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docx
《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
一、连加、连减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会解答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
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全单元的教学内容编排成四道例题。
教材十分重视不同知识的相互联系和已有经验的充分发挥。
连加与连减虽然计算不同,但运算顺序和计算方式相同,教材通过例1教学连加的计算,把连减安排在“试一试”里。
加减混合的两步计算,可以先加后减,也可以先减后加,教材在例2里安排先加后减,在“试一试”里安排先减后加。
这些编排都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多样,学习方式的多元,既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又调动“学”的积极性与能动性。
教材还重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已经初步知道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
本单元继续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学生看到两道例题列出的算式,能够说出先算什么,知道再算什么。
本单元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有些是两位数与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加、减计算,可以口算,有些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计算,需要笔算。
学生通过辨认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中,他们的计算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正确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比较简单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
2、使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时安排
6+4
第1课时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料书第1—2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今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笔算除法的过程,掌握正确的笔算方法。
教学准备:
光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探索口算方法
1.竖式计算。
45+57
80-59
指名板演,并说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2.口算下面各题(用卡片出示)
2+3+430+40+202+30+5
70-30-2017-7-514-9-2
提间:
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算?
3.揭示课题:
连加连减
二、自主探索
1.教学例1。
出示列1的挂图,谈话: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众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9+27+26=
启发:
这是一道三个两位数连加的算式,想一想,要先算什久?
你能列竖式计算出结果?
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并让计算出现错误的和一名计算正确的学生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组织交流:
讲解:
由于第二个竖式中的第一个数就是第一个竖式中的得数,因此,在用竖式计算时,可以把这两个竖式连起来写。
(边板书边介绍)
让学生完成教科书第1页的两个竖式连写的填空。
提问:
这样两个竖式连起耒写和分开来写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小结:
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不需要把第一步算出的结果再抄一遍,这样,既比较简便,又可火避兔杪错数字。
2.教学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90-25-28=
提问:
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
计箅时,要先算什么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反馈: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分组练习,并指名板演
3“.想想做做”第3题。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场景图和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解答,并说说解题是怎样想后。
(2)出示第
(2)题,提问:
可以根据哪两个条件求还剩多少个西爪?
追问,题中并没有告诉我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西爪,怎么办呢?
小结(略)
四、课堂总结(略)
学生板演,其佘学生在自已练习本上计算。
学生说说注意些什么。
学生按一定顺序口算。
生回答
生回答
指计算错误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错在哪里,并指出注意的问题。
指计算正确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先箅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准备怎样箅。
学生独立尝试。
指名学生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
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做完后让学生说说要注意些什么
让学生分组练习,并指名板演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时是怎样想的。
。
学生回答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并核对答案。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成功的快乐,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导入
1、竖式计算
43+59+86=98-38-24=
指名板演,并说说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2
出示例2情境图,谈话:
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8+42-33=
提问:
你觉得应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尝试列竖式进行计算,师巡视指导,并让不同方法的同学把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组织学生对板演的方法进行讨论交流。
2、教学“试一试”
提问:
计算时,应该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
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订正。
观察这道题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师小结:
计算时,如果能口算的,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分组完成,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使学生明确: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都可以直接口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说说每一题的计算顺序,以及在计算时哪一步可以口算,再交流计算过程和结果。
4、“想想做做”第4、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思考过程以及计算结果,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五、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2页
板书设计:
让学生说说
让学生回答
让学生回答
组织学生板演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回答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
学生独立填写,并指名说一说计算结果。
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题的计算顺序
板书
设计
第3课时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练习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页
教学目: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游戏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用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口算(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写出得数,指名交流并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时的思考过程。
二、练习
1、练习一第2题
学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练习一第3题
观察题目,读懂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3、练习一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并说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4、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对每辆车上3筐苹果个数的观察和分析,通过简单推理解决。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课练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3页
让学生说说口算时的思考过程
让学生说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让学生讨论后独立解决。
第4课时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找到解决“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的问题的方法。
2.引领学生经历“借助操作思考-借助直观思考-借助想象思考”的过程,使学生不断加深对数量关系的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学会数学的思考和有条理的表达。
3.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爱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方法解决两个数量同样多的问题。
教学难点:
能通过比较和思考过程,理清数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24个圆片、多媒体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出示教学例3情境图。
问:
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问:
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二、操作交流,初探方法
1.讨论:
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和同学交流?
2.汇报方法
3.师:
小朋友想的办法真是又多又好,这些办法都能让这两串彩珠变得同样多,谁再来说说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你是怎样解决的?
4.师: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动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三、操作交流,提炼方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齐读要求: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1)第一行拿走()根小棒,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第二行添上()根小棒,就和第一行同样多。
(3)从第一行拿()根摆到第二行,两行小棒就同样多。
2.想想做做第2题的第
(1)小题。
①梨比苹果多()个。
②梨拿走()个就和苹果同样多。
③苹果添上()个就和梨同样多。
3.想想做做第2题的第
(2)小题。
①大力比明明少()枚邮票。
②明明送给大力()枚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
四、全课总结
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思考:
你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根据图中的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讨论并交流
①小军再穿4个彩珠。
②把芳芳穿的彩珠拿走4个。
③拿出芳芳穿的2个彩珠给小军。
交流:
能用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
你是怎样解决的?
学生独立摆好后,再根据题中的提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操作,并根据操作的结果完成填空。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想一想要使苹果和梨的同样多,我们可以怎样做?
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
问:
除了“明明送给大力10枚”这一方法外,还可以怎样使两人邮票的枚数同样多?
板书
设计
第5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0页例4和“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眚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解诀问题的过程中,能借助直观,联系加、减法含义,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分析,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眚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联系加、减法运算的含义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数学光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场景图,提问: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再根据题中的己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同时出示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组织学生操作活动
让学生用圆片代替彩珠了,摆出表示8个和12个彩珠的两行圆片,再让学生思考怎样能使两行圆片的个数同样多。
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3.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时尽可能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不同的方法,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回顾反思
二、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操作完成后组织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题中的己知条件,再独立完成,最后组织交流。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生独立完成,最后组织交流。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先让学生读题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三、课堂总结
学生交流
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操作
。
让学生说说操作结果。
引导学生说说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自己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学生操作完成。
板书设计
第6课时
加减计算和实际问题练习(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例4和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内容,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游戏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复习
1、口算(以口算卡片的形式出示)
47+328-957+690-8
67-3045+651-987-30
指名交流并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时的思考过程。
二、练习
1、练习二第1题
要求:
请小朋友看第1题里三小题,每一步都要用竖式吗?
每题哪里可以不用竖式?
指出:
2、练习二第2题
观察题目,说说题目有什么特点?
特别是第3小题,让学生想一想最容易填的方框是哪一个?
填这个方框时可以怎样想?
,
3、练习二第3题
读题,说说知道哪些条件,要求哪些问题。
提问:
哪种旗最多,哪种旗最少?
你是怎么知道的?
4、练习二第4题
先读题,再交流明确题意。
引导:
你认为谁拍的的最多,谁拍的最少?
指出:
5、练习二第5题
引导:
根据条件能提出哪些问题?
说明:
三、全课总结
让学生说说口算时的思考过程。
交流后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交流板演题,明确算法。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想法。
同桌讨论后交流怎样算。
学生独立完成第
(1)题后,再根据题中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尝试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