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950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历史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历史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历史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历史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docx

《历史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docx

历史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文综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

文综历史

1、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5·重庆一中一诊·14)有学者把《史记》、《汉书》中列出的著名都会按照今天的行政区划,整理分列如下:

河南省七,陕西、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各二,江苏、湖北、广东、四川各一,其他各省尚无所闻。

这一状况表明汉代()

A.经济发展区域极不平衡B.政治重心与经济背离

C.南方地区尚未得到开发D.城市的经济职能增强

2.(2015·黄山一检·2)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他可能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不断加强B.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

3.(2015·南通一调·4)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其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

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要严加防范。

该规定说明()

A.外商在华贸易不受限制B.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

4.(2015·荆州一检·6)在罗马法时代,“诸如瓦斯、电力这类物质并不为罗马人所知,至少罗马人不知道它们可以作为经济客体并因而可成为权利的标的。

”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罗马法的特点是()

A.保护精神产物的财产权制度B.将法律关系上升到普遍原则

C.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制度D.从诉讼中衍生出权利体系

5.(2015·北京市西城区期末·35)“那时,没有疾病;他们的骨头没有酸疼;那时他们没有发烧;那时他们没有天花;那时他们没有胸疼;那时他们没有腹痛;那时他们没有肺痨;那时他们没有头疼。

……可是那些外来者来了,令一切全然改变。

”文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最有可能是()

A.印第安人“地理大发现”以前西班牙人

B.中国人鸦片战争以前英国人

C.日本人“黑船事件”以前美国人

D.埃及人拿破仑入侵以前法国人

6.(2015·湖北省八校第一次联考·32)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原文:

“任何一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

但是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任何人”解释为任何“法人”。

这样解释所产生的影响是()

A.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宪法保护B.启蒙思想成为宪法理论来源

C.维护产权成为司法判决核心D.私人垄断随着经济发展加强

7.(2015·江苏省扬州市期末联考·8)“欲人诵经史、明大义,以敦君臣父子之伦也。

虽机警多智,可以富国强兵,或恐不利于社稷。

”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抨击维新派的言论B.维新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

C.顽固派抨击洋务派的言论D.维新派抨击顽固派的言论

8.(2015·广东省中山市期末联考·7)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

1916年,陈独秀认为:

“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

A.“进化论”为社会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B.晚晴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变化不大

C.变革救亡图存为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

9.(2015·黑龙江省绥化市三校期末联考·30)下表反映了近代中国机器与工具进口的情况。

(每5年机器和工具的年平均进口值。

单位:

1000海关两)

年代

各种机器和工具(A)

农机具(B)

B/A(%)

1912—1916

15956

118

0.74

1917—1921

39269

798

2.03

1922—1926

43074

390

0.91

1927—1931

55192

998

1.81

表格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

A.民国时期农业近代化有所发展B.传统农具逐渐退出农业领域

C.近代民族工业持续快速发展D.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10.(2015·广东省华附、广雅、省实、深中联考·22)被誉为“沙漠之钻”的胡佛水坝于1931年3月11日动工,美国总统胡佛宣称“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其财长梅隆称:

“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

……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

”这反映出当时的美国()

A.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B.积极推行以工代赈

C.放弃了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D.努力抑制物价上涨

11.(2015·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一模·22)进入21世纪,欧洲人的归属感变得更加强烈了,因为人们可以切身体验一种触摸得到的欧洲——“口袋里的欧洲”。

“口袋里的欧洲”是指()

A.移动电话B.欧共体C.欧元D.欧盟宪法

12.(2015·甘肃张掖中学月考·18)1956年12月,毛泽东提出:

现在我国的自由市场,基本性质仍是资本主义的……上海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

因为社会有需要,就发展起来。

要使它成为地上,合法化,可以雇工……可以开私营企业,定个协议,十年、二十年不没收……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材料中“地下工厂”应该是()

A.中外合资企业B.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

C.国营企业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二、非选择题

13.(2015·襄阳一调·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民”这一概念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相联系,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

材料一古希腊城邦时代是一个积极公民时代,现代公民的独立性、公共性和宽容性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源头,因此古希腊时代可以被看作现代公民精神的溯源地。

——孔令奇《现代公民精神的基础、内容和意义》

(1)概述古希腊公民内涵。

为什么说“古希腊城邦时代是一个积极公民时代”?

材料二作为公民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7、18世纪的公民在范围和数量上都得到了拓展。

……法律规定只要是国家的居民,不论等级、家庭出身和财产多寡,原则上都是公民,体现了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

这种平等还体现在:

公民之间在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关系上是平等的,任何公民不得享有与其他公民不同的特权,而且凡是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

……公民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得以调整。

法律是人民利益的体现,人民通过法律来保障自己的利益与权利不受侵犯,公民的财产、自由与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近代国家中公民是国家事务的积极参与者,民主体现为多数决定原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主权在民是其重要特征。

——张博颖、陈菊《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

(2)17、18世纪公民观有何特点并分析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

(不得照抄原材料)

材料三中国近代公民意识觉醒,康有为是提出近代意义的“公民”概念的第一人,也是最早主张“立公民”的人,1902年他在《新民丛报》第五、六、七号上发表了《公民自治篇》,认为“人人有议政之权,人人有忧国之责,故命之曰公民。

”那什么是公民呢?

“公民者,担荷一国之责任,共其之利害,谋其公益,任其国税之事,以共维持其国者也。

陈独秀号召新青年“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

“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

在公民权利方面,新文化人更注重公民权利的天赋性,强调拥有公民权利的意义。

而“欲造成真正舆论,惟有本独立者之自由意见,发挥讨论,以感召同情者之声音乞求”。

——程显芳《近代公民观念的产生及影响》

(3)从维新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近代公民的含义有何变化?

分析变化的原因。

(4)霍布豪斯说:

“巨大的变革不是由观念单独引起的,但没有观念就不会发生变革”结合材料就谈谈你的看法。

14.阅读以下材料,网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该法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该法案后来被称为“20世纪美国国会所通过的最愚蠢的法案”。

1930年5月,加拿大通过法案,将美国输往加拿大的16大类产品关税提高30%。

德国也加入到报复行列,关税报复措施最终导致德国进口总值下跌61%。

——文亭《80年前的货币战争》

(1)据材料一指出《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主要内容,如何理解这一法案是“最愚蠢的法案”。

材料二1934年6月,国会众参两院通过了《互惠贸易协定法》。

该法最重要部分是新增加的对1930年关税法的修订,其主要内容包括:

授权总统和外国政府或机构进行关税协定谈判;在不经过参议院批准的情况下,总统可以与外国政府签订贸易协定,宣布对现行关税和其他限制贸易措施的修改;关税的改变适用于其他和美国签订的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协定的国家。

——摘编自谈谭:

《美国l934年<互惠贸易协定法>及其影响》

(2)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的关税政策决策机制有何变化,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60~80年代美国进口关税率的变化情况,概括影响这一变化的因素。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五)

文综历史参考答案及解析

2、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判断,著名都会分布数量为“河南省七,陕西、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各二,江苏、湖北、广东、四川各一”,这就充分表明了汉代时期北方是经济重心,南方开发迟缓,经济落后,表明汉代经济发展区域极不平衡,故选A。

2.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

【解析】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凡行政、军事、经济等一切大权,均由皇帝总揽,材料没有体现出,故A项错误;表格中“道、路、省”、“州”、“郡国”、“县、邑、道、侯国”均是指地方行政区划,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总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故B项正确;C项是表面现象,其反映的本质是B项,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监察制度方面的内容,故D项错误。

3.B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古代中国的主要经济政策:

“海禁”与“闭关锁国”。

【解析】依据材料中“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的信息可知,外商在华贸易受限制,故A项错误;对国内商船“违禁者严命治罪”,对外国夹板船虽然仍许前来贸易,但要求“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可看出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可知是不许中国商船前往南洋,而不是指禁止南洋对华贸易,故C项错误;D项与B项矛盾,依据材料中相关信息可知明显理解错误,故D项错误。

4.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罗马法

【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罗马法物权的标的物只针对可以感觉的有体物,精神产物不在其列,故A项错误;也因此罗马法不具有普遍原则,故B项错误;罗马法以有形物确立物权的标的,表明罗马法建立了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制度,故C项正确;材料与诉讼无关,故D项错误。

5.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新航路的开辟;荷兰、英国的殖民扩张

【解析】题干强调“他们”受到外来者的影响而染上他们从来没有得过的病,也说明了二者之间以前没有联系,新航路开辟符合这一特征,新航路开辟后殖民者发现了美洲,同时也带来了天花等病毒,使到美洲印度安人大量死亡,所以题目中的“他们”“那时”、“外来者”分别指的是印第安人、“地理大发现”以前和西班牙人,选择A项符合题意。

6.D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及修正案

【解析】材料信息强调个人利益受宪法保护,而不是公共利益,故A项错误;1787年宪法的理论来源就是启蒙思想,并不是修正案的影响,故B项错误;维护产权是修正案的内容,但不能体现核心,故C项错误;材料信息强调个人利益,故此修正案的影响是加强了私人垄断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7.C

【命题立意】本题意在考查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通读材料可知其大意为:

主张以传统的伦理道德维护统治,学习西方虽然可以富国强兵,但是对国家并不好不利于统治,由此可知,则应该是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选择C项符合题意。

8.C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维新思想与新文化运动

【解析】接受进化论的主要是进步知识分子,并非为社会普遍接受,故A项错误;晚清到民国,社会运动较多,思想界变化相当剧烈,故B项错误;从严复和陈独秀等人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们均认识到通过变革来救亡图存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1916年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层次已经演进到思想层次,故D项错误。

9.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民国时期经济发展

【解析】材料表格所给的时间是1912年以后,属于民国时期,表格中农机具以及各种机器和工具的项目说明该时期农业近代化有一定的发展,故本题选择A项;其他选项表格中均没有充分反映出。

10.A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1929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解析】题干信息“胡佛水坝于1931年3月11日动工”,“通过有利可图的建设工程来增加就业”,“在这个国家,无论政府还是企业,他们行动一致,坚定地阻止工资下调,并尽量保证更多的人就业,并以此增加消费。

……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持生活标准。

”体现了国家开始干预经济,故A项正确;“以工代赈”不能完整概括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美国一直没有放弃自由竞争的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抑制物价上涨不是材料的主旨,故D项错误。

11.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古代欧洲一体化进程、欧元的问世,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难度较小。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进入21世纪”“口袋里的欧洲”,结合欧洲一体化的进程,1999年欧元问世,成为欧盟大多数成员国共同使用的货币。

C项正确。

移动电话是世界性的科技成果,不专属于欧洲,A项错误;B项不具有“口袋里的欧洲”的形象特点;欧盟宪法也不具有随时装在口袋里的特点,D项错误。

12.B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三大改造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把握题干时间1956年12月,这一时期我国三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从“地下工厂同合营企业也是对立物”可看出“地下工厂”应属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手工业个体户和手工工厂,故选B。

 

二、非选择题

13.

(1)内涵:

除妇女、奴隶和外邦移民之外的本邦成年男子。

原因:

公民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希腊公民珍视自由,不屈从权威,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希腊公民积极参与城邦事务,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民主政治极盛的雅典公民享有充分、平等的参政权(答案合理即可给分)。

(2)特点:

数量和范围有所拓展;公民不是等级特权地位的标志,而是平等关系的体现;公民的权利和关系以法律为基础;建立在社会契约和主权在民等原则之上。

原因:

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和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文艺复兴人性的解放和启蒙运动政治启蒙;启蒙思想家的理论创建。

(3)变化:

由单纯强调公民的国家意识、民权意识、责任意识到追求人的独立、自主、自由,更加重视人的个体权利,强调天赋人权。

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辛亥革命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西方启蒙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反思与批判,人们的权力意识进一步觉醒。

(4)看法:

近代公民观念的萌生与发展对西方和中国的近代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中国近代,随着启蒙思想者与民主主义者的宣传和革命形势的发展,公民观念成为推动中国社会民主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它促使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意识的转变;对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推动近代中国的法制化建设和民族国家建设;有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权责明确的平等的社会关系,促进了中华民族摆脱外来奴役,走上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道路。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结合中国近代或西方近代的史实分析公民观念对近代化的推动作用即可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维新思想、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公民这一概念与特定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相联系,在不同的社会和历史时期其内涵不尽相同”等信息,表明古希腊公民的内涵应该从古希腊所处的特定社会、历史环境来分析,根据所学可从古希腊公民的构成结构来回答。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古希腊城邦时代是一个积极公民时代,现代公民的独立性、公共性和宽容性可以在这一时期找到源头”等信息,表明“古希腊城邦时代是一个积极公民时代”的原因应该从古希腊公民在城邦政治中的地位;古希腊公民的特点;古希腊公民所享有的政治权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2)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二中“17、18世纪的公民在范围和数量上都得到了拓展”;“体现了公民之间的平等关系”;“公民之间的关系通过法律得以调整”;“公民有权推翻破坏契约的政府,主权在民是其重要特征”等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答案。

第二小问这种特点出现的原因可以从17、18世纪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来作答。

第(3)问第一小问可根据材料三中“公民者,担荷一国之责任,共其之利害,谋其公益,任其国税之事,以共维持其国者也”“在公民权利方面,新文化人更注重公民权利的天赋性,强调拥有公民权利的意义“等信息可归纳出康有为的公民观念是强调公民义务,而陈独秀的公民观念是强调公民的权利。

第二小问变化的原因,应该从陈独秀提出公民观念时所处的时代背景来分析,根据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状况来作答。

第(4)问根据题干中“没有观念就不会发生变革”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从公民观念是怎样推动中国社会变革这一角度来作答。

14.

(1)内客:

提高关税税率;增加征税的商品种类。

理解:

关税法案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战:

各国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演变为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成为诱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根源之一。

(2)变化:

关税政策决定权从国会转移到总统。

原因:

经济危机(“大萧条”)冲击旧政策:

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三权分立下国会与总统(行政部门)的妥协(合作)。

(3)变化:

进口关税水平不断降低。

因素:

关贸总协定的建立,推动了全球自由贸易的发展;美国经济实力强大,积极推行自由贸易:

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提高。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20世纪美国关税政策的演变,进而考查了20世纪世界经济贸易的变化。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的内容,概括归纳材料一的信息即可;第二小问该法案的“愚蠢”依据对材料一信息的归纳,说明其引起了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注意结合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进行思考。

(2)问的第一小问根据对材料一、二的信息进行总结,理解“关税政策决策机制”即决定关税高低权力的变化;第二小问变化的原因结合材料二“1934年”可以想到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第(3)问的第一小问总结材料三表格数字的变化趋势即可;第二小问结合题目的要求,容易想到关贸总协定的建立、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