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730970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3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

马是人类最早驯(xùn)化的动物之一,无论在游牧文明还是农耕文明中,马都是先民不可缺少的帮手。

黄色的马为“骠”,黑色的马为“骊”,青黑色的马为“骐”,枣红色的马为“骅”,黑鬃黑尾的红色马为“骝”,黑色白蹄的马为“骓”……仅从根据颜色命名就可窥(kuī)见关于马的文化何其丰富。

民间的养马之道、马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关于马的民俗习惯等等,相关知识,灿若【甲】(晨星/星河)。

千金买马骨的国君,自比“老骥伏砺,志在千里”的曹操,以马姓为奖赏的赵惠文王……人们爱马,因为好马好比良才,因为老马存有壮心,因为兵强马壮就是实力。

马革裹尸的马援,木牛流马的诸葛,青丝白马的侯景……冷兵器时代,人与马组成了最具威摄力的军事力量,朝代总是在马蹄下更替,几千年的刀光剑影中,没有任何动物像马这样深入地影响着人类历史。

随着岁月的【乙】(流转/流逝)和沉积,马从具象的物体,慢慢衍生出了抽象的文化:

寻觅“A(千里马)”般的人才,期待“B(青梅竹马)”的爱情,鄙夷“C(溜须拍马)”的谄(xiàn)媚,羡慕“D(厉兵秣马)”的境界,【丙】(不耻/不齿)“寒蝉仗马”的怯(què)懦;马也架起了中国与外域沟通的桥梁,从东汉白马自西域驮来佛经,到当今骑士文化占据荧屏……。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不正确的是()

A.驯(xùn)化威摄力B.窥(kuī)见衍生

C.谄(xiàn)媚老骥伏砺D.怯(què)懦刀光剑影

2.依次填入甲、乙、丙三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晨星流转不耻B.星河流转不齿

C.星河流逝不耻D.晨星流转不齿

3.填入A、B、C、D四处熟语或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千里马B.青梅竹马C.溜须拍马D.厉兵秣马

4."马革裹尸"出自《后汉书·马援传》,指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即战士牺牲于战场。

寓意将士要英勇牺牲在战场,方为天职的英雄气概。

可作为“绝胜牛衣对泣时”上联的一项是()

A.马革裹尸还葬耳B.马革裹尸当自誓

C.一朝马革裹尸日D.何需马革裹尸还

5.根据文意,填入丁处,最适合做结尾的一句是()

A.马已然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符号。

B.马,已经成为世人喜爱的朋友。

C.马已然成为文化艺术创作主体。

D.马,已然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6.下列关于本文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马的毛色是识别马匹的重要标志,多样的毛色中蕴藏着丰富的马文化。

B.马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以至于评价功绩被喻为“汗马功劳”。

C.如果将有关马的内容从我国的文化史中抽出,那许多文化典籍将会残缺不全。

D.短文以马为素材,融具象的特点与抽象的符号为一体,既清晰明了又意蕴深长。

赵老师发现11月的话费突然增至350元,就向居所附近的营业厅查询。

负责人小辛核查后发现多收了赵老师200元,他先向办公室程主任当面作了汇报,然后准备登门道歉,把多收的200元钱退给赵老师。

7.小辛当面向程主任汇报时,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客户赵老师致电我营业厅,陈述了多收话费之事,经查属实,我们一定妥善

处理善后事宜,保证以后不再出错。

B.客户赵老师反映11月份话费比平时多了200多元,她对此很有意见,您看怎

么办呀?

C.由于我们工作不细致,11月份多收了客户赵老师200元话费,向您检讨,一定妥善做好退款工作。

D.客户赵老师11月份的话费比平时多了200元,要求给予答复——有可能是我们部门算错了。

8.人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质素,而文人亦常在诗作中流露对人伦的真切感受。

我国传统将人伦略分为五个层次:

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为了更切合实际,可以稍稍改动为:

(一)夫妻

(二)亲子(三)手足(四)朋友(五)群己。

下列诗篇,其内容符合此排序的选项是()

甲:

自君之出矣,罗帐咽秋风。

思君如蔓草,连延不可穷(南朝"梁"范云诗)

乙: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唐"孟浩然诗)

丙: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唐"杜甫诗)

丁:

一春檐溜不曾停,滴破空阶藓晕青。

便是儿时对床雨,绝怜老大不同听。

雁回杳杳浑无梦,鹊语啾啾似有凭。

忽得远书看百过,眼昏自起剔残灯(宋"刘克庄诗)

戊:

灯怯寒威焰不青,忽闻急雪打窗棂。

宵深未敢抛刀尺,为伴孤儿课一经(清"汪铃诗)

A.甲丙乙丁戊B.丙乙甲丁戊

C.甲戊丁乙丙D.丙丁戊甲乙

9.下列对有关名著名篇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前,王保善家的在王夫人面前说晴雯的坏话。

探春被王夫人叫来,因像个“病西施”,而被断定是“狐媚子”。

抄检怡红院时,晴雯把箱子一倒,任凭抄检,还打了王保善家的一个耳光。

抄检过后,晴雯被王夫人赶出,抱屈而死。

B.《三国演义》中的“巧授连环计”写的是诸葛亮向曹操献连环计,表面上是为解决曹军不习水战晕船的难题,实际上是为周瑜火烧战船作准备。

C.《巴黎圣母院》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爱斯梅拉达的美貌与卡西莫多的丑陋,她的善良与弗罗洛的狠毒,她的钟情于弗比斯的轻薄,都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D.《堂吉诃德》中桑丘是一个朴实善良、机灵乐观、目光短浅、自私狭隘的普通农民。

但他受主人美好理想的感染,心胸也逐渐开阔起来。

任海岛总督期间,秉公断案、执法如山、爱憎分明、光明磊落。

他的言行完全体现了人没有贵贱之分,只要具有美德便可以治理国政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时诸伶败政乱国者,有景进、史彦琼、郭门高三人为最。

郭门高者,名从谦,门高其优名也。

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

从马直,盖亲军也。

从谦以姓郭,拜崇韬为叔父,而皇弟存乂又以从谦为养子。

崇韬死,存乂见囚,从谦置酒军中,愤然流涕,称此二人之冤。

是时,从马直军士王温宿卫禁中,夜谋乱,事觉被诛。

庄宗戏从谦曰:

“汝党存乂、崇韬负我,又教王温反。

复欲何为乎?

”从谦恐,退而激其军士曰:

“罄尔之资,食肉而饮酒,无为后日计也。

”军士问其故,从谦因曰:

“上以王温故,俟破邺①,尽坑尔曹。

”军士信之,皆欲为乱。

李嗣源兵反,向京师,庄宗东幸汴州,而嗣源先入。

庄宗至万胜,不得进而还,军士离散,尚有二万余人。

居数日,庄宗复东幸汜水,谋扼关以为拒。

四月丁亥朔,朝群臣于中兴殿,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步军阵于五凤门以俟。

庄宗入食内殿,从谦自营中露刃注矢②,驰攻兴教门,与黄甲军相射。

庄宗闻乱,率诸王卫士击乱兵出门。

乱兵纵火焚门,缘城而入,庄宗击杀数十百人。

乱兵从楼上射帝,帝伤重,踣于绛霄殿廊下,自皇后、诸王左右皆奔走。

至午时,帝崩。

五坊人善友③,聚乐器而焚之。

嗣源入洛,得其骨,葬新安之雍陵。

以从谦为景州刺史,已而杀之。

《传》曰: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庄宗好伶,而弑于门高,焚以乐器。

可不信哉!

可不戒哉!

(《新五代史·伶官传》有删改)

【注释】①邺:

地名。

②露刃注矢:

刀剑出鞘,把箭搭在弓上。

③五坊:

皇帝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

善友,人名,在五坊任职。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门高其优名也优:

优伶,乐工

B.虽以优进,而尝有军功以:

凭借

C.复欲何为乎为:

D.从驾黄甲马军阵于宣仁门阵:

阵地,战场

11.下列对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故以为从马直指挥使

所以庄宗任命他为从马直指挥使。

B.罄尔之资

花光你们的钱财。

C.谋扼关以为拒

打算扼守汜水关,认为可以抵挡李嗣源。

D.踣于绛霄殿廊下

跌倒在绛霄殿走廊下。

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庄宗最初提拔任用郭从谦,不仅仅因为他是伶人,也因为他曾经立有军功。

B.当郭从谦叛乱、庄宗仓皇逃离到洛阳之时,李嗣源趁机率叛军攻打兴教门。

C.靠迎合他人往上爬的人可能得意于一时,不会得意一世,郭门高就是一例。

D.本文记述伶官郭门高败政乱国的史实,意在为当时的北宋统治者提供借鉴。

13.结合原文简要回答郭从谦鼓动军士“欲为乱”的原因。

(4分)

14.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5分)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

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

 (取材于《墨子·七患》)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完成15——17题

1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①②两题。

(6分)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题菊花

唐黄巢①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②,报与桃花一处开。

A.首句极言菊多,勾画出了“孤高绝俗”的菊花形象。

B.第二句写菊花凌寒盛放,散发清香,却得不到欣赏。

C.第三、四句运用想象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本诗起句平实,结语豪壮,给人以不同凡俗之感。

唐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注高。

注:

瓦松是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②黄巢的《题菊花》和郑谷的《菊》同是咏菊诗,但表达的情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4分)

16.菊作为古诗中的常用意象,常被不同的诗人赋予不同的意蕴。

像这样的意象还有很多,如“月”“柳”“雁”“江水”等,请任意选取一种意象,结合你的阅读积累品析其意蕴(品析其某一种意蕴即可)。

(200字左右)(12分)

17.用诗文原句填空(8分)

①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用“鸟”“鱼”自比,表现自己渴望摆脱官场回归田园的心情,这两句诗是:

“,”。

②“日”也是古诗中常见意象,李白“,空中闻天鸡”写出了日色的明丽;王昌龄“,红旗半卷出辕门”写出了日色的昏暗。

③古人用天干地支纪年,比如王羲之“永和九年,”记兰亭修禊之事;苏轼“壬戌之秋,”赋赤壁之情。

④王安石“其下平旷,”写出褒禅山前洞之景,陶渊明“木欣欣以向荣,”绘出春之生机。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

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的平衡性基本特质

“文化生态模式”是指维护文化生态生存、绵延的根本律则与运行机理。

中国哲学“文化生态模式”基本的世界图式可名之为“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图式,表现出的平衡性是其颇为独异的一个理论特质。

所谓平衡性,即将万物走向和谐看作是一个趋向于生机平衡即事物的构成要素之间和谐共处、共生并形成相对稳定、协调之均势的过程。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就世间万物的基本存在要素而言,它们均是由既相区别又相渗透从而形成两方面即阴阳构成的。

在中国哲学家看来,天地宇宙、万事万物无一不是阴阳二气的产物。

阴阳二气又是互相渗透的。

阴阳互渗互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需、调协而生化万物,成为中国哲学世界图式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本身即是相互渗透的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被看作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

其二,就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来看,亦体现为阴阳之间在相互对峙的平衡中通过此消彼长的不平衡而走向新的平衡的过程。

换言之,亦即将事物的变化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中国哲学的这一理论特质在作为理解天地宇宙之基本观念框架的“阴阳五行”论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其三,就对事物发展趋势的价值取向来看,中国哲学特别注重“中”,即构成事物的诸要素均合理合度的状态。

《周易》开启了中国哲学“尚中”的价值取向,在日后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庸”、“中道”、“中和”、“中行”等学说和理念。

如果说中国哲学中的“中和”理念是以中求和的话,那么,“中庸”则至少包含了为人处世以“适度”(无过无不及)为原则,通过各种不同因素的差异互补来寻求整体上的和谐统一(和而不同)、随时而中(时中)等方面的基本内容。

这其中所追求的,不仅是有机的平衡,而且是动态的平衡。

       (节选自2005年8月9日《光明日报》)

18.下面对中国哲学“阴阳”概念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阴阳是存在于世间万物中共生的一对相对稳定的基本要素。

B.阴阳二气是互相渗透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C.天地宇宙、万事万物都是阴阳二气相需、调协而产生的,概莫能外。

D.阴阳之间的均势必须平衡而稳定不变,这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的一个基本前提。

19.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万事万物均由阴阳二气构成,阴阳之间相互协调又相互对峙。

B.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相互间由平衡到此消彼长的不平衡再达到新的平衡。

C.中国哲学用相生相克的“阴阳五行”论来推算事物的变化发展、包括人的命运的发展动态。

D.生机主义的万物一体独异的一个平衡性特质,就是追求动态的平衡。

20.对中国哲学“中”的理念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中国哲学的“中”就是取中间路线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以使事物的诸要素构成合理合度的状态。

B.在事物发展趋势的价值判断上,中国哲学走的是“尚中”之路,其源头可上溯到《周易》。

C.中国哲学特别注重“中”,形成了包括“中庸”、“中道”、“中和”、“中行”等学说和理念,内容极为丰富。

D.“中庸”是中国哲学一个“中”的重要理念,强调无过无不及,为人处世要适度。

E.中国哲学主张以中求和,又强调和而不同,因而这样矛盾的各要素要寻求整体的和谐统一,只能是一个矛盾互补的过程。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4题。

文明得“不好意思”

林语堂说过,他在中国是一个十足的传统文化的批判者,所持的是西方的人文主义;而到了西方,又成了一个坚定的民族主义者,大讲那东方文化的好来。

过去对这样的话只能体会,缺少切实的感受,而现在竟也真的是颇有同感——给海德堡大学的学生们讲中国文学,禁不住就生出许多“民族自豪感”来。

虽只是随便提些常识,却也要给他们讲解半天;要讲中国的许多哲学观念、生命意识、经验思想、艺术感受、认识方法等,更是动辄追溯两千多年,让他们感叹不已。

尤其费解的是,在对人生和生命的体验认识上,他们几乎无法理解那种中国特有的感伤和玄奥。

一首小诗就让他们迷惑不解:

怎见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又何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他们只会觉得中国人的感情如此麻烦,喝酒便喝酒,高兴便高兴,怎么会又问天又问地,生出如许烦忧愁闷?

有历史和没有历史,历史长和历史短就是不一样。

给他们讲中国当代的历史小说,首先要追溯到我们古代的历史小说,讲一点小说中的历史传统和传统小说中的历史观。

原本只想略略提及,不想却又生出许多枝节。

就说《水浒传》开篇的那首词,过去读书时都是偷懒略过去的,这次一读却让自己大吃一惊。

这小说家虽属“非专业”词人,却也作得这般好词。

给金发碧眼的孩子们解释一番“裁冰及剪雪,谈笑看吴钩”,让他们体味“书林隐处”的“几多俊逸儒流”,感验诗人面对历史发出的追念感慨,那感觉真是得意洋洋。

和西方的诗人相比,中国的诗人便是诗哲,任何一个都称得上是“诗人中的诗人”。

他们在消逝的滚滚长河与想像的虚白中追忆往昔的英雄豪杰,体味世事沧桑,感慨自己曾惊讶先人“求鱼缘木”,而自己竟又若“穷猿择木,又恐是伤弓曲木”。

这种心境,不免让人感叹盈泪!

我对学生们说,中国人的非凡之处,正在于他们永远是深邃的生命本体论者,他们从历史的追问起,以人生的认识终,出儒入道,乃真历史主义者也,否则那追寻的扣问,那上下的求索有何意义?

而西方的诗人中,能够有这样的人生感受方式的,真是凤毛麟角。

过去读欧洲诗人如拜伦、雪莱、普希金时的那种景仰之情现在几乎荡然无存了。

便是那位曾隐居海德堡的诗哲荷尔德林,虽能够与中国的诗哲比肩而立,但在时间上也晚了不少辈份。

想到这些,便不免有些得意。

但这得意不过是面对书卷时才有的感受。

面对另一种情境时,则又免不了尴尬与羞愧。

虽说人家的“历史短”,可看人家明净如洗的天空、绵延不绝的森林,如画的乡村、高度现代化又不失传统神韵的城市,再看人家的教育程度、道德素质,又不免常常使我这自豪的民族主义者无言以对。

某日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句颇为幽默、堪称“经典”的解嘲之语,便与德国友人开起玩笑来。

那句话是王朔小说中的“文痞”与外国人逗乐时说的:

“有什么呀,不就才过了两百年好日子吗。

我们都文明四千年了,都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了!

”捧腹大笑一番,直到眼里噙了泪才作罢。

不久,打开电脑在网上搜寻国内新闻,看到一条“历史研究的重大突破;我国夏商断代工程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确切历史纪年又前推1200年”的新闻,遂告知德国友人,说我们中国的文明史已经不止四千年了,现在已经是五千二百年了。

谁知他们竟也来得快,幽了我一默,说:

“那你们就更不好意思再文明下去啦!

”让我翻了白眼,不知如何回对。

 

2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林语堂处身不同文明环境,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关注方式也不同;作者在经历国外教学生活之后,对此表示理解和认同。

B.《水浒传》开篇词作表达了《水浒传》作者对历史的追念感怀,显示出中国诗歌常有的厚重历史感,作者对此感到吃惊。

C.作者认为,在感受人生的方式上,对比西方其他诗人,荷尔德林和中国诗哲相通之处更多,只是他生活的时代相对要晚得多。

D.最后一段文字中,作者补充说明国内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意在鼓励国人不要自暴自弃,而是要发扬文明传统,创造新的文明高度。

E.作者以中西文学比较发端,于中西文明比较处落脚;又借解嘲之语勾勒了中国现代文明的实际状态,含蓄地提出了自己的反省与思考。

22.简要回答。

(5分)

①第二段中,“中国特有的感伤和玄奥”是指                                                                                                        (2分)

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密封线

②第三段中,“诗人中的诗人”是指                                                                      (3分)

23.作者说,“但这得意不过是面对书卷时才有的感受。

面对另一种情境时,则又免不了尴尬与羞愧”,如何理解作者的“免不了尴尬与羞愧”?

(3分)

                                                                          

                                                                          

                                     

24.从全文看,文章标题“文明得‘不好意思’”有哪几层含义?

请简要分析。

(6分)

                                                                             

                                                                                                              

六、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5.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最近,网络流传“最伤父母心的冷暴力口语”,其中4句颇能反映当今某些中学生的心态,请从中任选一句,任选下面三道题中的一题,写一段话。

不超过150字。

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

②有事吗?

没事,我挂电话了。

③说了你也不懂。

④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

(1)描述一幅说这句话时的生活画面。

(描写细致)

(2)对说这句话的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3)抒发你看到这句话时的内心感受。

(感情细腻)

26作文(50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时间10月27日凌晨,在德国杜塞尔多夫进行的男乒世界杯决赛中,张继科4-3险胜队友马龙,拿到了新塑料球时代首个男子单打世界冠军。

获胜的张继科欣喜若狂,怒吼发泄心中的兴奋之情,跑到场边激动得踢坏了广告牌,因此受到了国际乒联的处罚,被取消了45000冠军奖金。

这件事引发了人们的热议,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

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700——1000字的议论文。

 

周口店中学2014——2015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试卷评分标准

2014.11

8C!

O8r*nU6cUl飞天甲、出自范云〈自君之出矣〉。

翻译:

「自从你离开后,房里用丝罗作成的帷幕只能独自吞咽秋风。

我对你的思念如蔓生的野草,连绵延长不断绝啊!

」乙、出自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翻译:

「游人朱大要到武陵去,分手时,我将价值千金的宝剑赠送给他,用以表达我平素对朋友的一片真心。

」丙、出自杜甫〈孤雁〉。

翻译:

「孤雁不吃不喝饮清水,只是哀鸣着想找同伴。

谁来可怜形孤影单,与雁群失散于云雾重重之中。

同伴身影,似现天边,孤雁于是更努力地哀鸣,希望同伴能听见。

偏偏林中的野鸦不知孤雁的心绪,犹自乱纷纷地鸣噪。

」丁、刘克庄〈和仲弟十绝〉。

翻译:

「春天的时候,屋檐间流下的水滴,在台阶上滴答作响,让苔藓的色泽更加青翠。

想起小时候常一起对床听雨,如今年纪大了却无法同听雨声,真令人感伤。

雁鸟飞得不知去向,连梦中都不曾出现;但鹊鸟啾啾却又像是在诉说什么。

突然接到你从远方寄来的信,忍不住翻来覆去地看了许多遍,那怕眼晴看花了,灯油快用完了,还是起身来把灯拨亮继续看。

」戊、出自汪铃〈夜课〉。

翻译:

「灯火似乎也害怕寒冷而显得黯淡,忽然又听到一阵急雪敲打窗户。

即便夜深,也不敢抛却手上的剪刀与尺,只因为要陪伴小孩继续读书。

」9.B献计的是庞统,不是诸葛亮。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0.(3分)D【列阵,排兵布阵】

11.(3分)C【此处的“以为拒”意为“以之为拒”,“凭借它作为抵挡的办法”。

12.(3分)B【当李嗣源叛乱、庄宗仓皇逃离到洛阳之时,郭从谦趁机率叛军攻打兴教门】

13.(4分)参考答案:

①(2分)郭从谦所拜叔父郭崇韬和养父李存乂一死一囚,他认为二人冤枉,为此感到愤慨。

②(2分)郭从谦手下的军士王温造反被杀后,庄宗对他所说的玩笑话引发了他的恐慌之情。

【参考译文】

当时几位败乱国政的伶官,以景进、史彦琼、郭从谦三人为最。

郭门高名字叫从谦,门高是他的艺名。

他虽然是凭着伶官的身份飞黄腾达,但曾经有军功,所以庄宗任命他为从马直指挥使。

从马直,就是皇帝的亲军。

郭从谦因为姓郭,就认郭崇韬为叔父,皇弟李存乂把他收为养子。

郭崇韬死,李存乂被囚禁,郭从谦在军中摆酒,愤然流下眼泪,诉说这两个人的冤屈。

这时,从马直的士兵王温在宫中宿卫,夜里密谋作乱,事情被发觉而被杀。

庄宗对郭从谦开玩笑说:

“你的同党李存乂、郭崇韬背叛我,你又叫王温谋反。

你还想干什么呢?

”郭从谦很害怕,回去之后就刺激他手下士兵说:

“花光你们的钱财,吃肉喝酒,不要为以后打算了。

”士卒问他缘故,郭从谦就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材料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