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24727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合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合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合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合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

《合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docx

合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合肥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本《纲要》。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现实条件

(一)发展基础

1、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09年,全市人均GDP达到41543元(折合6082美元),人均财政收入达675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1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83:

1。

经济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

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服务业稳定发展。

2009年,全市三次产业调整到5.2:

52.6:

42.2。

所辖三县全部进入全省科学发展一类县,肥西县进入全国百强县。

2、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全市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55.8%提高到2009年的64.1%,平均每年提高2.07个百分点。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0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规模达310万。

形成了“141”城市组团发展体系以及逐步完善配套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对人口的吸纳力和承载力不断提高,城乡差别不断缩小,农村居民进城安家立业、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十分明显。

3、城乡空间布局优势明显。

我市紧邻长三角,承东启西,逐渐成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双核”之一,主城区、新城区和县域中心镇均布局在高速公路、国省道附近。

城市“一刻钟交通圈”已建立,形成了全市城乡一小时交通网络体系。

乡村既可接受长三角城市圈、中心城区的双重辐射,又能够得到新组团、开发园区和重点镇的有效带动。

4、城乡公共服务日趋均衡。

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均衡协调发展。

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贸等加速向农村延伸。

行政村全部通水泥道路,基本实现通公交班车,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城乡低保逐步向一体化迈进,建立了城乡低保、医疗、养老、被征地农民等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建成城乡一体的四级就业网络。

5、城乡一体化工作基础较好。

我市提出的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奋斗目标,得到省委、省政府的积极支持,得到全市城乡群众的热烈拥护。

全市上下一心,奋力拼搏,初步形成了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体系,并着力在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划编制、制定配套政策、提供财力保障等各项基础性工作上加快推进。

(二)发展优势

区位优势明显。

合肥县域地处皖中城市群的核心地带,具有承接城市群产业和人口转移的优势和潜力。

合肥基础设施完善,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四通八达,空港、水运等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络覆盖整个县域。

产业基础较好。

工业体系比较完善,已形成以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农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

2009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22家,形成37个工业集聚区。

以规模高效农业为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以商贸物流、金融服务为主的服务业发展迅速。

后发优势强劲。

我市县域土地、劳动力、发展空间等生产要素相对沿海先发地区具有明显优势,项目承载能力较强,可充分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实现高起点规划,又好又快发展。

(三)发展机遇

产业转移机遇。

随着国际资本和国内沿海地区大量产业向内地特别是向中部优势发展区域转移步伐的不断加快,合肥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两核”之一和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空间和科技等比较优势,将大规模地承接沿海和国际产业转移,使之成为扩张我市产业的强劲动力,从而为扩大就业和劳动力转移,提高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战略的实施,也为产业向县域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部崛起机遇。

国家支持中部崛起的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为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

随着促进中部崛起战略的不断深化落实,合肥经济圈成为中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潜力和优势将达到充分发挥,为我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平台和契机。

政策保障机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统筹,不断强化“县强才能市强”理念,始终坚持把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现合肥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深入推进“县域突破”战略,积极构建长效机制,持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力度,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对照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市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主要表现: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

由于长期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影响,“重城市、轻农村,重市民、轻农民,重近郊、轻远郊”的思想影响难以一下子消除。

二是均衡发展问题。

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城乡发展差异仍然不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县与县、镇与镇、村与村及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差距较大。

三是城乡分割问题。

长期的城乡二元户籍带来了城市与农村的投入机制、保障机制、教育体制、民生体制等政策上的差距还难以迅速消除。

四是城镇建设问题。

县城和乡镇规模小、功能弱、配套差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城镇生产要素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镇劳动就业容量有限。

五是城乡人口素质问题。

农民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与城市(镇)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全域合肥”理念,深入实施“工业立市”、“县域突破”和“创新推动”三大战略,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逐步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基础建设一体化、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社会保障和社会管理一体化。

以“城市重拓、产业重融、土地重整、村镇重建、要素重组”为基本路径,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工作方针,进一步激发县区发展的内生动力,促进城乡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覆盖,城乡发展空间集约利用。

以完善城乡规划为先导、深化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突破口,着力转变农村发展方式,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切实改变二元结构,努力形成城乡融合互动、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实现路径

充分发挥合肥大城市的优势和带动作用,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以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为切入点,大力推进“三个集中”,即:

产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着力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农民经营承包土地的集中度、流动性和财富性。

大力推进“三大建设”,即:

县城、中心镇和农村新社区载体建设。

把有效减少农民作为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双置换”,实现“三个加快”,促进“三个转变”,即:

以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宅转换城镇住房、以土地经营承包权转换社会保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农村社区,加快培育新型农民;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和农民向市民的转变。

(三)基本原则

1、以民为本,富民优先。

坚持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把增加农民财富积累、提高民生保障作为统筹城乡的出发点。

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投资发展机会,让农民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2、统一规划,循序推进。

树立系统观念,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从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统一规划全市的发展,全面提高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协作程度。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承受能力,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利用优势领域的扩散带动整个一体化工作的发展。

3、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城乡一体化推进中的作用,在尊重市场作用的前提下,强化政府的宏观规划与组织协调职能,立足制度创新,加大改革力度,使市场牵动力与政府支持力有机结合。

4、城乡融合,双向发展。

既要按照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又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社区化和农民现代化,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带动农村发展。

5、市县(区)联动,推进发展。

强化市宏观调控作用与充分发挥县(区)在推进一体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积极实施市县(区)联动发展推进战略,努力构筑新型市县(区)关系,形成市县(区)整体推进发展格局。

各县(区)要结合当地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形成经验后向全市推广。

(四)总体目标

到2015年,全市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机制体制基本建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全省领先;镇村合理布局、产业有序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资源利用率大幅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初步形成“以城带乡、以城融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和城市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良性发展机制,农村发展水平全面提高,力争达到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交融的新型城乡形态;所辖三县全部进入全国百强县;努力把合肥建设成为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区和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

1、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城乡经济迈上新台阶,经济布局更加协调,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全市经济增长速度、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占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翻一番目标,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2100亿,占全市比重超过35%,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7:

1。

2、城乡体制基本接轨。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促进符合条件的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在就业、住房、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差别,实行一元化管理。

逐步实现城乡居民待遇公平,建立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土地制度和公共财政体制。

消除农民就业体制障碍,实现城乡就业管理服务一体化,城乡劳动力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3、城乡空间布局一体。

全市逐步形成中心城区、副中心、重点镇、农村新社区,梯次分明、发展有序的四级城乡空间布局结构,实现区域有机联系,人口相对集聚,资源集约利用。

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30万人以上,城镇化率达到75%。

按照城乡一盘棋的思路,对城乡发展进行统一规划,形成城乡一体、配套衔接的规划体系和执行监督体系,实现规划编制、实施和监管的城乡全覆盖。

4、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以发展比较优势经济为核心,以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组织创新、结构创新为动力,依靠大项目驱动、资金投入拉动,提高服务业综合服务水平,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培育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努力形成优势工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5、城乡基础设施联网。

城乡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覆盖城乡的路网、电网、水网、信息网基本形成。

构建高等县区公路、乡镇公路和通村公路配套协调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全市所有行政村通公共汽车,城市公交向重点乡镇延伸;全面实施饮水安全工程,城乡居民全部用上安全饮用水;宽带网基本覆盖全市农村;农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厕、改圈、改厨)全面推广,基本实现生活垃圾集中处理。

6、城乡社会发展同步。

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形成城乡均衡的基础教育、文化服务和公共卫生体系。

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高标准实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明显提高;城乡卫生服务网络和疾病防控体系逐步建立;以乡镇、村文化站室为重点的农村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7、城乡社会保障对接。

覆盖城乡的七大民生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基本形成项目齐全、形式多样、覆盖面广、相互衔接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民生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

按照建设区域性特大城市的发展定位,做到“全市一盘棋、城乡一张图”。

把全市城乡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互补、融合、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

按照城乡一体化思路,完善城乡规划体系,编制市域总体规划,以“141”城市空间规划为核心,以有效对接合肥经济圈发展规划为基础,修编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产业布局规划、村庄布点建设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合理布局村镇建设空间、产业发展空间、农田保护空间、生态保护空间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明确城镇功能等级体系,构建以“中心城区—城市组团—新市镇—中心村”为主体,梯次鲜明、功能协调、布局合理的四级城乡建设框架。

加强中心城区各组团的沟通协调,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培育中心城市功能,增强中心城区对三县发展的集聚和辐射作用,到2015年,中心城区居住人口达到400万人以上。

加快各城市组团发展,增强其在县(市)域范围的中心功能以及对中心城市的替补功能;深化新市镇综合改革,推进新市镇向小城市发展,充分发挥新市镇在吸纳农村转移人口、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把农村居民点纳入统一规划,以县为单位编制县域村庄布点规划,按照规模适度、合理集聚、梯度缩并和有利于生产生活的原则,调整村庄布局,撤并小型村、拆除空心村、缩减自然村,形成梯次合理的农村居住点布局,构建基础设施共享网络。

到2015年,全市个自然村庄归并为个农村新社区和集中居住区。

(二)推进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

顺应城乡经济不断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的趋势,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整体推动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进程,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构筑城镇与产业结构布局合理、市场体系完善、政策制度一体、信息资源共享、交通体系完备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构建产业联系紧密、空间布局合理、资源体系整合、区域特色明显、基础设施共享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建立以城融乡、以工补农、区县联动、融合发展、城园一体的发展机制,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合理配置区域资源。

二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

重点发展高效农业、规模农业、园区农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外向型农业、生态型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经济功能,强化农业生态功能,拓展农业社会文化功能,努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安全食品,大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强农业的竞争力。

三是实施以国家、省级工业园区为核心的集中工业化战略。

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全力构筑新一轮发展载体,把园区做特、做强、做优,积极引导相对分散的同类企业进行集聚,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发挥产供销群体优势,逐步形成规模化、特色化、生态化的园区发展新格局,创造板块经济发展新优势。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

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积极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培育和发展一批规模大、辐射力强的大型专业市场,建设一批现代物流园区,形成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格局。

加快农业的多功能开发,打造一批集观光旅游、休闲体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和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农家乐项目,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五是促进三大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广泛融合,努力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中心城市要努力在金融、商贸、旅游、信息、教育、交通运输、科技文化和外贸等领域完善功能,发挥龙头作用,提升竞争力。

农村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经济集约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的对接。

六是坚持把发展镇域经济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和关键,进一步拓展发展领域,激活发展主体,创新发展方式,加大促强扶弱力度,靠强乡镇的支撑和带动,促进城乡互动,融合发展。

到2015年,努力形成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推进城乡要素配套一体化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重点加强集体建设用地、农民承包地、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更多地把公共资源投向农村,为各类要素市场化流向“三农”发挥杠杆作用。

加大“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力度,鼓励和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集聚。

通过土地整理和村庄综合整治,破解土地制约瓶颈,让城市得空间、农民得利益,切实解决工业和城镇发展“缺地”、新农村建设“缺资金”、城乡统筹“缺抓手”的问题。

到2015年,通过集中集约利用土地,整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10万亩以上。

(四)推进城乡基础建设一体化

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重点加强高等级公路、县乡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尽快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成为我省率先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和公交一体化的地区。

着力完善新城、中心城镇、新社区和工业集中区、农业园区配套服务功能,提升承接能力、管理水平和环境质量。

加快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供水、供电、供气、通信、信息等网络建设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向农村延伸,实现公共基础设施的城乡对接和共享。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积极开展小流域治理,构筑城乡防洪安保体系,建设重点水源工程和区域外引水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切实解决农村饮水困难问题。

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田水利建设,增强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加快生态市、生态县和生态村镇建设,建设以生态大通道、外环绿色生态走廊、生态隔离带为主体的生态公益林。

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

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使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务。

建立城乡一体的均衡教育体系。

贯彻落实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加大县级政府的统筹力度。

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进一步整合城乡教育资源,优化城乡学校布局,逐步引导高中教育向中心城区和县城集聚,农村初中教育向重点乡镇集聚,农村小学幼儿教育向农村社区(中心村)集聚。

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健全以市、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城市医院与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双向转诊制度,完善覆盖城乡的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卫生执法监督和公共卫生信息网络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

整合社会文化、体育资源,健全城乡文体服务网络,着力加强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重点的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文化艺术培育辅导为重点的基层文化队伍建设,逐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体服务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的科教服务体系。

完善县、乡镇、村三级农技推广网络,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协会,构建适应市场、面向群众的科技推广体系。

建立城乡一体的精神文明建设体系。

积极开展城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扎实开展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实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德”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加快文明和谐新农村建设。

建立城乡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

依托互联网建立统一服务平台,整合现有政务、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和网络,把社会保障、培训、科技教育、文化娱乐等信息系统和网络统一延伸到乡镇、农村,使农民和市民一样可以方便地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发布信息,开展交易,共享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建立城乡一体的广播电视服务体系。

推进农村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加快农村有线广播、电视入户工程,提高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和普及率,让城乡居民能更全面、方便、高质量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

(六)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按照“城乡一体、全面覆盖、低点起步、逐步提高”的思路,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健全完善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救助、安全、权益“七大民生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标准,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生活每年都有新改善,保障一年更比一年好。

就业保障体系。

加强市、县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现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居四级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互联,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覆盖城乡的就业创业政策扶持体系和各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

每年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人。

养老保障体系。

不断扩大城乡居民参保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坚持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做到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三县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逐步形成农村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障体系。

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和以“新农合”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并轨。

整合现有医保、新农合和医疗救助制度为一体的统筹城乡、覆盖全民的大医保格局,实现全市城乡居民人人有医疗保障。

住房保障体系。

完善以货币直补为特点的保障机制,解决包括“城中村”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逐步解决农村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困难救助体系。

进一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大病补助标准和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实现城乡低保一体化。

以就业促救助,加快解决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就业问题。

公共安全体系。

以“平安合肥”建设为重点,建立完善教育预防机制、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机制,为城乡居民提供和谐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

权益保障体系。

进一步落实好基层民主管理制度,不断拓宽群众意愿诉求渠道。

(七)推进城乡生态建设一体化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统筹城乡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生态合肥”建设工程。

建立一体化的生态保护体系。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涵养区和水源地保护区,持续开展造林绿化活动,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大力推进合肥森林城市建设。

建立一体化的污染治理体系。

严格执行环境评价制度,加大现有企业污染治理力度,切实抓好大气、水体污染防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抓好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和社会区域“大循环”。

建立一体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按照“污染者付费、治理者受益”的原则,探索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走污染治理市场化的路子。

整合现有财政补助资金,多层次、多渠道筹措生态补偿资金,专项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十二五”期间,实施基本生态空间面积733平方公里,城市大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5%以上。

四、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工程

(一)县域工业振兴工程

深入实施工业第一方略,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机遇,全面扩大对外开放,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以加工制造业、城市配套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为主攻方向,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和服务能力。

大力推进国家和省级开发区、专业园区、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和扩容升级,促进特色产业集群集约发展,形成园区产业特色。

进一步扩大产业布局,推进园区整合,拓展园区空间,增强产业集聚功能和承接能力。

坚持合作发展、融合发展战略,以高新区、经开区和新站区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合作和托管办法,拓宽区县互动、园区共建、城园一体、快速发展的新途径,形成一批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色的开发园区,带动县域工业加速发展。

积极探索与发达地区和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的乡镇合作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园区,鼓励发展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飞地经济”。

市区产业“退二进三”项目优先转移到三县,鼓励市区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到郊县发展,着力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加速县域新型工业化的进程。

提升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在融资担保、市场信息、人才技术等方面为园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扩大招商引资,着力引进一批知名度高、带动力大、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向县域集聚,带动现有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努力形成以主导产业为主、上下游产业配套的集群式发展格局。

实施做大做强战略,支持企业加快发展,加快培育三县龙头集群,促进中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