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知识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67699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2.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知识点.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知识点.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知识点.docx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学考试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纲要

第一章

1.封建社会的特点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皇帝、贵族、官僚占有大量土地。

地主商人和高利贷往往结合在一起。

剥削农民,农民生活极度困苦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核心是宗族家长制,君权、父权、夫权占主导地位

2.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3.为什么说清中叶。

中国封建社会走到了尽头

1、在政治上。

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

各级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巧取豪夺,都到了极点

2、在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生活困苦

3、思想上,厉行专制、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片言只语就获罪,整个社会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状态

6、社会矛盾激化。

4.列强是怎样侵略中国的P5

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四个方面侵略中国。

一、军事侵略

1、清政府与英国签定了《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条约》《虎门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其中《南京条约》:

A、割让香港B、赔款2100万C、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D、协定关税

2、清政府与美国签定了《望厦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

3、清政府与法国签定了《黄埔条约》《天津条约》《中法新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

4、与俄国签定了《中犁塔尔巴哈台通商条约》《瑷珲条约》《勘分西北界条约》

《改订伊犁条约》《辛丑条约》这些条约占领了150万平方公里土地

5、日本《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二、政治侵略

1、控制中国内政2、操纵中国外交3、享有领事裁判权4、把持中国海关

5、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6、扶植,收买代理人

三、经济掠夺

1、控制中国通商口岸2、、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3、对华倾销商品4、对华资本输出5、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四、文化渗透:

1、宗教渗透和侵略2、为侵略中国造舆论3、宣扬“种族忧劣论”

5.近代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还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政治,成为支配中国的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的自然经济基础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保持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并在政治、文化生活起了一定作用,但没有成为主体,在帝国注意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发展缓慢,力量很弱,他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多少有联系

5、由于近代中国处于外国列强的争斗和间接统治中,加上地域广大,各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后来外国势力还支持不同的政治势力,以分裂中国。

使中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

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6.半封建半殖民中国两对主要矛盾:

1、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矛盾2、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7、近代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

1、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8、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侵略武装斗争是: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

29.粉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是:

义和团运动

30.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原因:

1、社会制度的腐败(最根本的原因政府无能、软弱)2、经济技术的落后

第二章

1.《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及评价P25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于1853年,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战争的特点的纲领性文件

1、《天朝田亩制度》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B、田地分9等好坏搭配

C、不论男女老幼按人口平均分配D、16岁以上分一整份,16岁以下分半份

2、《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善的社会改革方案,代表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欲望,反映了农民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普遍要求

评价:

1、没有脱离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2、它所追求的理想天国,是绝对平均的理想社会,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3、虽然起义给腐朽的封建社会沉重打击,却难以建立代替封建社会的新制度

2、《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P26

1、政治方面:

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2、经济方面:

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

3、思想方面:

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

主张革除缠足。

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和外交事业

评价:

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和建设方案,但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3.太平天国的历史意义

1、它打击了封建阶级,撼动了清政府的同志根基。

2、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新特点

3、它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判,4、打击外国侵略势力5、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4.(重点题)洋务运动事业包括哪些方面:

P31

1、兴办近代企业2、建立新式海陆队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5、(重点题)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成为近代教育的开端

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工人们的眼界4、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

6.(重点题)洋务运动失败原因:

1、具有封建性2、对西方列强有依赖性3、管理具有腐朽性

7.维新派和守旧派论战围绕那些方面展开?

本质是什么?

P35

围绕着:

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学堂

本质是:

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交锋

8.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9、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1、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2、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守旧势力的反对

局限性:

1、不敢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脱离人民群众

第三章

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是: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骨干力量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2.三民主义:

民权、民生、民族

3(重点题).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内容和意义

内容:

1、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争论焦点)2、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3、要不要社会革命

意义:

1、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民清楚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加入革命的行列

2、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4、为什么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P48

1、在人员构成上,资产阶级革命派控制着这个政权2、

2、在实行各项政策措施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和利益,也一定程度上符合广大中国人民的利益。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1、推翻了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

2、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4、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变化

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亚洲各国人民的革命提供了范例,推动了压制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7.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没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

3、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作用。

8.北洋政府怎样实行官僚的专制统治:

P51

1、封建军阀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2、制造宋教仁案3、复辟帝制4、炮制《中华民国约法》

第四章

1.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提倡民主和科学

2.新文化运动意义:

是一场又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中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

1、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的延续,打击了封建主义

2、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觉悟、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3、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准备了土壤,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思想文化条件

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

1、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的一场真正意义的群众性革命运动

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促进了工人运动与马克思结合,为共产党成立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4、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一大一大内容P64

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次决议。

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

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中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共产国际等,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党的纪律,规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以共产主义教育工人。

二、大会产生了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人组成的中央局作为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三、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标志:

一大召开)

5、1922年7月二大召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6.(重点题)二大纲要内容和意义

内容:

二大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1、最高纲领:

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2、最低纲领:

(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的纲领)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

建设国内和平,

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3)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意义:

1、中共二大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2、历史证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3、“打倒列强、除军阀”逐渐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呼声。

7.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形成

8.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P64

1、它成立于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破产后,得到了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代表的指导和帮助,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是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

2、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

总之:

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理论为指导思想的党。

是一个区别于第二国际社会改良党的新型工人阶级革命政党

第五章

1.(重点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

P79

1、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它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2、在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所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比重大

3、民主资本主义工业是以纺织、食品工业为主的轻工业,缺乏重工业的基础。

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在技术、设备以及原料方面,不得不依赖外国垄断资本和本国官僚资本。

4、民族资本所经营的工业,规模小,经营分散,技术设备落后,劳动生产率低

5、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中间党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活跃着一支处于国共两党的中间党派,他们的社会基础:

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他们不满帝国主义侵略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要求民主和发展资本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大多要求全国抗日,同时,又不赞成中国共产党纲领、路线、不赞成红军战争和土地革命斗争,他们发动了一个改良主义运动,期望另找一条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南昌起义的意义:

1、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2、它成为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伟大开端。

3、它揭开了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4.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的纲领和路线

1、开展土地革命,就是要消灭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要求各地各级工农民主政府公告,明确规定农民已分到的土地归农民个人所有,可以自主租借别人不得侵犯

3、生产的产品,除向政府缴纳土地税以外,均归农民个人所有,,随便自由买卖。

4、废除地主的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目标和任务

5.坚定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5.(重点题)共产党是怎样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或共产党怎样建设根据地)P88

1、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以打破敌人的封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2、苏维埃政府动员和组织获得了土地的农民开展互助合作运动,成立互助社,犁牛合作社、合理调节人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

3、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手工业也有长足的发展,公营的军需工厂和厂矿来势建立起来

4、开展同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贸易往来,设置了对外贸易机关,奖励私人商业输出输入各种必要的商品

5、注重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

6.遵义会议的意义

1、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2、遵义会议的召开证明,作一个严肃的、对人民负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中国共产党从来都是正视自己的错误,并注意从自己所犯的错误中学习并汲取教训的

3、中国共产党是具有自我净化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的,党正是通过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不断地把党及党所领导的革命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

7.长征的意义

1、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消灭革命力量的企图,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2、通过长征,把这个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了西北,这为迎接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新高潮,准备了条件

3、长征保存并锤炼了中国革命的骨干力量。

4、长征播洒了革命的火种。

8.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共产党两次失败崛起和成果

两次失败:

1、大革命失败崛起:

人民军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崛起:

红军长征胜利

第六章

1.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

1、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2、疯狂掠夺中国资源与财富3、强行推行奴化政策

2.一二.九运动和意义

1、华北事变以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中日民族矛盾激化。

2、1935年12月9号,在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北平临时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下,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游行,

3、学生口号“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一切内战,一致对外”学生遭到国民党军警

4、12月16号学生和市民一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反对冀察政务委员会,并举行了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5、在群众压力下,冀察政务委员会被迫延期成立

意义:

一二。

九运动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并吞华北的计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准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3.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党内指示,明确提出动的总方针:

逼蒋抗日

4.西安事变的过程和意义:

1936年12月,蒋介石飞抵西安,逼迫张学良和扬虎城攻打陕甘地区的红军,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扬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

5.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1945年9月3号。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6.(08论述)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20世纪中国和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宗主国的国家主权和路途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2、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

维护世界的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巨大影响。

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7.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原因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抗日战争唤起了全民族的危机意识和使命意识。

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8.(重点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不仅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3、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不仅节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七章

1.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际格局对中国的影响P123

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体现在:

1)帝国主义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

在短时间内,国际帝国主义难以形成足够强大的力量来镇压或干涉各国革命,反法西斯胜利,给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阶级民族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现实的道路

2)逐步打破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苏两极的政治格局。

在此基础上,并逐步形成了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阵营

2、这样的格局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战后不久美国拟订了一个准备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计划”,为实现此目标,美国在“节制”苏联势力的旗号下向世界扩张,并把夺取中国,以巩固它在亚洲的地位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为此,美国继续采取自中国抗战后期就确立的扶蒋反共政策,

政策包含:

1)在形式对国民党不利时,力促国共两党进行和平谈判,以期用和平手段诱骗中共向国民党投降,使美国不战控制全中国。

2)从各反面大力加强国民党力量,以期用武力打败中共,使中国成为美国的附庸。

总之:

无论美国采取什么手段扶蒋反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都将面临两种命运,两个前途的严峻考验。

2.(重点题)抗日战争结束后共产党建国方案内容P125

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

通过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弄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以期可以团结的力量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

这一芳案引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从而为实现国家富强开辟道路的科学建国方案

3.1947年10月10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正式提出的行动口号是: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4.土地改革运动后,解放区的新面貌P131

1、广大农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信任和拥护,工农联盟以及解放区的人民民主正确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

2、广大农民从封建的生产关系中解放出来,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解放区农村的经济新面貌得到明显改观

3、大批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军,配合解放军作战,人民解放战争有了巩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和物力保证

5.抗战后,国民党陷入全民的包围并迅速崩溃原因

1、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受变成“劫收”大发“胜利财”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

2、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3、为了支持这一内战他们从多方面家具了对人民的掠夺

4、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发动的反人民的内战,将全国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线上,迫使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同蒋介石反对政府作你死我活的斗争。

6.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合作主要在:

1、重庆国共合作和政协会议期间,个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同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2、在国民党当局撕毁政协协议,发动全面内战时。

民主党派中的大多数同共产党保持一致,拒绝参加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反对国民党炮制的“宪法”

3、民主党派的许多成员积极参加和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民主运动,有的为此流血牺牲,如民盟中央委员李大钊、闻一多、民盟中央常委兼西北总书记杜斌丞

4、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并且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1948年初,各民主党派都公开宣言,站在人民革命一边,同共产党一道为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共同奋斗

7.1949.4.23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

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8.(重点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内容P141

1、关于新中国的国体和政体(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2)实行工人经济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

4)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2、关于新中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2)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各少数民族均有发展其语言、文字、保持或改革其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自由

4)人民政府应帮助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

5)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3、新中国的经济方针

1)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2)国家应调剂国营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4、关于新中国的外交原则

1)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完整。

2)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

3)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9.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P143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2、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3、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第八章

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1、帝国主义压迫中国,奴役中国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百年的屈辱,开始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受压迫和欺凌的人民在政治上翻身,成为国家主人

3、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

政治稳定。

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

4、从跟上改变了这个这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总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准着中国的年民族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标准着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2.执政面临的考验P149

1、能不能保卫住人民胜利的成果,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2、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3、能不能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4、能不能经受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