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诗歌电子课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945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诗歌电子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诗歌电子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诗歌电子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诗歌电子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诗歌电子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诗歌电子课文.docx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诗歌电子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诗歌电子课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诗歌电子课文.docx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诗歌电子课文

二十六、《歌词三首》·电子课文

我的中国心

黄霑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

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

在我胸中重千斤,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流在心里的血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就算生在他乡

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在希望的田野上

晓光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一片高梁,

十里荷塘,十里果香。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生活,

为她富裕,为她兴旺。

 

我们的理想

在希望的田野上,

禾苗在农民的汗水里抽穗,

牛羊在牧人的笛声中成长。

西村纺花,东岗撒网,

北疆播种,南国打场。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劳动,

为她打扮,为她梳妆。

 

我们的未来

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

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变样。

老人们举杯,孩子们欢笑,

小伙儿弹琴,姑娘歌唱。

我们世世代代在这田野上奋斗,

为她幸福,为她增光。

 

黄河颂

光未然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

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

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

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二十五、《现代诗三首》·电子课文

艾青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离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们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1940年春

对一草一木寄以真诚  

  诗人走在湖南新宁的旷野上,这美丽的有山有水的旷野把诗人吸引住了。

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激发起诗人浓郁的诗情……

  诗人的足迹,是诗人自己把握的呢?

还是命运使然呢?

1939年的秋天,正在桂林生活的艾青,因有人请他到湖南新宁县衡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教,他就答应了,来到这山水之间作了国文教员。

这里,会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似乎都有灵性,使诗人获得了颇为丰厚的收获。

  《树》这首诗,就产生在这个时候。

  新宁县是一派田园风光,似乎离抗日烽火很远,似乎听不见中华民族的勇士们与日寇浴血奋战的枪炮声和呐喊声。

但诗人的心并没有沉醉在这一派田园风光里,他的心伸出了无数的触角,时刻感受着民族存亡大搏斗的脉膊。

他的心不能平静,他的诗仍关怀着天下兴亡的大事。

  也许这里的树有其特殊的风姿吧,也许此时此刻,诗人对这里的树有一种特殊的感

  情吧,这里的树引起了诗人的注目和沉思。

《树》这首诗产生了。

  《树》这首诗并不长,只有八行。

然而,这首诗却有着巨大的涵量。

“一棵树,一棵树/彼此孤离地兀立着/风与空气/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这前四行诗,写出了一种景象,这景象是实实在在的,不仅是诗人,别人也能够感觉到。

世界上的树都是单独的立着的,彼此间都有一定的距离。

单看这四行诗,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不看下面,别人也很难知道诗人这样写的用意。

但是看了下面的诗句,这前四句的涵意就明朗了,在这朴素平易之中,有着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概括力。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它们的根伸长着/在看不见的深处/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但是”,一个转折,把读者的目光从地上转移向地下,这首诗的博大涵意逐渐清楚了。

这一个“但是”,有着巨大的力量,诗人是要人们知道,别只看树在地面上孤离地兀立,更重要的是要看树在地下的情景,在地下,树的根是“纠缠在一起”的。

  这首诗的结构很清楚,前四句写树的地上景观,后四句写树的地下景观。

这两种景观都是树的生存景观。

 

  看完全诗,读者就会明白,这首诗决不是只写树的生存景观,而是在写一种社会的、人民的生存景观。

更确切地说,诗人是在写当时中华民族的一种生存状态和精神。

  诗人的概括是极为准确的。

在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长期的阶级压迫,使人们过着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长期的奴化统治,使人们的精神萎靡不振。

他们之间,似乎都是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他们似乎都是彼此孤离着。

但这只是生活的表层景观,就像树在地面上的景观。

中华民族是有着凝聚力的,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证明了这点,它的现在也证明了这点。

当遇到压迫的时候,特别是当民族危亡无情地置于人们面前的时候,清贫的中华儿女们会团结起来,进行殊死的斗争。

诗人是深切了解中华民族的,他知道中华民族内在的巨大凝聚力。

因而,当诗人看到树的时候,便想到了中华民族。

《树》这首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所思所想。

魇且恢窒笳鳎擞谜庖灰帐跏址ǎ焉詈竦纳缁崮谌莺瞧渲小!

妒鳌氛馐资珝之所以写得传神,是因为诗人把两种事物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

一种是对树的生存景观的把握,当然这一点比较容易。

一种是对社会景观的把握,这一点,就需要有深刻的理解了。

在这两种把握之间,诗人找到了两种景观的相通纽带。

灵感也就由此而产生。

  《树》这首诗,最初收入诗人在重庆出版的诗集《旷野》中。

诗人在《旷野前记》中说:

“《旷野》集所收诗二十首,均系作者在西南山岳地带所作,或因远离烽火,闻不到‘战斗的气息’,但作者久久沉于莽原的粗犷与无羁,不自禁而有所歌唱,每一草一木亦寄以真诚,只希望这些歌唱里面,多少有一点‘社会的’东西,不被理论家们指斥为‘山林诗’就是我的万幸了。

  其实,即便是写了一些山林诗,也不是什么过错。

诗应该有多侧面多角度选择诗美的自由。

诗人在这里自我辩护,说明一些理论家对诗人的要求太苛刻、太过分。

对诗的要求也太狭隘。

何况诗人在这些诗中,写入了“多少有一点‘社会的东西’,就更不应该受到指斥。

  诗人这一时期的诗作,虽然没有直接抒写抗战斗争的如火如荼,但并不能说明诗人没有关注民族兴衰。

相反,诗人此时期的一些诗,无论是以诗的蕴含深广而论,还是以什么战斗力而论,远比一些直接写抗战的诗还要震撼人心。

《树》这首短诗,就足以证明诗人的胸怀。

它不仅是一首富于战斗力量的诗,也是一首非常艺术的诗。

  诗的力量不仅在于写什么,更在于怎么写。

  (郭宝臣)

 

信念

罗洛 

信念是一株树

一株坚强的高山柏

在险峻的群峰中

高山柏站在崖层上

 

长年不息的风

像无数发怒的雄狮

向它奔袭而来

高山柏站立着

不弯腰,不屈膝

它的带着绿叶的树梢

向上扬起

 

在它头上

是祖国的蓝天

在它脚下

是祖国的崖层

它的根牢牢地

扎在崖层深处

 

信念是一株树

一株坚强的高山柏

永远站立在

坚实的崖层上

1980年

 

中国的土地

刘湛秋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埋藏着黄金般的相思

一串串杜鹃花姹紫嫣红

激流的三峡传来神女的叹息

冬天从冻土层到绿色的椰子林

蔷薇色的海浪抚爱着沙粒

 

你可知道这块神奇的土地

黄皮肤,黑头发是那样美丽

敦厚的性格像微风下的湖水

顽强勇敢又如长江一泻千里

挂霜的葡萄下跃动着欢乐

坚硬的核里已绽放复兴的契机

二十四、《古代诗词三首》·电子课文

木兰诗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赏析

  《木兰诗》是北朝乐府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千百年来,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这首叙事诗充满传奇色彩。

故事情节曲折,富有戏剧性。

叙述详略得当,如木兰沙场征战,思念亲人,心理描写细腻传神;而关山飞度,百战建功,却只用寥寥几句诗来概括。

这样写,使得木兰的形象真实感人,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民歌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

它还成功的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全诗气势雄浑,又易记易诵。

习诵时,要注意体会它的民歌特色。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

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为什么要来拾麦呢?

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

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

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

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

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

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该词是作者失意闲居信州时所作,无前人沙场征战之苦,而有沙场征战的热烈。

词中通过创造雄奇的意境,抒发了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怀。

结句抒发壮志不酬的悲愤心情。

这首词约作于1188年。

当时辛弃疾被免官闲居江西带湖。

布衣陈亮「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

」辛、陈两人才气相若,抱负相同,都是力主抗金复国的志士,慷慨悲歌的词人。

1188年,辛、陈鹅湖之会议论抗金大事,一时传为词坛佳话。

这首词写于鹅湖之会分手之后。

满怀家国之愁,壮志未酬的词人在友人纵谈离去之后,借酒浇愁愁更愁,他拨亮油灯,抽出宝剑,醉眼朦胧中,恍惚回到当年战斗的情境。

嘹亮的号角吹遍了「连营」,广阔的土地上,战士们正在分食大块的烤肉。

此时鼓瑟齐鸣,反映边塞生活的军乐雄壮震天。

原来战士们正在沙场点兵!

在词人的笔下,看似信手拈来的点兵场面,火热的战斗激情却自然喷涌而出。

一个「连」字,透出声势之豪壮,军容之整肃。

「八百里」、「五十弦」佳对天成,与「吹角连营」相辅相成,营造了雄浑阔大的意境。

下片以两个特写镜头开始:

骏马飞快,箭如霹雳,惊心动魄。

马与箭两个具典型意义的事物,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

这一切都是为了「了却」洗雪国耻,恢复中原的「天下事」,是为了施展雄才大略,赢得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生前身后名」!

读到此,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点兵场面,斩将擎旗的英雄战士,「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赤胆忠心,无一不跃然纸上,然而一个陡转——「可怜白发生」!

一下从理想的高峰跌入了现实的深渊。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为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这首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

而结句的悲壮低徊,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

更令人感慨与寻思。

词的结构上也不同于一般词作,上下片语义连贯,过片不分,直到最后一句突然一个顿挫,读来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实为辛弃疾「沉郁顿挫」的典型之作。

①陈同甫:

陈亮(1143-1194),字同甫,辛弃疾的好友。

富有才华,坚持抗金,终生未仕。

为南宋豪放词派的重要词人。

②麾下:

指部下。

麾,军旗。

炙:

烤熟的肉。

③的卢:

一种烈性快马。

传说刘备在荆州遭遇危险,骑的卢「一跃三丈」而脱险。

 

李白有首叫《越中览古》的诗。

诗中写道: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好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这首七言诗中,有三句写到越王勾践的强盛,最后一句才点出越国的衰败景象,虽然表达的感情显然不同,但在谋篇布局方面又有相似之处。

词以两个二、二、二的对句开头,通过具体、生动的描述,表现了多层情意。

第一句,只六个字,却用三个连续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塑造了一个壮士的形象,让读者从那些动作中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去想象人物所处的环境,意味无穷。

为什么要吃酒,而且吃“醉”?

既“醉”之后,为什么不去睡觉,而要“挑灯”?

“挑”亮了“灯”,为什么不干别的,偏偏抽出宝剑,映着灯光看了又看?

?

?

这一连串问题,只要细读全词,就可能作出应有的回答,因而不必说明。

“此时无声胜有声”。

用什么样的“说明”还能比这无言的动作更有力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呢?

“挑灯”的动作又点出了夜景。

那位壮士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吃酒。

吃“醉”之后,仍然不能平静,便继之以“挑灯”,又继之以“看剑”。

翻来覆去,总算睡着了。

而刚一入睡,方才所想的一切,又幻为梦境。

“梦”了些什么,也没有明说,却迅速地换上新的镜头:

“梦回吹角连营”。

壮士好梦初醒,天已破晓,一个军营连着一个军营,响起一片号角声。

这号角声,多么富有催人勇往无前的力量啊!

而那位壮士,也正好是统领这些军营的将军。

于是,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要把他“醉里”、“梦里”所想的一切统统变为现实。

三、四两句,可以不讲对仗,词人也用了偶句。

偶句太多,容易显得呆板;可是在这里恰恰相反。

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

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

这个“秋”字下得多好!

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按谱式,《破阵子》是由句法、平仄、韵脚完全相同的两“片”构成的。

后片的起头,叫做“过片”,一般的写法是:

既要和前片有联系,又要“换意”,从而显示出这是另一段落,形成“岭断云连”的境界。

辛弃疾却往往突破这种限制,《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如此,这首《破阵子》也是如此。

“沙场秋点兵”之后,大气磅礴,直贯后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将军率领铁骑,快马加鞭,神速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

虽没作更多的描写,但从“的卢马”的飞驰和“霹雳弦”的巨响中,仿佛看到若干连续出现的画面:

敌人纷纷落马;残兵败将,狼狈溃退;将军身先士卒,乘胜追杀,一霎时结束了战斗;凯歌交奏,欢天喜地,旌旗招展。

这是一场反击战。

那将军是爱国的,但也是追求功名的。

一战获胜,功成名就,既“了却君王天下事”,又“赢得生前身后名”,岂不壮哉!

如果到此为止,那真够得上“壮词”。

然而在那个被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时代,并没有产生真正“壮词”的条件,以上所写,不过是词人孜孜以求的理想而已。

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化身为词里的将军,刚攀上理想的高峰,忽然一落千丈,跌回冷酷的现实,沉痛地慨叹道:

“可怜白发生!

”白发已生,而收复失地的理想成为泡影。

想到自己徒有凌云壮志,而“报国欲死无战场”(借用陆游《陇头水》诗句),便只能在不眠之夜吃酒,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只能在“梦”中驰逐沙场,快意一时。

?

?

这处境,的确是“悲哀”的。

然而又有谁“可怜”他呢?

于是,他写了这首“壮词”,寄给处境同样“可怜”的陈同甫。

同甫是陈亮的字。

学者称为龙川先生。

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

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

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冬天,他到上饶访辛弃疾,留十日。

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词寄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

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这一时期写的。

全词从意义上看,前九句是一段,十分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披肝沥胆,忠一不二,勇往直前的将军的形象,从而表现了词人的远大抱负。

末一句是一段,以沉痛的慨叹,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壮和悲,理想和现实,形成强烈的反差。

从这反差中,可以想到当时南宋朝廷的腐败无能,想到人民的水深火热,想到所有爱国志士报国无门的苦闷。

由此可见,极其豪放的词,同时也可以写得极其含蓄,只不过和婉约派的含蓄不同罢了。

这首词在声调方面有一点值得注意。

《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的,即上句为“仄仄平平仄仄”,下句为“平平仄仄平平”,这就构成了和谐的、舒缓的音节。

上下片各有两个七字句,却不是平仄互对,而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构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

和谐与拗怒,舒缓与激越,形成了矛盾统一。

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这种矛盾统一的声调,恰当地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战斗进行、战斗胜利等许多场面的转换,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这首词在布局方面也有一点值得注意。

“醉里挑灯看剑”一句,突然发端,接踵而来的是闻角梦回、连营分炙、沙场点兵、克敌制胜,有如鹰隼突起,凌空直上。

而当翱翔天际之时,陡然下跌,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使读者不能不为作者的壮志难酬洒下惋惜怜悯之泪。

这种陡然下落,同时也嘎然而止的写法,如果运用得好,往往因其出人意外而扣人心弦,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二十一、《毛泽东词二首》·电子课文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鉴赏】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雪之作。

毛泽东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但专章一叹三唱,本篇却首推第一。

不独如此,本篇还是毛泽东最早传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

最根本的是,这首词是毛泽东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也是毛泽东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的显现。

集如此众多之第一于一身,这首词自然就举足轻重、众望所归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清沈德潜『说诗碎语』)。

毛泽东此词,是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其胸襟气魄的雄伟浩阔,真可谓“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宋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古今人物。

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起笔不凡,总栝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

诗人咏雪,眼光不仅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学来写祖国壮阔的山河,评述祖国悠久的历史,这就所见者大、所论者深。

第一句,劈头统摄歌咏的地域对象,一笔囊括了半个中国。

二、三句描写特征,点出题目。

“千里”“万里”,承“北国”两字,从地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广蒙深透;“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

寥寥十二个字,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而且豪情激荡,笼罩全篇。

接下来七句,用“望”字领起,分三层递出,具体描绘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情怀。

你看:

南北纵横,“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是一片茫茫无边的积雪,呼应了“万里雪飘”;东西环顾,“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回应了“千里冰封”;上下远眺,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好象正“舞”向云宵,“驰”向天际,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下!

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力千钧。

这七句,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了中华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

“欲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

这是人格化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只有毛泽东才有此高招!

诗人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和黄河纵横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河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

同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以银蛇飞舞状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使人联想到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族。

这种移情入景、力诱纸背的描写,也只有毛泽东才有此妙词!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壮阔,铺陈到此,已经淋漓尽致。

然而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浩大画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在白雪覆盖的祖国山河,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更加绚丽多彩、娇媚动人。

用“须”字转折,表达乐观期待的心情;“看”字承“望”,显示端详观赏的意态;“红装素裹”相映成趣,显得特别娇艳明媚,所以尾句说“分外妖娆”。

这完全是诗人通过主观相象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