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精简讲评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7579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精简讲评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精简讲评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精简讲评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精简讲评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精简讲评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精简讲评版.docx

《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精简讲评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精简讲评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精简讲评版.docx

材料作文山石与卵石精简讲评版

[文题展示]

山石对卵石说:

我才是真正的石头。

你看我体肤粗糙,棱角分明,血性方刚。

我和我的兄弟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形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卵石对山石说:

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

胎换骨,不还

是石头吗?

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自拟题目。

一、题意阐述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材料以寓言的形式设计了山石与卵石的对话。

他们对话的关键是怎样看待自己与别人。

从对话来看,山石对卵石很是不屑,认为卵石细小,不如它自己高大挺拔;认为卵石体肤平滑,肌理莹润,不如它自己体肤糙砺,楞角分明,血性方刚。

山石在卵石的面前,是骄傲的、自信的。

这些固然没错,但山石的不足在于,它在看到自己高大雄奇、充满阳刚之气的同时,不应当对同出一源的卵石采取排斥、鄙视的态度。

大千世界的事物存在的形态是各不相同的,美的呈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大固然可敬,小也有其存在的价值。

山石的口气比较霸气,唯我独尊,唯我独优,毫无谦逊,这不是一种值得认可的为人之道。

山石的傲气、霸气值得一评。

对山石既可正面立论,肯定它的自信、它的豪气;也可反面立论,批评它的傲气、霸气、偏见,等等。

跟山石相比,卵石就显得温和许多。

但卵石在高大的山石面前,并没有失去自信,并没有丧失自我,它据理力争,柔中带刚,阐说自己苦难的经历,阐说自己也有独特之美,阐说自己“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的实际贡献。

跟傲气的山石相比,人们往往把爱意更多地投向了卵石。

因此对卵石一般宜正面立论。

文章既可整体综合立意,将山石与卵石相互比照提出观点,也可选点立意,从山石或卵石的所具有的某一个小点立意,引申开去。

二、立意角度的探究

常见立意:

傲气/豪气/霸气/大千世界万千之美/物尽其材各有所用/磨练/异样人生/异态之美/外形与内质/认同对方/不要拘泥一种形态/经历磨难是一种财富/自信是一种力量/谦虚/排斥/唯我独尊/大与小……

若从“石头”的角度,正面立论的话,肯定“棱角分明”的石头是一种本色之美、个性之美,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保持本色之美②追求人生的个性之美,活出精彩③做人应“棱角分明”,刚直,充满阳刚之气,等等。

从反面立论,批评山石对同出一源的卵石采取排斥、鄙视的态度,唯我独尊,唯我独优,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的傲气、霸气、偏见,等等。

若从“卵石”的角度,“圆润光滑”的卵石则是一种雕饰、圆通之美,代表了社会生活中的那些温和、成熟、稳重之人。

可以有以下立意:

①圆通是人生的一种艺术②人应在学会与他人、社会的融合中,变得成熟、稳重等等。

从“卵石”的“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特点,可以立意为“磨练”等。

若结合“山石”“卵石”两个方面的特点,可以有以下立意:

1.从山石与卵石都坚守本质的角度——山石与卵石都是石头,它们的遭际各不相同,却都没有改变自己的本质与内涵,都有着各自存在的价值。

2.从山石与卵石不同价值取向的角度——

(1)……人也一样,价值取向不同,人生经历不同,却都能演绎一段别样人生。

(2)不同形式,同样实现自身的价值

3.从山石与卵石姿态不同却和谐共生的角度——

(1)山石无棱角无以显壮美,卵石不圆润无以显温柔,它们都在各自的位置上美丽着。

每一块石都有自己的位置,它们都抛弃了平庸,成就了伟大。

平凡不是错,只要活出属于自己精彩,活出自己个性,生命就有价值。

(2)在保持本色之美\个性之美的同时,学会圆通,倡导融合,提倡和谐。

(3)大千世界万千之美/物尽其材各有所用/异样人生/异态之美/不要拘泥一种形态……

4.从两石需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角度——

(1)“糙砺”和“莹润”结合,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

(2)刚柔相济。

例文:

山水朝堂

回首千年,那么多读书衣袂飘飞,缓步走来。

他们或头戴纶巾,谈笑于朝堂之上;或赤足草履,闲荡于山水之间。

羽扇一指,即是半个江山,妙笔一挥,成就洒脱人生。

朝堂山水,山水朝堂。

但掩不住他们共同的身份:

读书人,掩不住他们共同的理想:

托起这个世界。

他们乘牛车、饮杜康、笑人间,青眼只留给知己,白眼傲扫凡尘。

在竹林潇潇风声里,在湖水潋滟波光中,魏晋七贤把才华全倒进了山水,似乎只有那渲染开去的水墨画才能成为他们人生的背景。

他们是读书人,为了天下正道,他们遨游于山水之间;至死捍卫着那一身风骨,洁身远避荒唐的政治、惨烈的混战。

也许,正是那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读书人精神支撑着他们傲然屹立,正是那关爱百姓、关爱生灵的读书人品质让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兵戈的指挥者。

他们着高履、执笏板、论政事,鞠躬尽瘁,夙兴夜寐。

细细的一支毛笔,凝结了毕生的智慧、毕生的忧愁。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当秋风吹落黄叶,范公还在低吟;当老病只有孤舟,杜甫还在忧民;当雪岭阻隔壮志,韩愈又一次深情回望,回望遥远的京都,那里是他们心心挂念的朝廷,那里牵着芸芸百姓!

巍峨朝堂,是他们人生的坐标。

他们是读书人,同样是为了天下正道,他们奔波在朝堂间;至死拖着那一身疲惫,投身官场,只为实现报国、为民的愿望。

也许,正是那心忧苍生、匡扶社稷的读书人使命支撑着他们忧劳不辍,正是那不记私利,不畏艰难的读书人品格让他们永远也迈不开逃离的步子。

山石自得于一身硬骨;卵石欣然于平滑体肤,但他们都是石头,都有最坚硬的本性、最坚强的本质。

正像那些读书人,都有最坚定的信念、最执著的追求。

也许山水与朝堂,本已交融共生。

不论在哪儿,不论是谁,都是为了天下。

出世与入世,只关乎形式,却不关乎他们心中的志向,独善其身也是为了兼济天下。

再回首,豁然开朗,而那些先人,仿佛在天地之间,呼唤着我们,缓缓向前。

顽石或是卵石,无甚差别。

【评语:

本文对材料的精神实质把握非常准确,文中所论两类读书人,人生道路迥异,但人格精神却完全一致,与材料中的山石与卵石一一对应。

作者的知识储备丰赡,且调动自如,语言生动流畅,富于感染力。

整篇文章颇有文化散文的韵味,意蕴优美,堪称佳作。

我有我的滋味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那是坚守,“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那是奉献,不需比较,二者的存在按照自己的方式,没有优劣,更没有是非。

不用作比较,万物的发展有它自己的轨迹,只要能绽出独特的光彩,哪一条路是该偏废的呢?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有梅花的风韵;“出游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有莲花的魅力。

绚出自我就好。

我喜欢苏轼的大气与豁达,驾一叶扁舟,与鱼虾交友;饮一杯美酒,千里共婵娟。

他的生命充满失意,无辜被卷入官场斗争,浮浮沉沉,身不由己,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子忘却了多少愁苦与辛酸,谁人知晓?

然而苏轼之所以是苏轼,就是因为他的豁达。

一段苏堤悠悠绵长,一碗东坡肉满口余香,一双木屐也有他个性的标识,一个苏轼举手投足都张扬着他的个性,留下他的芬芳。

你喜欢易安居士的舒缓与柔情,东篱把酒,暗香盈袖。

你说那是你向往的生活,有一种干净的自由自在。

醒来便问海棠,感叹绿肥红瘦,那是一颗细腻的心,一种难言的情怀。

李清照那一生,太多坎坷,太多孤寂,而你说你能感受她的伤痛,她的凄哀。

我和你不一样。

我说我不喜欢那个整天戚戚哀哀感叹人比黄花瘦的女子,她的愁绪太多,阴暗了她整个人生。

你说你不喜欢苏轼的处事,锋芒毕露,终究惹祸上身。

我不再言语。

我们有着同样爱好诗词的情结,而我们选择不同样的人生。

没有对,没有错,只有发自心灵的文学的共鸣与那同样珍贵的用心感受的过程。

我不用说服你去欣赏苏轼,你也不必强求我去认同李清照。

让我们保留自己的独特。

燕瘦环肥,有谁说她们不美?

我们都不一样,正如卢梭所言,“上帝用模子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

我们不必有统一的理想,统一的见解,只要我们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愿望,拥有自己的天地,就让我们保留那些个性,那些独特吧!

百花齐放的春天,每朵花都是独特的,百家争鸣的时代,每一家都是不同的。

我希望,我有我的滋味。

【评析】:

这篇文章能够准确的理解材料的要求,紧紧扣住每一个事物都是不同的,要保持自己的个性来写。

作者巧妙地通过不同的人对苏轼、李清照各有所喜爱,来表现主题,同时作者能够大量而恰当地引用古诗名句,为文章提升了文化含量,说明了小作者有较高的写作智慧。

坚持天性

质地坚硬、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性方刚,这些是石头的本性,只有这样的石头才是自然的石头,才是真正的石头,能发挥石头真正的价值——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之美。

而那些被海水淘洗过打磨过的卵石,纵有莹润的肌理,也失去本真、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可言,即使它的美可以装点人们的生活,也不过是人们随时可以弃置的玩物而已。

不泯的天性、不屈的自我构成人价值的一部分。

昔日的放牛娃阿宝以毫无修饰伪作的原生态歌声夺得“星光大道”的年度总冠军,并登上春晚的舞台。

虽然那儿有无数技艺娴熟、唱法专业的表演者,但他们那些被训练过的好声音却都敌不过放牛娃发自内心的歌声,因为他们离歌声的本性太远了,真正的音乐未必在乐谱上,有时却是在黄土高原的狂风中,那一声从胸腔喷薄出的呼喊,瞬息之间可以让人的心弦震颤。

想起那一条条“北方的河”,是额尔齐斯河的冰寒汹涌,是黄河的浑涛翻滚,而张承志笔下的“我”正是在这些血性方刚的原始的河里找到自己,拾回本性;想起庄子笔下那些无用的大葫芦、弯弯曲曲的树,正是凭借这些不改变的天性,它们才得以与自然共存永生啊;想起在政局动荡之中,嵇康临行前从容索琴而弹的风姿,不知道青史之间被磨得圆滑平庸的卵石究竟有多少,但山峰上伫立的山石坚定永存。

人也是一样,在岁月里、在世事里、在命运里挣扎着蜕变着,这或许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彻底地妥协,变成光滑的卵石,就彻底失去自己、迷失本性了。

不必仍那么原始、遍布棱角,但每一个棱角每一分天性都是你与别人相区分的亮点,每一丝真我都是打动人心的源泉。

留一分原始,用以与自然相唱和;留一分真我,用以与美好相唱和;留一分天性,用以与永恒相唱和。

对于这个世界,完全的融入意味着迷失,完全的相同意味着可以轻易被代替,这样就没有了价值。

是坚持天性真我,做山石以构成令人仰视的高山,还是任凭淘洗改变,成为卵石构成任人踩踏的沙滩,这需要选择。

做人,当如山石

山石与卵石,是一对矛盾体。

如果说卵石浸透了岁月的韶光,散发着时光的绵软,那么山石则是尚未开化的洪荒之所,透着隐隐的苍劲;

如果说卵石在与流水的契合中变得练达与圆滑,那么山石在巍巍自然中仍然保留了原有的古拙与自然。

卵石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而山石体肤糙砺,棱角分明。

有人说,卵石聪明,懂得如何打磨自己,经年累月的冲刷,只为有朝一日步入人类的生活,不再受那日晒风吹之苦。

有人说,山石活得顽劣,血气方刚,年少轻狂,不懂得收敛棱角,张扬在自然中,只能化身成山,屹立于年。

然而,如果要我选择,我宁愿做一块山石。

虽然卵石的本质仍然是石头,但是石头的精神早已在岁月的磨砺中失去。

正如,每个行走于天地之间的人在本质上来说都是人,但还有多少人在时光的大浪淘沙中仍然保留曾经的梦想,还有多少人会以初生婴儿般的眼光看待整个世界?

《菜根谭》有言: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世深,机械亦深,故君子与其练达,不若朴鲁。

与其曲谨,不若疏狂。

”所以,我更愿做一块山石,保留自然的精华,散发自然的纯朴,不做作,不世故,也不故作清高,只求活得自然,活得原汁原味,做一块石头应做的事。

也许有人会问,如此血性,如此锋芒的山石,怎么能比那些卵石的用处大呢?

这样凌厉的性格,怎能甘心心平气和地做好每一件事呢?

没错,卵石历经流水的洗刷早已变得圆滑隐忍,所以人们拿它来铺路。

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任千万人踩踏于自己的身上,卵石也没有怨言。

可是以此就否定山石的作用,是不公平的。

正因为山石不屈的筋骨,傲然的性格,才能构成巍峨的大山,岿然立于天地数千载。

而立志成为山石的我们,安然于立于天地,风雨不动,安如山。

做人,当如山石,活得自然,活得洒脱,不矫揉。

不造作,铸就人生的高峰。

双石记

每个人刚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块山石,有着未经沾染的清澈心灵和未经雕琢的棱棱角角。

孩子有着单纯无畏的正直与纯粹,如山石的血气方刚。

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只有在他们涉世尚浅的孩童时期,才称得上是一块真正的——石头。

世俗的风雨是磨人的。

随着小“山石”们的渐渐长大,他们对世俗的看法逐渐形成,他们产生了不同的想法,选择了不同的人生。

大多数人耐不住深山的寂寞,于是甘愿接受水蚀砂磨,褪掉了棱角与锋芒,经年累月间,出落成了体肤平滑、肌理莹润的卵石。

卵石们如愿脱离了大山,走进了人间,装点了人们的生活。

这的确是一种人生选择。

尖锐的棱角是扎人的,所以学会选择圆滑处世,学会迎合世俗的口味。

这样便能获得一种功成名就的光辉前途——这对不少人是一种很大的诱惑。

但是也有一些山石选择的是一条相反的道路。

他们经受着世俗的风雨的洗礼却不为所动,坚持着最初的那份粗糙体肤。

他们的志向是构成雄伟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地粗犷。

是啊,并不是所有的山石都想成为人间被赏玩的卵石,就像不是所有的人都渴望通过世俗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总有一些人,他们坚守着自己的一身正气,做真正的自己,不甘被同化,不愿委屈自己的意志。

这需要何其大的勇气啊!

如果说孩童的直率尚可被原谅为“不谙世事”,那么这些人终将不被世俗所接受。

他们敢于说真话,他们不阿谀逢迎,他们针砭时弊——这令麻木颓唐的卵石们不得不直面他们的良知和被自己刻意粉饰的事实。

所以他们不受欢迎,甚至要被排挤。

山石走不进人间,山石般的人也只能独自寂寞。

可是自古唯赞颂山石者多,鲜有高歌卵石的。

因为卵石,它甚至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石头”。

石头是自然的宝石,唯有粗糙各异的山石才能展现自然的纯朴粗犷。

那些被打磨平整、雕塑成型的卵石已成为了没有个性的玩物,成了人间外表华丽内涵空洞的点缀——美丽却肤浅。

卵石可以被更精美的卵石替代而被遗弃,山石却将与隽永的大自然同生至永恒。

人世留名千古的伟人与强者,多如山石。

随波逐流、沽名钓誉的人生前光鲜死后无名,仿佛他们的声名也湮没在大流里了。

唯有那些寂寞的英雄,才能永远屹立于山顶,永垂不朽。

心向山石

生来就爱山石,爱它的棱角分明,爱它的血性方刚,即使世俗恶语中伤,我仍叹服于它的自然粗犷,难抑心向山石之感。

山石,从来都棱角分明,血气方刚,或隐于深山之里,或登临王者之巅,一切随性而至,一切本性使然,它不受丝竹管弦的蛊惑,它超脱金陵酒家的迷情,这使它自成一派超凡隐谧之景,它可以在九千尺峰峦之上淡看世俗圆滑,独守一份刚烈。

古来贤者爱山石,中国文人是有一种山石情结的,在古代封建王朝里,天子周围从来都围着一群圆滑处世,阿谀奉承的奸佞,有大贤者往往刚正,刚正者难免受其排挤,屈原遭众女妒其峨眉,陆游一朝成名群芳妒,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于是先贤们往往借山石发出自己的怒吼: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山石,从来都刚正不屈,敢作敢为。

项羽是一块山石,面对秦末暴政他揭竿而起,巨鹿之战破釜沉舟,誓与秦朝抗争到底;文天祥是一块山石,国破家亡,身落人手仍高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是一块山石,变法失败,决心与变法共存亡,大唱“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山石未经雕琢,山石未经打磨,正因如此它保有了那天地形成之初的分明,不浑噩,不趋附。

山石精神有时是逆时代洪流的,但也正因为这份格格不入,才显示出它的难能可贵。

人生亦如此,在从“山石”向“卵石”,从一个“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过程中不知是一种进化还是一种退化,凡事种种消磨了我们的棱角,纷繁百态让我们知道有一些名誉,有一些利益非“社会人”莫能得之。

于是社会上出现了高价位的注水猪肉,出现了高层次的尿素樱桃,出现了高品味的洗衣粉油条。

在社会中,我们拼命地摆脱本性,摆脱为人之初的那份刚正与分明。

相反,我们积极地消磨着本性,以期更好地适应社会,做最社会的买卖,讲最社会的“真话”,想最社会的问题……

山石变卵石仍可称为石,而人生无半点杨柳色还可称为人吗?

凡尘种种三更梦,世事纷繁一局棋,透过那远古的自然,倾听召唤:

心向山石。

人生当如卵石

哲人说,每个人都是块顽石。

若说人是石头,就一定有那如山石者,也有那似卵石的。

如山石者,棱角分明,血性方刚;如卵石者,光滑圆润,精于人事。

这世上正是有这如山石者才有了旷达的景象,也这是因有那如卵石者才有了精透的另一番情景,纷杂世间,也因它们的共存而更加丰富。

古往今来,如山石者颇多,前有文天祥“丹心照汗青”,后有周先生“以血溅轩辕”,他们是英雄,他们是勇士,他们是民族的脊梁。

然而,山石者不可谓之为智者。

若比山石来,我却更欣赏另一种,那种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卵石,经岁月的冲刷与打磨,早已变得圆滑起来,很多人讥讽他们是没有刚烈骨气的,其实不然。

卵石纵使被打磨掉棱角,它依旧是石头,石头就有石头的本性。

因此,如卵石者外表光滑圆润而性子里依旧刚正,不失骨气。

弦越紧而易断,木越直而易折。

山石固然坚而锋利,但人存于世,太过尖锐反而易招祸端。

《红楼梦》里的晴雯,率直而傲骨铮铮,比起他人来更显尖利,然而,却终是“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的结局。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是柔韧的圆滑使青松能够在大雪压顶的情况下挺且直,这便是生存的道理。

人生当如卵石,于事圆通,于人润达,而于己,却要仍保持一种石头的坚硬和刚正,万不可被水蚀得只剩一抹灰,失了坚硬和刚正的本性,那就不是石头了。

智者,便如卵石,既不会因棱角分明而伤人伤世,也不会失了骨气丢了本性。

明朝有个很有名的人,他既恨当权者害死于谦这样一些忠臣,又恨他们弄得朝纲紊乱,但他深知自己还没有实力斗得过他们,因此,在别人锋芒毕露地进攻时,他退了一步,只远远地叹那些人的忠勇。

然而,退后并不是退出,他用数年的时间将那群祸害一并铲除,这,便是卵石者的智慧!

卵石生于山石而经岁月打磨终成卵石,它打磨去的棱角虽使它失了尖锐和锋利,却使它被赋予了圆润光滑的大智慧,人生当如卵石。

生生世世为山石

百变人生,不变的唯有我们的心。

人生亦如山中之石,世事嘈杂,各种诱惑动摇着我们留守山中的心。

一部分山石动心了。

它们滚下山坡,落入小溪,溪流清澈激荡,将它们冲刷成卵石,终于脱离大山,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卵石看遍人世繁华,却也难逃被人遗忘的宿命,终化为空中尘埃。

唯有山石,千年不倒地屹立在那里,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

相信别人,怀疑自己,是许多失败人生的开始。

因羡慕卵石的生活就把自己变成卵石,殊不知人的愿望清单和影子一样,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越来越长,今天羡慕别人炒股赚了钱,于是自己也跟着炒,明天又看见别人下海经商,于是自己跟着来,最后什么都没做成。

就像变成卵石的山石无法再变回山石,变来变去最终只能变成尘埃。

相信自己,往往是成功的开始。

开始时,也许人们会讨厌山石怪石嶙峋的模样,然而几千年后,饱经风沙的山石会比平凡的卵石更令人们惊叹。

山石几千年的始终如一,不被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心动,凭借坚持得来的成功,一定是最伟大的成功。

成功不在于你选择的道路,而在于你是否能坚持到终点。

居里夫人身患血癌,却决无自暴自弃的举动,一开口就是“成功路上不是用泪水而是用鲜血铸成”的坚韧!

身困北海,在浮华与坚守之间,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

他们如山石,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用铮铮傲骨敲响千秋的绝唱。

山石是寂寞的,同时还要忍受寒风凛冽风沙钻心的侵蚀。

人们敬佩山石,更在于它身处困苦而坚定不移的勇气。

每天,我都有两个选择:

跳入水中做卵石享受一时的人间幸福或继续坚守在山顶体味幸福。

愚蠢的人去远方寻找幸福;

聪明的人在脚下栽种幸福;

愿生生世世为山石。

刚柔有度

刚与柔是世间万物的两种形态。

正如山石与卵石,山石棱角分明,血性方刚,凝成挺拔的峰峦;卵石体肤平滑,肌理莹润,展现流水的空灵——刚柔相济,我们的世界才不至于单调。

自然之景有雄浑,有秀丽;人之性情有刚硬,有圆滑。

刚硬并不意味着正义,圆滑也并不就代表软弱与狡诈。

一个人如果一味刚直、强硬,许多事情办不好,人际关系也会搞僵;如果一味圆滑,终会因凡事都周旋左右而失去气魄与脊梁。

我们只有刚柔有度,适当取舍,我们才会在人生路上走得顺畅。

在民族尊严面前,在国家主权面前,在黑暗势力面前,我们应该做得刚强,不容许丝毫的妥协。

“我们的身后就是斯大林!

就是整个俄罗斯!

”苏联红军带着满腔热血高呼着,抱着一捆捆手榴弹,不顾一切直冲向德军的坦克下面,以生命为代价扼制德军前进的步伐,为了保卫列宁格勒,为了全世界人民的自由,他们表现得钢铁般强硬不屈,毫不退让。

与之相比,中国清政府面对西方列强表现出的软弱则让一个民族走向衰落。

在需要我们刚强的时候,我们应当仁不让。

刚强的品行在危难之时帮助我们独当一面,引领整个民族挺立到灾难的最后一刻。

太极的柔美让人惊叹,然而太极拳并非一味地柔,而是柔中有刚,有“形散而神不散”之意。

为人处世该柔则柔。

与人发生分歧不当面顶撞,而是婉言相告;有建议不强行施加,而“侧面迂回”,选取适当方式表达,有时会增进互相理解,达到更好的效果。

“柔”而不失准则,“柔”之有度,会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得心应手。

做人应该学会刚柔有度。

在民族、国家、责任等大事面前,我们需要刚强,做事要拿得起,放得下,掷地有声,毫不犹豫;在为人处世、人际交往之时,我们需要柔,多一些谦和忍让,多一些委婉友善。

刚与柔都是世间不可缺少的成分,正如我们既有北方人的粗犷豪放,也有南方人的精明善变;既有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又有柳永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刚柔有度,我们将在人生路上走得更精彩。

外化与内化(用)

庄子曾说:

“夫圣人外化而内不化。

外化而故能近之,内不化而故能守之。

”所谓“化”,即改变并融合。

人之处世,必受外在规律与法令的制约,且人与人之间,寒暄客套在所难免,这些都是需要外化的东西,要顺应这个社会,则当“外化”。

而内心所坚守的原则和信念,那些不可动摇的秉性,则为“内”之所不化。

恰如山石与卵石之间的区别,山石棱角分明,体肤糙砺,刚猛有余而柔和不足,其固然可以成就绝顶岱宗,但终究只是人们望而兴叹的对象。

卵石历经流水打磨,平滑莹润,柔和而易于近人,但其终究未失石的本性,内心仍坚不可摧,近于人世,但可惜不能凝为挺拔的山川。

山石是内外皆不化,卵石则是外化而内不化,二者各得其所,实难言孰是孰非。

古来不乏上述二者。

内外不化者,远及介子推、叔齐、伯夷,近则王国维、梁漱溟。

这些人都可供后世瞻仰,但也总给人遥不可及的感觉,叔齐、伯夷的首阳山也不知有多么的高大,而王国维老先生为那个清王朝画下的最后一个句点,也绝非一般人之所能品得真味的。

相比之下,东方朔这类滑稽巧言的辩客,虽外在表现可气可笑,而秉性却刚正不阿,敢于在危急之时为民请命,言他人之所不敢言,则更让人觉得不仅可敬,更多的则是可亲可爱。

试想一下,如果当初东方朔没有做到“外化”而被气得挥剑指天,大喊“东方朔不能为我所用,则必为我所杀”的汉武帝砍了头,《史记》中哪会多这么一位“奇官”呢?

若要对比来看“外化”与“内化”,竹林七贤怕是再合适不过的范例了。

阮籍、嵇康是出了名的内不化,外益不化。

诚然,二者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但名士风流毕竟随着一曲广陵散的终结而遗憾千古。

而山涛、向秀、吕安等人,虽然出仕,但未失秉性,不仅仅保住了自己、家人甚至友人子嗣的性命,更重要的是;为魏晋风骨留下了一丝血脉。

由此可见,内外不化,可以成绝顶之势,但却难免遗憾终生之险;外化而内不化,虽然宏伟之气不足,但毕竟不失为一种智举。

内化与外化,是心灵的抉择。

方圆主义

在人类生存的环境中,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但并不具有极端性,向事物的极端靠拢,那是一种危险的行为,往往获得的是引火自焚的下场。

同样,在人的性格和生存方式这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恪守这一原则。

如若一个人的心中有方无圆,则他的生活必定是枯燥而乏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