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4770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711.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docx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docx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

高一地理会考复习(8)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会考复习(8)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及模式图

2.环境问题的表现:

(1)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

(2)生态破坏,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等

3.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1)环境问题的地域性:

城市——表现为环境污染;乡村——表现为生态破坏

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更严重(要了解原因,P96)

(2)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全球性环境问题如:

酸雨、国际性河流污染、热带雨林的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

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首先是人口问题。

作为环境问题产生的一个主要因素,这里只是讨论人口增长过快给环境造成的压力。

并不涉及人口问题本身(如人口老龄化、人口城市化等)。

课本图8.5和图8.6分别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分析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从时间上看,二战后世界人口总数迅猛增长,尽管近年来世界人口平均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由于人口基数太大,每年新增人口约7000万——8000万,他们要消耗大量的食物,能源、住房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给环境造成很大压力。

从空间上看,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率较高,人口的过快增长使人们无暇考虑环境保护问题,也来不及调整落后的生产方法,为满足激增人口的生存需要,往往采取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加重了环境的危机。

人口总数庞大及人口增长过快使发展中国家面临双重的人口压力,较之发达国家,更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其次是资源问题,由于认识上或技术上的不足,人们对资源的利用存在很多不合理因素。

如过度开采、垦殖、放牧,会直接导致生态破坏,高三课本讲到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及在此林区的超采问题等,都是生态破坏的具体表现。

第三是发展问题。

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告诉我们,传统的工业化道路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这种发展是片面的,其目标只是经济的增长,图8.8直观反映了“增长”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的概念远比“经济增长”的含义广泛。

经济增长一般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而经济发展是使一系列社会目标得以实现的发展。

是一种社会进步,它包括人均收入的增长和教育、健康、安全等总的生活质量的改善。

因此,经济增长不足必然会带来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问题的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环境保护,发展问题处理好了,环境问题才能解决,否则,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5.世界各地区人口的增长:

A、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慢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B、分析各洲人口增长速度不同的原因: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6.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有其迫切的现实需要和深刻的历史背景。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包括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基本原则,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可持续发展揭示了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经济发展要以环境和资源为基础,同时环境保护也要靠经济发展提供的资金和技术。

(2)可持续发展肯定了各国的发展权,只有发展才能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但是这种发展不能狭义地理解为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只是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3)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角度强调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

(4)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各国的具体情况,寻求环境与经济的同步,协调和持续发展。

(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综合性的概念,其内涵有以下三方面:

A____________(基础);

B____________(条件);

C____________(目的)

(2)原则:

理解其含义——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

8.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中国古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2)中国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表现在:

(3)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9.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它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形成种植、养殖和多种经营的生产结构,各业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既保持平衡,又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不能盲目效仿发达国家的“石油农业”,(即由于高度机械化而产生的高能耗的农业)而应该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便是一例。

高三教材中讲的南方丘陵山区的“立体农业”;和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都属于生态农业。

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知识要求

1.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和层次

2.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3.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

4.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5.了解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6.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7.了解宇宙探测发展简史

8.了解三种宇宙资源开发的前景

9.了解空间垃圾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清除空间垃圾的办法

10.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11.了解地球自转的规律:

方向、周期、速度

12.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

13.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

轨道、方向、周期、速度

14.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5.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16.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学习方法要求

1.能够绘制“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

2.能够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3.能够判读简单的侧视太阳光照图:

晨昏线、直射点所在经纬度、地方时等

4.能够根据春秋分、夏冬至的太阳光照图解释说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5.能够进行地方时的基本运算:

不同时区的区时换算

6.能够借助图形描述地球五带的名称、界线、有无阳光直射、有无极昼极夜

7.能够运用公式计算二分二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

第二单元“大气”

知识要求

1.了解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固体杂质的作用

2.了解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了解大气热力作用的组成及其作用原理实例:

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温室效应

4.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运动的分类形式

5.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6.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

7.理解三圈环流的过程

8.理解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9.理解季风环流的概念及原因:

东亚、南亚季风

10.了解锋面、气压系统的分类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11.理解气候形成因子对各气候类型特点的影响:

气温、降水

12.了解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危害的表现、成因、危害、保护措施

学习方法要求

1.能够根据风向示意图分析各种力、等压线与风向的关系

2.能够根据“全球性大气环流示意图”识别7个气压带、6个风带,说明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3.能够根据“亚洲季风图”解释东亚季风的成因、风向

4.根据锋面系统和气压系统示意图说明该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5.根据“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判断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

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

知识要求

1.了解矿物、矿产概念和主要造岩矿物名称

2.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其相互转化

3.了解地质作用的概念及其类型

4.了解地壳运动的类型

5.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板块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6.了解褶皱和断层的特点及其工程建设意义

7.了解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分布规律

8.了解海水运动的基本形式

9.理解洋流的成因分类

10.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模式

11.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

12.了解水资源的概念

13.了解陆地水的主要水体类型、基本来源、水资源类型

14.理解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

15.了解水循环的环节和意义

16.了解生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17.了解土壤的特性、物质组成、形成过程

18.了解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地理环境地域差异的表现

学习方法要求

1.能够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解释地壳物质循环和岩石的相互转化

2.能够根据“褶皱构造与地貌示意图”识别背斜和向斜

3.能够根据有关外力作用与地貌的示意图、景观图、素描图解释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4.根据“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说明海洋表层盐度、温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

5.根据“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解释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6.能够绘制“世界洋流模式图”

7.根据“水循环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

8.根据“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知识要求

1.了解气候资源的特点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2.了解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海洋渔业生产、海洋油气开发、海洋空间利用、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围海和填海造陆

3.了解海洋权益和海洋环境保护: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

4.了解陆地资源的分类、属性和基本特点

5.了解能源资源的分类

6.了解台风、暴雨洪涝等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危害、防御

7.了解地震、火山等主要地质灾害类型的成因、危害、防御

8.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学习方法要求

能够根据“大陆架剖面示意图”解释渔场的成因

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知识要求

1.了解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特点、分类标准及类型

2.了解区位的概念

3.理解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4.了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的情况

5.了解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6.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分布、生产条件、特点

7.了解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牧场牧牛业的区位优势以及在促进牧牛业发展方面做的工作

8.了解商品谷物农业的概念、基本特征、主要分布地区及美国中部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9.了解混合农业的主要模式及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显著优点

10.了解工业生产活动的概念

11.了解工业投入产出的一般模式

12.了解在三次技术革命的推进下世界工业的发展特点

13.理解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14.理解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15.理解工业的集聚和分散现象

16.了解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和不同类型工业地域的特点

17.了解传统工业区的分布以及鲁尔区的区位特点、衰落原因、综合整治

18.了解新兴工业区的分布以及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分布、特点;美国“硅谷”的特点、崛起因素

学习方法要求

1.对各种农业地域类型进行比较分析

2.能够根据“美国小麦区和玉米带的分布图”说明美国中部平原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能够根据示意图分析说明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4.与传统工业相比较说明新兴工业、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5.根据“‘硅谷’地区图”解释其迅速崛起的区位因素

第六单元“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知识要求

1.了解聚落的概念、分类、演变

2.了解乡村的形成过程以及村落形态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3.了解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和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4.结合实例,了解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因素和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5.了解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6.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进程

7.了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差异

8.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保护、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

学习方法要求

1.能够根据“中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分布图”分析城市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2.结合区位因素和相关图文资料分析某城镇的形成与发展

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

知识要求

1.了解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有哪些主要方式

2.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3.了解邮电通信的基本特点

4.了解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

5.结合实例了解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铁路、公路、航道;港口、汽车站、航空港

6.了解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7.结合实例了解城市的道路交通网络

8.了解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措施

9.了解信息时代电信通信及其带来的社会变革:

互联网

10.结合实例了解商业中心的组织形式及区位因素

11.了解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

12.了解全球经济联系的突出表现、基本形式

13.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格局

14.了解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

学习方法要求

1.根据有关图表,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及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

2.运用相关图文资料,分析说明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以及主要改善措施

3.根据“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构成的变化示意图”了解我国在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发展变化

第八单元“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要求

1.结合实例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

2.了解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3.理解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的原因

4.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环境问题的本质

5.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6.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

7.结合实例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如何从观念走向实践

8.结合实例理解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9.以留民营村为例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

生态农业

学习方法要求

1.根据“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举例说明应如何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综合——挑错

家住市区的王先生一家到顺义度假,王先生为此写了一篇游记。

“十一”黄金周终于来了,我们全家驾车到顺义去度假,途经正在扩建中的航空港,机场占地面积很大,但对地形与地质条件要求不高。

此外,航空港与城市的距离,取决于城市用地、交通联系与环境等综合因素。

顺义地处冲积平原,是由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形成的。

耕地面积广大,是北京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地。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顺鑫农业基地。

这里广泛采用间作和套种的方式。

以及塑料大棚和温室等农业生产措施,都是为了充分合理的利用气候资源。

一般来说,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其他影响因素还有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以及政策等。

这里主要种植无土栽培的蔬菜和花卉,特别是蝴蝶兰,享誉中外。

在城市周围发展蔬菜、花卉等,主要受市场区位因素的影响。

我们旅游的第二站是参观现代汽车制造厂,工厂建在这里主要是政府的决策。

这里既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且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供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因此该工厂属于原料指向型和市场指向型企业。

中午我们来到农家就餐,该村落周边地区有若干个商店,它们组成了商业网,以满足当地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顺义是北京的卫星城,将逐步发展成为全市的金融中心、工业中心和居住区。

……

*北京综合——挑错

近年来北京郊区旅游业发展迅速,门头沟区逐渐成为北京周边的主要旅游景区之一。

现仅选三处加以介绍。

灵山是北京的第一峰。

它集断层山、褶皱山为一体,奇峰峻峭,这些地壳运动的足迹,主要是垂直运动形成的。

灵山垂直地域分异明显,既有热带、暖温带植被,又有寒带植被,生长着杜鹃、金莲花、玫瑰、白桦和榛子等植物。

这里是新疆细毛羊、伊犁马、青藏牦牛在北京唯一的天然繁衍养殖场。

灵山所在乡镇人口分散,聚落多,商业网点多于平原地区。

双龙峡是新开发的一处风景区,被誉为“小九寨”、“百瀑布”。

第一瀑布至第二瀑布的山谷内,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沿溪流、山径、藤本植物与灌木、乔木纠缠盘结,形成了约五千米长的天然植物走廊。

爨底下村是一处明清建筑风格的村庄,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山区民居500间70余套,为主次分明的四合院布局。

村内主街为南北走向,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日照资源。

村舍多建在山坡台地之上,这里地势平坦,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爨底下村历史上出过秀才、举人等,迄今有些人家的大门过道还可以见到清朝捷报的遗留痕迹。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

18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农业生产中不合理灌溉可能会导致:

()

A.土壤沙化B.土壤盐碱化C.土壤pH值减小D.洪涝灾害

2.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B.发展中国家常将污染物转移至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高,可自行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

D.D.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3.目前全球范围内,受光化学烟雾污染最严重的地区是:

()

A.德国鲁尔区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C.英国泰晤士河流域D.法国巴黎盆地

4.目前,许多地方提出“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

()

A.乱砍滥伐森林问题B.文物古迹遭破坏问题

C.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D.滥捕野生动物问题

5.受欧洲的耕作方式影响,且因施用化学肥料以及放牧硬蹄动物引起农田土壤明显退化的地区是:

()

A.南美洲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东欧D.澳大利亚

6.在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为:

()

A.大气污染B.水体污染C.生态破坏D.噪声污染

7.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前提是:

()

A.公众参与B.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C.污染严重的企业参与D.关、停、并、转严重污染的企业

8.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

()

A.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当代人的生存需求

B.省吃俭用,给后代生存发展打下基础

C.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D.人类的生存发展不应以降低环境质量为代价

9.关于我国环境污染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有:

()

A.城市环境污染的重点仅指大气污染

B.全国少数城市噪声超标

C.河流、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D.广大农村水质良好

10.图中先儒之言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

A.共同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D.共同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11.针对环境问题,我国政府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防治环境污染B.维持生态平衡

C.环境保护D.综合治理工业污染

12.对可持续发展首次作出明确定义的是:

()

A.《中国21世纪议程》B.《吕氏春秋》

C.《我们共同的未来》D.《我们的大自然计划》

13.我国的一些河流、湖泊的水体污染严重,目前正在重点治理的水域有:

()

A.辽河、海河、滇池B.黄河、淮河、海河

C.鄱阳湖、洞庭湖、巢湖D.太湖、巢湖、钱塘江

14.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

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D.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15.下列环境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各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是相同的

C.环境问题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D.解决酸雨、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

16.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

()

A.快速增长B.负增长C.接近零增长D.零增长

17.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的时期是:

()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D.近20年以来

18.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持续发展B.农业持续发展

C.生态持续发展D.社会持续发展

19.实现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下列属于公平性原则的是:

()

A.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B.国际合作共同治理大气污染

C.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20.下列生活习惯或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

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使用塑料薄膜方便袋购物

C.将垃圾分类处理D.使用再生纸张

21.下列环境标志中,中国环境标志是(环境标志中的文字省略):

()

22.某商场经营的下列四种产品中,有可能取得环境标志的是:

()

A.蟒蛇皮背包B.含磷洗衣粉C.一次性木筷D.无氟冰箱

23.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有:

()

A.环境问题有的是区域性的,有的是全球性的

B.酸雨只会造成局部地区的影响

C.“臭氧空洞”目前只在南极上空出现

D.全球增温会使海水大量蒸发而导致海平面下降

24.“保护生物”、“因地制宜”等主张萌发于:

()

A.采猎文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D.20世纪60年代

25.我国著名的“中国生态第一村”是:

()

A.小岗村B.留民营村C.小张庄村D.八里河村

26.全球第一个国家级《21世纪议程》诞生在:

()

A.美国B.中国C.俄罗斯D.加拿大

27.下列做法不符合公平性原则的是:

()

A.石油输出国组织联合提高石油价格

B.荷兰围海造田

C.非洲国家进口粮食弥补口粮不足

D.日本为保护本国森林大量进口木材

28.防治工业污染的最有效措施是:

()

A.实行末端治理B.实行分散治理

C.控制污染物浓度D.推行清洁生产

29.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的是:

()

A.国际合作,解决酸雨跨国蔓延B.人类与其他物种共同和谐生存

C.按本国的利益开发海洋资源D.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30.下列行为或主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有:

()

A.竭泽而渔、杀鸡取卵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以人为本,人定胜天D.封山育林,定期伐木

二、双项选择题

31.从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在现阶段值得提倡的是:

()

A.免赠贺卡B.使用一次性木筷

C.使用泡沫塑料快餐盒D.使用竹篮买菜

32.目前,我国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有:

()

A.人口过多,增长过快B.粮食不足,需大量进口

C.水旱灾害,连年发生D.自然环境,出现危机

33.对照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