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望都县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896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望都县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河北省望都县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河北省望都县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河北省望都县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河北省望都县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望都县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望都县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望都县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望都县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北省望都县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6分)

石油永远不会枯竭吗?

对石油开采的前景人们有种种忧虑,不过俄罗斯威尔纳茨地质博物馆的科学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通讯院士瓦季姆·斯卡利亚金认为,碳氢化合物原料首先是石油资源,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现在流行的看法是碳氢化合物资源不会再生。

根据现有的理论,石油和天然气自它们形成以来,便保存在天然贮油罐里。

但是,斯卡利亚金说,地质界似乎存在这么一条公理:

自然界没有渗不透的岩层。

也就是说,碳氢化合物会逐渐渗透到更深层里面去,无论是陆地还是海底出油、出天然气的自然过程都证明了这一点。

有不少次从勘探好的油田开采出比预计的储量多很多的石油,过去一直认为是先期计算上的错误。

但是,捷列克-孙扎产油气地区的事实便可以对一些传统观念作出实质性的修正。

这个矿床的开采始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油井的产油量逐年递减,后来油田又被认为已经枯竭。

但是过了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废弃的油井又出油了,可以继续开采。

斯卡利亚金说,这个个案说明,跟矿泉水源一样,只要保护得好,石油完全可以再生。

俄罗斯各民族友谊大学矿山教研室主任亚历山大·沃罗比约夫教授找到的是另一条解决矿藏资源匮乏的途径。

他用了不少资料,说明俄罗斯国内的所有大型油田都开采得差不多了,废弃的油井已达开采总数的35%。

沃罗比约夫建议对石油进行人工再生产。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多层矿床经常只开采出油最多的层面,大量被认为赢利不多的石油还残留在最底层,据统计,这种废弃油井的石油还有约4000万~5000万吨之多。

只是要想把这些储量开发出来,得考虑利用石油的物理化学特征。

比如说,得往岩层深处泵进去一种含有有机物的人类文明废料溶液,才能得出碳氢化合物原料。

只是目前这还是个纯理论问题。

1.对文章第二段中划线句子“无论是陆地还是海底出油、出天然气的自然过程都证明了这一点”中的“这一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碳氢化合物原料首先是石油资源,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B碳氢化合物资源不会再生。

C石油和天然气自它们形成以来,便保存在天然贮油罐里。

D碳氢化合物会逐渐渗透到更深层里面去。

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不少次从勘探好的油田开采出比预计的储量多很多的石油,都是先期计算上的错误造成的。

B亚历山大·沃罗比约夫教授认为对石油进行人工再生产是一条解决矿藏资源匮乏的途径。

C资料表明,俄罗斯国内的所有油田都已经开采完毕,有的油井已经废弃。

D俄罗斯的多层矿床只开采出油最多的层面,大量被认为赢利不多的石油还残留在最底层。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俄罗斯科学家沃罗比约夫的观点正确,俄罗斯将有可能从35%的废弃的油井中,再生产出约4000万~5000万吨石油。

B现有的石油矿藏如果不及时开采有可能渗透到更深的地层中去。

C只要能找到一种含有有机物的人类文明废料溶液,就能得出碳氢化合物原料。

D被废弃的石油井如果保护得好,就有可能再生石油。

1D2B3C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9题。

(12分)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

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

帝亲拔为第一。

咸淳九年,起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江万里。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

“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责,其在君乎?

君其勉之。

十年,改知赣州。

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勤王。

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

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天祥曰:

“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义士将有闻风而起者。

”尽以家赀为军费。

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除右丞相兼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于皋亭山。

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

天祥夜亡入真州,辗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

天祥方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

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

崖山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

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

“汝何愿?

”天祥对曰: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愿赐之一死足矣。

”然犹不忍,遽麾之退。

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

谓吏卒曰:

“吾事毕矣。

”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策集英殿对策:

应对时局的策略

B.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养育:

养活、培养

C.吾深恨于此深恨:

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从容:

沉着镇静

5.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是

例句:

万里素奇天祥志节,语及国事,

A。

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B。

项伯杀人,臣活之

C.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D。

左右欲刃相如

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

A.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B.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D.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7.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例句:

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于皋亭山。

A.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赵尝五战于秦

C.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D.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

8.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①捧诏涕泣②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③尽以家赀为军费④左右命之拜,不拜⑤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⑥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⑤⑥D.②③⑤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以前的朋友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发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

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

崖山被攻破后,文天祥被送往京师。

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4、A(对策:

对答皇帝有关政治、经济的策问)

5、C(A名词作状语B使动用法C意动用法。

D名词用作动词)

6.D(A“乡”通“向”B“知”通“智”C“内”通“纳”D没有)

7.B(B句与例句均为介词短语作状语后置句;A为被动句C为判断句D为定语后置句)

8.B(①表现文天祥忧思国难;③表现文天祥舍家为国的义举;⑤表现文天祥“险象环生”的处境)

9.A(江万里不是文天祥以前的朋友,而是以前曾经担任过宰相的人,算是文天祥的前辈

译文:

文天祥二十岁中进士,在集英殿对答皇上的策问,被皇上亲自选拔为第一。

德祐元年,皇上下诏号召天下帮助朝廷抗敌,文天祥召集郡中豪杰,有万余人。

他的好友劝阻他,文天祥说:

“既然国家抚养臣民三百多年,一旦国家遇到紧急情况,向天下征集兵员,竟然没有一人一马响应入关,我对此非常遗憾,所以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行动来对众宣示,期望天下有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的忠臣义士。

”于是倾尽家财为军费。

第二年正月授任临安知府,不久又授任右丞相兼枢密使,朝廷派他到元营请求和好,跟元丞相伯颜在皋亭山谈判时据理力争。

元丞相伯颜气愤地扣押了他,文天祥随元军向北到了镇江。

后来趁夜色逃到真州,辗转到了高邮,渡海到了温州。

至元十五年十二月,逃到南岭。

文天祥正在五坡岭吃饭,张弘范的军队突然抵达,文天祥仓皇出逃,千户王惟义上前抓住了他。

文天祥被押解到潮阳,带去见张弘范,张弘范的近侍命令文天祥下拜,文天祥不拜,张弘范用对待客人的礼节接待他,带他一起到崖山,让他写信去招降张世杰。

文天祥说:

“我不能护卫皇上,还教别人背叛皇上,能这样做吗?

”张弘范坚持索要劝降信,文天祥就将他过零丁洋时所写的诗写出来交给张弘范。

崖山被攻破之后,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去京师大都。

文天祥在北方共有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对他说:

“你有什么愿望?

”文天祥回答说:

“文天祥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臣事他姓之人呢?

只愿赐死就满足了。

”可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

有人进言,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同意了。

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

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死的时候年仅四十七岁。

三、诗歌鉴赏:

阅读《钱塘江春行》完成10-13题(8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⑴选自《白氏长庆集》。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

太原(现在属陕西)人。

唐代大诗人。

著有《白氏长庆集》。

⑵孤山:

在西湖的后湖与外湖之间,山上有孤山寺。

⑶贾亭:

贾公亭。

唐代贞元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建造这个亭。

⑷水面初平:

湖水才同堤岸齐平,即春水初涨。

⑸云脚低:

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

⑹暖树:

向阳的树。

⑺不足:

不够。

⑻白沙堤:

指西湖的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

10.对颔联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具有画面感。

构图的背景是“暖树”和“春泥”,主体是“早莺”和“新燕”。

B.具有动态感。

一个“争”字,一个“啄”字,把飞鸟的灵动与欢快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

C.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

“几处”?

“谁家”?

妙在说不清,让读者放飞想象。

D.给人丰富的生活知识。

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了解了“早莺”和“新燕”的生活习性。

10.【解析】早莺争暖”,新燕啄春泥搭窝,这里作者着意描绘出莺莺燕燕的动态,在突出湖上春的活力与生机,并不是有意写“生活习性”。

【答案】D

11.对为尾联中“最爱”一词的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之情

B.画龙点睛,突出了诗人喜爱钱塘湖的原因。

C.巧用白描,突出了钱塘湖畔绿色醉人的景象。

D.刻意渲染,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美景的依恋之情。

11.【解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观赏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而“最爱”一词直接吐露诗人对西湖的由衷喜爱。

【答案】A

12.对这首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的兴趣不在于集中介绍某一景物,而是从总体着眼,描绘湖上的春意。

B.“渐欲”“才能”两个词语,动态地表达着“乱花”和“浅草”的勃勃生机。

C.这首诗观察点不在某一处,而是边行走,边观察,多角度描写钱塘湖春景。

D.这首诗处处紧扣季节特征,把春天的钱塘湖描绘得生机盎然,十分迷人。

12.【解析】诗的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明确了所写春景的方位,也便明确了观察点之处——钱塘湖。

【答案】C

13.与本诗感情基调最为相近的一项是()

A.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B.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D.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13.【解析】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A项咏梅坚强不屈的精神。

B项是写清明节后的景物:

池上碧苔,叶底黄鹏,白天渐长,飞絮轻盈,写出一幅美好的春景图,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与《钱塘湖春行》的感情基调相近。

C项表现了禅院蓊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D项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答案】B

四、小说鉴赏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14-16题(6分)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原来天理昭然,佑护善人义士,因这场大雪,就了林冲的性命:

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寻思:

“怎地好?

”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

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

“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

”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个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

”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

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

数内一个

(1)道:

“这条计好么?

”一个

(2)应道:

“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

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

”一个(3)道:

“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

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

”又一个(4)道:

“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

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

不想而今完备了!

”又一个(5)道:

“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

”那一个(6)道:

“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

”又听得一个(7)道:

“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又一个(8)道:

“我们回城里去罢。

”一个(9)道:

“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14、对第一段文字中“瑞雪”一词作了如下说明,正确的一项

A.初春的雪预兆丰年,故称为瑞雪

B.初冬的雪,于农业有利,故称为瑞雪

C.作者附会认为这场雪是林冲幸免于难的吉兆,故称为瑞雪

15、对第一段文字中,作者写风雪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描写风雪为林冲活动创造了一个特别鲜明的背景

B.描写风雪暗示林冲命运是悲剧性

C.描写风雪推动情节发展,促使林冲杀敌复仇、性格重大转折

D.描写风雪也可以给读者以紧张的感受,使之更加关心林冲的命运,有设置悬念的效果

14、C15、B

16.对文中①——⑨的说话人的判断,错误的是:

A.①是管营,他是沧州牢城营的管理者,他怕烧了草料场、死了林冲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所以问了这样一句话

B.⑤、⑦是差拨。

他是为实现陆谦杀害林冲的阴谋,直接献计与执行的人,他问:

“这条计好么?

”是为了向陆谦邀宠;在⑤处他说明放火经过,在⑦处说明结局是为了替自己摆功。

C.②、④、⑨是陆谦。

陆谦是奉高太尉和高衙内之命来沧州杀害林冲的,所以他说“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事”,如今“端的?

?

两位用心!

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

他见火烧起,还想拾一两块骨头回京复命。

D.③、⑥、⑧是富安。

在他出场时作者即已交代,富安是陆谦的一个走卒,所以说话都是随和奉迎的态度;加上他是高衙内的管家,所以说话多为主子考虑。

16.A

三、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每小题2分,第13小题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鸡肋(lèi)蛮横(hèng)不着边际(zháo)大楷字帖(tiè)

B.内讧(hòng)哂笑(shěn)断壁残垣(huán)不落窠臼(kē)

C.悚然(sǒng)愤懑(mǎn)怙恶不悛(quān)狼奔豕突(shǐ)

D.难处(chǔ)括弧(hú)唾手可得(tuò)不胫而走(jìng)

1D

2.下列词语书写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惦量辩护噩梦通霄达旦

B.晦气发泄撮合唉声叹气

C.精萃骁勇绊倒心荒意乱

D.慷概杂揉枯躁弥天大谎

2.D试题分析:

A掂量 通宵达旦 C精粹 心慌意乱 D慷慨 杂糅 枯燥。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生活是海,我们是船,纵然有风狂浪猛,也会有晴天碧波;纵然有迷惘苦涩,也会有曼舞轻歌。

D.每年三月,春花烂漫时,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事。

3.C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项“幅原辽阔”改为“幅员辽阔”。

B项“声名雀起”改为“声名鹊起”。

D项“共商国事”改为“共商国是”。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2015年央视春晚,8名主持人穿得流光溢彩,为我们奉献了一份热情的年夜饭。

B.在强调环保时却对当下的生存环境不屑一顾,不能不说是极大失误,也表明环境意识的启蒙如此迫在眉睫。

C.自去年《中国社会科学辑刊》提出建立社会科学规范化以来,“规范化”成为学术界一个炙手可热的论题。

D.在美国的黄金期货市场上,中国大妈撸起袖子准备血拼一番,不一会儿,黄金就被买空卖空了。

4.解析:

A项,“流光溢彩”一般用于写景物、景象,不能写人物,“流光溢彩”不能作“穿得”的宾语。

C项,“炙手可热”本意为手一挨近就感觉到热,用以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此词只能用以写人,且含贬义。

D项,“买空卖空”指到期的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

比喻投机倒把的行为。

答案:

B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5.解析:

A项,语序不当,“推行4到5岁幼童将……”应改为“将推行4到5岁幼童……”;B项,不合逻辑,应该是先“理解”再“接受”;D项,表意不明,“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中的“近30个”是指“国家”还是指“领导人”,不明确。

答案:

C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些年,春晚小品主要有三个缺点:

乏味、老化和媚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种种,既对小品的发展也对如何认识今天的观众提出了挑战。

小品如何转型,如何在春晚的舞台上再现活力,是生存现实提出的迫切要求。

①表演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②对通俗与庸俗之间的分寸拿捏不够,一些作品为迎合观众而不顾尺度,这是媚俗

③新的题材难找,想象力又不足,剧本立不住

④创作乏力使得小品缺少观众的认可

⑤这是乏味

⑥表演方式缺乏创新使得观众兴趣降低,受到的批评越来越多

⑦这是老化

A.②⑥⑦③①④⑤B.②③④①⑦⑤⑥C.④③①⑤⑥⑦②D.③⑤①⑦④⑥②

6.C(根据上文内容提示“乏味、老化和媚俗”确定选项句子的顺序;根据②句确定选项句子结构为先分后总;根据句间分号确定三部分内容分别为4句、2句和1句;根据句意将句子内容分类。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游记》的成书时间早于《三国演义》,前者为神魔小说的代表作,后者为历史演义小说的代表作,与后者类似的作品有《封神演义》。

B.“四大名著”与“四大奇书”的唯一区别在于后者包括《金瓶梅》而前者包括《红楼梦》,其它方面没有区别。

C.《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都是清代作家的作品,体裁也相同。

《范进中举》、《匡超人》选自前一作品,而《香玉》、《王六郎》则选自后一部。

D.所谓“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和曾朴的《孽海花》。

7.D

8.毛主席在他的代表作品《沁园春·雪》中列举了中国历史上五位著名君主,其顺序为()

A.刘彻李世民嬴政赵匡胤铁木真B.嬴政刘彻李世民赵匡胤铁木真

C.嬴政刘邦李世民赵匡胤忽必烈D.刘邦嬴政赵匡胤李世民忽必烈

8.B

9.诗歌中的“诗眼”指的是全是中最能体现作品主题或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下列“诗眼”各是属于哪首诗的(B)

①“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②“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A.①《蜀相》②《梦游天姥吟留别》③《长恨歌》④《琵琶行》

B.①《梦游天姥吟留别》②《蜀相》③《琵琶行》④《长恨歌》

C.①《琵琶行》②《蜀相》③《梦游天姥吟留别》④《长恨歌》

D.①《梦游天姥吟留别》②《长恨歌》③《琵琶行》④《蜀相》

9.B

1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要善于把握自我,一个人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也许_____,也许败归。

②我国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之重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对这一点颇有_____。

③一个樵夫_____发现伯夷和叔齐都缩做一团,死在山背后的石洞里。

A.凯旋微辞偶然B.胜利微辞偶尔

C.胜利微言偶然D.凯旋微言偶尔

10.A(①“凯旋”与“败归”相对,比“胜利”更恰当;②“微辞”是“隐晦的批评”,“微言”是“精微的语言”;③“偶然”着跟于意外,出乎意料之外;“偶尔”着眼于次数少,间或,有时候。

11.下列各句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斩木为兵,揭杆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B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C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D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11.C(A揭竿为旗B天生我材必有用D长使英雄泪满襟)

12.对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格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②周公犹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③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韧,便作旦夕间。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借代比喻对偶夸张B.设问用典比喻借代

C.借代用典对比夸张D.设问借代对比比喻

12.C

13.下面句子中语言得体的两项是()(4分)

A.李老师,今天是教师节,我光临寒舍,代表同学们祝您节日快乐。

B.良朋光降,真使我喜出望外;益友驾临,令寒居蓬荜生辉。

C.下面关于高考改革趋势的报告非常重要,希望与会家长洗耳恭听。

D.我们安居房地产公司设有专职的小区规划咨询服务人员,欢迎各位垂询。

13.BD(A“光临寒舍”只能用于来访者,不能用于自己,对象使用不当;C“洗耳恭听”也是敬辞,是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使用场合不对)

四、写作(4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被拒绝了,可她却坚持参加笔试并且拿了第一。

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

经理失望了:

“以后有消息我会打电话通知你。

”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双手递给经理:

“不管是否录用,请都给我打个电话。

”“如果没被录用,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请告诉我,哪些方面我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

”“那两块钱……”女孩微笑道:

“给没有被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由我付话费。

请您一定打。

”经理笑了:

“你把两块钱收回。

我现在就通知你:

你被录用了。

全面理解材料,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