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绪论 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6859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8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 绪论 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必修一 绪论 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必修一 绪论 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必修一 绪论 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必修一 绪论 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 绪论 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docx

《必修一 绪论 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 绪论 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 绪论 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docx

必修一绪论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

必修一绪论教材分析和教学指导

(一)了解语文必修①教材的编写意图

从《普通高中课程教科书语文(必修①)》编写说明来看,突出了以上几点。

1.力求照顾高一学生“初始”的特点

高中语文必修①是提供高中必修课起始阶段使用的,所以,在选文、撰写导语以及确定“研讨与练习”的题目上,不但力求照顾高一学生“初始”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而且力求体现初高中语文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上的异同,以便明确师生在认知上的定位,促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使教和学在效果上达到本质的提升。

作为高中起始阶段,要面对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形成的基本语文能力,而作为“起点”的“初始”相对应的就是发展问题。

高中阶段与义务阶段的语文课程相比,对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在语言运用方面,义务教育阶段重在使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一般规律,而高中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用相对多样的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关注探究的形式,学会探究的方法,高中阶段这种在通过问题的探究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重在理解感悟作品,而高中阶段则强调根据学生知识与身心发展的水平和实际需要,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和批判能力,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民主、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知,以适应现实生活和自身实际发展的需要。

例如:

必修①第一单元,作为学生升入高中接触语文的第一块知识,本单元“阅读与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力求借助诗歌中典型的、具体的意象,来倡导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从而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交流建构起心灵的联系,达到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这就要求在阅读与鉴赏中不能局限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而且更加开放地对诗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感受、思考、领悟、拓展与整合。

必修①第三单元,是学生升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一个现当代散文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写人叙事散文。

对于这类散文,学生并不陌生。

但初中阶段的要求侧重在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语言,对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高中阶段,则强调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品文”来“品人”,通过阅读、鉴赏、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就本单元教学而言,老师一定要注意把握学生的起点在哪里,朝什么方向去发展。

2.落实本套书综合性的特点

“综合性”是指:

第一,教学目标的综合。

教科书中包含“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

就必修①第一单元,要求对本单元的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意象”,这是“过程和方法”方面的要求。

而本单元选用不同时期不同作家的作品“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是“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要求。

“感受充溢于作品的真情。

”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

其三个维度目标在本单元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第二,课程内容的综合。

学科本身各种要素的综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内容的综合,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综合。

语文学科与跨学科内容的综合等。

例如,第一单元《沁园春长沙》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毛泽东既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

课外欣赏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作品,并与同学交流心得”,就是对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的综合,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沁园春·长沙》这首诗的思想内涵的理解,又可以使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阅读或拓展课外未知的阅读,培养积累整合、联想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内容的综合由此得以体现。

又如,第三单元《记念刘和珍君》一课“研讨与练习”第四题:

“关于‘三一八'惨案,除课本介绍的之外,你还了解哪些?

你对刘和珍、杨德群等受害学生了解多少?

你还读过其他作家描写和议论这场青年学生请愿运动的文章吗?

查阅有关资料,作些归类、分析,拟出发言提纲,与同学交流、讨论。

想想扩展阅读和交流讨论怎样深化了你对课文的理解,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写一点心得体会。

”这就是通过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综合,既要求联系课文,整体深入地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又要求放宽眼光,开拓思路,广泛地搜集材料,深入地思考问题,并与同学合作、讨论,得出自己的认识。

第三,过程和方法的综合。

教科书是一个载体,力求让学生通过对多种学习过程的体验,采取多种学习方法,立足于自己的特点,各取所长、各尽所能,充分展示自我思考、领悟、应用和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例如,必修①第一单元三课四首诗的“阅读鉴赏”过程的设计都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多种方法和形式对原始文本阅读与鉴赏,把握住诗歌中意象或思想感情进行多重对话,实现多维思想碰撞和动态心灵的交流。

让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诗歌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初步形成了鉴赏的能力。

(二)了解语文必修①教材的板块安排

本册教材是高中必修课程起始阶段使用的教材,与必修课程的全套课本一样,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以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相应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建构体系,确立纲目,敷设篇章。

必修教材的每一册都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

1.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用*号标出)”,同时还有“扩展阅读”和“名著导读”,从而形成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单篇文章到整本书互相回环结合的阅读系列。

为避免课内学习分量过重,“扩展阅读”部分单独成册,供学生在课外选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

必修一教材中“阅读鉴赏”部分的单元安排

单元

 

 

第一单元

品味与赏析

情感与意象(中外诗歌)

1.*沁园春·长沙

2.诗两首《雨巷》《再别康桥》

3.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写景与抒情(古代写景散文)

4.烛之武退秦师

5.荆轲刺秦王

6.鸿门宴

第三单元

思考与领悟

品人与品文(中外记叙散文)

7.记念刘和珍君

8.小狗包弟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第四单元

沟通与运用

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11.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12.包身工

13.*飞向太空的航程

2表达交流

“表达交流”部分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个板块。

教科书中关于“写作”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有三个子系统:

首先是集中独立的写作专题,每册共安排了4个专题,5册共20个专题;第二个系统是与阅读整合在一起,在每篇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安排相应的写作练习,写一些读书笔记,强调读写结合;第三个系统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安排了一些带有综合性、研究性的写作练习。

这样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研究思考,同时引起学生更为浓厚的写作兴趣。

必修一“口语”和“写作”专题安排是:

口语专题

写作专题

 

 

朗诵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现个性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3.梳理探究

教科书中“梳理探究”部分实际上是一些语文专题活动。

这些活动有的侧重于对学生以前在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巩固和整合;有的属于专题研究,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一些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些专题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开展。

必修一教材中“梳理探究”部分的专题是

必修一

梳理探究专题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4.名著导读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这套教科书还安排了“名著导读”栏目。

每册教科书介绍两部名著,以中外文学名家名著为主,其中部分与学过的课文内容衔接。

“名著导读”分为“背景介绍”、“作品分析”和“思考与探究”三部分,主要也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惯。

必修一教科书中“名著导读”的内容是

必修一名著导读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三)语文必修①的“阅读鉴赏”单元内容概述

第一单元学习现代诗歌。

本单元是必修阶段唯一的现代诗歌单元。

在组织学生进行本单元学习时,首先应把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放在首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具有学习诗歌的兴趣,会为以后的诗歌阅读及对诗歌兴趣爱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其次,依据本教材综合性的特点,帮助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节奏、韵律,体会诗歌的音乐美;通过感知和品味诗歌语言,调动联想和想象,感受作品及作者的感情。

鉴于本单元是五册必修教材中仅有的一个新诗单元,应该帮助学生了解新诗的一般特点,理解诗歌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艺术方法。

注意引导学生在新诗的学习中积累朗读、品味、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在学习中,感受美的语言及美的事物,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提倡有兴趣的学生尝试诗歌写作,来真切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这4首诗的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

《沁园春长沙》饱含革命领袖的革命豪情,《雨巷》委婉吟哦一位青年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抒发了一位学子对母校的绵绵别情,《大堰河──我的保姆》以感激的笔墨抒写了一位乳儿对乳母大堰河的赤子之情……份份感情串联成情感的珍珠,晶莹夺目,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可谓情深。

教学时,用“情”以一贯之,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

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可谓意重。

第二单元是古代记叙散文。

关于文言文阅读,高中新课标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句,读懂文章内容。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艺术或用法,注重在阅读时间中举一反三,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是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这就是说,文言文的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因此,掌握未能言文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重点,而朗诵,背诵、词义、句式的归纳对比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三篇文章都是叙事写人的文章。

情节的生动性,人物的形象性,是三篇课文的共同点。

从个性特征看,《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荆轲刺秦王》选自《赵国策》,《鸿门宴》选自《史记》,这三部史书,都是有典型特征的著作(《左传》不正面描写战争,而是通过对与战争相关的政治、经济、人心向背等因素的描写,来表现战争的结果,语言非常简洁;《赵国策》擅长刻画谋臣策士的思想言论,叙事时往往有意识地铺陈其事,以达到感人的艺术效果。

标志了古代历史散文发展的新的高度;《史记》被尊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既是写史,又有强烈的文学性,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倾向。

)所以,这三篇文章,无论在叙述故事,还是在刻画人物方面,又都具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第三单元是现代散文。

就本单元而言,单元的主线是“品文与品人”,品文包括品味课文的思想内容、感情、写作手法和语言艺术等;品人,主要指品鉴作品中的人物。

从品文与品人的关系看,品文是品人的基础,品文在先,品人在后。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若从“品文与品人”的角度看,都有许多可以挖掘的东西,但教学中没有必要、也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有一个取与舍的问题,详与略的问题。

再者,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还要思考如何将“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乃至“梳理探究”中的相关内容打通处理,这是语文学科综合性的特点决定的,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例如,本单元中《记念刘和珍君》可作为精读篇目处理,《小狗包弟》可作为自读篇目处理。

读本中的《金岳霖先生》,故事非常吸引人,作者善于选取有趣的材料,善于将材料有效地组织成一篇生动有趣的文章,其间叙事的先后、详略,描叙、议论、过渡、照应等,都自然而然,又妥帖恰当。

可以考虑将其纳入整个单元的教学中,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作为略读篇目处理,并为“表达交流”中所要求的“写人要凸显个性”做好写作的导引。

“梳理探究”中有“奇妙的对联”,教师也可以考虑将其融入到本单元的教学中。

第四单元新闻是现代社会中阅读群体最多、阅读范围最广的一种实用类文体。

阅读新闻作品对我们来说有两重意义:

一方面,新闻之为新闻,在于它是新近发生的事情,这些可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有用的信息,引导我们关注当下发生的事情,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另一方面,当我们阅读这些新闻作品的时候,我们面对的并非正在发生的事件,因为新闻所反映的都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它永远是过去的新闻,到了今天已经成了历史,我们可以从容地回顾那段“历史”,引发对生活的思考,汲取经验和教训。

现场短新闻两篇,《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观感,直接讲述作者参观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这是新闻写作中的一种平常写法,谈不上“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

因为任何新闻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客观”,之中巧妙地隐藏着作者的价值观和爱憎情感。

《包身工》是经典报告文学,其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与记者职业素养永远会感染人们。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一篇通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虽然载人飞船来去成功,但其背后有大量的细致工作需反复实践:

一个零件有问题就得重新设计制造。

此文教育学生懂得:

做好一件事要做充分准备和耐心细致而富于想象得品质,这是取得成功的前提。

(四)语文必修①教学建议

1.语文必修①课时安排建议

阅读教学:

32课时。

对于起始年级学生来说,文言文单元可适当多予课时。

每篇课文之前,学生必须提前预习。

第一单元:

诗歌教学7课时。

(第一课时:

教授如何学习高中语文、初高中语文的不同、初高中语文的过渡)

第二单元:

文言文教学10课时;

第三单元:

现代文教学10课时;

第四单元:

新闻教学5课时。

写作教学:

4课时。

记叙文训练。

主要训练学生能够写作出有真情实感、文从字顺、有条理、能得体的表述情感及价值观的记叙文。

2.阅读鉴赏的教学建议——起始课的教学

案例介绍:

必修一模块概述参考资料

 

高中语文的第一节课

教学目标:

1.让老师了解学生,让学生了解老师。

师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共同构建稳定、高效的语文学习系统。

2.明确语文学习双重目标,掌握并运用高中语文学习的方法。

3.明确本学期的学习任务,按计划完成学习内容。

教学设计:

1.学情:

学生由初中走向高中,经历了学习史上的重大转折,但是在语文学习上并没有质的提升。

因为,开学初的语文课应该以实现又初中向高中学法上的过渡,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的习惯。

2.教材:

无。

3.教法:

介绍法,互动法。

教学过程:

一、双方交流、认识

二、今天是我们进入高中的第一节语文课,我想和同学们探讨三个问题——“什么是语文”、“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和“怎样学习语文”。

(一)什么是语文?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说法)。

有人问你,你就这样回答。

工具是用的,我们用语言来交际,来读书,语文是工具,没有它,你怎么读书看报,读懂数理化,怎么跟人交流呢,工具,至关重要啊!

你羡慕能说会道的人吧,你羡慕口出成章的人吧,写文章有人如挤牙膏,挤出来的还是劣质牙膏,有人却倚马可待,写出来的文章我们称之为美文、雄文。

语文是工具,多重要!

将来你要在社会上立足,时时刻刻离不开语文!

除了工具性,语文还有人文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语文,也在学习古今中外的文化,语文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啊,我们与古今中外的人物交流,吸取历代文化精华,丰富我们的思想,充实我们的人生。

语文太重要了!

语文是有关历史,有关文化,有关社会,有关自然,有关生活,有关人,学好语文,你就能做精神充实内心美好的人!

再说语文中的文学作品是艺术的一种,我们能得到美的熏陶,美的启迪,我们能发现美,领略美,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丰富高贵。

(二)为什么要学语文?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时常为我们的祖国拥有的历史悠久并且灿烂辉煌的文化成就而自豪。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却又为我们的汉语的未来而感到莫名的恐惧。

我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

经济的高速发展,物欲的无限膨胀,时代的疯狂前进,导致表意的汉字被排挤,传统的文化被割裂,人文的精神在冷落……我们极有可能成为汉文化衰落的历史罪人!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不仅要走经济强国之路,更需要走精神强民之途。

担负着精神家园建设的语文教育,责任重于泰山,我们有义务接过这根书写着“文明”字样的沉重的接力棒,并且还得顺利地传递下去。

现实地说,以高考为目的的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显然需要我们师生一起努力,加强合作,共建美丽富饶又博大精深的语文世界。

合作需要了解,了解需要介绍,首先我先作一个自己的“语文自白”:

姓名:

我的阅读观:

我的阅读偏好:

我最喜欢的书:

我最喜欢的作家:

我的写作观:

电子邮箱: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我的介绍样式在资料卡片上写上你的“自我介绍”。

(三)怎样学好语文?

1.练好语文基本功

同学们学了6年小学3年中学共9年的语文,但语文基本功如何呢?

一个人的语文修养的高低,取决于其语文基本功是否扎实。

在此,我只想问问同学们:

第一、你的普通话说得如何?

第二、你的字写得如何?

与自己现在已是市属高中生的身份相符吗?

第三、你写作文或写信是否常出现一些不应出现的错别字?

你注意纠正过这些错别字吗?

语文的基本功所指范围较广,但我以为以上所问的三点是基本功中的“基本功”。

所以,我要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一)努力使自己在高中阶段学会说一口流利而较标准的普通话。

平时认真听中央电台的广播和看电视台的节目时,留心学习他人正确的发音及朗读的技巧;早读时大声朗读课文,并请老师、同学帮助自己纠正错误的发音。

(二)努力使自己在高中阶段写一手端正而潇洒的字。

虽说电脑已日益进入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人们写字的机会已大不如以往,但就是要在别人已不太重视写字的时候,勤奋临习,最终出手不凡,这样不是更能体现出胜人一筹的高素质吗?

要写好一手字并不难,每天抽出10分钟的时间临帖(最好是钢笔字帖),临习三年,坚持不懈,那么最终就一定能出手不凡,出人头地。

 

(三)努力使自己在高中阶段将作文中常见的错别字消灭掉。

不要以为错别字是改不掉的,其实,只要我们把自己平时作文中的错别字搜集一下,你就会发现,原来常见的错别字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多,也就那么100来个,一天要求自己纠正一个,不用一个学期,就可将常见的错别字消灭掉。

同学们,当你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尤其是当上领导后,一出手就出现错别字,那种尴尬,是令人羞愧得无地自容的,还是趁着现在下一番不算“苦”的工夫吧!

2、优秀诗文勤记诵

我们有些同学小学、初中时能背诵许多诗词美文,但到了高中就差不多都淡忘了,为什么?

那是因为还没能够真正意识到在脑子里装些诗词美文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朗读背诵的,所以考试一过,那些诗文就全丢光了,实在可惜!

多读多记些优秀的诗词、文章,既能巩固自己以往所学,又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修养。

同学们看到江总书记在美国访问随口引用唐诗宋词时,都不禁赞叹江总书记在这方面的深厚功底,但这可不是凭空而来的呀,如果他以前不注意加强这方面的修养,他今天能够这样信口而出吗?

所以,现在我向同学们提出以下要求——

在高中三年内,早读时要努力做到大声读,动手写,用心记,勤引用,将小学阶段背诵过的诗词和初中阶段背诵过的诗文,全部再作为早读课朗读、熟记的主要内容;按学习要求熟读、背诵高中课本里优美的诗文及要求背诵的课文;熟读最终能够背诵百首唐宋诗、百首唐宋词。

并力争做到背得滚瓜烂熟。

当然,读、背的最终目的在于用,所以在平时写作文或说话时,要尽量引用。

如果在作文中恰当地引用了古诗文,则每引用一次,就另加5分。

多引用,多加分!

试想想,在写“勤俭”为主题的作文时如果能引用李商隐的“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在写春天的散文时能引用刘长卿的“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在写青年人应树立远大理想的文章时能引用毛泽东的“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在写人际关系的文章时能引用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这些名诗名句,那么,阅卷的老师能不“眼前一亮,心头一喜”吗?

  

3、报纸杂志常翻阅

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其中亦不乏语文方面的知识。

差不多每份报纸每周都会有文学版,每期都会有不少好诗文。

即使是看每天的新闻、通讯,我们也可学到许多语文知识。

甚至光是欣赏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我们都能够收益良多(其中《羊城晚报》的文章标题很有品位,常常令人拍案叫绝,在全国同行中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所以,有看报纸杂志习惯的人,其语文基础一定不会差。

有哪些报纸、杂志值得我们欣赏呢?

报纸有《北京晚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我们是北京人,就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应该了解家乡的情况)、《语文报·高中版》、《中华活页文选。

高中版》;杂志有《读者》(最好是每人都订阅,这是一份品位相当高、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值得同学们订阅、珍藏)、《中学生》、《语文月刊》等。

  

我们还应养成一个好习惯,就是剪报——看到有好文章就剪下来,贴在自己的语文摘抄簿里。

这样日积月累,你终有一天你会为自己拥有丰富的精神食粮而骄傲。

当然,看多了,最好还能向报社投投稿。

要知道,绝大多数作家都是这样起步的。

准备“课前五分钟演讲”。

4、看书买书做书虫 

情操会更高尚些,眼界会更开阔些,语文知识也会更丰富些。

为什么马克思、毛泽东的学识那么渊博?

这是因为他们都是一只十足的“书虫”。

毛泽东就曾经说过:

“我的文学功底之所以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对书的爱不释手。

”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得好: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所以,多进阅览室,多去图书馆,你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书与报纸杂志的最大一个区别就在于收藏价值不同。

从收藏的角度来讲,书的价值更高。

作为一只书虫,在家庭经济允许的前提下,我们应尽量买一些有收藏价值的书,开始丰富自己小书柜的藏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成语典故词典》、《语文演义》、“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等文史方面的书,都值得我们收藏。

近年来会考、高考都较侧重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和写作能力,喜欢看书、勤于思考的人,在这些方面的能力一定不会差的。

 

5、课内、课外练笔不放松

任何一个人的写作水平,都是在勤奋练笔中提高的。

虽说每学期老师会安排10次左右的作文训练,但仅靠这几次作文训练就想把文章写好是不可能的。

我的要求不高,每周一篇“读书札记”,不少于800字即可。

6、语文笔记贵坚持

以前同学们读初中时记语文笔记,可能都习惯于记些什么课文的标题、作者、时代背景、段落及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的,抄完后同学们不爱看,考试前对复习也没什么帮助,久而久之反而使得同学们误以为学语文是那么枯燥乏味。

其实,语文科是中学所有学科里内容最丰富、趣味性最强的学科,语文笔记自然有许许多多值得记的东西。

那么,语文这门学科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记呢?

语文知识点(含各知识点的概念、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