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docx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代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现代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1 新版绪论
中国的外语教学实践需要自己的教学理论指导:
首先,语言教学对象不同。
主要:
母语背景和母语文化背景,母语的特殊语言结构特点和母语文化背景对中介语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
第二,语言教学的环境不同。
母语使用的环境、师资、教学方法的不同对目标语输入的数量和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三,国人学外语的目的与他国学习者不同。
第四,中国“官本位〞的文化中,只有建立在调查和实践基础上的外语教学理论才有说服力和生命力,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长官意志〞对外语教学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使教学实践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
我国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落后
① 缺乏专业的研究队伍
② 缺乏系统的研究和对重大、宏观问题的研究,如师资培养理论、课程设计理论、教材编写理论
③ 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际脱节。
论文是为了发表,为了评估 ④ 教师理论意识淡薄。
没精力关注;理论太理想化
2.师资质量不高 3.教学资源匮乏 4.教学理念落后 5.应试倾向明显 6.权钱干扰严重。
“长官〞说了算,“形象工程〞
第一章
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从研究如何教到研究如何学
传统外语教学重点:
如何教。
更关心教材编写、教学法设计等。
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的发展,人们发现必须重新认识外语习得的本质与相关因素。
研究重点转移的原因还有:
1.教学方法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本人与主体的个性特点 2.教学方法经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认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差异,其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等都影响课堂表现
4.母语习得研究证实了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作用
外语教学中考虑的重点不再是“该教什么〞,
而是1.促进习得的条件是什么;2.如何在课堂上创造这些条件
对学习者的研究包括1.学习者个体差异的研究;2.学习过程的研究
学习者个体差异:
年龄,性别,语言潜能,动机,认知风格,性格等
关键期假说:
儿童大脑有一个逐渐成熟,功能逐渐固定化的过程。
主要体现在语音的精确度上。
可能的解释:
大脑中专司语音的部分较早地完成固定化得过程,而学习其他语言成分的机制则与认知能力有关,因而也受到性格,动机和态度等情感因素的制约。
母语习得与外语学习在生理基础和社会心理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母语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习得语言的同时,也学会了看待世界和周围环境的方式; 外语学习如果在掌握母语之后进行,则认知基础发生了变化,学习任务已不同于母语习得。
语言潜能包括:
Carrol认为:
1语音编码能力 2语法意识 3语言学习推理和概括能力 4 记忆力 Pimsleur认为:
1 语言智力 2动机 3 听力 Skehan认为 1音位编码能力 2语音分析能力 3记忆力
语言潜能研究的局限和困难:
很难区分一般智力和语言潜能,语言潜能与诸多其他因素有关,如认知风格等。
认知风格指人们接受 组织和检索信息的方式上的差异。
包括场依赖型和场独立型。
不同的学习目的和任务,不同的学习环境需要不同的认知风格。
学习过程的研究:
经历了从对比分析到偏误分析,再到中介与分析的过程。
研究的重点:
1.原有知识的作用
原有知识包括:
1母语知识;2对语言的一般知识;3世界知识 偏误分析发现,外语错误只有一部分是由于母语知识的干扰引起的,另一部分由于认知因素,如过度概括,过度使用类推规则导致,还有一部分难于确定其真正原因。
学习者的原有知识作用:
1促进学习,即正迁移;干扰外语学习,即负迁移。
现在研究重点:
1.如何确定正负迁移的比重和性质;2.如何提高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学习者策略研究:
研究重点:
1.分类 2作用 3影响策略使用的因素
分类:
1 学习策略:
以最小的努力,有效地利用原有知识和外语知识学习新的外语知识 2交际策略:
交际时因外语知识不足而使用的种种补偿或回避手段。
教学实际:
培养学习者的良好学习习惯与基本交际策略。
理论上:
策略研究有利于揭示外语学习的本质第二节语言使用研究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培养现代语言学研究由注意语言的形式分析逐渐过渡到注重语言的功能分析。
代表性学科:
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
社会语言学理论中有关交际能力的讨论,构成了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反思和回归传统外语教学法中占主导地位的:
语法翻译法,听说法。
主要内容:
语法规则的讲解和操练。
Widdowson:
语言的组成:
1综合性的,词块;2分析性的,语法规则语法起调节作用,必不可少。
要培养学习者的语法意识,而不是机械的句型操练。
要通过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使学习者感受到语法规则并逐步掌握。
文学教学对外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作用:
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提供了丰富而有趣的语言输入2文学作品反映了民族文化,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深入料与目的语社团的文化。
第二章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目标和方法第一节目标目标是解决外语教学实践中的理论问题。
首先,研究外语教学的本质特征问题。
语言是什么,语言学习是什么样的过程。
语言是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文化载体和文化象征,是符合系统。
研究外语教学的本质,必须研究学习者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策略与社会因素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还要研究语言环境,教学环境和其他环境等的影响。
其次,要研究外语教学的目的。
环境和实施手段等问题。
要结合国家的语言政策,政治和经济需求与学习者的个人需求等。
然后才能制定教学政策、教学大纲,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目标,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等环节。
第三,要研究教学方法。
如何贯彻教育学和心理学原则,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节相关学科语言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学
外语教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Stern的三层次模式:
第一层次:
理论基础,包括:
语言教学史,语言学,社会学,社会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学等研究成果。
第二层次:
中间层次,应用型理论,如学习理论,语言理论和教学理论。
第三层次:
实践层次,方法论,如目标,内容,步骤,材料和结果评估;组织结构,如计划和管理等。
相关学科的研究是外语教学理论的基础,从而影响学习、语言和教学理论的形成,继而指导实践层次。
优点:
1 全面考虑了相关因素;2 充分注意了各层次之间的互相作用;3指出了语言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外语教学必须建立自己的语言理论和描写模式,相关学科只是启发它,而不是直接应用
第三节 教学研究的三个层次
1 本体论层次,哲学基础层次。
研究目标:
语言和语言使用的本质与外语学习过程的本质。
2 实践论层次。
研究外语教学的具体实施,如组织机构,教师培训,大纲的制定,教材编写,测试评估等。
3 方法论层次。
研究外语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重点是具体教学方法的使用。
外语教学与母语教学在本质上的异同:
相同点:
1.都需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
如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一定的语言环境。
2.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交际能力。
3.都必须掌握语音 词汇 语法等要素和受文化制约的语用规则,都必须形成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
4.大体上都经过感知 理解 模仿 记忆 巩固 应用阶段。
不同点:
1.动力不同。
儿童学习母语是出于本能,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有天然的动力。
成人学习外语是受意志支配。
2.环境和方式不同。
母语有天然的环境,“沉浸法〞。
外语是在非目的语环境下,课堂上,缺乏真实的交际环境,难以培养交际能力。
3.过程不同。
母语学习是与生理、心理的发育同步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发展。
4.文化因素习得的不同。
儿童学习母语,自然习得文化和社会价值。
5.主体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这是最基本的不同。
母语学习者一般为儿童,外语学习者一
般为成人,其认知和情感方面的个体因素不同。
首先,生理,心理和认知基础不同。
学习者的年龄,文化背景和原有语言知识与世界知识对外语习得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年龄小的可以不费力地“吸收〞语言,年龄越大,学习的速度和掌握的熟练程度越受影响。
其中,我们不能排除生理上,即语言习得机制〔LAD〕的变化原因,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社会心理因素与学习者原有知识对外语学习过程的影响。
社会心理因素,即情感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和态度。
态度消极,则阻力大,效果差。
年龄增大,对母语的熟练程度高,语言习惯和意识就越强,对新的语言系统和习惯的获得就越受影响。
其次,学习一门外语就意味着学习跨文化交际,学习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和习惯。
外语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 1.系统原则
语言是符合系统,要突出语法教学的重要作用。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有助于学习。
2.交际原则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交际,途径是通过交际实践,工具为目的服务。
交际能力:
语言知识和交际知识。
两者相互促进。
3.认知原则
充分考虑到学习者原有的语言知识和世界知识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有意识的对比母语与外语之间的结构特点的异同,加深对新系统的理解。
充分考虑学习策略和记忆习惯的作用。
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4.文化原则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重要组成部分。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
外族文化知识的获得,1对历史文化的研究和学习;2 对文学作品的研读;3 对生活习惯和方式的了解。
5.情感原则
对学习者动机和态度加以引导,对性格,兴趣、情绪加以培养和控制。
其他原则:
阶段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
外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基于的认识:
1.教学方法服务于教学目的,方法本身无优劣,关键是何时 何地 对谁 为何使用。
2.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并非一成不变。
3.“拿来〞时必须考虑国情。
过去存在的问题:
1排他性。
否定其他教学法的有效性
2 片面性。
直接法只强调语言的结构特性,忽视交际的本质。
3 繁琐性。
如沉默法。
要去粗取精,同时考虑到学习主体的认知因素。
第三章 外语学习的特点和过程分析
第一节 母语 第二语言习得与外语学习
第二语言指在本国语母语同等或更重要地位的一种语言。
可泛指任何在母语之后习得的语言。
外语指在本国之外使用的语言,目的是为了旅游或阅读文献等。
第一语言,母语和本族语的共同点:
1最早习得,常常是在家庭环境下习得。
2 熟练程度高,语言直觉强。
第二语言,外语和非本族语的共同点:
1 是双语现象
2 时间上次于第一语言
3 熟练程度上一般不如第一语言
4 习得方式一般是学习教育、家庭教育或自学
狭义的第二语言与外语在语境、语言输入、情感因素、认知基础和掌握程度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第二语言一般有比较自然的语言环境,如在美国学英语。
外语学习者很难有这样的环境,如在中国学英语。
其次,语言输入,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获得较理想的可理解性输入,如“针对外国人的谈话〞,“教师语〞,“同伴语〞等。
再者,第二语言学习者有强力的学习愿望和动机,如为了减少种族歧视,争取同等待遇,择业,晋升等综合性动机和工具动机。
对于欧美学习者,相近的文化背景和相似的语言特征产生更多的正迁移。
对于中国学习者,母语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文化传统,语言特征,包括语音、语法和文字系统的差异,带来很多困难。
最后,熟练程度。
第二语言学习者可达到近似于本族语者的程度,外语学习者很难达到。
习得与学习:
习得是自然成熟的,无意识的,在自然的环境中
学习是在正式环境下,如课堂,有意识地学习语法知识和使用规则的过程。
克拉申认为:
习得只有在自然地语言环境下才能产生;
学习作为有意识的对语法规则的学习和训练,不可能导致习得。
作用充其量有2个:
1监控学习者的语言使用,避免或改正错误 2 满足对语法知识的天生的好奇心。
母语习得是社会化的过程。
外语学习是在母语习得后开始,认知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
外语学习过程是否有意识取决于学习任务、方式和目标。
学习过程包括习得和学习,两者没有本质区别。
在认知心理学看了,外语知识和母语知识属于同一个知识系统。
外语学习过程实际上是大脑中语言知识结构重组的过程,随着输入的外语知识越来越多,大脑中的语言知识结构逐渐调整到能处理两种或更多信息状态。
语用错误的出现表明母语交际能力也会迁移。
第二节 外语学习主体分析
1.年龄
关键期假说:
过了一定年龄,即使有语言环境也很难顺利习得一种语言。
我们设想,大脑中确有一个功能相对固定化的过程,但这一过程相对缓慢。
关键期的起止界限不是突然的清晰的。
外语学习的起始年龄越早,语音的精确性越高,很可能专司语音的神经元更早专业化。
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技能有不同的关键期。
至于年龄越大,习得的速度和程度下降,可能是大脑中的语言习得功能逐渐下降,以与认知功能,如有记忆力逐年下降的趋势。
结论:
1起始年龄并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习得的程序或者路径;任何年龄都可成功。
2起始年龄明显地影响习得的效率和速度。
如在语法、词义和词汇方面,少年组比儿童和成年组表现更为出色;
学习时间长短影响习得的成功程度,其实起始年龄影响语音的精确性。
2.智力
有人认为语言潜能和智力因素是平行的。
在母语习得过程中,智力不是决定性因素,除非弱智,一般儿童都能获得完整的语法能力。
Cummins提出两种能力:
1认知/学习语言能力,它与一般智力有关。
2 基本人际交际能力,是口头交际能力的必需组成部分,是影响社会语言技巧的因素。
这两种能力互相独立,在母语和外语学习过程中都起作用。
意义:
在自然环境中学习外语,智力不起决定作用;
在课堂中,侧重于语言形式教学时,智力很重要。
年龄越小,智力因素的影响越小;学习环境越正式,越需要分析综合能力和技巧,智力因素的影响就越大,反之亦然。
启发:
1.智力不同的学习者,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学习效果会更好;
2.侧重交际的活动对智力一般的学习者更有效,侧着形式分析和记忆的更有利于智力较高的学习者
语言潜能:
指学习者所具有的某种能力倾向。
包括:
1.语音能力,指识别语音成分与储存到大脑里的能力;
2.语法能力,指识别语言中句法结构的能力,指学习语法或组词造句时显示的潜在能力。
3.推理能力,指语言学习者分析语言素材并由此确定意义与语法形式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09年考过这二人观点的比较
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是一种天赋,一种语法能力,一种普遍语法。
体现在人类的婴儿在接受了一定的语言素材后便可以自动发展成某一特定语言的语言规则,从而创造性的使用该语言。
社会语言学家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是指语言使用者根据社会情景因素,恰当地运用语言规则的能力。
这扩大了语言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内涵意义,涉与到了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之外的知识。
母语的习得似乎与个人的智力倾向不是十分有关,智力一般的人也能完美地掌握和使用母语 但是,外语学习的成败却与学习者的潜在的语言能力和其他智力倾向是密切相关的。
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不一定是平行发展的。
从语言知识角度来看,婴儿学习母语是从无到有的〔从普遍语法到个别语法〕,而学外语则是在已具备了一套具体语言的规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原有的知识必然会发生迁移。
从交际的角度看,学习母语是社会化的过程,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接受社会规约和文化价值的过程;外语交际涉与到跨文化的问题。
从认知能力角度,婴儿学习母语,是用母语来认识周围世界、判断事物的过程; 而外语学习者已经完成了依靠语言社会化的过程,认知基础发生了变化。
学习外语用到的四种知识:
1.关于人类语言和语言交际本质的一般知识; 2.母语结构的特殊知识,或其他所知语言的知识; 3.目的语知识; 4.各种非语言知识。
除去天生的语言听说能力外,外语学习潜能与人的一般智力水平有极大关系,同时也与一般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策略有关,语言潜能说到底是对语言特征的敏感性。
学习潜能对习得的影响主要是在速度上,且有一定限度。
因为不同能力类型的人可以利用另外的优势来克服某一方面的缺陷。
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外语时的新的认知基础,鼓励利用原有知识,运用分析和归纳能力。
词汇教学中,注意对比母语和外语词汇系统的异同,培养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语言使用规则的教学中,更加注意交际能力中的文化因素的作用,使学习者的外语知识和交际能力同步发展。
认知风格:
指接受、组织和检索信息的不同方式。
场依赖型:
依靠外部参照系处理有关信息,从整体上认知,往往缺乏主见,社会敏感性强,易与他人进行交际。
在自然环境中习得易于成功。
场独立型:
以自我为参照,倾向于分析,有独立性,社会交际能力弱。
在课堂正式环境中占优势。
情况很可能是:
不同的学习目的、任务和环境,需要不同的认知风格或学习策略,要引导学生发挥特长。
情感因素 1.动机和态度 动机:
〔1〕对某种活动有明确的目的性;〔2〕为达到该目的而做出的努力。
态度:
1.认知成分,即对某一目标的信念;2.情感成分,对目标的好恶程度 3.意动成分,对某一目标的行动意向与实际行动
三种态度:
1.对目的语社团和其本族语者的态度;2.对学习该语言的态度;3.对语言和学习语言的一般态度。
态度与动XX切相关。
态度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通过动机。
态度影响并决定动机。
Brown 区分的三种动机:
整体动机:
对外语的一般态度。
情景动机:
比如在自然习得情况下,学习者动机不同于在课堂上的学习者的动机 任务动机:
对具体任务的动机 最流行的动机分类:
综合性动机:
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兴趣,期望参与或融入该社团的社会生活 工具性动机:
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考试、晋升等。
据认为,综合型动机往往更易习得外语。
动机、态度与外语习得的共识:
1.动机和态度是决定不同学习者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的主要因素
2.动机和态度的作用与能力的作用不是一回事。
最成功的学习者是既有才华又有强力动机的 3.有时综合型动机有助于成功,有时工具型更易成功,有时共同起作用。
4.动机的类型与社会环境有关
5.动机和态度主要影响外语习得的速度,对习得的路径和程序并不影响
个性:
外向型与内向型
同性格的学习者对不同的学习任务运用了不同的策略。
外向型的学习者,他们善谈和善于反应有利于获得更多的输入和实践的机会,但是他们往往不是十分注重语言的形式;而内向型的学习者,更善于利用他们沉静的性格对有限的输入进行更深入、细致的形式分析,尤其在注重形式和规则教学的课堂环境下占有优势。
对不同性格的学习者:
1.顺水推舟,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在不同场合,让他们各自发挥特长; 2.促使他们想相反的方向转变,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
理想的外语学习者〔09年考点〕:
1.能适应环境中的团体活力,克服负焦虑和干扰; 2.寻找各种机会使用目的语;
3.利用所提供的机会练习倾听针对他输出的目的语,并作出反应。
即注重意义而非形式; 4.通过学习技巧来补充与目的语社团成员直接交往的不足;
5.至少在语法学习的初始阶段,是个少年或成年而非小孩〔因为需要推理演绎能力〕; 6.具备足够的分析技巧和接受、区分和贮存外语的特征并监测错误; 7.具备学习外语的强烈“整体〞动机并具有强烈的“任务〞动机; 8.愿意冒险,用于实际;
9.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环境。
第三节 学习过程研究
原有知识:
1.母语知识;2.对于语言的一般知识;世界知识 原有知识,尤其是母语知识对外语习得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学习者本人对这种知识的意识程度〔awareness〕。
年龄小由于母语本身的交际能力有限,掌握的交际功能有限,对语言的明确意识程度小,因而受母语知识的影响程度小;相反,成年学习者受母语的影响程度大很多。
50-60年代,行为主义语言学理论时期,部分对比分析研究者认为:
母语知识负迁移是外语学习困难的唯一原因,只要通过母语与外语异同的对比即可预测学习者的困难所在。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偏误分析发现:
只有25%的外语错误可以归结为母语的负迁移,其他往往由于过分运用一般认知手段,如类推、概括等。
关于习得顺序〔sequence〕的结论:
不同母语背景的学习者习得某一外语的顺序是一致的。
怀疑的理由:
1.受试对象是在自然地目的语习得环境中学习外语的,母语知识的负迁移受到限制; 2.研究的对象仅仅是某些数量有限的语素和句法结构;
3.把那些语素和句法结构的使用的频率和准确率作为习得的标准缺乏心理学上的支持。
4.忽视词汇、语义和语用方面内容的倾向
中介语的两种意义:
外语学习者所学的外语知识是一个逐渐积累和完善的过程,整个过程形成一个连续体;
2.这个连续体上的每一个时点都形成一个系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研究的意义:
了解学习者处于哪一个学习阶段;
2.了解学习者采用了哪些学习策略;
3.认识外语学习过程的特点,帮助更好地设计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人类的大脑在吸收了新的信息后,原有的知识系统必然发生重组〔reconstruction〕。
词义、句法规则和语用知识的重组,无不影响学习者整个外语知识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重组过程中,某种知识发展成一种技巧,又逐渐成为一种常规〔routine〕。
经过实践,技巧和常规形成了一种自动的〔automatic〕过程,成为一种能力。
中介语研究的三个方面:
1.对比分析;2.迁移分析;3.偏误分析。
1、3是重点
对比分析:
盛行于20世纪50-60年代,那时人们认为通过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对比研究,可以预测到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推测出学习者语言中可能发生负迁移的部分,从而在教学中突出重点,达到避免或减少外语错误的目的。
60年代末起,对比分析法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受到怀疑和批评。
有时候,语言间差异大的部分反而容易掌握,差异不明显的却往往是最容易犯错误的地方。
后来逐渐被偏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所代替。
代表人物Lado的著名公式:
〔目的语中〕与学习者母语相似的成分对简单的,相异的是困难的。
理论含义:
1.我们可以对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进行对比;
2.根据对比分析的差异,我们可以预测会引起困难的语言项目和可能犯的错误; 3.我们可以利用这些预测来决定课程和教材中的哪些项目需要进行特殊对待;
4.对这些特殊项目,我们可以利用强化手段〔如重复和操练〕来克服母语干扰,建立新习惯
心理学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理论和联想理论。
在这些理论中,语言被看成是一种习惯。
学习外语就意味着学习一套新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旧的习惯〔母语知识〕比如对新的习惯〔目的语〕产生影响。
母语与目的语相似的地方促进学习,相异的地方阻碍学习。
差异大则困难大。
这种原有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发生影响的现象被称作“迁移〞〔transfer〕。
促进新知识学习的叫正迁移,阻碍新知识的学习的被叫做负迁移。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外语学习中的错误时母语习惯负迁移的结果。
教师应设法预测错误,通过对比,发现差异,预测错误,课堂上就可以重点讲解来克服由于母语知识负迁移引起的困难。
对比分析的贡献:
1.形成了一套较为严密的对比分析方法。
程序是描述、选择、比较、预测;
2.通过对不同的语言特征的描述和比较,发现许多特殊的语言现象,丰富了普通语言学理论 3.积累了丰富的语言研究素材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