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8488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docx

《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docx

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

第五周上午活动计划

(3月18日—3月22号)

活动安排:

一、早接待:

区域活动

科学区《会唱歌的瓶娃娃》

提供不同种类的瓶子以及物品,让幼儿观察在不同瓶子中不同物体的声音。

二、主题活动:

《花儿朵朵》—春雨来了

活动一:

《春雨》

活动二:

《花儿朋友多》

三、领域活动

1、语言领域:

《春天是一本书》

2、科学领域:

《按物体的长短分类》《有趣的声音》

3、艺术领域:

《找小猫》《毛毛虫和花蝴蝶》《一串红》《春天花儿开》

四、安全教育

1、加强幼儿春季保健常识,针对手足口传染病进行安全教育

2、教育幼儿勤更衣、勤洗手,保持卫生

3、教育幼儿一发现自己手上长泡泡就要告知老师

 

一、主题活动

活动一:

《春雨》

活动目标:

1.感知儿歌中有关春雨的经验。

丰富词汇:

发芽,开花,长大。

2.理解儿歌中重复的表现手法,体验春天的美。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老师:

“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寻找春天,春天来了,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朋友自由发表意见。

2、教师小结:

“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种子发芽了,梨树开花了,麦苗长大了。

”“种子,梨树,麦苗被春雨吵醒了,你们听到的春雨声是怎样的呢?

”请小朋友学春雨的动作。

“滴答,滴答下小雨了,种子说了什么?

”让幼儿做发芽的动作。

(出示图片字卡)“滴答滴,答下小雨了,梨树说了什么?

”让幼儿做开花的动作。

(出书图片字卡)

3、引导幼儿说出麦苗等说的话,并模仿做动作。

(出示图片字卡)

二.欣赏儿歌《春雨》。

1.感知儿歌内容。

2.围绕儿歌提问,让孩子们进一步熟悉儿歌内容。

3.教师用等待的方法引导幼儿创编儿歌。

4.让孩子们根据活动内容给儿歌起个好听的名字。

三.角色表演儿歌《春雨》。

 

活动二:

《花儿朋友多》

活动目标:

1、体验扮演角色进行表演的乐趣

2、初步了解花儿的朋友

活动准备:

花仙子、蝴蝶、蜜蜂、小鸟等图片,各种花卉及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1、手持花仙子与幼儿问好,告诉幼儿“花仙子“要在森林举办舞会,想邀请所有的好朋友参加

2、提问:

花仙子的好友有谁?

3、引导幼儿回忆花儿的好朋友,如:

蝴蝶、蜜蜂等

二、认识朋友

1、用呼喊的方式逐一出示花仙子的好朋友

2、幼儿观察图片,谈论花仙子好朋友的外形

3、小结:

美丽的花仙子有许许多多的朋友。

春天到了,花仙子会变得很漂亮,因为花朵的美丽,引来了许多蝴蝶、蜜蜂、毛毛虫等好朋友来到花朵的身旁。

3、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扮演各种花仙子和蝴蝶、蜜蜂等角色。

4、参加舞会

1、播放音乐,宣布舞会开始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跟着花仙子翩翩起舞

二、领域活动

一、语言领域

活动内容:

《春天是一本书》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表现的春天趣味,重点掌握诗歌中比喻手法的运用。

2.引导幼儿 运用各种方式感受春天的美,激发他们热爱自然的感情。

3.初步体会歌唱与诗歌两种不同方式所表现的春天的异同。

活动准备:

1,配乐朗诵的 磁带,录音机。

2,带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寻找春天。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背景图,谈话导入:

1、师: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想欣赏欣赏吗?

2、师:

“对了,这是幅春天的图画,话上都有些什么呀?

谁能用好听的话语,来告诉大家?

3、孩子们依次说出了,画上的春景,并且都用上了叠词:

清清的河水,红红的小花,绿绿的柳树,五颜六色的花朵等。

二、谈话总结,引出诗歌,理解诗歌。

1、师:

“小朋友说得真好,把春天里的景物都描绘出来了。

有一首诗歌就是来赞美春天的。

”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春天。

2、提问:

“诗歌中,把春天比作了什么?

”师:

“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

3、小结:

春天是彩色的、会笑的、会唱的书,但是顺序还是错乱的,于是,我就按照诗歌的顺序,完整复述了一遍。

三、教师出示对应小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1、教师再次朗诵诗歌,提醒幼儿听一听诗歌里为什么说春天是彩色的、会笑的、会唱的书。

2、提问:

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

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3.教师与幼儿一起学习诗歌,可采用分段学习与整体练习相结的方法,在幼儿熟悉诗歌后,让幼儿集体有感情地朗诵诗歌1—2遍,有表情地加上动作朗诵一遍。

四、尝试仿编诗歌

师:

小朋友总结得真好,那么春天还有谁会来唱歌呢?

请你们互相讨论一下,然后试试用诗歌里的方法来高诉大家好吗?

 

活动反思

诗歌《春天》这首诗歌机构工整而统一,语言优美而不乏生动,描绘出了自然界万物之间亲密的联系,很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欣赏学习和仿编活动。

该诗的模式,也易于孩子们在生活中进行再创编活动。

我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过散步带领幼儿到户外去找春天,用眼睛、鼻子、耳朵、手去感觉春天,尽可能给予幼儿发言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思考,想得和别人不一样,同时要注意把握诗歌的优美性,也可以针对幼儿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强的编两三段,也可以组合在一起。

 

二、科学领域:

活动一:

《按物体的长短分类》

活动目标:

1、区分物体的长短,按长短的标志分类

2、能用“长”和“短”的词汇表述分类的理由

活动准备:

红、黄长短颜色不一的吸管各一根、长短分类标志,长短、颜色不同的小棒若干学习包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对长短的认识

1、出示红色和黄色的吸管,提问:

这里有两根吸管,请你们比一比。

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二、引导幼儿按长短的标志进行分类。

1、出示并介绍长短分类标志,提问:

这个图表示什么意思?

2、引导幼儿看标志分类,让幼儿表述分类的理由。

提问:

为什么这么分?

三、幼儿操作练习,按物体的长短分类

1、教师介绍材料及玩法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引导幼儿用长和短表述分类的理由

活动延伸:

将材料投放在数学区

 

活动二:

《有趣的声音》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声音的兴趣

2、通过探索,感知不同的容器、不同的材料,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回形针、黄豆、白沙、硬币、串珠、海棉球每组各一盘、各种容器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新年就要到了!

我们要演节目,想请小朋友来制作乐器

二、展开:

1、介绍材料,提出要求:

你们看我都准备了什么?

(快速展示一遍)

怎样才能让这些东西发出声音呢?

(幼儿回答,教师示范)

2、要求:

a、每次只能放一种东西。

B、注意安全

C、仔细听听放不同的东西声音是否一样

3、请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盒子,试试什么东西放进去声音最好听?

--你放了什么东西?

--你们两个的声音一样吗?

为什么?

4、探索比较不同的声音:

a、用同样的两个纸盒分别装豆和沙,比较:

总结:

同样的盒子,装的东西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b、用塑料瓶和纸盒同时装黄豆,比较:

总结:

不同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不一样

c、用大小不一样的纸盒装同样多的回形针,比较:

总结:

同样的盒子,大小不一样,装同样的东西,声音不一样

d、用同样的纸盒,分别装一勺沙、装满沙,比较:

总结:

同样的盒子,装同样的东西,装得多少不同,声音也不同

e、同样的容器和材料,用力摇和轻轻摇,声音也不同。

力气不大也不小的时候,声音最好听

(请两个幼儿上来摇,大家比较不同)

三、请幼儿用自制乐器为儿歌《哈巴狗》伴奏:

请你选一种你认为最好听的材料放进去,准备好乐器:

按节奏伴奏;互换乐器,伴奏

活动延伸:

我们下次创造出更好听的声音好吗?

 

三、艺术领域

活动一:

《找小猫》(音乐游戏)

活动目标

1、学习跟随音乐有节奏的模仿小猫走路的动作。

2、感受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及表演小猫的各种动作。

2、猫妈妈的头饰一个、录有《猫走路》和《找小猫》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邀请家长到班级参与活动。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猫妈妈的头饰,引起幼儿游戏兴趣。

1、教师:

“小朋友看,这是谁呀?

小猫是怎么叫的?

它是怎么走路的?

2、播放《猫走路》音乐,教师带领家长扮演猫爸爸或猫妈妈,全体幼儿扮演小猫,“小猫”跟着“猫爸爸”“猫妈妈”随音乐做猫走和猫叫的动作进入游戏场

二、教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

1、师介绍《找小猫》玩法:

“小猫”边唱《找小猫》第一段歌词边做相应表演动作,当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时,四散跑开找地方躲藏。

“小猫”躲好后,“猫妈妈”“猫爸爸”边唱第二段歌词边做相应的动作,当唱到“找呀找呀找呀找”时,边走边按音乐节奏摸“小猫”的头。

被摸到的“小猫”站起,跟着“猫妈妈”“猫爸爸”走回游戏场中间,美背摸到的“小猫”保持不动。

等到“猫妈妈”“猫爸爸”唱完第二段歌词后,问找到的“小猫在哪里呀”时,其余的“小猫”一边喵喵叫,一边高兴地跑回爸爸妈妈的身边。

2、提问巩固玩法:

“第一段歌曲是谁唱?

小猫唱到哪一句时,开始躲起来?

第二段歌曲是谁唱?

猫妈妈唱得哪一句时开始摸小猫的头?

被摸到的小猫怎么做?

没被摸到的小猫什么时候起来?

3、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只有唱到“找个地方躲躲好”时,“小猫”才能四散跑开在活动室内找地方藏好。

三、播放音乐《找小猫》进行亲子游戏,教师指导

1、第一次先请一组家长与幼儿游戏,其余家长与幼儿边唱歌边认真观察游戏的玩法。

2、全体游戏2-3遍

四、活动愉快的结束。

 

活动二:

《毛毛虫和花蝴蝶》

活动目标:

1、能认真倾听音乐、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

2、能随乐表现毛毛虫爬行、蝴蝶飞舞等动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事先对毛毛虫蜕变蝴蝶的过程有所了解

物质准备:

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复习游戏:

手指变变变,师幼互相问好。

二、完整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内容。

1、第一遍,完整欣赏音乐

这首歌里有谁?

说了一个什么故事?

2、再次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变化

歌曲先说的是谁啊?

接下来说的是谁?

毛毛虫的音乐和花蝴蝶的音乐有什么不一样?

3、结合毛毛虫变花蝴蝶的图片或视频讲述,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容。

4、小结

三、学习毛毛虫的动作,并初步随音乐表现

1、用手指、手臂表现毛毛虫爬行的动作

2、听第一段音乐,感受乐曲的缓慢

四、学习蝴蝶飞的动作,并初步跟随音乐表现

1、学习用手部动作表现蝴蝶飞

2、听第二段音乐,感受音乐的优美

3、手脚配合表现飞的动作

五、师幼共同跟随音乐表演歌曲

 

活动三:

《一串红》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棉签作画,表现出一串红的特征。

2、感受棉签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观赏一串红,感受一串红的颜色、形状等外形特征的美。

2、水粉颜料若干盘、棉签若干。

3、在墙面上布置有关春天的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以儿歌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编儿歌,加深幼儿对一串红特征的认识。

二、观察一串红的花和叶子

1、观察一串红的花。

提问:

①一串红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②花是怎么长的?

像什么?

小结:

一串红的花是红色的,一串串的,一个接着一个,相互连在一起,像鞭炮。

2、观察一串红的叶子。

提问:

一串红的叶子是什么颜色的?

像什么?

小结:

绿绿的叶子像桃子,长在花的下面。

三、讲解示范使用棉签画一串红的方法。

用棉签画中线当一串红的茎,然后在线的两边用棉签点画像桃子一样的绿叶,像鞭炮一样的红花。

四、交代要求,幼儿在墙面上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1、用正确的方法使用棉签画一串红。

2、蘸颜料时要注意不能蘸得太多。

3、注意正确使用红、绿两种颜色画一串红。

4、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在大胆话一串红的基础上再添画有关景物。

五、师幼一起分享、欣赏活动的成果与体会。

(展出幼儿的作品)小朋友画了许多的一串红,真漂亮,谁来说说你喜欢哪一棵一串红?

为什么?

 

活动四:

《春天花儿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

2、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长方形纸条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

”(裙子、腰带) 

“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

”(可以撕花,可以剪花)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

“小手变把小手枪,放到剪刀里,张开一张大嘴巴,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

”(红色的花)

3、咔嚓——咔嚓,小剪刀又剪出了什么形状的花?

(正方形的花)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角朝上)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

(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

  (以诗歌形式让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幼儿能够很快地接受,也锻炼了幼儿各器官间的协调能力。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

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

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闭拢。

四、我和小花玩耍。

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找出老师说的那种颜色的花。

(请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颜色的花)

五、让花开在草地上

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草地(画有小草的墙壁)上去吧。

2、幼儿动手操作。

(注意涂浆糊时少一点)组织快的幼儿将地上的纸片捡干净,放在篓子里。

3、在音乐声中小朋友做蝴蝶亲近花儿,闻闻花香,飞来飞去。

  (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活动反思:

魔术本身充满了神秘性,幼儿对魔术都有着极高的兴趣,这里选用纸条宝宝变魔术,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调动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幼儿能快速进入状态,通过大胆想象纸条变成了兔子的耳朵,裙子等,发展幼儿的创造力。

从活动开始到结束,孩子们始终有强烈的游戏欲望,在宽松的环境中操作,能利用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和想象、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又结合了诗歌、音乐,让幼儿多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