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9121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x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docx

环境影响评价总结

环境特点:

(1)整体性与区域性

(2)变动性与稳定性

(3)资源性与价值性

1、环境影响评价:

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五步走:

分析、预测、评价、献策、监测

3、主要依据: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境政策、产业政策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影响评价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其他相关规定和技术文件

4、法律:

环境保护综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

污染防治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生态保护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5、《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特点:

将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立法目的;环评对象及内容的拓展

;充实公众参与环评的内容,促使政府决策程序科学化;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更趋完善

6、地方标准有两个:

地方环境质量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7、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执行;行业标准优于综合标准。

8、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

具有法律强制性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

分类管理:

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必须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可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

对环境影响很小的,可只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

分级审批

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

公众参与

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10、环境敏感目标

需特殊保护地区: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生态敏感与脆弱区:

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天然林、珍稀频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资源性缺水地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封闭及半封闭海域、富营养化水域

社会关注区:

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

文物保护单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科学、民族意义的保护地。

第2章工程分析

1、类型: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化工生产项目、建材制造项目、印染纺织项目、医药类项目)、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水利工程类项目、农业林业类工程项目)

污染型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以工艺过程为重点,并不可忽略污染物的不正常排放):

查清建设项目的生产工艺,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处理或处置方法、排放种类和排放方式,定量地给出污染物的排放量。

估计其环境影响,提出减少其环境污染的措施。

分析方法:

(1)类比法:

一般类比法(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污染物排放特征的相似性、环境特征的相似性)、排污系数法Q=KW

(2)物料衡算法(优先):

质量守恒定律、污染物总排放量的物料衡算、单元工艺或单元操作的污染物排量计算

(3)资料复用法(查阅资料法):

利用同类工程已有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可研。

2、按实施过程可将建设项目分为:

建设期、生产运行期、服务期满三个阶段。

工程分析时段:

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调查分析的重点

3、有组织排放污染源分布及污染源源强核算:

按建设过程、生产过程和服务期满后(退役期)三个时期,

(1)对于新建项目,要算清两本账:

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产生量和实现污染防治措施后的污染物消减量,二者之差为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2)对于改、扩建项目和技改扩建项目,在统计污染物排放量的过程中,应算清新老污染源“三本帐”即技改扩建前污染物排放量(a)、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b)、技改扩建完成后(c)(包括“以新带老”消减量)污染物排放量。

最终排放量:

A+b-c

生态影响型建设项目(以施工方式和运行方式为重点)

环境现状调查

1、方法:

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法

2、环境影响识别的基本内容:

通过系统地检查拟建项目的各项“活动”与各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识别可能的环境影响,包括环境影响因子、影响对象(环境因子)、环境影响程度和环境影响的方式。

第5章大气

(1)常规污染物:

指GB3095中所规定的二氧化硫(SO2)、颗粒物(TSP、PM10)、氮氧化物(NO2)、一氧化碳(CO)等污染物。

(2)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按存在形态分为颗粒物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其中粒径小于15μm的污染物亦可划为气态污染物。

(3)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为保护人群健康,在项目厂界以外设置的环境防护距离。

(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主要为项目排放的常规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

(5)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6)C0i一般选用GB3095中1小时平均取样时间的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值;

对于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可取日平均浓度限值的三倍值

(7)评价工作等级的确定还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同一项目有多个(两个以上,含两个)污染源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则按各污染源分别确定其评价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项目的评价等级。

(2)对于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3)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可低于一级。

(4)如果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或者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或者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评价等级一般不低于二级。

(5)对于以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为主的新建、扩建项目,应考虑交通线源对道路两侧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6)对于公路、铁路等项目,应分别按项目沿线主要集中式排放源(如服务区、车站等大气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计算其评价等级。

气象观测资料:

对于各级评价项目,均应调查评价范围20年以上的主要气候统计资料

每期监测时间,至少应取得有季节代表性的7天有效数据

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如何确定

烟囱如多一、分算选高者

公铁不同段、等级分别算

改扩污染低、等级可低一

一路超高害、等级不低二

等级可调整、上下不应超

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评价范围如何确定

集中源:

线声源:

评价范围可设在线声源两侧各200m的范围。

4、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制度及布点原则

模拟预测(模型)

5、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

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平均值的叠加影响。

第6章地表水

1、依据:

二方面:

项目、水环境。

四点:

两个污水(污水的排放量、污水的复杂程度)

两个纳污水体(规模、质量标准)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按项目污水排放量(分五档)、废水水质复杂程度(分三档)、纳污水体水域大小(分三档)、地表水质要求(分Ⅴ类)等分为一、二、三级,一级评价项目的要求最高,二级次之,三级较低。

3、污水排放量水质复杂程度

大河:

流量>150m3/s

中河:

流量15~150m3/s

小河:

流量<15m3/s

复杂:

污染物类型数≥3,或类型=2,数目≥10

中等:

污染物类型数=2,或类型=1,数目≥7

简单:

污染物类型数=1,数目<7

≥20000m3/d

10000~20000m3/d

5000~10000m3/d

1000~5000m3/d

500~1000m3/d

地面水域

污染物类型(4种):

①持久性(难降解、毒性、积累)

②非持久性

③酸和碱(PH)

④热(温度)

4、例题:

某拟建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5800m3/d,经类比调查知污水中含有COD、BOD、Cd、Hg,pH为酸性,受纳水体为一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90m3/s,水质要求为IV类,此环评应按几级进行评价

5、

6、监测断面

a.对照断面:

应设在评价河段上游的一端(排污口上游100~500m处)、基本不受建设项目排水影响的位置,以掌握评价河段的背景水质情况;

b.消减断面:

应设在排污口下游污染物浓度变化比较显着的完全混合段,以了解河流中污染物的稀释、净化和衰减情况;

c.控制断面:

应设在评价河段的末端或评价河段内有控制意义的位置,诸如支流汇入、建设项目以外的其他废水排放口、工农业用水取水点、地球化学异常的水土流失区、水工构筑物和水文站所在位置等。

7、监测布点

(1)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

(2)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

(4)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采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测关心点;

(5)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8、采样垂线

根据水深来确定采样位置和采样点数

10、常用河流水质数学模型与适用条件

河流混合过程段长度:

预测范围内河段分混合过程段、充分混合段和排污口上游河段

充分混合段:

污染物浓度在断面上均匀分布的河段。

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时,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

混合过程段:

指排放口下游达到充分混合以前的河段。

如果排放口在岸边,则a为0.

11、河流完全混合模式(零维模型)

适用条件:

(1)河流充分混合段;(3)河流为恒定流动;

(2)持久性污染物;(4)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水文调查和水文测量:

当弯曲系数>时,可视为弯曲河流,否则简化为平直河流。

地面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与影响预测范围相同。

声环境质量标准

人耳听到声音振动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声压级

P0——基准声压,取2×10-5N/m2,即听阈声压。

分贝相加:

(公式法)

若两个声源的声压级相等Lp1=Lp2,则总声压级:

LpT=Lp1+10lg2≈Lp1+3(dB)

(3)分贝的平均

(4)声压级相同的声音

Δf=f2—f1,就是频带宽度,简称带宽。

f2/f1=2n这样的频率比值所确定的频程称为倍频程,这种频带称倍频带。

环境噪声的度量与噪声的物理量和人对声音的主观听觉有关。

等效连续A声级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一个A声级值去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Leq(A),单位为dB。

1、噪声评价判据:

3个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

建设项目建设前后所在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程度

受建设项目影响人口的数量

2、评价等级划分

一级评价:

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GB3096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

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A),

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着增多时,按一级评价

二级评价: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

或建设新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

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

三级评价:

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4类地区,

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3dB(A),

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不大时,按三级评价。

(1)固定声源:

一级评价:

以建设项目边界向外200m

二、三级评价:

可根据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相邻区域的声环境功能区类别及敏感目标等实际情况适当缩小。

如依据建设项目声源计算得到的贡献值到200m处,仍不能满足相应功能区标准值时,应将评价范围扩大到满足标准值的距离。

(2)交通线路

一级评价:

以道路中心线外两侧200m以内为评价范围

2、三级评价:

同上

(3)拟建机场

评价范围可根据飞行量计算到LWECPN为70dB的区域;

一般主要航迹下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1~2km内的评价范围可满足一级评价要求;

三级评价范围可适当缩小。

评价基本要求

(1)一、二、三级评价,在工程分析中,均需给出建设项目对环境有影响的主要声源的数量、位置和声源源强,并在标有比例尺的图中标识固定声源的具体位置或流动声源的路线、跑道等位置。

在缺少声源源强的相关资料时,应通过类比测量取得,并给出类比测量的条件。

(2)一二级要求预测工程不同时段的噪声级,不同选址(选线)和建设布局方案比选。

三级不要求。

(3)一、二、三级评价均要求,针对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和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明确防治措施的最终降噪效果和达标分析。

(红色三级不要求)

噪声的衰减:

第10章固体废物

1、固体废物来自人类活动的许多环节,主要包括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两个方面。

按废物来源分为城市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2、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我国危险废物共分47类,600多种。

3、固废的环境污染存在于储存、收运、回收利用、及最终处置的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

4、全过程管理、危险废物优先管理和“三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管理。

第11章清洁生产

3、清洁生产分为3级

环评当中达到2级以上。

第12章生态

1、依据

(1)影响区域的生态敏感性

(2)评价项目的工程占地范围(包括永久占地和临时占地)

2、评价等级

特殊生态敏感区:

指具有极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极为脆弱或已有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严重且难以预防、生态功能难以恢复和替代的区域。

包括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区和自然遗产地等

重要生态敏感区:

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或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如遭到占用、损失或破坏后所造成的生态影响后果严重,但可以通过一定措施加以预防、恢复和替代的区域。

如:

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重要湿地、原始天然林、珍稀频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及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天然渔场等

3、规定

1、位于原厂界(或永久占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可做生态影响分析。

2、当工程占地(含水域)范围的面积或长度分别属于两个不同评价工作等级时,原则上应按其中较高的评价工作等级进行评价。

3、改扩建工程的工程占地范围以新增占地(含水域)面积或长度计算

4、在矿山开采可能导致矿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或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

评价工作范围:

(1)生态影响评价应能够充分体现生态完整性

(2)可综合考虑评价项目与项目区的气候过程、水文过程、生物过程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的相互作用关系,以评价项目影响区域所涉及的完整气候单元、水文单元、生态单元、地理单元界限为参照边界。

(3)评价工作范围应依据评价项目对生态因子的影响方式、影响程度和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确定。

工程分析--时段:

以施工期和运营期为重点

4、现状调查方法

收集现有资料、现场调查、访问专家、生态监测法、应用遥感技术资料

5、工程分析的重点

主要内容应包括:

(1)可能产生重大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

(2)与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有关的工程行为;

(3)可能产生间接、累积生态影响的工程行为;

(4)可能造成重大资源占用和配置的工程行为

4、生态现状调查要求:

一级评价:

应给出采样地样方实测、遥感等方法测定的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等数据,给出主要生物物种名录、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等调查资料

二级评价:

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调查可依据已有资料推断,或实测一定数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样方予以验证

三级评价:

可充分借鉴已有资料进行说明

4、生态影响的防护、恢复与补偿--原则

应按照避让、减缓、补偿和重建的次序提出生态影响防护与恢复的措施;所采取措施的效果应有利修复和增强区域生态功能

凡涉及不可替代、极具价值、极敏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的敏感生态保护目标(如特殊生态敏感区、珍稀频危物种)时,必须提出可靠的避让措施或生境替代方案

涉及采取措施后可恢复或修复的生态目标时,也应尽可能提出避让措施;否则,应制定恢复、修复和补偿措施。

各项生态保护措施应按项目实施阶段分别提出,并提出实施时限和估算经费。

案例分析: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

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8m3,设计水库有效库容为×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

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

B灌区灌溉面积×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1、试确定本项目的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1)评价等级

本项目淹没区回水长度达12km,还包括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工程等,工程影响范围大于2km2。

考虑到项目未涉及特殊生态敏感区及重要生态敏感区。

如果占地面积小于20km2,则是三级评价,如果大于20km2则是二级评价。

但是,拦河闸坝建设可能明显改变水文情势等情况下,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

因此,占地面积小于20km2,则是二级评价,如果大于20km2则是一级评价。

(2)评价范围

上游回水覆盖区域,大坝区域,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区域,库周及上游天然次生林、耕地,下游至A河到清水河的汇入口。

2、指出本项目工程分析中生态影响方面的重点内容

3、对上游天然次生林和耕地,生态现状调查应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