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5281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钢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钢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钢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钢结构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钢结构施工方案.docx

《钢结构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施工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钢结构施工方案.docx

钢结构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说明

2编制依据

3工程概况

4施工准备

5钢结构预制

6焊接

7钢结构安装

8施工计划

9劳动力计划

10主要工机具及手段用料

11计量器具

12安全技术措施

 

1编制说明

本方案为江阴华星合成有限公司40万吨聚酯、江阴兴佳塑化有限公司15万吨聚酯安装工程平台框架施工方案,由于无施工图,本方案参照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编制。

2编制依据

2.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2《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

2.3投标文件及图纸。

3工程概况

本框架具有工期要求紧的特点,且其施工进度与质量直接影响到工艺及电气仪表的施工,因此要求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要严格地按照图纸和规范要求,严把质量关,为用户提供期望的钢结构工程。

4施工准备

4.1施工技术准备

4.1.1进行图纸自审、专业审和会审。

编写施工方案,准备施工过程中所需各种表格。

4.1.2施工方案得到批准后,技术员向参加施工的人员作书面技术交底。

4.1.3现场施工人员应认真熟悉图纸,规范和施工方案,以便施工顺利进行。

4.2现场准备

4.2.1施工现场要求“三通一平”并满足施工连续进行,根据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进行现场有关的布置。

4.2.2应按厂方安全防火的有关规定,设置好防火用具并与生产区进行隔离。

4.3主要工机具准备

4.3.1工机具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进行布置,各种设备应运行良好。

4.3.2计量器具精度应满足施工要求,并经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

4.4材料检验

4.4.1凡应用于本工程的各咱材料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4.4.2钢板厚度及允许偏差和型钢的规格尺寸及允许偏差要符合其产品标准的要求。

4.4.3钢材的表面外观质量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4.4.3.1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允许偏差值的1/2。

4.4.3.2钢材表面的锈蚀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4.4.3.3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

4.4.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包装箱配套供货,包装箱上应标明批号、规格、数量及生产日期。

螺栓、螺母、垫圈外观表面应经油保护,不应出现生锈和沾染脏物,螺纹不应损伤。

4.4.5受潮变质,药皮破损,焊芯生锈的焊条严禁使用。

5钢结构预制

5.1钢结构预制程序

 

焊接检查

组装检查

组装

号料、切割

放样检查

放样

材料检验

矫正弯曲和边缘加工

焊接

返修

除锈

构件预制检查

制孔

防腐编号

构件验收

构件堆放

5.2钢零件及钢部件加工

5.2.1切割

5.2.1.1钢材切割面或剪切面应无裂纹,夹渣、分层和大于1mm的缺棱。

5.2.1.2气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1.2之规定。

 

气割的允许偏差(mm)

表5.2.1.2

项目

允许偏差

零件宽度、长度

±3

切割面平面度

0.05t且不应大于2.0

割纹深度

0.3

局部缺口深度

1.0

注:

t为切割面厚度

5.2.1.3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1.3之规定。

机械剪切的允许偏差(mm)

表5.2.1.3

项目

允许偏差

零件长度、宽度

±3

边缘缺棱

1.0

型钢端部垂直度

2.0

5.2.2矫正与成型

5.2.2.1碳素钢结构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应超过900℃。

5.2.2.2碳素钢加热成型温度应控制在900-1000℃。

且当温度下降到700℃之前,应结束加工。

5.2.2.3矫正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不应大于该钢材厚度允许偏差的1/2。

5.2.2.4钢材矫正后的允许偏差,应满足GB50205-2001之要求。

5.2.2.5气割或机械剪切零件,需进行边缘加工时,其创削量不应小于2.0mm。

5.2.2.6边缘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2.6之规定。

边缘加工的允许偏差(mm)

表5.2.2.6

项目

允许偏差

零件宽度、长度

±1.0

加工边直线度

l/3000且不应大于2.0

相邻两边夹角

±6′

加工面垂直度

0.025t且不应大于0.5

加工面表面粗糙度

5.2.3制孔

5.2.3.1孔壁表面粗糙度Ra不应大于25μm,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3.1的规定。

螺栓孔的允许偏差(mm)

表5.2.3.1

项目

允许偏差

直径

+1.0

0

园度

2.0

垂直度

0.03t,且不应大于2.0

5.2.3.2螺栓孔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3.2的规定。

螺栓孔孔距允许偏差(mm)

表5.2.3.2

螺栓孔孔距范围

≤500

501-1200

12000-3000

>3000

同一组内任意两孔距离

±1.0

±1.5

-

-

相邻两组的端孔间距

±1.5

±2.0

±2.5

±3.0

5.2.3.3螺栓孔孔距允许偏差超过上表规定的允许偏差时,要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制孔。

5.3钢构件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3之规定。

钢构件外形尺寸主控项目的允许偏差(mm)

表5.3

项目

允许偏差

单层柱、梁、桁架受力支托表面至第一个安装孔距离

±1.0

构件连接处截面几何尺寸

±3.0

柱、梁连接处的腹板中心线偏移

2.0

受压构件弯曲矢高

l/1000,且不应大于10.0

6焊接

6.1焊条选用E4303(E5015)型号。

6.2焊接坡口用火焰切割,局部可用磨光机打磨成型。

6.3坡口或切口边缘上的缺棱,当其为1-3mm时,要修磨平整,当缺棱或沟槽超过3mm时,则用φ3.2以下的低氢性焊条补焊,并修磨平整。

切口或坡口边缘上若出现分层性质的裂纹长度a和深度d均在50mm内时,在裂纹的两端各延长15mm,连同裂纹一起铲削,再用φ3.2低氢型焊条补焊,并修磨平整,当其深度d>50mm或累计长度超过板宽的20%时,除按上述方法处理外,还应在板面上开槽或钻孔,增加塞焊。

6.4施焊前,焊工应检查焊接部位的组装和表面清理质量。

6.5雨、雪天气时,严禁露天焊接,四级以上风力焊接时,应采取防风措施。

6.6不应在焊缝以外母材上打火引弧。

6.7定位焊,必须由持焊工合格证的工人施焊,点焊用的焊接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用的材料相同,点焊高度不宜超过设计焊缝的2/3,点焊长度宜不大于40mm,间距以500-600mm为宜,并填满弧坑。

6.8T型接头角焊缝和对接平焊缝,其两端必须配置引弧板和引出板。

其材质和坡口型式与被焊工件相同。

6.9在组装好的构件上施焊,应严格按照焊接工艺规定的参数和焊接顺序进行。

6.10因焊接而变形的构件,可用机械或在严格控制温度的条件下加热的方法进行矫正。

同一部位加热矫正不得超过2次,并应缓慢冷却,不得用水骤冷。

6.11手工电弧焊焊接电流应按焊条产品说明书的规定并参照下表选用。

表6.11

焊条与电流匹配参数

表6.11

焊条直径(mm)

2.5

3.2

4.0

5.0

5.8

焊接电流(A)

50-80

100-130

160-210

200-270

260-300

7钢结构的安装

7.1钢结构安装程序

分片地面组对

基础处理及垫铁埋设

基础验收

组对检查

检查刷底漆

底座板安装

分片吊装就位

焊接或紧固

整体找正

支撑安装

验收

平台、梯子、栏杆、采瓦安装

 

7.2基础验收

7.2.1安装前,应根据基础验收资料复核各项数据,并标注在基础表面上,支撑面、支座和地脚螺栓的位置,杯口尺寸、标高等的偏差应满足下表要求:

支撑面、地脚螺栓位置的允许偏差(mm)

表7.2.1-1

项目

允许偏差

支承面

标高

±3.0

水平度

L/1000

地脚螺栓

中心偏移

5.0

预留孔中心偏移

10.0

地脚螺栓尺寸的允许偏差(mm)

表7.2.1-3

项目

允许偏差

螺栓露出长度

+30.0

0.0

螺纹长度

+30.0

0.0

7.2.2复核定位应使用轴组控制点和测量标高的基准点

7.2.3钢柱脚下面的支撑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填钢板时,每迭不得多于三块。

7.2.4钢柱脚底板与基础间的空隙,应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

7.3钢结构的安装

7.3.1钢结构的安装顺序,必须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不导致永久的变形,在组装前对较大片的组件进行加固。

7.3.2框架应在地面分榀拼装成型,复验尺寸合格后,方可吊装就位,先吊一榀框架,调整好安装尺寸后,与基础用螺栓连接或点焊在基础上,同时用缆风绳封固,然后再吊相对一榀,找正后用上述方法固定,然后安装支撑件,最后上平台板。

7.3.3采用2台16t吊车从二头向中间同时施工,每一跨结构安装完毕后,须经检验合格,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拼装下一跨。

7.3.4定位焊缝承受荷载时,焊点数量、焊脚高度和焊缝长度应由计算确定。

7.3.5在钢结构上施加临时截荷时,除经校验核算外,还应征求设计单位的同意。

7.3.6钢结构安装完后,进行总检查。

7.3.6.1钢柱的安装轴线对行、列定位轴线偏移量不得大于5.0mm。

7.3.6.2安装柱体的标高允许偏差+3.0mm,-5.0mm。

7.3.6.3钢柱的轴线不垂直为H/1000。

7.3.7框架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安装走道平台及爬梯护栏。

7.3.8焊缝处要及时防腐。

8施工计划

见总施工进度网络图

9劳动力计划

见附表一,劳动力计划一览表

10主要工机具及手段用料

见附表二,主要工机具一览表

附表三,手段用料一览表

11计量器具

见附表四,计量器具一览表

12安全技术措施

12.1施工前,技术人员必须组织有参加人员学习有关安全规程、规范和业主的有关安全规定,未参加学习者不得上岗

12.2凡参加施工人员应按本工种制定的安全操作规定进行施工。

12.3进入现场必须按标准要求配带劳保用品,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合格后方能登高施工,高空作业必须挂安全带。

12.4高空作业区必须在下方挂安全防护平网和立网。

平网每3m一层。

12.5吊装作业必须要有明显标志,非施工人员严禁入内,施工人员也不得在吊装作业时从悬空的物体或吊车臂下通过和停留。

12.6正式吊装前,必须试吊全面检查确保安全。

12.7雨天、雪天、五级以上大风天气严禁吊装作业。

12.8吊装因故中断,必须采取保护措施,不行使构件悬空过夜。

12.9非电气人员不能操作电气。

电动设备地线要接线,漏电保护装置。

 

附表一

劳动力计划一览表

时间

人数

工种

2003年

8.1-8.31

2003年

9.1-9.30

2002年

10.1-10.30

铆工

4

6

6

电焊工

6

10

10

气焊工

2

2

2

起重工

2

4

2

电工

2

2

2

辅助工人

2

4

2

合计

18

28

26

附表二

主要施工机具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汽车吊

25t

2

2

叉车

5t

1

3

载重汽车

10t

1

4

客货工具车

1.5t

1

5

电焊机

2×7-400/BX-400

16/8

6

半自动切割机

2

7

倒链

10t

2

5t

4

2t

8

8

磁力电钻

φ32

2

9

切割机

φ400

2

10

焊条烘干箱

500℃

2

 

附表三

手段用料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1

道木

200×200×300

30

2

钢板

δ=20

m2

40

δ=16

m2

20

δ=14

m2

20

3

跳板

50×300×3000

60

4

脚手架

φ48×6000

150

5

白铁皮

δ=1

m2

80

6

石棉瓦

m2

60

 

附表四

计量器具一览表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精度

1

铁水平

500mm

8

1mm/m

2

钢盘尺

50m

4

5mm

3

经纬仪

J2

2

0.22″

4

水准仪

S2

2

0.001

5

钢板尺

1m

10

1mm

6

磁力线坠

8

7

钢卷尺

5m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