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现代文阅读专项练习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和方法:
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一、关于人物:
1、辨识小说的主人公。
最能表现小说主题的人物,是小说的主人公。
2、概括人物形象。
姓名﹢性格(品行)﹢身份(职业、评价)
3、指出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正面描写。
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及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
②侧面描写。
也叫间接描写,即通过他人的言行间接地描写主人公。
小说对××人进行了××××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
4、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
A、抓人物的行动、语言、外貌、心理活动。
B、抓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C、抓人物的多个方面和不同表现。
从一个方面一件事概括人物特点是不全面的,所以,在概括人物特点时,要从多个材料,多方面地分析人物的表现和变化来归纳人物的特点。
二、关于环境:
A社会环境描写:
①交代时代背景。
②交代社会习俗。
③交代思想观念。
④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⑤揭示小说的主旨。
公式:
这是××××描写,交代了××××,揭示了××××。
B景物描写: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
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感受。
④渲染气氛。
公式:
这是××××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
为下文××××作铺垫。
三、关于情节:
1、概括故事情节。
××人干××事。
××人在××时××地××干××事。
2、如何做填空题。
A、由已知推未知。
故事情节,指的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要看清楚题目要求填的是什么。
B、读懂所给的示例,格式、语气要一致。
四、关于标题:
1、标题的含义。
表层义(即字面义)﹢深层义(比喻义或引申义或指代义)。
2、标题的作用。
①点明小说的中心。
②高度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④交代主要人物。
⑤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3、给小说拟标题。
A、看中心句。
B、看开头和结尾。
C、看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五、指出关键性词语的含义并赏析关键性词语。
表层义(即字面义)﹢深层义(比喻义或引申义或指代义)。
××词语用得很好,它的原意是××××,在这里的意思是××××,表现了××××(结合小说主题)。
六、赏析关键性句。
A、从修辞的角度。
修辞方法﹢效果﹢语境作用﹢表达了××××感情(或××××主题)。
B、从哲理的角度。
表层义(即字面义)﹢蕴涵了××××哲理。
C、从用词的角度。
××词用得很好﹢效果﹢语境作用﹢表达了××××感情(或××××主题)。
七、概括小说的主旨。
通过××××,表达了(揭露了、赞扬了)××××。
比如:
这篇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的态度反复变化最终弃而不认的故
事,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八、赏析小说的写作特色。
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衬托。
③对比。
④象征。
⑤设置悬念。
⑥铺垫。
⑦照应等。
九、揣摩人物的情感。
一抓,抓住句子中直接表现人物情感的词语。
比如:
“他高兴地说”中的“高兴”。
二析,即分析重点词语。
比如:
《生日》一文中,“百感交集”一词,是形容很多感情交织在一起的,那么体会人物情感时,应该是很多种,而不是一种。
二、高中现代文阅读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网络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是否需要彻底改弦更张?
史学研究与记载历史事实的书籍有天然的不解之緣,研究历史必然要研读史籍。
中国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讲求精读系统性的史籍与相关典籍。
越往后代,书籍、文献越加积累,汗牛充栋已不足以形容其部帙之多,研究者欲全部阅览已无可能,于是类书、书目、各种索引应运而生,给读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然而,各种类书良莠不齐,而且割裂原书籍的内容,再机械地分类编辑,呈碎片化状态,所取史料的形成背景、语境、前因后果基本消失,因而会导致误解。
因此,在以往的史学研究中,类书只能起到辅助作用,阅读重要的系统性史籍仍然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功。
正因如此,古人剖析类书,常常提醒学者:
“抄撮类书,非根柢之学。
”
到了当代,电子学术资源兴起,这些资源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电子扫描和镜像版的图书、文献,二是互联网上的知识资料与信息,三是可以检索的学术资料数据库。
电子扫描和镜像版的图书、文献,与原书一致,仅载体不同,对学者而言均属读书,无多少区别。
互联网上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的大多为普及性知识和学术信息,对治学方式的冲击也不大。
只有第三类极大地改变了史学研究者获取史料的途径,冲击着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
不过,数据库仍存在与类书相似的缺陷,这决定了它还不能取代读书治史的基本理路:
第一,所得资料也呈现为碎片化的堆积,失去其形成的背景和特定的语境,存在误读的可能性;第二,检索所得史料,难分真伪,而且因割裂、碎片化更难考辨真伪;第三,受数据庳涵括内容的限制,可能缺少很重要的典籍资料,如《四库全书》的编纂暗地里排斥了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一书。
在史学研究中,史学研究者的学术素养必须在读书、思考、研讨和撰著的实践中培育,要有史料鉴别和考订的能力,要有理论思维,仅仅掌握史料的供应手段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网络信息时代,有了学术资料数据库并不能轻松治史了。
缺乏基本的学术素养,直接取用具体的史料,出错的几率颇高。
例如,以“实录”为名的史书产生很早,但许多史书的性质与唐太宗时开端的朝廷官修、记述一朝皇帝言行、以政务为中心的编年史性质完全不同,而史学界将其混同看待的却不乏其人。
为提高史学研究水平,读书治史的理路不可抛废,但信息检索技术的重要作用对读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网络信息时代,史学研究者在读书上应作出调整与改正,比如读书包括阅读电子扫描和镜像版之书,学者应努力建设自己的电子图书馆,数据检索出的陌生书籍要跟进阅览等。
(乔治忠《治史仍须以读书为根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欲全部阅览系统性的史籍和相关典籍几乎没有可能,这就是类书、书目等产生的背景。
B. 以往治史必须对重要的系统性的书籍进行阅读,类书是仅能作为治史的一种辅助方式而存在的,因为它非“根柢之学”。
C. 电子扫描和镜像版的图书、文献与传统纸质的书籍内容一致,只是在读者面前呈现的方式不同,对当代治史方式冲击不大。
D. 当今,网络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电子学术资源兴盛,治史者可以轻松拥有学术资料数据库,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已经失去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开宗明义,以设问的方式,自问自答,明确了观点——当代治史必然要研读史籍。
B. 文章二三段,作者由古到今详细剖析、论证了电子学术资料数据库于治史过程中的弊端。
C. 文章举史学界混淆“实录”史书和唐太宗时始兴的编年史性质的例子论证了治史中基本素养的重要性。
D. 文章末段针对当今时代发展的特点,对治史者读书的范围、方法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类书史料会导致误解,治史者通读史料出处的原书籍,有助于避免对史料的误解。
B. 数据库也不是万能的,比如《四库全书》数据库就缺少了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这一非常重要的史料。
C. 当代学术资料数据库中的资料呈现出碎片化堆积的特征,因此,当形成背景、特定语境消失时就会被误读。
D. 当代治史者应该利用好信息检索技术,还要跟进阅览数据检索出的陌生书籍,充实自己的电子数据库。
【答案】
(1)C
(2)B
(3)C
【解析】【分析】
(1)A项,“人们欲全部阅览系统性的史籍和相关典籍几乎没有可能”中“可能”错误,原文为“研究者欲全部阅览已无可能”。
B项,“对重要的系统性的书籍进行阅读”扩大范围,将“史籍”扩大为“书籍”,原文“阅读重要的系统性史籍仍然是史学研究的基本功”。
D项,“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已经失去意义”错误。
结合“互联网上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的大多为普及性知识和学术信息,对治学方式的冲击也不大……可能缺少很重要的典籍资料,如《四库全书》的编纂暗地里排斥了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一书”分析可知,“传统的读书治史方式已经失去意义”错误。
故选C。
(2)B项,“论证了电子学术资料数据库于治史过程中的弊端”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主要剖析论证古代的类书、书目、各种索引,尤其是类书的弊端及其在治史中的地位、作用。
故选B。
(3)C项,“就会被误读”理解绝对化。
结合文本内容“所得资料也呈现为碎片化的堆积,失去其形成的背景和特定的语境,存在误读的可能性”分析可知,原文是“存在误读的可能性”。
故选C。
故答案为:
⑴C;⑵B;⑶C
【点评】
(1)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
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2)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论证思路和方法的能力。
这类题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明确论证方法。
(3)此题考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推断的能力。
此类题这实际上是运用原文所提供的知识、结论,在原文允许的范围内,通过实践进行运用,推出原文没有直接表述的观点,或者得出原文所没有必要直接得出的结论,或者提出新的看法。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公民的命运
(波兰)姆罗热克①
让我们开门见山吧。
这个故事发生在本国遥远偏僻的地区,那里的天气跟首都的天气一样。
寒来暑往,刮风下雨,阳光普照,与大城市没有什么两样。
从气候特点来看,你分辨不出两者有何不同。
但是,令人吃惊、甚至恐惧的是权威人物的首创精神。
他们为了了解本地天气状况,决定在这遥远的地方建造一所气象台。
这不是件什么了不起的事,不过是划出一小块矩形地盘,四周用白色栅栏围起,中间有一个仪器箱,架在细长的支腿上。
挨着气象台是干事的房屋,他的工作除了照看仪器外,还包括书写天气状况的准确报告,这样,假如有人询问情况,权威手头就有了必要的信息,不至于茫然不知所答。
干事是一个非常尽心尽职的年轻人。
他写的报告清楚简洁,并且一直准确可信。
假如有雨,他会尽可能从每一角度记述雨情:
几时下雨,雨量多少,时间多少……否则他不会罢休。
假如阳光明媚,他也会不遗余力准确无误地给予记述,是一就说一,是二就说二。
他懂得全国上下都在勤奋工作,创造财富为他发放工资,所以他感到自己必须专心工作。
他永远也不会无所事事,因为在这个地区,天气总是变化无常。
临近夏末时,暴风雨频繁起来,又是刮风,又是下雨,他翔实地记述下来,把报告交往上级办公室。
暴风雨还是接踵而来。
一天,一位年老而经验丰富的同事拜访他,这位同事目睹了他的工作情况,临走前随口说:
“朋友,我觉得你报告的调子是否有点低?
”
“此话怎讲?
”干事感到惊奇,“你可以亲眼看一看,是在下倾盆大雨嘛。
”“不错,是在下雨。
当然,谁都能看见。
但你应该明白,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处理这个问题,不是吗?
要采取科学态度。
请注意,这不关我的事,我只是出于友谊才提醒你。
”这位老气象学家穿上胶鞋走了,一边走,一边直摇头。
年轻的干事独自留在那里,继续写他的报告。
他有些焦虑地凝视着天空,接着又写了起来。
大约就在这时,他出乎预料地接到了上面权威的传唤。
虽不是最高权威,可仍然是一个权威人物。
他带着把伞进城了。
权威在一所漂亮的房间里接待了他。
雨点打在屋顶上,滴答作响。
“我们之所以召你来,”权威声明说,“是因为我们对你报告的片面性感到惊奇。
这段时间,你报告的调子太悲观。
丰收在望,而你却喋喋不休地报告雨情。
你不明白自己工作的性质吗?
”“可是在下雨嘛……”干事说。
“别找借口。
”权威面有愠色,拳头砰的一声落在桌上的一叠纸上,“这儿有你最近所有的报告,你不能否认。
你工作干得不错,可优柔寡断。
我要你明白,我们不会容忍任何失败主义情绪。
”会见后,干事把伞合起来,夹在胳膊下,回到了气象台。
这一举动意愿虽好,但他终因遍身被雨淋透,得了感冒,不得不卧床休息。
不过,他不承认这是因雨所致。
翌日,天气好转。
他喜出望外,立刻写下了报告:
“雨停了,必须承认,下得并不太大,只是断断续续下了几点。
看现在,阳光多么灿烂!
”确实,太阳驱散了乌云;天气渐渐暖和过来,大地冒着蒸气。
干事一边欢快地低声哼着曲子,一边忙着自己的工作。
下午,一阵冷风吹过,乌云又开始聚集。
他走进屋,生怕患上流感。
下一份报告又该写了,他写道:
“太阳运行如故。
哥白尼早已证明,日落只是表面现象。
它实际上总是光芒四射;只是……”
写到这儿,他突然停笔,感到非常不畅快。
当第一道闪电划过天空时,他摆脱了机会主义想法,只写道:
“17点,雷雨。
”
第二天,又是一场暴风雨。
他作了报告。
第三天,虽没有暴风雨,可下了场冰雹。
他又作了报告。
他浑身洋溢着一种心安理得,甚至是心满意足的奇怪感觉。
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邮递员又给他送来传唤令时为止。
这次传唤令是从“中央权威”那里发出的。
他从首都返回后,心里再没有什么疑虑了。
连续几天来,他的报告都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偶尔还响彻着辩证的论调。
例如:
“虽然短期偶然出现的阵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灾,但是什么也摧不垮工程兵和救援分队的战斗精神。
”
随后的报告描述了风和日丽的天气。
有些甚至是用韵文写成的。
然而,大约两个月以后,他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一定会使权威百思不得其解。
报告说:
“该死的暴雨。
”下面是用铅笔潦草地写着这样的话:
“村里寡妇生下的男婴发育良好,尽管人们都认为他活不长。
”
一项调查表明,他是喝得醉醺醺之后写这份报告的,买酒的钱是他变卖气象仪器换来的。
自那以后,什么也妨碍不了本地区阳光明媚的天气了。
他在绕着田野行走时被闪电击死,当时手里还拿着一只卢尔德神钟②,他企图把乌云驱散。
他基本上还是个诚实之人。
【注】①姆罗热克,波兰当代荒诞派文学代表作家。
②卢尔德神钟,一种宗教祈请的器具。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荒诞小说,作者在相对平淡的文字表述中,利用荒诞的手法表现了扭曲的人和事,深刻地表现了批判之意。
B. 小说中,老气象学家目睹了干事的工作情况后“一边走,一边直摇头”,说明干事工作呆板教条,不能讨权威欢心。
C. “权威面有愠色,拳头砰的一声落在桌上的一叠纸上”,说明权威对干事长期以来的“失败主义情绪”的报告已忍无可忍。
D. 小说综合运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呈现出人物曲折微妙的内心。
(2)请结合两次被权威召见的经过,简要分析干事的心理变化过程。
(3)有人认为,小说在倒数第二段处收尾会更好。
你认为哪一种结尾好,请谈谈理由。
【答案】
(1)B
(2)第一次:
①对于上面权威的传唤感到出乎预料;②因受到权威批评而内心震荡、焦虑;③回去后,因尝试写虚假报告而不畅快;④因如实报告天气情况而心安理得,心满意足;第二次:
①被召见后,心中无疑虑,决心写虚假报告;②因说假话内心煎熬,最终精神崩溃。
(3)本文结尾好,理由是:
①人物形象上,更为鲜明突出。
作者用一种漫画式的夸张,描写了干事企图驱散乌云,手拿卢尔德神钟绕田野行走被闪电击死的场景,更有力地凸显了他捍卫良知的意志和勇气。
②情节上,内容又生曲折,使小说情节更加摇曳多姿。
③主旨上,干事的死这个结局,及“什么也妨碍不了本地区阳光明媚的天气了”的陈述,对权威丑恶行为的讽刺和嘲弄,更加意味深长,对主题的彰显更为有力。
④表达效果上,更荒诞,讽刺意味更强。
倒数第二段结尾好,理由是:
①人物形象上,干事从最初“非常尽心尽职”“专心工作”,到结尾处喝得醉醺醺写报告,变卖气象仪器买酒,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②主旨上,饱含着无尽的讽刺,凸显小说主旨。
③情节上,倒数第二段做结尾已经比较完整。
④表达效果上,采用留白式结局,未交代干事最终的命运,让读者根据社会状况和人物性格进行推想,留有想象空间,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分析】
(1)B项,“干事工作呆板教条”理解不当。
故选B。
(2)第一次,“他出乎预料地接到了上面权威的传唤。
”开始他对上面权威的传唤他感到出乎预料。
见面时,权威说:
“你报告的调子太悲观。
丰收在望,而你却喋喋不休地报告雨情。
”权威面有愠色,拳头砰的一声落在桌上的一叠纸上,“这儿有你最近所有的报告,你不能否认。
你工作干得不错,可优柔寡断。
我要你明白,我们不会容忍任何失败主义情绪。
”“干事把伞合起来,夹在胳膊下,回到了气象台。
这一举动意愿虽好,但他终因遍身被雨淋透,得了感冒”。
通过一番对话。
他受到权威批评,内心震荡、焦虑。
回去后,干事这样写报告“雨停了,必须承认,下得并不太大,只是断断续续下了几点。
看现在,阳光多么灿烂!
”“太阳运行如故。
哥白尼早已证明,日落只是表面现象。
它实际上总是光芒四射;只是……”,“写到这儿,他突然停笔,感到非常不畅快。
”这就表明干事因尝试写虚假报告,内心不畅快。
当第一道闪电划过天空时,他摆脱了机会主义想法,只写道:
“17点,雷雨。
”第二天,又是一场暴风雨。
他作了报告。
第三天,虽没有暴风雨,可下了场冰雹。
他又作了报告。
他浑身洋溢着一种心安理得,甚至是心满意足的奇怪感觉。
这是因为干事因自己能如实报告天气情况而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第二次,“他从首都返回后,心里再没有什么疑虑了。
连续几天来,他的报告都是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偶尔还响彻着辩证的论调。
例如:
‘虽然短期偶然出现的阵雨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水灾,但是什么也摧不垮工程兵和救援分队的战斗精神。
’”“随后的报告描述了风和日丽的天气。
有些甚至是用韵文写成的。
”干事被召见后,心中无疑虑,决心写虚假报告。
“大约两个月以后,他写了一份报告,……报告说:
‘该死的暴雨。
’”面是用铅笔潦草地写着这样的话:
‘村里寡妇生下的男婴发育良好,尽管人们都认为他活不长。
’一项调查表明,他是喝得醉醺醺之后写这份报告的,买酒的钱是他变卖气象仪器换来的。
自那以后,什么也妨碍不了本地区阳光明媚的天气了。
他在绕着田野行走时被闪电击死,当时手里还拿着一只卢尔德神钟,他企图把乌云驱散。
”最后,他因说假话内心煎熬,最终精神崩溃。
这道题是两个小问,要分开来回答。
如:
第一次:
出乎预料——内心震荡、焦虑——不畅快——心安理得,心满意足。
第二次:
心无疑虑,决心写虚假报告——内心煎熬,最终精神崩溃。
(3)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生可以见仁见智。
但是在回答该题时,先要判断本文结尾或倒数第二段结尾各属于哪一种结尾形式,然后再明确自己的表态:
认为本文结尾好,或者认为倒数第二段结尾好。
但是不管是哪种认为,接着都要说出自己这样看法的理由。
在分析理由时,要从小说的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的安排、主题的设置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
如认为倒数第二段结尾好,理由是:
人物形象上,干事从最初“非常尽心尽职”“专心工作”,到结尾处喝得醉醺醺写报告,变卖气象仪器买酒,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主旨上,饱含着无尽的讽刺,凸显小说主旨。
情节上,倒数第二段做结尾已经比较完整。
表达效果上,采用留白式结局,未交代干事最终的命运,让读者根据社会状况和人物性格进行推想,留有想象空间,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故答案为:
⑴B;
⑵第一次:
①对于上面权威的传唤感到出乎预料;②因受到权威批评而内心震荡、焦虑;③回去后,因尝试写虚假报告而不畅快;④因如实报告天气情况而心安理得,心满意足;第二次:
①被召见后,心中无疑虑,决心写虚假报告;②因说假话内心煎熬,最终精神崩溃。
⑶本文结尾好,理由是:
①人物形象上,更为鲜明突出。
作者用一种漫画式的夸张,描写了干事企图驱散乌云,手拿卢尔德神钟绕田野行走被闪电击死的场景,更有力地凸显了他捍卫良知的意志和勇气。
②情节上,内容又生曲折,使小说情节更加摇曳多姿。
③主旨上,干事的死这个结局,及“什么也妨碍不了本地区阳光明媚的天气了”的陈述,对权威丑恶行为的讽刺和嘲弄,更加意味深长,对主题的彰显更为有力。
④表达效果上,更荒诞,讽刺意味更强。
倒数第二段结尾好,理由是:
①人物形象上,干事从最初“非常尽心尽职”“专心工作”,到结尾处喝得醉醺醺写报告,变卖气象仪器买酒,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
②主旨上,饱含着无尽的讽刺,凸显小说主旨。
③情节上,倒数第二段做结尾已经比较完整。
④表达效果上,采用留白式结局,未交代干事最终的命运,让读者根据社会状况和人物性格进行推想,留有想象空间,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评】⑴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
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⑵此题考查对小说中人物的心理活动的理解能力。
做题要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①结合人物活动的具体情境,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或情感变化。
②联系上下文,结合情节发展揣摩人物的心理情感变化。
③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体会人物内心变化。
⑶本题考查学生把握重要情节作用的能力。
小说的结尾,可从文中重要情节的角度分析思考,小说情节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情节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上的具体作用。
二.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节在开头,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或者埋下伏笔;在中间,承上启下;情在结尾处,上照应前文。
三.情节与小说环境之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物活动的环境。
四.情节与小说主题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是点题、突出主题或者揭示主旨。
解答本题可从情节、人物、主题这三个方面着手分析。
学生探究解答时要先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述说理由,理由分析要基于原文内容。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民谣谚语,是人们世世代代的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与卓越智慧的长期积淀,有着极为丰富、深厚的内涵,是极富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的形式之一。
两宋时期的民间谣谚中,有大量的倡导廉洁、颂扬廉政的内容。
宋人认为:
“为官之要,曰廉曰勤。
”岳飞更是直率地指出: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至于名相范仲淹,则其境界更高。
他提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这些至理名言,后多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转化为歌谣民谚。
另外,当时还有劝廉、守廉的民谣。
例如:
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人人为官莫敛财;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这些或诗或歌的民谣,代表了广大民众希望官场廉洁、官员廉正、不奢侈、莫敛财的良好愿望。
据传,当时民歌谣谚中还广为流传着宋真宗写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诗歌中既有劝人勤学苦读的用意,也将读书、做官、发财之间的关系写得清楚明白。
但不论怎么说,学而优则仕,总比不学无术、只顾投机钻营和贪赃枉法要好。
因此,时人又唱道:
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粟。
儿孙自有儿孙福,何必为官去贪污;富贵有余乐,贫贱不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