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光的折射精选练习.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4707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7.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 光的折射精选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 光的折射精选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 光的折射精选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 光的折射精选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八年级物理 光的折射精选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 光的折射精选练习.docx

《八年级物理 光的折射精选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 光的折射精选练习.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 光的折射精选练习.docx

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精选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

第4节光的折射

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2019•南京)如图所示的几个光学现象和应用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海市蜃楼现象B.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物的倒影

C.树荫下的光斑D.在墙上映出手的影子

2.(2019•台州模拟)在海上或沙漠里,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到高楼大厦、热闹的市场,实际上大海、沙漠什么也没有,这种现象叫做“海市蜃楼”,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光在云层中发生反射

B.光在海平面处发生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在不均匀大气层中发生折射

3.(2019•泰安)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

“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

4.(2019•上海二模)光从空气斜射入盐水中,折射角为30°,则入射角可能为(  )

A.0°B.30°C.45°D.90°

5.(2019•广州模拟)如图所示,暑假期间,小刚和爷爷到湖里去叉鱼。

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

然而,当他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

在图7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原因的是(  )

A.

B.

C.

D.

6.(2019•长沙模拟)如图所示,是一条鱼跃出水面,咬食荷花的画面,鱼在水中看到荷花,此时光从  斜射入  中,鱼要准确的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  位置(下方/上方/本身)。

7.(2018秋•海淀期末)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

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这两个像是否全是虚像?

  (选填“是”或“不是”).你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鱼,是由于光射到鱼身上时,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

8.(2019•百色)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反射光线O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9.(2019•天津二模)小明经常在鸭绿江边观察小鱼,如图所示,A、B其中之一(不知道是哪一个)是小明看到的水中的鱼的像,另一个是水中的鱼,C是小明的眼睛,画出小明看到鱼的光路图。

10.(2019•玉林)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如图所示:

(1)让光束沿AO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  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

(2)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

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把一枚硬币放入杯底,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偏  (选填“高”或“低”)。

二、提升训练

1.(2019•重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花朵在水珠中成像B.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C.古老的艺术“皮影戏”D.月食的形成

2.(2019•成都模拟)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其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笔入射角增大

C.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向容器内缓缓加水

D.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使容器水平向左移动

3.(2019•杭州)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4.(2019•绍兴一模)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科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中“明月”通过酒看到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5.(2019•南京)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6.(2019•郑州模拟)如图所示,郑东新区夜晚的“大玉米”分外妖娆。

照片中,射向空中的激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均匀空气中是  传播的。

“大玉米”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发生  形成的。

“大玉米”的倒影看起来比它本身暗,是由于射向水面的一部分光发生  进入水中造成的。

7.(2018秋•浦东新区期末)光从一种介质  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线发生偏折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如图所示光的折射光路图中,折射角是  (选填“∠1”或“∠2”),界面上方的介质是  (选填“空气”或“水”)。

8.(2019•南通)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9.(2019•贵阳)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从透明玻璃砖的一面,垂直入射的光线,玻璃砖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请结合几何知识画出这条光线经玻璃砖从另外两个面射出的光路图。

10.(2018秋•南京市期中)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a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反射角等于零度。

小红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小红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

答:

  (选填“是”或“否”):

请简要说明理由: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

第4节光的折射

精选练习

一、夯实基础

1.(2019•南京)如图所示的几个光学现象和应用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A.海市蜃楼现象B.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物的倒影

C.树荫下的光斑D.在墙上映出手的影子

【答案】A

【解析】A、海市蜃楼是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A正确;B、平静的水面映出建筑“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树荫下的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错误;D、沿直线传播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体,被物体挡住,在墙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子,在墙上映出手的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

A。

2.(2019•台州模拟)在海上或沙漠里,有时会在地平线上看到高楼大厦、热闹的市场,实际上大海、沙漠什么也没有,这种现象叫做“海市蜃楼”,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光在云层中发生反射

B.光在海平面处发生反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在不均匀大气层中发生折射

【答案】D

【解析】海市蜃楼是一种由光的折射产生的现象,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物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引起的。

故选:

D。

3.(2019•泰安)在“五岳”之一泰山上,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佛光”奇景。

据目击者说:

“佛光”是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光环,与常见的彩虹色彩完全一样。

“佛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B.小孔成像

C.光的反射D.光的折射

【答案】D

【解析】看到五彩缤纷的光环,说明发生了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与其他选项无关。

故选:

D。

4.(2019•上海二模)光从空气斜射入盐水中,折射角为30°,则入射角可能为(  )

A.0°B.30°C.45°D.90°

【答案】C

【解析】光从空气斜射到盐水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垂直照射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变,故不可能为90°,大于30°的角只有45°.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5.(2019•广州模拟)如图所示,暑假期间,小刚和爷爷到湖里去叉鱼。

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可以看得很清楚。

然而,当他沿着看见鱼的方向去叉它,却叉不到。

在图7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叉不到鱼原因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光由水斜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逆着折射光线看上去,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

所以有经验的渔民应该用鱼叉瞄准看到鱼的下方位置,才能将鱼叉到;由此可知,A、D选项光的传播方向错误;B选项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错误;只有C选项正确。

故选:

C。

6.(2019•长沙模拟)如图所示,是一条鱼跃出水面,咬食荷花的画面,鱼在水中看到荷花,此时光从  斜射入  中,鱼要准确的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  位置(下方/上方/本身)。

【答案】空气;水;下方。

【解析】荷花反射的光线由空气中进入水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小于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鱼的眼睛,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荷花变高了。

鱼要准确的咬到荷花,应该跃向看到的荷花所在的下方位置。

7.(2018秋•海淀期末)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

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这两个像是否全是虚像?

  (选填“是”或“不是”).你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鱼,是由于光射到鱼身上时,发生了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

【答案】折射;反射;是;漫反射。

【解析】夏季,当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鱼,是由于光射到鱼身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8.(2019•百色)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反射光线O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解析】图中已经过反射点垂直界面画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在法线左侧画出入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的水中从O点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9.(2019•天津二模)小明经常在鸭绿江边观察小鱼,如图所示,A、B其中之一(不知道是哪一个)是小明看到的水中的鱼的像,另一个是水中的鱼,C是小明的眼睛,画出小明看到鱼的光路图。

【解析】人能看到水中的鱼,是因为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人眼看到的鱼是鱼的虚像,虚像在鱼的实际位置的上方,则图中A为水中鱼的像,B为水中的鱼;所以先连接AC,AC与水面的交界点O为折射点,然后连接BO,光的传播方向是从B到O,再到C,如图所示:

10.(2019•玉林)为了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如图所示:

(1)让光束沿AO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  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

(2)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

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把一枚硬币放入杯底,看到硬币的位置比它实际的位置要偏  (选填“高”或“低”)。

【答案】

(1)法线;增大;

(2)左;(3)高。

【解析】

(1)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将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2)若杯中的水增多,如图所示:

可见,当水增多时,液面升高,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也不变,光斑向左移动。

(3)从硬币发出的漫反射光经水面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向下偏折,当光线射入人眼,人凭光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硬币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其实人看到的是硬币的虚像,比实际的位置要高。

二、提升训练

1.(2019•重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花朵在水珠中成像B.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C.古老的艺术“皮影戏”D.月食的形成

【答案】A

【解析】A、花朵在水珠中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A正确。

B、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皮影戏”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故C错误。

D、月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

A。

2.(2019•成都模拟)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下列操作使其光斑向左移动的是(  )

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

B.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笔入射角增大

C.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向容器内缓缓加水

D.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使容器水平向左移动

【答案】C

【解析】A、保持水面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则光斑也向右平移,故A错误;B、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笔入射角增大,由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则光斑向右平移,故B错误;C、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向容器内缓缓加水,可转换为为向左平移激光笔,入射角不变,则折射角不变,光斑向左平移,故C正确;D、保持激光笔不移动且射入角度不变使容器水平向左移动,可转换为激光笔向右平移,入射角不变,则折射角不变,光斑向右平移,故D错误。

故选:

C。

3.(2019•杭州)太阳光穿过地球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如果没有这层大气,会出现(  )

A.日出会提前,日落会延迟

B.日出和日落都会提前

C.日出会延迟,日落会提前

D.日出和日落都会延迟

【答案】C

【解析】由于大气层的存在太阳光会发生折射,我们会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则有大气层时,我们会早看到日出,晚看到日落;如果没有这层大气,则会晚看到日出,早看到日落,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

C。

4.(2019•绍兴一模)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科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B.“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句中“明月”通过酒看到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答案】A

【解析】A、“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A错误;B、“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句中通过酒看到月亮,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中“浓阴”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C正确;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落日”是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

A。

5.(2019•南京)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看到水中“树木”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成的是虚像,而AC两图中光线从水中发出,D图中光线由眼睛处发出,故ACD错误,只有B正确;如图所示:

故选:

B。

6.(2019•郑州模拟)如图所示,郑东新区夜晚的“大玉米”分外妖娆。

照片中,射向空中的激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均匀空气中是  传播的。

“大玉米”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发生  形成的。

“大玉米”的倒影看起来比它本身暗,是由于射向水面的一部分光发生  进入水中造成的。

【答案】沿直线;反射;折射。

【解析】照片中,射向空中的激光束是直的,表明光在均匀空气中是直线传播的;“大玉米”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发生反射形成的。

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大玉米”的倒看起来比实际物体本身“暗”一些。

7.(2018秋•浦东新区期末)光从一种介质  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线发生偏折的现象,称为光的折射。

如图所示光的折射光路图中,折射角是  (选填“∠1”或“∠2”),界面上方的介质是  (选填“空气”或“水”)。

【答案】斜射入;∠1;空气。

【解析】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时,光线会发生偏折(即传播方向改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图中法线是NN′,折射光线是OB,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因此折射角是∠1;图中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属于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界面的上方是空气,下方是水或玻璃等其他介质。

8.(2019•南通)如图,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请作出它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解析】过界面的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水中作出反射光线;在空气介质中法线的左边大致作出折射光线,且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如下图所示:

9.(2019•贵阳)如图所示是一条光线从透明玻璃砖的一面,垂直入射的光线,玻璃砖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请结合几何知识画出这条光线经玻璃砖从另外两个面射出的光路图。

【解析】首先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玻璃的表面,所以传播方向不变。

已知玻璃砖的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则两个底角都为30°,过入射点做出法线,法线正好平分顶角,则折射光线ED与法线的夹角为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也为30°,当光线由玻璃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即DF,当光线由玻璃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画出折射光线DG,如图所示:

10.(2018秋•南京市期中)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

实验中发现,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a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光的  和  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总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反射角等于零度。

小红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小红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

答:

  (选填“是”或“否”):

请简要说明理由:

  。

【答案】

(1)①反射;折射;②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小于;

(2)是;实验只进行了一次,结论存在偶然性。

【解析】

(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当入射角不断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故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评价:

存在不足,疑问实验只进行了一次,结论存在偶然性,应该换用其他透明介质再做此实验,这样得出的结论将更具有普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