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社会学教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2876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25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社会学教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2社会学教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2社会学教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2社会学教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2社会学教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社会学教程.docx

《2社会学教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社会学教程.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社会学教程.docx

2社会学教程

加粗为领会,☆为掌握,★为熟练掌握。

教材为王思斌主编的《社会学教程》

社会学大纲笔记

第1章社会学的对象与研究性质

1.社会学发展史上重要社会学家的名称及其基本贡献

1)西方社会学马克思、韦伯、涂尔干——社会学三驾马车

(1)孔德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实证哲学教程》1838年

①第一次提出社会学以及建立这门新学科的大体设想,这标志着社会学科的产生。

②提出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③把社会学理论系统化。

④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包括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与社会静力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

(2)斯宾塞英国社会学家、哲学家社会进化论(社会达尔文主义)创始人

《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①提出了社会有机论和社会进化论

社会有机论:

将社会看作有机体(分散的)具有一般生物有机体

社会进化论:

社会进化是矛盾的,是必然的

②阐述了社会学原理

③他的社会学对后来功能学派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学科发展史上的进步

④反对国家干预,反对社会革命,他的价值体系为资本主义作辩护

(3)迪尔凯姆法国社会学家法国第一个获得任命的社会学教授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

《社会分工论》《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①他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

②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主张用社会学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分为物质(法律、劳动分工)、非物质社会现实(潮流、民族意识)

③社会团结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

④社会宗教理论:

宗教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神的力量实质是社会力量

⑤社会学研究方法理论:

《社会学方法的规则》有系统详细的论述

(4)韦伯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理解社会学奠基人现代西方社会学的奠基人

①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

②方法论上提出了“理想类型”的观点和“价值中立”的主张

③社会行动(合理行动)社会者赋予行动一定的意义,而且这一行动与别人发生关系

④政治社会学:

权威:

传统权威、魅力权威、法理权威

  其中①②理论影响了后来社会学的发展

2)美国社会学

(1)社会学产生于欧洲,蓬勃发展于美国。

(2)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的芝加哥学派

②帕森斯:

结构功能理论——结构功能学派

③李德.莫洛的符号互动理论

④乔治.诺曼斯:

社会交换理论

2.社会学:

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3.★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界定:

①社会学将各种类型的社会都看作整体

②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具体入手点

③社会学要探索的是部分对于整体的意义,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性

④社会学是一门科学,是对社会现象的具体研究

4.★社会学基本问题:

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最基本的问题。

还有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等

5.☆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整体性、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科学性、应用性、建设性和批判性

6.☆社会学的基本功能:

(1)理论作用:

认识社会;预测社会发展趋势

(2)实践作用:

①为社会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②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科学的社会规划;

 ③提供组织管理知识;

 ④为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提高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

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建立在共同兴趣和利益的基础上,经过社会关系的累积和连接组成的社会关系的体系。

①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是人的社会

②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

③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联结而成的,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实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活动的规范

2.社会的类型:

A宏观社会类型  

孔德——人类智慧的发展——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科学阶段     

斯宾塞——社会内部的管理类型——军事社会;工业社会   

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特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传统社会;现代社会    

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环境社会)            

B具体社会类型:

血缘、地缘、业缘、兴趣等

3.社会的特点:

多样性、复杂性、变动性

4.★社会的构成要素:

(1)作为社会行动者的人(最基本的构成要素)

①人具有双重属性: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正是有社会属性的人的集合构成了社会  

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

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人有能动性;共同生活的模式

②人是社会行动者。

人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结合

③人的社会需要是行动的意义。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社会关系:

人与人之间,有普遍意义的关系。

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元素

角色纽带的性质——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角色之间结合的性质——结合关系;对立关系;统治关系 

(3)社会行动:

社会是一个行动的体系

5.文化:

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惯、信仰和价值等。

是人类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经验。

6.文化的分类:

物质文化、规范文化、认知文化

7.文化的特点:

(1)①文化是由人创造出来和学到的

文化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的产物;对于一个个体来说,文化不是先天就有的特征和能力,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②文化是群体共享的

当某种行为和价值被群体接受、共享时,它们才成为文化并被保存和留传下来。

③文化是建立在象征符号之上的

(2)超生理性(习得性)、社会性(共享性)、复合性、象征性、传递性、整合性

(3)①象征性:

一切具体文化现象都是一定类型文化的象征和反映

②复合性/系统性:

任何文化现象都是一系列内在联系的文化现象总和。

③多样性/特殊性:

不同文化主体具有独特文化

④共享/传播/继承/扩散/渗透性:

一般共享性导致原有财富的物主的减少,文化共享不会

8.★文化的功能:

整合、导向、维持秩序、传续

9.☆文化的多样性:

原因:

①文化在总体上是自我生成的,即它常常不是人民刻意建造的,而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环境,即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影响

③从中尺度层面上文化的多样性更加明显,由于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环境不同,人们谋生的手段与方式不同,所以他们所创造的文化也不同。

表现:

①在宏观层面上,文化可以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或文化模式;

  ②在地域上,有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③在经济类型上,有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工商文化;

  ④在文化相对地位上,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

10.☆文化评价: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1.★人的社会化:

人学习社会的文化,增加自己的社会性,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主要是指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社会化。

 

2.★人的社会化的内容:

(1)人类发展的任务:

哈维格斯特——将人的一生分为六个阶段,每个阶段有要完成的任务。

 

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壮年初期;中年期;老年期 

(2)基本内容:

主要是指基本社会化(从出生到青年阶段的社会化)的内容

①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

②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

③学习社会行为规范

④明确生活目标

⑤培养社会角色 

3.☆社会化的机制:

指人的社会化过程的内在机理,包括社会化的实施者与社会对象的关系模式,社会化对象的内在心理特征等。

 

①教化论:

由实施者强制性的对对象进行教化,社会化对象是被动的。

 

②学习论:

把社会化过程看做社会化对象主动学习的过程。

 

③互动论:

社会化是社会化实施者和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

 

4.☆社会化的机构:

①家庭:

全方位影响 ②同龄群体(同辈群体)③学校④工作单位⑤大众传播媒介 

5.基本社会化:

(儿童—青年)     

(1)艾克里森——“人类成长阶段说” 

 人生分为八个阶段:

婴儿阶段、幼儿阶段、学前阶段、学龄阶段、青少年阶段、青年期(成年早期)、成年期(中年期)、成熟期(老年期)

他认为在这八个阶段会遇到不同的人生任务,需要心理对特定的社会要求做出反映。

如果人能够成功地对特定的社会要求做出反应,就会得到积极的评价,从而产生积极的心理状态,并进而对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影响。

 

(2)“儿童—青年”社会化:

这一阶段是由生物人变成社会人即社会化的主要时期。

 

①婴儿-学龄初期的社会化

特点:

初到人间的生物人、初涉人世的社会人,始以家族教育为主,后由家庭教育向学校-家庭教育转变。

主要任务:

基本的生活技能、知识与行为规范、道德意识

②少年期的社会化

年龄:

12-15岁

特点:

不安分、人生的“躁动期”、社会化的“危险期”

主要任务:

学习文化知识、相对独立地实践社会行为规范

③青年期的社会化

年龄:

14、15岁-20岁左右。

特点:

生理、心理上已接近于成人。

六大高峰:

体力、智力、特征行为、社会需要、创造、超常规行为高峰。

(3)少年-青年社会化遇到的问题

①心理上的断乳(社会性断乳)

②社会价值观念的多样化

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④社会的迅速变迁

⑤代沟

6.★继续社会化:

人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以适应社会生活、角色变化的过程。

       

原因:

①适应新角色的需要②知识折旧与知识更新的需要。

 

7.★再社会化:

原来的社会化失败或者基本上不适用,而重新学习社会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社会化过程。

 

原因:

①再社会化失败(被动社会化)——犯罪分子

②原来的社会化成果基本不适用(主动社会化)——改变环境

8.社会化与个性发展:

 

(1)个性:

通过社会化形成的个人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

 

形成要素:

个体生理因素为基础;社会化过程对个性的形成重要意义。

 

(2)社会化在个性形成中的作用:

①个性与社会个性 

 促成社会个性的形成。

原因:

在同一个群体或社会中,个体社会化的外部文化环境是相同的,群体或社会则用同一种标准去要求、塑造同一类个体,其结果是同类个体有相似的个性。

社会个性:

指同一群体中多数成员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是一个群体中成员个性的共同的方面。

②雷同性格与人的能动性 

造成雷同性格的出现。

原因:

雷同性格是对群体成员过度社会化的结果。

过度社会化往往是同集权体制、自上而下的单一的社会化方式相联系的。

雷同性格:

指同一群体的不同成员的个性、性格高度相似的现象,是群体成员个性中的共同部分大大超过不同部分而处于支配地位的现象。

但人是有能动性的,可以在社会化过程中自主的进行选择,由此雷同性格是比较少见的。

第四章社会互动

1.社会行为:

指人们所做出的以他人为行为指向的,并以他人的符合自己预想的反应为目的的行为。

韦伯将社会行动分为四类:

①目的理性②价值理性③情感理性④传统

单位社会行动的构成要素:

行动者、目的、手段、条件、规范

2.★社会互动:

也称社会相互作用或社会交往,是人们对他人采取社会行动和对方作出反应性社会行动的过程,是发生于个人之间、群体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相互的社会行动的过程。

 

3.★社会互动的类型:

 

(1)不同行动主体之间的社会互动:

人际互动、群体互动 

(2)不同性质的社会互动:

 

①合作:

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之间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相互配合的互动方式。

条件:

有一致的目标、相互依赖、互补、信任     

②竞争:

是不同个人或群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互动方式。

目标是“物”

基础:

同一目标、排他性、目标稀缺 

③冲突:

是指人与人或群体与群体之间为了各自获得共同珍视的目标而采取的斗争、压制、破坏以致消灭对方的互动方式。

目标是“人”

(3)集体行为(集群行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互动 

①概念:

指缺乏组织的一群人受到某一因素的刺激或影响所采取的群体行动。

②特征:

集群性;非组织性;突发性。

 

4.社会互动的意义:

①促进对自我的认识;②满足行动者的需要;③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5.社会互动的理论:

(1)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

①社会交往:

人与人、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方式。

 

②社会交往的意义:

①个人生存的需要②自我显现的方式③建构着社会 

(2)符号互动论——米德(开创者)托马斯、库利、布鲁默、库恩

1)符号互动论:

是一种通过分析日常环境中的人们的互动来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社会学理论流派。

 人们的行动是对外部事物(他人的有意义的符号行动)的反应

2)基本理论——布鲁默

三个假设:

①人们根据他们赋予客观事物的意义来决定对其所采取的行动

②人们赋予事物的意义是社会互动的结果,而不在于事物本身

③人们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通过内部解释去运用和修改这些意义。

 

基本观点:

①人最本质的特征是用符号表示各种体验的能力,人是符号的使用者  

②人类运用符号彼此沟通,符号在人们互动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③人们通过解释他人行动中具有的符号意义进行交流和互动 

④在互动过程中由于互动情境的变化,人们也在不断修改对事物的定义

⑤角色扮演是最基本的互动方式,在角色扮演中人们不断进行内部解释,即想象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行动的意义

(3)拟剧论——戈夫曼

1)拟剧论:

从符号互动论中发展来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论。

研究的是人们运用哪些技巧在别人的心目中创造印象。

 

2)基本观点:

①戈夫曼把社会比作剧场舞台,把社会成员比作演员,并用以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

为了给自己塑造一个良好的印象,人们会区分前台与后台

②为了获得一个好的印象,人们常常会进行“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指人们运用各种技巧和方法左右他人,以在他人那里建立良好印象的过程。

 

(4)常人方法学(民本土方法论或俗民方法学)——加芬克尔

1)常人方法学:

一种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使用的方法的理论

2)主要观点:

认为社会学应该研究常识世界,研究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

3)核心概念:

一是行为的反身性与互动;二是意义的索引性;三是其常用互动方法主要有寻求正常模式、进行视域融合、运用等等原则。

(5)社会交换论:

1)社会交换论:

把人们的交往看做是交换他们各自有价值的东西,社会交换是人们交换报酬和惩罚的过程。

就是把社会交往看做社会交换。

 

霍斯曼: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认为人类的行为应该理解为互动的个人进行报酬的交换。

带有较强的功利主义。

2)结构交换论:

认为交往的主体可以由个体扩展到社会组织,于是交换也可以创造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

布劳:

支配着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社会过程,其根据在于原始的心理过程。

人际交往开始于社会吸引。

社会吸引在于报酬。

非互惠性交换产生权力。

 

(6)人际互动 

1)人际互动:

发生在个体之间的,带有明显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

2)有关人际互动的一些研究成果:

①人际吸引②身体语言③空间距离

6.★社会角色: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与人们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地位相一致的、社会所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7.社会角色的特点:

①普遍性②具体性③复杂性④表现性

8.★社会角色的类型:

(1)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

①先赋角色:

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或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由先赋地位所规定的角色。

②自致角色:

是经过个人的努力而获得的角色。

(2)规定角色与开放角色

①规定角色:

是指对角色的行为、行为规范和标准有明确而严格地规定的角色。

②开放角色:

是指社会对角色没有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而只是指出了扮演这种角色所遵循的基本思想的角色。

(3)理想角色与实际角色

①理想角色:

是社会对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们的行为的期望,是社会为承担某一角色的人所设计的一套应遵守的、理想的、被期待的行为规范。

②实际角色:

是处于某一社会位置上的人实践其所应遵行的角色规范的实际情况。

③角色距离:

实际角色与理想角色之间的差距。

9.★社会角色的扮演过程:

(1)社会角色的扮演:

一人承担某种社会角色,并按这一角色所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

最早是由米德提出的。

(2)角色扮演过程:

 

①了解角色期待:

社会对所扮演角色的要求

②角色认同:

对社会赋予的规范的接受程度

③角色扮演的具体过程:

确定行动取向、选择行动策略、采取具体行动、反思

(3)角色扮演中的问题:

①角色混淆②角色紧张③角色冲突

10.☆结构论与建构论的社会互动观:

  结构论:

把社会看作社会关系的体系,认为社会最根本的构成要素是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既定的规范,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原则,而社会角色是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人们按照角色规范有序地互动。

——帕森斯

  建构论:

人是能动的主体,社会行为的规范是人们活动、建构的结果,人们处于不断对社会规范的建构之中。

第五章初级社会群体

1.社会群体:

是指人们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由某种社会关系连结起来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成员具有共同身份和某种团结感以及共同的期待 

2.社会群体的特征:

①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明确、持久的社会关系

②成员有共同的身份和群体意识

③有一定的群体边界

④群体成员有某种共同的期待与行动能力

3.社会群体的类型:

①按群体规模:

大群体、小群体

②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

③成员间的亲密程度分类: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

④群体间的社会关系分类(群体形成的基本原由):

初级社会群体、次级社会群体

⑤内群体和外群体  参照群体    

4.人类结合为群体的原因:

 

①一般原因:

对付外来压力和合作的需要。

     

②群体凝聚力:

是群体成员之间互相吸引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是不同个体结合成群体的基本要素和内在机制。

形成的三个层次:

人际吸引、群体规范的形成和遵从、群体的目标 

5.★初级社会群体:

是指由面对面的交往形成的,具有亲密成员关系的社会群体。

是最简单、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库利

6.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

①规模较小②持续的直接全面的交往③人际关系密切④非正式控制

7.初级社会群体的类型:

①家庭②儿童游戏群体③邻居④朋友圈子

8.初级社会群体的形成和维持:

①经常性的交往②非利己的动机③开放和宽容

9.★初级社会群体的功能:

正功能:

①个人社会化的基本场所

②个人走向社会的桥梁

③满足人多方面的需要

④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

负功能:

①过分发展可能会抑制个人的发展

②过分满足可能导致个人对群体的过分依赖

③过分忠诚可能损害社会的整体利益 

10.☆初级社会群体的变化:

在现代社会表现出逐渐衰落的景象

①初级社会群体的某些功能外移

②初级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关系趋于松懈

③某些初级社会群体名存实亡,如邻里

11.★家庭:

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组合起来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生活共同体)

12.☆家庭的类型:

①核心家庭(夫妻加未婚子女)

②夫妻家庭(空巢、丁克)

③主干家庭(直系家庭)(完整主干家庭与残缺主干家庭)

④联合家庭(同代中至少有两对夫妻生活在一起)

⑤隔代家庭(祖孙家庭)

⑥单亲家庭(夫或妻加未婚子女)

13.★家庭的功能:

生物、经济、抚育、赡养功能、休息与精神满足

其影响因素:

①家庭生命周期②国家和社会发展阶段③民族文化、社会政策

家庭功能的变迁:

是指在社会影响下,家庭功能所出现的变化,包括功能替代、功能内涵的改变、功能外移、旧功能的消失与新功能的出现,以及家庭的主要功能随着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性变化而发生的改变

14.☆家庭的变迁:

是指宏观家庭制度的变迁以及微观的与家庭生命周期相联系的周期性变化。

主要是家庭制度的变迁,体现在家庭功能和家庭关系的变化,是一种质变(核心功能的替代,主从型的家庭关系被平权型的家庭关系替代);也有非质变,功能增加或者规模扩大。

第六章社会组织              

1.★社会组织:

广义指人们从事共同活动的所有群体形式。

狭义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有意识的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

 

2.★社会组织的特征:

①有意识、有目的组建起来的群体

②组织目标简单、明确

③成员之间关系不是很亲密

④成员的可替代性强

3.社会组织的类型:

①宏观社会体系角度,组织在生活中承担的职能:

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帕森斯

②组织运行的受惠者角度:

互利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公益组织——布劳

③组织中的权威性质或对成员的控制方法:

强制性、功利性、规范性——艾兹奥尼

④根据规模:

小型、中型、大型和巨型组织

⑤根据内部结构和关系的复杂程度:

简单组织、复杂组织

4.★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

①通过一定手续加入的成员

②确定的目标

③规范性的章程

④权威的领导体系

⑤物质基础

5.社会组织的结构(组织结构):

社会组织各个构成部分之间所确定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形式,分为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主要为正式结构。

6.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的存在造就了组织的非正式结构,它可以被看作为各种非正式关系的总和。

这种关系主要由非正式群体和非正式关系组成。

7.★组织结构的类型:

①直线型:

信息在垂直方向上单线传递,上级指挥下级、下级服从上级

②职能型:

以组织成员工作中所需要的主要技能为基础而把人们集合起来的组织形式

③直线-职能型:

特点既强调自上而下的行政主管的统一领导,同时也注意发挥职能系统在专业、技术方面的作用。

④事业部型:

集中决策、分散经营。

整个组织分成几个从事不同事业的二级事业部

⑤矩阵型:

特点是职能部门与项目小组交叉管理

8.★组织目标:

组织的拥有者所致力达到的想望中的境界。

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要争取实现的目标或结果,或者是组织通过自身努力追求的某种事实或未来状态。

9.组织目标的功能:

①组织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合法化根据

②组织目标是不同性质的组织相互区别的标准

③为组织参与者之间的分工合作提供了基础

④组织目标是衡量组织成员和组织活动成效的标尺

10.组织目标的结构:

组织与个人、整体与部门、对内与对外

11.组织过程:

将组织要素组合成一个整体并使其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包括组成整体和使整体有效运行两个部分。

 

12.①激励:

刺激鼓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活动。

 

 诱因:

组织为吸引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的东西,分为物质诱因和非物质诱因、客观诱因和非客观诱因、特殊诱因和一般诱因等——巴纳德 

  ②组织平衡理论:

组织向其成员提供让其追求的诱因,成员为了满足需求而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二者有相对平衡的关系,再加上组织外部关系上投入-产出的平衡,社会组织就会存续下去。

   

③激励理论:

需要型激励: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过程型激励

   公平理论 

13.★社会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1)社会组织的环境:

是指存在于组织之外的、并对组织具有现实的或者潜在影响的所有因素。

主要包括相关组织、制度、文化环境。

  

(2)环境对社会组织的影响 

①社会系统的观点:

组织自身是一个系统,又是更大的系统的子系统。

因此组织具有开放性,就必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

当环境因素足够强大时,受它影响的社会组织在结构上会发生变化:

①组织结构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原来的部门承担更多职能②设立专门处理同环境关系的部门   

②资源依赖对组织的影响 

 “资源依赖理论”:

组织都依赖外部资源而生存,过度的资源依赖对生成权力。

当组织对资源的依赖受到威胁的时候,组织就会设法控制外部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