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政治意识形态.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8274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政治意识形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二讲政治意识形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二讲政治意识形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二讲政治意识形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二讲政治意识形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讲政治意识形态.docx

《第二讲政治意识形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政治意识形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讲政治意识形态.docx

第二讲政治意识形态

第二讲:

政治意识形态

提出问题:

什么是政治意识形态?

各种政治意识形态所强调的主题、理论与原则是怎样?

各种政治意识形态如何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呢?

如何理解意识形态的兴起与衰落呢?

政治意识形态可能终结吗?

讲解提要:

一、什么是政治意识形态?

二、自由主义

(一)自由主义的要素;

(二)古典自由主义;(三)现代自由主义

三、保守主义

(一)保守主义要素;

(二)家长式保守主义;(三)新右派

四、社会主义

(一)社会主义的要素;

(二)马克思主义;(三)社会民主主义

五、其他政治意识形态传统

(一)法西斯主义;

(二)无政府主义;(三)女性主义;(四)环境主义;(五)宗教基本教义派

六、意识形态的终结?

 

何谓政治意识形态?

从使用的角度看,目前政治意识形态越来越趋向于中性的看法,其一般指涉一种脉络可循的社会哲学或世界观。

然而长久以来,政治意识形态被视为用来充当一种政治武器,并用来攻击和批判敌对的原理或学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的特征在于其欺骗性与虚伪的特性:

用来迷惑被剥削阶级并无视所有阶级社会最根本的阶级矛盾。

在他看来,有必要区分科学与意识形态(注:

他认为自己的论证是科学的)、真理与虚伪之间的差异。

不过,后来到了列宁、葛兰西(Gramsci)那里,他们不仅使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采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等足以使马克思自己感到困惑的词汇;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出现了独裁的体制,波谱(KarlPopper)、额兰(HannahAreendt)等人将意识形态视为社会控制的机制。

特别到了冷战时期,西方国家使用该词将其视为一种思想上“封闭”的共产主义体系,其指责对方垄断对真理的诠释,拒绝容忍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自由派人士主张开放、容忍,自然拒绝自由主义被当作意识形态来加以看待;而保守派人士因为主张世界大部分超乎人类心灵理解的范围,宁可主张将保守主义描述成一种立场、一种心灵的态度(Attitudeofmind),并将自己的信念定位在经验主义、传统与历史上。

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以一种社会——科学的角度来看待意识形态这个词汇的特点,而将意识形态视为一种行动取向(action-orientated)的信念体系,其是由一组彼此相关的观念汇集而成,并以某些方式来指导或刺激政治的行动。

自由主义

任何对意识形态的探讨,都必须从研究自由主义开始。

自由主义的政治原理早在300多年前就逐步发展起来,到了19世纪初期,其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政治信条。

其是封建主义瓦解的产物,其最早是一种政治理念,透过反对专制主义与封建特权建立宪政与代议制政府;到了19世纪初期,自由主义发展出某种资本主义的经济信念,主张自由放任,抨击任何形式的政府干预,这成为19世纪古典自由主义的精髓;而到了19世纪以降,一种社会主义式自由主义开始浮现,倾向主张社会福利和经济干预(自由左派),对其的强调成为20世纪现代自由主义诉求的显著特色。

(一)自由主义的要素:

个人主义;自由;理性;平等;容忍;同意;宪政

1、个人主义----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一直被视为自由主义的核心要素。

其反映出人类的个别性无比重要,而反对任何社会或集团的宰制。

既然自由主义认为个体具有不同的特色,因此其目标就是要建构一个个人可以滋生与发展的社会,每个人皆可以尽最大努力,来追求其认定的“良善”:

允许个人做出符合自身道德要求的决定。

2、自由-----自由(Liberty)一直被视为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

即此价值被赋予比平等、正义或权威更高的优先性。

这源自于对个人的信念,以及确信每个人都能够依照其喜好或选择来行事。

不过自由主义主张“法治内的自由”,因为他们承认某人的自由可能威胁到其他人的自由,自由应该有其限度----个人应该有最大程度的自由,但必须使其他人同样享受同样的自由。

3、理性-----自由主义认为世界有个理性的结构,这可以通过人类理性的运作以及严谨的探讨来挖掘;其相信进步,并确信人类有透过理性的辩论和讨论,而不是诉诸血腥和战争来解决分歧的能力。

4、平等-----个人主义隐含着基础点平等的信念,即相信个人根据道德的价值,至少是“生而平等”。

其表现了自由主义对平等权利和资格的重视,其尤其表现在形式上的法律平等和政治平等(例如一人一票)。

自由主义认为,由于个人并不具备相同的能力和工作意愿,其并不坚持社会的平等或所得的平等,他们强调的是机会的平等(“竞争点上的平等”):

提供所有人同等的机会去克服他们不平等的潜在因素。

因此,其支持“才能统治”的原则,个人的奖赏应该大约反映其聪明才智再加上后天的努力。

5、容忍-------自由主义相信容忍同时是个人自由和社会富裕的屏障。

其相信多元主义容许在道德、文化和政治上存有差异,这是正面而且健康的心态;其还相信对立观念与利益之间有达到平衡或自然调和的倾向,因此总会抑制因观念不同所导致的水火不容的冲突。

6、同意------在自由主义的观念中,权威与社会关系应该以同意或意愿为基础。

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在“被统治者同意”之上。

这一原则促使自由派人士皆支持代议政治与民主政治。

在他们看来,权威源自于“在下位者”,并且是其正当性的基础。

7、宪政-------虽然自由主义认为政府是社会秩序和稳定的重要捍卫者,但他们经常觉察到政府可能沦为暴君而伤害个人的危险。

因此,其相信有限政府(limitedgovernment)的概念。

而这个目标可以通过分散政府的权力来加以达成,其是通过政府各机构之间的制衡(checksandbalance)以及载有人权条款的法典或成文宪法来规范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二)古典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主题,可说是个人主义的一种极端形式。

人被视为自私的、追求自我利益的以及大部分是自恃的动物。

就国家或所有形式的政府干预而言,古典自由主义并不抱持强烈支持的态度。

从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来看,国家仅须履行最小干预或“更夫”(nightwatchman)的功能,而将其角色限定在保护公民免于其他人的侵扰;就经济自由主义的形式而言,其观点奠基于深信自由市场的机能,并相信当政府无所作为,经济运作得就最得当。

因此,其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放任的资本主义:

捍卫私有财产、主张保障个人自由、允许经过个人的努力来决定其成功与否以保证社会正义。

有时,称其为“消极自由”(negativeliberty):

不干预,或不对个人施加不必要的束缚。

(三)现代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对于国家的干预,则抱持较为同情的态度。

事实上,在美国,“自由主义”一词大致被视为隐含着对大有为政府而不是对小而美政府的支持。

这种转变乃是源于他们认为工业资本主义是造成新形式的不正义,使大多数人臣服于捉摸不定的市场因素之下。

在弥尔以及所谓的新自由派思想家格林(T.H.Green,1836--1882)、艾布豪斯(L.T.Hobhouse,1864--1929)、郝布森(J.A.Hobson,1858--1940)等人的影响下,造成人们对自由抱持广泛且“积极的”(positive)看法。

积极自由主义的观点提供了社会或福利式自由主义的基础,其承认国家干预,特别是在社会福利方面干预的必要性,认为这会扩大自由的范围,以保护个人免受社会罪恶的侵害,因为该类罪恶将破坏个人的生存。

现代自由主义放弃放任式资本主义的信念,大部分是受到凯恩斯(J.M.Keynes)的启发,其认为唯有受管理或管制的资本主义体制,并将主要的经济权责置于国家的手上,才能维系成长与繁荣。

不过,尽管如此,现代自由主义对政府干预的支持是有条件的。

其关心那些没有能力帮助自己而处于恶劣情势的弱者,但其目的在于提升他们的能力,使他们能对所处的环境负起责任,并做出正确的抉择。

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的观念与原理首先出现在18世纪末以及19世纪初期之际。

保守主义源于对经济和政治快速变迁的恐惧----例如伯克(EdmundBurke,1729--1797)之对于法国大革命。

在尝试抗拒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与民族主义所引发的压力时,保守主义总是站在捍卫传统的社会秩序和社会价值的阵营中。

不过,欧洲大陆的保守主义与英美保守主义有着显著的差异。

前者诸如梅斯特(JosephdeMaistre,1753--1821)这种保守主义相当专断而且反动,其排斥任何改革的观念;而后者是在英国与美国生根的伯克思想,其“变革是为了保存”(changeinordertoconserve)的信念经常被认为是更精密、更有弹性且最后被认为是成功的保守主义形式。

应该说,保守主义接受了积极自由主义有关社会福利的计划,不过,自从1970年代以来,由于保守主义内部新右派的崛起,其受到严厉的批评。

后者反对国家干预并抨击家长式作风,新右派在保守主义阵营中,其诉求相当大程度上颉取自古典自由主义的主张和价值。

(一)保守主义的要素

1、传统----保守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渴望保持现状”,其与肯定传统的优点,尊重旧有习惯与历久弥新的制度紧密关联。

其反映了过去智慧的积累,其有促进社会稳定和安全的优点,而给予人一种社会与历史的归属感。

2、实用主义-----基本上保守主义强调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其认为这种局限性由于我们生活的世界具有高度的复杂性。

因此,抽象的原理与思想性的体系总不被保守主义信任,其认为信念是根植于经验与历史:

相信行动是实际的环境与确切的目标所塑造,也就是由其“运作方式”来决定。

3、人类的不完美性------保守主义对于人类本性的看法,一般都是悲观的。

其认为人类是有限的、依赖的、追求安全的动物,其倾向于熟悉的、已经尝试的事物,因此渴望生活在稳定与有秩序的社群中。

其认为人类具有自私、贪婪以及权力欲望,因此。

犯罪与社会失序的根源是个人而非社会。

所以,保守主义认为维持秩序依赖强势的国家以及严刑厉法。

4、有机论------保守主义认为社会并非基于人类巧思所精心设计的人为产物,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有机的整体,或活生生的实体。

社会的整体并不仅仅是个人的集合体而已,共同的价值和文化对社会的维系与社会的团结被视为是重要的。

5、阶级性------在保守主义看来,社会位置和地位的排列,是自然并无可避免的,这自然反映在不同角色和职责的扮演上-----例如雇主与劳工、老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从这个角度看,阶级化与不平等的现象并不会导致冲突,因为透过彼此交叉与重叠的职责,社会就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保守主义看来,如果人的生活际遇大部分由机运与出身背景来决定时,幸运与拥有特权的人更应该承担特定的职责,来照顾不幸的人。

6、权威------在一定程度上,保守主义认为权威是“由上而下的”,并为那些缺乏知识、经验与教育水平的人提供领导、指导与支持,以协助其依其自身的利益正确地行事。

在保守主义那里,自然贵族的观念曾经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现在,权威与领导权通常被视为基于经验和技能所获得的。

7、财产------保守主义将财产所有权视为必要的,因为其给予人们安全感,以及使人们独立于政府之外,财产权鼓励人们遵守法律并尊重别人财产。

在其看来,财产所有权涉及到责任与义务。

其是财产的看管者,继承上一代并使未来子孙受惠。

(二)家长式保守主义

家长式保守主义是传统保守主义一支,其可以追溯到狄斯累利(BenjaminDisraeli,1804--1881)的早期著作,其与有机论、阶级化权威具有紧密关联,并汲取谨慎与纪律两大要素。

后来形成托利党人(Tory)的立场基础:

其认为承担职责是享有特权的代价,赞同一个有凝聚力且稳定的社会结构。

其屏弃放任式资本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

1945年后,欧洲大陆的保守主义者也做出了相类似的结论:

其主张“基督教民主政治”的原理,例如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所发展的“社会市场”的哲学:

主张市场的策略,以发扬私人企业与自由竟争的优点,但也兼顾社会的策略,用来促进社会大众的利益。

(三)新右派

新右派实际就是通常所称乎的新自由主义,其经由自由市场经济学家哈耶克(FriedrichHayek)和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以及哲学家诺慈克(RobertNozick)等人的著作发展而成。

其核心要素是市场与个人。

其坚持无干预的资本主义将带来效率、成长与普遍的繁荣。

其对私人企业的偏爱胜过于国营企业或国有化政策。

秉持“私有是好的,公有是坏的”信念,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说:

“没有任何东西比社会更令人担忧,只有个人及其家庭才是真实的”。

其相信自助、个人责任心以及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

(四)新保守主义

新保守主义重申19世纪保守主义的社会原理。

其相当大程度上可以被视为新右派中保守的一支。

其想要的是重新树立权威、回归传统的价值,特别是与家庭、宗教和国家相关的观念。

在其看来,权威是确保社会稳定的凭据,因为其有助于纪律与敬重,而共通的价值与文化则被认为有助于社会团结并创造出文明的社会。

其反对纵容,事实上,当中的许多人是昔日的自由派人士,其不满肯尼迪与约翰逊时期所推动的激进改革,担忧出现多文化与多宗教社会,其被认定是冲突的导火线,并是不稳定的温床。

这种立场与偏狭的民族主义有所关联,他们质疑移民政策和影响力日益增加的超国家组织(如联合国和欧洲联盟)。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平等主义者和“掘地派”,以及摩尔的《乌托邦》,甚至柏拉图的《理想国》(Republic),但一直到19世纪初期,社会主义的政治原理才逐渐形成。

社会主义最早期的形式,倾向于具有基本教义、乌托邦与革命的特质,其目标想要废除以市场交换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经济,取而代之以重视平等观念的、基于共同财产权的社会主义国度。

在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马克思,其观念提供了20世纪共产主义的基础。

然而,自从19世纪末期以来,出现了社会主义改革派,其主张逐渐将工人整合到资本主义社会,透过改善工作环境和提高工资,以及成立工会和社会主义政党,主张采取“议会路线”,其思想有两个来源:

具有人文传统的伦理式社会主义,其与欧文、莫里斯等思想有关;另主要是由伯恩斯坦(EdwardBerste0in)所发展的修正主义式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社会主义运动可以分成两大阵营:

由列宁所奉行的、自称为共产主义者的主张暴力革命的社会主义;以及主张渐进改革的,以及在现行宪政架构中运作的社会民主主义。

上述两种社会主义在20世纪末都遭遇到空前的危机,最具戏剧性的事件就是欧洲共产主义政权的崩溃,但是社会民主主义不断修正其传统的原则,以至于有人认为其已类似于现代自由主义。

(一)社会主义要素

1、社群-----社会主义的核心观念是将人类视为社会的动物,突出社群的重要性,阐明个人认同的程度是由社会互动,以及其在社会团体和集团成员身份来决定。

2、博爱-----由于社会主义者认为人类分享共同的人性,这鼓励了社会主义者对合作的偏爱多过竞争,对集体主义的支持高于个人主义。

3、社会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其将平等置于所有价值之首位。

其强调的平等是一种结果的平等(equalityofoutcome),从而不同于现代自由主义的机会平等(equalityofopportunity)。

4、需求-----社会主义对平等的态度就反映出其相信物质的效益应该根据需求来进行分配,而并非仅以能力或工作为基础。

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

5、社会阶级----社会主义经常与某种形式的阶级政治发生联想。

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在消除经济与社会上的不平等,或是缩小各阶级的实质差距。

6、共同所有权----社会主义与共同所有权的关系,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有人将之视为社会主义本身的目标,有人仅将之当作促成更广泛平等的手段。

不过,现代社会主义则似乎摆脱了前者那种偏狭的共同财产所有权的观念。

(二)马克思主义

就理论的架构而言,马克思主义在支配着现代西方文化和知识内涵的“自由主义式理性主义”之外,提供了另一条思路。

有关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历来有很多不同,有人把其称为经济决定论者,有人把其称为人道社会主义者。

马克思主要是想揭露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本质,而不是一味地从伦理学的角度去批判资本主义。

马克思的观念与学说大部分是通过马克思生前的好友恩格斯、德国社会主义者考茨基(KarlKautsky,1854-1938)以及普列汉诺夫所发扬,而在死后,吸引很多信徒。

有人认为教条式马克思主义(通常被称为辨证唯物论者)后来成为苏联共产主义基础。

1、马克思主义要素:

历史唯物论;辩证法的历程;异化;阶级斗争;剩余价值;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

历史唯物论---其被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辩证法的历程----马克思根据黑格尔的观点,相信历史的变迁动力是辨证的,是一种由对立力量之间的互动,导致较高阶段的发展。

在其唯物论的观点中,这一模式意味着历史的变迁是由于“生产方式”的内部矛盾所引起,反映在阶级对立当中;异化---在马克思早期的著作中,异化(alienation)是其核心。

在其看来,在资本主义之下,异化劳动沦为纯粹商品以及工作变成非人性活动的一个历程。

从这个观点来看,劳工将逐渐在其劳动过程与劳工伙伴中,日益感到疏离,最后使他们自己沦为不再是具有创造力且合群的存在者。

因此,其认为非异化的劳动才是人类圆满与自我实现的根本源头;阶级斗争;剩余价值;无产阶级革命(马克思晚年也思考到和平过渡至社会主义的可行性问题);共产主义。

2、教条式马克思主义:

在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前苏联共产主义的经验密切联系。

尤其是列宁与斯大林。

西方普遍认为,20世纪共产主义之最佳解释方式,是将之视为马列主义,亦将列宁主义的原理和理论加以修饰,而形成所谓的教条式马克思主义。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在于革命政党与先锋队理论,这反映了其担忧无产阶级受到资产阶级观念的蛊惑而无法理解其革命潜能,仅发展出“工会意识”:

一种想改善工作和生活情境而不推翻资本主义的想法。

列宁将无产阶级专政过渡到共产党专政,其组织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上;后来为了塑造苏联的社会,斯大林创造出教条式的共产主义模式,其中包括:

社会主义祖国原理(无须国际革命缔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高度集中化以及政治上的高压。

3、现代马克思主义-----此指的是西欧发展出的高度复杂且分歧的马克思主义形式。

其更多受到黑格尔观念的影响。

其坚信经济与政治是交互作用的,以摆脱“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命题的束缚。

其观点有时被称为新马克思主义,并不愿意将阶级斗争视为社会分析的起点与终点。

其代表人物是早期的卢卡奇(GeorgLukacs,1885--1971)(其是首先将马克思主义当作人文主义哲学来研究的学者)、后来的葛兰西(AntonioGramsci)(其在《狱中札记》一书中,强调资本主义之所以一息尚存,不仅因为其经济的支配,而且由于政治与文化的因素,其将其称为意识形态的文化霸权),以及后来以阿多诺(TheodorAdorno)、霍克海姆(MaxHorkheimer)、马尔库塞(HerbertMarcuse)、后一代成员哈贝马斯(JuegenHabermas)等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其糅合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黑格尔的哲学以及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对20世纪60年代的新左派发挥了相当大的影响)。

(三)社会民主主义

社会民主主义缺乏如古典自由主义或社会主义基本教义派在理论上的一致性。

如果说古典自由主义坚持市场,而社会主义坚持共同所有权的重要性,那么社会民主主义则主张市场与国家之间、个人与社群之间的均衡。

其核心论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被接受是唯一增进财富的可靠动力,同时也希望财富能够依照道德而非市场原则来分配,此两者可以达到妥协。

其更多地致力于实际的环境以及选举的胜利,而不是诉诸意识形态的说服力。

其在20世纪初就被视为改革派的转向,其明显受到马克思主义修正派伯恩斯坦(EduardBernstein)的影响。

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主要特征,是在于它对社会下层人士、弱势群体的关注,其颉取了社会主义怜悯心的信念以及自由主义积极自由与平等机会的诉求。

无论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源头在哪里,其经常都是建立在福利主义、重新分配以及社会正义等基础之上。

例如,二战结束之后的早期,凯恩斯主义式的社会民主主义大行其道,其明显想要透过国家干预来将资本主义“人道化”。

不过,到了20世纪80与90年代,其日益受到挑战,其立场也更接近于基督教民主主义,而非传统的社会主义。

这相当大程度上反映在其对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日益感兴趣,其认为,在面对市场的原子化与自利化的倾向,社群的重建日趋紧迫。

在保卫社群的角度上,其隐含着保守主义的特质。

也就是说,社会民主主义已不再充当社会转型的动力,而是成为义务与道德的捍卫者,并坚持维护现有的生活方式。

其他意识形态传统

一、法西斯主义

如果说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和社会主义是19世纪的意识形态,那么法西斯主义则是20世纪的产物。

有人认为其是两次世界大战间的特殊现象。

可以认为,虽然法西斯主义的信念可以回溯到19世纪末,但正式成形则是在一战及其后的时期,是当时战争与革命的有力混合。

其代表是意大利墨索里尼法西斯独裁统治与德国希特勒纳粹党独裁统治。

新法西斯主义与新纳粹主义则在20世纪末再度浮现,其与共产主义崩溃以及经济与政治不稳定的情景相伴随。

在很多方面,法西斯主义与法国大革命以来支配西方的政治思想观念与价值背道而驰。

在他们看来,“1789已经消失”。

诸如理性主义、进步、自由与平等之类的价值观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斗争、领导权、权力、英雄主义、战争等名词。

从这个角度看,法西斯主义具有“反抗性格”(anticharacter)。

其大部分是根据其所反对的对象来进行界定:

反资本主义、反自由主义、反个人主义、反共产主义等。

法西斯主义的核心命题在于民族共同体强有力地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团结力量大”的信念。

因此,在其看来,个人微不足道,个人认同必须完全臣服于共同体与社会团体之下。

法西斯主义者的理想是“新人”,其是一个英雄、有责任心、荣誉感与自我牺牲的动机,随时准备为其民族与种族的光荣而奉献生命,并对最高领袖表达百分之百的服从。

然而,并非所有的法西斯主义者的想法都是一致的。

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实质上是国家主义的极端形式,建立在对“极权”国家绝对忠诚的基础之上的。

法西斯主义哲学家杰蒂利(Gentile,1875--1944)说过:

“一切为国家;没有任何人或事可以反国家以及自外于国家”;而纳粹党大抵是以种族主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亚利安主义”与“反犹太主义”。

二、无政府主义

无政府主义是所有政治意识形态中最不寻常的,其从未有赢得政权的记录,然而无政府运动却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早在20世纪初西班牙、法国、俄国与墨西哥,无政府主义的观念持续地成为政治辩论的焦点,挑战着传统所承认的法律、政府与国家是绝对必要的观念。

其主要命题是其相信所有形式的政治权威,特别是国家的形式都是邪恶并没有必要的。

无政府主义可以被视为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之交叉点:

其同时以“超自由主义”与“超社会主义”的形式出现。

不同于自由主义的是,个人主义式无政府主义者如高德温(WilliamGodwin)相信自由且理性的人类能够和平自动地处理他们的事务,政府是个不必要的压迫;集体主义式无政府主义者强调人类追求社会团结的能力,乃是出于我们的群居性、社交性与合作性的本质。

基于这一点,如法国的无政府主义者蒲鲁东(Pierre-JosephProundhon)提出的所谓“互助主义”的观念,他相信独立的农民、手工艺者等组成的小社群,只要能避免资本主义的不公正和剥削的现象,就能运用公平且公正的交易体系来处理其生活;而俄国的无政府主义者如克鲁泡特金(PetersKropotkin)主张无政府主义式共产主义(anarchocommunism)的形式,主张共同所有权、地方分权与自我管理。

三、女性主义

世界上一直存有女性主义的期盼,有人把其回溯到古代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