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503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docx

《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docx

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

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

中国90后青年生活形态报告1序言:

个体的崛起2研究对象与方法3宏观图景:

个体化进程中的三大命题与中国情境安全感的获得:

底层制度欠缺,风险社会的来临,科技改变的风险感知自主决策的实践:

教育的失败,独生子女困境,经验传承的断层,文化和信仰的缺失个体与社会的链接:

城市化进程中的原子化,社会结构中的代际冲突,市民社会的孱弱,社交技巧缺乏4个体化进程中的90后:

大时代里的小世界个体小世界的核心:

当下与未来的转换个体小世界的构建:

快乐,理性,体验与消费5品质生活:

轻型梦想,消减风险向往:

生活的宽度;生活的长度;生活的精细度焦虑:

青春早逝;逆袭无望;丧失其他可能;消费不起实践:

走出课堂自我武装;依托关系获得机会;好的生活不太贵;打造个人空间;理财;消费荷尔蒙6深度自我:

自我发现,使命达成向往:

围绕兴趣建设生活;做与兴趣匹配的工作;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焦虑:

有限的探索期;无法深入的消费式探索;害怕挫折与缺乏自主管理能力实践:

围绕兴趣创造产出;学习自我管理;记录个人历史;打开眼界去体验;寻找新认知系统7独而不孤:

孤独个体,重建联系向往:

有存在感;志同道合者的陪伴和鼓励;真诚轻松的人际关系焦虑:

太费时间无动力;太多评价有压力;太多利益无信任实践:

藏匿二次元;刷存在感;拓展线下社交;24小时的陪伴;亲密感消费;和父母在一起8善良微光:

世界残酷,维系善良向往:

善意而美好;理性而专业;自由而公平焦虑:

质疑影响力;缺乏信任;本性丢失实践:

帮助和关爱朋友;谨慎思考再发声;感同身受再行动;推动社会创新9品牌启示:

从鼓动到感动的同理心生活创新者兴趣养成者关系粘合者社会改变者10结语:

信,望,爱1个体的崛起“我只有23岁,我不是70、80、90后,我就是‘我’。

”——华晨宇2013年快乐男声冠军迄今为止,所有关于90后的讨论,都毫无例外的聚焦在一个词——“自我”。

这是中国历史上自我意识和感知最为强烈的一群年轻人。

只有这群人,才会全面拒绝各种集体标签和比较,干净地用一句“我就是我”来开启和结束对话。

而外界关于90后这样全新自我的看法,也判若云泥。

脑残,不靠谱,自私,拜金,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性开放。

或是多元,行动力强,善良,有创造力,理性。

其实,这仍然像极了当年外界对80后的评价。

当年的80后“小皇帝”,对于主流社会,也是极为“自我”的另外一种人。

关于年轻人的讨论,往往始于成人社会的不安。

不同于成长于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的50,60和70后,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80后和90后,都是逐步脱离了集体意识形态,而以自我以轴心,成长于消费主义和互联网的新一代个体。

在过去五年的研究中,青年志团队组成以及研究对象,也随着时间自然过渡到80后和90后的混合。

我们始终认为,不管80还是90,都处于同样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个体的崛起。

尽管因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学术界所称的“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也就是个体的崛起,是所有现代社会共享的重要特征,也是共享的历史进程。

个体化,是指个人从传统集体式的社会关系和结构中脱离,实现个体自治,成为拥有完整个人权利,并自主决策自我负责的个体。

80后和90后,都是中国史无前例的个体崛起浪潮中的冲浪者。

我们分享同样的历史使命,去探索在快速变迁的中国社会里,一个现代个体有哪些可能性?

而这种可能性又将如何改变我们所处的社会?

青年志一直关注,不同年轻群体对个体化进程的不同理解和实践。

尤其在08年之后,中国进入“风险社会”,环境、经济和政治等问题频现,未来愈发不可预期。

在不确定的年代里,90后年轻人如何推动自己的个体塑造?

他们的向往和焦虑是什么?

正在如何行动?

这些回答又对80后有怎样的启发?

现有的研究,普遍以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感性主义,行动主义为主要切入点,概括了90后的自我。

这些结论有可取之处,但相对碎片化,缺乏系统的阐释。

当青年志开启本次研究时,我们试图呈现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90后自我和个体世界如何建构的故事。

我们期待,这个研究能让我们自己和更多年轻人,理解个体化进程中的苦痛,欢乐与希望,并推动一些反思。

本次研究告诉我们,在同样的年龄阶段,90后拥有比80后更为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自我实现的使命感。

他们如此深刻地感知了风险,以至于在没有进入社会之前,就已经全面转向以当下而不是未来为基础,围绕日常生活构建和守护个体小世界。

他们向往,能够以品质生活定义安全感,以兴趣界定自我的深度,以独而不孤界定个体归属,以善良微光影响社会。

这种来自90后年轻个体对自我日常生活世界建立和守护的全面诉求,标志着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进程到了新的阶段。

最大的争论,是如何看待这一转向。

有年轻人说,转向当下的选择,与其说是对自我价值的认可和坚持,还不如说是因为自我面对未来的选择无力,一种不对抗不远航的退守。

这是坦诚的反思。

90后个体世界真正的焦虑,正是来自当下和未来之间的挣扎和彷徨。

这种向内的个体,想要维护个体的利益,但容易以理性计算抑制青春冲动和荷尔蒙直觉,精巧妥协,脆弱而敏感,患上初老病。

这种向内的个体,想要保持个体的独立,但还难以一个人独自面对世界,自主承担思考和行动,建立价值观和行为清晰的个体疆界,反而加重了对家庭和同伴的依赖。

这种向内的个体,想要雕塑个体的独特,但容易沉溺于消费主义,陷入缺乏建设的自我消解,难以专注和实施创造。

我们能明白这一路上的怕。

中国社会的宏观情境,并没有给予个体化进程中必要的底层制度保障,代际经验传承,教育孵化和信仰支持。

风险社会中,个体高涨的自我意识,碰上了坚硬无比的现实。

但我们更相信90后对个体自由之爱。

正因为更早专注在个体小世界,更早行动和实践,我们见到了越来越多90后,不仅有享用当下的淡定,探索自我的志趣,还有筹划未来的勇气和理性。

每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探索和成长。

这必定是一个过程。

我们相信如同80后历经纠结,在步入三十前后又重新开启自我探索之旅的故事,再过几年,步入社会拥有更多实践经验和反思的90后,还会再出发,重新设定和拓展个体小世界的疆界,重新建立当下通往未来的道路。

对关注90后的品牌来说,青年志相信,当下个体化进程中,家庭、社会和教育系统支持的不足,使得品牌有机会超越消费主义,以更正面的影响力,去推动青年文化成长。

未来具有年轻人文化领导力的品牌,会是正在崛起的个体社会里,具有同理心的品牌,是那些能够掌握生活创新者,兴趣养成者,关系粘合者和社会改变者的四种能力,与年轻人互惠互利重建关系的品牌。

接下的长文中,我们首先介绍本次研究的对象与方法,接着深入阐释个体化进程的三大命题与中国社会情境,理解90后在个体化进程中的主要挑战。

接着,我们讲述在这样的挑战下,90后个体构建的关键性转变以及重要特点。

之后,我们会引入和分析90后个体构建的四个主要向往,相关焦虑和实践,以及对品牌和营销的启示。

最后结尾,我们做一些反思和展望。

2研究对象和方法谁是我们讲述的年轻人本次研究,我们关注的是,正在一二线城市学习和工作的90后。

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目前是大学生,还有一小部分,是刚开始工作的年轻人。

文中涉及到的90后与80后的比较描述,也是基于大学和刚工作的同样年龄阶段的比较。

这些90后,他们来自一到四线城市的中产家庭和工薪家庭。

中产家庭的父母,多在政府企事业单位,民营和外资企业等担任管理职务等,收入相对富足,消费力较强,生活体验丰富。

工薪家庭的父母,通常不担任管理职务,家庭收入稳定,生活小康。

同时,这些90后,不仅包括普通年轻人,也包括在工作和生活方面有更为大胆行动的前沿年轻人。

这些前沿年轻人,经常得到普通年轻人的认可和羡慕。

本次研究,我们没有涉足初中和高中阶段的90后群体,以及来自相对贫困和富裕上层家庭的90后。

(注:

依据城市经济发展整体状况和人均收入,城市可以划分为不同等级。

通常来说,一线城市包括北京、广州、上海和深圳。

二线城市是相对发达的省会城市,以及非省会城市中经济发展水平与之相当的城市。

三线城市包括欠发达的省会城市以及相对较发达的非省会城市。

四线城市包括其他所有地级市。

)我们的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是定性研究,而非以量化数据为基础的定量研究。

青年志所进行的定性研究,扎根于社会学和人类学,强调以社会变迁与文化建构的视野,展开研究的课题。

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我们综合性地使用了案头研究,人类学田野,网络空间人类学,深度访问等手段。

在实地调查之前,我们进行了案头研究。

我们阅读了大部分来自媒体,学界,以及其他市场营销和广告公司关于90后的研究成果,包括书和杂志。

我们也回顾了过去五年时间,青年志在数百个商业研究项目中,对80后和90后群体的研究积累。

在实地调查之前,我们还在网络空间进行了前期的人类学研究。

我们观察和分析了90后在网络上的社交,娱乐,信息获取等方面的热点内容和相关行为,包括流行文化和亚文化的不同内容。

我们也通过网络,随机选取了一些90后,通过他们的微博等社交媒体账号上产生的公开内容,对所呈现的个人日常生活,做了持续性的观察。

在近两个月的实地调查中,我们去到六个代表性的一二线城市。

它们包括一线城市北京,广州和上海,以及二线城市无锡,武汉和重庆,访问了二十五位年轻人。

在计划之外,我们还去天津访问了一位年轻人。

进入到田野调查,我们主要采用人类学的方法——回到我们访问的年轻人所熟悉的日常生活的最真实情境,和他们聊天,吃饭,玩儿,以同理心进行观察,交流和理解,收集一手的故事。

我们也访问了一些90后观察者,包括家长,大学老师,电影导演等青年文化创造者,年轻人媒体从业者,年轻人品牌营销人员等。

向往,焦虑与实践本文的叙事,会围绕个体化进程中的三个命题,展开描述90后在个体化建构中的向往,焦虑与实践。

向往,是指90后内心渴望,羡慕和认同的个体状态,但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在现在的实际生活已经实现的状态。

焦虑,是指90后感受到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和不安。

实践,是指90后为解决向往与焦虑所采取的行动和方法。

3宏观图景个体化进程中的三大命题与中国情境我们从个体化的理论视角,去理解90后的向往,焦虑和实践。

个体化进程中,现代社会的个体都要回答三大命题:

1)如何界定和保障个体权利,以获得基本的安全感;2)如何自主决策和自我负责,以处理和掌控复杂多变的日常生活;3)如何建立个人和社会的联系,以拓展个体的社会属性,获得归属感。

不同宏观因素组成的社会情境,会影响人们对这三大命题的回答。

90后所面临的社会情境,既包括很多一直未能改变的宏观因素,也包括一些新的宏观因素。

接下来,我们先具体描述90后所面临的这些宏观因素,理解形成他们的向往,焦虑和实践的社会情境;之后我们再深入描述他们的向往,焦虑和实践。

1.安全感的获得:

自由与风险在欧美现代社会的历史上,个体化进程的启动,首先伴随着对个体权利的界定和保障,给予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安全感。

这个过程,需要依据人们在不同社会时期的不同要求,建立和不断完善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社会保障等现代社会制度。

90后所面对的局面是,一方面,90后对个体价值观有了更深入的认可和实践,渴望个体的自由,但另一方面,对个体权利的保障并没有得到显著增加,而风险社会加重了个体生存的挑战,科技也使得他们更认识了风险和收益。

这改变了他们对当下社会基本安全感的定义。

底层制度的欠缺中国的个体化跟西方相比,是一个逆反过程。

首先是经济上的改革开放带来了个体选择和发展的空间,催生了个体化过程。

但整个过程中,相关体制性保障是欠缺和滞后的。

个体程中,相关体制性保障是欠缺和滞后的。

个体权利不是先设条件,年轻人向往的价值观不是权利不是先设条件,年轻人向往的价值观不是天赋和被有效保障的,反而是个体化过程的目天赋和被有效保障的,反而是个体化过程的目标,要等个人后天努力获得较高经济和社会地位后才能实现。

面对无制度保障的个体化,个体权利的保障和价值的实现,无可避免地依附于阶层、性别、家庭、教育背景等外部条件。

风险社会的来临2008年之后,就业竞争压力加大,生活成本上升,环境污染加剧,养老压力陡增,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上升空间减小,社会福利不健全等,不同领域的问题相继恶化。

对于个体来说,依靠自我的社会上升空间缩小,个人对外部条件的依赖加大。

所谓拼爹时代到来。

科技改变的风险感知科技尤其是社会化媒体的繁荣,在同样的年龄阶段,极大提高了90后年轻个体对周遭世界和自我关系的认知和想象能力,进而改变了年轻人对于风险的感知,对收益的预期。

对风险感知和收益预期的改变,也导致了青春被重新定义。

因为在个体成长过程中,个体接触社会,逐步寻找和确认自我的过程——所谓社会化,不再是一个有序的根据年龄阶段逐一展开,按部就班的过程。

整个社会直接糅杂在一起,充分拉平展示在90后面前。

这导致两个结果:

提前的成人期和延后的青春期。

提前的成人期,意味着更早地去学习和适应成年社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更多地看到了各种社会化的限制性条件。

延后的青春期,也意味着本应该结束探索稳定下来的年龄,很多人选择了延续个体探索期长度,寻找新的可能性。

2.自主决策的实践:

自知与探索个体化社会,也意味着每个人需要对自己的生活自主决策和自我负责。

个人有使命去自我发现,并探索和决定自己的人生意义。

这要求个体不断的自我学习和反思,不断的做出自主决定,由此应对快速社会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特别是职业,社会阶层,亲密关系等传统上的自我建构的参照体系,正在逐步丧失参照作用,提出了对个体自主能力的更高要求。

90后所面临的局面是,一方面,拥有更为强烈的自我发现的使命和愿望。

但相比来说,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却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善。

学校和家庭教育,仍然无法培养自主的能力;父辈也缺乏经验传承以应对变化的社会;同时用来支持日常决策,包括信仰在内的第三方知识系统,还在初步发展的阶段。

教育的失败通常个体自主的能力,需要通过教育系统来完成。

现在,互联网也提供了个体随时了解外部世界,进而学习和反思的机制。

而显而易见的是,中国以应试为核心的教育系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交给学生自我认知和探索的能力,自我学习和自主的能力,也不鼓励承担挫折和失败的价值观。

同时,也没有提供足够空间和机会,给个体去实践和探索。

独生子女的困境在家庭教育层面,父母也是塑造孩子自主性的重要影响因素。

虽然今天90后的父母,很大程度上用相对松散的方式养育子女,但作为独生子女,仍然很少承担真正意义上自我决定。

包括上学,专业选择,就业选择甚至婚姻等很多重要决定仍然主要由父母做出。

因为父母的强大,反倒给了孩子更少的承担挫折的机会。

缺乏自主决策的机会和实践,极大地影响了年轻人自主的能力。

经验传承的断层面对极速城市化提出的生活管理挑战,经济发展提出的职业选择挑战,自我发现提出的生活工作选择挑战,父辈并没有可以参考的经验。

文化和信仰的缺失任何面对日常生活的自主决策,都需要自我认知和判断的支持系统,来提供原则上的参考。

通常这来自宗教,文化习俗,或者星象学,心理学等第三方知识系统。

90后和其他代际一样,面临中国社会信仰缺失和文化传承断裂的窘境。

3.个体与社会的链接:

私化与隔绝个体社会也意味着必然的孤独。

如何重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获得归属感,成为重要的命题。

通常来说,这一过程,首先是个人与家庭,朋友等亲密关系的建立和维持。

其次,个人在学校和职场等组织获得归属。

再次,个人参与到居住社区,民间社群,兴趣组织,行业组织等市民社会。

最后,个人行使公民权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责任和义务,对社会产生影响。

90后所面临的局面是,一方面拥有更为强烈的自我,人群愈发多元,愈发难以相互认同,也就意味着更为强烈的孤独感;另一方面90后普遍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个体原子化与人际关系冷漠;社会权力结构下的代际冲突;仍然欠缺发展的容纳个体的社会组织和机制;以及没有显著提高的社交能力。

城市化进程中的原子化90后成长于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迁徙与流动,伴随着传统社会关系纽带的丧失,个人私生活优先这一原则逐渐普遍化,人们之间关系冷漠,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原子化个体。

这是愈发呈现“私性化”特质的社会。

很多90后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频繁迁徙,以及家庭关系的损坏,很早就感知人际关系冷暖。

社会结构中的代际冲突中国的主流社会权力结构中的掌权人群,仍然是以50,60和70人群为主。

这往往带来直接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冲突。

50,60和70人群普遍是在极不稳定的经济与政治环境,以及高压的集体意识形态下长大,有极为强烈的不安全感。

为了强化自我存在感,往往对个体缺乏尊重,沟通方式粗暴。

在代际所代表的不对等的权力结构冲突中,仍然缺乏能够包容个体的空间,对等的沟通方法和行为方式。

如今这一冲突,已经集中表现在职场。

市民社会的孱弱与此同时,因为政治管制原因,各种社会组织,兴趣组织,社区组织等,仍多停留在线上,缺少线下空间,线下亲密关系的加强,以及社会空间的开拓。

社交技巧的缺乏中国的教育系统,以及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使得个体在缺乏社交氛围的环境中成长。

这些个体一方面自我评价甚高,一方面缺乏和社会交往的技巧。

4个体化进程中的90后大时代里的小世界我们了解了个体化进程的三大命题和中国情境。

相比80后,90后的回答开始呈现关键的转变:

他们普遍选择,不是以对未来的想象,而是以自己当下所拥有的为基础,来建构自我,希望能够“活在当下,不惧未来”,既要今天,更要明天。

这不是80后所习惯的,热血沸腾朝向未来的许诺和埋头苦干的奋斗。

既然转向关注当下,也就要求对自我和日常生活,有深入理解和丰富实践。

90后向往,在每一天,自己都能去探索,发现和践行自己认定的生活意义,享受日常生活;并以每一天实在的体验,认知和理性判断为基础,去规划并实践未来的可能性,而不用恐惧和担心。

对90后来说,真正纠结的是,过好今天不惧明天,并不容易做到。

现有的道路是狭窄的,竞争激励的。

很多90后的困境是,无法专注在当下,按照自我的认知享用生活,发展自己。

虽然心里记挂着未来的可能,又只看到现有的主流路径,无法有足够的信心赢得竞争,或者开拓自己的路径。

这种在当下和未来之间的挣扎和彷徨,是很多90后的核心焦虑。

有年轻人说,“真青年是不会慌的”,而“青春应该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1)个体小世界的核心:

当下与未来的转换我们可以从两个动漫作品入手,进一步理解80后和90后,在建构自我路径上的差异。

1.80后的隐喻:

海贼王与远方的宝藏路飞:

“总有一天我会找到不输给这些人的伙伴,并找到世界第一的大财宝,我要成为海贼王!

”索隆:

“我要成为世界第一的剑客!

让我的名字响彻天堂!

让在那里的古伊娜也能听到!

”海贼王的剧情总是能让人热血沸腾,每次看到路飞和他的伙伴在为理想为友谊而拼搏时我的心里就有莫名的激动,看着他们打败一个个强敌,你就会幻想着有一天路飞成为海贼王时那是一种怎样的画面啊!

——《海贼王》网友评论80后的个体成长过程中,个人所拥有的,无论是家庭物质条件,城市生活水准,还是兴趣爱好培养等,都是相对有限的。

而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乐观,个体的梦想,寄托于国家发展的光明未来。

未来,代表着确定的前景,尤其是有车有房的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实现。

当下和未来之间,存在个人奋斗即可达到的清晰道路。

朝向未来的情绪是充满希望的、期待未知的。

因此80后的个体成长,是以未来为目标构建自我,形成当下的选择。

与未来相比,当下的角色是工具性的,当下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未来的准备。

回顾80后的故事,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向外的争取,发现可能性,争取社会空间和资源,梦想自己能够过上更富足更有品质的生活,受到尊重和认可。

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在职业的路途上一路奋斗,是常见的故事。

换句话说,80后的个体成长故事,更类似他们喜欢的动漫海贼王的故事。

海贼王,是这个人群最关键性的隐喻。

海贼王,意味着相信远方和宝藏,这是集体认可的同一个梦想。

信远方和宝藏,这是集体认可的同一个梦想。

由此,航行可以不知道天气,不知道航路,只有一股勇气和信念,只有相信未来和彼岸,不断地奋斗和争取。

当下对他们来说,更多意味着对未来的准备,无论是自我的经验,还是朋着伙伴。

2.90后的隐喻:

银魂与当下的快乐一个强的可怕的男人。

却没有与之相称的野心。

于是,当洞爷湖用诱惑的语气问他:

“想要更强大吗?

想要更强大吗!

”时,我们只听到银的嘟囔:

“啊。

不用了。

”,我们只看到他又翻身睡起了回笼觉……因为,他觉得足够了。

他的现在,要保护的东西安好。

于是他觉得足够了。

这就足够了。

但就是这样“毫无上进心”的银,我们才爱啊。

——《银魂》网友评论“天空?

国家?

给你也无所谓。

我光要保护眼前的东西已经够忙的了,而且还保护不了。

”他还记得当年的目标与理想,记得往昔的热烈誓言,只是已经长大,渐渐懂得不能单靠“否定”与“拒绝”去改变自己之外的整个世界,更学会了珍视眼前的、身边的那份吵吵闹闹的祥和安宁。

——《银魂》网友评论90后不同,他们面对更大的风险,同时也更明确地了解风险。

他们进入大学和就业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已经进入了新阶段,面临无法预期的变化。

未来极为不确定,也没有办法依靠过往的常识来判定。

而90后的成长中,他们享用了更好的家庭物质条件,新鲜多样的都市化生活方式,更为宽松和平等的家庭关系等。

对他们来说,很多人已经拥有过舒适的家园。

因此,对于90后来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宽阔的海洋,神奇的彼岸大陆和远方宝藏若隐若现,航路风险重重,四处都是风暴。

每个人都飘在海上,而现在所处的家园,所拥有的当下,变得极为重要。

因此,90后的个体建构,不是远航,不是离开,而是守护和建设家园。

这意味着回到当下,认真规划和实践,去充分寻找,开拓,丰富和放大当下的可能性,由此拥有美好的未来。

对90后来说,未来,就在当下自己的家园,而不是在无法确定的,模糊的远方和未来。

守护和建设家园,意味着在充满风险的大社会中,好好经营、牢牢守住属于自己的小世界,有效的拓展生活的疆界和日常生活的意义,尝试成为不确定年代里不普通的普通人,享用当下每一天的快乐。

与海贼王相对应的,90后个体成长的隐喻,是他们最喜欢的动漫《银魂》。

银魂最打动是他们最喜欢的动漫《银魂》。

银魂最打动90后的是“守护”。

主人公银时作为一名武士,生活在武士地位底下,名分被剥夺的乱世,但是并没有拯救世界,打败谁,变得更强大等宏宏伟的抱负,而满足于日常的生活,认真地守护自己想要守护的人和事。

和银时一样,那些遥远而宏大属于未来的理想不再是90后的梦想,他们更注重眼前真实的生活,更注重活在此时此刻,他们的梦想是守护和经营好自己的小世界。

2)个体小世界的构建:

快乐,理性,体验与消费除了转向当下这一路径差异,90除了转向当下这一路径差异,90后在建构个体小世界,实践自己的向往过程中,形成了快乐,理性,体验和消费四个关键性的行动原则。

而在这同样的四个原则之下,我们能见到对个体小世界来说,截然不同的影响。

1.注重过程快乐快乐是第一的。

这是活在当下的重要原则。

即使是自我选择和认定的,实践的过程也要快乐,尽量轻松有趣,积极正面,不要悲情苦楚。

注重快乐,能更好地享用生活,有乐观的生活态度,但也可能导致避重就轻,无法承担挫折,不能坚持,过早放弃。

2.理性计算风险收益消费主义与市场经济,教会了90后成本和收益的理性计算能力。

专注在当下,建设和维护个体小世界,也就需要对风险进行把控,划清楚行动边界。

在个体现有的经验和视野里,过多理性计算成本和收益,可能让90后丧失想象力。

但理性计算也教给不少90后把控风险,规划行动,以可持续的商业逻辑去创造个人和社会价值的本领。

3.强调自身感知和体验因为快速变化宏观环境下的经验失效和信任缺失,90后在很多的选择和决定中,都强调通过自身的体验,形成自己的思考和决定。

这让90后有强烈的质疑精神。

体验也意味着情绪的充分感知,表达和释放,舒缓理性思考和判断的压力。

但这也可能导致情绪化,以个体单一体验取代系统建设性思考,缺乏开放性。

4.以消费满足需求个体的向往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