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83093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docx

《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docx

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

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6篇)

(篇一)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

每年清明,人们都要用不同形式缅怀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先烈们,我镇把这一节日作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的重要载体,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结合起来,自觉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继承民族优良传统,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3月31日,我镇组织志愿者到西昌村爱国教育基地(林一心纪念馆)追思先烈,讲解员为志愿者详细讲解林多奉、林士带、林伯祥、林一心等革命英杰的动人事迹,引导我们不忘传统,不忘先烈,让广大群众、同学们接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精神洗礼,也更加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缅怀先烈,弘扬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

4月1日上午,我镇派出所组织全所民警、文职人员来到蓬壶镇南幢村革命烈士墓进行悼念活动。

活动中,王所长带领全所民警、文职人员整齐列队向安息的烈士鞠躬默哀以示悼念。

与此同时,民警们还在纪念碑前高举手臂庄严宣誓,以此来激励全所民警缅怀先烈、牢记誓言的思想情操,并树立为构建和谐社会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三、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

在清明期间,我镇贯彻省开展的“我们的节日·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

看到同志们神情专注、踊跃点击文明风网站,积极参与着“网上祭英烈”活动。

在“网上祭英烈”专题网页上,向烈士墓碑祭拜、鞠躬、送花、留言。

追思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使大家从思想深处认识到网上祭扫活动的意义,从而实树立新风,减少祭扫活动对自然坏境的污染,消除火灾隐患。

四、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历史责任感。

蓬壶中心小学组织一二年级学生到达仙洞革命烈士陵园,全体师生怀着崇敬的心情,拾级而上,来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并默哀。

学生们表示,要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顽强毅力和拼搏精神,随时迎接困难的挑战。

五、安全出行,文明祭祀。

4月2日至4日清明节小长假期间,蓬壶所联合蓬壶交管中队结合辖区实际,周密部署,全员上路,多措并举,切实加强清明节小长假期间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针对小长假期间群众外出祭扫、踏青较为集中的特点,加大对普济寺景区及周边重点路段巡逻管控,加强路面执勤和监管工作,大力倡导广大群众“安全出行、文明祭祀”,提升广大群众出行的文明意识、礼让意识,圆满完成小长假期间道路交通安全保卫工作。

通过本次清明期间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镇辖区广大群众文明祭祀意识,弘扬了民族精神,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镇将继续开展多种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广大群众的业余生活。

(篇二)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清明节期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街道把"祭先烈"活动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组织宣传、开展不同形式的祭祀活动,倡导文明祭祀、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街道组织各社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发放倡议书等方式倡导居民文明祭祀。

铁南、天洋城、**区等22个社区通过居民qq群,中建社区还通过博客发动辖区居民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倡导居民网络祭祀、文明祭祀。

通过在中国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上,进行网上祭奠、发表祭奠感言,充分表达了对先烈的哀思,增进了爱国主义情感。

天子、北欧等多个社区发放“和谐清明、文明过节”倡议书和宣传手册。

活动期间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使文明祭祀观念深入千家万户。

大力倡导现代感恩理念、文明缅怀方式和实践社会新风。

(篇三)

**社区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清明节为契机,以网上签名寄语为载体,为迎接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营造良好社会人文环境,坚持集中与经常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引导未成年人缅怀先辈、慎终追远、文明祭扫、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

4月2日-4月7日期间,开放社区青少年活动室,利用社区现有设备,开展网上祭英烈,签名、献花、鞠躬活动。

同时通过短信形式,动员不能到社区的未成年人在家中进行网上签名寄语活动。

通过这次清明节活动,社区内未成年人受到了节日传统的传承,也是一次绝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机会,让青少年不忘先烈,继承传统,更加深入中国梦的学习和实践。

(篇四)

**年,泉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引导市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泉州清明传统节日习俗,组织发动全市社会各界、中小学生和志愿服务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暨“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

泉州网、泉州文明网、泉州德育网制作清明节主题专页并链接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活动专页,一星期近29万人次参与网上寄语活动,活动成效明显。

现就泉州市**年“我们的节日.清明节”暨“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主题活动总结如下:

一、传承民俗,特色清明

我市依托闽南特色传统文化,组织开展清明节主题传统民俗活动。

泉州客运中心站、泉州汽车站开展“寻祖认宗吃润饼,缅怀先贤过清明”活动,猜姓氏谜语、了解姓氏溯源、品尝“润饼”(即春饼、春卷),让过往旅客感受传统,度过一个别致的清明节。

鲤城区传春幼儿园、剑影西湖幼儿园、石狮市第三实验幼儿园、银江华侨中学、惠安黄塘中心小学等学校开展“巧手包润饼”亲子活动,通过带领孩子参观润饼皮的制作、鼓励孩子动手包润饼,让幼儿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感受闽南节日民俗饮食文化。

石狮市举办文化惠民剧场,4月3日在市音乐厅举办省杂技团杂技精品集萃专场活动;石狮日报驴友俱乐部组织清明节以赏花、踏青、游园等亲子自驾游活动。

晋江紫帽紫星村举办“梨花风起正清明”踏青活动—远去的节日:

寒食节,活动现场既有汉式风格表演如唐风奉茶礼、汉舞《耀舞华夏》、闽筝演奏、少年传统射礼展示、拜祭花神等传统民俗文化节目,还邀请参与活动的市民穿汉服踏青、放风筝等,通过活动,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富市民们业余生活。

德化县各乡镇积极开展扫墓、挂纸、植树、摏粿等活动,挖掘乡村富有地方特色的清明节习俗,感受传统魅力,传承优秀地方习俗。

二、移风易俗,文明清明

节日期间,各地立足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活动,以“破封建陋习,倡文明新风”为主题,倡导“厚养薄葬”、“低碳节俭”、“文明绿色祭扫”。

泉州宏福园围绕文明祭祀、生态殡葬的主题,大力倡导绿色生态殡葬,对草葬、花葬、树葬实行优惠,草葬、花葬、树葬各推出10个名额,墓地费五折优惠。

主动开展“鲜花换鞭炮”活动,开设网上祭扫,让市民在网上通过献供、烧供、献花等各种形式,表达对先人的深切思念,今年共有233人次参与进行网上祭扫活动。

鲤城区加强对各骨灰安放场所做好殡改宣传、防火安全和骨灰安放的管理工作,悬挂文明祭扫横幅标语27条。

石狮市委、市政府启动3000人参与的“文明新风”踩街行动,“厚养薄葬”作为其中一项重要行动,引导各村(社区)将“丧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整治打击殡葬赌博、干部党员大操大办陋习等内容,新华片区老年协会副会长李珍英取消老伴的“三载桌”,节省并捐出10万元,支持老年协会公益事业;市委文明办与市民政局联合印发《石狮市树文明新风,提倡丧事短办工作意见》,提倡出殡时间一般在3日,最长不超5日。

永春县组织开展“文明祭扫、生态安葬”主题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清明节安全祭扫,倡导生态安葬,引导和鼓励群众选择鲜花祭扫、网络祭奠、踏青遥祭等文明低碳的现代祭扫方式,提升文明殡葬水平;东关镇召开“文明祭扫”专题部署会,要求各村(社区)、镇直有关单位做好文明祭扫宣传工作,并做好防火、交通安全等注意事项;岵山镇积极宣传文明祭奠新风,共张贴宣传海报5张,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

泉州台商投资区当地报纸刊登《严管野外用火倡导文明祭扫》一文,呼吁全区党员干部群众选择鲜花祭扫、网络祭奠等文明低碳的现代方式,过一个“文明祭扫、低碳清明”的节日,树立健康文明的祭祀新风。

三、祭奠先贤,绿色清明

清明期间,各地各部门以“寻根祭祖,传承文明”、“继承革命传统、培育文明新风”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祭奠先贤、缅怀英烈等活动,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通过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方式宣传、倡导鲜花祭祀、网上祭祀、植树祭祀、家中祭祀等新风。

大力倡导现代感恩理念,组织开展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中小学生及广大未成年人继承革命先烈遗志、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发努力。

市委党校、老干部局、泉州海关、泉州海事局、市直水利系统、市直统战系统、泉州地税局涉外税务分局、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闽台缘、农行泉州分行、泉州市计生服务站、泉州自来水公司、福建省197地质大队、泉州市港口管理局等机关、企事业单位织广大干部群众前往革命烈士陵园,深刻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各地相关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就近就便到革命纪念地或烈士陵园参与“清明祭英烈”教育实践活动,为革命先烈先贤扫墓、献花,分期分批组织“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活动,全市28万多(次)中小学生、社区未成年人参与“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活动,确保了活动参与率。

泉州市教育局、泉州晚报社联合福建省邮政公司泉州市分公司、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泉州分公司举行中小学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暨网上祭英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泉州德育网上开设《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专题网页,设立《网上祭英烈》版块,展示相关烈士事迹,播放“爱国主义教育”电影和精选留言。

石狮市供销社员工以栽种200株异木棉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纪念。

全市各中小学校通过制作“清明”节日小报,以缅怀革命先烈为主题的故事会、征文演讲、红色经典诵读、主题班团队会等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感恩、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四、志愿服务,和谐清明

节日期间,各地各部门组织党员干部、企事业员工、市民群众、中小学生参与慰问帮扶困难军烈属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为困难军烈属解难忧、办实事,让军烈属进一步感受党和政府关怀。

泉州客运中心站、泉州汽车站在清明活动期间,车站志愿者与泉州师院附属丰泽小学志愿者一起开展志愿服务,为光临车站的老年旅客提供包括引导、咨询、购票、行李托运、vip室候车、检票等“一条龙”“绿色通道”服务,并赠送由当班值班站长、售票员及志愿服务人员签名的“敬老”贺卡和“爱心润饼”一份。

泉港区后龙镇组织开展慰问烈属、遗属活动,共慰问烈属遗属8人,送出慰问金4000元;界山镇组织慰问烈士家属活动,向革命烈士家属致以深切的问候,并着力解决贫困烈士家属生活问题。

石狮市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石狮日报与市委文明办联合主办“美在石狮”手机摄影大赛和“图说价值观”温馨提示语征集活动,共有1000位市民投送2019多张手机摄影作品参赛;石狮市侨台外事局、环保局等志愿者开展爱护美好环境志愿服务活动。

五、宣传教育,平安清明。

节日期间,全市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微博、微信各新闻媒体和设置专题专栏、宣传栏、标语、发放倡议书等形式,积极开展“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文明祭扫?

低碳清明”、森林防火等宣传活动。

国网泉州供电公司做好现场监控、信息报送、运行方式调整、事故应急抢修等工作,保障广大群众清明期间的用电。

鲤城区重点加强野外火源管理、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常泰街道在主要路段摆放防火通告牌8块,张贴防火戒严令10张,配备袖标90个,防火器材37件;区科技局联合区公安消防大队在挂点社区组织开展了“文明祭扫?

平安清明”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平安祭扫氛围。

洛江区举行“严防森林火灾?

共建森林洛江”宣传文化活动,引导群众文明祭祀、绿色祭祀。

泉港区共出动宣传车18辆次,制作宣传标语100多条,发放文明祭祀倡议书、防火宣传品、宣传资料1万多份。

石狮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队加强对烟花爆竹市场监管,共检查销售网点37家,下达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7份;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开展节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清明节特色食品,比如“润饼”皮、“润饼”菜所需原料、“麻粩”等,保障清明节期间食品质量安全。

安溪新闻网、安溪网、微安溪等网络媒体纷纷刊登“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专栏,刊播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出行等公益宣传,刊发清明节来源、传统民俗文化、纪念诗词美文等专题宣传,弘扬继承传统文化,增进民族情感。

德化县各乡镇共计发放“清明文明祭扫”、“安全祭扫,防火指南”等宣传册共计3000多份,悬挂横幅60多条、设立led灯20多个;各文明单位充分发挥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利用微博、博客介绍清明节的相关习俗,其中,德化县住建局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共转发、发表关于清明节活动相关微博、博客80条,发表博文8篇。

泉州台商投资区环境与国土管理局组织全区90名扑火队员举办次森林防火业务培训会,并向7万户电信用户群发短信进行防火宣传。

全市各中小学校以“文明祭扫、平安清明”为主题,开展清明节安全教育

(篇五)

为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共同奋斗之中。

依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关工委五部门联合下发的通知,我局组织全市中小学校开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动。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接到市文明办的通知后,我局向全市各学校发出通知《**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的通知》。

各学校领导和少先队大队部、团支部非常重视该活动,认为此活动对学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各学校对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做了周密的安排部署。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1、统一组织网上公祭活动。

全市各四、五万中小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登陆了中国文明网、央视网设计的专门网页,在网上参加公祭活动,到网上阅读先烈的英雄事迹,通过献花、点烛、上香、挽联、哀歌、祭酒、留言等网络方式向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英勇献身的民族英烈致敬,表达追思缅怀之情,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2、以“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形式开展活动。

在清明前夕各校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

活动中,大队部、团支部都出了一期以“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为主题的宣传栏。

各班还以主题队会的形式开展活动。

同时,还开展了清明节祭先烈征文活动活动,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在清明节3天的假期里,让学生参与地方特色的寻根祭祖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3、祭扫烈士陵墓。

**年4月1日当天,许多学校的师生代表穿着整洁的校服,打着校旗、队(团)旗,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杨善集烈士墓祭扫烈士墓。

同学们在庄严的纪念碑前肃立默哀,鞠躬致意,为革命先烈扫墓,敬献花圈。

来扫墓的同学重温入队(入团)誓词,还参观了烈士纪念馆,聆听烈士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那种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

同学们深深懂得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辉遗志,铭记历史使命,培养爱国、爱家、爱校、爱社会主义的高尚情操,自觉树立为祖国努力学习的崇高理想,同时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把革命传统发扬光大。

(篇六)

春回大地,草长莺飞,又到了踏青赏春的好时节。

玉兰花、梅花、桃花开得正艳,各种小草也展露了碧绿的身姿,吸引了不少市民踏青寻春。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即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于是踏青成为清明节的习俗之一。

2019年3月27日,幻星家园社区居委会联合紫郡府社区居委会、盛悦居社区居委会、润星家园社区居委会四个社区一起组织党员、志愿者开展“清明文明祭赏春踏青游”健步走活动。

一大早居民们纷纷来到集合地点共同乘坐大巴车到达了通州大运河公园,每个人都精神饱满,神采飞扬。

大家有说有笑的在公园里巡游踏青,并三两结伴进行拍照,都摆出了自己最美的造型。

这次的活动,一方面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增进了居民邻里之间的感情,营造了团结友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另一方面通过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家的生活之中。

不但促进了居民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了解,还强健了身体。

更让广大社区居民们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为树立民族文化自信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