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70548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9.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

《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docx

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

印刷色彩与色彩管理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在显示器上观察图像时,周围的颜色最好选(B)

A:

红色;B:

灰色;C:

蓝色;D:

绿色

2、红色植物和品红色油墨在蓝色灯照射下,呈(C)

A:

黑色和蓝色;B:

红色和蓝色;C:

红色;D:

黄色

3、白炽灯和荧光灯光源相对比,荧光灯相对来说偏(B)

A:

黄;B:

蓝;C:

红;D:

绿;

4、光谱组成不同,但颜色感觉却相同的现象叫做(A)

A:

同色异谱;B:

同色同谱;C:

异色同谱;D;异色异谱

5、Lab颜色立体中a的取值范围是(C)

A:

0-100;B:

0-120;C:

-120-120D:

-120-0。

6、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是(C)。

A:

RGBB:

CMYKC:

LabD:

RGB和CIEXYZ;

7、测量黄色实地油墨的密度值,应该采用(C)滤色片。

A:

红色B:

绿色;C:

蓝色;D:

黄色

8、1993年由八大电脑及电子影像发展商所组成的国际色彩联盟简称(A)。

A:

ICCB:

ICMC:

WCSD:

DMC

9、在CIE标准中,色差的单位是(B)。

A:

LU;B:

NBS;C:

MBS;D:

CD

10、MACOS操作系统中的色彩管理软件是(A)。

A:

ColorSync;B:

ICM;C:

WCS;D:

EFI。

11、在测量印刷油墨的色彩密度值,在普通密度计中应加入(A)。

A:

滤色片;B:

分光镜C:

偏振片;D:

光源

12、两异谱颜色如要成为同色异谱,则其光谱反射曲线在可见光谱波段上至少应该有(D)个交点。

A:

6;B:

5;C:

4;D:

3

13、分光光度计测量的是待测样品的(D)。

A:

色温;B:

分光率;C:

光谱值;D:

光谱反射率

14、印刷品上颜色的深浅通过(B)表达。

A:

网点形状;B:

网点大小C:

网点角度D:

网点线数

15、在色彩管理转换时,在扫描的时候就将图像文件直接转换到最终输出的色空间,或者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将图像文件转换到最终色空间,称为(C)。

A:

前期转换B:

后期转换;C:

中期转换;D:

过渡转换

16、Indesign中色彩管理设置在(A)菜单的“颜色设置”命令下。

A:

编辑;B:

视图;C:

文件;D:

混排。

17、Photoshop的色彩管理设置功能都是在(A)菜单下设置的。

A:

编辑;B:

图像处理;C:

滤镜;D:

视图

18、IT8系列标准色表由(C)组织定义。

A:

ICC;B:

ECI;C:

ANSI:

D:

CIE

19、色彩转换引擎的作用为(B)。

A:

色彩计算;B:

设备校正;C:

设备特征化;D:

设备色彩控制。

20、以下标准色表可用于输入设备特征化的反射色表有(B)。

A:

IT8.7/1;B:

IT8.7/2;C:

IT8.7/3;D:

IT8.7/5

21、显示器的色温值代表了显示器的(A)。

A:

颜色;B:

温度;C:

白色区的色度值;D:

亮度

22、ICC标准中,显示器校准时采用(C)作为显示器的标准色温。

A:

5000K;B:

5500K;C:

6500K;D:

9800K。

23、显示器以(A)来确定红、绿、蓝三原色的单位刺激值。

A:

亮度;B:

颜色位数;C:

灰度值;D:

色温

24、色彩管理使用一个中间颜色空间来表示各种设备的颜色,这个中间的颜色空间叫做特性文件连接颜色空间简称(A)。

A:

PCS;B:

ICM;C:

WCS;D:

DMN

25、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色彩管理软件是(A)。

A:

ICM或WCS;B:

ColoSyncC:

EFI;D:

ProfileMaker

26、在photoshop软件中打开一幅RGB图像时,选择将其转换为CMYK图像,则色彩转换将以((D))为目标。

A:

ICC文件色彩空间;B:

SPOT工作空间;C:

CMYK工作空间;D;RGB工作空间

27、进行数码打样需选择参考特征文件,参考CMYK特征文件指(D)。

A:

打印机特征文件;B:

打印机纸张特征文件;C:

打样特征文件;D:

印刷特征文件

28、显示器的Gamma值表示显示器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B)关系。

A:

几何;B:

比例;C:

指数;D:

求和

29、非彩色在视觉上感受到(B)的变化。

A:

饱和度;B:

明度;C:

色相;D:

色差

30、Photoshop中的软打样功能——“校样颜色”在(B)菜单中。

A:

编辑;B:

视图;C:

图像;D:

文件

31、色彩转换在RIP内进行转换或者在数字化工作流程软件中进行转换,在页面最后转换转到PDF时进行转换称为(C)。

A:

前期转换;B:

后期转换;C:

中期转换;D:

过度转换

32、色温由高到底,光源的颜色变化的顺序为(B)。

A;红-黄-白-蓝;B:

蓝-白-黄-红;C:

白-黄-红-蓝;D:

蓝-红-黄-白

33、色料三原色的相反色为(B)。

A、黄品青B、红绿蓝C、蓝红黄D、黄绿红

34、印刷ICC特性文件调整时,打样样张偏品红,则应该对(C)色层次曲线进行调节。

A、品红;B、黄;C、青;D、黑

35、用于数码打样的设备的色域比印刷色域(A)。

A、大;B、小C、相同D、不能相比较

36、灰平衡是指C、M、Y三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而形成(D)。

A、白色B、黄色C、棕色D、灰色

37、以下标准色表可用于打印设备特征化的是(C)。

A、IT8.7/1B、IT8.7/2C、IT8.7/3D、IT8.7/5

38、测量印刷品黄色油墨密度的,应用(B)滤色片。

A、蓝;B、红;C:

青;D:

39、1-bitTIF文件的数据量大,是一个(C)图像文件。

A、复合色B、单色C、彩色D、多色

40、绝对色度转换图像色彩时,可保证图像的(A)不变化。

A、饱和度B、色相C、黑白场D、亮度

二、填空题

1、色料三原色中任意两原色相混合而得到的混合色称为<间>色;在色光加色法中:

等量的R+G=色光。

2、所有基于ICC的色彩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

<特性文件连接色空间、设备颜色特性文件、色彩管理模块和再现意图>。

3、测量青色油墨的密度,密度计应选用<蓝>滤色片进行测量。

要减少密度计在测量干油墨与湿油墨密度值的误差,应在密度计中增加片。

4、70%网点中方形网点的扩大<小>于圆形网点的扩大。

5、ICC提供:

<输入设备特性化文件、显示设备特性化文件及输出设备特性化文件>等三种基本设备的特性化文件。

6、印刷色彩复制中,颜色分解过程常用的光源要求<光是连续光谱,且RGB三原色光均衡,色温6000k左右>。

7、彩色油墨Y+M=

8、对CMM可以解释为:

<色彩管理模块,或者色彩管理色彩匹配方法>。

三、名词解释

1、色彩管理:

<指在使用计算机软、硬件相结合的方法,在印刷生产系统中自动统一管理和调整颜色,以保证在整个过程中颜色的一致性。

是对色彩信息进行正确的解释和处理的应用技术。

>

2、ICC国际色彩联盟:

<1993年由八大电脑及电子影像发展商所组成的国际色彩联盟>

3、设备颜色特性文件(ICCProfile):

4、同色异谱色:

<光谱组成不同,但颜色感觉却相同的现象。

>

5、屏幕软打样:

<在印刷工作流程中,通过色彩管理,可以直接在显示器上使用颜色配置文件来对文件进行电子校样。

可以用显示屏幕预览来查看文件颜色在特定输出设备上的外观。

>

色域:

<颜色空间内所有颜色的集合。

.>

7、绝对色度匹配:

<指对保持位于色域共同区域内的颜色不变,目标设备色域外的颜色用离它最近的颜色代替,同时色域内的亮度精确在现,>

8、相对色度匹配:

<将源色域中最亮的白点压缩到目标色域的最亮的白点上,其他相关颜色随之压缩。

>

9、饱和度优先:

<将落在目标色域外的颜色改变亮度,甚至有时改变色相,尽量保护颜色的饱和度,或者提高图像的饱和度。

>

10、可感知(视觉比色):

<将源设备空间的所有颜色等比例地对应到目标设备的色空间,使所有颜色在整体感觉上保持不变。

>

四、是非题

1、CIE1931年规定的三原色波长分别是:

700nm,546.1nm,435.1nm。

(F)

2、色料混合的基本色为黄、红与蓝。

(F)

3、纸张的白度会直接影响彩色复制品的呈色效果。

(R)

4、标准光源的灯管具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使用中应及时更换。

(R)

5、颜色表示模型或方法所构成的空间称之为颜色空间(F)

6、扫描仪特性文件表示的是RGB色空间与PCS空间的转换关系,而且是单向的,

即只能是由扫描色空间向PCS空间进行转换。

(R)

7、印刷品图像颜色偏红说明M和Y油墨量过大。

(R)

8、对设备颜色特性文件和实际情况存在的差距进行的评价称为设备颜色特性文件

的评价。

(R)

9、白平衡即WhiteBalance,就是相机在某种光源下,RGB三个基本色对于白色的

响应基本一致。

(R)

10、ICC组织所定义的PCS空间都是与设备无关的颜色空间。

(F)

11、用于颜色分解的光源系统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通常采用激光。

(F)

12、实地密度能反映印刷品颜色的深浅变化。

(R)

13、颜色空间内所有颜色的集合就构成了色域。

(R)

14、对输出设备进行色彩管理必须要注意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设备需要稳定,

二是设备要进行校准。

(R)

15、扫描仪白平衡处理时,必须使三通道最小密度与最大密度均保持相等。

(R)

16、打印机是一种非线性的设备,而显示器则是一种线性设备。

(R)

17、UCR工艺有利于印刷品的干燥。

(R)

18、Lab图像模式与设备无关,因此,打印、输出设备都支持该图像模式。

(F-)

19、色彩管理的三个核心是建立设备特征文件、建立色彩连接空间和色彩转换模块。

(R)

20、色彩管理能提高设备的颜色表现能力(R)

五、简述题:

1、简述色彩管理系统的构成及各自的作用;

<色彩管理系统是一种应用系统,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测色设备,其目的是开成一个环境,使支持这个环境的各种设备和材料在色彩信息传递方面相互匹配,实现颜色的准确传递。

色彩管理系统包括四个部分:

特性文件连接空间、设备颜色特性文件、色彩管理模块、再现意图。

特性文件连接空间:

在我们用的设备之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作为颜色空间转换的中间站,或者枢纽中心。

那是一个与设备无关的色彩空间(一般CIEXYZ或CIElab色空间),在进行颜色空间转换时,先把源空间的颜色转换到PCS空间,再将颜色转换到目标颜色空间去。

设备颜色特性文件:

用到描述指定设备的颜色表现特性,它明确定义了设备的RGB值或CMYK值所对应的CIEXYZ或CIElab数值。

相当于设备的“颜色身份证”。

色彩管理模块(或色彩匹配方法)CMM:

其基本意义都可以理解为色彩管理的一个引擎。

(CMM实质上是一个特性文件的支持下完成颜色转换的程序。

再现意图:

在进行颜色空间转换时,必然存在着色域不匹配的问题,为了尽可能地将源图像的色彩信息记录下来,必须使用色域压缩的方法进行处理。

再现意图的作用就是处理因这些色域转换引起的两个色空间的转换方式。

(有四种方法:

视觉匹配法、饱和度匹配法、相对色度匹配法、绝对色度匹配法。

)>

2、简述印刷系统ICC的建立与应用过程;

<建立过程:

首先要明确对设备进行特性化必须对设备进行校准用设备输入或输出一些基本颜色色标,然后测量色标的颜色值将测量得到的颜色数值与标准值进行比较,用这些颜色值来确定该设备的颜色表现,并生成ICCProfile保存该ICCProfile。

应用:

最常见的应用就是给文件指定ICCProfile或者嵌入ICCProfile。

(注:

指定配置文件,它不改变设备的模拟颜色数值大小,但是会改变颜色视觉效果)>

3、简述显示器的调校内容;

<一般显示器校准需要进行以下4项调整工作:

显示器白点的亮度,

显示器白点的颜色,用色温来表示。

显示系统的阶调曲线,用伽玛值来表示。

④可能还有显示器黑点的亮度。

>

4、简述电脑显示器ICC的建立与应用;

<1清洁屏幕

2打开测量仪预热30分钟

3连接测量仪的USB插口

4启动测量仪的校准软件

5选择校准设备类型

6选择显示器类型

7设定显示器的目标值

8对测量仪进行校准

9环境光亮度检测

10测量仪的安装,将测量仪紧贴在屏幕上,进行颜色测量

11调节显示器上的对比度按钮,使对比度的大小处于绿色区域

12调整显示器,调整显示器的R、G、B单通道数值,以获得理想白点

13校准显示器亮度,以获得全适的亮度水平

14测量色块,软件会将测试得到的颜色值和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到显示器的特性文件,并存储特性文件

15保存ICC特性文件

以Windows系统说明如何应用:

在“显示属性”中点击“高级”,进入监视器管理界面。

在监视器管理界面,点击“颜色管理”按扭,在其中用自己建立的显示特性文件,这时电脑系统级的色彩管理就会把这个文件作为显示器的特性文件。

>

5、简述PDF文件进行色彩管理的内容;

如何在生成PDF文件时进行色彩管理、

如何判断PDF文件的色彩配置文件(即如何知晓PDF文件嵌入了什么ICC特性文件)、

如何给未嵌入特性文件的PDF文件嵌入特性文件、

④如何将PDF文件由一个色空间转换到另一个色空间。

>

6、简述数码打样的校准工作内容及校正过程。

<通常数码打样的校准工作包括:

油墨总墨量的控制、每个通道墨量的控制、每个通道输出的线性化、质量控制等。

校正过程:

数码打样机的校准一般是通过驱动软件来进行的。

校正过程主要有:

1油墨总量设置;2油墨曲线的设定;3建立线性化文件过程(最重要)。

4质量控制。

>

《车辆制冷与空调》第二次作业参考答案

《车辆隔热壁》、《制冷方法与制冷剂》、《蒸汽压缩式制冷》

一.简答题

1.什么是隔热壁的传热系数?

它的意义是什么?

答:

隔热壁的传热系数指车内外空气温度相差1℃时,在一小时内,通过一平方米热壁表面积所传递的热量。

可以概括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单位温差传递的热量。

它可以表示出车体隔热壁允许热量通过的能力,愈大,在同样的传热面积与车内外温差的情况下,通过的热量就愈大,隔热性能就愈差。

2.热量是如何从隔热壁一侧的空气中传至另一侧空气的?

答:

热量从隔热壁一侧的空气中传至另一侧的空气中,其传热过程可以分为:

1)表面吸热——热量从一侧的空气中传至隔热壁的一侧表面;

2)结构透热——热量从隔热壁的一侧表面传至另一侧表面;

3)表面放热——热量从隔热壁另一侧表面传至另一侧的空气中。

3.如何改善隔热壁的性能?

答:

(1)尽可能减少热桥;

(2)不同材料必须完全密贴;(3)减少漏泄;(4)选用隔热性能较好的材料。

4.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组成,各有何作用?

答:

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和节流阀是制冷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四大件。

蒸发器是输送冷量的设备。

制冷剂在其中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实现制冷。

压缩机是心脏,起着吸入、压缩、输送制冷剂蒸汽的作用。

冷凝器是放出热量的设备,将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功所转化的热量一起传递给冷却介质带走。

节流阀对制冷剂起节流降压作用、同时控制和调节流入蒸发器中制冷剂液体的数量,并将系统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大部分。

实际制冷系统中,除上述四大件之外,常常有一些辅助设备,如电磁阀、分配器、干燥器、集热器、易熔塞、压力控制器等部件组成,它们是为了提高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而设置的。

5.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汽化过程是蒸发吗?

蒸发与沸腾有什么区别?

答:

是。

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是汽化的又一种形式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

液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液体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液体温度保持不变。

6.制冷剂在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热力状态是如何变化的?

答:

制冷剂蒸汽由蒸发器的末端进入压缩机吸气口时,压力越高温度越高,压力越低温度越低。

制冷剂蒸汽在压缩机中被压缩成过热蒸汽,压力由蒸发压力P0升高到冷凝压力Pk。

为绝热压缩过程。

外界的能量对制冷剂做功,使得制冷剂蒸汽的温度再进一步升高,压缩机排出的蒸汽温度高于冷凝温度。

过热蒸汽进入冷凝器后,在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先是散发出一部分热量,使制冷剂过热蒸汽冷却成饱和蒸汽。

饱和蒸汽在等温条件下,继续放出热量而冷凝产生了饱和液体。

饱和液体制冷剂经过节流元件,由冷凝压力Pk降至蒸发压力P0,温度由tk降至t0。

为绝热膨胀过程。

以液体为主的制冷剂,流入蒸发器不断汽化,全部汽化变时,又重新流回到压缩机的吸气口,再次被压缩机吸入、压缩、排出,进入下一次循环。

7.制冷剂在通过节流元件时压力降低,温度也大幅下降,可以认为节流过程近似为绝热过程(即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那么制冷剂降温时的热量传给了谁?

用于干什么?

答:

这个过程中热量传给了自身,使部分制冷剂液体汽化成蒸汽。

8.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有哪些假设条件?

答:

理论循环假定:

①假设进入压缩机的为饱和蒸汽,进入节流阀的为饱和液体;

②假设压缩过程是等熵过程,节流过程是等焓过程;

③假设蒸发与冷凝过程无传热温差;

④假设除两大换热器外,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

⑤假设制冷剂无流阻损失。

9.什么叫液体过冷?

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

答:

过冷液体:

当冷凝剂在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后,如果液体继续向外放热,制冷剂的温度就会低于饱和温度(对应于冷凝压力的冷凝温度),低于饱和温度的制冷剂液体称为过冷液体。

液体过冷对循环各性能参数的影响:

①使单位制冷量增大;

②使单位容积制冷量增大;

③单位功保持不变;

④使制冷系数增大。

总之,制冷剂液体的过冷有利于制冷循环,可提高制冷循环经济性。

10.试写出制冷剂R11、R115、R32和R12、Rl2B1的化学式。

答:

R11:

CFCL3R115:

C2F5CL(注意区分:

R1150:

C2H4)

R32:

CH2F2R12:

CF2Cl2

Rl2B1:

CF2CLBr

11.试写出CF3Cl、CH4、CHF3、C2H3F2Cl、H2O、CO2的编号。

答:

CF3CL:

R13

CH4:

R50

CHF3:

R23

C2H3F2Cl:

R142B

H2O:

R718

CO2:

R744

12.写出与下列制冷剂的符号规定式相对应的化学分子式(要求写出过程)

(1)R22

(2)R134

答:

(1)R22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x

m-1=2n+1=2x=2

所以m=1n=1x=2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

CmHnFxCIy

y=2m+2-n-x=2+2-1-2=1

所以R22的符号规定式为CHCIF2

(2)R134符号规定式通式为R(m-1)(n+1)x

m-1=1n+1=3x=4

所以m=2n=2x=4

符号规定式通式为:

CmHnFxCIy

y=2m+2-n-x=4+2-2-4=0

所以R134的符号规定式为C2H2F4

13.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有何区别?

答:

单级蒸汽压缩式制冷实际循环与理论循环的区别:

在实际循环中存在:

(1)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阻力压降;

(2)蒸发器出口蒸汽过热

(3)冷凝器出口液体过冷;

(4)压缩机压缩空气的过程不等熵。

与理论循环相比,实际循环单位实际压缩功增大,而压缩机实际输气量减小。

14.什么叫有效过热?

什么叫有害过热?

有效过热对哪些制冷剂有利,对哪些制冷剂不利?

答:

有效过热:

即吸入蒸汽的过热量全部来自冷藏货物间内的吸热。

如果吸入蒸汽的过热发生在蒸发器本身的后部,或者发生在安装于被冷却室内的吸气管道上,或者发生在二者皆有的情况下,那么因过热而吸收的热量来自被冷却空间,如吸入蒸汽的过热热全部来自冷藏货物间或客车室内的西热,因而产生了有用的制冷效果。

这种过热称之为“有效”过热。

有效过热对R502R600aR290R134a等制冷剂有利,而对R22和Nh3等制冷剂不利。

有害过热:

吸入蒸汽的过热全部来自冷藏货物间外。

由蒸发器出来的低温制冷剂蒸汽,在通过吸入管道进入压缩机前,从周围环境中(如冷藏货物间之外)吸取热量而过热,制冷剂所增加的吸热量Δq0r并没有对冷却对象产生任何制冷效应,即没有提高制冷装置的有效制冷量,习惯上称这种过热为“无效”过热。

在这种吸气过热时,过热度越大,制冷系数和单位容积制冷量降低越多,冷凝器的热负荷也增加越多,故称之为有害过热。

蒸发温度越低,有害过热越大。

15.什么是回热循环?

它对制冷循环有何影响?

答:

回热循环就是让蒸发器出来的制冷剂蒸汽和高温制冷剂液体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使液体过冷,气体过热的循环。

回热循环对制冷循环的影响:

(1)可以保证制冷装置的压缩机运转安全;

(2)可以减小节流热损失。

16.蒸汽有害过热对循环各性能参数有何影响?

减小蒸汽有害过热的措施是什么?

答:

蒸汽过热对循环各性能参数的影响:

单位质量制冷量q0不变;

单位理论功增大;

制冷系数减小;

单位容积制冷量减小;

冷凝器的热负荷增加。

减小蒸汽有害过热的措施:

吸气管路用隔热材料包扎起来。

17.什么叫过冷度?

什么叫过热度?

答:

过冷度:

饱和温度与过冷液体的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过热度:

过热蒸汽的温度与饱和蒸汽的温度之差称为过热度。

18.蒸汽压缩制冷用制冷剂是如何分类的?

答:

按化学结构分有:

无机化合物(如R717等);碳氢化合物(R600a、R290等)。

②氟里昂(R22、R134a等);③多元混合溶液(非共沸溶液有R407C等,共沸溶液有R502等);按蒸发温度和冷凝压力分有:

①高温低压制冷剂;②中温中压制冷剂;③低温高压制冷剂。

按可然性和毒性分,分不可然、可然、易燃、低毒、高毒等组合类别。

19.何为CFC类物质?

为何要限制和禁用CFC类物质?

答:

CFC类物质就是不含氢的氟里昂。

CFC物质对大气忠的臭氧和地球高空的臭氧层有严重的破坏作用,会导致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强度增加,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还会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

因此,减少和禁用CFC类物质的使用和生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环保的紧迫任务。

20.冷凝温度变化和蒸发温度变化分别对蒸汽压缩式制冷系统有何影响?

答:

当蒸温度一定时,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则节流损失增大,制冷量减少,而轴功率增大,制冷系数降低;冷凝温度下降,则节流损失减小,制冷量增加,功耗减少,制冷系数提高。

当冷凝温度一定时,随着蒸发温度的下降,压缩机制冷量减少,而轴功率与制冷系数视情况而变。

也减少。

冷凝温度不变时,制冷机在不同蒸发温度下轴功率是变化的,而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