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15万千瓦空气动力发电机建设项目可性行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15万千瓦空气动力发电机建设项目可性行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15万千瓦空气动力发电机建设项目可性行可研报告.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15万千瓦空气动力发电机建设项目可性行可研报告
第一章总论1
1.1项目名称1
1.2项目单位1
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1
1.4项目概况2
1.5总资金及资金筹措2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
1.7主要研究结论3
1.8问题与建议4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5
2.1项目建设背景5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6
2.3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分析8
第三章市场分析9
3.1空气动力发电机简介9
3.2市场现状分析13
第四章项目定位与发展目标17
4.1总体定位17
4.2发展目标17
第五章规划方案18
5.1总体规划方案概述18
5.2发电厂建设内容及规模18
第六章土建19
6.1空气动力发电厂19
6.2发电厂19
6.3其他区域19
第七章公用工程20
7.1给排水20
7.2供电20
7.3空调21
7.4通讯21
7.5道路交通21
第八章环境影响评价22
8.1环境影响评价依据22
8.2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22
8.3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31
8.4环境影响评价32
第九章节能分析33
9.1设计标准及规范33
9.2节能措施33
第十章消防35
10.1设计依据及标准规范35
10.2消防措施36
第十一章劳动安全与卫生37
11.1设计依据37
11.2危险因素分析38
11.3安全措施方案38
第十二章企业组织和定员40
12.1组织形式40
12.2生产班制40
12.3劳动定员40
第十三章实施规划40
13.1项目程序管理40
13.2工程质量管理41
13.3项目招投标41
13.4项目实施进度43
第十四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3
14.1投资估算依据43
14.2项目投资估算44
14.3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45
第十五章财务评价46
15.1财务评价依据46
15.2财务分析的基础数据选取46
15.3财务分析46
15.4财务评价结论51
第十六章社会效益评价51
16.1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分析51
16.2项目与所在地互适性分析52
16.3社会评价结论53
第十七章风险分析53
17.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识别53
17.2风险程度分析55
17.3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57
第十八章研究结论与建议58
18.1结论58
18.2建议58
附表59-72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
空气动力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
1.2项目单位
公司名称:
北京华源盛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
1000万元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推广等
法人代表:
莫宏军
成立时间:
2014年7月10日
公司概况:
北京华源盛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中心、国际运营中心、生产制造中心、节能环保新能源”为一体的新科技能源公司,公司管理团队汇聚国际,国内高新人才,以“诚信立足世界厚德物联天下”,以高新未来科技服务国际为理念。
在公司董事长李铭浩,运营总裁吴宝珍,管理团队(韩太成、于明、李筠、常铁林、胡秀霞)带领下,经过多年研发与数千次试验攻克了世界性尖端科技项目,研发成功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每分钟1500—3000转距的空气动力机械增速器,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认可。
公司产品空气动力发电机是真正以空气做动力推动机械发电的新型发电设备,其利用蓄电瓶或交流电做起动电源来带动增压机和发电机,靠自身物理发电来自供,并能把多余的电能提供外用的产品,创造了发电新模式。
1.3编制依据及研究范围
1.3.1编制依据
1、国家“十二五”规划;
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改委〔2011〕第40号令);
3、《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4、《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5、《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6、《“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
7、《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
8、《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9、《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原国家计委,2002年1月);
10、《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1、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依据、资料和说明等。
1.4项目概况
1.4.1项目定位
近年来,受石油价格上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许多国家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制定了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规和政策,使可再生能源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规模逐渐扩大,成为促进能源多样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
但目前水力发电、核动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均有明显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局限性,故限制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规模,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北京华源盛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在空气动力发电领域取得了巨大突破,于2013年成功研制出了空气动力发电机。
空气动力发电不受区域、环境等因素影响,基本无外部能源消耗,主要媒介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且发电过程为纯物理化,没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属于真正的节能环保产品。
北京华源盛达以推动可再生能源利用、改善全球大气环境为己任,拟将本项目建成以新能源开发和示范工程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面向全国进行新能源项目的推广。
1.4.2项目建设期
根据项目规模和前期工作情况,工程建设期初步确定为8—12个月。
1.5总资金及资金筹措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75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设备投资13.518亿元,占项目投资90%。
铺底流动资金为13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89%。
其他;管理费;财务费;0.5985亿元,占项目投资4.1%。
项目所需投资全部由公司自筹解决。
1.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1.7主要研究结论
1.7.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属于《“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中“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和并网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及无碳替代燃料技术,城市能源供应侧和终端侧的节能无排技术”等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属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优先主题。
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1.7.2项目具有良好的建设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区位优越明显,交通便捷,各项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供电、供水、供气等均可满足项目建设及运营的需要,建设条件良好。
1.7.3符合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的要求
本项目在环境保护方面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适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使生产过程中“三废”和噪声排放大大降低,做到了清洁生产。
1.7.4可极大提升当地省市的城市知名度
作为新一代领先于国际水平的新能源发电技术,空气动力发电技术倍受国内外相关机构和企业的关注。
空气能发电示范园区在当地县市建成后,将促进当地县市成为“空气动力发电之城”,推动当地县市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新的增长极”,极大提升当地省市的城市知名度。
1.7.5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本项目建成后,将逐渐成为一个吸引力超强的“磁场”,吸引新能源企业、机加工企业及物流公司(集团)进驻当地县市,激活区域内的各种经济资源,形成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可为当地县市发展带来诸多社会经济效应,如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
另外,新能源产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可提高区域知名度、信誉度,促使当地政府提升服务质量和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优化商务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推进多元文化融合与互动,加快城市国际化发展。
项目建设完工投入使用后,需要进行生产、物流服务、商贸服务等,可为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对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意义。
1.7.6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正常运营期内预计年均实现营业收入8.94亿元元,年利润可以7.365亿元。
空气动力发电属于“全新转型升级”项目,可享受国家政策补贴,因此年收入14.4588亿元,年利润12.885087亿元。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政策上、技术上、经济上均是可行的。
1.8问题与建议
1、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专业化空气动力发电示范平台,在整体运营方案规划中,围绕项目的总体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绘就一张相对完整的产业地图或布局图。
2、本项目建设周期较短,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工期,科学确定时序,把由于施工对正常经营的影响减小到最低。
3、在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背景下,项目公司要积极加强与当地县市政府、省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争取将“空气动力发电示范工程”项目打造成市级、省级新能源示范基地,取得国家政策的扶持和省级政策的支持。
4、本项目在繁荣区域新能源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放大区域经济体量、解决劳动力就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递增当地土地价值、提升当地县市的城市知名度、加速当地县市的国际化进程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项目实施利国利民。
由于项目用地较少、投入资金额度低,但仅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将使发展受限,因此,建议当地县市政府在土地出让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优惠,在行政审批方面予以一定的简化,在市政设施方面做好配套,在项目前期的税费方面予以一定的减免,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尽快产生效益。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政策背景
气候变化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行动。
1993年我国成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2007年成立了温家宝总理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同年,发布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2009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我国努力实现气候变化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推进相关国际科技合作。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应对气候变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把气候变化相关科技研发确定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优先主题的重要内容;2007年6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14个部委联合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专项行动》。
为在“十二五”时期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工作,服务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需求,中央政府制订了《“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其中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储能和并网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及低碳替代燃料技术,城市能源供应侧和终端侧的节能减排技术等三项技术被列入重点发展的十项关键技术。
空气动力发电技术是新一代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并具有大规模推广的基础。
未来,空气动力发电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城市能源供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随着空气动力发电机的推广应用,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有利于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本项目的实施,符合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将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有力支持。
2.1.2经济社会背景
我国自2010年已经进入新一轮经济与电力消费增长周期,目前正处于第二次发展的转型阶段,这是以重化工业为特点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化后期阶段、部分地区率先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
从世界主要国家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看,在这一阶段经济和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快增长。
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未来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仍将加速发展,必将带动人均用电量的持续增加。
根据中电联组织编制的《电力工业“十二五”规划研究报告》预测,201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5.99万亿-6.57万亿千瓦时,是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最多的五年。
在传统发电方式受限,而全社会用电量不断攀升背景下,空气动力发电技术可有效解决用电供求之间的矛盾。
用电量攀升对供电规模提出新的要求和现有供电方式普遍存在各种缺陷这对矛盾体,将客观上推动空气动力发电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项目建设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
我国能源资源短缺,常规化石能源可持续供应能力不足,油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石油年产量仅能维持在2亿吨左右,常规天然气新增产量仅能满足新增需求的30%左右,煤炭超强度开采。
粗放式发展导致我国能源需求过快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26%上升至2012年的58.8%。
能源机构(IEA)在对我国的能源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后预测我国石油净进口量2030年将达到980万桶(每桶约等于159升),进口依存度将达到82%。
与此同时,我国油气进口来源相对集中,进口通道受制于人,远洋自主运输能力不足,金融支撑体系亟待加强,能源储备应急体系不健全,应对国际市场波动和突发性事件能力不足,能源安全保障压力巨大。
特别是在当前国际油价受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而高位震荡的大背景下,我国对石油的高度依赖,将给国家能源安全带来威胁。
本项目建成后,将不断推动空气动力发电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高我国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能源结构调整,降低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解决。
2.2.2项目建设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充足、安全、清洁的能源供应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低,能源需求增长压力大,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十分突出。
空气动力发电技术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不断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符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2.2.3项目建设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
气候变化已成为涉及各国核心利益的重大全球性问题,围绕排放权和发展权的谈判博弈日趋激烈。
发达国家一方面利用自身技术和资本优势加快发展节能、新能源、低碳等新兴产业,推行碳排放交易,强化其经济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碳关税、“环境标准”等贸易壁垒,进一步挤压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
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温室气体减排和低碳技术产业竞争的双重挑战。
目前,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生态系统脆弱,大量开采和使用化石能源对环境影响很大,特别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例偏高,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快,对气候变化影响较大。
空气动力发电清洁环保,开发利用过程不增加温室气体排放。
开发利用空气动力发电,对优化能源结构、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4项目建设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是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最薄弱的地区,能源基础设施落后,全国还有约1150万人没有电力供应,许多农村生活能源仍主要依靠秸秆、薪柴等生物质低效直接燃烧的传统利用方式提供。
无电人口地处偏远地区,人口分散,缺乏常规能源资源,而且许多地区不适合采用常规方式建设能源基础设施。
空气动力发电机最小功率仅为5千瓦,且可组成发电机组,满足不同规模用电需要。
由于空气动力发电机体积小,方便移动,且发电过程无需外部能源,非常适用于偏远地区供电。
发展空气动力发电技术,可以解决偏远地区电力供应和农村居民生活用能问题,显著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2.5项目建设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竞相加大能源科技研发投入,着力突破节能、低碳、储能、智能等关键技术,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新一轮全球能源变革和经济科技竞争的制高点。
高效、清洁、低碳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主流方向,世界能源将逐步跨入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并驾齐驱的新时代。
公司将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促进空气动力发电技术和设备在全球的推广应用,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取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有利于我国应对能源和环境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就业、增加税收、带动关联区域经济的发展,符合区域发展规划和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是加速项目公司产业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因此,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2.3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分析
为了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促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更好地满足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和鼓励政策,以指导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和项目建设。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发展规划,属于政府鼓励类项目。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空气动力发电机简介
3.1.1工作原理
空气动力发电机主要部件包括电动机、气泵、空气增压泵、发电机及控制部件等组成。
气泵输出的压缩空气经过空气增加泵增压之后输出给汽缸,为汽缸提供高压气源,汽缸控制部件控制进入汽缸的高压气体的通或断以及高压气体在汽缸内的流通方向,进而控制汽缸的动力输出杆实现往复运动,驱动发电机实现电力输出。
空气动力发电机以蓄电池、直流或交流电作为启动电源,在发电系统产生足够电力后,则由供电系统将电力回馈发电系统,并将剩余电能供应至电力需求端。
3.1.2特性
1、反复再生循环
康布空气动力发电机以交流电或电瓶作启动电源,启动10千瓦电动机,带动100千瓦发电机组成的发电机组,可以进行无数次的反复再生循环应用。
该发电机工作寿命长,可长时间连续工作,并兼具循环性的独特功能,发电机经过维修、更换部件后可重复应用,可以真正做到反复再生,反复应用。
2、可靠性高
空气动力发电机省去了普通发电机的动力绕组,避免动力式发电机动力绕组易烧毁、继线等故障,可靠性大大提高。
3、体积小、重量轻、比功率大
空气动力发电机内部结构设计紧凑,体积、重量明显低于普通发电机。
该型发电机动力结构简化,动力转动力量小,实用转速高,比功率(即功率、体积之比例)大大高于普通发电机。
4、稳压精度高,可显著延长蓄电池寿命
空气动力发电机稳压精度高,充电效果好,对蓄电池采用小电流脉冲充电,相同的充电电流充电效果更好,从而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100千瓦空气动力发电机
专利证书
欧盟认证
3.2市场现状分析
3.2.1空气动力发电机市场现状
国内外科研专家对于空气动力发电技术的研究已有多年的时间,始终未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2013年9月23日,首台空气动力发电机由北京华源盛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成功,该发电机每消耗1度电,可以产生8-10度电。
作为目前唯一靠自身物理发电的产品,该产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已荣获国家专利,同时获得了欧盟的技术质量认证。
作为新一代清洁能源发电产品,空气动力发电机一面世,便受到国内外普遍关注,纷纷寻求与公司的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动空气动力发电机产业化。
3.2.2市场预测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逐年增加,电力装机容量也快速增长。
2005年,我国装机容量约为5.17亿千瓦,到2012年已增至11.44亿千瓦,七年间装机容量增加了6.27亿千瓦,增幅达121%。
根据我国能源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装机容量将增至14.9亿千瓦。
电力装机规模的增长,直接带动发电机市场需求。
由于空气动力发电机在环保、节能、经济效益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其他类型发电机,未来将充分享受有利政策倾斜,装机规模将迅速增长。
北京华源盛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空气动力发电机为业内首台,并拥有国家专利。
由于是新技术、新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该领域。
空气动力发电机装机规模将依赖于北京华源盛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规模。
随着北京华源盛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投产及其他企业陆续进入,预计到2025年空气动力发电机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空气动力发电机结构紧凑,运行平稳,占地面积小,适用于任何用电场所。
由于空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受地域、气候等自然因素限制,因此,空气动力发电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未来空气动力发电机将广泛应用于居民生活供电、工矿企业、通讯、军工、野外施工、舰船、汽车等各个领域。
1、居民生活供电市场
与火电厂相比,空气动力发电厂占地规模更小,且不会对周边环境形成不利影响;与水力发电厂、核动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厂、光伏发电厂相比,空气动力发电厂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可在所有区域兴建,且不存在类似核动力发电厂的安全隐患,可在用电区内兴建,节省输电线路投资。
因此,空气动力发电厂在居民生活供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工矿企业市场
工矿企业是我国电力消费的大户,电力消费量占全国电力消费总量的70%左右。
其中钢铁、有色、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九大重点耗能行业,其用电占整个工矿用电的60%以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国内大多数企业面临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利润下滑的处境,对此,只能从加强市场开拓以及强化成本控制两方面着手。
而在工矿企业的各项成本中,电费已成为紧随物料成本、人工成本之后的第三大成本,特别是在某些高耗能企业中,电费已成为最主要的成本。
对大多数工矿企业而言,电费是未被企业控制的最后一项成本,许多企业由于管理、工艺、技术等各方面原因,用电利用效率普遍偏低,节能潜力巨大,因此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电费支出、提高利润空间已经势在必行。
空气动力发电成本远低于其他发电方式,且空气动力发电厂投资小,建设周期短。
建设空气动力发电厂是工矿企业降低电费支出、提高利润空间的一大选择。
因此,工矿企业市场将是空气动力发电机主要市场之一。
3、通讯市场
目前,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保障主要靠小型风冷式柴油发电机,其主要燃料为柴油。
柴油的使用有诸多的不便之处,比如质量大、噪声大、启动困难等。
噪声以低频噪声为主,穿透力强。
发动机长时间运行,温度和压力都较高,汽缸内会产生较多的烟灰和积碳,发动机油也容易氧化产生胶质,维护工作量大,且需要经常维护。
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煤烟和氮氧化合物,并且排放物的颗粒较大,所以很容易产生“黑烟”。
空气动力发电机能够克服柴油发电机的很多缺点,比如静音减噪好,环保无污染;动力均匀、温和,机件寿命较长,不会在设备和机房内形成油污积累;日常无需维护。
因此,空气动力发电机在通信基站的应用前景广阔。
4、军工市场
随着现代军事的迅速发展,机械化装备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而军用移动电站是解决部队机械化装备和保持机动性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装备。
战场环境的不确定性,要求军用移动电站必须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以确保电站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条件下可靠地工作,特别要适合在寒冷、酷热、沙漠、森林、高原等地区为武器装备系统提供可靠的电源。
目前,国内军用地面移动电站年需求量在16万千瓦左右,而国内能够生产军用地面移动电站的企业不多,生产能力不足10万千瓦。
未来,机械化装备产品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带动军用移动电站的快速发展。
目前,军用移动电站以汽油、柴油为主要动力。
低温环境下,发电机容易因低温下燃油雾化不好而导致启动困难。
空气动力发电机相比之下适应能力更强,稳定性更高。
5、野外施工市场
野外施工通常地处偏远,没有电网供电,又必须使用电力维持生产和工作,只能配备移动发电机组作为自备电源使用。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