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中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例析汇总.docx
《精编中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例析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中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例析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中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例析汇总
精编中考语文常考易错成语例析汇总
成语是汉语中的瑰宝,是长期以来人们将一些事件、典故和道理用精辟的语言概括形成的。
近年来中考语文对成语的考查分量逐年增加,其中大多以判断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形式出现。
现将一些在中考中常出现又比较容易误解的成语摘出,供同学们参考。
1、栩栩如生
例:
扬州茱萸湾公园成立了野生动物救助中心,一些遭伤害的野生动物又栩栩如生了。
栩栩:
生动的样子。
这个成语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说野生动物栩栩如生显然不合适。
2、济济一堂
例:
泰州繁华的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人聚集在一起。
商业街上观光购物的人不可能只聚集在一处,可换用“络绎不绝”。
3、无可非议
例:
美国总统布什和到访的英国首相布莱尔5月25日在华盛顿公开承认,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犯有无可非议的错误。
无可非议是说没什么可以指责的。
既然在伊拉克问题犯有错误,这当然应该受到指责。
例句用无可非议显然是错误的。
4、可歌可泣
例:
大学生洪战辉带着妹妹上大学的事迹令人感动,他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是可歌可泣。
可歌可泣,一般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这个成语感情色彩相当浓烈,洪战辉的事迹还达不到可歌可泣的程度,可用“可喜可贺”替换。
5、巧夺天工
例:
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高超,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桂林山水黄山松都是自然的杰作,并不是人工的东西,用“巧夺天工”夸赞天然景致是不合适的。
6、销声匿迹
例:
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06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销声匿迹了。
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或不公开露面,一般用来形容人。
例句说的是春节晚会,用销声匿迹形容显然是不当的。
7、忘乎所以
例: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忘乎所以,常常指因过分兴奋或得意而忘了应有的举止,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
例句赞扬的是人的读书精神,用这个成语显然与整句话的语境不符。
8、美轮美奂
例:
博物馆里保藏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美轮美奂,一般用来形容“房屋的高大华丽”,这里用来形容“石刻作品”中的“花鸟虫鱼”和“人物形象”,显然是陈述对象的误用。
9、振聋发聩
例:
当我国羽坛健儿在今年的苏迪曼杯决赛中,以三比零战胜印尼对勇夺冠军的那一刻,体育馆内爆发出振聋发聩的欢呼声。
振聋发聩,这个成语原意是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
但现在侧重于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例句指的是欢呼声很大,可用“震耳欲聋”替换。
10、行云流水
例:
去年暑假,妈妈领我去了桂林,那里的行云流水,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象排偶副着的云和流动的水一样。
例句说的是桂林山水,是自然景物,显然不能用这个成语。
11、刮目相看
例:
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
刮目相看,这个成语是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例句说的是初一学生有一手漂亮字,并没说对他以前的看法,可用“另眼相看”替换。
12.惟妙惟肖
例: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一般形容艺术技巧好,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
例中讲的是剧中人物,可用“活灵活现”替换。
成语误用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对成语理解不准确。
要准确地运用成语,必须靠平时日积月累。
我们在平时要勤于积累,灵活运用,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成语题集中训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对东南亚国家在近日地震和海啸中遭受的损失表示同情和慰问,对遇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对邻国所受苦难,感同身受,并将对有关国家进行力所能及的帮助。
B.平均主义的思想已成为明日黄花,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消失了。
C.任何一个人都离不开别人的支持,任何一个人都要积极寻求别人的支持,众人拾柴火焰高,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D.北京时间9月2日下午2:
45,亚洲田径锦标赛进行了男子110米栏的比赛,结果奥运冠军刘翔不负众望,以13秒30的成绩轻松夺冠。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三个妇女一台戏”,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B.如果政府官员对普通民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么这样的官员要他何用?
C.姓“公”的违法者用孔乙己的那套“窃书不算偷”的诡辩来“明哲保身”,虽然他们靠头上的“保护伞”暂时平安无事,但最终还是难逃法网的。
D.两位学者主编的《社会心理学》中指出:
“尊重研究者的劳动成果,甘冒‘仰人鼻息’之险,在引用时都标出研究者的姓名,以便于读者查阅。
”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从那以后,施特劳斯圆舞曲才登堂入室,从普通舞会的通俗伴奏舞曲成为正统的新年音乐会的主要旋律。
B.过去写的多是一面倒的东西,这次想做一点自相矛盾的文章,以破立竿见影之惯例。
C.有些领导根本就不关心老百姓的疾苦,在他们看来,平民意识犹如一块一文不名的破布。
D.近来,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又有所抬头,一些共产党员对于封建迷信活动不但不管,甚至还参与其中,对封建迷信活动的蔓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去年12月下旬,持续低温让北京天然气供应捉襟见肘,如不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将面临春节供应缺口。
B俗话说,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
当前,全国人民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是十分必要的。
C那些不被市场接受的新技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早熟技术,在一阵热烈的追捧之后,很快就都偃旗息鼓了。
C.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D.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仿佛昨天才踏进校门,谁料倏忽之间,高中三年已经过去,吉光片羽,都为陈迹,令人唏嘘不已。
B.“表现”在美国大概是万能的,作秀在咱们中国似乎也是万能的,作秀现象铺天盖地,作秀之说甚嚣尘上。
C.泸州老窖以“1573年始酿”为噱头,结合其一贯的传媒优势大力撞击市场,在去年的媒体上一鸣惊人,掀起了一股飓风。
D.迅速反映现实生活,高奏时代主旋律,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这是文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职责。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次,他平时自学的电脑维修技术终于派上了用场,只见他二一添作五,一会儿工夫就把电脑故障排除了。
B.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臣子能够见贤思齐,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C.限制消费范围,并不能制止公共权力的滥用,因为它没有切断利用公共资金来牟取个人私利的渠道,所以它只能是扬汤止沸。
D.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体党员只有当面锣对面鼓,不拐弯抹角,不绕圈子,敢讲问题,触及灵魂,才能有力地保证教育活动的实效。
1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张老师针对班上学生良莠不齐的情况,讲课时注意分类指导,学生都很满意。
B.老人七十多岁,但老当益壮,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做起事来劲头十足,真称得上年富力强。
C.假装买主,拨打墙上涂写的电话号码,公安人员按图索骥,几经周折,终于破获了一个大的贩假、造假团伙。
D.事物的发展自有它本身的规律,人们只能顺水推舟,而不可强求,更不能要它按自己的意思确定走向。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原始森林里既有老虎,也可能还存在一些退化了的恐龙,那里可真是虎踞龙盘了。
B.我以为当警察的一定是孔武有力的男子汉,哪知这位却是个秀丽文静的姑娘。
C.尽管“三个代表”深入人心,可有些干部下车伊始,还不了解情况就乱发号施令。
D.尽管对方是自己的老师,但他并没有退避三舍,而是坚决把自己的不同看法提了出来,老师对他坚持真理的做法表示赞许。
1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前来参加“十运会”的运动员们赞叹道:
“南京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是人间的又一天堂。
”
B.今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到了39.2万人,这叹为观止的数字雄辩地证明了知识的价值。
C.昨天晚上,那小偷可真够猖狂,李大伯一家就在客厅看电视,他竟然登堂人室,把几个房间里的首饰和现金一扫而光。
D.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我终于来到了蜀道。
本想亲身领略一下李白笔下那猿猱愁攀、风声鹤唳的险要,却见那盘山公路像飘浮的玉带缠绕在座座峰峦之间。
真是天堑变通途啊!
B.有人说,如果宝马早一点放下“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架子,早几年进入中国,在中国设厂生产宝马车,那么,宝马也许早已成为中国高档车市场的龙头老大。
C.一名外地客人在本市乘的士时遭劫,载他的“的哥”竟坐山观虎斗。
昨日,乘客周先生说,他准备将这名“的哥”告上法庭。
D.这口井蹲在人来人往的道路中间,况且早已枯竭,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居委会决定把它填平,得到居民们的一致赞同。
大家一起动手,纷纷投井下石,一会儿就把它填平了。
18、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海男篮在CBA历史上曾经连续多次闯入总决赛,但仅仅获得过一次总冠军,他们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功亏一篑。
B.齐白石画册的一幅画上,一根枯枝横出,站立一只鸟,别无长物,但用笔的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真是一片“神境”。
C.陈水扁的台独观点一出笼,便被两岸正义之士批得体无完肤,对此陈水扁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
D.台独分子吕秀莲数典忘祖,竟公开宣称日本对台湾的侵略乃是台湾人的大幸,台湾和大陆是“远亲”和“近邻”的关系。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张林并不想对高科技浅尝辄止。
B.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C.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2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Q虽然似乎懂得,但总觉得站不住,情不自禁的蹲了下去。
B、老赵和老李两家素不相能,最近因件小事又闹到法庭上去了。
C、有些人好了伤疤忘了疼,火灾刚刚过去不到两个月,违反安全用电规程的现象又开始露头了。
D、实行研究生导师配备互选,既加深了导师和学员间的相互了解,避免了“乱点鸳鸯谱”,又极大地激发了研究生导师的荣誉感和责任心。
近义成语辨析
1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前者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者震惊”,后者则指“事件本身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2如虎添翼为虎添翼:
前者指“使强的更强”,一般用于人或组织,带褒义。
后者比喻“给恶人做帮凶,助长恶人的势力”,带贬义。
3养痈遗患养虎遗患:
二者都可以比喻“姑息坏人而使自己受害”,但前者还可以指人的错误或错误思想等。
4无所不能无所不为:
前者是褒义词,指“什么事情都会做”;后者是贬义词,形容“什么坏事都干得出”。
5无微不至无所不至:
前者是褒义词,指“待人细致周到,体贴入微”;后者是贬义词,形容“做事无法无天”。
6迫不及待刻不容缓:
二者都形容“紧迫、不能等待”。
但前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迫切,而后者则形容事情紧迫,必须立即去做。
7因势利导顺水推舟:
二者都有“顺应趋势办事”之意。
但前者用于褒义,偏重于“加以引导,使其走上正路”;后者为中性或贬义词,偏重于“灵活改变原来的主张”。
8披肝沥胆肝胆相照:
二者都有“坦诚”意。
但前者用于表示个人对集体、对祖国、对党、对人民忠诚,后者用于表示同志、朋友之间或组织之间的真心相见、坦诚相处。
9貌合神离同床异梦:
二者都表示“表面关系不错,实际有两条心”之意。
但前者可用于表示人或事物,用于人时偏重于“离心离德”;后者仅用于人,偏重于“各有打算”。
10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二者都有“特别看待:
之意。
但前者是作横向比较,表示看待某个人不同于一般;后者是纵向比较,表示去掉老印象,用新眼光看待。
11望梅止渴画饼充饥:
二者都指“用空想安慰自己”;但前者表示虽有空想但无行动,后者表示虽有行动但不能解决问题。
12色厉内茬外强中干:
二者都指“外表强大而实质空虚”;但前者用于书面语,指精神状态。
后者常用于口语,指力量。
13滥竽充数鱼目混珠:
二者都有“以假充真”之意。
但前者还可以表示以次充好,用于人或物,也可表自谦。
后者一般用于物,不表自谦。
14川流不息络绎不绝:
二者都可以表示“行人、车马、船只来往频繁”。
但前者表示往同一方向,后者能表示往不同的方向。
15涣然冰释烟消云散化为乌有化为泡影:
四个成语都表示“消失”,但它们适用的对象不同,依次为“嫌隙或误会”、“事情或情绪”、“具体事物或念头”、“希望与打算以及诺言”等。
16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两词均指“看见就像没有看到一样”。
但前者偏重于“不注意,不用心,看见就像没有看见,或装作没看见”;后者偏重于“漫不经心,不重视”,并有“经常看见”之意,程度较深。
17参差不齐良莠不齐:
二者都指“不整齐”。
用于人,前者指水平不一,后者指好人坏人本质有别。
用于物,前者指高低长短不一,后者指好事坏事混在一起。
18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二者都有可指“不经推广宣传就迅速传播”,后者还可能指东西突然无故丢失。
19步履维艰寸步难行:
二者都有可指“行走十分困难”。
便前者一般只用于有病的人或老年人,而后者还可以比喻处境困难。
20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二者都可指阅历深。
但前者侧重于“经历许多世事变化”,后者侧重于“经历长期艰难困苦生活的磨炼”。
21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二者都有“耳听眼看”的意思。
但前者强调亲自看到亲自听到,突出其真实性。
后者则强调经常看到听到并不知不觉地受到深刻的影响。
22背道而驰南辕北辙:
二者都有“彼此相反”之意。
但前者指彼此方向不同,目的相反;后者指人的行为和目的相反。
23不堪设想不可思议:
二者都有“不能想像”之意。
但前者适用于严重的、不良的后果,后者一般适用于奇妙深奥的或不可理解的事情、道理。
24信口雌黄信口开河:
二者都指随口乱说。
但前者语意较重,指妄加评论、诬蔑和捏造事实;后者语意较轻,指说话不假思索或漫无边际。
25大海捞针海底捞月:
二者都指白花力气。
但前者比喻目的虽很难达到但仍有达到的可能性;后者指目的完全达不到,只是白费力气。
参考答案
1.B【感同身受:
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恩惠),也泛指给人带来的麻烦,自己也能亲身感受到;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感谢。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不孚众望:
孚,信服,不能使群众信服。
明日黄花:
原指重阳节过后,菊花即将枯萎,便再没有什么好赏玩的了;比喻已失去新闻价值的报道或已失去应时作用的事物。
】
2、A(A“三个妇女一台戏”指妇女们相聚在一起,总爱说说笑笑热闹得像演戏
一样,此谚语可改为“三个臭皮匠,合成诸葛亮”或“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
亮,或“三个臭皮匠,凑个诸葛亮”,意为人多智谋多;B“视而不见,听而不
闻”指不重视,不注意,不关心;C“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
自己带来危险的事,现在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
置可否的处世态度;D“仰人鼻息”比喻依赖人,看人的脸色行事。
)
3D解析:
A项“登堂入室”比喻做学问由浅入深,达到更高水平,不是指进入正规场合;B项“立竿见影”比喻见效很快,与本句意思无关系,可改为“人云亦云”;C项“一文不名”,“名”是“占有”,这里应作“一文不值”。
4、D(求全责备:
指对人对事苛求其完美无缺,不是指自我约束和自我严格要求;另外,它的后边不能带宾语)
5、选B
分析:
A项“无妄之灾”指平白无故地受到损害;B项“一鳞一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鳞,西露爪,使人难见全貌,后比喻事物零星片断;C项“不可一世”指自以为超出同时代的人,形容自命不凡,狂妄到了极点;D项“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东西的后面。
6.D(亦步亦趋:
指事事追随和模仿别人,贬义词。
沸沸扬扬:
形容人声鼎沸,议论纷纷慷慨解囊:
毫不吝啬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
7.B[A是语境不合。
“一叶障目”是所见受到障碍,不同于“产生错觉”。
C是语意重复。
“咎由自取”:
指罪过或灾祸都由自己的原因惹来,语义已含了“由于”的意思。
D是范围失当。
“忍痛割爱”是忍痛把自己心爱的东西割舍给别人。
故宫原本不属于自己所有,且参观故宫的打算也不是具体的东西,不能说“忍痛割爱”。
]
8.D(A.不合逻辑,“鱼贯而入”形容如鱼头尾相接般连续进入,应改为“鱼贯而出”。
B.褒贬不当,“无所不至”指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多含贬义。
可改为“无所不在”。
C.对象错误,“庆父”指制造内乱的人。
)
9、B
10、B
11.A
12、吉光:
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
一片毛。
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祖宗诗文,在旁人观之,不过行云流水,我们后辈视之,~,皆金玉珠贝。
此处宜用“雪泥鸿爪”。
甚:
很;嚣:
喧嚷。
人声喧嚷,尘土飞扬。
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
后来形容消息普遍,议论纷纷。
现多指反动言论十分嚣张。
鸣:
鸟叫。
一叫就使人震惊。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贷:
推卸。
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与“职责”语义重复。
[点拨]正确运用熟语可从以下方面掌握领会:
(1)词义的感情色彩;
(2)近义成语的辨析;(3)多义成语全面掌握,如“甚嚣尘上”;(4)成语的使用对象,如“吉光片羽”;(5)重视识记望文生义的成语。
(6)与语境重复或矛盾,如“一鸣惊人”与“一贯的传媒优势”相矛盾。
总之,解题要以“词不离句”为原则,结合语境意仔细辨别。
13.A(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1/2=0.5的意思,借指双方平分,用在这里与语境明显不合,应改为“三下五除二”。
其它各项中的加点词的运用都是正确的。
见贤思齐:
看见有道德或有才学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向他看齐,扬汤止沸:
把沸水舀起来再倒回去,想让它不沸腾,比喻办事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当面锣对面鼓:
比喻面对面地商谈、争论或交换意见)
14、C。
(良莠不齐:
显然好人坏人的混杂。
年富力强:
形容中青年人。
顺水推舟:
顺应形势说话办事,不合语境)
15.A(虎踞龙盘:
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B孔武有力:
非常勇猛有力。
C下车伊始:
指官员刚刚到任。
D退避三舍:
比喻对人让步,不与对方较高低或表示回避。
)
16.A
17.B(风声鹤唳:
指听到风声鹤叫,都怀疑是敌兵追来:
形容极其惊恐疑惧。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一种因循守旧思想。
坐山观虎斗:
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时,再从中取利。
这里宜用“袖手旁观”。
投井下石:
比喻乘人之危,加以陷害。
引处犯了望文生义的毛病。
18.答案为B项。
功亏一篑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
(多含惋惜意)
体无完肤:
喻论点被全部驳倒或文章被删改得很多。
别无长物:
没有多余的东西,多指贫穷。
数典忘祖:
本谓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的事情时,却忘记了祖先的职务,后指
19、A(B项中的\"处心积虑\"多表贬义,在B句中不当,可用\"殚精竭虑\"。
C项中的“火中取栗”典出法国拉•封登的寓言,比喻冒着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却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这里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正好用反了。
D项中“万人空巷”是指“人都聚集在一起,致使街巷都空了”,因其中有“人们都从巷子里走出来”的意思,并不像D中“在家里守着荧屏”,故而词义与句意不合。
)
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