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18471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6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

可行性

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2

第一节项目背景2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3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4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果概要4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依据及必要性8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依据8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优越性9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

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12

第四章建设条件14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22

第一节工艺技术方案22

第二节设备选择23

第三节建筑工程方案24

第四节总平面布置及运输26

第五节工程及配套方案27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31

第七章环境保护、环境影响分析32

第一节拟建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2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34

第八章节能分析40

第一节节能设计依据和节能规范40

第二节能耗状况40

第三节节能设计的主要原则和主要节能措施41

第四节能耗分析与建议43

第九章管理体制与人力资源配置44

第一节管理体制44

第二节人力资源配置44

第三节人员培训45

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47

第十一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8

第一节投资估算依据48

第二节建设投资估算的范围和方法48

第三节建设投资构成分析49

第四节流动资金估算50

第五节总投资估算50

第六节资金筹措50

第十二章财务评价52

第一节成本费用估算52

第二节运营收入及税金估算54

第三节利润及分配54

第四节财务盈利能力分析54

第五节偿债能力分析56

第六节财务生存能力分析58

第七节不确定性分析58

第八节财务评价结论59

第十三章社会影响分析61

第一节社会影响效果分析61

第二节社会适应性分析63

第三节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64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项目背景

一、项目名称

XXX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生产项目

二、建设地址:

XX经济开发区新港办事处赵格庄村北

三、承办单位概况

项目承办单位:

公司类型:

法定代表人:

经营范围:

经营范围:

研究、开发、生产港口新型机械设备、船舶用舱盖、汽车舱、钢结构及船舶用配件、船段,并销售公司上述所列自产产品。

四、投资方概况

名称:

XXXE一方独立出资。

成立于1991年6月

会长:

XXX

经营范围:

制造、船舶用配件(含舱口盖、船段、汽车舱)

地址:

XXXX

1990年10月被授予ISO9002认证证书,2002年7月被授予KSA9001:

2001,ISO9001:

2000认证证书。

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一、XXXXX关于委托我公司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二、关于相关产品市场的数据统计资料

三、国家和地方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投资政策

四、相关设计标准及规范

五、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

六、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七、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八、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方针及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

九、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范围

一、项目提出的依据及必要性

二、市场分析及预测

三、建设条件

四、工程技术方案

五、原、辅材料供应

六、环境保护、环境影响分析

七、节能分析

八、管理体制与人力资源配置

九、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十、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十一、财务评价

十二、社会影响分析

第四节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果概要

一、项目规模与产品方案

1、土建工程

本项目建设在蓬莱经济开发区新港办事处赵格庄村北,项目占地面积183601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138600平方米、填海面积31172平方米、分摊道路面积(含绿化带)13829平方米。

本项目建筑面积43100平方米,原材料积载场,成品积载场40000平方米,屋外作业场50000平方米。

2、产品方案

本项目建成后生产、销售港口新型机械设备、船舶用舱盖、汽车舱、钢结构及船舶用配件、船段,预计年销售收入80000万元。

二、场址

评述

本项目建设在蓬莱经济开发区新港办事处赵格庄村北,项目占地面积183601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138600平方米、填海面积31172平方米、分摊道路面积(含绿化带)13829平方米。

本项目建筑面积43100平方米,原材料积载场,成品积载场40000平方米,屋外作业场50000平方米。

建设区域环境良好,气候宜人,附近无污染工业,周围水体、大气、土壤和植被具有较强的自净化能力,适合该项目的建设。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项目建设地点电力供应充足,供排水管网齐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生产所需用水、用电。

三、环境保护

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有机废气、生产生活废水、噪声等经处理后,不会对外界产生污染。

四、劳动定员与劳动力来源

本项目劳动定员800人,其中管理人员50人,生产技术人员750人。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聘,生产工人从当地技校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中招收。

五、节能

本项目节能方面考虑以下措施:

选用先进的节能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人为损耗;选用节能灯照明;各车间各部门设置电表、水表,以对节能指标进行考核。

六、项目实施进度

项目建设工期计划从2007年4月开始到2008年12月底结束,全部建设期共21个月。

七、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15500万元(含建设期贷款利息861.4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831.28万元,流动资金2668.72万元。

项目所需总投资中,企业投入自有资金7750万元,银行贷款7750万元,经营期内流动资金由企业自筹解决。

八、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达产年销售收入80000万元,增值税1812.03万元。

财务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32.4%,财务净现值为18146.78万元,投资回收期为4.87年。

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26.1%,财务净现值11796.44万元,投资回收期5.52年,投资利润率为32.57%,投资利税率为44.08%。

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6.9%,资本金净利润率为49.93%,财务盈利能力指标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项目资产负债率为26%,借款偿还期内利息备付率为8.8,偿债备付率为1.41,表明项目应变能力强,偿还借款资金来源充裕,项目偿债能力强。

盈亏平衡点51.62%比较安全,敏感性分析结果说明项目实施后能适应市场变化。

综合分析,项目从财务角度评价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依据及必要性

第一节项目提出的依据

临港工业与港口发展是唇齿相依的,相辅相成的。

蓬莱拥有两个国家一类开放港口,年货物吞吐能力达400多万吨。

蓬莱在产业定位上,将临港工业提升到战略的高度来谋划,配合山东省半岛制造业基地和烟台市北部产业带建设的政策,高标准、高定位,提出了建设半岛地区乃至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临港型工业基地的奋斗目标。

并为此制定完善了产业招商、项目建设、增资扩股、平台打造等方面的推进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为带动新一轮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布局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蓬莱结合产业结构升级和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发展大势,找准了临港工业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不可复制的岸线优势、相对完整的腹地优势这三大资源优势,规划了东西两个临港工业密集区,大力承接国际、国内产业梯次转移,突出发展能源、石化、造船与海洋重工、钢铁、建材等临港工业,在短时间内引进并建成了一批投资大、产出高、效益好的项目,成为半岛地区重要的临港型工业基地,带动蓬莱市经济步入了大开放、大投入、大发展的良性循环。

现今,蓬莱临港工业日渐隆起。

一批大项目,如国电蓬莱发电、巨涛海洋重工等实现投产,中柏京鲁造船、特兰斯派木业等加快推进,中化工北沟化工工业园、星都重工等落户。

蓬莱正向世界人民展示着新时代弄潮儿的姿态。

 蓬莱市造船重工业历史悠久,境内有蓬莱市渤海造船有限公司、烟台浩通造船有限公司等多家造船企业及蓬莱巨涛海洋工程重工有限公司、韩国永和重工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产品有海洋工程船、化学品船、杂货船、全回转拖轮、海上钻井平台及其它石油开采设备等。

蓬莱市及周边城市拥有众多船舶配套企业,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蓬莱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已十分完备,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

   蓬莱市域内无大河巨川,海岸地基稳固,遮蔽条件好,港湾具有水深、无淤、不冻、无雾等良好条件,水深可达-13米以上,且后方陆域没有大的建筑障碍,腹地广阔,十分适合建设大型船厂。

泊子东造船基地和泊儿沟造船基地两处选址可建设30万吨级造船基地。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优越性

蓬莱市东临烟台、南临青岛,北距大连,是山东省正在建设中的环渤海经济圈重要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处于烟台市200公里沿海经济产业隆起带的中心,在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方面可迅速接受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

产品可辐射中国东北、华北等广大地区,并可通过便捷的海、陆、空交通网络通往世界各国。

近年来,蓬莱市坚持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以提高蓬莱竞争力为核心,大力实施“抢抓机遇,巧借外力,膨胀总量,跨越发展”战略,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开创了全市跨越发展新局面。

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40位,是山东省上升位次最快的城市。

蓬莱市机械加工工业发达,聚集了大批机械、电气方面的熟练工人。

蓬莱修、造船产业发展历史长,技术人员资源丰富,拥有中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工、中级技工等各种技术人员300多人。

蓬莱现有高职、开发区技工学校两所专门技工学校,可为造船行业、机械加工行业提供专门的技术工人。

另外,蓬莱基础教育发达,后备人才资源丰富。

现有重点高中四所,初中二十三所,双语学校一所,普教率100%,拥有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生1.5万人,每年高中毕业生达2000多人,可以充分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工人的需求。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本项目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范围,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4年修订)鼓励类第三大类第(十七)条第19款:

公路、港口新型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

二、本项目的建设为企业提供了成长的机会

近年来,港口热火朝天的建设为港口机械设备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同时也刺激了船舶行业的发展,给船舶生产配套产品的企业也带来巨大商机。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从事研究、开发、生产港口新型机械设备、船舶用舱盖、汽车舱、钢结构及船舶用配件、船段等产品。

该项目的引进顺应了市场需求,符合国计民生的需要,符合蓬莱产业发展政策,为蓬莱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也给投资方带来无限商机,进一步增加其国际竞争实力、巩固和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在世界范围内扩大企业影响、树立企业形象、并且能够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

三、本项目建设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建设可以给国家和当地政府带来较高的利税收入,同时项目所生产产品50%出口(出口创汇5161万美元),本项目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同时本项目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生产工人,这就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对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有很高的社会效益。

 

 

第三章市场分析及预测

一、港口新型设备的市场分析及预测

1、国内外港口机械设备市场分析及预测

港口机械的需求量直接取决于港口货物的吞吐量,港口货物的吞吐量与全球贸易发展状况密不可分。

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为5.1%为4.4%;2006年为7.6%。

从目前世界船厂手持订单情况看,2007~2008年将是全球集装箱船下水的高峰。

预计2007年、2008年全球集装箱需求量还将有10%~15%的上升。

从全球港口建设的情况来看,未来两年也将仍然处于高峰,全球港口机械2007~2008年需求量的年均增长预计为20%。

虽然我国港口机械在未来三年具备一定的增长能力,但由于预期行业的需求增幅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且预计需求在2008年达到顶峰。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港口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国家。

截至2006年末,中国内地亿吨大港已增至12个。

“十一五”期间,我国港口建设经营仍将保持大规模高速增长态势,我国正迎来港口发展的黄金期。

这将促进了港口配套设施的更新换代。

港口新型机械设备的内需也逐步扩大。

2、项目市场分析及预测

展望“十一五”,蓬莱临港工业的未来日渐明晰——依托两个国家一级港口和腹地资源,突出发展石化、造船与海洋重工、钢铁、建材、能源等临港工业,建设环渤海地区重要的临港工业基地。

本项目乘着蓬莱改革发展的春风,依托着蓬莱投资优惠政策的佑护投资建设。

本项目建成后所生产的港口新型设备,部分出口,部门内销,能够满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对港口新型设备技术、质量、数量上的需求。

二、船舶行业市场分析及预测

近年来,由于国际上对船舶安全要求的提高和船舶更新期的到来以及国际海运价格的提高,刺激了海上运输,同时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特别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际商业海运经济不断飙升,从而推动了造船业的兴旺。

中国造船业也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2006年我国造船完工1452万载重吨,完成工业总产值172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37%、10.2%,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三大造船国。

2006年,我国新承接船舶订单实现“井喷式”增长,达到425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50%。

中国船舶工业手持订单充足,新承接船舶订单手持船舶订单687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73%,有的企业已经承接到了2010年以后。

2006年,虽然我国造船产量的增速略有放缓,但是全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造船利润总额逐年攀升,2006年接近100亿元,高于“十五”期间船舶工业利润总和,创历史最好水平。

船舶制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任何一个企业或集团都不能独立完成全部所需零部件的生产。

一个大的造船厂必须依附于为其提供零部件的供应厂商。

因此,船舶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也预示着船舶配套设备行业的蓬勃发展。

本项目建成后还生产船舶用舱盖、汽车舱、钢结构及船舶用配件、船段,可以为国内外造船企业提供产品。

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第四章建设条件

一、建设地址

本项目建设在蓬莱经济开发区新港办事处赵格庄村北,项目占地面积183601平方米(其中陆地面积138600平方米、填海面积31172平方米、分摊道路面积(含绿化带)13829平方米。

本项目建筑面积43100平方米,原材料积载场,成品积载场40000平方米,屋外作业场50000平方米。

建设地点外部环境及配套条件良好,是建设生产性企业的理想场地。

二、地理位置

蓬莱市位于山东半岛的最北端,濒临黄渤海,渤海、黄海在此浩荡交汇,东与辽东半岛、日、韩隔海相望,拥有60多公里的海岸线。

大部分海岸为冲蚀阶地,海阔水深,工程地质条件好。

拟建工程位于山东省蓬莱市北岸,东经120°53′50″、北纬37°49′16″,距蓬莱市区20km。

三、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蓬莱位于胶东半岛最北端,濒临渤海、黄海,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45万人口,辖7个镇、5个办事处、1处省级经济开发区,1处省级旅游度假区。

蓬莱是滨海旅游城市。

有“海市蜃楼”奇观和“八仙过海”美传,有山海自然风光和百里黄金海岸,素以“人间仙境”著称于世。

文物古迹众多,有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的蓬莱阁,有我国迄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蓬莱水城,有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居,有亚洲最大的蓬莱海洋极地世界,被列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

2006年,全市旅游接待300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24亿元。

蓬莱是港口城市。

蓬莱港的前身登州港,是我国古代四大古港之一。

蓬莱坚持以港兴市战略,大力发展港经济。

已建成港口3处,拥有蓬莱新港、栾家口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其中已建成5万吨级以上码头3个,年吞吐能力超过1000万吨;蓬莱是葡萄酒名城。

围绕打造“中国葡萄酒名城”的品牌,蓬莱市规划了25万亩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建设了18公里“葡萄长廊”,成为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

2006年,全市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1万亩,葡萄酒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葡萄酒产量居全国县级第1位,成为全省十大农业产业集群。

蓬莱是区域经济强市。

2006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05亿元,分别增长17%、33%和2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70元,分别增长16.7%、14%和13%。

合同外商直接投资7.85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2.2亿美元,城外项目投入115亿元,分别增长24.8%、14.5%和68%。

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5.18亿美元,增长35.4%。

在全国百强县中的排名列43位。

四、气象

气象资料来源于国家海洋局蓬莱海洋站、龙口海洋站观测收集的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的。

1、气温

多年平均气温为11.9℃。

7月气温最高,月平均气温为24.6℃,1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为-2.4℃。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4℃(1972年7月5日),历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4.9℃(1979年2月2日)。

2、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7.7mm,主要降水月为7、8、9月,其中7、8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7%。

日最大降水量为208.1mm(1982年8月25日),一次最长连续降水过程为9天(1970年7月)。

3、雾况

本区大雾(能见度小于1公里)出现天数平均6.0天。

4、风况

多年平均风速为4.2m/s。

常风向为SSW向,频率为15%,次常风向为N、NNE向,频率为8%。

强风向为N、NW向,最大风速为28m/s,瞬时极大风速为40.0m/s(1963年6月5日),次强风向NNE向,最大风速27m/s。

春季盛行SW风,盛夏有时出现南北交替的雷雨大风和龙卷风。

8级大风日数多年平均为39.4天。

平均每10年有2至3次台风通过港区。

5、主要自然灾害

(1)寒潮

寒潮是秋、冬季主要天气系统,由势力较强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在高空适当环流形势的配合下,暴发南下而形成的激烈偏N大风,一般7~8级,海上可达9~10级;持续时间较长,一般2~3天或以上,影响范围大,寒潮入侵时,造成大风、降雪和气温急降天气。

统计30年资料,年约2~3次,最多年度达6次,主要发生在11月至翌年3月。

(2)风暴潮

大风是蓬莱海区一年四季常见的一种危害性天气,尤以热带气旋为重。

据1959~1993年资料统计,34年间影响本区的热带气旋36次,多发生在7月中旬至9月中旬,年均大风日数为39.4天,36次热带气旋中,台风26次,占72.2%,强热带风暴5次,占13.9%;热带风暴5次,占13.9%。

本区灾害性海况主要是风暴潮。

统计最近10年资料,80cm以上的增水有32次,最大增水163cm,1月份发生增减水的次数最多。

蓬莱辖区沿海防潮警戒水位为148cm(黄海高程)。

(3)冰凌

该海区无大的冰冻记录。

五、海洋水文

1、潮汐

该海区潮汐属正规半日潮。

(Hk1+Ho1)/Hm2=0.41。

平均涨潮历时为6小时05分,平均落潮历时为6小时19分。

(1)潮位特征值

潮位特征值以蓬莱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为基准,以下同。

平均海平面0.91m

历年最高潮位2.85m

历年最低潮位-1.17m

历年平均高潮位1.44m

历年平均低潮位0.38m

历年平均潮差1.86m

(2)设计水位

设计高水位1.83m

设计低水位0.03m

极端高水位2.66m

极端低水位-1.45m

当地理论深度基准面与1956年黄海高程系换算关系如下:

当地平均海平面

0.08m

黄海平均海平面

0.91m0.83m

理论最低潮面

乘潮水位表

累计频率(%)

延时潮位(m)

85

90

95

乘潮一小时

1.12

1.04

0.88

乘潮二小时

1.10

1.00

0.83

2、波浪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烟台中心海洋站在蓬莱港东港区以西约9km的登州水道南侧,设有测波点,测波浮筒处水深为-19m。

根据1988—1996年的波浪观测资料统计,该海区属于以风浪为主、涌浪为辅的混合浪海域,其中累年涌浪频率为13.3%。

从各向波要素统计结果来看,该海域常浪向为NNE向,频率为7.4%,次常浪向为NE、ENE和NW向,频率分别为3.9%、3.2%和3.3%;强浪向NNE向,频率8.0%,次强浪向NE向,频率为5.4%,最大波高4.1m。

该区波浪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累年各月各向波浪出现频率冬季多于夏季,最多发生在12月份,频率为49.8%。

(1)波型

从累年各月风、涌浪出现的频率看,该海区属于以风浪为主,涌浪为辅的

混合浪海域,其中累年风浪频率为100%,涌浪频率为13.3%,风浪频率年变化不大,而涌浪频率随季节变化于1.7~24.1%,变差较大,且秋、冬季明显大于春、夏季。

(2)波向

从累年各月各向风浪出现频率看,其年变化较大,一般冬半年大于夏半年,这主要因为该海域受季风影响比较明显,冬季偏北风频率高,风速大;夏季多偏南风,且风速较小。

从累年的风浪频率随方位分布情况看,NNE方向出现最高,累年频率为7.4%,次之为NE、NNE和NW向,频率分别为3.9%、3.2%和3.3%。

累年各月各向的涌浪频率明显小于风浪频率,且在季节的变化上冬半年大于夏半年,从涌浪频率出现的方位上看,NNE方向也出现最高,频率为3.9%,次之为NE向,频率为3.6%,WNW、NW、ENE向出现频率基本一致,约1.2~1.4%。

该海域的主浪向为NNE,次之为ENE、NE和NW向。

(3)设计波高

本阶段波浪要素采用蓬莱东海热电厂附近海域特征值,见表3-1。

表4-1设计波要素表(50年一遇)

波向

N

NNE

NE

NW

H1/10(m)

5.0

5.6

5.1

3.4

T(s)

8.3

9.2

9.1

6.6

六、泥沙运动分析

本区附近无径流入海,无泥沙来源,海底礁石出露,低洼处覆盖少量海岸侵蚀泥沙,层厚稳定,无明显泥沙运动。

七、地质地貌

1、地形、地貌

蓬莱市境内属低山丘陵地貌型。

地势南高北低,由南向北逐渐倾斜。

海滩向陆侧多为人工围捻和沙丘。

海滩一般呈单坡型,向海坡度6~8°。

长礁上部砾石滩发育规模最大。

海蚀崖侵蚀后退,在长礁与岸间形成沟蚀平台状砾石滩。

其内侧为发育完整的近似对数螺旋形海湾形式。

本区地形起伏不大,地貌单元为海岸地貌,出露岩性为第四系海积细沙,地形总体南高北低,岸坡较稳定。

工程场区位于蓬莱市开发区,所处地貌单元为海岸沉积地貌,地形起伏较大,总体南高北低,泥面标高在-6.10~-1.55m,相对高差4.55m,出露岩性为第四系海积细砂,岸坡较稳定。

2、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根据场区工程地质资料,场区土层主要由①-1层层淤泥质粉土、①-2细砂、①-3层碎石、②层强风化玄武岩、③层含土砾砂、④层强风化片岩构成。

由《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第4.1节规定,场区属抗震一般地段。

结合本地区经验,依据《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第4.1.3节,场区土层剪切波速估值:

①-1层层淤泥质粉土νs=60m/s;①-2细砂νs=130m/s;①-3层碎石νs=140m/s;②层强风化玄武岩νs=520m/s;③层含土砾砂νs=220m/s;④层强风化片岩νs=350m/s。

经计算求得场区土层等效剪切波速为νse=214.15m/s,场地覆盖层厚度dov<15m。

依据《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225—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