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中级工中级工.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76561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油中级工中级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采油中级工中级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采油中级工中级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采油中级工中级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采油中级工中级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油中级工中级工.docx

《采油中级工中级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油中级工中级工.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油中级工中级工.docx

采油中级工中级工

采油中级工技能操作

一、更换电动机皮带

相关知识:

1、四点一线:

指通过皮带轮与电动机轮的中心引一条直线,与皮带轮和电动机轮的边缘相交成四个点,使皮带轮与电动机平面四个点在一条直线上。

2、皮带松紧判断:

1)、单根皮带在两轮中间位置下按皮带1-2指为合格。

2)、手翻皮带松开后立即恢复原形。

准备工作:

300mm活动扳手1把、30~32mm梅花扳手1把、1000mm、500mm撬杠2根、5m工程线1根、试电笔1支、绝缘手套1副、安全警示牌1个、棉纱若干、黄油若干、皮带同型号1组

1、停机:

用试电笔检查配电箱、电动机无漏电,戴绝缘手套按停止按钮,侧身断电,将抽油机停到上死点,拉紧刹车,搭好死刹,挂好安全警示牌,记录停井时间。

(检查刹车各连接部位牢固可靠,刹车行程在1/2~2/3之间)。

2、移动电机:

松开电动机前方顶丝,卸松电动机固定螺丝(先松电动机前两条固定螺丝,后松电动机后两条固定螺丝),用撬杠向前移动电机,使皮带松驰。

3、更换皮带:

取下旧皮带,安装新皮带。

挂皮带时,先挂在减速箱输入轮上,再挂电动机皮带轮上,检查两轮皮带是否对应入槽。

4、调整四点一线及皮带松紧:

用撬杠向后移动电动机,利用前顶丝将电动机向后顶,在顶的过程中要检查皮带的松紧度,并调整“四点一线”。

5、紧固电机:

对角紧固电动机固定螺栓(先紧后固定螺栓)。

6、启抽、检查:

检查抽油机周围无障碍物。

摘安全警示牌,摘死刹,松开刹车,戴绝缘手套侧身送电,按规程启动抽油机。

观察皮带运转是否正常,松紧合适。

记录开井时间。

7、清理现场:

收拾工具、用具,清理操作现场,将有关数据填入报表。

二、调整抽油机井防冲距

相关知识:

1、防冲距:

为了防止泵的活塞在下行时碰撞固定凡尔罩,而把抽油杆柱适当上提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叫地面防冲距,由于在下冲程时抽油杆缩短,油管伸长,所以活塞底部到固定凡尔的实际防冲距小于地面防冲距。

准备工用具:

600mm管钳1把、250mm、300mm活动扳手各1把、27~30mm梅花扳手1把、300mm平锉1把、卸载卡1个、0.75kg手锤1把、500mm钢板尺1把、方卡子1个、试电笔1支、绝缘手套1副、安全警示牌1个、棉纱若干、黄油若干、划笔1支

1、根据油井实际情况确定调整方向及距离。

2、停机:

验电,戴绝缘手套按停止按钮,将驴头停在接近下死点(调大防冲距时,停机位置至接近下死点并超过预调防冲距的距离),刹紧刹车,侧身断电,挂安全警示牌,(检查刹车各连接部位牢固可靠,刹车行程在1/2~2/3之间,检查牙块啮合情况),记录停井时间。

3、卸载:

用棉纱擦净光杆油污,将卸载卡子打在光杆上距盘根盒上方100~200mm处。

检查抽油机周围无障碍物,摘安全警示牌,缓慢松开刹车,用试电笔检验配电箱无漏电,带绝缘手套侧身送电,启动抽油机;当卸载卡子接近盘根盒时按停止按钮,利用惯性使光杆负荷由悬绳器转移到光杆方卡子上。

刹紧刹车,侧身断电,挂安全警示牌。

4、调整防冲距:

用棉纱擦净光杆,以方卡子上平面为基准做记号,卸掉并检查负荷卡子完好,量取调整距离并将方卡子调整至记号处。

5、加载:

检查抽油机周围无障碍物,摘安全警示牌,缓慢松刹车,使驴头吃上负荷,卸载卡子离开盘根盒100~200mm,刹紧刹车,在盘根盒上方缠上棉纱,卸方卡子,锉净光杆毛刺,用棉纱擦净光杆。

6、启抽:

检查抽油机周围无障碍物,缓慢松刹车,试电笔检验配电箱无漏电现象,戴绝缘手套侧身送电,按规程启动抽油机,记录开井时间。

7、检查调整效果:

检查上、下行程时无挂、碰现象,检查井口无渗漏,光杆上行时涂抹黄油。

在接近下死点时调整盘根盒松紧。

8、清理现场:

收拾工具,清理现场。

将有关数据填入报表

(填写操作人,调整方向、距离,时间)

三、调整抽油机外抱式刹车

准备工用具:

600mm管钳1把、250mm、300mm活动扳手各1把、450mm活动扳手1把、试电笔1支、200mm手钳1把、绝缘手套1副、棉纱若干、黄油若干、班报表1张、记录笔1支、开口销子若干、安全警示牌1个

1、停机:

用试电笔检查开关箱、电动机无漏电,将抽油机停到上死点,拉紧刹车,戴绝缘手套,侧身切断电源,搭好死刹,挂好安全警示牌。

2、检查刹车:

检查刹车各销轴;刹车把弹簧;刹车支座;锁块;刹车片与刹车毂的间隙;检查刹车行程是否在1/2~2/3之间。

3、调整刹车:

(1)调整刹车片张合度:

松刹车至极限位置,取下开口销子,断开拉杆与刹车摇臂,调整调节螺母,使刹车蹄片与刹车轮间隙2~3mm为宜,两片张合度一致。

(2)根据间隙判断拉杆是调长、调短:

松锁帽,调整拉杆调节螺母,调拉杆长短;调至拉紧刹车把到全行程的1/2~2/3之间;

4、检查调整效果:

摘死刹;摘下安全警示牌。

在不同位置试刹车2~3次保证刹车灵活好用,各连接部位牢固可靠,行程合适(1/2~2/3),刹紧刹车后刹车蹄与刹车轮的接触面大于80%。

5、启抽:

检查抽油机周围无障碍物,松刹车,用试电笔检验配电柜无漏电现象,戴绝缘手套侧身送电,按规程启动抽油机,记录开抽时间。

观察确认抽油机刹车调整后无刮、碰现象。

6、清理现场:

收拾工具,将有关数据填入报表

四、用钳形电流表检查平衡率

准备工用具:

钳形电流表1块、试电笔1支、绝缘手套1副、计算器1部、记录笔1支、记录纸1张

1、检查电流表:

电流表完好无损、落零,钳口完好清洁,闭合良好,电流表在有效期内使用。

2、调整档位:

用试电笔检验电机外壳无漏电现象,戴绝缘手套测电流,导线与电流表钳口垂直居中,由大到小选择合适档位(根据电流的峰值选择合适档位,调整时,电流表必须脱离导线)。

3、测量:

测三相上、下行电流峰值(读数误差±2A),取平均值

4、计算:

平衡率:

B=I下/I上*100%

5、判断平衡率是否合格:

平衡率在85%~115%为合格。

6、清理现场:

收拾工具、用具,记录数据。

五、检查更换油井油嘴(自喷井双翼流程)

准备工用具:

375mm活动扳手1把、600mm管钳1把、150mm游标卡尺1把、油嘴扳手1把、排污桶1个、班报表、记录笔、棉纱若干、生料带1卷、油嘴若干、黄油若干、去污剂干

1、倒流程:

记录自喷井油压、套压、回压。

检查备用流程,侧身缓慢打开备用流程回压阀门,压力稳定后缓慢开生产阀门,压力波动控制在0.1Mpa。

关闭生产一翼的生产阀门、回压阀门。

2.放压:

打开待换油嘴一翼的放空阀门,用排污桶接住油污,放掉压力,观察压力表落零,确认放净油嘴前后压力。

3.卸丝堵:

侧身卸油嘴套丝堵,同时边卸边晃动防止有余压,并用排污桶接住油污,检查丝堵丝扣有无损坏。

4.检查、更换油嘴:

侧身用油嘴扳手卸掉油嘴,卸油嘴时应上下活动,边晃动边卸,防止余压伤人;用细纱布将油嘴套内油污清理干净。

用细纱布将换下油嘴擦拭干净。

用游标卡尺采用“十字”测量法,检查油嘴进出口孔径,刺坏则需要更换,并做好记录。

用游标卡尺检查新油嘴两端孔径,误差不大于0.1mm,用油嘴扳手将油嘴装入油嘴套内并拧紧。

5.上紧丝堵:

将丝堵擦洗干净,缠上生料带,侧身安装并上紧油嘴套丝堵。

6.恢复流程:

关闭放空阀门,侧身稍开回压阀门试压,不渗不漏,全部打开。

侧身缓慢打开生产阀门。

压力正常后,恢复原流程。

7.记录压力:

检查油压、套压、回压,油井出油正常,记录各压力值。

8.清理现场:

收拾擦拭工具、用具。

将有关数据填入班报表。

六、调整注水井注水量

准备工用具:

600mm管钳1把、秒表1个、计算器1个、棉纱若干、纸、笔1套

1、检查流程:

检查配水间流程,压力表、水表齐全完好,阀门灵活好用、各连接部位无渗漏;检查井口流程,阀门及各连接部位无渗漏;流程符合正常注水要求。

2、计算水量:

根据要求层段性质计算合格范围,确定全日配注水量的上限和下限。

折算成瞬时水量。

(全日配注水量除以1440分钟)

加强层水量控制范围在-10%~+30%,均衡层水量控制在±20%,控制层水量控制在-30%~+10%之间为合格。

3、倒注水流程:

如新投井或水井恢复注水前,需先打开井口注水流程,满足注水要求。

侧身缓慢打开配水间分水器上流阀门,然后打开下流阀门调节并控制水量。

4、调整注水量操作:

先调大注水量以超过配注的量,压力稳定后,用秒表记录目前瞬时水量确定调整范围,用下流阀门调节注水量达到标准,待压力、水量稳定后复测瞬时水量。

若调整水量仍不在上限与下限之间,需重新调整,直至调整合格。

5、检查水量:

水量调整后需对水表显示情况进行进一步核实该配注水量下的各项压力,检查阀门及管线流程有无渗漏情况。

6、记录整理资料:

收集相关数据,将调整注水量的时间、调整前后注水量、水表底数等数据填入报表,收拾工具、用具,清理现场。

七、更换干式水表芯子

准备工用具:

350型干式水表1支、密封圈1支、密封垫1支、黄油若干、棉纱若干、纸、笔1套、500mm撬杠1根、梅花扳手1套、600mm管钳1把、200mm平口起子1支、钩子1支、秒表1支、计算器1个、排污桶1个

1、倒流程放空:

侧身先缓慢关闭下流阀门,再关闭上流阀门;记录水表底数及关井时间,开放空阀门,用排污桶放净管线内压力。

2、取旧水表芯子:

卸松水表压盖,(卸压孔)确认无压力后,卸掉水表压盖,取出水表芯子及旧密封圈、密封垫,清理水表总成内脏物和密封台阶,并记录水表钢号。

3、更换水表芯子:

记录新水表钢号、水表底数,将水表芯子密封槽、密封面上均匀涂抹黄油,安装密封圈、密封垫,将水表芯子对正放入水表总成内,平稳上紧水表压盖。

4、倒回原流程:

关闭放空阀门,侧身缓慢稍开上流控制阀门,试压,确认无渗漏后,侧身开大上流控制阀门后,手轮再回半圈。

5、检查调整注水量:

侧身缓慢打开下流控制阀门,按配注调整注水量,记录开井时间。

6、收拾工用具,清理现场,将有关数据填入资料。

八、注水井正注时倒反洗井

准备工用具:

600mm管钳1把、秒表1支、计算器1个、水样瓶1只、排污桶1只、水质化验仪器1套、棉纱若干、记录纸笔1套、黄油若干

1、检查流程:

核实井号,确认井站流程开关现状,检查流程、井口各部件完好,各连接部位无渗漏,各阀门灵活好用,仪表齐全在有效期内。

2、记录回水水表底数,检查站内总回水和单井回水阀门,保证为打开状态。

3、侧身缓慢关闭配水间下流注水阀门,记录水表底数、关井时间及压力。

4、侧身依次缓慢打开井口回水阀门、油管出口阀门、井口总阀门、套管进口闸门,关闭油管进口闸门与套管出口阀门。

再次检查并确认流程正确无误。

5、洗井:

根据注水井的生产情况,按照技术部门要求进行洗井。

缓慢打开配水间下流阀门,控制排量为15m3/h,洗井时间为1-2小时。

调整排量为25m3/h,洗井1小时;调整排量为30m3/h,洗井2小时。

(在洗井过程中每2小时取进、出口水样进行化验、对比。

进、出口水质一致为合格,停止洗井)。

6、倒回注水流程:

洗井合格后,侧身缓慢关闭配水间下流阀门,记录水表底数及洗井结束时间,按生产要求倒流程(注水或关井),如注水,则根据配注方案要求用配水间下流阀门调整注水量注水。

7、填写资料,收拾工具、用具,清理现场。

九、闸板阀填加密封填料

准备工用具:

600mm管钳1把、200mm、250mm活动扳手各1把、200mm平口螺丝刀1个、剪刀1把、捞勾1个、棉纱若干、黄油若干、密封填料若干、铁丝若干

1、倒流程:

检查流程,根据设计要求正确切换流程。

2、取净旧密封填料:

侧身平稳关闭闸板阀,用扳手交替卸松压盖螺母,确认无压后卸掉,用螺丝刀缓慢撬出压盖,并用铁丝挂好,用自制的小钩取净旧密封填料。

3、加入新密封填料:

将新密封填料涂抹黄油,顺时针方向加入闸板阀填料槽内,每加一圈应压实直至加满,松开铁丝放下压盖,交替紧固螺母,松紧合适,检查压盖平行与丝杆间隙均匀。

4、试压、恢复流程:

侧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