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讲解.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8710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讲解.docx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讲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讲解.docx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讲解

滦平县第四中学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案

为了更好地引导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鼓励教师积极根据自身特长开发开设校本课程,加强课程实施的过程管理,培育学校精品课程,逐步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学校课程体系,特制定本方案。

一、校本选修课程评价的基本原则

   1、以学生发展为本原则。

根据学生兴趣与需求,结合教师特长,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促进学生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

   2、科学性、时代性原则。

选修课程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反映学科最新发展趋势。

   3、特色化原则。

围绕学校办学目标,立足本校文化传统,坚持科学与人文相结合。

二、校本选修课程的评价方式

1、校本选修课程评价采用教师自评、学生评价、家长评等多种评价、课程评审委员会考核相结合进行,重点考虑学生对课程的认可满意程度。

 2、校本选修课程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其中过程评价形式有:

以课程质量满意度调查表、学生座谈会等形式不定期地了解学生对所选课程质量的评价,并及时反馈给课程开发、开设老师,督促教师及时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终结评价形式:

教师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整体评价,课程教案、上课点到、课程学分评定、课程实施后反思与改进等材料是否齐全。

通过评价,引导教师努力提升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执教能力,自觉优化校本课程内容。

3、建立校本选修课程分级评定制度。

以学期为单位,对本学期开设的校本课程通过自行申报,结合考核对校本课程分为精品课程、A级课程、B级课程、C级课程等4级评定。

三、校本选修课程评价内容

校本选修课程评价体系由四个部分的评价组成:

课程目标与计划的评价;课程开设准备与投入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

四个评价部分分别在课程质量的四个控制点进行,通过评价对课程实施全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障。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

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包括:

课程设计的意义,开设课程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可能性,通过该课程希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些课程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的一致程度,课程目标实现的基础,课程刚要的科学性、适用性、时代性等。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

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主要判断教师开设课程的准备程度,包括教师个人的知识准备、教学资料的准备、教学组织与教学安排、实验参观调查等。

以课程计划、教学设计、讲义等为主要标志性信息。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课程实施过程评价主要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教师评价侧重了解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学生的评价侧重了解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感受等。

主要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学校组织同行专家听课,对学生进行随堂问卷调查等。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了解课程实施以后是否达到了原来设计的教育目标,还存在哪些偏差,如何纠偏等。

收集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征询专家、同行教师、教学管理部门的意见等。

四、选修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1、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

课程目标与课程计划的评价主要用于课程的立项,只有通过该项评价的课程才能获得正式的立项,只有通过立项评审的学校课程才能列入学校课程计划。

指 标

评价标准及其得分

4分

3分

2分

1分

1.1

课程设计的先进性,开设本课程的意义

课程目标明晰,反映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课程目标清晰,基本体现当代科技与社会发展趋势,对学生某一方面素质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课程目标基本清晰,课程内容合理,对学生发展能有一定促进

课程目标不明确;或课程内容陈旧落后;或看不出对学生发展的意义

1.2

课程的拓展性,课程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

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基本体现了学校的培养目标

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某些方面体现了学校培养目标

国家课程的二次开发,不能体现学校的培养目标

1.3

课程设计与学校特色的相容性

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学校的特色

课程设计基本符合学校的特色,但还存在些微偏差

课程设计与学校特色有一定差异,与学校整体课程计划有些冲突

课程设计与学校特色有冲突;或者与学校整体课程计划相矛盾

1.4

课程设计与创建特色选修课程的一致性

是学校特色选修课程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

符合学校特色选修课程的要求,知识体系的建构上还有所欠缺

符合学校特色选修课程的要求,但内容结构不完整

不符合学校特色选修课程要求

1.5

课程计划的科学性、适用性

课程内容选择科学合理、结构清晰,呈现形式与学生发展水平相适应

课程内容选择基本科学合理、结构清晰,课程呈现性是基本与学生发展水平和特点相适应

课程内容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容的呈现不太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与特点

课程内容结构缺乏逻辑性或完整性,与学生现阶段发展水平脱节

1.6

是否具有开设课程的条件和基础

教师的知识基础、学生知识准备、学校现有的条件均完全支持课程的开设

教师的知识基础、学生知识准备、学校现有的条件中尚有部分欠缺,但有可行的解决方案

课程开设基础与条件中有目前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可以预期经过努力能够解决

课程设计中存在近期无法克服的困难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评分解释:

①得分超过18分的通过立项(含18分);

②得分高于15分、低于18分(含15分、不含18分)的可以继续修改;

③不够15分的直接否决。

2、课程准备与投入评价

课程准备与课程投入评价是为课程开设服务的,这是开课的必备条件,立项的课程只有通过此项评价才能被正式排入学生选课表中供学生选择。

指 标

评价标准及其得分

4分

3分

2分

1分

2.1

教师的知识基础与师资准备情况

教师的知识基础完全能胜任本课程的教学,有开设本课程的经验;借助校外资源的资源已经落实,合作教师已经有了充分的知识准备

本校教师的知识基础基本可以胜任,但没有该课程的授课经验;主要依靠校外资源的课程资源基本落实,本校合作教师有了初步的准备

本校教师目前无法胜任该课程的教学,需要继续学习。

主要依靠校外资源的尚未落实,本校合作教师准备不充分

本校无法找到合适的教师担任该课程的教学;校外资源落实相应的资源也比较困难

2.2

教学材料准备的准备情况

教师系统全面掌握了本领域的知识,课程计划完整、成熟,教材或讲义已经可以使用

教师全面掌握了本领域的知识,课程计划基本完整成熟,教材或讲义等教学材料基本准备完毕

教师基本掌握了本领域知识,课程计划还在修改,教材或讲义上处于编写或选择中

教师部分掌握本领域的知识,没有完整的课程计划,没有相应的教材或讲义

2.3

教学设计与教学组织准备情况

有完整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安排,有明确且成熟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

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安排已经确定,尚需要继续完善,有学生成绩评价办法

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只有初步考虑,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正在酝酿中

没有明确的教学计划与教学组织安排,没有形成学生成绩评价的办法

2.4

教育教学设施的准备情况

教育教学设施使用已经落实(有参观要求的已经落实接待单位)

教育教学设施的使用基本落实(有参观的也基本落实),但尚需要进一步明确

教育教学设施有初步打算(参观的已经有意向),但没有更具体的落实

教育教学设施还没有安排(参观或社会实践正在选择中)

评分解释:

①得分达到14分(含14分)以上的可以列入学校目录;

②得分12分以上的安排准备时间后可以列入学校目录;

③得分在10-12分(不含10分、12分)经过修改和进一步的准备后可以申请重新评价;

④得分少于10分的原则上不能列入当年的学校选修课程目录

3、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指 标

评价标准及其得分

4分

3分

2分

1分

3.1

教师的教学态度

对课程教学有强的责任心,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教学,能根据课堂情境和学生反映而不断改变教学,教学计划得到认真执行

对课程教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认真组织教学,注意听取学生意见,能够保证教学时间、完成计划的教学内容

课程教学的责任心一般,基本能够认真组织教学,有时能主动改进教学方法,基本能够完成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

课程教学的责任心交叉,缺乏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学失误较多,无法保证课程大纲得到全面执行

3.2

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了与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技巧运用娴熟,能借助各种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教学方法基本恰当,教学技巧运用不够娴熟,能有意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能根据学生反映及时调整教学,基本能调动学生兴趣,学生有一定程度的教学参与

教学方法呆板,与课程的针对性不强,较少运用教学技巧,教学手段单一,学生较少参与、兴趣不高,不能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学生没有参与,经常是教师自顾自地教学,学生明显不满

3.3

课堂教学状况观察

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积极,探究气氛浓郁,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学习兴趣,参与度高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师生有一定互动,能够共同对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基本没有学生做其他事情

课堂教学气氛有些沉闷,师生互动少,部分学生做其他事情,学生基本没有积极的探究

课堂沉闷、没有师生互动、没有探究,半数以上学生不能集中精力于教学中

3.4

学生对课程实施的评价

学生调查对课程评价很高,多数学生愿意向其他同学推荐该课程

学生调查对课程评价较高,但学生评价意见有分歧,部分学生愿意向同学推荐该课程

学生调查对该课程评价较低,极少由学生给出高的评价,极少由学生愿意向同学推荐该课程

学生调查评价很差,而且意见比较一致,没有学生愿意主动向要好同学推荐学校该课程

  注:

虽然此项评价指标可以作为课程实施的评价,建议采用听课和学生问卷调查对课程实施进行评价,课程实施过程评价可以与课程实施效果结合在一起进行评价。

评分解释:

(1)得分达到或超过14分的为“教学实施优秀”

(2)得分超过10分、不满14分(不含10分和14分)为“教学实施良好”

(3)得分在6-10分的(包括6分和10分)为“教学实施合格”

(4)得分低于6分的为“教学实施不合格”

4、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

指 标

评价标准及其得分

4分

3分

2分

1分

4.1

本门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

完全达到了课程刚要所设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部分方面甚至超过了预设目标

基本达到了课程刚要设计的目标,部分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目标的总体达成质量较高

多数课程目标已经实现,部分目标未能达到,或者教学目标达成的质量不高

勉强完成计划的教学任务,实施效果与原来的计划目标差异较大

4.2

后续探究性问题的形成与发展

大多数学生在本门课程提出了探究性的问题、完成了探究性作业,一定数量的课题进入后续研究性学习

较多的学生提出了探究性问题、完成了探究性作业,但只有很少形成后续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部分学生提出探究性问题、完成了探究性作业,基本没有形成后续的研究性课题

个别学生提出了探究性问题、完成了探究性作业,没有形成后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4.3

学生的满意度

学生调查问卷表明,90%以上的学生对本课程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学生调查问卷表明,70%以上的学生对本课程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非常不满意的比例不高于5%

学生调查问卷表明,50%以上学生对本课程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非常不满意比例不超过10%

学生调查问卷表明,学生对本课程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低于50%,或非常不满意的高于10%

4.4

教务科研处了解的学生和家长反映

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很高

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较好

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一般

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较差

4.5

同行教师对课程本身及其课程实施效果的看法

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很高

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较好

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一般

对该课程的总体评价较差

注:

4.1指标由教务管理部门或年级组或学科组主持评价

4.3的问卷程度指标包括:

非常满意、比较满意、比较不满意、非常不满意

4.4、4.5是综合性的指标,数据来源于另外的评价,因此在实施中需要配套采用其它的评价方式或评价表,建立另外的一些指标或概括性问题。

  评分解释:

(1)得分达到18分及其以上的为优秀(含18分)

(2)得分高于14分、低于18分(不含14分、18分)为良好

(3)得分低于14分(含14分)高于9分(不含9分)的为合格

(4)得分低于9分(含9分)的为不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