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学案导学任娜.docx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学案导学任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学案导学任娜.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学案导学任娜
八年级语文学案导学
姓名:
背影
主备:
任娜审核: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汇。
2.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二)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散文的美。
(三)情感目标
1.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与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
透过文章细致的人物描写,品味文章深沉的父子情。
【教学难点】
体味本文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布置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交卸()奔丧()簌簌()赋闲()狼jí()踌()躇()差使()颓唐()蹒跚()()琐()屑()
你认为自己需要掌握的其他字音、字形:
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狼藉:
颓唐:
触目伤怀:
惨淡:
情郁于中:
琐屑:
蹒跚:
你认为自己需要掌握的其他重要字词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作者
朱自清:
(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学者。
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背影》是散文。
预习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
请将你的问题写下来。
二.指导学习•合作探究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⑴导语设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这是孟郊的《游子吟》。
这是一首歌颂母爱的古诗。
千百年来歌颂母亲的作品层出不穷,而讴歌父亲的作品却少之又少。
难道父亲就不爱自己的子女吗?
当然不是,只是父爱可能比母爱更深沉,含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表现父子深情的著名散文《背影》。
⑵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朱自清其人、其文,同学们已经不陌生了,请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
其他同学补充。
师点拨: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我们在去年学过他的散文名篇《春》,另外他还有其他散文代表作品《匆匆》、《荷塘月色》、《绿》等。
2.检查预习情况
3.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放伴奏音乐,力求生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下列各题:
(1)、《背影》这篇散文因其成功地描述了“父爱”这一主题而被人们广为传诵。
读完这篇散文之后,你觉得作者是通过选取什么角度来表达“父爱”这一主题的?
背影
(2)、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一共几次写到“背影”?
四次
回答:
四写背影。
“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
分别为:
⑴怀念父亲,惦记背影;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胖的身躯,步履艰难,蹒跚的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⑶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⑷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
表达的中心:
父疼子,子爱父,──父子情深。
思考讨论一:
父疼子
1.在送行过程中,父亲为儿子做了哪些事?
答:
亲自送行,照看行李,讲定价钱,送子上车,拣定座位,叮嘱儿子,嘱咐茶房,为子买橘。
体现:
细心关照,周到入微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
为什么?
答:
望父买橘见背影
3.朗读,分析这一部分
4.父亲的穿戴:
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忧伤(黑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这是一个沉重的背影!
)
5.走路的姿势:
蹒跚──年纪较大,腿脚不便,(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
6.爬月台动作:
探攀缩倾──行动不便,步履艰难(动作描写,“探”,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攀”,既写出月台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亲爬月台的吃力;“缩”,两脚无处可蹬,把怎样爬写得更细致;“倾”,爬上月台虽然十分艰难,但又十分努力的样子。
──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
7.父亲对儿子的关怀,除了为儿子做了这么多繁琐细小的小事以外,还以什么方式表达这种关爱?
答:
父亲的语言。
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⑵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⑶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⑷进去吧,里面没人
体现:
怜惜体贴,依依不舍(朴实而简洁的语言,表现出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深挚的关爱,怜惜体贴儿子,依依不舍,语言朴实,感情深沉。
)
思考讨论二:
子爱父
1.儿子理解了父亲的深情吗?
为什么?
谈谈你的看法。
理解。
四次流泪,两次自责:
A.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B.望父买橘,艰难背影──感动之泪
C.父子离别,惜别背影──惆怅之泪D.含泪读信,再现背影──思念之泪
太聪明了,聪明过分──后悔自责
儿子对父亲: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儿子从不理解到理解、体谅、感动、思念)
真切理解,真诚感激
研究探讨
你认为父亲为儿子做的这些事普通吗?
为何儿子会多次流泪。
作者并不是第一次看到父亲的背影,这个背影对于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可能不会令儿子感动得掉下眼泪来。
那为何会如此感动呢?
总结:
特定的环境:
家境惨淡,祸不单行
教师总结:
饱经忧患的父亲:
一如既往爱护儿子,万般体贴关爱。
父亲是一座山,伟大而坚强。
严酷的现实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负担压弯了脊背,他从无怨言,默默地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一条成功之路。
三、拓展迁移
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
本文以小见大,将父母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这个背影里。
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
读了本文,你不会不想到父母平时对自己的许多钟爱,甚至有些是自己本来不怎么在意的事情,这时也会浮现出来,令你动心,乃至流泪,甚或惭愧。
其实何止父爱,所有的亲情之爱都是感人的,也许你承受着却没有发觉,也许你失去了才觉珍贵。
请你仔细品味这记忆中的珍宝,说说在你的家庭里,你所感受到的至爱亲情。
四、感受深情(放背景动画《懂你》)
同学们,至爱亲情是我们拥有的无上的财富。
一桌准备好的饭菜,一件放在床头的衣服,一个鼓励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都凝聚着亲人对我们的期望和关怀。
正像父亲的背影一样,永远感动着我们。
让我们都能对他们说一声:
我爱你们,我理解了你们。
五.当堂检测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粗字注音
1.交卸( ) 2.狼jí( ) 3.妥帖( )
4.tuí唐( ) 5.琐xiè( ) 6.晶莹( )
7.踌躇( ) 8.pánshān( )
(二)、根据所给的拼音,为下列多音字组词
1.差:
chāi( )chā( )chà( )
2.丧:
sāng( )sàng( )
3.禁:
jīn( )jìn( )
4.奔:
bēn( )bèn( )
5.栅:
zhà( )shān( )
(三)、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1.不能自已( ) 2.情郁于中( )
3.触目伤怀( ) 4.举箸( )
(四)、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乱七八糟的样子。
________2.凄惨暗淡,不景气。
________
3.看到心里感到悲伤。
________4.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
________
5.细小而繁多(的事)。
________6.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________
(五)、选词填空
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惨淡 B.凄惨 C.暗淡
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 );颇踌躇了一会。
A.牢靠 B.妥帖 C.可靠
(六)、选择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
A.朱自清,字佩弦,江苏省扬州人。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革命家。
代表作品有《背影》《春》等。
B.《背影》一文中共提到“背影”三次,其中重点描写了父亲离开车站时的“背影”。
C.《背影》一文开始写“背影”,指出最难忘的就是父亲的背影。
但后面展开写家庭情况,跟主题没有关系。
所以第二、三自然段可以删去。
D.《背影》一文集中表现了父子之间相爱相怜的真挚情感。
参考答案:
一、1.xiè 2.藉 3.tuǒ 4.颓 5.屑 6.yíng 7.chóuchú8.蹒跚
二、1.差:
差使;差别;差不多 2.丧:
奔丧;丧失 3.禁:
情不自禁;禁止4.奔:
奔丧;投奔 5.栅:
栅栏;栅极
三、1.控制 2.聚积 3.心 4.筷子
四、1.狼藉 2.惨淡 3.触目伤怀 4.情郁于中 5.琐屑6.祸不单行
五、1.A 2.B
六、D
【教学反思】
甜甜的泥土
主备:
朱凤丽审核: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黯淡、晕眩、愠色、呆滞、踉跄、蓦地”等词语。
(2)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3)了解小小说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来理解故事情节,了解人物形象。
(2)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刻,结尾耐人寻味,引导学生研读探讨,合作解决难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对母爱的强烈渴望,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孝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母子情深。
2.对比手法的应用。
难点:
学习作者立意新颖、结尾惊奇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
导语:
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
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台湾现代作家黄飞催人泪下的亲情小说《甜甜的泥土》。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学生课前自学成果展示(多媒体演示)
1.字词掌握
“踉跄、愠色、晕眩、黯淡、呆滞、蓦地”等注音、释义。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大意。
指名复述课文;⑵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⑶课文是围绕什么事物展开故事情节的?
明确:
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
送奶糖——吃奶糖——埋奶糖——融奶糖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小结课前自学情况,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⑴朗读课文,理解母子深情;
⑵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⑶掌握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的写法。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通读课文,探究故事内容。
小组讨论:
小亮为什么不敢把喜爱吃的奶糖带回家,而要埋在地下?
理解这样写的作用。
明确:
⑴因为怕父亲责罚,继母谩骂。
⑵也体现小亮的机智,以及对母爱的珍惜。
⑶为结尾提供现实依据,正因为有埋糖这个情节,才出现挖糖、融糖。
五.品人生百味(设计意图:
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1.体会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离异的妈妈不能陪伴在小亮的身边,失去妈妈的日子小亮就像根“草”一样。
快速阅读课文,课文中哪些语句能很好的阐述这句话?
2.体会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学生跳读(选择你感受最深的语句来读)从文中找出离异母亲爱孩子的语句按句式说话:
读“_______________”,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师示范:
读“一群唱着歌儿的孩子,跨出了校门……人影稀疏了,零落了,没有了。
”赏析:
我体会到一双热切的眼神在寻找她的孩子,直至人影疏散,这个画面使我们清晰的看到由期望到焦急再到失望的过程的母亲。
)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全班展示)
分析人物形象。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小说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各是什么?
2、课文刻画了哪几个人物的形象,?
课文运用刻画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3、小说通过对王小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向人们提出了怎样一个问题?
4、课文如何运用对比的写法?
有什么作用?
同桌交流,点拨:
1、社会环境:
父母离异;自然环境:
立春、残雪
2、王小亮“过去的妈妈”:
外貌描写:
宛如一尊雪雕(至爱亲情);神态描写:
暗淡、热切(激动、兴奋);动作描写:
摇(心灵受到打击),掏出(母爱)。
(王小亮“过去的妈妈”:
慈爱)
王小亮:
外貌描写:
破鞋、冻裂的小手(坚强);神态描写:
笑眯眯(可爱);动作描写:
叫着、跳着(可爱);心理活动:
梦境(渴望父母破镜重圆)。
(王小亮:
坚强、机智、可爱)
传达室老头:
心理活动描写:
疑惑、明白(通情达理)。
王小亮的老师:
动作描写:
悄悄背过了身(关爱)。
王小亮“现在的妈妈”:
正面描写:
神态描写:
扬起细眉(善于打扮邀宠)、语言描写:
嘀咕(存心不良)。
侧面描写:
王小亮的衣着、繁重的家务(反衬后妈的冷酷)。
(王小亮“现在的妈妈”:
冷酷)
3、反映了父母离异后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这一社会问题,呼吁人们应关爱他们。
(主题)(立意新奇)
4、王小亮“过去的妈妈:
在学校放学前后的对比;前后两个妈妈对王小亮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王小亮埋糖、挖糖前后的对比;学校传达室老头对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
(妙用对比的方法)
作用:
这些对比,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六.合作探究
思考问题:
课文结尾的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应多角度看问题)
同桌交流,点拨:
(1)泥土甜;
(2)妈妈的慈爱滋润了王小亮的受伤的心田;(3)社会的关爱,让父母离异后的孩子产生生活的渴望;(4)人间到处充满关爱。
(本是悲剧,用喜剧结尾)(结尾惊奇)。
探究写作方法:
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推荐代表在全班发言。
⑴有人说小小说的结尾新奇,但也有人说结尾缺乏真实性,你的看法如何?
⑵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
⑴奇在结尾。
本以为故事将以悲剧收场,但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诗化的结尾,意蕴丰富,给人无穷的联想。
⑵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在学校放学前后的对比;前后两个妈妈对王小亮不同态度的对比;王小亮埋糖、挖糖前后的对比;传达室老头对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等等。
(四)总结课文,总结学生学习表现
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运用对比手法和立意新颖、构思巧妙的写法,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告诉人们:
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即使离异家庭的孩子也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
六.当堂训练
阅读“西北风呼啸着,残雪在马路上翻卷。
……老头在疑惑中叹了口气,似乎明白了什么。
”
1.找出选文的环境描写,并说说它的作用。
2.赏析“她,倚着学校门口的一棵杨树,一动不动,宛如一座雪雕”。
3.第三节说她的眼神“黯淡”又“热切”,这种说法是否矛盾?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内容。
明确:
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令,渲染母亲凄苦的心情,为下文小亮埋奶糖打下伏笔。
⑵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她对儿子的至爱亲情。
⑶不矛盾。
“黯淡”是因为离异后她不能照顾儿子,被剥夺了一个做母亲权利,这在她心灵造成极大的伤害;“热切”是她即将看到儿子内心无比急切、激动。
⑷小亮的母亲来看儿子并送生日礼物,却未能如愿。
七.拓展延伸
如果小亮把奶糖带回家,故事会怎样发展呢?
请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把文章续写完整。
八.教学反思
人琴俱亡
主备:
刘磊审核: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积累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及用法。
疏通文意,把握主旨,诵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与合作探究感受人物事件,了解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兄弟间的至爱亲情。
教学重点:
反复阅读课文,能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子猷独特的悼念方式。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假如你最心爱的东西不小心丢失或损坏,你会怎样呢?
假如你的一位亲人或朋友不幸离开了你,你又会怎样呢?
人类的情感很多,但最能打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情感,今天就让我们来感受一段催人泪下的兄弟之情。
一起来学习《人琴俱亡》。
二、了解作者、走进作品
作者:
刘义庆,彭城人,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刘义庆撰。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自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品格。
(《世说新语》的语言以精练含蓄、隽永传神见长。
作者善于以小见大,即事见人,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刻画人物个性。
)《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和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新亭对泣、口若悬河、一往情深、别无长物、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
三、初读课文,准确朗读
子猷(yóu)俱病笃(dǔ)了(liǎo)不悲索舆(yú)奔丧(sāng)恸(tòng)绝不调(tiáo)掷地(zhì)卒(zú)
四、理解字词,读懂大意
理解字词:
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或用法。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整理重点字词。
出示幻灯片:
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或用法:
⑴实词
①俱病笃(病重)②何以都不闻消息(总,竟)③语时了不悲(完全)④便索舆来奔丧(轿子)⑤子敬素好琴(向来,一向)⑥便径入坐灵床上(直往)
⑦弦既不调(已经)⑧因恸绝良久(很)⑨月余亦卒(死)
⑵虚词
①而子敬先亡(表承接,不译)②何以都不闻消息(为)③因恸绝良久(于是)
3.读懂大意:
指名学生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补充完善。
五.当堂巩固,探讨学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王子猷()病笃()了()不悲
舆()不调()恸()绝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
(2)而子敬先亡。
(3)何以都不闻消息。
(4)语时了不悲。
(5)便索舆来奔丧。
(6)子敬素好琴。
(7)便径入坐灵床上。
(8)弦既不调。
(9)因恸绝良久。
(10)月余亦卒。
3.《人琴俱亡》选自作者是,他是(朝代)文学家,人琴俱亡的意思是:
“”
4.文中说“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的原因是:
5.《世说新语》中很多故事发展为成语《人琴俱亡》发展的一个成语是 。
这则故事表现了:
6.翻译句子:
(1)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2)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3)因恸绝良久。
六.研讨学习,走进文本
(一)、在第一段中为什么子猷久不闻子敬的消息就认为子敬已经亡了呢?
1、因为他们兄弟情深,即使在病重中也是互通消息的,久(此字重读)不闻消息,当然能判断出他已经先走了。
2、子猷不闻消息,是因为他也病重他的左右怕其悲伤而向他隐瞒了子敬病亡的消息。
(二)、子猷听见自己的兄弟死了,他居然“不悲”、“不哭”,这似乎有点有悖常理,怎么还说他们兄弟情深呢?
1、因为子猷自己也病重了,他想去见自己的兄弟最后一面,怕悲伤过度,所以他强忍悲痛。
2、神情的“悲”和“哭”都是比较低层次的悲伤,子猷内心悲痛至极,反而在表面上什么都不能表现出来。
这叫“此时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情却有情。
”
(三)、子猷是用什么方式来悼念他的弟弟的呢?
体现了他怎样的个性?
弹琴,
王子猷他是一个个性独特、行为处世都与众不同的人。
(四)、子敬亡故后,子猷的感情有哪些变化?
结果如何?
(人亡)了不悲都不哭(琴亡)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五)、为什么子猷在听闻子敬亡故的消息时了不悲,去奔丧一路也没哭,而弹子敬琴后竟恸绝良久?
1:
早知将不久人世,他日必将见面,故不悲,后因感慨琴通人性人亡琴亦亡,不禁恸绝良久。
2:
不是不悲,只是强自抑制。
(六)、那么是什么触发了他的情感呢?
——琴不调。
琴不调说明了什么?
1、主人病亡久已无人弹奏,弦松。
2子猷心中极为悲伤,无论如何总无法调正音弦。
而这种极为沉厚的悲情一旦触景伤怀,便无法再抑制,喷发而出,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由此更好地体现了王子猷、子敬的手足情深。
因为子猷前面情郁于中,现在睹物思人,悲痛至极,所以他无法将琴弹协调。
一件事物跟随主人久了,它也有灵气了,琴和子敬也有心灵相通的地方,除了子敬没有人能弹出协调的琴声。
这更渲染出子猷内心的悲伤。
逝者已去,睹物思人,而琴随人亡,这更渲染出当时悲凉的气氛。
七、阅读理解,巩固复习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
“何以都不同消息?
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1.解释加点字。
(1)何以都不闻消息
(2)弦既不调
(3)人琴俱亡(4)因痛绝良久
2.简单概括本文大意。
3.简述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
4.找出课文中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的语句。
5.你是如何理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这句话的?
(1)、试分析概括一下本文的结构内容。
明确:
本文记叙了王子敬死后,王子猷不顾病体去奔丧,并悲痛至死的故事,反映了兄弟两人至深的感情。
全文共两段,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子猷奔丧。
先交代兄弟二人皆病重,子敬先死。
由于久没有子敬的消息,子猷推断弟弟已经不在人世,于是急忙去奔丧。
第二部分,写子猷恸绝。
子猷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哀悼弟弟。
由于不胜其哀,“月余亦卒”。
(2)、文中第一段中,王子猷猜到弟弟已经去世,为什么“语时了不悲”、“都不哭”?
参考:
是因为他自知也不久于人世,到那时就将和弟弟又在九泉之下相见了。
(3)、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
明确:
语句有:
“何以都不闻消息?
此已丧矣。
”“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都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兄弟之情。
“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反映了王子猷极度悲伤的心绪。
(4)、子遒凭什么断定子敬已死?
这反映了什么?
(5)、子遒知道子敬死了,为什么“不悲”也“不哭‘?
(6)、你认为“弦既不调”的原因是什么?
(7)、子遒为何在弹子敬的琴后哭了很久?
(8)、文中哪些句子最能表达子遒与子敬的兄弟之情?
(9)、子遒来到子敬家奔丧,坐在灵床上,弹子敬琴时的心理活动,请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10)、子遒摔琴前的心理活动是什么(用生动的语言加以描述)
(11)、你认为王子遒“月余亦卒”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