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后随堂检测55.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3138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后随堂检测5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后随堂检测5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后随堂检测5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后随堂检测5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后随堂检测5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后随堂检测55.docx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后随堂检测5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后随堂检测5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后随堂检测55.docx

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课后随堂检测55

课时作业44 启蒙运动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6·大连模拟)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

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  )

A.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B.反对宗教神学体系

C.倡导现世生活幸福

D.宣扬人的地位和价值

【解析】 启蒙运动提倡用理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把反封建和反封建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更加推崇资产阶级的思想自由和权利平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A正确。

B是宗教改革;C是文艺复兴;D是三者的共同点。

故答案选A。

【答案】 A

2.(2016·烟台测试)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平等”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

A.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商品经济和自由竞争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了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地位业已动摇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阶段特征、历史现象本质的认识能力。

“自由”、“平等”思想反映了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要求。

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商品经济的特点就是交易自由、人人平等。

这与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束缚劳动力相反。

因此,资产阶级从其经济利益出发提出“自由、平等”思想。

所以答案选B。

【答案】 B

3.(2016·保定测评)恩格斯认为某一运动使“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

以下关于该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起源

B.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的时代特征

C.动摇了对罗马教廷的迷信

D.描绘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宗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由此可以看出这一运动以理性为旗帜,构建理性王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启蒙运动。

故选D。

A项说的是古希腊哲学;B项说的是殖民扩张;C项说的是宗教改革。

【答案】 D

4.(2016·深圳联考)亚里士多德曾将城邦的政治机构划分为三部分:

“其一为有关城邦一般公务的议事机能;其二为行政机能部分……其三为审判机能。

”在这方面与他最相似的启蒙思想家是(  )

A.洛克B.孟德斯鸠

C.伏尔泰D.卢梭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阐述的是分权思想,而且将权力一分为三,这与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的三权分立学说相似。

A是三权两分,C、D与分权学说无关,故本题答案选B项。

【答案】 B

5.(2016·武汉统测)孟德斯鸠曾说: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

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

A.社会契约论

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

【解析】 本题材料“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反映了孟德斯鸠的法治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B。

A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排除。

【答案】 B

6.(2016·青岛模拟)历史上西方的许多思想家为人类丰富的人文精神宝库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贡献。

在以下的启蒙思想家的观点中,由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的是(  )

A.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B.地主是贪婪的野兽,永不知足的醉汉,他们留给农民的只是无法抢走的空气

C.社会秩序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神圣权利,这项权利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D.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解析】 A项是苏格拉底的观点;B项是18世纪末期俄国著名文学家拉吉舍夫是在他的《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提出的;C项是体现的卢梭的社会契约论;D项是孟德斯鸠的观点。

故选C。

【答案】 C

7.(2016·沈阳测试)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后果。

这说明启蒙思想家们(  )

A.认为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B.强调要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

C.社会进程影响了理性的产生

D.思想家使人们生活更有意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启蒙运动。

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启蒙思想家们着重强调“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即人们要用理性把握生活的真谛,思考社会问题。

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

【答案】 B

8.(2016·银川测试)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

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

【解析】 孟德斯鸠的这段话,分别指出了共和政体、君主政体和专制政体的弊端,因此,他个人都不赞成这三类政体,而是主张把这三类政体结合在一起,即实行君主立宪制,才能确保人民权利的有效行使和民主政体的确立,故选C。

AB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 C

9.(2016·长沙联考)启蒙思想家康德说:

“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

”这一言论说明(  )

A.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B.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C.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专制统治

D.启蒙思想是社会变革的主要条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启蒙运动……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启蒙了的人们……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的”反映了启蒙思想与政治变革的关系,即思想的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B符合题意。

A不能全面概括材料;CD与题意不合。

【答案】 B

10.(2016·衡水模拟)下列关于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B.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

C.启蒙运动强调“理性”是对文艺复兴“人性”论的继承和发展

D.都为资产阶级推翻封建专制统治提供了思想武器

【解析】 本题设问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D项只符合启蒙运动,当选。

【答案】 D

11.(2016·郑州段考)有学者指出:

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

这里的“大兴土木”主要是指(  )

A.摧毁蒙昧和专制,提倡以人为本

B.推进城市化,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挑战权威,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提倡理性,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解析】 本题材料,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反映了启蒙运动在文艺复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对未来社会作出建设性的构想,结合知识,应该选D。

ABC都不符合材料,排除。

【答案】 D

12.(2016·武汉模拟)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这反映了两大运动(  )

A.都为未来社会设计了美好的蓝图

B.都把矛头指向专制统治和旧思想

C.都以救亡图存作为最高奋斗目标

D.都缺乏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

【解析】 本题材料“启蒙运动时期,伏尔泰提出了“砸烂一切无耻”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期间,有人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反映了两大运动都有反封建的要求,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因此选B。

A只符合启蒙运动,C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

13.(2016·成都调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世纪时人们都相信,存在着一千年的精神黑暗。

相继而来的将不会是新生,而是真理的重新恢复。

——拉伯雷《巨人传》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曾说过,“要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

材料三 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四 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

……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

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

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千年的精神黑暗”是指什么?

材料二中“现实的黑暗”又是指什么?

什么是“理性的阳光?

(2)以材料三中提出的“原则”为基础,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

其历史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的是何种政体?

(4)材料三和材料四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材料、提炼信息、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

(1)问考查对材料中词句的理解,回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并与教材相关知识建立联系;第

(2)问考查学生对孟德斯鸠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等基础知识的识记,难度不大;第(3)问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卢梭主张建立的政体是要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人民主权”,属于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第(4)问应从启蒙运动反对君主专制、对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大胆设想等内容认识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答案】 

(1)宗教神学体系。

封建特权和宗教特权。

启蒙思想或自由、平等、民主。

(2)三权分立学说。

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3)民主共和制。

(4)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高度。

14.(2016·北京测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任何人想要从几乎已经成为天性的那种不成熟状态中自己走出来,就很困难了。

他不仅已经喜欢这种不成熟,而且暂时真的不能运用他自己的理想。

规则和公式,这些对其天赋进行合理的机械工具,就是一种持久不变的不成熟的脚镣。

无论是谁抛开这些脚镣。

他也不过就是在最狭小的沟渠上做了一次不确定的跳跃,因为他不习惯于这种自由的运动。

——康德《什么是启蒙运动》

材料二 启蒙使人认识到:

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

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

如果对自由的限制必需来自每一个理性的规则,因此也来自国家的法律,那么那些限制必然也为公共福利和个人福利所求,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三 只要人们认为他们的政府的安排是不公正的或不适当的,他们就不得安宁,直到他们给予一个新的形态。

有人责备作家们引起革命,不过,这个责备是可敬的。

当然,我们不希望他们在行动的时候没有责任感或没有良知,不希望他们歪曲真理,胆怯的和卑贱的为真理服务。

每个这样的抵御都是对理性的凌辱,都是对人类的蔑视。

——伏尔泰《哲学通信》

(1)材料一说明启蒙运动面临着什么样的社会背景?

(2)材料二体现了启蒙运动哪些主张?

(3)材料三反映了启蒙运动中的作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 

(1)本题设问启蒙运动面临的社会背景,如果仅从所学知识作答,显然不符合材料信息,学生要注意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暂时抛掉教材知识,材料“任何人想要从几乎已经成为天性的那种不成熟状态中自己走出来,就很困难了。

他不仅已经喜欢这种不成熟,而且暂时真的不能运用他自己理想。

规则和公式,这些对其天赋进行合理的机械工具,就是一种持久不变的不成熟的脚镣”反映了当时欧洲统治者长期强加于民众的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企图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思反抗。

(2)本题材料“没有公民法律,人就没办法保障其生活,也没有办法享受其生活”反映了法律是人们自由权利和生活的保障;材料“如果还没有引入社会契约以及随着而引入的君臣关系,那么人就不会拥有这一切”反映了按照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确立君臣关系;材料“这样,每一个理性的人必须愿意忍受那些限制”反映了每一个人必须遵守按照理性规则制定的法律。

学生需据此作答。

(3)本题材料“只要人们认为他们的政府的安排是不公正的或不适当的,他们就不得安宁,直到他们给予一个新的形态。

有人责备作家们引起革命,不过,这个责备是可敬的”反映了作家通过自己的行动启迪了人们的思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启蒙运动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做了思想准备,可作答:

当政府违背了人们的意愿时,人们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就会引起革命,改造旧社会。

【答案】 

(1)背景:

统治者长期强加于民众的种种不合理的限制,企图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思反抗。

(2)主张:

法律是人们自由权利和生活的保障;按照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确立君臣关系;每一个人必须遵守按照理性规则制定的法律。

(3)影响:

作家通过自己的行动启迪了人们的思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当政府违背了人们的意愿时,人们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就会发起革命,改造旧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