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后1020课导学案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664956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3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科学上册后1020课导学案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后1020课导学案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后1020课导学案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后1020课导学案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后1020课导学案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科学上册后1020课导学案资料.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后1020课导学案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科学上册后1020课导学案资料.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科学上册后1020课导学案资料.docx

四年级科学上册后1020课导学案资料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11课《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教学建议

北郭丹中心小学李培俊

教学目标:

1、能设计出多种让小球动起来和改变小球运动方向的方案,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方案是否正确。

2、能体验到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力使物体开始运动的实力,体会人们是如何利用力进行生产和生活的。

4、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5、能把自己的方法与同学交流,并吸取他人的经验,补充完善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种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

教学难点:

找出物体的运动是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实施建议:

1、学生在导学案的问题引领下,课下完成“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并实验,课上交流展示,虽然本活动不难,学生在课下能独立完成,但课上决不能简单对答案,还要引导学生课上亲历探究过程。

2、“怎样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这一问题,也应作为重点探究活动去设计。

3、“物体运动时是哪种力作用的结果”这是课上合作探究的重点。

 

反思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想出多种方法让一个静止的小球动起来

2、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3、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

4、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材料准备:

各种小球、气筒、扇子、细线、挡板、磁铁、大头针、图片等

学习重点:

设计多种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

学习难点:

找出物体的运动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

活动一:

让小球动起来

1、搜集各种小球,你能收集到哪些种类的小球?

(不要扔掉吆!

要带到课堂上继续玩)

2、请你设计方案,想办法让你搜集的小球动起来

小球名称

动起来的方法

如:

铁球

用磁铁吸

3、你的这些方法真的能让小球动起来吗?

自己试试看

4、在你的办法中,是什么力使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的?

小球名称

动起来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让小球动起来是什么力作用的结果

如:

铁球

用磁铁吸

磁力

5、思考并试试看,怎样使小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要想使小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须对小球施加相反的。

6、由实验可知,要想使小球动起来,必须对小球施加。

7、观察“活动二”三幅图,说说图中的物体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

8、阅读科学在线,了解物体的运动方式有三种:

、、。

训练反馈:

1、我知道可使小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2、帆船、箭、碾子分别在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

3、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属于转动的是();属于平动的是();属于振动的是()。

A、转椅的运动B、钟摆的运动C、滑滑梯D、敲击音叉后产生的运动E、拉抽屉F、自行车轮的运动

 

盘点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谈吧!

 

达标检测(10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物体的基本运动方式有三种:

平动、、。

前进的车轮是;拉抽屉是,被敲击的鼓皮是。

2、可以使物体有静止变运动,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二、连线(4分)

下列物体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的?

用线连起来。

帆船箭碾子曲别针

弹力风力人力磁力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12课《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

2、能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

3、能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

4、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体会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是本课的难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实施建议:

1、让运动的小球、风车停下来,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要在方法的多样性,独创性上进行引导。

2、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课上先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的形式展示,特别要展示每组有创意的方法。

3、“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这一关键性问题,先让学生试着得出结论,再指导学生用阻力和摩擦力进行概括。

4、对于摩擦力是否存在,感受摩擦力的实验设计,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教师有必要准备一些运用摩擦力的实例的图片,多媒体课件。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

2、能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

3.正确理解“阻力”与“摩擦力”

4、能举出3个以上的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学习准备:

小球、风车、小车、钢尺、摩擦力利与弊的课件等。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活动1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1、教材40页三幅图片分别是在运动的例子。

2、你能用哪些方法让运动的小球、风车、小车停下来?

把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

内 容

方法

实验效果

用的力

让运动的小球

停下来

1、

2、

3、

 

 

让转动的风车

停下来

1、

2

3

 

 

让前进中的小车

停下来

1、

2、

3、

 

 

 

3.思考:

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认识阻力和摩擦力

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

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做相对运动的力,叫做。

二、感受摩擦力

1、生活中处处有摩擦力,你能够找到它们吗?

说说看,你在哪里感受过?

 

2、摩擦力有时是有益的,有时是无益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就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无益的摩擦,你能列举生活中哪些摩擦是有益的,哪些摩擦是无益的?

生活中有益的摩擦有:

、、等

生活中无益的摩擦有:

、、等

3、思考:

假如没有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训练反馈:

1、让转动的纸风车停下来,可以采用      、       等方法。

2、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

3、在自行车轮与车轴之间涂抹润滑油是为了摩擦力

4、饮料瓶盖上有一道道竖纹,是为了摩擦力。

达标检测(10分)

1.填空(每空1分,4分)

(1)在两个物体        之间阻碍物体作相对运动的力,叫做摩擦力。

(2)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

(2)采用、等方法可以让运动的小球停下来。

2.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空0.5,共2分)

(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  )

(2)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存在任何摩擦力。

(  )

(3)自行车的车闸是用来增大摩擦力,减慢骑行速度的。

(  )

(4)任意大小的力都可以让运行中的小车停下来。

(  )

3.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4分)

(1)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力是在物体运动时产生的

B.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总是有害的

C.增大物体间的压力,可以增大摩擦力

D.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2)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刷牙时,牙刷与牙齿之间的摩擦

B.“神舟6号”载人飞船升空时,飞船与空气的摩擦

C.自行车刹车时,刹车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3)如果世界上不存在摩擦,下列不会发生的现象是(   )。

A.饭将从我们嘴里滑掉

B.人将寸步难行

C.筷子夹不住食物

D.物体将漂浮在空中

(4)下图中的做法,(     )是为了增大摩擦,(     )是为了减小摩擦。

A.在冰面上洒沙子

B.垫毛巾拧开瓶盖

C.旱冰鞋底加轮子

D.给拉链打蜡

E.给生锈的自行车注油

F.拔河时,戴手套

M.拖拉机轮子上的花纹深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十三课《我们的地球》

教学建议

北埝中心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及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和地球仪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3、制作地球仪模型,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和地球仪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制作地球仪模型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实施建议:

1、导入时播放地球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地球的形状。

2、阅读科学在线,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课上组织学生交流对地球的认识。

 

《我们的地球》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收集或查阅人类研究地球形状的相关资料。

2、能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3、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

4、能说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将自己搜集到的信息整理成资料卡片。

2、能说出地球的形状、大小等基本信息。

二、学习重难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制作资料卡的方法。

三、学习过程

1、说说你对地球的认识。

 

2、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将搜集的资料以资料卡片的形式展示

 

3、阅读教材,并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思考古代人类对地球的形状有怎样的不同认识?

4、阅读科学在线说说人类怎样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在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巩固训练:

1、公元前2至3世纪,古希腊的科学家们通过对等的长期观察,提出地球是——的假设。

2、16世纪初,航海家——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证实了的假设。

3、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通过应用技术,能够精确的计算出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略扁的球体。

盘点收获: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谈谈吧!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指出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赤道和地轴,并能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个地区的位置。

2、能说出地图和地球仪上颜色的含义。

3、能与小组同学合作共同制作地球模型。

二、学习重难点

能指出地球仪上的经线、纬线、赤道和地轴,并能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个地区的位置。

三、学习过程

1、认真观察地球仪,你有什么发现:

2、在地球仪上,山脉、河流、湖泊、沙漠用什么颜色或符号表示?

 

3、是经线;是纬线;是赤道。

在地球上真的有这些线吗?

这些线的作用是:

4、在东京120度、北纬40度的交叉点找到北京的位置,再利用相同方法找到伦敦、纽约、新疆等城市。

 

5、按照教材提示制作一个简易地球模型

 

这节课我的收获是什么?

 

达标检测(12分)

一、填空(6分)

1、地球的形状是。

2、地球仪是人们制作的。

3、地球仪上蓝色表示,黄色表示,绿色表示,棕色表示。

二、请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旁边:

(6分)

赤道北极南极地轴经线纬线

 

四年级上册

第13课《我们的地球》

教学建议

王庄小学齐芳亚

6、教学目标

1、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2、观察地球仪,能够在地球仪上指出主要标识和经纬线的功用。

3、制作地球仪模型,搜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4、能结合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制作资料卡片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和地球仪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制作地球仪模型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实施建议:

1、导入时播放地球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地球的形状。

2、阅读科学在线,加上自己搜集的资料,课上组织学生交流对地球的认识。

3、最好让学生把地球仪带到课堂上,最少一个组一个,便于课上观察。

《我们的地球》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过程。

2、能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并将搜集到的信息整理成资料卡片。

4、观察地球仪,认识经线、纬线和地球仪上不同颜色代表的含义。

5、感受科学家从事地球形状认识的艰辛。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概述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2、能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人类探索地球形状、大小过程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3、能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并将搜集到的信息整理成资料卡片。

4、感受科学家从事地球形状认识的艰辛。

二、学习重难点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学会查阅资料、分析资料、制作资料卡片。

3、学习过程

1、阅读教材,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

2、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人曾提出多种猜想:

如:

(1)地球是

(2)天似,地似。

3、你找到的关于古代对地球形状的猜想还有:

4、古代人类不同民族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相同、不相同)的。

5、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

①公元2至3世纪,的科学家通过长期观察,提出地球是的假设。

②16世纪初,航海家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证明了地球是的假设。

③年,前苏联宇航员驾驶“东方一号”宇宙飞船,首次从太空看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

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通过,能够精确的计算出地球形状的多种数据证明地球是一个略扁的。

6、搜集自己感兴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参照教材提示:

制作资料卡片保存起来吧。

(提示:

卡片中除资料的题目和作者外,还要写清资料来源,如:

互联网要写清网站名称及网址;书籍要写上书名、出版社、第几页。

摘录资料时要摘录重点内容。

 

训练反馈: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

2、关于地球的形状,中国古代的两种认识:

,。

3、简单介绍一下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

 

盘点收获: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指出地球仪上经纬线、赤道、地轴,并利用经纬度确定某个地区位置。

2、能说出地球仪上颜色含义。

3、能运用常见材料,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地球模型。

二、学习重难点

在地球仪上指出经线、纬线、赤道、地轴。

利用经度、纬度确定某个地区的位置。

三、学习过程:

观察地球仪

1、是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

2、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

3、和是人们为了在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

经线指示方向,纬线指示方向。

4、这些线在地球上有吗?

5、在东经120°,北纬40°附近有一个重要城市是。

6、你还找到了这座城市,位置在。

7、地球仪上的颜色你知道吗?

蓝色白色绿色橘色

拓展一:

制作地球模型

自制地球模型

(提示:

可按照教材中制作方法制作简易地球模型,可利用建议中材料或另找材料。

注意制作结束后要将桌面收拾干净哟!

1、将自己制作的地球模型与地球仪比较一下,你认为需要改进。

(课上要评评谁制作的最好)

巩固提高:

1、人们制作的地球模型是。

2、地球上确定位置和方向的是和。

3、北京在地球上的位置是。

4、连一连

在地球仪上

蓝色绿色橘色白色

平原盆地高原山地海洋雪线

盘点收获: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达标检测(20分)

一、填空(7分)

1、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颗()的星球

2、航海家麦哲伦绕地球航行一周回到出发点,进一步用事实验证了地球是()的假设

3、地球仪是人们制作的地球()

4、地球仪是可以绕着一个固定的轴转动,这个轴即()。

5、1961年,前苏联宇航员驾驶“东方一号”宇宙飞船,首次从太空看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

6、地球到底有多大?

.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2分)

1、我们生活中一个平面的大地上,所以生活的大地应该是平等的方形()

2、我们生活在一个球形的地球上()

3、地球仪是缩小了地球模型,给我们进一步了解地球,提供了方便()

4、地球比月亮和太阳都大得多()

三、选择(3分)

1、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是()A、经线B、纬线C、赤道

2、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是()A、地轴B、经线C、纬线

3、地球仪上的蓝色部分代表()A、高原B、海洋C、沙漠D、草原

四、人类怎样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在人类认识地球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5分)

 

5、你知道在在东经120°,北纬40°附近有一个重要城市是哪座城市吗?

你知道地球仪上的颜色分别表示什么吗?

(3分)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14课《太阳和影子》

教学建议

王庄小学齐芳亚

1、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设计制作的测量影长装置测量出一天中物体影子变化情况,并进行记录。

2、能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情况,并记录。

3、能从数据中分析出一天中影长和温度变化与太阳的视运动的关系。

4、能坚持长期与小组内其他同学合作完成观察和记录任务。

5、能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出在野外辨认方向的方法。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知道学生实际观察和记录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难点是分析观测数据,研究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及温度变化的关系。

3、课时安排:

2课时

4、实施建议:

1、活动二要在学生完成了记录表的基础上进行。

课前填好导学案,课上交流补充完善。

因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变化的关系比较容易被学生发现。

教学时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做模拟实验来验证这一规律。

如“可在桌上立一根铅笔,用手电筒从不同角度照射铅笔,观察影子的长短变化。

科学在线要在学生阅读后鼓励他们独立分析其工作原理,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古人的聪明才智。

2、活动一建议小组进行观察,先让学生明确活动任务,根据学校具体条件,首先让学生说说能利用哪些物体观测影子的变化,想出多种观测影长变化的办法。

观测时,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气温表。

观测时间可根据学校作息时间灵活掌握,建议利用课间休息时间。

为保障观测的连续性,上课当天可作为练习,让学生尝试观测和记录方法,第二天从早晨到校开始观测记录,以后每下一节课观测记录一次,直至放学。

培养学生养成长期观察的习惯。

3、拓展。

可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有经验的长辈来获得判断方向的方法。

课上进行时可先让学生谈一谈在实际生活中是否有过辨不清方向的经历,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尽可能想出多种办法。

学生交流后,分析比较哪些方法比较方便使用。

在学生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要适时补充介绍一些利用太阳辨认方向的方法。

鼓励学生课下运用所学方法来辨认放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太阳和影子》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连续观察记录物体的影子变化。

2、知道一天中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3、懂得一天中气温和影子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4、能找出多种辨认方向的方法。

5、增进持之以恒的观察品质,意识到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重要性。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用自己设计制作的测量影长装置测量出一天中物体影子变化情况,并进行记录。

2、能用温度计测量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温度变化情况,并记录。

3、能持之以恒,坚持较长时间的观测。

二、学习重难点

指导学生实际观测和记录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

3、学习准备

直尺、测影长装置、温度计、观测记录图标

4、学习过程

8、随着太阳的东升西落,你感到周围有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有规律吗?

9、阳光下,不透明的直立物体都有。

10、影子都在太阳的一面,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直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都是(相同、不同)的

11、我们可以利用来测量影子的变化。

12、利用观测仪器,观测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温度和影长,做好记录哟。

(提示:

可选择学校旗杆或自制测影长装置。

如,在向阳处插一标杆,使标杆与地面垂直。

(注意:

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到气温表上,读数时要注意等温度计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13、把测量到的温度标在图中的温度计上,并将影长和温度填在记录表中。

日期:

月日地点:

时间

早晨

中午

傍晚

影子长度(厘米)

气温(℃)

14、你的观测结果中,在一天中,时气温最高。

15、将温度计上的标点连接起来,做出温度变化曲线图,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巩固提高:

1、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等温度计的()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2、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左右。

3、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注意()。

盘点收获:

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根据记录的数据发现一天中影子和温度的变化与太阳东升西落的关系。

2、能找出多种辨认方向的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

分析观测数据,研究太阳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及温度变化的关系。

三、学习过程:

7、通过观测,你知道了,一天中不同时刻同一物体的影子的长度是的。

8、我们可以根据影子的来确定一天中温度高低的变化。

9、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影子长度的变化的关系是:

10、太阳的东升西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11、你知道为什么中午时的温度并不是最高的吗?

试着说一说

12、古人很早就发现阳光下。

就是根据这种规律制作的测时仪器。

13、日晷由和组成。

14、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在陌生的地方辨别方向。

..

巩固提高:

1、正午,太阳在,影子投向影子最短。

2、早晨,太阳在,温度。

3、在古代,根据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的测时仪器是。

4、小红在野外郊游时迷路了,你能帮她辨认方向吗?

盘点收获:

达标检测(15分)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分)

1、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要等温度计的()停止上升或下降时再读数

2、太阳在天空是()移动的,阳光下的影子是()移动的

3、我们可以根据影子的()来确定一天中温度高低的变化

二、小评判员(对的打v,错的打x)(每空0.5分,共2分)

1、一天中影子的长短和太阳高度没有关系()

2、古代人们根据阳光下影子的变化研制了日晷()

3、在夜晚可以利用北极星来辨认方向()

4、一天中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温度和影长不同()

三、选择(每小题0.5分,共2分)

1、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左右A、上午11时B、中午12时C、午后1时

2、一天中物体影子最短的时间是()A、早晨B、正午C、傍晚

3、用温度计温度,要()A、直接放在太阳底下B、放在阳光下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

4、看温度计,眼看在温度计液面的(),要等液面停止上升或下降再读数A、上方B、水平面C、下方

四、太阳的东升西落与影子的长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2分)

 

五、太阳的东升西落与温度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2分)

 

六、在野外或到陌生城市游玩,除了看指南针外,还能通过哪些方法辨认方向?

(5分)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15课《昼夜的形成》

教学建议

北埝中心校泊东村小学魏素贞

一、教学目标

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夜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教育学心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