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8119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docx

《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docx

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方案

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和问题。

因此在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时对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指导,是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淄博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2005-2008规划〉(试行)》,进一步指导和规划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

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5、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

6、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

7、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

8、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9、助人与自助相结合。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是:

1、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分阶段目标:

1、初一年级目标:

入学适应问题。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内容(独立):

(1)驾驭中学的学习生活(学习方法)

(2)众人拾柴火焰高(自我价值)

(3)做一个快乐的人(乐观开朗的心态)

(4)我是谁(自我认识)

(5)如何诊断行为习惯(自我测量)

(6)自我改变有妙法(行为矫正)

(7)筑起防范恶习的城墙(杜绝对烟、酒、毒、赌的好奇心)

(8)当不幸降临的时候(心理承受方法)

2、初二年级目标:

学习适应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

能够认真刻苦的学习,及时调整“厌学”心理;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培养。

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培养。

内容(自控):

(1)镜中的我(悦纳生理变化)

(2)青春的快乐与烦恼(认识青春期心理)

(3)交往心态PAC(人际交往)

(4)学会说不,学会自我保护(抵御能力)

(5)不下苦功何有乐(意志培养)

(6)开发大脑有诀窍----发散性思维和突破定势(思维方法)

3、初三、初四年级目标:

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就业方面作出合适的决定。

内容(耐挫):

(1)人生发展的六个阶段(心理发展知识)

(2)人生百味(人生价值取向)

(3)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意志力)

(4)成功者的个性物质(榜样启示)

(5)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择业指导)

(6)保持考前最佳状态(情绪与作息调适及处理压力技巧)

(7)告别母校,迎接挑战(情感与进取)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不利的各种影响,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2、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3、重视开展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教师要具有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进行心理辅导的技能,同时,要在提高自身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有显著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实际出发,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分阶段设置具体的教育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

1、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

2、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

3、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

4、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5、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将心理学的基本常识直接引进课堂,通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直接的一种手段,也是当今中学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它为所有学生都能够接受到基本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保证。

我们所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包括“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和“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两门,二者在目标任务上各有侧重,在内容安排上各有特点。

学法指导课重在对学生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包括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高效率地学习、记忆规律、记忆策略、思维方式等。

心理健康指导课主要在初一年级开设,上课时以班为单位,每一课围绕一个中心,对学生的中学生活适应、情感、意志,以及人际交往等进行指导,包括适应教育、挫折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交往技巧训练等,并运用故事法、情景法、角色法、讨论法、设想法等方法,在老师精心设置的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完成应和矫正、人格重塑、心理调适等。

对初二、初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结合目标,针对年级的实际,进行不定期专题讲座的形式来进行,同时注重各学科的有机和谐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过程,自觉地遵循有机、有意、有序地渗透心理素质教育,有效地避免和防止了学科教学中心理问题的发生,教师做了有益的探索。

班主任则结合学生心理特点,适时地召开心理教育主题班会,加强家访和个别谈话,基本形成班主任、各学科教师、全校教职工都关心和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新局面。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积极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心理环境,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班级团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也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开展多种形式的个案咨询,尽心为学生服务。

为了拓宽师生间心理交流的渠道,加强对学生的个别心理辅导,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每周二、四课外活动时间开展面询。

在学生集中的教学楼分别设立了心理咨询信箱,并委派专人定期开箱时回信。

为提高咨询人员的水平,我们要求面议教师对咨询电话都要作好记录,事后整理成文,回信要一式两份,并将其中一份与原信合订在一起,按其内容归纳分类,针对学生提的问题组织学习,开展研究,以提高咨询人员的水平和咨询质量。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

为更好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加强科研资料的积累,我校建立学生的健康档案。

心理档案由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负责保存管理。

档案中记有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状况和各种心理测试结果和个别咨询的情况。

班主任老师也要将学生的德智体方面的表现提供经给“健康中心”记入档案。

学生在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也可看个人的心理健康档案,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面对现实,积极进取。

班主任老师根据工作需要,在十分注意保密的前提下,可随时借阅本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使健康教育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4.提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调适的机会与场所,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健康的形成。

(1)提供心理自助餐,开展读书活动。

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心理自助餐,购置了一部分有关心理知识方面的杂志、报刊、书籍,在“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图书阅览角”。

 

(2)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测试。

通过心理测试及其结果的科学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产为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5、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和社会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一项系统工程,是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职责。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

学校要在校长领导下,以政治教师、生物教师、班主任和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要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要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一个方面,为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

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从实际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使他们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有效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积极开展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培训,通过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培训,使每个教师都能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

六、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

组长:

刘荣斌

副组长:

王东边翠霞陈维忠

成员:

胡庆传张仲岩崔海波张艳王希山

心理健康教育小组成员及分工情况

边翠霞:

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

王东:

负责南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工作

陈维忠:

教师心理健康的调试与疏导

于长海:

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王希山:

初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崔海波:

初三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胡庆传:

初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张艳: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考评

毕国红:

学生个案心理辅导

 

索镇一中

2008年3月

 

 

索镇一中心理健康教育

实施方案

 

索镇一中

2008年3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