勉励他人.总之,先生不但是”修业与进德并行”的倡导者,而且是”修

业与进德并行”的实践者.这种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可以说不无借鉴作用.我们今日的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和当年傅种孙先生的”修业与进德并行”的教育思想相比,可以说是其延续和

发展.

2卖米卖糠说——唯物主义的人才观

傅种孙先生”爱书,更爱人才,他知道韶华易逝,蹉跎一步就会埋没一生.凡遇可造之材,无不注意提拔.

士有冤抑,则不啻身受,虽非亲故,每每挺身而出,代为伸张正义;受牵连不顾也引.”

傅先生酷爱人才,多年来经先生推荐,提携,擢升的不乏其人.他直荐闵嗣鹤,信荐郑宪祖,擢拔王世强,

收稿日期:

2007—10—12

作者简介:

李伯春(1948一),男,安徽濉溪人,教授,研究方向为数学史和数学教育

68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版)2008年

电请梁绍鸿;他为了办好师范大学数学系,遍请国内名师来北师大任职授课;他想方设法让青年教师出国留

学,进修,或在系内进修,都已成为数学界的美谈.

傅先生对优秀学生,优秀人才酷爱,对能力差的学生也不摒弃.”先生在这方面是希望人尽其材,认为每

个人有一份力量,有人敏于思考,有人长实践;只要把力量用在正路上,都能给人类增加幸福.”他也向一些

平庸的学生说过,”人家卖米,nf~f1]卖糠,世界上也要用糠呀.”应该说傅种孙先生的人才观是唯物主义

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能力弱的学生也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将自己的长处用在正路上,同样也能促进社

会进步.人的能力存在差异是客观现实,这种差异的存在是长期的,列宁也曾十分明确的指出:

”期望社会主

义社会的人们在力气和才能上平等是愚蠢的】.”其实,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人们的能力存在差别可以

说是永恒的,绝对的.

赵慈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曾对”卖米卖糠说”评论说:

”但是这理论在目前不容易被人接受,这是因

为买主眼里的卖糠人不如卖米人高,也是当前值得研究的问题.”“教师有一点通病,就是不爱能力弱的学

生.”此评论已发表20多年了,今日读来,仍感新鲜.下面谈一点看法.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候,我们讨论傅种孙先生的”卖米卖糠说”仍然很有意义.

今日的素质教育,说到底,就是要全面关心学生成长,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全体学生

都全方位的健康成长.然而素质教育搞得再好,各个学生的发展水平也不会拉平.差别的存在就会导致一部

分学生去升学,另一部分学生去就业.所以”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成了一些校长们的治校箴言b】.

“成为有才能的人”,只要为四化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尽了力,我们就不必去计较是”卖米”还是”卖糠”.因为

“卖米”和”卖糠”都是社会的需要,社会上不能没有”卖糠的”.当然就具体工作而言,有的”卖糠的”行业,条

件可能艰苦些,待遇可能低些,需要的人才层次可能低些,由此可能会引起一些目光短视的人的偏见,认为

卖糠的人不如卖米的人.其实那些短视者往往都是一些卖糠的人,真正的卖米的人是不会看不起卖糠人的.

从另一方面看,卖米卖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卖米者不老实卖米,也可能成为卖糠者,卖糠者苦心经营,也可

能变为卖米者.至于一些教师不爱能力弱的学生,则是因为这些能力

弱的学生将来可能去卖糠.在那些教师

看来,卖糠不如卖米,有失自己的面子.其实,这与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学生”是背离的.

只要糠有用,那么世界上就一定有卖糠的.我们不追求人人卖米,但我们追求个个卖有用的东西,”给人

类增加幸福”,给”人家增加方便”.而这些,恰恰就是傅种孙先生所倡导的.傅种孙先生的”卖米卖糠说”与今

日的素质教育的主旨是相通的,我看是决不为过的.

3指示正规,矫正错误

傅种孙先生,”十四岁人中学,深爱几何学.从二十二岁执教以来,酷爱数学教育;讲授几何多年,曾以十

年精力研究几何基础.二十七岁编写《高中平面几何》(1982年改称《平面几何教本》),在北京师大附中试用

八年,一九三三年正式出版,不一两年,风行全国,对中学教育颇有影响….”在《平面几何教本》的序言中,傅

种孙先生写下了”多属众见不及的学理”,其中第十条写道:

”教学的技艺,一方面要指示正规,一方面要矫正

错误,必须兼施并用,才会有较好的效果.本书除告诉学生要这样这样以外,也时常告诫他们不要那样那样;

针对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希望他们免除这些毛病.”先生之言,可以说是不易之论.至于先生在编写《平面几

何教本》中贯彻这一精神,使得”当年采用这书的教师都说能收事半

功倍之效”,更可见先生金针度人已获成

功.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任何问题,一般地总有各种不同的正确方法,当然这里既有直接解法,也有间接解

法,而不论直接解法还是间接解法都属”正规”.因此教师能因势利导,向学生”指示正规”,无疑是解决数学

问题的良好途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因为解决任何数学问题,一般地,总是不能一下子就找到解决

的途径,往往需要多次地”试错”,所以教师能启导学生,对错误的解题方法进行批判,使学生迷途知返也是

十分必要的.”矫正错误”,且和”指示正规”“兼施并用”,无疑会使教学技艺锦上添花,教学效果好上加好.

“指示正规”使学生知道应该”这样这样”,以及为什么”这样这样”;”矫正错误”告诉学生不应该”那样那样”

以及为什么不应该”那样那样”.这样以来,教师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认识数学问题,不仅符合认识论的一般

规律,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归纳演译,判断推理能力也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但是,在当前的数学教育领域中,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人教导无方,往往使学生误人歧

途.前些年,我们参加淮北煤炭师范学院附中高中招生数学试卷批改工作,分批的题目大都是平面几何证明

题.其中”这样”“那样”不分的学生屡见不鲜,如果说这是学生的责任,倒也罢了.但有些问题的出现,教师是

第1期李伯春等:

傅种孙教育思想研究69

不能摆脱责任的.一些学生证题无术,解题无方时,便临时”创造条件”,再写上一个推出符号”j”,便得出结

果.不是栽赃,这些学生肯定是教师教坏的,因为这样做,说不定阅卷教师能给两分,一分值千金,何乐而不

为.然而这样做,科学精神没有了,人文素质的教育被扭曲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数学系大学三年级的《数

学方法论》考试中出了一道证明题,该证明题是假命题,是证不出来的.然而奇迹出现了,51人中竟有l7人

证出来了,其大致步骤也是在论据不足的情况下,最后用了推出符号”j”.这说明了”这样”“那样”“兼施并

用”这一教学技艺的训练必须认真对待.在数学教育中特别是在今日的素质教育中,很有研究的必要.

4方法为经,教材为纬

傅种孙先生在《平面几何教本》序言中第三条写道:

”几何所追求的不是要知道它如此,而是要知道它为

什么如此;不仅要知道它为什么如此,还得要领会从什么思路知道它所以如此.读了定理的条文就知道它说

的是什么,经过证明才明白它所以如此.假若这些所谓证明只有口头

传授,而不能心有领会,那么这流传二千

年,用遍五大洲的十三章《几何原本》只能是教员专利的秘方而已,还有什么价值可言!

”由此足见傅种孙先生

十分重视方法的学习和”领会”.正因为如此,先生考虑到初中生”在运用方法上还欠熟习”,就主张”高中应该

特别在这方面加强训练.”所以就在《平面几何教本》中”第一篇将推证方法总讲一遍,而后第二篇对于证定

理,第四篇对于作图题,都以方法为经,以教材为纬.这种安排无非想要启发学生,指示思维的道路.”先生讲

的是几何教材的编写,但是这种”以方法为经,以教材为纬”编排教科书的思想对其它数学分支,学科的编写

是有借鉴作用的.

傅种孙先生的教育思想,数学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丰富多彩,诸如对于一些方法,”作为重点反复申说”;

“竭力矫正旧日的讲法”;结合国故讲数学,”使学生数典而不忘祖”;”要中学教师都能居高临下”;”希望师范

大学数学系的教师了解中学实际”;”重视初等数学”等等,对今日数学教育,都有借鉴作用.

5傅种孙教育思想的渊源

傅种孙先生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的产生是有其深刻渊源的,下面作一些分析.

5.1曾读孔孟

傅种孙先生”十八岁以前读过不少古籍,懂得许多孑L孟之道”.孑L孟之道,主张礼治,强调传统的伦常关

系.”天地问人为贵之说,盖孑L,孟为首唱”【6】,而先生读书知礼,知行合一.当太夫人去世后,先生戴黑纱拒邀

吃酒,足见执古礼是多么认真.至于尊师爱生爱才,输资兴校,严谨治学,更体现了先生的”仁爱”思想.在驱杨

风潮中,在抗战期间,在解放战争中,傅种孙先生总是站在进步势力一边.解放后,”为促进人民教育事业”,更

是鞠躬尽瘁.”生而为人,而不重人,不爱人,可谓仁者乎?

”先生一生实践,表明了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仁者”.

“修业与进德并行”既是先生的自身实践,也是先生寄学生的厚望.至于”卖米卖糠说”则是先生”重人,爱人”

的具体体现了.

5.2不为外物所移

傅种孙先生一生治学,治事,以至教学,着述,成就斐然.究其原因,实为”不为外物所移”.然这种精神的

取得也自有其原因.”沿着先生的生命痕迹追溯上去,应该说是幼年时期家庭的艰苦.一目失明的寡母,产业

破落到只剩三亩半田,在旧社会里带着五个不成年的孩子过活,还要供给一个孩子读书,其中困难可想而知.

然而太夫人全凭自己的劳动战胜了艰难.这就是教育.”母亲的榜样,使先生”体会到困难不能阻止有志人.一

时的失败总难免,最后的成功总能来,这一点认识就能使人永远向前?

】.”所以,先生为了研究问题,常夜以继

日,废寝忘餐,在附中教课,也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先生深夜工作,”仿佛是与生俱来的特别功能”,非一般人

所能比拟.这是母亲的教育所起的作用,伟大的精神力量一直鼓舞着先生.

5.3献身教育

傅种孙先生任北平师院教授会主席时,曾写《师院教授为四——暴行声明》,其中有:

”同人不敏,既已献

身教育,自应保护学府,爱护青年,与国家留一线命脉.”“献身教育”,这是先生一生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先

生”献身教育”,”不为外物所移”,对学术研究,教学研究强学力行,精益求精,所以对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研

究,均有较深造诣.傅种孙先生终生从事数学教育,而”研究中学数学教育,是他极特有的兴趣.他既是土生土

长的中国数学家,又是有为有守的数学教育家乜1.”矢志不渝的追求,无私的奉献,终生的实践,使先生的教育

思想相继产生.

7O淮北煤炭师范学院(自然科学版)2008年

5.4追求崇高与永恒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对于所有师范大学

的师生而言,也应是崇高而永恒的

追求.傅先生要办”全国第一流”的师范大学数学系1,他的人才观和用人之道,我们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傅先生身处师范大学,深感初等数学研究之重要.他便以身作则,居高临下,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就在讲习班中为中学理科教员讲解大量的中学数学内容.他还发表了一些关于中学数学教育的论文,并编着

了一些数学教科书.傅先生无数学方法论专着,但先生对于数学和数学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善于作哲学

思考,他的《高中平面几何》(1933年出版)和《扩张与因袭》(1935年出版)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与波利亚的《怎

样解题》(1945年出版)和《数学与合情推理》(1954年出版)比较,都有独到之处【81.在2O世纪3O年代,傅先

生和余介石,赵淞三教授被誉为”三大中等数学权威”,而”高等数学研究,吾犹人也.若夫初等数学研究,敢谓

全国无出某之右者”,却也道出了”数十年前的实情”.但愿师范大学中傅种孙式的居高临下的教授能够越来

越多.

傅先生是我国研究数学基础的先驱.在2O世纪2O年代,他率先翻译出版了罗素的《算理哲学》(1922

年)和希尔伯特的《几何基础》(1924年),这是关于数理逻辑和数学基础的两部经典名着.其翻译出版对我国

数学界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启动了我国数学界对数学基础的研究.傅先生开创了我国数学界研究数学基础

之先河,这在我国数学基础早期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91.而他编着的各种数学教科书也多受到上述两部着

作的影响.

傅先生开展科学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基础理论研究和数学教育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他是2O世纪初

期数学教育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和师大同人一道,设教坛,编教材,办杂志,办算学丛刻社出

版国外数学名着,国内学者的学术着作以及自编的教科书,传播现代数学理论和现代数学的科学精神,由此

推动了教学改革.他取得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总结,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数学近代化运动的倡导

者之——克莱因在第5届(191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数学教育委员会上担任了主席,他强调要用近代数学的

观点改造传统的中学数学教学内容?

...而傅先生的革新主张是和克莱因的观点一致的.傅先生践行”学为人

师,行为世范”,修业精益求精,进德身体力行,致使其教育思想和数学教育思想萌生,发展.

总之,傅种孙先生的教育思想是丰富的,其产生皆有其根源.今撰写此文,以表我们对先生的敬意,他和

德国的克莱因,美国的波利亚,都同样应该得到我们的敬仰和热爱.

参考文献:

[1】傅种孙.平面几何教本,弁言[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

[2】程民德.中国现代数学家传,傅种孙[M】.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3】《赵慈庚数学教育文集》编辑委员会.赵慈庚数学教育文集,忆傅种孙先生[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4】『苏】克鲁捷茨基.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M】.李伯黍,译.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

[5J姚德义.大中学校校长治校箴言[M】.北京:

气象出版社,1998.

[6】[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前言[M】.陈戌国,标点.长沙:

岳麓书社,1987.

[7】傅种孙.傅种孙数学教育文选[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王光明,杨世明,周学智.傅种孙”数学科学方法论”研究的早期工作[J】.曲阜师范大学,2003,29(4):

lll—l14

[9】孙永生.纪念傅种孙先生….数学通报,1994(4):

1,15.

[1O】邓宗琦.数学家辞典[M】.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TheResearchonFuZhongsunThoughtofEducation

LIB0-chun.HOUJun-mei

(DepartmentofMathematics,HuaibeiCoalIndustryTeachersCollege,2350

00,Huaibei,Anhui,China)

Abstract:

Inthispaper,wediscussFuZhongsunthoughtofeducationandanaly

sehistoricaloriginsofhis

thought,pointouthisthoughtisofgreatvaluetousformathematicseducationr

eformaswel1.

Keywords:

FuZhongsun;thoughtofeducation;inspiration;orig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