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易错题记忆册.docx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易错题记忆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易错题记忆册.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易错题记忆册
第三部分劳动力市场
1.【单选题】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不包括(D)
A.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
B.行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
C.劳动力市场交易条件的复杂性
D.劳动力市场出售者地位的有利性
解析:
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包括:
1.劳动力市场的特殊性;2.劳动力市场的多样性;3.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4.劳动力市场交易对象的难以衡量性;5.劳动力市场交易的延续性;6.劳动力市场交易条件的复杂性;7.劳动力市场出售者地位的不利性。
2.【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年龄外人口的是(C)
A.未成年就业人口
B.老年就业人口
C.家庭妇女
D.老人和孩子
解析:
劳动年龄外人口包括三类:
1.未成年就业人口;2.老年就业人口;劳动年龄外其他人口,指处于劳动年龄之外且未就业的其他人口,主要指老人和孩子。
C选项属于劳动年龄内人口。
3.【单选题】下列关于经济中的劳动力供给总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A.劳动力供给数量方面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人口总量、劳动参与率及劳动者月平均工作时间三个因素
B.劳动力供给质量方面的因素可以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加以解释
C.劳动力参与率为实际劳动人口与潜在劳动力人口之比
D.16岁以上的总人口为潜在的劳动力人口
解析:
劳动力供给数量方面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人口总量、劳动参与率及劳动者的平均周工作时间三个因素。
因此,选项A错误。
4.【单选题】某地区2019年共有人口500万人,其中16岁以下人口为50万人,就业人口为390万人,失业人口为10万人,则该地区2019年的劳动参与率为(A)
A.88.9%
B.77%
C.86.7%
D.80%
解析:
劳动力参与率主要指16岁以上的人口中,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所占的百分比,本题中16岁以上人口为450万,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之和为400万,劳动力参与率=400/450*100%≈88.9%
5.【单选题】下列关于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描述,正确的是(C)
A.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B.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直线
C.斜率为负
D.垂直于横轴的一条直线
解析:
由于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共同作用,在横坐标为劳动力供给小时数,纵坐标为工资率的坐标体系中,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斜率为负。
6.【单选题】比较常见的行业市场劳动力供给状况的劳动力供给曲线是(B)
A.向后弯曲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B.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C.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D.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解析:
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包括三种类型:
1.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2.垂直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3.水平形状的劳动力供给曲线。
向上倾斜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即市场劳动力供给给随工资率同向变动,是常见的情况。
7.【多选题】劳动年龄内的人口包括(ABD)。
A.劳动适龄人口
B.失业人口
C.老年就业人口
D.就学人口
E.未成年就业人口
解析:
劳动年龄内的人口包括六类人:
1.劳动适龄就业人口;2.失业人口;3.就学人口或在校人口;4.家务劳动人口;5.现役军人;6.劳动年龄内其他人口。
劳动年龄外人口包括三类:
1.未成年就业人口;2.老年就业人口;3.劳动年龄外人口。
8.【多选题】个人劳动力供给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AC)
A.工资率
B.教育差异
C.工资水平
D.物价水平
E.地理位置
解析:
个人劳动力供给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工资率或工资水平。
9.【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对个人劳动力供给数量产生很大影响的因素有(ABC)。
A.工资率
B.非劳动收入
C.个人偏好
D.物价水平
E.地理位置
解析:
个人劳动力供给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工资率或工资水平。
非劳动力收入和个人偏好也会对个人劳动力供给产生很大影响。
10.【多选题】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ABD)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税收政策
D.人力政策
E.环保政策
解析:
政府促进就业的宏观经济政策包括: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人力政策和产业政策。
11.【多选题】政府的最低工资立法对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有可能会产生的影响包括(CD)
A.替代效应
B.规模效应
C.压缩效应
D.扩大效应
E.收入效应
解析:
政府的最低工资立法对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有可能会产生压缩效应和扩大效应。
12.【单选题】(C)将会同时产生职业歧视和工资歧视
A.个人歧视
B.统计性歧视
C.非竞争性歧视
D.雇主歧视
解析:
非竞争性歧视是指劳动力市场处于非竞争状态下的歧视。
具有垄断力量的企业,不仅有能力制造出职业隔离的局面,而且可以控制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水平,会同时产生职业歧视和工资歧视。
13.【多选题】(AE)的确定是工资研究领域的两大难题之一。
A.工资水平
B.工资确定
C.工资结构
D.工资支付
E.工资差别
解析:
工资差别和工资水平的确定是工资研究领域的两大难题之一。
14.【多选题】在工资谈判过程中,工资水平存在上限和下限,共同决定实际工资水平的上限和下限的因素包括(ABE)
A.雇主对劳动力需要的迫切程度
B.谈判双方力量的对比
C.企业经济实力、竞争能力
D.劳动力费用增长使企业承担的风险
E.劳动者需要通过就业挣取工资满足生活需要的迫切程度
解析:
实际工资水平上限和下限受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求关系共同影响。
其中雇主对劳动力需要的迫切程度、谈判双方力量的对比、劳动力费用增长使企业承担的风险、动者需要通过就业挣取工资满足生活需要的迫切程度将共同决定实际工资水平上限和下限。
15.【单选题】长期失业率指的是失业时间达到或超过(B)以上的失业人口在劳动力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解析:
长期失业率指的是失业时间达到或超过1年以上的失业人口在劳动力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16.【单选题】决定结构性失业严重程度的因素不包括(D)。
A.对劳动者需求转变的快慢
B.劳动力供给能否适应需要的变化
C.地理状况的差异
D.获取信息的能力
解析:
结构性失业严重程度因素包括:
1.对劳动力需求转变的快慢;2.劳动力供给能否适应需求的变化;3.技术替代的灵活性大小;4.人们学会另一种技能或职业的速度快慢;5.地理状况的差异。
17.【单选题】产生周期性失业的基本原因(B)
A.失业
B.总量需求不足
C.总量供给不足
D.产品或劳务的时效性
解析:
产生周期性失业的基本原因是由于总量需求不足。
18.【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缓和结构性失业措施的是(B)
A.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使求职人员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
B.求职者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
C.由政府提供资金,向愿意从劳动力过剩地区迁到劳动力短缺地区的失业工人提供安置费
D.定制各种培训计划,使工人的知识更新与技术发展同步进行,以适应新职业的需要。
解析:
经济学家一般主张采取以下措施缓和结构性失业:
1.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使求职人员及时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情况;2.由政府提供资金,向愿意从劳动力过剩地区迁到劳动力短缺地区的失业工人提供安置费;3.定制各种培训计划,使工人的知识更新与技术发展同步进行,以适应新职业的需要;4.提供更好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供求预测。
19.【单选题】按照经济学家的观点,不计入“自然失业率”的是(A)
A.周期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解析:
摩擦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季节性失业均属于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上一种不可避免的较低水平的失业,即正常性失业。
这也就是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说的“自然性失业率”,即劳动力市场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
20.【单选题】自然失业率在(C),它的存在并不影响充分就业的实现。
A.1%以内
B.1%-3%
C.4%-6%
D.4%以下
解析:
参摩擦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以及季节性失业均属于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上一种不可避免的较低水平的失业,即自然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为4%-6%,它的存在并不影响充分就业的表现。
21.【多选题】在1%人口抽样调查中,界定失业人口的相关条件及标准为(ABCD)。
A.具有劳动能力、16岁以上是必要条件
B.在调查期内未从事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也没有处于就业定义中的暂时未工作状态
C.在某一特定时期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
D.当前如果有工作机会,可以在一个特定期间内应聘就业或从事自营营业
E.失业的具体标准是在调查周期内,工作时间未达到10个小时
解析:
在1%人口抽样调查中,界定失业人口的相关条件及标准为:
1.具有劳动能力、16岁以上是必要条件;2.在调查期内未从事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也没有处于就业定义中的暂时未工作状态;3.在某一特定时期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4.当前如果有工作机会,可以在一个特定期间内应聘就业或从事自营营业;5.失业的具体标准是在调查周期内,工作时间未达到1个小时。
所以E选项错误。
22.【多选题】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包括(ABD)
A.直接成本
B.机会成本
C.生理成本
D.心理成本
E.无形成本
解析:
接受高等教育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心理成本,同时会带来经济收益和心理收益。
23.【单选题】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高等教育投资数量的条件是(D)
A.总成本等于总收益
B.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解析:
由于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所以能够达到效用最大化的高等教育投资数量都是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个点上获得的。
24.【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争议处理原则的是(B)
A.合法的原则
B.平等的原则
C.公正的原则
D.着重调解的原则
解析:
《劳动争议仲裁法》规定,解决劳动争议,应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25.【单选题】对教育投资的回报率进行估计时,把工资性报酬中不应当计入的部分也当成了教育作出的贡献,属于(B)
A.地区偏差
B.高估偏差
C.选择性偏差
D.歧视偏差
解析:
对于高等教育的私人收益情况进行估算,存在高估偏差、低估偏差和选择性偏差三个方面的争论。
题干描述的是高估偏差的内容。
26.【单选题】企业把大学文凭作为筛选工具是一种简单而且预测率也比较高的方法,其支持理论为(B)
A.高等教育的效率工资理论
B.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理论
C.高等教育的劳动力需求理论
D.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供给理论
解析:
高等教育的信号模型理论将高等教育看成是一种信号,认为持有大学文凭确实比持有高中文凭的生产率要高。
27.【单选题】从理论上来说,如果员工所接受的在职培训为纯粹的特殊培训,则这种培训的成本和收益的处理方式应当是(D)
A.员工个人承担培训成本,同时享受其收益
B.员工个人承担培训成本,企业享受其收益
C.企业承担全部培训成本,同时享受全部培训收益
D.企业和员工共同承担培训成本,同时分享培训收益
解析:
特殊培训期间,受训者因接受培训会导致其生产率比不接受培训时要低,这时企业会向员工支付一种位于市场工资率和低生产率工资率之间的工资率。
这实际上意味着企业和员工共同分摊了特殊培训成本。
在特殊培训完成后,企业既不会按照员工没有接受特殊培训前的生产率向他们支付较低的工资,也不会完全按照员工接受过培训之后所能够达到的高生产率来支付较高的工资,而是会向员工支付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工资率。
这样,双方都可以获利。
28.【多选题】属于在职培训成本中直接成本的是(ABDE)
A.教师的讲课费
B.培训场地的租金
C.受训者因脱产参加培训而产生的损失
D.受训者的工资
E.培训设备的费用
解析:
在职培训的成本包括在职培训所需的直接成本开支、受训者参加培训的机会成本、利用机器或有经验的职工从事培训活动的机会成本。
其中选项C为机会成本。
29.【单选题】企业规模()则员工的流动率(A)
A.越大,越低
B.越小,越低
C.越大,越高
D.无直接联系
解析:
从工资水平上看,大企业通常会支付相对较高水平的工资,高工资往往与低流动率联系在一起。
而且大公司工作岗位类型多样化,从而为员工不断晋级提供了较大空间。
30.【多选题】一个有经验的员工离职,企业不得不用一个缺乏经验的员工填补空缺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CE)
A.员工要放弃自己已经培养起来的较为亲密的同事关系
B.企业必须重新培训新的员工
C.会造成企业特殊培训费用丧失
D.员工不必接受培训,不必适应新工作的要求氛围
E.企业需要承担新员工生产效率低的损失
解析:
劳动力流动应该有个合理的限度。
员工离职,从事新工作,需要接受必要的培训,要适应新的特殊要求和特殊工作氛围。
31.【多选题】不属于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劳动因素有(BE)
A.劳动者的年龄
B.劳动者所在企业的地理位置
C.劳动者的任职年限
D.劳动者的性别
E.劳动者所在企业的文化
解析:
地理位置和企业文化属于影响劳动力的企业因素。
31.【单选题】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高中毕业生上大学的愿望越强,能够支持这一理论的社会现象是(A)
A.上大学的基本都是年轻人
B.女性上大学的积极性比男性高
C.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性报酬较大时,愿意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比例上升
D.经济危机时期愿意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比例有所上升
解析: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这有助于理解为什么上大学基本都是年轻人,
33.【单选题】导致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上升的原因是(A)
A.高中毕业生的市场工资水平上涨
B.大学学费上涨
C.上大学的人数增加
D.大学毕业生的市场工资水平上涨
解析:
机会成本是指某人因上大学而不得不放弃的收入,它在数量上等于此人高中毕业后不上大学而是去劳动力市场谋求就业后所可能赚得的收入。
所以高中毕业生的市场工资水平上涨将导致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上升。
34.【单选题】进行教育或培训选择时,通常通过对(B)比较来判断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值得。
A.未来的预期收益与现期成本
B.未来收益的现值与现期成本
C.未来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成本
D.未来收益的现值与预期成本
解析:
只要将未来收益的现值与现期成本进行比较,我们便可以知道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否值得。
35.【单选题】高估偏差也被称为(B)
A.经济偏差
B.能力偏差
C.信号偏差
D.投资偏差
解析:
高估偏差也被称为能力偏差。
36.【单选题】下列(A)情况下,高中毕业生更愿意上大学。
A.经济衰退期
B.高贴现率期
C.老年时期
D.经济增长期
解析:
经济衰退期中,高中毕业生不仅找到工作的可能性更小,而且即使找到工作之后所能够赚得的收入更低,这样就会使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下降,从而有更大比例的高中毕业生愿意上大学。
37.【多选题】农业劳动力流动说法正确的是(ABD)
A.离土又离乡的流动是永久性的
B.离土不离乡的流动是暂时性的
C.A和B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并存,最终是B会取代A
D.农业对劳动力的排斥和工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导致了两个产业劳动力报酬上的较大差别
E.农业劳动力贫瘠才会产生流动
解析:
1.农业对劳动力的排斥和工业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导致了两个产业劳动力报酬上的较大差别(即这是排斥力和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2.离土又离乡的流动是永久性的,离土不离乡的流动是暂时性的;3.两种方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并存,最终前一种方式会取代后一种方式。
38.【单选题】由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用人的需求疲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失业状态,此种失业属于(D)
A.摩擦性失业
B.季节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解析:
周期性失业又称为需求不足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萧条时期。
39.【多选题】解决摩擦性失业的对策包括(AE)。
A.注意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
B.由政府提供资金,向愿意从劳动力过剩地区迁到劳动力短缺地区失业工人提供安置费
C.规定一个合理的失业补助期限
D.提供更好的职业指导和职业供求预测
E.加快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速度和加大其扩散的范围,疏通信息渠道
解析:
解决摩擦性失业的对策包括:
1.注意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情报工作;2.加快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传递速度和加大其扩散的范围,疏通信息渠道。
40.【单选题】文体影视明星们的收入要远远高于普通劳动者,两者之间的差别属于(D)工资差别。
A.非自然竞争性
B.自然竞争性
C.非自然垄断性
D.自然垄断性
解析:
自然垄断性造成的工资差别:
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力非常稀缺或较为稀缺,但由于这种劳动力在质量上的自然特征或其质量要求,使得对这种劳动力的补充很难实现或很难马上实现,即其他职业中的劳动者或新增劳动者很难通过短期学习和训练迅速转移到这种职业的劳动岗位上来,从而使从事这一职业的劳动者保持了垄断地位,获得了垄断性工资收入。
41.【多选题】个人歧视包括为(ABD)
A.雇主歧视
B.客户歧视
C.统计性歧视
D.员工歧视
E.非竞争性歧视
解析:
硬性记忆内容。
42.【单选题】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体现了(A)特点。
A.劳动力供给的经济周期
B.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
C.劳动力需求的经济周期
D.劳动力需求的生命周期
解析:
经济周期中的劳动力供给包括:
附加的劳动者效应、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两种效应共同作用。
43.【单选题】如果某城市清洁工的小时工资率为15元,清洁工的劳动力总供给时间为1000小时,当小时工资率提高到20元之后,该市清洁工的劳动力攻击时间上升到1500小时,则该市的劳动力供给弹性为(C)
A.0.33
B.0.5
C.1.5
D.1
解析:
Es=[(S1-S0)/S0]/(W1-W0)/W0]=[(1500-1000)÷1000]÷[(20-15)/15]=1.5
44.【单选题】根据劳动力市场情况判断,如果煤矿工人工资率上涨3%,则其劳动力需求会下降4%,那么,煤矿工人都是劳动力需求曲线是(C)
A.缺乏弹性的
B.单位弹性的
C.富有弹性的
D.无弹性的
解析:
M=4%/3%≈1.33>1,所以是富有弹性的。
45.【单选题】假定某个地区的男性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1%,导致该地区企业对于女性劳动力需求上升2%,则这两种劳动力之间存在的关系是(B)
A.替代关系
B.总替代关系
C.互补关系
D.总互补关系
解析:
一种劳动力的工资率提高会促使另一种劳动力的就业量增加,说明两者之间是一种总替代关系。
46.【多选题】造成优等和次等劳动力市场之间出现相对隔离的主要原因是(BCD)
A.非竞争因素
B.贫穷
C.歧视
D.技能缺乏
E.信息不对称
解析:
造成优等和次等劳动力市场之间出现相对隔离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贫穷、歧视、缺乏技能等。
47.【单选题】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力这种生产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是(C)
A.政府
B.企业
C.劳动力市场
D.政府和劳动力市场
解析:
劳动力市场是进行劳动力交易的一种要素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对劳动力这种最为重要的生产型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根本手段。
它通过为劳动力供求双方提供一个接触、谈判和交易的机制,以一定的工资率将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有效地分配到不同的行业、职业、地区和企业之中的。
48.【多选题】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有(ACDE)
A.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B.劳动工时变动百分比
C.要素替代的难易度
D.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
E.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
解析:
影响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因素有4个:
最终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要素替代的难易度、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产品总成本中劳动力成本所占的比重。
49.【多选题】以下对劳动力需求数量的影响表述正确的是(ABCD)
A.产品需求下降的规模效应使劳动力需求减少
B.产品需求变化只会对劳动力需求数量产生规模效应
C.资本价格变化的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是反方向的
D.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
E.资本价格上升的规模效应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解析:
1.工资率变动的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方向是相同的。
2.产品需求变化只会对劳动力需求数量产生规模效应(或产出效应)。
产品需求下降(或增加)的规模效应使劳动力需求减少(或增加)。
3.资本价格变化的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是反方向的。
4.资本价格上升的规模效应使劳动力需求减少。
反之。
5.资本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使劳动力需求增加。
反之。
50.【单选题】若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B)
A.新的均衡点向左移
B.均衡工资率提高,均衡就业量下降
C.均衡就业率降低,均衡就业量提高
D.均衡工资率和均衡就业量不变
解析:
劳动力供给曲线向左移动,意味着劳动力供给减少,而此时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则必然会导致均衡工资率增加和均衡就业量下降。
51.【多选题】在经济衰退时期,与附加劳动者效应相比,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比较强,并且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可能的原因包括(ABCD)
A.附加劳动者效应只会影响失业者尤其是唯一的一位获得工资性报酬的人失去了工作的极少数家庭
B.灰心丧气的劳动者效应会影响所有实际或潜在劳动者的家庭
C.在衰退来临之前就在从事劳动力市场工作的女性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很大,所以在他们身上出现附加的劳动者效应的机会越来越少
D.随着失业福利计划的实施,附加的劳动者效应可能会受到进一步削弱
E.随着家庭收入的减少,他们相应地也就愿意从事更长时间的有酬工作
解析:
硬性记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