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自读文本4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4629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自读文本4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自读文本4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自读文本4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自读文本4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自读文本4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自读文本4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x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自读文本4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自读文本4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自读文本4鲁人版必修4 Word版含答案 高考.docx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自读文本4鲁人版必修4Word版含答案高考

自读文本

苏武传

(时间:

45分钟 满分:

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厩监(jiù)单于(chán)

窥观(kuī)置币遗单于(yí)

B.陷没(mò)弓弩(nǔ)

凿地(záo)蹈其背以出血(dǎo)

C.假吏(jiǎ)赦罪(shè)

膏腴(gāo)给其衣食(gěi)

D.穷厄(è)弹劾(hé)

喟然(wèi)自分已死久矣(fèn)

解析 A项遗wèi;C项给jǐ;D项喟kuì。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谋杀单于近臣,当死      副有罪,当相坐

B.虞常果引张胜引佩刀自刺

C.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D.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武等至匈奴

解析 会:

适逢、恰好。

A项当:

判处/应当;B项引:

牵攀、招供/拿、举;C项发:

发动、实施/揭露、暴露。

答案 D

3.和例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例句:

空以身膏草野

A.惠等哭,舆归营     欲因此时降武

B.反欲斗两主,观祸败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C.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何久自苦如此

D.单于壮其节天雨雪

解析 A.舆:

名词用作动词,用车子拉着;B.杖:

名词用作动词,执、拄;D.壮:

意动用法,认为……壮烈;雨:

名词用作动词,下。

其他都是使动用法。

答案 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B.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C.皆为陛下所成就

D.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解析 A.丈人:

古义,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今义,岳父。

B.明年:

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C.成就:

古义,栽培,提拔;今义,业绩。

答案 D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3分)

A.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B.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C.空自苦亡人之地

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解析 A.“畔”同“叛”;C.“亡”同“无”;D.“霑”同“沾”,“衿”同“襟”,“决”同“诀”。

答案 B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苏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天汉元年,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欲杀卫律。

缑王尝私见张胜。

单于怒,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

“……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

“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武益愈,……剑斩虞常已,律曰: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

“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

”武骂律曰: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武曰: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

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

“嗟乎,义士!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

岳父。

B.天雨雪……雨雪:

下雨降雪。

C.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素厚:

向来交情深厚。

D.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决去:

坚决离开。

解析 A.丈人:

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B.雨雪:

下雪。

雨,动词,下。

D.决去:

告别而去。

决,同“诀”,辞别。

答案 C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B.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C.使牧羝,羝乳乃得归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D.为武置酒设乐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 因:

介词,趁机。

A.者:

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表停顿;C.乃:

副词,才/副词,于是,就;D.为:

介词,替,给/介词,被。

答案 B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苏武的爱国气节的一组是

(  )(3分)

①武帝嘉其义 ②引佩刀自刺 ③举剑欲击之 ④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⑤律知武终不可胁 ⑥常愿肝脑涂地

A.①②④B.②④⑥

C.②③⑤D.①③⑥

解析 ①③不是表现苏武爱国气节的,故排除有①③的选项。

答案 B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苏武出身于功臣之家,兄弟几人在汉朝做官;苏武受汉武帝派遣,与张胜、常惠等出使匈奴,后来因受谋反事件牵连而被匈奴扣押。

B.单于用了种种办法劝降,结果都不成功,后来把苏武放逐到北海。

苏武牧羊,表现了他不屈节、不辱命的精神追求和崇高的爱国气节。

C.卫律负汉归匈奴,被赐称王,拥众数万,获得了荣华富贵;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匈奴人对苏武软硬兼施,但苏武不为所动。

D.北海极其荒凉,条件十分恶劣,但并未消磨苏武的意志、软化他的决心。

苏武对李陵的一席话至诚动人,既让李陵不禁赞叹,又使他万分羞愧。

解析 “张胜不降,最后被刺死”错,文中是“胜请降”。

答案 C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汉武帝赞赏他的义行(或“合理的做法”),于是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护送那些被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

(2)到了匈奴以后,备办礼物赠送给单于。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11~14题。

武来归明年,上官桀、子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

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

又言苏武使匈奴二十年不降,还乃为典属国,大将军长史无功劳,为搜粟都尉,光颛权自恣。

及燕王等反诛,穷治党与,武素与桀、弘羊有旧,数为燕王所讼,子又在谋中,廷尉奏请逮捕武。

霍光寝其奏,免武官。

数年,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

宣帝即时召武待诏宦者署,数进见,复为右曹典属国。

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号称祭酒,甚优宠之。

武所得赏赐,尽以施予昆弟故人,家不余财。

皇后父平恩侯、帝舅平昌侯、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皆敬重武。

武年老,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问左右:

“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

”武因平恩侯自白:

“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

”上许焉。

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

又以武弟子为右曹。

武年八十有余,神爵二年病卒。

甘露三年,单于始入朝。

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武子男元与安有谋,坐死  坐死:

因犯罪被处死。

B.霍光寝其奏,免武官寝:

睡觉。

C.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故事:

典章制度。

D.子前坐事死,上闵之闵:

通“悯”,同情,怜惜。

解析 寝:

搁置不理。

答案 B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以武著节老臣,令朝朔望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B.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数为燕王所讼复为右曹典属国

解析 因:

介词,经由,通过。

A.以:

连词,因为/介词,在;B.乃:

连词,于是/副词,才;D.为:

介词,被/动词,做。

答案 C

13.下列句子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令(燕王)上书告之

B.(武)数为燕王所讼

C.上以(通国)为郎

D.(昭帝)甚优宠之

解析 应是宣帝。

答案 D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苏武回国后,虽然他受燕王谋反事件的牵连而被捕,但是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B.因为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所以宣帝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

C.因为卫将军张安世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也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所以宣帝又让苏武做了右曹典属国。

D.皇帝很思念那些辅佐得力的臣子,就让人仿照他们的相貌画像,并题写上他们的官爵姓名,苏武就是其中的一位。

解析 文中是“廷尉奏请逮捕武”,没有说苏武被逮捕。

答案 A

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初,桀、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数疏光过失予燕王,令上书告之。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久之,卫将军张安世荐武明习故事,奉使不辱命,先帝以为遗言。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让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

(2)过了很久,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

【参考译文】

苏武归汉第二年,上官桀、其子上官安与桑弘羊及燕王、盖主谋反。

苏武的儿子苏元因参与上官安的谋反,而被处死。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与大将军霍光争权,上官桀父子屡次把霍光的过失记下交给燕王,让燕王上书给皇帝,告发霍光。

又说苏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投降,回到汉廷后,只做典属国,而大将军属下的长史官并无功劳,却被提升为搜粟都尉,霍光专权放肆。

等到燕王等人谋反,被杀,追查处治同谋的人,苏武一向与上官桀、桑弘羊有旧交,燕王又因苏武功高而官小数次上书,替他抱不平,苏武的儿子又参与了谋反,主管刑狱的官员上书请求逮捕苏武。

霍光把刑狱官的奏章搁置起来,只免去了苏武的官职。

过了几年,昭帝死了。

苏武以从前任二千石官的身份,参与了谋立宣帝的计划,赐封爵位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过了很久,卫将军张安世推荐说苏武通达熟悉朝章典故,出使不辱君命,昭帝遗言曾讲到苏武的这两点长处。

宣帝召来苏武在宦者令的衙门听候宣召,苏武多次进见,又做了右曹典属国。

因苏武是节操显著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两日入朝,尊称他为德高望重的“祭酒”,非常优宠他。

苏武把所得的赏赐,全部施送给弟弟和过去的邻里朋友,自己家中不留一点财物。

皇后的父亲平恩侯、宣帝的舅舅平昌侯和乐昌侯、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苏武。

苏武年老了,他的儿子以前被处死了,皇帝很怜悯他,问左右的人:

“苏武在匈奴很久,有儿子吗?

”苏武通过平恩侯向宣帝陈述:

“以前在匈奴发配时,娶的匈奴妇人正好生了一个儿子,名字叫通国,有消息传来,想通过汉使者送去金银、丝绸,把男孩赎回来。

”皇帝答应了。

后来通国随汉使者回到了汉朝,皇帝让他做了郎官。

又让苏武弟弟的儿子做了右曹。

苏武活到八十多岁,汉宣帝神爵二年病亡。

甘露三年,单于才来汉朝拜。

皇帝思念那些曾经辅佐自己的人,于是让人在麒麟阁模仿这些人的形体、容貌给他们画像,并题写上他们的官爵姓名。

三、创新应用

16.下面是歌曲《苏武牧羊》的第一部分《序歌·一个古老的故事》中的一段歌词,请你根据歌词的意境,为苏武设计一段心灵独白,字数在60~90字之间。

(4分)

歌词: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在塞上,时闻笳声,入耳心恸酸。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唉!

茫茫草原,不见其边,梦中汉家何时还?

不畏风刀霜剑,甘愿饮血吞毡,我苏武宁死不屈,挺立天地间!

闻家母归天妻离子散,谁知我在此尝尽辛酸!

塞上寒风起,笳声令我心酸。

忠心如可鉴,我命不足怜,谁筑孤冢向中原!

17.请在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续写一句话,使文句前后贯通。

(4分)

信念是艰难的克星。

常言道: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苏武能忍得住塞外的彻骨之寒,是因为他有着“苏武节,骨铮铮;为国辱,重亦轻”的坚定信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荆轲敢冒生命危险去刺杀秦王,只因为他怀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决心与必胜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