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4095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师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师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师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师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docx

《教师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docx

教师版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

文言文人物传记的阅读方法指要

一、建立正确的阅读观——整体阅读

1.看整体

文言文阅读不仅要关注一字一词一句,还要关注文章的整体,看文章整体写了什么内容,哪些人、哪些事、什么性格品质,这些是先要把握住的。

不要急于做题,不要急于破解哪个词、哪句话,首先要弄清文章整体的内容及行文特点,这是整体阅读的核心内容之一。

2.整体看

不要以为阅读完文本材料,就算整体把握了。

文本本身固然重要,但标题、尾注、试题这些内容也绝不可忽视,它们是整体把握文意、解决疑难的重要辅助内容。

整体看,就是先抓住文本本身;其次,看标题、选文出处、尾注及题目,看这些项目为整体把握提供了哪些或明或暗的辅助信息。

总之,就是要看标题,看正文,看出处,看注释,看试题。

全都看完了,才能整体把握文意。

二、根据传记特点去阅读

1.选文特点

高考传记类文本一般包括史传文、各类文人笔记及小说中的人物传记。

多为四五百字的浅易文言文,一些疑难生僻的字句都有恰当的处理,或加注释。

一般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

所选人物不仅有帝王将相,更有普通的清官廉吏、良母孝子、义士隐士、贩夫走卒等。

这些人的品格,不外乎“忠、孝、仁、义、礼、智、信、勇”。

选文以叙事为主,含有一定的议论和抒情。

虽然经过了命题人的删减调整,但不管是一篇还是一段,都有一定的独立性和完整性。

2.行文特点

传记文体结构固定,行文线索明显。

古人作传,常在文首介绍人物的籍贯、字号、家世、官职以及主要性格特点等,这些文字对把握全篇内容往往能提供有效的信息。

接着,以时间为序,依次介绍传主何时何地做了何事有何结果,这是传记的主体内容。

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表示时间、地点、事件起始的词句。

这些文字有助于我们划分主体部分的层次,理解全文内容。

传记的结尾一般为对传主的逝前身后作一交代,或作“盖棺论定”。

有的结尾作者通常以“赞”等形式作出自己对传主的评价。

这些文字特别有助于我们把握人物的性格品质。

3.用语特点

传记的语言通常凝练概括,间有传神的细节描写,尤其是对传主的评价或用“春秋笔法”,或用最概括的几个字词点到为止。

这些特点告诉我们要细读,不放过每一个字。

传记中惯常出现的词语有国名、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名、庙名、谥号及重要的典籍名称。

对于这些词语,一方面平时要积累一些常用语,尤其是官职方面;另一方面,在阅读时这些文字一般都是“死字”,可以不必去理会,更不必拆开硬译(这种做法很危险)。

还要注意古人的用语习惯,如称人一般只称“名”,如“王祎”称“祎”,“沈通明”称“通明”。

4.文言传记常见词语

三、阅读方法和步骤

1.阅读方法

(1)勾画圈点法:

边阅读,边画出人名、地名、时间词、事件起讫词语及文中评议性词句,画出较难理解的词句等,同时思考总结“何人何时何事”等内容。

(2)主线阅读法:

阅读时牢牢抓住“什么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过什么事,事情的结果”这条主线来筛选信息、划分层次、把握内容提要。

(3)借题解文法:

文言文试题的最后两题,近年来一般都是考查信息筛选和文意把握。

信息筛选往往将文中能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特点的若干信息抽出来让考生辨析,据此可判定文中写的是什么样的人物,有怎样的性格,或有怎样的品质,或行为有何特征等。

文意把握则考查对文言文文意的概述或分析,所给的几个备选项正是命题人对文意的概括。

其中虽有一项“不正确”,但却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正是给我们整体把握文意的“提示”。

借助于信息筛选题,我们可以把握传主的性格品质;借助文意概括题,我们能更好地读懂内容。

2.阅读步骤——三读

第一读:

粗读。

概览全文,了解大意。

可以看看尾注,读读题目。

第二读:

细读。

边读边圈点批注,结合注释和信息筛选题、文意概括题,认真、仔细地阅读,弄清文中具体的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把握人物的命运结局及性格品质,如遇到难字难句,不必深究。

第三读:

做题读。

题目涉及哪些文字,就细读哪些文字。

杨维岳传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

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

尝以文见知于郡守。

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

维岳谢曰:

“犯罪自有公法。

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

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

”郡守由是益敬重之。

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

慕文文山①之为人也,画像祀之。

杨维岳是庐州府巢县人。

他生性孝顺而恭谨,爱好读书,刚强坚韧而果断地自坚操守,走正道。

他曾经凭借他的文章被郡守赏识。

一天去拜访郡守,恰好碰上一个犯法的富人,郡守让杨维岳替这个富人向上面求情,(这样,杨维岳)可以获得数百金。

杨维岳推辞说:

“犯人犯了罪,自然要按国家的法令处置。

假如这个人不应该被判罪,而我接受了他的钱财,就会不吉利;假如这个人应该被判罪,却因为我而被赦免了,这是用私情干扰国家法令。

我小心谨慎地坚守自己的节操,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您?

”郡守因此更加敬重他。

杨维岳读书读到忠孝大节之处,常常多次流泪。

他仰慕文天祥的为人,就画了他的像拜祭他。

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

维岳曰:

“此当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

”乃徒步军门往。

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

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

维岳曰:

“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

”即。

崇祯年间,陕西盗贼蜂起,都御史史可法到淮扬地区巡察安抚。

杨维岳说:

“这个人是当代伟人,不可以不拜见。

”于是徒步到驻军营地拜见史可法。

没过多久,敌人的进攻更加紧迫,皇上诏令天下起兵救援。

这时史可法已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因为国库空竭,军队物资用尽,军队不能出征,发布檄文告知天下,让天下人捐钱救国。

杨维岳捧着檄文哭着说:

“国家政事到了这个地步,我还以什么为家呢!

”当即变卖家产来做大家的表率。

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

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

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

维岳泣曰:

“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

”于是设史公主②,为文祭之而哭于庭。

家人进粥食,麾之去;平日好饮酒,亦却之。

曰:

“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

”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维岳不肯。

人谓先生:

“曷避诸?

”维岳曰:

“避将何之?

吾死耳!

吾死耳!

”其子对之泣,维岳曰:

“小子!

吾生平读书何事?

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

”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

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

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

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

“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

”顷之遂卒,年五十六。

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

崇祯十七年,皇上死在煤山。

杨维岳听到这件事,面向北方痛哭,连续几个昼夜不吃饭睡觉。

不到一年,清兵渡过长江,国都被攻陷,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抵抗,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

杨维岳哭着说:

“国家培养读书人三百年,以身殉国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史公!

”于是设下史公的牌位,写了祭文在厅堂里吊唁他。

家人送来粥食,他挥挥手叫拿走;平时喜欢饮酒,也不喝了。

他说:

“现在正是国家政事如此糟糕的时候,还能吃得下喝得下吗?

”过了三天,清兵到来,下令剃发,杨维岳不肯。

有人对他说:

“为什么不为此而避一避呢?

”杨维岳说:

“能躲避到哪里去呢?

让我死吧!

让我死吧!

”他的儿子对着他哭泣,杨维岳说:

“孩子!

我一生读书为了什么呢?

如果有朝一日要我苟且偷生,我信守大义,坚决不干,我现在能够死得其所了,你哭什么呢?

”有人来劝慰他,他只是躺着随便答应罢了。

写下宁死也不剃发的文字来表现他的志向。

一连七天不吃饭,仅存一点气息。

来看望他的亲属越来越多,他忽然睁大眼睛看着儿子说:

“前几天表现我的志向的文字,千万不要把它拿给世人看。

”不一会儿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

知道这件事的人没有不为他流泪的,民间给他立的谥号是文烈公。

呜呼!

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

(选自《南山集》,有删节)

唉!

三代以来,兴亡更替的事情多了,做臣子的常常身居高位却不愿为国家而死,平民、书生又认为为国而死不是自己的事,那么这样就没有一人愿为国而死,君臣之义不断绝还能有多久呢!

注 ①文文山:

文天祥,号文山。

②主:

死者的牌位。

“孝谨”“毅然自守以正”交代了传主的精神品质。

“忠孝大节”也是对传主核心品质的揭示。

这一节主要叙述了杨维岳不贪金钱、坚守节操一事。

注意该节的时间词及表现杨维岳行为的词语,可以看出其毁家纾难的精神。

该节内容较丰富,关注文中时间词,可知内容的起讫顺序。

该节要特别注意杨维岳的语言。

传末评论性语言,表明作者对杨维岳守君臣之义、民族大义精神的赞美。

可参照第2题选项D。

第一步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1.先粗读选文和后面的题目,对文章有个大致的了解。

2.阅读文段,①画出人名、地点、时间、事件,然后总结出谁做了什么事、事件经过与前因后果。

②画出文中重要的词、句,并在文中做好批注,要注意:

决不在一些地名、官名、生难字上纠缠。

③画出文中评议性词句,揣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把握人物的性格和精神品质。

3.写出内容提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略)

第二步 做题

1.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  )

①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 ②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③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 ④避将何之?

吾死耳 ⑤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 ⑥闻者莫不为之流涕

A.①⑤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⑥

答案 C

解析 ①是直接表现,但不是直接表现其忠义大节。

⑥是间接表现其忠义大节。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

他宁可不要数百金,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

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

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的像拜祭他;在史可法死后,杨维岳为他设牌位写文章来吊唁。

C.清兵南下后,下令剃发。

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死。

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

答案 C

解析 “卧床不应”错,原文“唯唯”指应答之声。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颜含字弘都,琅邪莘人也。

含少有操行,以孝闻。

含二亲既终,两兄继没,次嫂樊氏因疾失明,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每日自尝省药馔,察问息耗,必簪屦束带。

颜含,字弘都,琅邪郡莘县人。

颜含年少时品德高尚有操行,凭借孝顺父母的品行闻名乡里。

颜含的父母去世后,两个哥哥又相继离开人世,二嫂樊氏因疾病双目失明,(在这种情况下)颜含督促家人,尽心尽力照顾二嫂,每日亲口品尝(二嫂)要吃的药和饭菜之后,亲自端过去,认真查问病情,每当此时,他都穿戴得非常整齐。

本州辟,不就。

东海王越以为太傅参军,出补闿阳令。

元帝初镇下邳,复命为参军。

过江,以含为上虞令,转王国郎中、丞相东阁祭酒,出为东阳太守。

东宫初建,含以儒素笃行补太子中庶子,迁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历散骑常侍、大司农。

豫讨苏峻功,封西平县侯,拜侍中,除吴郡太守。

王导问含曰:

“卿今莅名郡,政将何先?

”答曰:

“王师岁动,编户虚耗,南北权豪竞招游食,国弊家丰,执事之忧!

且当征之势门,使反田桑,数年之间,欲令户给人足,如其礼乐,俟之明宰。

”含所历简而有恩,明而能断,然以威御下。

导叹曰:

“颜公在事,吴人敛手矣。

”未之官,复为侍中。

寻除国子祭酒,加散骑常侍,迁光禄勋,以年老逊位。

成帝美其素行,就加右光禄大夫,门施行马,赐床帐被褥,敕太官四时致膳,固辞不受。

(颜含)所在的州郡征召他当官,颜含不去上任。

东海王司马越让他担任太傅参军,接着又调他做了闿阳令。

元帝司马睿起初镇守下邳(今江苏邳州),又命他担任参军。

司马睿过长江后,又任命他做上虞令,接着他转任王国郎中、丞相东阁祭酒,又被调出担任东阳郡太守。

太子初立,颜含凭着儒雅朴素、言行忠厚补任太子中庶子,升任黄门侍郎、本州大中正,历任散骑常侍、大司农等要职。

参与讨伐苏峻有功,颜含被封为西平县侯,拜官侍中,又被委任为吴郡太守。

(宰相)王导问颜含说:

“你如今要去名郡任职,上任后先干什么呢?

”颜含回答说:

“国家的军队年年打仗,户口减少,南北富豪竞相让游民依附自己,搞得国家穷困,个人暴富,这是掌权人的忧虑啊!

应当把游民从有权势的人家征出,使他们回到自己的土地上,用不了几年,我就要百姓家家丰衣足食、人丁兴旺,至于礼乐教化的恢复,还需等待别的贤明太守来进一步治理。

”(结合)颜含历任官职期间为官清廉,有恩于百姓,明察而善决断,却能凭威严约束下属。

王导叹服说:

“颜公在职,吴地的官员就不敢再贪赃枉法了。

”(但因故颜含)没去吴郡上任,又担任了侍中。

不久,他担任了国子祭酒,还担任散骑常侍,升任光禄勋,因年老辞去职位。

晋成帝赞美他平素的表现,就加封他为右光禄大夫,府第门前安放上下马的设施,赐给他床上的帐幔被褥,下令太官四时给予节令膳食,都被他一一谢绝。

于时论者以王导帝之师傅,名位隆重,百僚宜为降礼。

太常冯怀以问于含,含曰:

“王公虽重,理无偏敬,降礼之言,或是诸君事宜。

鄙人老矣,不识时务。

”既而告人曰:

“吾闻伐国不问仁人,向冯祖思问佞于我,我有邪德乎?

”人尝论少正卯、盗跖其恶孰深。

或曰:

“正卯虽奸,不至剖人充膳,盗跖为甚。

”含曰:

“为恶彰露,人思加戮;隐伏之奸,非圣不诛。

由此言之,少正为甚。

”众咸服焉。

郭璞尝遇含,欲为之筮。

含曰:

“年在天,位在人,修己而天不与者,命也;守道而人不知者,性也。

自有性命,无劳蓍龟。

”桓温求婚于含,含以其盛满,不许。

惟与邓攸深交。

或问江左群士优劣,答曰:

“周伯仁之正,邓伯道之清,卞望之之节,余则吾不知也。

”其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如此。

致仕二十余年,年九十三卒。

遗命素棺薄敛。

谥曰靖。

(选自《晋书》,有删改)

在当时,人们认为王导是皇帝的老师,名高权重,百官应该降低身份给王导行礼。

太常冯怀拿这事向颜含征求意见,颜含说:

“王公虽位高权重,但礼法不应偏敬某个人,降低身份给王导行礼的说法,或许是你们的事。

我老了,看不透当前的事了!

”随后对别人说:

“我听说讨伐一个国家不问仁人,刚刚冯祖思(即冯怀)向我询问谄媚之事,难道我有不正之德吗?

”人们曾经讨论少正卯、盗跖两人的恶行谁更厉害。

有人说:

“少正卯虽奸邪,但还不至剖取人的肝脏当饭食,盗跖更厉害。

”颜含说:

“光天化日之下做坏事的人,人人想将他除掉;隐而不露的坏人,只有圣人才能将他除掉。

从这一点上说,少正卯更为厉害。

”众人都很佩服他的见解。

郭璞曾经遇到颜含,想给他占卜。

颜含回答说:

“寿命长短在上天,官位高低在人事,修养自身但上天不让长寿,这是命运;坚守德行但他人却不知晓,这是脾性。

一个人自有他的脾性命运,用不着使用蓍草龟甲占卜。

”桓温提出要和颜含家通婚,颜含认为桓温盛极(以后可能会有不测),没有答应联姻。

他只和邓攸有深厚的交情。

有人请他评论江南的官员和读书人谁优谁劣,他回答说:

“除了周伯仁的正义,邓伯道的清廉,卞望之的气节,剩下的我就不知道了。

”他重视品行实际,压制拒绝胡吹海侃就像这样。

退休后颜含又活了二十多年,九十三岁时去世。

他留下遗嘱,令丧事从简。

谥号为“靖”。

第一步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写出内容提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略)

第二步 做题

1.下列句子中,全都正面表现颜含有操行的一组是(  )

①含课励家人,尽心奉养 ②其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如此 ③含所历简而有恩 ④成帝美其素行 ⑤含以其盛满,不许

⑥每日自尝省药馔

A.①②④B.③⑤⑥C.①③⑥D.③④⑤

答案 C解析 ②只是对颜含的评价。

④是说皇帝对他很赞赏。

⑤表明他有远见。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含年少时就因孝闻名乡里,后来,他的哥哥去世后他又照顾失明的二嫂,他不仅督促家人,自己也是尽心尽力,甚至亲尝药饭。

B.颜含因战功被封为吴郡太守,宰相王导就问他上任之后有什么打算,他的一番话让王导叹服,最终他将吴地治理得非常好。

C.颜含很有德行,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身居要职而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曾受到晋成帝的赞美。

D.颜含在某些问题上很有见解,重视品行实际,反对胡吹海侃。

他认为桓温盛极必衰而没有答应桓温提出的联姻请求。

答案 B解析 颜含并没有到吴地做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鹅笼①夫人传

周 容

鹅笼夫人者,毗陵某氏女也。

幼时,父知女必贵,慎卜婿,得鹅笼文,即婿之。

母曰:

“家云何?

”曰:

“吾恃其文为家也。

”家果贫,数年犹不能展一礼。

鹅笼夫人,是毗陵县某户人家的女儿。

(鹅笼夫人)小的时候,父亲知道女儿(将来)一定会显贵,(就)慎重地选择女婿,(当)得到鹅笼(所写)的文章(时),马上把他定为女婿。

(鹅笼夫人的)母亲问:

“家庭情况怎么样?

”(鹅笼夫人的父亲)回答:

“我把他的文章看成他的家业。

”鹅笼的家境果然十分贫穷,几年还不能施行一礼。

妹许某,家故豪,遽行聘。

僮仆高帽束绦者将百人,筐篚亘里许。

媒簪花曳彩,默部署,次第充庭戺②。

锦绣、縠、珠钏,金碧光照屋梁。

门外雕鞍骏骑,起骄嘶声。

宗戚压肩视,或且曰:

“乃姊家何似矣?

”媪婢共围其妹,欢笑吃吃。

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一日,母出妹所聘币,裁为妹服,忽愠曰:

“尔姊勿复望此也!

身属布矣!

”夫人闻之,即屏去丝帛,内外惟布。

再数年,鹅笼益落魄。

夫人妹已结鸳鸯枕,大鼓吹,簇凤舆出阁去。

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鹅笼夫人的)妹妹被许配给了某户人家,这户人家很富有,很快就送来了彩礼。

头戴高帽系丝带的僮仆将近百人,(装聘礼的)筐篚连绵一里路左右。

媒人插花挂彩,静静地布置,转眼间(将聘礼等物)摆满了庭院里的台阶。

丝织品、縠纱、珠子串成的手镯,金碧辉煌并照亮了整个屋子。

门外的骏马佩着雕饰的马鞍,骄傲地长声嘶鸣。

亲朋好友压肩围观,有人问:

“你的姐姐家也像这样吗?

”家里的女佣们都围着她的妹妹,发出吃吃的笑声。

鹅笼夫人平静地坐在那里做针线活,一点也不为之动容。

壬子秋,鹅笼岁二十四,举于乡。

夫人母谓已出意外,即鹅笼亦急告娶。

夫人谓母曰:

“总迟矣。

”于是鹅笼愧而赴京。

中两榜,俱第一人,名哄天下。

南京兆闻状元贫,移公帑金代行聘,官吏奔走执事,宗戚媪婢间,视妹时加甚。

夫人仍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一天,(鹅笼夫人的)母亲拿出妹妹的聘礼,为(她的)妹妹裁制衣服,忽然生气地说:

“你的姐姐不要再指望这些了!

(这辈子)只能穿布衣了!

”鹅笼夫人听后,马上脱去丝织衣服,里里外外只穿布衣。

又过了几年,鹅笼更加不得志。

鹅笼夫人的妹妹已结鸳鸯之好,(出阁那天)锣鼓喧天,(被人)簇拥着乘坐扎成凤凰的轿子而离开家。

鹅笼夫人平静地坐在那里做针线活,一点也不为之动容。

壬子年秋季,鹅笼二十四岁,在乡试中中了举人。

鹅笼夫人的母亲说(这)太出乎意料了,就是鹅笼也急忙请求马上婚娶。

鹅笼夫人对(她的)母亲说:

“反正已经迟了。

”于是这样鹅笼愧疚地赴京应考。

会试、殿试两榜都考取了第一名,名闻天下。

南京的京兆尹听说状元家境贫穷,动用公款替他送了聘礼,(大小)官吏都来帮忙效力,亲朋好友及女佣们比围观她妹妹(接受彩礼)时的劲头还足。

而鹅笼夫人仍然平静地坐在那里做针线活,一点也不为之动容。

已而鹅笼奉特恩赐归,以命服娶。

抚、按使者已下及郡守,俱集驿庭候,鹅笼亲迎。

自毗陵抵鹅笼家,绛纱并两岸数十里,县令角带③出郊,伏道左。

女子显荣,闻见未之有也!

不久鹅笼奉皇帝特别恩赐回家娶妻。

巡抚、巡按御史以下的官员以及地方的郡守,都聚集到驿站的庭院等候,鹅笼亲自迎娶新娘。

从毗陵县到鹅笼家,沿河两岸(铺设的)绛纱连绵几十里,县官穿着盛装来到城外,趴在道路的东面(迎接)。

一个女人(如此)显贵荣华,看见听说过的从来没有达到这件事(的程度)!

十年为相,夫人常以礼规放佚,故鹅笼当时犹用寡过闻。

壬申,夫人卒于京邸,朝廷赐祭者七,遣官护丧归,敕有司营葬。

绋引④日,公卿勋贵,奠幄鳞次,东郊如云。

水陆南经二十余里,几筵相接。

卒时语鹅笼曰:

“地高坠重,公可休矣!

妾不自知何故,以今日死为幸。

”阅岁,鹅笼予告回里。

久之,复夤缘再相,纵淫恣乱政,赐死。

(鹅笼)担任宰相十年,鹅笼夫人经常用礼仪规劝(他)放纵骄逸的行为,所以鹅笼当时仍因为少有过失而闻名。

壬申年,鹅笼夫人在京城的府第去世,朝廷赏赐七天坐禅拜佛祭祖的礼仪,(并)派官吏护送灵柩回乡,命令官吏料理丧事。

灵柩起程之日,有很多公卿勋贵(前来),举行祭奠的帷帐鳞次栉比,像云一样聚集在京城东郊。

水路陆路向南有二十多里,祭祀的筵席接连不断。

(鹅笼夫人)死时对鹅笼说:

“站的地势越高,摔得越重,你现在可以退下来了!

我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把今天的死当成(一种)幸运。

”一年后,鹅笼请假回到故里。

过了几年,又攀附权贵当上了宰相,因纵欲专权扰乱朝政,被皇帝赐死。

赞曰:

予至燕,闻鹅笼小帽青衫死古庙中,刑部锦衣诸官钥门复命去。

尸挂三日,旨下始殓,牛车载柳棺出郭,无一视者。

鹅笼再相如此,知夫人卒时所言,固已窥其微也。

呜呼!

夫夫之得罪于国也,固先得罪于妇矣。

(原文有删改)

评论说:

我到京城,听说鹅笼头戴小帽身穿青衫死在古庙里,刑部锦衣卫众多官吏锁上门汇报去了。

尸体悬挂了三天,圣旨下达后才开始入殓,牛车拉着柳木薄棺出城,没有一个人来观看。

鹅笼第二次任宰相时到了如此地步,(我们)就可以明了鹅笼夫人死的时候说的话,(她)一定已经看出了鹅笼的细微变化。

唉!

一个人对不起(他的)国家,肯定先前就对不起(他的)夫人了。

注 ①鹅笼:

据《续齐谐记》载,宜兴人许彦遇一书生脚痛,书生要求坐进许彦的鹅笼里。

许彦让书生入笼,负之不觉重。

周延儒,字玉绳,江苏宜兴人,崇祯时先后两次任首辅,后被削职安置正阳门外古庙,被赐自尽。

这里鹅笼喻宜兴书生,借指周延儒。

②戺(shì):

台阶两旁所砌的斜石。

③角带:

发饰为角,衣饰为带,此指盛装。

④绋引:

牵引灵车的绳索,此指灵柩起程。

第一步 整体阅读,把握大意

写出内容提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略)

第二步 做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鹅笼文,即婿之       婿:

女婿

B.妹许某,家故豪,遽行聘遽:

立刻

C.敕有司营葬敕:

命令

D.复夤缘再相夤缘:

攀附权贵

答案 A

解析 婿:

把……定为女婿。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说明鹅笼夫人品德高尚的一组是(  )

①吾恃其文为家也 ②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 ③绛纱并两岸数十里 ④夫人常以礼规放佚 ⑤朝廷赐祭者七,遣官护丧归 ⑥妾不自知何故,以今日死为幸

A.①④⑤B.②⑤⑥

C.③④⑥D.②④⑤

答案 D

解析 ①是鹅笼夫人的父亲说的话。

③写鹅笼娶妻时的排场。

⑥写鹅笼夫人有对事物的预见性。

⑤从侧面写出了鹅笼夫人品德高尚。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鹅笼本是穷书生,后来在乡试中中了举人,又在会试、殿试中考取了第一名,名闻天下。

鹅笼为官最初十年少有过失,但夫人死后没有了夫人的规劝,因纵欲专权而被皇帝赐死。

B.文章中,“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多处出现,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

既对全文的素材起了连接作用,又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文章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如鹅笼夫人不慕荣华富贵和其妹贪慕荣华富贵的对比,热闹非凡的场面和鹅笼夫人“静坐治针黹,无少异容”的对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