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4917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7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docx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docx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实习一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

(一)本次任务的目的及设计方案;

1、掌握不同数据格式与ARCVIEW软件之间的数据转换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利用各种常用软件如AUTOCAD、ARCVIEW等的能力

3、便于学生了解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数据准备数据:

dj-lu.dwg(道路分布图);

面状的图形:

单元图.dwg;

公用设施作用分值图.dwg;

规划条件限制作用分值图.dwg;

环境条件作用分值图.dwg;

基础设施作用分值图.dwg;

例如图所示:

基础设施作用分值图.dwg;

例如图所示:

 

线状的图形:

人口密度作用分值图.dwg;

商服繁华1作用分值图.dwg;

商服繁华2作用分值图.dwg。

道路通达度分值图.dwg;

对外交通作用分值图.dwg;

例如图所示:

(二)方案的具体步骤及方法

1启动ArcView,并加载cadreader和CADRGimagesupport扩展模块,打开一个新的视图,将dj-lu.dwg加载到视图中

2将各个CAD图形转化,将CAD图形转化为shape格式的矢量图形,theme→converttoshapefile

3然后将其在ArcToolBox中转换成Coverage的格式。

打开ArcToolBox,选择[ConversionTools]的下拉菜单中的[ExportFromShapefile]在其中选择[ShapefileToCoverage]

选择转换的文件和转换后的文件存放位置和相关类别。

 

(4)重建拓扑关系。

利用得到的Coverage文件对其进行建立拓扑,也就是进行Clean操作。

同样是在ArcToolBox中进行该项操作。

选择[DataManagementTools]的下拉菜单中的[Topology]在其中选择[Clean]

 

 

 

主要流程图

(5)对所给的单元图、道路图、各定级因子图进行整理,

在AutoCAD中检查多边形图形的边界的闭合与否

 

(6)

线状地物和面状地物的属性进行属性的输入,虽然它们的拓扑关系已经明确,但在CAD中的定级因子的属性已经完全的丢失或重组了,所以需要进行属性的完全确认和简核。

这项工作主要是在Arcview中进行的。

在左边利用按扭选择要输入属性的地块或线段,然后再打开属性列表,进行属性输入

(7)在ArcView下,对已经完全处理好的矢量的图形进行栅格化

(8)选择线状的图形,然后在[Surface]下面选择[CreateTINFromFeature]。

如下:

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进行建TIN的文件,以及依照的字段,建TIN的方式等。

如下:

(9)建成的TIN如下所示(以道路的通达度为作用的TIN):

(10)利用得到的TIN进行[ConvertToGrid]处理,也就是转成栅格,从而建立各种不同定级因子的DEM模型

(11)在[Transformation]菜单下选择[SetNoValueLabel],然后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填入0后,单击[OK]进行转换。

如下图:

 

(12)其次,将面状图形进行直接的转栅格操作,以定级因子为栅格的值,并将无数据区域,取值为零。

直接弹亮面状图形文件,在[Theme]菜单下选择[ConvertToGrid]处理,同时在转换时选择定级因子为转换的栅格值。

如图转换后的面状图形:

(13)根据各因子的权重(通过专家打分得到的),求得各单元的总分值。

各因子的权重如下:

商服繁华1:

0.09

商服繁华2:

0.07

道路通达度:

0.11

对外交通:

0.09

基础设施:

0.09

公用设施:

0.11

环境条件:

0.17

规划限制条件:

0.17

人口密度:

0.1

在[Analysis]中选择[MapCalulation]进行图层操作,对各个定级因子都乘上各自对应的专家权重值后,进行求总和。

 

 

 

输入公式:

[商服繁华1]*0.09+[商服繁华2]*0.07+[道路通达度]*0.11+[对外交通]*0.09+[基础设施]*0.09+[公用设施]*0.11+[环境条件]*0.17+[规划限制条件]*0.17+[人口密度]*0.1

(14)这样得到,每个栅格值就是最后包含着全部定级因子和专家权重的定级值了,就得到最后的土地定级值的分布图:

 

 

(15)根据以下的土地定级值的分布的状况图:

 

(16)得到该地区的大小,划分成了四种级别的土地等级,依据上面得到的直方图进行等级划分:

第一级:

0~20

第二级:

20~30

第三级:

30-50

第四级:

50~80

最终得到的土地等级分布规划图:

 

实验报告要求:

作出书面报告,包括设计方案、技术方法和结果。

具体内容如下:

1、本次任务的目的及设计方案;

2、方案的具体步骤及方法

A、CAD数据的整理及向Arc/info或ArcView的转换方法;

B、单元图中每个单元各个因子值的求取方法及结果;

C、单元图中各单元总分值的求取方法和结果;

D、单元分级并进行修正。

3、结果:

显示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的结果。

实习二3D数据集成分析

(一)实验目的

DOM(数字正射影像)、DEM(数字高程模型)与DLG(数字线划图形)是GIS的重要数据源,如何合理利用并且综合利用这些数据不仅对GIS的分析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并且还可以扩展GIS的分析应用领域。

通过本次实验要达到以下目的:

1.掌握DOM、DEM与DLG三种数据的格式与组合方式。

2.掌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要求学生利用现有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得出有价值的信息。

(二)实验准备

1.软件准备

本次试验用到的软件主要是ARC/VIEW。

另外一些简单的计算可以利用EXCEL完成。

2.数据准备,打开一个新的视图,把Tdly.Shp添加到视图中

(三)实验内容

1.实验流程

实验的主要步骤就是如何求取大于25度的耕地的区域

2.具体方法

a.对原始DEM数据地处理

(1)打开ArcView,点击【File】下的【Extensions】中的“hydrologicmodeling”复选框来添加水文分析模块

(2)按下

(AddTheme图标按钮),添加并激活DEM数据层面

(3)点击【hydro】下的【Fill】命令,填充DEM数据,避免“坑”对实验结果地影响

(4)激活“filledDEM”图层,选择【surface】下的【deriveSlope】命令提取当前层面地坡度栅格数据

(5)在【analysis】下的【MapQuery】命令提取出25度以上地表分布图形

b.土地利用矢量图件的处理

(1)如上面的方法添加tdly.shp矢量土地利用类型文件进入arcview中并激活

(2)在【Theme】下的【converttogrid】命令转换矢量层面为栅格层面。

输出区域和栅格大小均和“slopeofDEM”保持一致

然后在对话框菜单中选择字段“tdly-id”,即栅格层面的栅格值为土地利用号:

(3)点击“ok”会生成如图栅格层面

(4)激活层面,同上面的方法利用mapquery命令选择土地利用类型为141、143、144、146四种土地,即选择耕地类型并得到结果层面:

c.最终结果的叠加提取

(1)在【analysis】下的【MapQuery】命令,提取出同时满足25度以上并且是耕地的区域来

(2)最后在主要部分完成以后,要在arc/view的成图模块中绘制地图,首先在相应视图(view)中做好调整,包括图例说明文字编辑、图面颜色的选择等,然后进入成图模块

选择

按钮在图面上划定一定的区域,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刚才调整好的视图文件

同样的方法,分别选择

按钮,在合适的位置为地图添加图例,图名,指北针等元素最终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地图:

d.耕地面积的求算

(1)计算满足25度以上的耕地面积:

(统计出整个区域中满足条件的栅格的个数,如图可知为310954个)

 

(2)叠和出一个表示每个点表面积的栅格层面,计算式如下:

5×5×final÷cos(slopeofDEM)

可以看出这个层面栅格数据的平均值是9.626246

最后的面积值为:

9.626246×310954=2993319.698684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利用DEM、DLG这2D数据进行分析得到了实验区域25度以上耕地的面积并作出耕地分布图,熟悉了DEM、DLG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技术。

同时,我们还综合利用了DOM数据,进行对实验结果的更加全面的分析,这里主要包括利用ERDAS软件对DOM影像进行处理分类,将arcview下分析的结果与其对比并进行必要的修正。

同时,还可以利用arcview下的3D模块将分析结果叠加在DOM图象中从而可以更加直观的分析结果。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以下两点问题需要讨论:

1.有关DEM的slope层面的问题:

栅格单元的坡度,水文分析,地表复杂度分析,沟壑分析等对数据数据在空间分析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有关区域面积求取问题:

对于研究区域面积的求取,方法有很多;比如“DEM->TIN->增加sarea/area字段->以sarea/area为关键字转回DEM->求取面积值”,此处运用“栅格平面积÷cos(slope)”最为简便,而且精度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